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業(yè)08 說明文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31/wKhkGWdQ9k6AJv5BAAL2_VYC8Sg521.jpg)
![寒假作業(yè)08 說明文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31/wKhkGWdQ9k6AJv5BAAL2_VYC8Sg5212.jpg)
![寒假作業(yè)08 說明文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31/wKhkGWdQ9k6AJv5BAAL2_VYC8Sg5213.jpg)
![寒假作業(yè)08 說明文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31/wKhkGWdQ9k6AJv5BAAL2_VYC8Sg5214.jpg)
![寒假作業(yè)08 說明文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31/wKhkGWdQ9k6AJv5BAAL2_VYC8Sg521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完成時間:________月________日天氣:作業(yè)08說明文閱讀說明文閱讀常考題型題型一:分析說明文的句子作用這種題型的特點是:在文中抽出一個句子或一個文段,要求分析這個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這種題型解法很簡單:首先判斷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還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規(guī)律答題即可。一般情況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①在文首,作用多是統(tǒng)領全文、總起全文或引出下文;②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啟下;③在文末,作用多是總結全文。題型二:提出說明問題的解決辦法這種題型的特點是:開放性強,要求針對文中所說明的某種現象或某個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或應對措施。題型三: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義,再聯(lián)系說明的內容,看看這兩者間有何內在聯(lián)系,就能領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說明的開頭文段或中間敘述有關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①在文章開頭敘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為了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或者是為了引出說明對象。②在文章或段落中間敘述故事,往往是為了增強說明文的可讀性,同時也為了說明事物的來源或作用。題型四:考查說明對象題型五:被說明事物的特征答題技法:盡量從原文中找原詞原句,若沒有,則注意段意、中心句。題型六: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①舉例子:列舉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事物的特征、解釋抽象的道理或深奧的科學知識,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②分類別:將事物按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使說明更有條理性。③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介紹事物的特點和本質,使說明更加準確、科學,增強說服力。④作比較: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或情況進行區(qū)分辨別,突出強調某事物的特征或變化。⑤列圖表:用圖表的形式,使說明更加簡明、直觀。⑥下定義:用簡明、準確的語言概括事物或事理最重要、最本質的特征,使說明更具科學性、概括性。⑧引資料:引用古詩文、名言、格言、俗語、諺語、謎語、新聞報道等資料,使說明更具趣味性、生動性、文學性和說服力。⑨摹狀貌:通過描繪事物形貌表現事物的特征,使說明更生動、具體。⑩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加通俗易懂。題型七:段意概括句式:說明了……介紹了……方法:找中心句;結合本段說明特征概括,摘要聯(lián)合,結合標點,尤其注意分號,認真提煉。題型八:“這樣”的指代義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幾句內容。題型九:段落語句順序常見問題:為什么不能調換段落順序?不能調換:原文采用由……到……的順序介紹事物,調換后不合邏輯。題型十:語言準確性類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抓住說明文語言準確這一特點答題。)對策:答: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類型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對策:答:(1)不可以。(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4)換了后意思有何改變,不符合實際。類型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對策:答:(1)表態(tài)(刪還是不刪)。(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余”等表數量。(3)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4)××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周密性、科學性。類型4:從文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并體會。類型5: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么。對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題型十一:考查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對段落的內容進行歸納;對全文要點進行概括。技法:認真仔細閱讀原文,一般都能從原文中找到答案。題型十二:發(fā)散創(chuàng)新近幾年,開放性試題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種重要形式,在考試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大。但在答題時要從三個角度作答:(1)就材料回答問題。不一定按標準答案作答,意思答對就給滿分;(2)閱讀材料后受到的啟示、感想。這樣的答案也是具有個性化的;(3)從材料出發(fā),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驍U散聯(lián)想到其他方面??傊?,這類試題在訓練理解能力的同時,也訓練表達能力,對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個符號或一個詞語來完成,要寫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話。在答題的同時有助于增加學生主體參與意識,擴大學生獨立發(fā)表見解的余地,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精神?;A過關練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貴州歸來不看橋①翻開中國地形圖,貴州就像被“揉皺”了的區(qū)域,滿是道道折痕般的山脈,李白曾感慨“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如今,很多自駕貴州的游客卻感覺“大地是平的”。②從“皺”到“平”,多賴“橋”功!貴州的15500多座橋梁,讓高速公路如飛針走線般在千溝萬壑間自由伸展。目前世界高橋前100名中有49座、前10名中有4座在貴州。貴州也贏得了“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貴州歸來不看橋”等贊譽。③貴州現存最早的橋梁是始建于南宋的遵義普濟橋,位于川黔古驛道上。而設計最為巧妙的要數福泉市的明代古橋——葛鏡橋。該橋為三孔石拱橋,橋在絕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腳,歷經400多年,堅固如初,茅以昇先生曾譽之為“西南橋梁之冠”。④貴州橋梁還見證著歷史。明代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建設“龍場九驛”。施工中,部下朵妮為修橋勞累而死,遂以“朵妮”作橋名,至今仍矗立在黔西市。1944年日寇進犯貴州,行至獨山縣城北9公里的深河橋,因中國軍隊主動將橋炸毀而放棄北上。⑤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橋梁建設進入黃金期。一座座貴州的大橋,高度高、跨度大、設計新、造型美,極具觀賞性。比如,2015年底通車的北盤江大橋,連接黔滇兩省,以565米的垂直高度,一躍成為目前世界第一高橋【甲】。2016年,貴州建成了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斜拉橋——貴黔高速鴨池河大橋,主跨800米。同年,還建成了世界首座非對稱混合式疊合梁斜拉橋——銀百高速紅水河大橋。2019年底通車的平塘特大橋,第二號主塔高度為332米,為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橋。