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課把握邏輯的要義2.2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第一單元樹立科學思維觀念1.中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舉世矚目。2.他的意見基本正確,一點錯誤也沒有。3.深夜,遠遠望去,整棟大樓漆黑一團,只有樓上東邊一個房間還亮著燈。4.老師喜歡這個學生,也不喜歡這個學生。判斷下列說法,有無邏輯錯誤?學習導航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nèi)容?3.同一律的要求?4.違反同一律所犯的邏輯錯誤?5.運用同一律應注意的問題?同一律矛盾律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nèi)容?3.矛盾律的要求?4.違反矛盾律所犯的邏輯錯誤?5.運用矛盾律應注意的問題?6邏輯矛盾和辯證矛盾的區(qū)別?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是什么?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nèi)容是什么?3.排中律的要求是什么?4.違反排中律所犯的邏輯錯誤是什么?5.運用排中律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及要求01●甲與乙的對話中有沒有邏輯問題?談談你的理由“你們這樣通宵達旦、吵吵鬧鬧地在宿舍打牌,影響別人休息?!?/p>
“影響別人,又不影響你。別人沒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甲乙探究與分享P10議學提示:甲:“你們這樣通宵達旦、吵吵鬧鬧地在宿舍打牌,影響別人休息。”概念概念乙:“影響別人,又不影響你。別人沒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指“除打牌者之外的人”指“除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概念結(jié)論:在同一思維過程中,這種沒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維,違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及要求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2.同一律的基本內(nèi)容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的思維。要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事實和規(guī)律,必須讓思維確定下來,不能游移不定,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常用公式:“A是A”。內(nèi)容: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同真同假)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01老師:“如果你哥哥有五個蘋果,你從他那兒拿走三個,結(jié)果怎樣?”孩子:“結(jié)果嘛,結(jié)果他肯定會揍我一頓?!薄咎骄俊窟@個例子中,孩子的邏輯思維存在什么問題?老師的問題“結(jié)果怎樣”很明顯是“蘋果還剩下幾個”的意思,屬于簡單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而孩子的回答卻是轉(zhuǎn)移到與哥哥的生活邏輯上,犯了“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的錯誤,違背了邏輯思維的“同一律”要求。示例評析P10這里的“好茶”是指質(zhì)量好的茶你這里有好茶嗎?我這兒全是好茶,從來不賣變質(zhì)茶?這里的“好茶”是指沒變質(zhì)的茶結(jié)論:運用概念若不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就會犯“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及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zhuǎn)移論題。4.違反同一律所犯的邏輯錯誤①在使用概念的過程中沒有遵守同一律,將會出現(xiàn)“混淆概念”或“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②在使用判斷的過程中沒有遵守同一律,將會出現(xiàn)“轉(zhuǎn)移論題”或“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3.同一律的要求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及要求5.同一律的條件性①在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條件下,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斷,同一律并不要求它們一定是同一的。②同一律并不否認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發(fā)展。它所反對的,只限于在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或判斷。張穎去年還是大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律師了。判斷:這句話是否違反同一律的要求?①老師:你是怎樣認識孫中山的?學生:老師,我不認識孫中山。②爸爸:你整天游手好閑,好吃懶做,以后打算怎么辦?兒子:您經(jīng)常說,中國人民非常勤勞,我也是中國人,我怎么會懶呢?③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某單位召開的一次安全生產(chǎn)會議上,該單位的某領導發(fā)表了這樣一段講話:“時間不多了,簡單講幾句吧。今天是安全生產(chǎn)會議,我想講幾個與之有關(guān)的問題:一、關(guān)于綠化問題;二、關(guān)于計劃生育……”偷換概念:評價和理解→日常生活的交往偷換概念:集體概念→個體概念轉(zhuǎn)移論題:安全生產(chǎn)→綠化問題、計劃生育習題檢測1.我想靜靜,別找我,找靜靜2.人存在幾百萬年了,而你沒存在幾百萬年,所以你不是人3.你那么有錢,居然在路邊吃麻辣燙,不在路邊吃,難道在路中間吃偷換概念偷換概念偷換論題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02
《韓非子,難一》載:“楚人有鬻(yu,四聲,賣的意思)盾與矛者,譽之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肿u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蛉?‘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薄襁@位楚人為什么“弗能應”?探究與分享P11“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論斷1:論斷2:“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贝嬖谶壿嬅?。即同時肯定了“此矛可戳穿此盾”和“此矛不可戳穿此盾”議學提示:
這位楚人“弗能應”的原因是:問話者的問題“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揭露了楚人論斷中的邏輯矛盾。楚人的論斷
