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
行為療法(Behaviortherapy)又稱行為治療,是基于現代行為科學的一種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是根據學習心理學的理論和心理學實驗方法確立的原則,對個體反復訓練,達到矯正適應不良行為的一類心理治療。發(fā)展于上世紀50年代未,早期代表人物有前蘇聯(lián)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華生,美國的斯金納,后來有英國的艾森克、南非的沃爾普、美國的班都拉、貝克等人。行為療法是繼精神分析之后重要的心理治療方法之一。
2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第一節(jié)行為療法概述一、歷史起源1、巴普洛夫:揭示了反應性條件反射2、桑代克揭示了效果定律:對環(huán)境產生良好效果的行為更可能在將來被重復。3、華生把可觀測的行為看成心理學特有的主題。發(fā)動了心理學中稱做行為主義的運動。4、斯金納:揭示了反應性條件反射與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區(qū)別。3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二、應用領域1、發(fā)育障礙如自傷、侵犯2、精神疾病如生活技能、社會行為3、教育與特殊教育如學習效果4、康復治療如行走5、社區(qū)心理學如減少亂扔垃圾4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三、基本觀點行為主義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學習獲得的。所以就可以用強化的方法,輔導他對周圍環(huán)境作出新的適應,或改變環(huán)境的某些方面來改變或塑造新的行為。行為強化:1、一個具體行為的發(fā)生2、有一個直接結果伴隨著這個行為(強化物)3、導致了這個行為在將來被加強5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
第一,如同適應性行為一樣,非適應行為也是習得,即個體是通過學習獲得了不適應的行為。但要注意,并非所有的行為變化都是學習得來的。第二,個體可以通過學習獲得所缺少的適應性行為?;炯僭O6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第二節(jié):行為療法的基本原理一、經典條件反射原理1、條件反射的形成2、條件反射的消退3、條件反射的泛化條件反射的泛化即條件反射形成后,給有機體呈現類似于原先條件刺激的刺激或情境,也會使有機體誘發(fā)出原先的條件反射?!耙怀簧咭В昱戮K”7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4、條件反射的辨別條件刺激的鈴聲過高或過低就不會使狗產生分泌唾液的反應。有機體這種排斥不適當的刺激的能力就稱為辨別作用。5、華生的條件反射研究華生的小奧爾波特實驗8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應答性行為受刺激控制,操作性行為受行為結果影響。(一)強化:是通過控制某種行為產生的后果來增加此種行為重復出現的可能性的方式。分為正強化、負強化。(二)強化程序:是指被強化行為產生的環(huán)境對該行為提供強化物的具體形式,包括強化的頻度、次數等。連續(xù)強化、間斷強化(固定比率、變動比率、固定時間間隔、變動時間間隔)二、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9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正性強化和負性強化正性強化1、一個行為發(fā)生2、隨著出現刺激的增加或刺激強度的增加3、導致了行為的增強如孩子哭鬧要糖,媽媽給糖負性強化1、一個行為發(fā)生2、隨著出現刺激的消除或刺激強度的降低3、導致了行為的增強如孩子哭鬧,媽媽給糖10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以上兩個例子的不同之處在于:正性強化增強了孩子要糖的行為負性強化增強了媽媽給糖的行為,減少了孩子哭鬧的行為行為消失1、一個以前被增強的行為2、不再導致具有強化的作用的結果(除去強化物)3、行為在將來不再發(fā)生11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三)懲罰:是通過給予一些刺激以控制行為產生的后果來減少行為重新出現的可能性的方式。