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四節(jié) 玉米穗期管理 (課件)《農作物生產技術》(高教版第二版)同步課堂_第1頁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玉米穗期管理 (課件)《農作物生產技術》(高教版第二版)同步課堂_第2頁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玉米穗期管理 (課件)《農作物生產技術》(高教版第二版)同步課堂_第3頁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玉米穗期管理 (課件)《農作物生產技術》(高教版第二版)同步課堂_第4頁
第三章 第四節(jié) 玉米穗期管理 (課件)《農作物生產技術》(高教版第二版)同步課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第四節(jié)玉米穗期管理第2版《農作物生產技術》教學目標一能力目標知識目標0201目標了解玉米開花授粉過程及穗期管理主攻目標學會玉米穗期主要病蟲害的識別與防治、肥水管理等技術教學重難點二教學重點:了解玉米開花授粉過程及穗期管理主攻目標教學難點:學會玉米穗期主要病蟲害的識別與防治、肥水管理等技術導入新課三玉米穗期是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期,莖葉生長旺盛,而且雌、雄穗先后開始分化,莖葉生長與穗分化之間爭水爭肥矛盾較為突出,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速度和數(shù)量迅速增加,是玉米一生中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田間管理的關鍵期。穗期生育特點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一)莖葉生長莖葉生長莖稈的節(jié)數(shù)在拔節(jié)以前就全部分化完成,拔節(jié)期開始伸長加粗,各節(jié)間伸長的順序是自下而上進行的。穗期包括莖、葉的生長,玉米雄、雌穗的分化和發(fā)育等過程。0102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一)莖葉生長莖葉生長進入拔節(jié)期后,葉面積迅速增加,葉鞘肥厚、堅韌,緊包節(jié)間,具有加固保護莖稈和貯存養(yǎng)分的作用。在玉米抽雄吐絲期,葉面積達到最大,其中玉米穗位及其上下葉稱為棒三葉。棒三葉葉綠素含量最高,光合能力強,對籽粒貢獻最大。在玉米莖稈顯著伸長以前,適當控制肥水,進行蹲苗,促使靠近地面的節(jié)間生長粗壯敦實,可防止倒伏。0304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二)開花和授粉開花和授粉分枝的小花開放順序與主軸相同,一般第2~5天為盛花期,上午開花較多,午后開花顯著減少,夜間更少。以上午7~11時開花最盛,其中上午7~9時開花最多,為授粉的最佳時間。玉米是典型的雌雄同株異花授粉作物,雄穗著生在莖稈頂部,抽穗后2~5d開始開花,從主軸中上部開始,然后向上、向下同時進行。0102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二)開花和授粉開花和授粉因此當果穗上、下部位花絲抽出后,粉源不足時會出現(xiàn)果穗禿頂或基部缺?,F(xiàn)象。雌穗抽出稍晚于雄穗,果穗基部以上1/3處的小花先抽絲,然后向上、向下伸展。0304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二)開花和授粉開花和授粉玉米開花時,胚囊和花粉粒都已成熟,雄穗花藥破裂散出大量花粉。在干旱、缺肥或遮光的條件下,容易出現(xiàn)雌雄開花不協(xié)調現(xiàn)象。玉米雌穗花絲壽命一般為10~15d,以抽出2~3d內受精能力最強。0506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二)開花和授粉開花和授粉花粉借助風力傳到花絲上的過程稱為授粉。微風時,花粉只能散落在植株周圍1m多的范圍內,風大時花粉可散落在500~1000m以外的地方。0708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二)開花和授粉開花和授粉另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結合,將來發(fā)育成胚乳。胚囊內同時進行的這兩個受精過程,稱為雙受精,從授粉到完成雙受精需18~24h?;ǚ勐湓诨ńz上10min后就開始發(fā)芽,30min后大量發(fā)芽。花粉發(fā)芽形成花粉管進入子房達到胚囊,放出兩個精子,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合子,將來發(fā)育成種子的胚;0910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一)莖葉生長莖葉生長莖稈的節(jié)數(shù)在拔節(jié)以前就全部分化完成,拔節(jié)期開始伸長加粗,各節(jié)間伸長的順序是自下而上進行的。