清源學校高一上學期11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清源學校高一上學期11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清源學校高一上學期11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清源學校高一上學期11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清源學校高一上學期11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源學校高一上學期11月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江西省上饒市清源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語文試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①王艷:您在40余年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出版了30部長篇小說、兩部中篇小說集、兩部散文集等,可以說是非常高產的作家?;仡^來看,您是如何走上寫作之路的

楊志軍:因為耳濡目染,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另外,我覺得是天性,我天生喜歡讀書和寫作。當然,之所以喜歡寫作,主要還有對青海這片土地的熱愛,是草原給了我生命的意義和寫作的可能。我喜歡自由而浪漫的草原生活,走遍了青海所有的牧區(qū),見證了草原的變遷,像一個牧人一樣感同身受。漸漸地,就把那些觸動心靈的感受化成筆下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和人物。

②王艷:新聞是信息,文學是藝術,從本質上講,新聞與文學在功能、選材以及寫作過程等方面都不一樣。您覺得從寫新聞到寫小說,最大的考驗是什么

楊志軍:新聞采寫需要不斷尋找新的線索。實際上,很多時候我是先采寫新聞,然后再根據(jù)新聞線索去寫小說,但最嚴峻的考驗是小說不能寫得像新聞一樣。比如,1983年冬天的一天,36個農民在青海湖鑿冰窟打漁,因為風勢過大,冰面被風吹炸裂了,36個農民被困在浮冰上,漂在湖中。我自告奮勇去青海湖邊采訪報道,看見營救人員雖全力營救,但都無濟于事。后來,天氣變冷,氣溫降至零下40多攝氏度,浮冰重新凍到一起,36個農民花了三四個小時才從湖心走到岸上。我當時寫了新聞稿,但覺得還有很多值得寫的內容,新聞文體難以表達我目睹整個事件的認知和感觸。于是,我的第一部中篇小說《大湖斷裂》就這樣誕生了。新聞寫作和文學寫作有關聯(lián),但最大的忌諱是小說里有新聞語言。很多作家都是記者出身,但很多記者想寫小說卻寫不了。這是因為他們習慣了新聞筆調,很難轉換成小說形式。小說創(chuàng)作需要扎實的閱讀基礎、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以及豐富生動的表達,甚至還有天賦。

③王艷:從《環(huán)湖崩潰》《海昨天退去》到《藏獒》《伏藏》《巴顏喀拉山的孩子》,再到《雪山大地》,您的寫作一直深扎在青藏高原。您創(chuàng)作《雪山大地》的初衷是什么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哪里

楊志軍: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歷史是國家歷史的一部分,一個人的情感是民族情感的一部分,一個人的思想是時代思想的一部分。所以,像我這樣一個出生在青海、扎根在青海、不停地描寫青海的人,對這片土地傾注了所有的感情?!堆┥酱蟮亍菲鋵嵲谖业哪X海里醞釀了很多年,一直在發(fā)酵。這個故事不僅僅是我的故事,更是父親和母親的故事,是所有在青藏高原灑下血汗、奉獻青春乃至全部人生的父輩們的故事。我見證了父輩們將自己的青春與熱血奉獻給青藏高原的故事以及草原牧人的生活變遷,想要把一個民族從部落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這一漫長的歷史過程記錄下來,將我的感恩之情回饋給這片土地。

④王艷:《雪山大地》的語言很具地方特色,夾雜著藏族諺語。民間文學和民俗文化是您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極具地方性的語言風格是如何形成的

楊志軍:藏族的諺語真的很有哲理。我在草原說的既不是藏語也不是普通話,而是藏族人已經習慣聽聞也習慣表達的“青海話"。我在寫作的時候,會與作品中的人物“對話”,自然而然就會進入當?shù)厝说恼Z境。比如一個牧人說:“大夫啦,我耳朵里咣當咣當拖拉機開過來了。"意思就是耳鳴,如果你把它簡化為“耳鳴”,草原牧人說話的那種味道和感覺就沒了。我想盡可能多地保留一些地方性和草原味,盡可能豐富地體現(xiàn)草原牧人的語言里所包含的生活、心理、人際關系以及生存狀態(tài)的信息。一種極具地方性的語言,必須汲取民間智慧才會生動而獨特。