違反矛盾律的要求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nèi)容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要避免思維出現(xiàn)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1)常用公式:“A不是非A”(2)基本內(nèi)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表示對A否定的論斷)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以真推假)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
某電站外高掛告示牌,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寫著:“嚴禁觸碰電線!千伏高壓,一觸即死,違者法辦?!痹摳媸九粕系脑捠欠癯闪?,為什么?提示:
不成立。
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要避免思維出現(xiàn)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該告示牌一邊說“一觸即死”,一邊又說“違者法辦”,很顯然是自相矛盾的。合作探究3.矛盾律的要求①“概念”角度,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于同一個對象不能同時用兩個相互矛盾的概念來反映。(11頁做補充)②“判斷”角度,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對象,不能同時作出兩個相互矛盾的判斷。(11頁做補充)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
例如:對于同一個幾何圖形,不能既用“三角形”又用“非三角形”來反映它。
例如:“我是中國人”與“我不是中國人”。根據(jù)矛盾律,對這兩個判斷不能同時肯定。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20思維中出現(xiàn)的自相矛盾與唯物辯證法所講的矛盾是一回事嗎?方的圓
禍福相依思維中出現(xiàn)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P12-1辯證矛盾——辯證矛盾斷定的是事物同時具有兩種對立統(tǒng)一、相反相成的屬性。客觀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邏輯矛盾——是思維混亂的一種表現(xiàn),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區(qū)別邏輯矛盾與辯證矛盾邏輯矛盾辯證矛盾區(qū)別思維中出現(xiàn)的自相矛盾,是思維混亂的一種表現(xiàn)事物的客觀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允許邏輯矛盾則是詭辯論的特征。承認辯證矛盾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具有矛盾關(guān)系的論斷,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事物固有的矛盾二重性的判斷,在不同時間、不同條件下,從不同方面對事物作出的判斷,并不違反矛盾律。聯(lián)系邏輯矛盾(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矛盾的錯誤反映。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是正確把握客觀矛盾的必要條件。判斷:下列論斷哪些是自相矛盾的,哪些不是?①小明想畫一個方的圓。②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③人類的認識能力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④這幾周的軍訓太緊張了,但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過去了。①和④論斷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要么畫圓,要么畫方,不存在“一個方的圓”;既然“太緊張”,就不可能“不知不覺”。②和③論斷沒有自相矛盾。“噪”與“靜”“鳴"與“幽”是對立統(tǒng)一的;認識能力的“無限"與“有限”也是對立統(tǒng)一的。請你做出判斷,并說明理由。P12探究與分享24、矛盾律的條件性:(1)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不能做出兩個相反的判斷(補充到12頁1段)。(2)客觀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課堂練習想一想:以下判斷違反矛盾律的要求嗎?1.“運動物體既在這一點,又不在這一點”2.“雷鋒是平凡的,又是偉大的”3.“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蔽矬w運動“既有間斷性,又有連續(xù)性,是間斷性與連續(xù)性的對立統(tǒng)一”。是從不同方面談論同一對象,不違背矛盾律,而且體現(xiàn)了人們認識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其中的“平凡”指他的工作崗位和事跡;而“偉大”是指他的精神和價值。是從不同角度談論同一對象,不違背矛盾律。其中“死了”是指自然生命的結(jié)束;“活著”是指精神永存。這樣的矛盾是從不同的角度對事物的認識,因而屬于辯證矛盾,不違反矛盾律的要求。02事例評析:某珠寶店鉆石被盜,現(xiàn)查明罪犯是趙、錢、孫、李中的一人,四人口供如下。趙:不是我偷的。錢:李是罪犯。孫:錢是罪犯。李:不是我偷的。四人中只有一人說了假話,請問罪犯是誰?為什么?結(jié)合矛盾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得出錢與李的口供矛盾;同時應結(jié)合“只有一人說假話”這一條件進行分析。因為錢的口供“李是罪犯”和李的口供“不是我偷的”相互矛盾,根據(jù)矛盾律,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根據(jù)題意說假話者只有一人,那么說假話者非錢即李。因此,趙和孫的口供都是真的,按照孫的口供,錢是罪犯。錢與李的口供矛盾真真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及要求03會議主持人的話是否合乎邏輯,為什么?在一次討論會上,關(guān)于某部古典作品是不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優(yōu)秀作品,出現(xiàn)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意見。有人認為它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也有人認為它不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討論結(jié)束時,會議主持人表態(tài)說:“我反對第一種意見,也反對第二種意見。”P12探究與分享3“它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它不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肯定判斷是一個否定判斷結(jié)論:主持人的話不符合邏輯。因為兩個判斷構(gòu)成矛盾關(guān)系,對兩個具有矛盾關(guān)系的判斷之一加以否定,必須對另一判斷予以肯定。邏輯思維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guān)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tài)度。主持人對這兩個判斷同時加以否認。點評:三、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及要求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2.