這座橋梁設計時,還采用了造型優(yōu)美的空間鉆石形索塔,體現了力與美的完美結合【乙】。還有目前正在建設的貞豐縣花江峽谷大橋,全長2890米,橋面距水面625米,建成后將超越北盤江大橋,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橋。⑥貴州橋梁的看點還體現在宏偉的橋體與壯麗的山川渾然天成,人與自然完美融合。2021年建成通車的國道G320線花魚洞大橋,造價僅1.1億元,利用新橋拆除舊橋,對環(huán)境不造成污染,好似公園中的景觀橋一樣點綴著紅楓湖保護區(qū)。位于關嶺縣的壩陵河大橋與高度410米的滴水灘瀑布遙相輝映,氣勢磅礴,宛若奇境。息烽縣的金烽烏江大橋,主跨650米,橋體采用蔚藍色,仿佛從天而降,令人叫絕。⑦“萬橋飛架看中國奮斗!”貴州的橋梁穿山越壑,恢宏壯美,展示著新時代的中國形象,成為貴州與世界交流對話的一張名片?。ㄟx自2023年2月12日《光明日報》,有刪改)1.“貴州歸來不看橋”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條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材料放入文中【甲】【乙】哪一處更合適?請判斷并簡述理由。展現了曹植《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神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畫線句引用李白的詩句,請分析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完成下面小題。動物的騙術①自然界一些動物為了生存競爭、繁衍子孫,常會弄虛作假,玩弄騙術。其技巧之高超,簡直令人難以想象。②裝死是動物的一大伎倆,椿象、金龜子只要稍動它一下,立刻會裝死,從農作物上掉落地面,過會兒又活動開來。鴨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當其被紅狐追捕時,會翻著白眼裝死。有人曾做試驗,用紅狐追捕養(yǎng)鴨場的50只鴨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喜歡裝死的狐貍,其裝死的技藝更高。一次,一只狐貍被獵人擊中,它迅即原地躺倒,全身癱軟,一動不動,獵人以為狐貍已死就暫放原處,轉到他處行獵。待到歸來收拾獵物時,狐貍早已溜之大吉,獵人上了狐貍的當。③蟹、壁虎、水螅等能施用分身術,迷惑對方,保護自己。人們有時會發(fā)現有些蟹的蟹足一大一小,有的壁虎的尾巴粗細與身子相差懸殊,這絕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種,而是當它們遇到了強敵,使出了斷足截尾的絕招,來一個“舍車保帥”,新的足或尾還未長成原來大小的緣故。水螅的分身術更高出一籌,它被切成數段之后,每一段都可像蚯蚓那樣,長出新的完整的個體來。④變色法是動物的又一招式。棲息在北極圈的白狐、北歐山區(qū)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國新疆阿爾泰山區(qū)的雷鳥,能隨著季節(jié)變化而改變顏色。如雷鳥,白雪皚皚時,便銀裝素裹;當春暖花開時,又著上淡黃色的“春裝”;盛夏炎暑,渾身又換成栗褐之色;當秋風蕭瑟的時節(jié)來到,便穿上與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的暗棕色羽裳。⑤見過竹節(jié)蟲、枯葉蝶的人,無不為它們的形態(tài)與所附著的莖葉是那么相似而叫絕,這是一種生就的擬態(tài)。生活在澳洲的葉海馬,其體態(tài)能模擬周圍物體,全身生出許多葉形突出物和絲狀物,好似馬尾藻一樣,在海水中緩緩飄落,使對手極難辨別。⑥有的動物甚至會“詐術”。一位學者曾發(fā)現,一只蒼鷺為覓食,頗費了一番腦筋:它嘴叼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邊踱著方步,兩眼掃視著淺淺的溪水。隨即突然止步,有意讓羽毛掉進水里面;小魚誤以為是餌料,游近羽毛,蒼鷺便以閃電般的動作撲向水面,吞掉美味。⑦動物在面臨它的對手或要達到某一目的時,決不是簡單地屈從或毫不掩飾其真面目。人們在認識和利用動物時,務必要注意到這點。4.閱讀短文,可看出動物玩弄騙術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色、擬態(tài)等幾種。5.說說文中畫線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②段加點詞“似乎”能否去掉?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閱讀《為什么窮國多位于熱帶》,完成下面小題。為什么窮國多位于熱帶(1)中學地理課上,我曾問過老師:“熱帶地區(qū)日照時間長,降水比溫帶充沛,植物繁茂,有些只能收獲一季的作物,在熱帶甚至能收獲三季。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為什么大多數窮國還都在熱帶地區(qū)呢?”(2)我當然不會滿足于地理老師給出的諸如黑奴貿易、列強征服掠奪之類含糊其辭的答案。自然條件優(yōu)勢哪怕極微小,經過上百萬年的復利累加,會成為滾動文明發(fā)展的巨大紅利。如此優(yōu)越的條件,熱帶民族不搶先發(fā)展,難道躺在家里等著搶劫犯和人販子上門?(3)戴維·S·蘭德斯給出了三個答案:(4)首先,炎熱帶來的不適大于寒冷。人類很早就學會了通過生火和狩獵獲得動物毛皮取暖,這使得他們即使在溫帶寒冷的冬季也能過上相對容易、舒適的生活。(5)熱則是另一番情景。人體肌肉活動的能量,其中3/4以熱能體現出來。人體必須釋放多余的熱,才能保持適宜的溫度,防止臟器和大腦被高溫燒壞。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熱方式。而熱帶普遍悶熱潮濕,進一步減少了出汗的降溫效果。(6)所以,在熱帶地區(qū),無論動物,還是人類,都難以保持長時間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不時停下來休息散熱。人類更發(fā)展出一種社會化適應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動。印度有句諺語:只有瘋狗和英國人才在中午的驕陽下外出。(7)一名孟加拉外交官訪問溫帶地區(qū)時深有感觸:“我看到,在印度和其他熱帶國家,幾乎所有體力勞動者和機關工作者的工作節(jié)奏都很慢,稍一用力或用腦就感到四肢乏力,經常休息很長時間。而溫帶,工作節(jié)奏非???,人們充滿了活力,很少休息。”(8)其次,高溫環(huán)境,特別是全年炎熱,大大加快了害蟲及寄生蟲、病原體的繁殖和傳播。熱帶國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蟲、瘧疾、錐蟲病等,使當地人的健康和經濟水平長期低下。(9)如非洲錐蟲病的傳病媒介是采采蠅,這是以吸食哺乳動物鮮血為生的小飛蟲。即使今天有了強效殺蟲劑,飛蟲仍大量繁殖,使得牲畜無法在非洲熱帶的大片地區(qū)存活。人類的生存也步履維艱。在熱帶醫(yī)學和藥理學出現以前,經濟曾被這種災害破壞,家畜養(yǎng)殖和運輸都難以為繼。且不管詩人如何評判冬季,冬天確實是人類的好朋友:寂靜的白色殺手,害蟲和寄生蟲的天敵。中國北方的諺語說得好:“瑞雪兆豐年?!保?0)最后一個大問題是水。熱帶地區(qū)降水充足,降水往往沒有規(guī)律、無法預測,且多為暴雨。計算平均降水量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里的降水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懸殊。在尼日利亞北部地區(qū),90%的降水是時速25毫米的暴風雨,一個小時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倫敦郊區(qū)皇家植物園平均半個月的降水量。爪哇的降雨更為急迫,全年1/4的降水時速為60毫米。(11)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叢林和雨林雜生,種植頗為不易:這些物種多樣的寶庫滋養(yǎng)著各種生物,卻偏偏不利于人及農作物的生存。結果,人和自然都成了這場戰(zhàn)爭中的失敗者。倘若人們砍伐了叢林,種植農作物,炙熱的陽光直射而下,因為沒有枝葉的阻隔,傾盆大雨沖走了土壤的營養(yǎng),造成大面積荒蕪和沙漠化,新開墾出來的土地很快就休耕了,不久,藤蔓和卷須爬滿了住宅和寺院,沙漠則吞噬了廢棄的干旱農莊,而依賴周圍地區(qū)食品供應的城鎮(zhèn)也因此難以興盛。(12)大自然就是這樣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變成了文明的詛咒。7.熱帶地區(qū)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什么大多數窮國還都在熱帶地區(qū)呢?(不定項選擇)(
)A.因為炎熱帶來的不適大于寒冷。B.高溫環(huán)境,特別是全年炎熱,大大加快了害蟲及寄生蟲、病原體的繁殖和傳播。C.降水充足,往往沒有規(guī)律、無法預測,且多為暴雨。D.優(yōu)越的條件利于熱帶民族搶先發(fā)展。8.文中畫線的句子沒有運用哪種說明方法?(
)A.舉例子 B.作比較 C.打比方 D.列數字9.第(2)段中加點的“巨大紅利”的含義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為什么在印度和熱帶其他國家,勞動者和機關工作者的工作節(jié)奏都很慢?(不定項選擇)(