交通事故停止玩耍1、一個具體的行為發(fā)生2、立刻跟隨一個結果(懲罰物)3、行為在將來不太可能發(fā)生如自傷行為后的電擊,以消除自傷行為(科爾特)懲罰也分正負性懲罰12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特別強調榜樣的示范作用,認為人的大量行為是通過對榜樣的觀察學習而獲得的,不一定都要通過嘗試錯誤學習和進行反復強化。三組兒童觀察成人攻擊塑料假人。三、社會學習理論13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觀察學習過程分為四個步驟1注意:榜樣的特征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2記憶:將榜樣特征、內容保持在記憶中以便必要時再現。在保持過程中應不斷再現榜樣的表象。3認同:學習者將榜樣的特征納入自己的行為之中并賦予自身人格的特征。4定型:當模仿的行為得到外部或自我的不斷強化之后,習得行為相對穩(wěn)定建立起來并保持一定的型態(tài)。14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四、行為療法的基本步驟1、確定“靶行為”2、“靶行為”量化與標定3、矯正目標的制定4、確定強化物和干預計劃5、結束以及復發(fā)的處理如兒童偏食的矯正15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第三節(jié):行為療法的具體技術一、系統(tǒng)脫敏法系統(tǒng)脫敏療法(SystematicDesensitization)又稱交互抑制法,利用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癥焦慮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神經癥焦慮習慣的目的。16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
系統(tǒng)脫敏療法是由美國學者沃爾帕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的。沃爾帕認為,人和動物的肌肉放松狀態(tài)與焦慮情緒狀態(tài),是一種對抗過程,一種狀態(tài)的出現必然會對另一種狀態(tài)起抑制作用。
系統(tǒng)脫敏療法的治療原理
17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例如,在全身肌肉放松狀態(tài)下的肌體,各種生理生化反應指標,如呼吸、心率、血壓、肌電、皮電等生理反應指標,都會表現出同焦慮狀態(tài)下完全相反的變化。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而且,能夠與焦慮狀態(tài)有交互抑制作用的反應不僅是肌肉放松,即使進食活動也能抑制焦慮反應。根據這一原理,在心理治療時便應從能引起個體較低程度的焦慮或恐怖反應的刺激物開始進行治療。一旦某個刺激不會再引起求治者焦慮和恐怖反應時,施治者便可向處于放松狀態(tài)的求治者呈現另一個比前一刺激略強一點的刺激。如果一個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tài)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經過多次反復的呈現,他便不再會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怖,治療目標也就達到了。18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采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進行治療應包括三個步驟:1、放松訓練2、建立焦慮事件層級3、實施系統(tǒng)脫敏19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厭惡療法又叫“對抗性條件反射療法”,它是應用懲罰的厭惡性刺激,即通過直接或間接想象,以消除或減少某種適應不良行為的方法。厭惡療法的特點是,治療期較短,效果較好。厭惡療法的使用,從資料看,確實源遠流長,中國古代婦女為了避孕,故意延長哺乳時間,以致小孩到了6~7歲仍未斷奶。而此時,要使孩子斷奶,成人往往只能采用在乳頭涂黃連或難看的顏色,使兒童望而生畏,產生厭惡感,以達到斷奶的目的。