⑤王艷:您自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而《雪山大地》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題材作品。您如何思考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

楊志軍:我的希望是:草原牧人在接受豐富的物質文明后,還能擁有雪山大地的那種干凈、純粹。在我的理想中,他們既是文明的,又是精神飽滿的。我的作品既描寫現(xiàn)實性,也表達可能性。很多時候,作品對可能性的把握決定著故事的走向、人物的命運和思想的傳播。理想主義一定要建立在堅實的現(xiàn)實基礎之上,如實描摹的同時又要情緒飽滿地寫出希望。這是這片土地對我的要求,也是這個民族對我的要求。

⑥王艷: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寫作目的和標準,對您來說,寫作是為了什么《雪山大地》是您心目中完美的作品嗎

楊志軍:寫作對我來說是一種生活常態(tài),我想把自己所熟悉、所認知的歷史和現(xiàn)實寫出來。《雪山大地》算是寫得比較自信的一部作品,但也稱不上完美。其實,寫作本身就是一件遺憾的事情。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有遺憾,包括《雪山大地》在內。在完成之初覺得很好,經過時間的沉淀,當我再次閱讀的時候,會覺得有很多沒寫到的地方,想把它修改得更好。但是,有些遺憾是沒法修改的,人們常說“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一旦修改了某一處,整個情節(jié)都會隨之變動?!堆┥酱蟮亍纷匀灰彩墙洑v了這樣一個修改過程。文學史只提供有特色的作品,不提供十全十美的作品。我寫作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文學在本質上必須反映生活,但反映的生活再真實也是作家認知到的生活,是用大腦過濾過的生活、是被選擇過的生活,這種認知、過濾和選擇的過程,就是內心世界和現(xiàn)實生活、歷史光陰一次次溝通的過程,最終反映的是作家內心深處的律動。我希望自己的內心世界更豐富、更博大,具有雪山大地的姿態(tài)、青藏高原的遼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除了不斷體驗和認知生活,還要不斷地否定和批判自己,在此基礎上不斷強大自己、豐富自己。

(摘編自《將感恩之情回饋給腳下這片土地》——訪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楊志軍)

1.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對“新聞寫作和文學寫作有關聯(lián)”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新聞寫作與文學寫作不同,即便有很多值得寫的內容也難以表達作者的認知和感觸。

B.本質上,新聞是信息,起到傳播信息,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而文學是藝術,表達作家內心深處的律動。

C.新聞重采訪,對新聞來說,需要不斷尋找新的線索;對文學來說,作品主要靠加工,不能寫得像新聞一樣。

D.新聞記者想寫小說卻寫不了,在于他們習慣的新聞筆調很難轉換成小說形式。扎實的閱讀基礎、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豐富生動的表達甚至天賦都是小說創(chuàng)作所需要的。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之所以走上寫作的道路,楊志軍認為不僅源于個人對文學的熱愛,而且草原給了他生命的意義和寫作的可能。

B.通過記者與楊志軍的對話,讓讀者了解嘉賓從事新聞寫作的經歷以及這段經歷對小說創(chuàng)作的影響。

C.《雪山大地》的語言很具地方特色,是因為豐富地表達了草原牧人的語言里所包含的生活、心理、人際關系以及生存狀態(tài)的信息。

D.楊志軍在創(chuàng)作中,談到理想來源于現(xiàn)實,是對現(xiàn)實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現(xiàn)實,而是能情緒飽滿地寫出希望,是現(xiàn)實的升華。

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A.訪談緊扣楊志軍的代表性作品《雪山大地》展開,問題清楚,各自獨立,體現(xiàn)了主持人良好的素養(yǎng)。

B.通過這篇訪談,我們不僅可以知曉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的心路歷程,也對整部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

C.訪談結合父輩與幾代草原建設者艱辛探索的社會大背景,對《雪山大地》這部作品的時代意義進行了重點探求。

D.訪談從創(chuàng)作前的準備談起,涉及作品的選材、語言、手法等方面,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層深入。