)A.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熱方式。B.人體必須釋放多余的熱,才能保持適宜的溫度,防止臟器和大腦被高溫燒壞。C.工作節(jié)奏不快,人們充滿了活力,很少休息。D.熱帶普遍悶熱潮濕,進一步減少了出汗的降溫效果。能力提升練一、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完成下面小題。數字時代如何保存現代文明①多數電子產品的文本內容與播放器是分離的,比如錄音帶和錄音機,移動硬盤和電腦。書刊雜志只要保存下來,人們就可以隨時翻閱;而如果沒有相應的解碼器,一些電子、數字存儲裝置幾乎就是一堆廢物。設想一下,如果一些重要的歷史資料、文藝作品、科技知識被存儲在已經或即將淘汰的電子、數字存儲裝置上,那么如何完好地還原它們將成為問題;而且時間越久,還原的難度越大。②隨著電腦存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5寸、3寸軟盤已經被淘汰;隨著數字錄音、錄像技術的出現和發(fā)展,錄音磁帶、錄像磁帶也正在逐漸被淘汰。于是我們不禁要問:現在公眾普遍使用的U盤、移動硬盤是否有一天也會被淘汰?③現代高科技有一個特征,那就是更新?lián)Q代的頻率很高,而且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微處理器的速度每18個月翻一番;大約從2000年開始的25年內,主干網的寬帶每6個月增加一倍。隨著微處理器和主干網寬帶的不斷升級換代,相關器件也需要不斷升級換代,U盤和移動硬盤發(fā)生新變化在所難免。由此可以想象,我們現在保存在U盤和移動硬盤上的文檔數據也許有一天就會無法打開,正像現在人們很難找到帶有3寸軟盤插口的電腦一樣。④如果有一天,更新的存儲和解碼技術出現了,你手里的光盤不能播放了,你想過會因此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失嗎?⑤科學界人士正在探尋著各種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首先,電子解碼器的每一次升級換代都應當盡可能與已有的存儲器件兼容,否則可考慮限制上市銷售。也許這樣做會使電子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有所減慢,并可能使電子產品的功能變得繁雜,但為了數據資源能夠完整、有效地保存和傳播,這樣做很有必要。在現實商業(yè)活動中,部分上市的新存儲器件(比如光盤)已經這么做了。但生產者并非有意識地要完整保存數據資源,而更多是按照市場需求來生產。這樣一來,勢必使相當一部分具有重要文化、歷史價值的文本不能在新的存儲器件上得以保存。當然,建立可靠的網絡數據庫備用系統(tǒng)也是必要的。這套備用系統(tǒng)就像飛機上的黑匣子,能夠經受住意外事件和巨大災難的考驗。雖然此舉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但是很值得。另外,各級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數據庫機構以及民間有心人應當有意識地收藏已經被淘汰的電子或數字存儲載體,并使其保持完好運轉的狀態(tài)——這一點很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fā)揮這些收藏數據的保存功能,真正實現其歷史、文化價值。⑥在當前提出“使現代文明在數字時代能夠完整、可辨識地保存下去”,不是杞人憂天。只要全社會都能夠對此加以重視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完全可以解決好這個問題。1.第①段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A.舉例子、作比較 B.打比方、作詮釋C.作比較、打比方 D.舉例子、作詮釋2.第⑤段關于解決問題的途徑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電子解碼器每次升級換代,都盡可能與已有的數字存儲器件兼容。B.生產者按照市場需求生產存儲器件。C.建立可靠的網絡數據庫備用系統(tǒng)。D.收藏已被淘汰的電子或數字存儲載體,并使其保持完好運轉狀態(tài)。3.第⑥段中加點的詞“這個”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收藏數據的保存功能。B.如何解決市場需求與完整保存數據資源之間的問題。C.怎樣彌補光盤不能播放而帶來的損失。D.數字時代如何保存現代文明。4.下列各句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書刊雜志上保存的文化信息,人們任何時候都可解讀,因此它是比數字化存儲方式更值得推廣的文化傳承形式。B.由軟盤已被淘汰,錄音錄像帶正在被淘汰,可以想到U盤、移動硬盤和光盤將來也可能會被淘汰。C.市場需求加速了電子產品的更新?lián)Q代,這樣勢必使具有重要文化、歷史價值的文本不能在新的存儲器上保存。D.已投入了大量財力人力建立的網絡數據庫備用系統(tǒng),能夠經受住意外事件和巨大災難的考驗。二、閱讀《物勒工名》,完成下面小題。①當今的“3·15”晚會讓人們越來越關注產品質量問題,那么在古代也會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嗎?古人又是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呢?如果你了解了物勒工名制度,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②《禮記?月令》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逼渲刑岬降摹拔锢展っ笔俏覈钤绲氖止I(yè)管理制度。它要求手工業(yè)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方便管理者檢驗產品質量。從某種意義來說,物勒工名也是我國最早的問責制。③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在青銅器上刻記人名的現象,但此時多是標明物品的所有者,并非制造者。將制造者名字刻上器物則出現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些器物上甚至還出現了主造人和監(jiān)造人的名字。此時物勒工名制度才真正出現。到了秦朝,物勒工名制度以法定形式固定了下來。如秦簡《工律》中規(guī)定:“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笨梢哉f,正因為有了這種相對比較完善的產品追溯制度,秦國才可能在列國紛爭中以富國強兵之勢一統(tǒng)天下。④到了漢代,這種制度的實施已深入到官營手工業(yè)的各個方面。目前在一些出土的漢代器物上均發(fā)現有銘文,銘刻內容較為豐富,涉及的信息更加全面,標志著這一時期物勒工名制度已相當成熟。⑤唐朝對該制度進行了豐富和發(fā)展。一方面,政府為了確保官營手工業(yè)技術領域后繼有人,為工匠設立匠籍,子弟要世襲;另一方面,政府把這一制度和工匠的培養(yǎng)考核結合起來,從技藝培訓,到產品制造、管理等方面均有嚴格規(guī)定,使得這一時期涌現了大批技藝精湛的工匠和工匠家族。⑥明清時期,政府對官營手工業(yè)的管理更加嚴格,勒名制度也更規(guī)范、具體,最突出的是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層層勒名。南京明城墻即為典型代表,每塊城墻磚背后都有工匠勒名。在一塊“黃州府蘄水縣”銘文城磚上刻有67個字,記錄了十一級燒磚責任人,這是目前南京城墻上發(fā)現的責任層級最多的一塊。據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結構嚴密、層次分明的質量責任體系。⑦作為一種手工業(yè)管理制度,物勒工名既保障了產品質量,也對傳統(tǒng)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傳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⑧中國古代工匠極為重視生產技術的精益求精。勒名制度下,工匠們?yōu)榱司S護自己的聲譽,對產品質量要求很高。如在制作車輛時,對兩個輪子沉入水中的深度是否相等這樣的問題,他們都認真對待,一絲不茍。⑨物勒工名還充分體現著誠實守信精神。勒名制度要求每一件產品都有明確的責任人,政府對不合格產品的追查處理十分嚴格,讓以次充好的行為沒有生存空間,彰顯了對消費者的誠信。⑩勒名制度長期約束著工匠群體,久而久之,這種約束內化為工匠敬業(yè)專一的意識,從而演化為一種社會文明和自覺精神。?銘文無聲,一刻千年。物勒工名制度反映了古人的智慧,至今仍有積極的借鑒意義。(作者莊華峰,文章有刪改)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段畫線字“從某種意義來說”起到限定作用,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B.第⑦段是過渡段,把物勒工名制度的發(fā)展和這一制度對工匠精神的推動作用連接起來。C.第⑧段畫線句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了古代工匠極為重視生產技術的精益求精。D.全文采用邏輯順序,介紹了我國古代手工業(yè)管理制度——物勒工名。6.根據文章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物勒工名制度源遠流長,其真正出現應該是在商周時期。B.因為秦國國富兵強,一統(tǒng)天下,所以物勒工名制度得到長足發(fā)展。C.在漢代器物銘文中,你可能會看到器物制造的地點、制造者、監(jiān)造者等信息。D.明清時期,勒名制度更加規(guī)范,南京明城墻就在每一塊磚上記錄了十一級燒磚責任人。三、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完成各題。為什么空間站上能使用毛筆①當宇航員進入太空后,因為傳統(tǒng)的鋼筆、圓珠筆必須依靠重力將墨水漏入筆尖,所以鋼筆、圓珠筆都無法使用。鉛筆雖然可以正常書寫,但微小的導體石墨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F代的太空筆則依靠氣壓將墨水壓出。在神舟十三號的飛行任務中,翟志剛攜帶中國傳統(tǒng)文房四寶進入空間站,將中華兒女骨子里的劍膽琴心展現得淋漓盡致。為什么傳統(tǒng)的鋼筆、圓珠筆不能用,而毛筆這種誕生于先秦的古老文具,卻能在21世紀的星海探險中發(fā)揮作用呢?②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筆是怎么書寫的?答案看起來很簡單,毛筆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筆尖與紙張接觸的時候,墨水就從筆尖轉移到紙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只有當筆尖接觸到紙張時,墨水才發(fā)生轉移,其他時候呢?③實際上,墨水自動發(fā)生轉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初學者有時候會蘸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會從筆尖滴下來。