二、厭惡療法20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厭惡療法的一般原理:利用回避學習的原理,把令人厭惡的刺激,如電擊、催吐、語言責備、想象等,與求治者的不良行為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條件反射,以對抗原有的不良行為,進而消除這種不良行為。21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厭惡治療的形式
第一種是電擊厭惡療法。即將求治者習慣性的不良行為反應與電擊連在一起,一旦這一行為反應在想象中出現就予以電擊。電擊一次后休息幾分鐘,然后進行第二次。每次治療時間為20~30分鐘,反復電擊多次。治療次數可從每日6次到每二個星期一次,電擊強度的選擇應征得求治者的同意。
第二種是藥物厭惡療法。即在求治者出現貪戀的刺激時,讓其服用嘔吐藥,產生嘔吐反應,從而使該行為反應逐漸消失。藥物厭惡療法多用于矯治與吃有關的行為障礙,如酗酒、飲食過度等,其缺點是耗時太長,且易弄臟環(huán)境。
第三種是想象厭惡療法。即將施治者口頭描述的某些厭惡情境與求治者想象中的刺激聯(lián)系在一起,從而產生厭惡反應,以達到治療目的。此法操作簡便,適應性廣,對各種行為障礙療效較好。22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使用厭惡療法時應注意:
(1)厭惡療法會給求治者帶來非常不愉快的體驗,施治者在決定采用此法之前,務必向求治者解釋清楚,在征得求治者的同意后,方可進行治療。并且,施治者一般應把厭惡療法作為最后一種選擇。
(2)在使用厭惡療法的同時,應努力幫助求治者建立辨別性條件反應。例如對一位同性戀者使用厭惡療法,施治者應將呈現厭惡刺激,限制在求治者的同性間性行為表現的范圍內;同時,讓求治者形成對正常的異性間性活動的愉快反應。只有這樣才能在消除非適應性行為的同時,建立適應性行為。
23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滿灌療法,又稱“暴露療法”、“沖擊療法”和“快速脫敏療法”。它是鼓勵求治者直接接觸引致恐怖焦慮的情景,堅持到緊張感覺消失的一種快速行為治療法。滿灌療法常被用來治療焦慮癥和恐怖癥。但在具體運用時,還要考慮求治者的文化水平、需要暗示的程度、發(fā)病原因和身體狀況等因素。對體質虛弱、有心臟病、高血壓和承受力低的患者,不能應用此法,以防發(fā)生意外。三、滿灌療法24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使用滿灌療法時應注意
(1)要向求治者說明滿灌療法帶來的焦慮是無害的。只有求治者體驗到嚴重緊張,面對害怕,并且忍耐1至2小時以上,恐懼焦慮情緒才會逐漸消失。經過一系列先易后難的漸進的滿灌暴露作業(yè)后,就會起到控制病情的作用。
(2)不允許有回避行為,否則會加重恐怖,導致至失敗。
(3)使用此法,必須對求治者的身心狀況有深入的了解。否則不僅會影響療效,而且有可能發(fā)生意外。25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滿灌療法的一般原理由于恐怖是經過經典和條件作用而學習得來的,因此,恐怖行為是一種條件反應。某一事物或情境在一個人身上所引起的恐懼體驗,會激發(fā)他產生逃避行為,而不管此事物或情境是否真的構成了對他的威脅。這種逃避行為會影響恐懼體驗的強弱,從而起著負強化的作用。
由此,專家們認為,與其逃避,不如讓患者面對。一旦患者毅然正視恐懼,恐懼就會減輕。26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滿灌療法的治療步驟
(1)確立主要治療目標。要認真找出引起求治者恐怖焦慮的事物、人物或場景,以便安排系統(tǒng)的主攻方向。
(2)向求治者講明治療的意義、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要求高度配合,樹立堅強的信心和決心。尤其要求求治者暴露在恐怖情景中不能有絲毫回避意向和行為,且最好取得家屬配合。
(3)治療期間應布置“家庭作業(yè)”,不斷訓練,鞏固治療效果。
(4)施治者可采用示范法,必要時隨求治者共同進行治療訓練,鼓勵求治者建立自信,大膽治療,促進暴露。
(5)學會系統(tǒng)肌肉放松法等訓練方法,在作好充分思想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滿灌治療。27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四、強化療法1、行為塑造法這是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設計出來的,目的在于通過強化(即獎勵)而造成某種期望出現的良好行為的一項行為治療技術。一般采用逐步進級的作業(yè),并在完成作業(yè)時按情況給予獎勵(即強化),以促使增加出現期望獲得的良好行為的次數。有人認為最有效的強化因子(即獎勵方法)之一是行為記錄表,即要求患者把自己每小時所取得的進展正確記錄下來,并畫成圖表。這樣做本身就是對行為改善的一種強大推動力。28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2、代幣獎勵法