4.結合訪談,你能了解《雪山大地》這本書有哪些特點?請根據(jù)材料相關內容概括說明。

5.在楊志軍看來,作家應該怎樣處理文學創(chuàng)作和現(xiàn)實的關系?請簡要概述。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還鄉(xiāng)

沈從文

我很無聊地在船上過了四十天。忽然船已到了辰州關,十年來的稅關還是現(xiàn)樣子。就是坐在那高岸石欄桿上的兵士,也仍然還是在那里很悠閑地唱著軍歌。①這使我歡喜極了。

我想上岸去,因為離這地方太久了。我要找我那些熟悉的舊地方,就向稅關衙門那大路上走去。走到了近城的地方,我望到一個賣鐵器的鋪子,②我想起了舊事,覺得有進里面看看的必要,就進了那鐵器鋪的門。

這一家鋪子里各處仍然是各樣鐵器、耕田的零件、船上的零件、釣魚鉤、小刀、錘、鉆以及那些鋼鏢。那老掌柜一頭的白發(fā),低了頭在用爐整理一個鋼鏢。這就是我所想見的老人,而且這鋼鏢,也就是我往年想成為一武士時日不離身的鋼鏢。我不作聲望望這一個屋子里的一切,感到特別熟悉。那老人,把頭一抬,見到有人了,用著那洪大嚇人的聲音說道:“要什么?"

“嗨,你不認識我了,大伯!”

他奇怪了。望了望我的身上,好像實在想不起我是誰了。

我就坐到一個大鐵墩上了。這人還是在記憶中數(shù)著他所認識的人,然而時間太久,近十年的事,他實在想不起我是誰了。我見到他失望了,我說:“我來買鏢,多少錢一支。我學打鏢。"

我說的話完全是舊話。這話是他當年傳給我的,但記到這名詞,這時有用處了。他聽到我這話,閉了一會眼,忽然一睜,樣子變了。

“嗨,”他笑了。他年青了。我居然被他認識了?!澳闶切「睜?,你是小副爺。"煙來了,茶來了,瓜子來了。他仍然這樣親熱地把我款待。他對我目不轉睛地望,使我感到小小的拘束。這獨身的老人,他想不到我還來這里望他,所以這時一見到我,快樂得成小孩子了。

坐下后我們互相用著那仿佛家人的親密招呼。

“才到嗎?”

“船才到關上,因為想起你,所以先上岸了。"

“你呀,從什么地方來?”

“來得遠了,從京里來!"

“從京里來,是在馮玉祥手下嗎?”

“不是。"

“吳佩孚嗎?”

“不是。"

“……”

他只用眼睛望我,似乎不相信我還能答出另外一個人的名字。

我就說:“不是軍隊。"

這老人除了知道這些名字,大致還知道孫文、賀龍、張飛,以及厘局、共產黨、財政部。他以為一個人做事總就是為這些人當差,到這些地方拿錢,所以我說不是在這些人部下時,他就很聰明地轉了方向,問我是不是到京里財政部做事。我仍然說不是,他就有點驚訝了。我說:“我不到軍隊里了。”

“不到軍隊也不到部里嗎?"

“也不到?!?/p>

“你是做局長了。"

“我不做官,人不中用,他們全做官了,我是一樣事也不做的?!?/p>

他在心上忖度了一下,把我這話玩味一陣,又把我身上的衣服看看,忽有所悟似的點著那大頭顱。

“不要緊,不要緊。"他就把身子就近了一點,然后他把聲音放低,“小副爺,這里前一陣很殺了幾個!全是年紀輕輕的,還有兩個女的,一個十八歲,一個十五歲?!?/p>

“做什么事?"

“嗨……”他就笑,好像笑我裝不懂,而早已為他看透那種樣子。我實在還莫名其妙。

我想,難道沿河不清靜,有年青人被土匪殺死的事嗎?

我不作聲了,很納悶。

他輕言細語地說:“小副爺,小心一點,你到街上走恐怕有人要……我知道你是……"

這才真是怪事情。我愕然了。我還不曾注意到他“知道我是……”那句話。

“怎么樣?地方有變動嗎?"