毛筆蘸墨時是有技巧的:只需把筆尖的一部分浸入墨中,這樣可以保證只吸入適量的墨水,墨水就不會從筆尖滴落。所以,一支毛筆能留住的墨水,有一個上限。④透過現象看本質,既然毛筆可以留住墨水,那么一定有一個機制來克服重力,這個機制會是什么呢?我們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筆筆尖是一個開放的區(qū)域,各處的大氣壓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慮重力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液體分子之間的互相作用,另一部分是液體與容器壁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液體黏附或者疏離。兩種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觀上體現為電磁相互作用,宏觀上就帶來一種叫作毛細現象的神奇現象。⑤毛細現象是指將一根毛細管浸入液體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內液面會自發(fā)向上或向下發(fā)生移動。毛細現象第一眼看上去違反自然規(guī)律。人們常說“水往低處流”,為什么水會自發(fā)往高處移動?能量守恒定律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憑空產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過程伴隨重力勢能的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一種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是降低的。沒錯,這種能量來自液體的表面張力。⑥液體表面與內部的相互作用與液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很不相同。表面的液體分子互相連接更少,相互作用更確,于是兩側受力不均。在這種受力不均的情況下,當內部受力較大,將自發(fā)向外部“突出”,于是在不受重力的情況下,一團液體將呈現球形。在這種情況下,表面張力將使液體分界面變彎,使之達到能量最低的穩(wěn)定狀態(tài)。⑦問題的解答就是這樣。毛細現象實際上要求達到一種平衡——液體分子相互作用和液體內部與表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達到這個平衡的過程中,液體表面會發(fā)生變形。毛筆的材料——獸毛,也就是蛋白質,可以被水浸潤。由于分子間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響,毛細現象在空間站自然也可以發(fā)生,于是毛筆在失重條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書寫。⑧當我們放眼星辰大海時,前人那些充滿創(chuàng)意的智慧也凝視著我們。(節(jié)選自微信公眾號)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代的太空筆和毛筆都可以在太空使用,但二者使用的原理卻不同。B.傳統(tǒng)的鋼筆無法在太空使用是因為在失重情況下墨水無法漏入筆尖。C.毛筆蘸飽了墨水,只有當筆尖接觸到紙張時,墨水才可能發(fā)生轉移。D.第一自然段加點詞“可能”表示不確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8.在空間站能夠使用毛筆正常書寫,其原理是什么?請簡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真題練一、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中國的古亭①亭是體現中國建筑特征的一種代表形式。它造型豐富,玲瓏多姿,富有詩情畫意,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內涵。亭就是中國古典建筑意匠(即表現方法及手段)的一個縮影,融入中國文化血液,千百年來興盛不衰,其功用也在不斷地發(fā)展。②夏商及西周,亭的基本形制或許還不十分成熟。據考,“亭”這個漢字,也大致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才出現,彼時的亭,是設在邊防要地的小堡壘,稱為亭障、亭燧,為“望敵之所”。秦漢中央集權政府把它推廣到各地,成了維持地方治安的基層行政單位,同時也是職司的所在地。《日知錄》中記載:“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鄉(xiāng)。”漢高祖劉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長,掌管治安警衛(wèi),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③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社會的變革,縱情山水、投身自然成為時尚,亭的性質也逐漸跟著發(fā)生了變化,出現了供人游覽和觀賞的亭。例如著名的會稽山陰蘭亭,最初是一座帶有郵驛性質的路亭。為了能夠更好地觀賞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濱,后又被起筑在山巔,以便極高盡眺。這樣蘭亭由實用性的亭轉向了觀賞性的亭。④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園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業(yè)雜記》中記載,隋煬帝榆林行宮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縱廣均二丈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宮苑中,亭不僅是苑中的重要景觀建筑,而且在數量上也遠遠超過了其他類型的建筑?!堕L安志》中記載:“禁苑在宮城之北,苑中宮亭凡二十四所?!逼渲型ぞ陀惺俗?,占全苑列名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謂歷史上大量以亭入園之始。唐代官吏、士大夫于宅邸、別業(yè)中筑亭的也有很多人。例如詩人王維的輞川別業(yè)中的“臨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和“中島亭”等等。⑤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從《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在艮岳中說“疊石為山,鑿池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崗以植杏林”。利用景龍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園,園中置亭頗多,并運用“對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結合。由此可見此間筑亭,已經不再是晉唐那樣純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勝,而是把人的主觀意念,把人對自然美的認識和追求納入到建亭的構思之中,開始尋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觀的組織了。⑥亭發(fā)展到明清時期,在建筑藝術與技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甚至達到了爐火純青、臻于完善的境地,進入了中國古典亭榭發(fā)展的鼎盛時期。造型上極盡變化,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頂精華,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處理手法的不同,也必得體現出不同的性格和風貌。對建亭位置的選擇,以及與周圍環(huán)境配置上,也都十分講究,非常注意亭與其他建筑之間的關系,而且在風景區(qū)和園林中,亭對意境的創(chuàng)造,已成為刻意追求的目標。從欣賞美學角度上,人們運用各種藝術手段,移情入境,寓情于物,把主觀的情感融匯在客觀的筑亭造景之中。⑦亭是建筑領域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希望在新時代它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節(jié)選自《淺談中國亭建筑》文/王盛,有刪改)1.本文以“中國的古亭”為題,主要介紹了它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閱讀全文,理清說明思路,填寫空格。①引出說明對象的主體——中國的古亭。(1)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供人游覽和觀賞的亭。(2)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宋代筑亭更普遍,并融入自然美,求寓情于物。⑥明清時期,中國古典亭榭多方面都已臻于鼎盛。(3)第⑥段運用了從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的邏輯順序。(4)說明順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④段畫線句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②段加點詞語“大致”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文,完成各題。揭秘雪崩①1999年2月的一天,幾個滑雪者動作嫻熟地沿著山坡向下滑著,大雪映襯著他們?yōu)t灑的身影,就像在雪上紛飛的燕子。突然,“咔嚓”一聲異響,緊接著一團雪霧從身后沖了下來,很快埋沒了他們的身影。他們從自我陶醉中驚醒過來:雪崩!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雪霧卷起他們向前狂奔,沖起沿途的雪一起加速向山下奔去,奔流的雪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途中的森林帶試圖阻擋這狂奔的雪龍,但幾乎所有與雪流交鋒的樹木都凄慘地斷裂了。