這是在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理論,特別是條件強化原理的基礎上形成并完善起來的一種行為療法。它通過某種獎勵系統(tǒng),在病人做出預期的良好行為表現時,馬上就能獲得獎勵,即可得到強化,從而使患者所表現的良好行為得以形成和鞏固,同時使其不良行為得以消退。
代幣作為陽性強化物,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如用記分卡、籌碼和證卷等象征性的方式。代幣應該具有現實生活中“錢幣”那樣的功能,即可換取多種多樣的獎勵物品或患者所感興趣的活動,從而獲得價值。29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代幣制療法不僅可用于個體,而且可在集體行為矯治中實施??梢栽卺t(yī)院,也可以在學校中廣泛使用,甚至可在精神病院、在特殊教育的班級中以及在工讀學校、管教所和監(jiān)獄中使用。臨床實踐表明,在多動癥兒童、藥癮者和酒癖者等的矯治中,在衰退的精神病人的康復中代幣制療法都有良好的效果。30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五、生物反饋療法生物反饋療法(Bioedbacktherapy)又稱生物回授療法,或稱植物神經學習法,是在行為療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心理治療技術/方法。生物反饋療法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通過人體內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饋,使患者經過特殊訓練后,進行有意識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訓練,通過內臟學習達到隨意調節(jié)自身軀體機能,從而消除病理過程、恢復身心健康。實驗證明,心理(情緒)反應和生理(內臟)活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心理社會因素通過意識影響情緒反應,使不受意識支配的內臟活動發(fā)生異常改變,導致疾病的發(fā)生。生物反饋療法將正常屬于無意識的生理活動置于意識控制之下,通過生物反饋訓練建立新的行為模式,實現有意識地控制內臟活動和腺體的分泌。31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由于此療法訓練目的明確、直觀有效、指標精確,因而求治者無任何痛苦和副作用。據國內有關報道證實:生物反饋療法對多種與社會心理應激有關的身心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以高血壓為例,某院前用此法治療264例,治療有效率達80%以上。實施這種治療,是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在電子儀器的幫助下,使病人一般感覺不到的體內的生理變化信息(如血壓升降、心率快慢、胃腸蠕動、腦電波形等)顯示出來,加以放大,讓病人自己直觀地看或聽到它;病人可通過自我意識來主動地調節(jié)自己生物信息的變化,譬如降低或升高血壓、調節(jié)心率等。生物反饋學習過程就是學習正確操作性條件反射,對抗病態(tài)性條件聯(lián)系,從而糾正和矯正不良行為和習慣,消除病體癥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32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生物反饋治療技術從本世紀60年代至今,雖然興起不久,但發(fā)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多種儀器,分別或是組合同步顯示人體的腦電波形、肌電水平、皮膚電阻、脈管容積、心率、血壓、皮溫等生物信息。朗特(Rantt)最早用腦電生物反饋療法治療癲癇;卡米亞(Kamlya)曾用腦電生物反饋儀治療高血壓、心律不齊、潰瘍病、緊張性頭痛、支氣管哮喘、焦慮癥等,還有用來減輕疼痛、調節(jié)心情等。近些年來,我國許多地方也開展了生物反饋治療。據國內外報道,療效都比較好。