穗期包括莖、葉的生長,玉米雄、雌穗的分化和發(fā)育等過程。1112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三)影響開花授粉的因素影響開花授粉的因素1.溫度玉米在20~28℃開花最多,>38℃或<18℃雄花不開。2.濕度最適宜的相對濕度為65%~90%,<60%開花少,>90%時花粉易吸水膨脹破裂。新知講授四一、穗期生育特點(三)影響開花授粉的因素影響開花授粉的因素3.溫濕度與花粉生活力的關系在溫度28.6~30℃、相對濕度65%~81%時,花粉生活力可維持5~6h,8h后顯著下降,24h后完全喪失生活力?;ǚ燮貢裨谥形绲膹姽庀?38℃以上),2h左右即全部喪失其生活力。4.其他因素植株健壯、生長勢強的品種,花絲生活力強;雜交種的花絲活力比自交系的強。新知講授四二、田間管理主攻目標田間管理主攻目標田間管理的主攻目標是:合理運籌肥水,協(xié)調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培育健壯植株,形成穗大粒多的果穗,為后期玉米高產打下良好基礎。穗期的管理水平將決定每個果穗上形成籽粒的多少,進而決定果穗的大小。0102新知講授四二、田間管理主攻目標在這普天同慶的大日子里我有萬千祝福而無從說起只想很老土地向你說四個字圣誕快樂!一、去除分蘗玉米拔節(jié)前,莖稈基部有時會長出分蘗,分蘗通常不結穗或結穗很小,且分蘗與主莖爭奪養(yǎng)分,對產量影響很大,應將分蘗及時拔除。去蘗宜早不宜遲,而且最好選擇晴朗天氣,以利于傷口愈合,減少病害侵染。同時,去除分蘗時要防止松動根系或將主莖拔起。新知講授四二、田間管理主攻目標在這普天同慶的大日子里我有萬千祝福而無從說起只想很老土地向你說四個字圣誕快樂!二、培土起壟拔節(jié)后應及時中耕培土,能蓄水保墑和消除雜草,促進根的層數(shù)和數(shù)量。在拔節(jié)期結合中耕把行間的土壤培在玉米根部形成土壟,在干旱和無灌溉條件的地區(qū),則不宜培土,在多雨潮濕的南方及地下水位較高或風多易倒伏地區(qū),培土增產效果較好。新知講授四二、田間管理主攻目標在這普天同慶的大日子里我有萬千祝福而無從說起只想很老土地向你說四個字圣誕快樂!三、重施穗肥穗期是玉米一生中吸收養(yǎng)分最快、最多的時期,穗期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玉米穗期追肥一般進行兩次,第一次在拔節(jié)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兩次追肥的比例依產量而定。施肥比例依據土壤肥力確定,肥力差的采用前重后輕施肥法,即拔節(jié)肥應重施,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口期按照6:4或7:3的比例施肥;新知講授四二、田間管理主攻目標在這普天同慶的大日子里我有萬千祝福而無從說起只想很老土地向你說四個字圣誕快樂!三、重施穗肥畝產500kg以上的高產田,采取前輕后重施肥法,即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口期按照4:6或7:3的比例追施全生育期追氮總量的60%~70%。此外,應注意氮肥深施,深度以10~16cm為宜,拔節(jié)肥施于行側距植株8~10cm處,穗肥施在距植株15~20cm處。新知講授四二、田間管理主攻目標在這普天同慶的大日子里我有萬千祝福而無從說起只想很老土地向你說四個字圣誕快樂!四、及時排灌水穗期玉米生長旺盛,氣溫較高,蒸騰蒸發(fā)量大,需水量較多,降雨不足的地區(qū),應及時灌水,尤其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要保證玉米對水分的要求,結合追肥進行灌水,水量應掌握拔節(jié)水輕澆、攻穗水重澆的原則,使土壤含水量維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在遭遇強暴雨天氣或者持續(xù)降雨田間積水時,要及時排去田間積水,避免漬澇時間過長引起玉米生長發(fā)育受阻、根系腐爛。新知講授四二、田間管理主攻目標在這普天同慶的大日子里我有萬千祝福而無從說起只想很老土地向你說四個字圣誕快樂!五、防治病蟲害玉米穗期的病蟲害也較多,玉米螟是玉米穗期主要害蟲,另外還有黏蟲和棉鈴蟲,病害主要有矮花葉病、大斑病、小斑病、彎胞霉葉斑病、灰斑病、褐斑病等,其為害癥狀及其防治措施見書后附錄三。新知講授四二、田間管理主攻目標在這普天同慶的大日子里我有萬千祝福而無從說起只想很老土地向你說四個字圣誕快樂!六、化學調控化學調控能明顯縮短節(jié)間、降低株高,增粗莖稈、增強莖稈的韌性和強度,促進根深葉茂等。可選玉米健壯素、矮壯素、玉得樂、多效唑和助壯素等,一般6~11片葉時進行葉面噴霧,要嚴格按照說明配制適宜濃度和噴施合適用量。噴施時要均勻噴在上部葉片,不重不漏,一般不與其他化肥或農藥混合噴施。師生互動五總結玉米的防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