森林帶之后是一些居民房,居民們沒有來得及離開房子,就連同房子一起被奔流的雪卷走。沿途4千米的狹長地帶一片狼藉,樹木、村落、農田、電線……無一幸免。②這次雪崩的時速達到了250千米,所具有的能量可以達到104—105兆焦耳。如果人不幸被它碰上,僅胸部受到的沖擊力就可以相當于15噸的卡車在身體上碾過。③雪崩的發(fā)生好像很偶然,它什么時候發(fā)生,在什么地方發(fā)生,很難捉摸。好像一片雪花的落地,或者在山上說話聲音大點都會引起雪崩,上述阿爾卑斯山的雪崩很可能就是滑雪者打擾了大雪的寧靜,因而引發(fā)了那突如其來的災難。④雪崩真的是那么不可預料嗎?其實雪崩也是有條件的,發(fā)生雪崩時的山坡坡度一般在25°—45°。若山坡過陡,冰雪會因為重力作用而頻繁下滑,不容易堆積在山坡上形成較厚的雪層,若山坡坡度過低,雪層沒有下滑的動力,也無法形成雪崩。雪崩一般會選擇溝槽坑洼地帶作為經過的路線。根據這些山坡和路線分布的區(qū)域,人們可以劃出山上相對危險的區(qū)域和相對安全的區(qū)域。⑤雪崩的發(fā)生顯然與冰雪能夠承負的壓力或重量有關。雪和冰都是粘彈性的物質,就是說,雪和冰都會隨著它們所承負重量的增加而慢慢變形,一般情況下,冰雪是不容易發(fā)生斷裂的。⑥由于雪崩難以預料,因此對它的預報就顯得尤為重要。⑦尋找雪層聯(lián)系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預報雪崩發(fā)生的關鍵。利用斷層成像技術,人們可以確定冰雪變化的微結構,并且把這些微結構變化與冰雪的機械強度聯(lián)系起來,這些信息可以確定某處是否會形成斷層而引發(fā)雪崩,找到薄弱環(huán)節(jié)后,人們可以甩炸藥破壞這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免得它以后釀成大患。⑧如今,人們還利用統(tǒng)計學來預報某一天雪崩發(fā)生的概率,這種有效的方式叫作“最近的鄰居”,它是建立在對過去統(tǒng)計數據認真觀察的基礎上的。例如某一天,我們考察冰雪的某些主要性質以及有代表性的冰雪場地上的天氣條件,然后我們回過頭來考察過去的最近幾十天中,與今天的冰雪和天氣狀況最相似的某一天,看那天是否發(fā)生雪崩。若那天沒有發(fā)生雪崩,那么今天也不會發(fā)生雪崩;若那天確實發(fā)生雪崩,我們就可以找到雪崩的類型和規(guī)模,發(fā)生在哪一天,是什么因素引發(fā)的,然后就可以決定是否要關閉滑雪場和公路。⑨雪崩雖然可怕,但人們還是能找到對付它的方法。5.第①段畫線句中省略號的作用是(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舉的省略C.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 D.表示重復語句的省略6.從本文來看,發(fā)生雪崩的兩個基本條件是什么?①山坡坡度一般在25°—45°。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雪崩具有突發(f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點,但人們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預防雪崩,例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結合文章內容,判斷下列做法錯誤的一項(
)A.小明在滑雪時小心翼翼的,無論多么開心,也不大聲喊叫。B.雪崩發(fā)生時,小明躲在峽谷處,他覺得這樣比較安全。C.小明選擇在山的特別陡峭之處或坡度特別低的地方滑雪,他認為那些地方比緩坡上發(fā)生雪崩概率低。D.小明利用斷層成像技術,確定冰雪某處是否會形成斷層而引發(fā)雪崩,然后炸毀這些薄弱環(huán)節(jié),避免雪崩的發(fā)生。
作業(yè)08說明文閱讀參考答案基礎過關練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題。貴州歸來不看橋①翻開中國地形圖,貴州就像被“揉皺”了的區(qū)域,滿是道道折痕般的山脈,李白曾感慨“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如今,很多自駕貴州的游客卻感覺“大地是平的”。②從“皺”到“平”,多賴“橋”功!貴州的15500多座橋梁,讓高速公路如飛針走線般在千溝萬壑間自由伸展。目前世界高橋前100名中有49座、前10名中有4座在貴州。貴州也贏得了“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貴州歸來不看橋”等贊譽。③貴州現存最早的橋梁是始建于南宋的遵義普濟橋,位于川黔古驛道上。而設計最為巧妙的要數福泉市的明代古橋——葛鏡橋。該橋為三孔石拱橋,橋在絕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腳,歷經400多年,堅固如初,茅以昇先生曾譽之為“西南橋梁之冠”。④貴州橋梁還見證著歷史。明代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建設“龍場九驛”。施工中,部下朵妮為修橋勞累而死,遂以“朵妮”作橋名,至今仍矗立在黔西市。1944年日寇進犯貴州,行至獨山縣城北9公里的深河橋,因中國軍隊主動將橋炸毀而放棄北上。⑤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橋梁建設進入黃金期。一座座貴州的大橋,高度高、跨度大、設計新、造型美,極具觀賞性。比如,2015年底通車的北盤江大橋,連接黔滇兩省,以565米的垂直高度,一躍成為目前世界第一高橋【甲】。2016年,貴州建成了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桁梁斜拉橋——貴黔高速鴨池河大橋,主跨800米。同年,還建成了世界首座非對稱混合式疊合梁斜拉橋——銀百高速紅水河大橋。2019年底通車的平塘特大橋,第二號主塔高度為332米,為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橋。這座橋梁設計時,還采用了造型優(yōu)美的空間鉆石形索塔,體現了力與美的完美結合【乙】。還有目前正在建設的貞豐縣花江峽谷大橋,全長2890米,橋面距水面625米,建成后將超越北盤江大橋,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橋。⑥貴州橋梁的看點還體現在宏偉的橋體與壯麗的山川渾然天成,人與自然完美融合。2021年建成通車的國道G320線花魚洞大橋,造價僅1.1億元,利用新橋拆除舊橋,對環(huán)境不造成污染,好似公園中的景觀橋一樣點綴著紅楓湖保護區(qū)。位于關嶺縣的壩陵河大橋與高度410米的滴水灘瀑布遙相輝映,氣勢磅礴,宛若奇境。息烽縣的金烽烏江大橋,主跨650米,橋體采用蔚藍色,仿佛從天而降,令人叫絕。⑦“萬橋飛架看中國奮斗!”貴州的橋梁穿山越壑,恢宏壯美,展示著新時代的中國形象,成為貴州與世界交流對話的一張名片!(選自2023年2月12日《光明日報》,有刪改)1.“貴州歸來不看橋”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條作答。2.下列材料放入文中【甲】【乙】哪一處更合適?請判斷并簡述理由。展現了曹植《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神韻。3.文中畫線句引用李白的詩句,請分析其作用?!敬鸢浮?.①貴州橋梁建設成就卓著,世界高橋前100名中有49座、前10名中有4座在貴州;②貴州橋梁歷史悠久;③貴州橋梁高度高、跨度大、設計新、造型美,極具觀賞性;④貴州橋梁宏偉壯觀,與自然完美融合,展示著新時代的中國形象。2.【乙】處。因為材料中提到的大橋主塔高度為332米,為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橋,與前文描述的貴黔高速鴨池河大橋主跨800米、平塘特大橋第二號主塔高度為332米等大橋的宏偉壯觀相呼應,“還采用了造型優(yōu)美的空間鉆石形索塔,體現了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因此放在【乙】處合適。3.突出貴州地勢的險要和山巒的疊嶂;為下文對貴州橋梁建設的描述做鋪墊;增強文章的底蘊和表現力,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解析】1.本題考查內容概括。由第②段“從‘皺’到‘平’,多賴‘橋’功!貴州的15500多座橋梁,讓高速公路如飛針走線般在千溝萬壑間自由伸展。目前世界高橋前100名中有49座、前10名中有4座在貴州”可知,貴州橋梁建設成就卓著,世界高橋前100名中有49座、前10名中有4座在貴州。由第③段“貴州現存最早的橋梁是始建于南宋的遵義普濟橋,位于川黔古驛道上。而設計最為巧妙的要數福泉市的明代古橋——葛鏡橋”第④段“貴州橋梁還見證著歷史。明代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為維護國家統(tǒng)一,建設‘龍場九驛’。施工中,部下朵妮為修橋勞累而死,遂以‘朵妮’作橋名,至今仍矗立在黔西市”可知,貴州橋梁歷史悠久。由第⑤段“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橋梁建設進入黃金期。一座座貴州的大橋,高度高、跨度大、設計新、造型美,極具觀賞性”可知,貴州橋梁高度高、跨度大、設計新、造型美,極具觀賞性。由第⑥段“貴州橋梁的看點還體現在宏偉的橋體與壯麗的山川渾然天成,人與自然完美融合”第⑦段“貴州的橋梁穿山越壑,恢宏壯美,展示著新時代的中國形象”可知,貴州橋梁宏偉壯觀,與自然完美融合,展示著新時代的中國形象。2.本題考查句子的銜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意思是: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游動的蛟龍。結合前文“2019年底通車的平塘特大橋;第二號主塔高度為332米,為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橋。這座橋梁設計時,還采用了造型優(yōu)美的空間鉆石形索塔”可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在這里用來形容橋的建筑之美,突出橋梁形態(tài)輕盈婉轉,體現了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因此放在【乙】處更合理。3.本題考查句段的作用?!