33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臨床中要使病人把握三類感覺信息第一,應把握清晰的生理狀態(tài);第二,應對內部身體感覺線索有所知覺;第三,應理解從儀器上接受到的反饋信息的含意。開始也可以用想象來引起內部生理狀態(tài)的變化。如為了增加手溫,可以想象太陽照在手上的情境,手插在海灘溫暖細沙中的感受等,然后經反饋訓練也可使手溫提高。在反饋訓練中,醫(yī)護人員對病人的語言指導和治療態(tài)度對治病結果有重要影響。每一次訓練結束,讓病人作主觀等級評定,1代表最松弛,7最緊張,4中性。了解病人經過訓練緊張度由幾級達到幾級。還要囑病人進行家庭訓練,堅持每天做二次,每次20~30分鐘的放松訓練,并填寫放松等級表。34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運用于生物反饋治療的設備有:
肌電反饋儀、皮膚濕度反饋儀、皮電反饋儀、腦電反饋儀及脈搏反饋儀等。儀器的操作者需經過專業(yè)訓練,以保證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
在實施生物反饋療法前,必須向病人解釋清楚治療的目的和治療方法,以消除對電子儀器的顧慮,即使求治者明白,無電流通過的軀體,也無任何其他危險。說明此療法主要依靠自我訓練來控制體內機能,且主要靠平時練習,儀器監(jiān)測與反饋只是初期幫助自我訓練的手段,而不是治療的全過程。要每天練習并持之以恒,才會有良好效果,全部解釋可用錄音帶播放,再作個別答疑和補充。35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生物反饋療法的治療步驟如下(1)在安靜、光線柔和、溫度26度左右的治療室內,求治者坐在一張有扶手的靠椅、沙發(fā)或是呈45度角的躺椅上,解松緊束的領扣、腰帶,穿換拖鞋或便鞋,坐時雙腿不要交叉,以免受壓。軟燈寬椅使感覺舒服,頭后有依托物更好。(2)第一次治療與以后每次治療前的5分鐘,記錄安裝電極所獲基線數據(baselinedata)或檢查患者“家庭作業(yè)”所獲成績。(3)訓練病人收縮與放松前臂肌肉,訓練面部肌肉活動令病人抬額、皺眉、咬牙、張嘴,然后一一放松,告訴病人觀察肌表面電位微伏計上指針變化及偏轉方向,與此同時,傾聽反饋音調變化并理解其信號的含義。(4)給病人增加精神負荷,如連續(xù)計算100—7,回憶驚險和痛苦經歷,同時觀察肌電、皮膚電導、指端皮溫、脈搏血壓等的變化,找到最敏感的反應指標,作為下一步訓練的選擇指標;在精神負荷下無顯著變化的生物反應指標,以后訓練中亦無法判定療效,故不宜選擇。36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5)全身肌肉放松程序。根據Jacobson方法,依次為上肢、下肢、軀干(腹部、腰部、肩背部)、頸部、面部肌肉。首先作收縮與放松交替的練習,最后作全身肌肉放松練習。(6)呼吸要求自然、緩慢、均勻。請受試者設想鼻孔下面有兔子,呼吸不能吹動兔毛。(7)盡量保持頭腦清靜。排除雜念,不考慮任何問題,使自己處于旁觀者的地位,觀察頭腦中自發(fā)地涌現什么思想,出現什么情緒,這叫做被動集中注意。
如無法排除雜念,可在每次呼吸時,反復簡單數數字如“一、二”,或是默念:“我的胳膊和腿部很重,很溫暖”,達到自我暗示作用(bason)法治療時,也可想象躺在有溫暖陽光的海灘或鄉(xiāng)村草地上,由施治者描述視覺景象及鳥語、濤聲與溫暖感覺。入靜好的可達思維停止,萬念俱寂,使人可嗜睡,但應避免完全入睡。37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
(8)施治者注意調節(jié)反饋信號,調節(jié)陽性強化的閾值,閾值上下的兩種信息用紅綠燈光或不同頻率的音調反饋,務使閾值調整恰當,使病人獲得自控生物指標的陽性信號占70%,陰性信號占30%左右。陽性信號達90%以上甚至100%時,即提高閾值的標準要求;當陽性信號只在50%左右時,降低閾值標準的要求,使訓練循序漸進。每次練習完畢,指出所獲成績,布置家庭作業(yè)并提出下次實驗室練習任務,例如額肌松弛的表面肌電指標,由開始治療的5微伏,通過每次練習,達到如4.5、4、3.8、3.4微伏等。每一次練習的20~30分鐘內,反饋信息亦可中途關閉,只在開始與結束時檢查肌電指標,每次治療結束后,讓病人做幾次肢體屈伸運動,使病人感到輕松愉快,再離開治療室。(9)在沒有儀器監(jiān)測的情況下,要求病人每日做“家庭作業(yè)”,你比較方便時(如中午、晚上睡覺前或清晨),自己練習,每次10~30分鐘,每日1~2次,并持之以恒。38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10)治療的一個療程約10次左右,可以每周二次,其余5天都在自己家里練習,亦可在開始治療時每周四次,以后每周一次,鞏固并隨訪療效,持續(xù)3個月到半年。