“我告訴你,他們捉到就殺!”

“為什么?"

“說你們也殺人放火?!?/p>

“什么人說的?"

“都是那么說。他們說……你不就是共產黨嗎?”

我明白他所以低聲勸我的意思了。他一番好心地來告訴我殺人的事,我明白了這好意以后一笑。他見我一笑還以為話已說穿不必遮掩了,他說:“要小心一點才行。"

“我什么也不是,明白了嗎?”

這人睜大了眼睛對我望,因為他說話的聲音極輕,③而我說的話卻像有意把聲音加重,他為我這不忌憚的氣概所懾,一句話也不說了。

我想起為什么我竟會被他疑心為共產黨,知道這地方的情形是怎樣了,我就覺得有點寒心。我問他這地方的軍隊是誰駐防,他告訴我是一個姓曾的旅長。我問他這旅長名字他不知道,要我到街上去看看告示,這鋪子外面就正有貼告示處,我就走出去看了一會,結果仍然還是只知道旅長姓曾。進來后我就問他為什么會疑心我是共產黨,他答復不出,大致這樣穿著的人可以當共產黨殺,是中國各處地方很普遍的事,這老年人也很看了幾回,所以就為我擔起心來了。

我從他口中知道了許多事情,我才明白街上一切雖仍如昔日,老人的鋪子也仍然還存在,但有許多地方這時代真是大變了。

最后我與這老年人離開了。④我拿了一支尖端涂有金漆美麗奪目的鋼鏢作為紀念,這老人一個錢不肯接受,我只得道謝了。出了那店鋪,我仍然到我從前所熟悉的街上閑踱,不知不覺就走到岸邊了。

(有刪改)

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離開故鄉(xiāng)十年了重新見到老掌柜和他鋪子里的一切時覺得十分親切,但是老掌柜一時沒有認出“我”。

B.“我"說的舊話引發(fā)了老掌柜的記憶,他認出“我”后熱情地款待,“快樂得成小孩子"生動體現(xiàn)其高興的狀態(tài)。

C.老掌柜認為“我”是共產黨人,就壓低聲音,一再提醒“我"要小心一點,這體現(xiàn)了他思想進步、覺悟高。

D.文章空間變化清晰,前面從“我”上岸開始,結尾則“不知不覺就走到岸邊了”,前后照應形成了圓合結構。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中的“歡喜”體現(xiàn)了“我"回到家鄉(xiāng)的愉悅心情,與旅途的“無聊”形成對比。

B.句子②“覺得有進里面看看的必要"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又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C.句子③中的“有意”二字與老掌柜聲音“極輕"相對表明“我”對老掌柜誤解的不滿。

D.句子④中所寫的“我"拿走了鋼鏢作為紀念,達成了自己以往的心愿,照應了前文。

8.作者在文中寫到了故鄉(xiāng)的“不變”與“變”,請簡要概括并分析其意圖。

9.文中大量使用了對話,請簡要探究其在小說中的效果。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殿試中乙科。五年,調福昌主簿。歐陽修以才識兼茂,薦之秘閣。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軾始具草,文義粲然。復對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惟吳育與軾而已。

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關中自元昊叛,民貧役重,岐下歲輸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經砥柱之險,衙吏踵破家。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guī),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

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復朝奉郎、知登州,召為禮部郎中。軾舊善司馬光、章惇。時光為門下侍郎,惇知樞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謔侮困光,光苦之。軾謂惇曰:“司馬君實時望甚重。昔許靖以虛名無實,見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為累?!戎骷{之,乃以靖為司徒。許靖且不可慢,況君實乎?”惇以為然,光賴以少安。

(元祐)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

六年,召為吏部尚書,未至。以弟轍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轍辭右丞,欲與兄同備從官,不聽。軾在翰林數(shù)月,復以讒請外,乃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潁州。先是,開封諸縣多水患,吏不究本末,決其陂澤,注之惠民河,河不能勝,致陳亦多水。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并且鑿黃堆欲注之于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之淮之漲水高于新溝幾一丈若鑿黃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軾言于朝,從之。