耙估扇f里道,西上令人老”意思是:夜郎離這里萬里之遙,西去令人衰老。結合前文“翻開中國地形圖,貴州就像被‘揉皺’了的區(qū)域,滿是道道折痕般的山脈”可知,引用李白的這句詩,突出了貴州地勢的險要和山巒的疊嶂;結合第②段“從‘皺’到‘平’,多賴‘橋’功!貴州的15500多座橋梁,讓高速公路如飛針走線般在千溝萬壑間自由伸展”可知,詩句為下文對貴州橋梁建設的描述做鋪墊。同時,引用詩句,能夠增強文章的底蘊和表現力,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二、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完成下面小題。動物的騙術①自然界一些動物為了生存競爭、繁衍子孫,常會弄虛作假,玩弄騙術。其技巧之高超,簡直令人難以想象。②裝死是動物的一大伎倆,椿象、金龜子只要稍動它一下,立刻會裝死,從農作物上掉落地面,過會兒又活動開來。鴨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當其被紅狐追捕時,會翻著白眼裝死。有人曾做試驗,用紅狐追捕養(yǎng)鴨場的50只鴨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喜歡裝死的狐貍,其裝死的技藝更高。一次,一只狐貍被獵人擊中,它迅即原地躺倒,全身癱軟,一動不動,獵人以為狐貍已死就暫放原處,轉到他處行獵。待到歸來收拾獵物時,狐貍早已溜之大吉,獵人上了狐貍的當。③蟹、壁虎、水螅等能施用分身術,迷惑對方,保護自己。人們有時會發(fā)現有些蟹的蟹足一大一小,有的壁虎的尾巴粗細與身子相差懸殊,這絕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種,而是當它們遇到了強敵,使出了斷足截尾的絕招,來一個“舍車保帥”,新的足或尾還未長成原來大小的緣故。水螅的分身術更高出一籌,它被切成數段之后,每一段都可像蚯蚓那樣,長出新的完整的個體來。④變色法是動物的又一招式。棲息在北極圈的白狐、北歐山區(qū)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國新疆阿爾泰山區(qū)的雷鳥,能隨著季節(jié)變化而改變顏色。如雷鳥,白雪皚皚時,便銀裝素裹;當春暖花開時,又著上淡黃色的“春裝”;盛夏炎暑,渾身又換成栗褐之色;當秋風蕭瑟的時節(jié)來到,便穿上與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的暗棕色羽裳。⑤見過竹節(jié)蟲、枯葉蝶的人,無不為它們的形態(tài)與所附著的莖葉是那么相似而叫絕,這是一種生就的擬態(tài)。生活在澳洲的葉海馬,其體態(tài)能模擬周圍物體,全身生出許多葉形突出物和絲狀物,好似馬尾藻一樣,在海水中緩緩飄落,使對手極難辨別。⑥有的動物甚至會“詐術”。一位學者曾發(fā)現,一只蒼鷺為覓食,頗費了一番腦筋:它嘴叼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邊踱著方步,兩眼掃視著淺淺的溪水。隨即突然止步,有意讓羽毛掉進水里面;小魚誤以為是餌料,游近羽毛,蒼鷺便以閃電般的動作撲向水面,吞掉美味。⑦動物在面臨它的對手或要達到某一目的時,決不是簡單地屈從或毫不掩飾其真面目。人們在認識和利用動物時,務必要注意到這點。4.閱讀短文,可看出動物玩弄騙術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色、擬態(tài)等幾種。5.說說文中畫線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6.第②段加點詞“似乎”能否去掉?為什么?【答案】4.裝死分身術5.畫線句子列舉了狐貍騙獵人而逃生一例,更加具體有力地說明了狐貍裝死的技藝高強,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趣味性。6.不能?!八坪酢北聿聹y、估計,不確定。去掉與實際情況不符合。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窘馕觥?.本題考查信息篩選提取能力。已知信息“變色、擬態(tài)”分別對應第④段、第⑤段。根據②段“裝死是動物的一大伎倆”,③段“能施用分身術,迷惑對方,保護自己”等詞句可以提煉出答案:裝死、分身術。5.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畫線句子舉了狐貍裝死而逃生的例子,由此可知,這里運用的是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它迅即原地躺倒,全身癱軟,一動不動。”有趣的故事不僅可以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而且具體地說明“喜歡裝死的狐貍,其裝死的技藝更高”,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趣味性。6.本題考查說明文語言。作答此題,首先解釋加點詞語的大意,然后根據其所在的句子,說明去掉加點詞句意發(fā)生的變化;最后用一句話點明加點詞對說明文語言準確性所起的作用?!八坪酢币鉃楹孟瘢聿聹y、估計,表明鴨子的外表看起來傻傻的,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去掉后就變成“鴨子是傻乎乎的”,過于絕對,與實際不符?!八坪酢斌w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所以不能刪去。三、閱讀《為什么窮國多位于熱帶》,完成下面小題。為什么窮國多位于熱帶(1)中學地理課上,我曾問過老師:“熱帶地區(qū)日照時間長,降水比溫帶充沛,植物繁茂,有些只能收獲一季的作物,在熱帶甚至能收獲三季。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為什么大多數窮國還都在熱帶地區(qū)呢?”(2)我當然不會滿足于地理老師給出的諸如黑奴貿易、列強征服掠奪之類含糊其辭的答案。自然條件優(yōu)勢哪怕極微小,經過上百萬年的復利累加,會成為滾動文明發(fā)展的巨大紅利。如此優(yōu)越的條件,熱帶民族不搶先發(fā)展,難道躺在家里等著搶劫犯和人販子上門?(3)戴維·S·蘭德斯給出了三個答案:(4)首先,炎熱帶來的不適大于寒冷。人類很早就學會了通過生火和狩獵獲得動物毛皮取暖,這使得他們即使在溫帶寒冷的冬季也能過上相對容易、舒適的生活。(5)熱則是另一番情景。人體肌肉活動的能量,其中3/4以熱能體現出來。人體必須釋放多余的熱,才能保持適宜的溫度,防止臟器和大腦被高溫燒壞。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熱方式。而熱帶普遍悶熱潮濕,進一步減少了出汗的降溫效果。(6)所以,在熱帶地區(qū),無論動物,還是人類,都難以保持長時間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不時停下來休息散熱。人類更發(fā)展出一種社會化適應方式:午睡,即中午不活動。印度有句諺語:只有瘋狗和英國人才在中午的驕陽下外出。(7)一名孟加拉外交官訪問溫帶地區(qū)時深有感觸:“我看到,在印度和其他熱帶國家,幾乎所有體力勞動者和機關工作者的工作節(jié)奏都很慢,稍一用力或用腦就感到四肢乏力,經常休息很長時間。而溫帶,工作節(jié)奏非???,人們充滿了活力,很少休息?!保?)其次,高溫環(huán)境,特別是全年炎熱,大大加快了害蟲及寄生蟲、病原體的繁殖和傳播。熱帶國家常年肆虐的血吸蟲、瘧疾、錐蟲病等,使當地人的健康和經濟水平長期低下。(9)如非洲錐蟲病的傳病媒介是采采蠅,這是以吸食哺乳動物鮮血為生的小飛蟲。即使今天有了強效殺蟲劑,飛蟲仍大量繁殖,使得牲畜無法在非洲熱帶的大片地區(qū)存活。人類的生存也步履維艱。在熱帶醫(yī)學和藥理學出現以前,經濟曾被這種災害破壞,家畜養(yǎng)殖和運輸都難以為繼。且不管詩人如何評判冬季,冬天確實是人類的好朋友:寂靜的白色殺手,害蟲和寄生蟲的天敵。中國北方的諺語說得好:“瑞雪兆豐年。”(10)最后一個大問題是水。熱帶地區(qū)降水充足,降水往往沒有規(guī)律、無法預測,且多為暴雨。計算平均降水量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里的降水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每年每季都相差懸殊。在尼日利亞北部地區(qū),90%的降水是時速25毫米的暴風雨,一個小時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倫敦郊區(qū)皇家植物園平均半個月的降水量。爪哇的降雨更為急迫,全年1/4的降水時速為60毫米。(11)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叢林和雨林雜生,種植頗為不易:這些物種多樣的寶庫滋養(yǎng)著各種生物,卻偏偏不利于人及農作物的生存。結果,人和自然都成了這場戰(zhàn)爭中的失敗者。倘若人們砍伐了叢林,種植農作物,炙熱的陽光直射而下,因為沒有枝葉的阻隔,傾盆大雨沖走了土壤的營養(yǎng),造成大面積荒蕪和沙漠化,新開墾出來的土地很快就休耕了,不久,藤蔓和卷須爬滿了住宅和寺院,沙漠則吞噬了廢棄的干旱農莊,而依賴周圍地區(qū)食品供應的城鎮(zhèn)也因此難以興盛。(12)大自然就是這樣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把天使的福音變成了文明的詛咒。7.熱帶地區(qū)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什么大多數窮國還都在熱帶地區(qū)呢?(不定項選擇)(
)A.因為炎熱帶來的不適大于寒冷。B.高溫環(huán)境,特別是全年炎熱,大大加快了害蟲及寄生蟲、病原體的繁殖和傳播。C.降水充足,往往沒有規(guī)律、無法預測,且多為暴雨。D.優(yōu)越的條件利于熱帶民族搶先發(fā)展。8.文中畫線的句子沒有運用哪種說明方法?(
)A.舉例子 B.作比較 C.打比方 D.列數字9.第(2)段中加點的“巨大紅利”的含義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為什么在印度和熱帶其他國家,勞動者和機關工作者的工作節(jié)奏都很慢?(不定項選擇)(