(11)如果通過多次練習每種反饋性生物反應指標,并無明顯變動,應該與病人交談是否已了解練習的目的與方法,如果不是理解與技術中的問題,應考慮另擇反饋性生物指標。還有一種情況是通過治療,生物反應指標有明顯變動,自我調節(jié)良好,但臨床癥狀仍無明顯進步。例如肌肉松弛甚好,而焦慮依然如故,亦可另擇其他生物性指標進行訓練,或改用其他治療方法。應注意有求全責備性格的病人,以及對現實生活有許多不滿或歉疚者,包括對療效的低估,并非治療實際無效。(12)治療前、治療過程中與治療結束后,由觀察者填寫記錄單,病人自填癥狀變化量表,這樣可作出對比,確定有無療效。39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
(1)神經系統(tǒng)功能性病變與某些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局部肌肉集攣、抽動、不全麻痹,如嚼肌痙攣、痙攣性斜頸、磨牙、面肌抽動與癱瘓、口吃、職業(yè)性肌痙攣、遺尿癥、大便失禁等;
(2)焦慮癥、恐怖癥及與精神緊張有關的一些身心疾??;
(3)緊張性頭痛、血管性頭痛;
(4)高血壓、原發(fā)性高血壓、心律不齊;
(5)偏頭痛;
(6)其他,如雷諾氏病、消化性潰瘍、哮喘病、性功能障礙等。能緩解緊張、焦慮狀態(tài)、抑郁狀態(tài)、治療失眠。
臨床中對酒癖、藥癮、咬指甲、手淫等給予行為矯正,對緊張性頭痛、偏頭痛、哮喘、焦慮癥、恐怖癥、雷諾氏病、失眠癥、癲癇、高血壓、心律紊亂、腰背痛、神經性皮炎、慢性蕁麻疹、慢性疼痛、痛經、糖尿病、類風濕關節(jié)炎、書寫痙攣、中風康復、痙攣性斜頸、兒童多動癥、消化性潰瘍等有一定的療效。適應癥40第三章行為主義治療理論(心理咨詢學)使用生物反饋療法應注意:①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讓軀體肌肉放松,及精神狀態(tài)放松。即任其自然,解除焦慮患者習以為常。警覺過度與反應過度的身心狀態(tài)。②心理要求處于此時此地的狀態(tài),既不對過去念念不忘,也不對將來憂心忡忡,不要把思維集中在解決任何現實性問題上,而應任其無意志地自由漂浮。③松弛狀態(tài)下可能出現一些暫時性的軀體感覺,如四肢沉重感、刺痛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形象策劃服務合同
- 專業(yè)分包施工合同協(xié)議書
- 舊機動車買賣居間服務合同
- 石灰土底基層施工勞務承包合同
- 廣州華立學院《區(qū)域數字經濟調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興安嶺職業(yè)學院《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下壓式接力跑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江南影視藝術職業(yè)學院《信息與內容安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綿陽飛行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家具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企業(yè)愿景和未來三年規(guī)劃
- 發(fā)酵饅頭課件教學課件
- YAMAHA(雅馬哈)貼片機編程培訓教材
- JGJ162-20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20211102195200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見書、債權處理法律意見書
-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蘇科版(2023)教學設計合集
- 中華小廚神(教學設計)-五年級下冊勞動人教版1
- 世界建筑史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公路橋梁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
- 《齊桓晉文之事》+課件+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
- 《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2023)》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