高宗即位,贈資政殿學士,以其孫符為禮部尚書。又以其文置左右,讀之終日忘倦,謂為文章之宗,親制集贊,賜其曾孫嶠。遂崇贈太師,謚文忠。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有刪改)

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并A且鑿黃堆欲注之于淮B軾始至潁遣吏C以水平準之淮之D漲水高于新溝幾一丈E若鑿黃堆淮水F顧流潁G地為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嘉祐,是宋仁宗的年號,“嘉祐二年"與“是月丁未”不同,后者是干支紀年。

B.殿試,又稱廷試、廷對,為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由唐高宗創(chuàng)制,宋代始為常制。

C.主簿,是古代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魏、晉前廣泛存在于各級官署中。

D.關中,是古代地區(qū)名,所指范圍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函谷關以西戰(zhàn)國末秦故地。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軾才識兼茂,考試成績卓異。殿試考中乙科;考試作策論六篇,文理很清晰;筆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從宋初以來,只有吳育和蘇軾達到。

B.蘇軾為人和善,巧妙化解矛盾。蘇軾的老友司馬光、章惇意見不合,章惇常常為難司馬光,蘇軾用許靖事例說服了章惇,司馬光才稍得安寧。

C.蘇軾寬嚴相濟,認真執(zhí)掌貢舉。時逢大雪嚴寒,蘇軾放寬對士子的禁約,使他們能充分發(fā)揮;他巡視考場發(fā)現(xiàn)應試士人用語曖昧的,都奏請驅逐。

D.蘇軾科學決策,制止治水錯誤。蘇軾剛到潁州,就派人準確測量,發(fā)現(xiàn)以前治水的計劃有嚴重錯誤,就上報朝廷,及時叫停一項勞民傷財?shù)墓こ獭?/p>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guī),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

(2)吏不究本末,決其陂澤,注之惠民河,河不能勝,致陳亦多水。

14.宋高宗即位后,崇贈蘇軾為太師。請你根據(jù)選文內容,說明高宗這樣做的理由。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賀新郎·多景樓落成[1]

李演

笛叫東風起。弄尊前、楊花小扇,燕毛初紫。萬點淮峰[2]孤角外,驚下斜陽似綺。又婉娩[3]、一番春意。歌舞相繆愁自猛,卷長波、一洗空人世。間熱我,醉時耳。

綠蕪[4]冷葉瓜州[5]市。最憐予、洞簫聲盡,闌干獨倚。落落東南墻一角,誰護山河萬里!問人在、玉關歸未?老矣青山燈火客,撫佳期、漫灑新亭淚[6]。歌哽咽,事如水。

注釋:[1]多景樓位于今江蘇鎮(zhèn)江北固山上,北臨長江,為天下名樓。南宋淳祐年間,鎮(zhèn)江知府重建此樓,落成后設宴慶賀。[2]淮峰:淮水邊的山峰,位于宋金邊界。[3]婉娩:天氣和暖。[4]綠蕪:雜草叢生。[5]瓜州:鎮(zhèn)江對面的軍事重鎮(zhèn)。[6]新亭淚:晉室南渡,士大夫每于景物佳美日游宴新亭(位于今南京),名士周顫感嘆“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眾人皆相視流淚。

15.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弄尊前”二句,寫美酒盈樽,狀如小扇的楊花輕落,毛色剛剛變紫的乳燕飛過。

B.“問人"句中的“玉關”代指邊關,此句與“誰護"句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

C.全詞最后兩句,寫南渡的士大夫們聚在新亭長歌當哭,感嘆世事如水、山河相異。

D.本詞注重煉字,用詞講究。詞中“叫”字用得很響亮,巧妙引出春風到來的畫面;“驚"字使用擬人手法,以夕陽的綺麗動人映照作者面對宋末國勢衰落的心境。

16.有評論說,本詞的多重反差蘊含著詞人的不平之氣。請結合詩句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共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___”一句,寫出了往日不尋常的日子繁多;而“___"一句則寫出了作者對大軍閥、大官僚的鄙視。