)A.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熱方式。B.人體必須釋放多余的熱,才能保持適宜的溫度,防止臟器和大腦被高溫燒壞。C.工作節(jié)奏不快,人們充滿了活力,很少休息。D.熱帶普遍悶熱潮濕,進一步減少了出汗的降溫效果?!敬鸢浮?.ABC8.C9.示例:熱帶的自然條件優(yōu)勢經過上百萬年的復利累加,會給熱帶民族滾動文明發(fā)展帶來巨大的利益。10.ABD【解析】7.本題考查篩選信息。根據第(4)段中的“首先,炎熱帶來的不適大于寒冷”,第(8)段中的“其次,高溫環(huán)境,特別是全年炎熱,大大加快了害蟲及寄生蟲、病原體的繁殖和傳播”和第(10)段中的“熱帶地區(qū)降水充足,降水往往沒有規(guī)律、無法預測,且多為暴雨”提煉可得前三個選項。D項“優(yōu)越的條件利于熱帶民族搶先發(fā)展”與文意不符。文章介紹的是大多數窮國都位于熱帶的原因。故選ABC。8.本題考查說明方法。畫線句列舉了尼日利亞北部地區(qū)的實例,這是舉例子。其中準確的數字是列數字?!耙粋€小時的降水量(25毫米)等于倫敦郊區(qū)皇家植物園平均半個月的降水量”是作比較。句中并沒有運用比喻的修辭,所以沒有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故選C。9.本題考查詞句理解。紅利:指企業(yè)分給股東的利潤或分給職工的額外報酬。根據第二段中的“自然條件優(yōu)勢哪怕極微小,經過上百萬年的復利累加,會成為滾動文明發(fā)展的巨大紅利。如此優(yōu)越的條件,熱帶民族不搶先發(fā)展”可知,“巨大紅利”指的是熱帶自然條件的優(yōu)勢經過上百萬年的復利累加,會給熱帶民族滾動文明發(fā)展帶來巨大的利益。10.本題考查辨析信息。A.根據第(5)段中的“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熱方式”提煉可得;B.根據第(5)段中的“人體必須釋放多余的熱,才能保持適宜的溫度,防止臟器和大腦被高溫燒壞”提煉可得;C.根據第(7)段中的“而溫帶,工作節(jié)奏非??欤藗兂錆M了活力,很少休息”可知,本項說的是溫帶的特征;D.根據第(5)段中的“而熱帶普遍悶熱潮濕,進一步減少了出汗的降溫效果”提煉可得;故選C。能力提升練一、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完成下面小題。數字時代如何保存現代文明①多數電子產品的文本內容與播放器是分離的,比如錄音帶和錄音機,移動硬盤和電腦。書刊雜志只要保存下來,人們就可以隨時翻閱;而如果沒有相應的解碼器,一些電子、數字存儲裝置幾乎就是一堆廢物。設想一下,如果一些重要的歷史資料、文藝作品、科技知識被存儲在已經或即將淘汰的電子、數字存儲裝置上,那么如何完好地還原它們將成為問題;而且時間越久,還原的難度越大。②隨著電腦存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5寸、3寸軟盤已經被淘汰;隨著數字錄音、錄像技術的出現和發(fā)展,錄音磁帶、錄像磁帶也正在逐漸被淘汰。于是我們不禁要問:現在公眾普遍使用的U盤、移動硬盤是否有一天也會被淘汰?③現代高科技有一個特征,那就是更新?lián)Q代的頻率很高,而且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微處理器的速度每18個月翻一番;大約從2000年開始的25年內,主干網的寬帶每6個月增加一倍。隨著微處理器和主干網寬帶的不斷升級換代,相關器件也需要不斷升級換代,U盤和移動硬盤發(fā)生新變化在所難免。由此可以想象,我們現在保存在U盤和移動硬盤上的文檔數據也許有一天就會無法打開,正像現在人們很難找到帶有3寸軟盤插口的電腦一樣。④如果有一天,更新的存儲和解碼技術出現了,你手里的光盤不能播放了,你想過會因此遭受難以彌補的損失嗎?⑤科學界人士正在探尋著各種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首先,電子解碼器的每一次升級換代都應當盡可能與已有的存儲器件兼容,否則可考慮限制上市銷售。也許這樣做會使電子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有所減慢,并可能使電子產品的功能變得繁雜,但為了數據資源能夠完整、有效地保存和傳播,這樣做很有必要。在現實商業(yè)活動中,部分上市的新存儲器件(比如光盤)已經這么做了。但生產者并非有意識地要完整保存數據資源,而更多是按照市場需求來生產。這樣一來,勢必使相當一部分具有重要文化、歷史價值的文本不能在新的存儲器件上得以保存。當然,建立可靠的網絡數據庫備用系統(tǒng)也是必要的。這套備用系統(tǒng)就像飛機上的黑匣子,能夠經受住意外事件和巨大災難的考驗。雖然此舉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但是很值得。另外,各級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數據庫機構以及民間有心人應當有意識地收藏已經被淘汰的電子或數字存儲載體,并使其保持完好運轉的狀態(tài)——這一點很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充分發(fā)揮這些收藏數據的保存功能,真正實現其歷史、文化價值。⑥在當前提出“使現代文明在數字時代能夠完整、可辨識地保存下去”,不是杞人憂天。只要全社會都能夠對此加以重視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完全可以解決好這個問題。1.第①段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A.舉例子、作比較 B.打比方、作詮釋C.作比較、打比方 D.舉例子、作詮釋2.第⑤段關于解決問題的途徑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電子解碼器每次升級換代,都盡可能與已有的數字存儲器件兼容。B.生產者按照市場需求生產存儲器件。C.建立可靠的網絡數據庫備用系統(tǒng)。D.收藏已被淘汰的電子或數字存儲載體,并使其保持完好運轉狀態(tài)。3.第⑥段中加點的詞“這個”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如何才能充分發(fā)揮收藏數據的保存功能。B.如何解決市場需求與完整保存數據資源之間的問題。C.怎樣彌補光盤不能播放而帶來的損失。D.數字時代如何保存現代文明。4.下列各句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書刊雜志上保存的文化信息,人們任何時候都可解讀,因此它是比數字化存儲方式更值得推廣的文化傳承形式。B.由軟盤已被淘汰,錄音錄像帶正在被淘汰,可以想到U盤、移動硬盤和光盤將來也可能會被淘汰。C.市場需求加速了電子產品的更新?lián)Q代,這樣勢必使具有重要文化、歷史價值的文本不能在新的存儲器上保存。D.已投入了大量財力人力建立的網絡數據庫備用系統(tǒng),能夠經受住意外事件和巨大災難的考驗?!敬鸢浮?.A2.B3.D4.B【解析】1.本題考查說明方法。第①段“多數電子產品的文本內容與播放器是分離的,比如錄音帶和錄音機,移動硬盤和電腦”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書刊雜志只要保存下來,人們就可以隨時翻閱;而如果沒有相應的解碼器,一些電子、數字存儲裝置幾乎就是一堆廢物”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故選A。2.本題考查段落內容的理解。B.有誤,根據第⑤段“電子解碼器的每一次升級換代都應當盡可能與已有的存儲器件兼容”“為了數據資源能夠完整、有效地保存和傳播,這樣做很有必要”“但生產者并非有意識地要完整保存數據資源,而更多是按照市場需求來生產”可知,“生產者按照市場需求生產存儲器件”這并非是解決問題的途徑;故選B。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D.根據⑥段“在當前提出‘使現代文明在數字時代能夠完整、可辨識地保存下去’”可知,這一內容為“這個”的含義,所以其應被理解為:數字時代如何保存現代文明;故選D。4.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A.有誤,由第①段“書刊雜志只要保存下來,人們就可以隨時翻閱”可知,原文只是說“人們任何時候都可解讀”,并沒有說“因此它是比數字化存儲方式更值得推廣的文化傳承形式”,屬于強加因果;C.有誤,原文第⑤段“這樣一來,勢必使相當一部分具有重要文化、歷史價值的文本不能在新的存儲器件上得以保存”,可見,原文說的是“相當一部分……”,而選項的表述顯然擴大了范圍;D.有誤,根據原文第⑤段“建立可靠的網絡數據庫備用系統(tǒng)也是必要的。這套備用系統(tǒng)就像飛機上的黑匣子,能夠經受住意外事件和巨大災難的考驗。雖然此舉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但是很值得”分析,還沒有投入大量財力人力建立的網絡數據庫備用系統(tǒng)。選項“已投入了大量財力人力”錯誤,把未然說成已然;故選B。二、閱讀《物勒工名》,完成下面小題。①當今的“3·15”晚會讓人們越來越關注產品質量問題,那么在古代也會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嗎?古人又是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呢?如果你了解了物勒工名制度,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②《禮記?月令》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逼渲刑岬降摹拔锢展っ笔俏覈钤绲氖止I(yè)管理制度。它要求手工業(yè)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以方便管理者檢驗產品質量。從某種意義來說,物勒工名也是我國最早的問責制。③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在青銅器上刻記人名的現象,但此時多是標明物品的所有者,并非制造者。將制造者名字刻上器物則出現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些器物上甚至還出現了主造人和監(jiān)造人的名字。此時物勒工名制度才真正出現。到了秦朝,物勒工名制度以法定形式固定了下來。如秦簡《工律》中規(guī)定:“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笨梢哉f,正因為有了這種相對比較完善的產品追溯制度,秦國才可能在列國紛爭中以富國強兵之勢一統(tǒng)天下。④到了漢代,這種制度的實施已深入到官營手工業(yè)的各個方面。目前在一些出土的漢代器物上均發(fā)現有銘文,銘刻內容較為豐富,涉及的信息更加全面,標志著這一時期物勒工名制度已相當成熟。