排中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內(nèi)容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邏輯思維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也要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guān)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tài)度。(1)常用公式:“A或者非A”。(2)基本內(nèi)容: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303.排中律的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4.違反排中律的邏輯錯誤: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①“概念”角度,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于一定領域的某一個對象,或者用概念“A”來反映?;蛘哂酶拍睢胺茿”來反映,二者必居其一。②“判斷”角度,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對同一個對象的斷定,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其一,必須承認其中一個是真的,不能同時否定。三、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及要求31示例評析
甲:下周去香山看紅葉,你去嗎?乙:誰說我不去?甲:你去,請登記吧。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記了。甲:那么,你是不去呀?乙:我已經(jīng)說得很清楚了。
乙的回答同時否定了“去”與“不去”,犯了“兩不可”的錯誤,違背了排中律(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否定了“不去”否定了“去”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03有一塊空地可以種莊稼。甲一會兒說應該種玉米,一會兒又說不應該種玉米。針對甲的說法,乙說:“你的兩種意見,我都不同意?!奔椎恼f法違反了
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因為他同時肯定了這塊空地“應該種玉米”和“不應該種玉米”這兩個相互矛盾的判斷。乙的說法違反了
的要求,因為排中律認為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不能同假,也就是說:這塊地要么是種玉米,要么是不種玉米,二者必有其一。矛盾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進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識別與把握“A”與“非A”這種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關(guān)系,對于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A或者非A“)(“A不是非A“)【探究】下面材料中,甲和乙分別違反了邏輯思維的什么要求?矛盾律排中律關(guān)系矛盾律排中律區(qū)別含義不同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矛盾律的內(nèi)容,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A”來表示排中律的內(nèi)容,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要求不同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錯誤不同“自相矛盾”(“兩可”)“兩不可”作用不同運用矛盾律可以以真推假,即具有矛盾關(guān)系的兩個判斷,如果一個真,則另一個必假,常用于反駁運用排中律可以以假推真,即具有矛盾關(guān)系的兩個判斷,如果一個假,則另一個必真,常用于證明聯(lián)系矛盾律與排中律都是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是人們在運用概念、進行判斷、進行推理時必須遵守的具體規(guī)則,它們從不同側(cè)面保證思維的確定性【知識整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關(guān)系矛盾律: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A和非A必有一真規(guī)律名稱基本內(nèi)容公式適用范圍要求邏輯錯誤同一律思想自身同一A是A概念和判斷確定性(自身同一)偷換概念偷換論題矛盾律一個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A不是非A矛盾判斷和反對判斷一致性(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自相矛盾排中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A或者非A矛盾判斷明確性(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兩不可【知識整合】比較三大邏輯基本規(guī)律①基本要求②基本規(guī)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合乎邏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小企業(yè)人員書面勞動合同
- 綠色低碳產(chǎn)業(yè)項目合作合同
- 砂礫石供貨合同
- 危險廢物運輸合同協(xié)議
- 煤炭銷售合同
- 環(huán)保項目資金籌措及使用協(xié)議
- 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合同
- 2023-2024學年高中信息技術(shù)選修2(浙教版2019)-網(wǎng)絡基礎-教學設計-2.2-網(wǎng)絡體系結(jié)構(gòu)與TCPIP協(xié)議
- 劇組場地使用損壞賠償協(xié)議
- 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shù)必修教學設計-2.3 信息的鑒別與評價-
- 新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第二冊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應用教案 (一)
- 《預防流感》主題班會教案3篇
- 廣西海綿城市規(guī)劃設計導則征求意見稿
- 校園招聘活動策劃方案(6篇)
- 期末 (試題) -2024-2025學年教科版(廣州)英語四年級上冊
- 數(shù)字二維動畫課程設計
- 中國衛(wèi)生巾行業(yè)消費形勢與競爭格局分析研究報告(2024-2030版)
- 醫(yī)院檢驗科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 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第5課《應對自然災害》精美課件(第1課時)
- 新部編人教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完整課件
- 第12課 實現(xiàn)人生價值-【中職專用】2024年中職思想政治《哲學與人生》金牌課件(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