(2)《插秧歌》中,“___,___”兩句對雨具和雨勢的描寫,表達了插秧的艱苦。

(3)《芣苢》中,“___"和“___”兩句描寫的是當芣苢采得很多時,用衣服的下擺兜住并扎在腰帶上。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關于如何養(yǎng)生,長期以來,存在著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生命在于運動”,視肌體活動為健康長壽的關鍵。另一種觀點則把靜養(yǎng)看作健康長壽的不二法門,指出但凡迅速奔跑的動物都是短命的,而烏龜嗜睡,活動緩慢,能量消耗少,所以壽命長,持第二種觀點的人認為形體無勞作,精神無耗損,人便可以①。兩種觀點各有所據(jù),各執(zhí)一端。究竟誰是誰非,難以有定論。

誠然,每個人都只有一次人生,當今又生逢盛世,很多人健康長壽,如何設法使生命成為一團烈火,燃燒著理想,讓生命的每一天都向著各種新的可能性敞開,永不封閉,永不凝滯,生無所息,奮力拼搏,的確是一種吸引人的境況。無奈的是,老境、老態(tài)畢竟是現(xiàn)實。讀過莎翁名作《威尼斯商人》的人,應該會記得葛萊西安諾的問話:“誰在席終人散以后,還能保持初入座時那么強烈的食欲?哪一匹馬在漫長的歸途上能像啟程時那么長驅疾馳?”這里反映了一般性的自然規(guī)律,想來該是人人認可的。但這絕不等于說,人到晚年,就應②。須知,老年時,需要做而且能夠做的事情依然很多。

18.文中畫波浪線處用“烈火"來比喻充滿激情的生命,運用了暗喻的修辭手法。請按照畫波浪線部分仿寫句子。要求:語意完整,使用暗喻;暗喻貼切,表達流暢。

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是個問句,卻并不表疑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草叢里的“紡織娘”“油葫蘆"總在鳴叫著提醒她。臺兒溝在哪兒?她向前望去,她看見迎面有一顆顆黑點在鐵軌上蠕動。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著她走過來的人群。第一個是鳳嬌,鳳嬌身后是臺兒溝的姐妹們。

……

山谷里突然爆發(fā)了姑娘們歡樂的吶喊。她們叫著香雪的名字,聲音是那樣奔放,熱烈;她們笑著,笑得是那樣不加掩飾,無所顧忌。古老的群山終于被感動得戰(zhàn)栗了,它發(fā)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們共同歡呼著。

21.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

A.天空那么藍,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B.鳳嬌照例跑到第三節(jié)車廂去找她的“北京話”,香雪系緊頭上的紫紅色線圍巾。

C.消息忽然停頓了,下來的傷員只是簡單地回答“在打”,或是“在巷戰(zhàn)”。

D.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一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

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她們奔放、熱烈地叫著香雪的名字;她們不加掩飾、無所顧忌地笑著?!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青年,總喜歡充滿幻想地去生活,活出詩意,活成自己期望的模樣?!肚邎@春·長沙》中,“同學少年"們具有昂揚向上、雄視天下的模樣?!都t燭》中,“蠟燭”象征著“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的奉獻精神和青春模樣?!抖肴斩溲┓逯畟取氛宫F(xiàn)了青春之時渺小卻強韌的生命力?!杜叮阊繁憩F(xiàn)的是當“青春”遇上“遠方的世界"時,年輕人想要擺脫封閉的美好愿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時尚而美麗,有的人因奉獻而光彩,有的人因知識而動人,有的人因自信而進步……這共同構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

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圍繞“青春"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A2.B3.B

4.①題材內容方面: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題材作品,以青藏高原為背景,記錄了一個民族從部落制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漫長歷史過程。

②語言風格方面:具有地方特色,夾雜著藏族諺語。語言風格是極具地方性的“青海話”,能體現(xiàn)草原牧人的生活、心理、人際關系以及生存狀態(tài)等諸多信息。