⑤唐朝對該制度進行了豐富和發(fā)展。一方面,政府為了確保官營手工業(yè)技術領域后繼有人,為工匠設立匠籍,子弟要世襲;另一方面,政府把這一制度和工匠的培養(yǎng)考核結合起來,從技藝培訓,到產品制造、管理等方面均有嚴格規(guī)定,使得這一時期涌現了大批技藝精湛的工匠和工匠家族。⑥明清時期,政府對官營手工業(yè)的管理更加嚴格,勒名制度也更規(guī)范、具體,最突出的是在工程材料上都要層層勒名。南京明城墻即為典型代表,每塊城墻磚背后都有工匠勒名。在一塊“黃州府蘄水縣”銘文城磚上刻有67個字,記錄了十一級燒磚責任人,這是目前南京城墻上發(fā)現的責任層級最多的一塊。據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結構嚴密、層次分明的質量責任體系。⑦作為一種手工業(yè)管理制度,物勒工名既保障了產品質量,也對傳統(tǒng)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傳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⑧中國古代工匠極為重視生產技術的精益求精。勒名制度下,工匠們?yōu)榱司S護自己的聲譽,對產品質量要求很高。如在制作車輛時,對兩個輪子沉入水中的深度是否相等這樣的問題,他們都認真對待,一絲不茍。⑨物勒工名還充分體現著誠實守信精神。勒名制度要求每一件產品都有明確的責任人,政府對不合格產品的追查處理十分嚴格,讓以次充好的行為沒有生存空間,彰顯了對消費者的誠信。⑩勒名制度長期約束著工匠群體,久而久之,這種約束內化為工匠敬業(yè)專一的意識,從而演化為一種社會文明和自覺精神。?銘文無聲,一刻千年。物勒工名制度反映了古人的智慧,至今仍有積極的借鑒意義。(作者莊華峰,文章有刪改)5.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段畫線字“從某種意義來說”起到限定作用,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B.第⑦段是過渡段,把物勒工名制度的發(fā)展和這一制度對工匠精神的推動作用連接起來。C.第⑧段畫線句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了古代工匠極為重視生產技術的精益求精。D.全文采用邏輯順序,介紹了我國古代手工業(yè)管理制度——物勒工名。6.根據文章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物勒工名制度源遠流長,其真正出現應該是在商周時期。B.因為秦國國富兵強,一統(tǒng)天下,所以物勒工名制度得到長足發(fā)展。C.在漢代器物銘文中,你可能會看到器物制造的地點、制造者、監(jiān)造者等信息。D.明清時期,勒名制度更加規(guī)范,南京明城墻就在每一塊磚上記錄了十一級燒磚責任人?!敬鸢浮?.C6.C【解析】5.本題考查文章信息篩選。C.有誤,結合第⑧段“如在制作車輛時,對兩個輪子沉入水中的深度是否相等這樣的問題,他們都認真對待,一絲不茍”可知,這句話列舉中國古代工匠制作車輛時的情景,屬于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并非作比較;故選C。6.本題考查文章內容概括。A.有誤,結合③段“將制造者名字刻上器物則出現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些器物上甚至還出現了主造人和監(jiān)造人的名字。此時物勒工名制度才真正出現”可知,物勒工名制度源遠流長,其真正出現應該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并非“商周時期”;B.有誤,結合③段“可以說,正因為有了這種相對比較完善的產品追溯制度,秦國才可能在列國紛爭中以富國強兵之勢一統(tǒng)天下”可知,比較完善的物勒工名制度是促進秦國強大且一統(tǒng)天下的因素,選項表述于文無據;D.有誤。結合⑥段“南京明城墻即為典型代表,每塊城墻磚背后都有工匠勒名。在一塊‘黃州府蘄水縣’銘文城磚上刻有67個字,記錄了十一級燒磚責任人,這是目前南京城墻上發(fā)現的責任層級最多的一塊”可知,是“黃州府蘄水縣”銘文城磚上記錄了十一級燒磚責任人,而不是所有南京明城墻的每一塊磚上記錄了十一級燒磚責任人;故選C。三、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完成各題。為什么空間站上能使用毛筆①當宇航員進入太空后,因為傳統(tǒng)的鋼筆、圓珠筆必須依靠重力將墨水漏入筆尖,所以鋼筆、圓珠筆都無法使用。鉛筆雖然可以正常書寫,但微小的導體石墨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現代的太空筆則依靠氣壓將墨水壓出。在神舟十三號的飛行任務中,翟志剛攜帶中國傳統(tǒng)文房四寶進入空間站,將中華兒女骨子里的劍膽琴心展現得淋漓盡致。為什么傳統(tǒng)的鋼筆、圓珠筆不能用,而毛筆這種誕生于先秦的古老文具,卻能在21世紀的星海探險中發(fā)揮作用呢?②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首先思考一番:毛筆是怎么書寫的?答案看起來很簡單,毛筆上面吸收了墨水,在筆尖與紙張接觸的時候,墨水就從筆尖轉移到紙上。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會產生疑問:為什么只有當筆尖接觸到紙張時,墨水才發(fā)生轉移,其他時候呢?③實際上,墨水自動發(fā)生轉移也是常有的事情。初學者有時候會蘸上太多的墨水,墨水就會從筆尖滴下來。毛筆蘸墨時是有技巧的:只需把筆尖的一部分浸入墨中,這樣可以保證只吸入適量的墨水,墨水就不會從筆尖滴落。所以,一支毛筆能留住的墨水,有一個上限。④透過現象看本質,既然毛筆可以留住墨水,那么一定有一個機制來克服重力,這個機制會是什么呢?我們不妨看一看墨水分子受到哪些力。由于毛筆筆尖是一個開放的區(qū)域,各處的大氣壓是平衡的,于是只需要考慮重力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液體分子之間的互相作用,另一部分是液體與容器壁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液體黏附或者疏離。兩種相互作用都有摩擦力,微觀上體現為電磁相互作用,宏觀上就帶來一種叫作毛細現象的神奇現象。⑤毛細現象是指將一根毛細管浸入液體中,相比管外液面,管內液面會自發(fā)向上或向下發(fā)生移動。毛細現象第一眼看上去違反自然規(guī)律。人們常說“水往低處流”,為什么水會自發(fā)往高處移動?能量守恒定律告訴我們,能量不會憑空產生或消失,液柱上升的過程伴隨重力勢能的增大,因此一定能找到另一種能量在這個過程中是降低的。沒錯,這種能量來自液體的表面張力。⑥液體表面與內部的相互作用與液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很不相同。表面的液體分子互相連接更少,相互作用更確,于是兩側受力不均。在這種受力不均的情況下,當內部受力較大,將自發(fā)向外部“突出”,于是在不受重力的情況下,一團液體將呈現球形。在這種情況下,表面張力將使液體分界面變彎,使之達到能量最低的穩(wěn)定狀態(tài)。⑦問題的解答就是這樣。毛細現象實際上要求達到一種平衡——液體分子相互作用和液體內部與表面相互作用的平衡。在達到這個平衡的過程中,液體表面會發(fā)生變形。毛筆的材料——獸毛,也就是蛋白質,可以被水浸潤。由于分子間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響,毛細現象在空間站自然也可以發(fā)生,于是毛筆在失重條件下,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吸入墨水,并正常書寫。⑧當我們放眼星辰大海時,前人那些充滿創(chuàng)意的智慧也凝視著我們。(節(jié)選自微信公眾號)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現代的太空筆和毛筆都可以在太空使用,但二者使用的原理卻不同。B.傳統(tǒng)的鋼筆無法在太空使用是因為在失重情況下墨水無法漏入筆尖。C.毛筆蘸飽了墨水,只有當筆尖接觸到紙張時,墨水才可能發(fā)生轉移。D.第一自然段加點詞“可能”表示不確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8.在空間站能夠使用毛筆正常書寫,其原理是什么?請簡要說明?!敬鸢浮?.C8.①毛筆的材料——獸毛,可以被水浸潤,毛筆可以吸入(留?。┠?。②由于分子間相互作用不受重力影響,毛細現象在空間站也可以發(fā)生,因此在空間站失重條件下,毛筆可以正常書寫。(意思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魚苗養(yǎng)殖基地智能化改造與升級合同
- 2025數據電文也是合同的書面形式變更通知單
- 企業(yè)間資金支持合同(2024版)版B版
- 2025年汽車租賃車輛合同標準模板
- 2025年度國際貿易法律文件翻譯與認證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協(xié)議書起草與婚姻財產分割及子女撫養(yǎng)咨詢合同
- 2025年度焊接工程保險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鍋爐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集成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度節(jié)日花卉租賃及裝飾合同
- 2025年度護坡工程綠色施工與施工合同
- 2025年N1叉車司機考試試題(附答案)
- 《醫(yī)院財務分析報告》課件
- 2024年考研政治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2-2023學年五年級數學春季開學摸底考(四)蘇教版
- 【螞蟻?!?024中國商業(yè)醫(yī)療險發(fā)展研究藍皮書
- 授信審批部工作計劃及思路
-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與進度管控
- ASME B16.5-16.47法蘭尺寸對照表
- 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產品報價單(5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