③創(chuàng)作理念方面:作品既描寫現(xiàn)實性,也表達可能性。體現(xiàn)出理想主義建立在堅實的現(xiàn)實基礎之上的理念。

5.①文學創(chuàng)作要扎根現(xiàn)實基礎:作家要將自己所熟悉、所認知的歷史和現(xiàn)實寫出來,作品在本質上必須反映生活,這種生活是作家認知到的、經過大腦過濾和選擇的生活,是內心世界和現(xiàn)實生活、歷史光陰溝通后的呈現(xiàn)。

②表達理想希望:在如實描寫現(xiàn)實的基礎上,要情緒飽滿地寫出希望,把握作品的可能性,通過對可能性的表達來決定故事走向、人物命運和思想傳播,讓理想主義建立在堅實的現(xiàn)實之上。

6.C7.C

8.①不變:辰州關的樣子和值勤的士兵樣子沒變,街道和鋪子的位置沒有變化,“我"與老掌柜的情感沒變。

②變化:形勢變得嚴峻,環(huán)境變得殘酷,憑穿著給人扣上革命者的罪名被隨意殺害,誣蔑共產黨人。

③意圖:二者形成對比,引發(fā)人們思考,抒發(fā)作者對過去純樸和諧人性的懷念和對國民黨隨意殺害革命者的憤慨。

9.①通過人物對話,呈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真實狀態(tài)。如文中關于國民黨隨意殺害革命者的行為就是通過老掌柜的話語體現(xiàn)的。

②通過人物對話,刻畫了更加鮮明的人物形象。老掌柜的純樸、“我”的憤怒等都在對話中體現(xiàn)出來。

③通過人物對話,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文中老掌柜在“我"的對話中引起回憶,認出“我”,誤認為“我"是共產黨員,提醒“我”小心點。

④通過人物對話,使得文章結構更加緊湊。文中主要故事情節(jié)是在“我"和老掌柜的對話中展開并完成的。

10.ABE11.A12.C

13.(1)蘇軾察訪到它的利弊所在,為他們修訂衙規(guī),讓他們自己選擇水工按時進送或停止,從此害處被減少了一半。

(2)官吏不研究事情的本末,決開那里的陂池湖沼,流入惠民河,惠民河不能容納,以致陳州也多水災。

14.因為蘇軾才識過人世無雙,能夠正直敢言有擔當,心愛百姓減疾苦,科學治理除水患,大局為重勸章惇。

15.C

16.從景物特點如微小柔美與高遠雄闊,景情關系如樂景襯托哀情,語言風格如纏綿悱惻與慷慨悲壯等角度,表現(xiàn)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個人壯志難酬的無奈、對世風不振朝廷偏安一隅的批評等。

17.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糞土當年萬戶侯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薄言袺之薄言襭之

18.示例一:成為一股清泉,流淌著憧憬

示例二:成為一簇鮮花,綻放著希望19.①益壽延年(延年益壽)②無所事事20.畫橫線的句子是個無疑而問的反問句,加強了語氣,增加了表現(xiàn)力,強調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生命的強度會減弱”這一觀點,激發(fā)讀者的思考,使讀者更能理解和認同這一觀點。

21.B

22.①強調的重點不同:修改后的句子的重點落在“叫著香雪的名字"和“笑著”上,強調姑娘們的動作;原文的重點落在“奔放,熱烈"和“不加掩飾,無所顧忌”上,強調姑娘們的吶喊聲和笑聲的特點,更能表現(xiàn)姑娘們的形象。

②抒情效果不同:修改后的句子只是客觀陳述,抒情意味不濃;原文連用兩個“那樣”,在強調姑娘們的吶喊聲和笑聲的特點的同時,也具有強烈的抒彩,富有感染力。

③上下文銜接得更順暢:將表達的重點放在“奔放,熱烈”和“不加掩飾,無所顧忌"這些內容上,這也與后文“古老的群山終于被感動得戰(zhàn)栗了”等內容銜接得更順暢,更能體現(xiàn)姑娘們的吶喊聲和笑聲的感染力。

23.例文:青春之光,照亮多彩征程

青春,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它宛如一首激昂的交響曲,奏響生命中最華彩的樂章;又似一幅絢麗的畫卷,描繪著人生最璀璨的風景。在歷史的長河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