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狗尾續(xù)貂說的就是他司馬懿最蠢的兒子司馬倫素材_第1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狗尾續(xù)貂說的就是他司馬懿最蠢的兒子司馬倫素材_第2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狗尾續(xù)貂說的就是他司馬懿最蠢的兒子司馬倫素材_第3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狗尾續(xù)貂說的就是他司馬懿最蠢的兒子司馬倫素材_第4頁
高中歷史之歷史百科狗尾續(xù)貂說的就是他司馬懿最蠢的兒子司馬倫素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狗尾續(xù)貂說的就是他:司馬懿最蠢的兒子司馬倫趙王司馬倫(?-301),字子彝,司馬懿第九子,即司馬昭、司馬亮之弟。司馬倫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晉書》記載他"無學,不知書",基本上沒有什么文化。一向標榜儒學的司馬懿,盡然有個沒讀過書的兒子,司馬倫的確可以說是家族中的奇葩。論才略,司馬倫不但與哥哥司馬師、司馬昭相去甚遠,簡直連司馬亮都不如。不讀書、沒文化,原來也不算過錯,但司馬倫貪財嗜利,已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他曾看中了皇帝的御裘,竟然指使散騎將劉緝收買工所官員盜竊御裘,盜竊宮中御用物品屬于"大不敬"的嚴峻犯罪,案發(fā)后,劉緝被廷尉處以棄市之刑,司馬倫本應與劉緝同罪,即使依律議親議貴,也要減等處理,但晉武帝下詔赦免,才保住了性命。這樣品行低下、貪欲得可笑的人,又加上這一條前科,本應遠離權(quán)力核心、永不敘用才對,可晉武帝堅持貫徹"厚待宗室"的方針,仍舊讓他"之國,行東中郎將、宣威將軍",繼而又改封趙王,遷平北將軍、督鄴城守事,進安北將軍。再遷,為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zhèn)關中。然而以當時關中形勢之困難,豈是司馬倫這種人所能鎮(zhèn)得住的?果真,不數(shù)年,司馬倫在關中"刑賞失中",導致羌氐反叛,又寵信"嬖人"(同性戀者)孫秀,與雍州刺史解系爭兵權(quán),致使關中大亂。在朝廷執(zhí)政的張華等人不好干脆處理司馬倫,只得實行明升暗降的方法,任命司馬倫為車騎將軍、太子太傅,把他調(diào)回洛陽。按西晉官制,車騎將軍非外鎮(zhèn)者不掌兵,一般也不參預朝政,除非兼任侍中或錄尚書事。而太子太傅,更是地位尊崇而悠游無事的閑職。司馬倫在洛陽實際處于被架空的地位,但他并不甘心失去權(quán)力,在孫秀的策劃之下,他想方設法巴結(jié)賈模、郭彰,取得了賈皇后的信任。在賈皇后的支持下,司馬倫向張華、裴頠提出擔當尚書令或錄尚書事的要求,但張華和裴頠都了解司馬倫的底細,深知此人不行大任,遂堅決不允。司馬倫由此與兩人結(jié)下怨仇。賈皇后與皇太子司馬遹不和,設計誣陷司馬遹謀逆,廢遹為庶人,幽于許昌宮。太子被廢,群情激憤,局勢動蕩。為防改變,賈皇后遂以其所親信的司馬倫以車騎將軍兼領右軍將軍。右軍將軍是統(tǒng)率禁軍的要職,按晉朝的體制,崇宗室而抑外戚,賈氏一族不便干脆領兵,而趙王司馬倫作為宗室近親,駕馭禁軍就不易引起非議。于是司馬倫咸魚翻身,一躍又成了實權(quán)人物。然而,禁軍當中有許多軍官是憐憫皇太子的。曾經(jīng)侍候東宮的左衛(wèi)司馬督司馬雅、常從督許超、殿中中郎士猗密謀以兵入宮廢賈皇后、復太子,他們本準備奉張華、裴頠為首,但考慮到兩人安于現(xiàn)狀,難圖特別之謀,而司馬倫為人貪冒,又新執(zhí)兵權(quán),似可借以濟事。他們通過孫秀向司馬倫傳達了意圖,司馬倫是愚昧無知的人,聽孫秀一蠱惑,腦子一熱,立刻就答應下來了。在孫秀的活動布置下,梁王司馬肜等宗室諸王,以及通事令史張林、殿中侍御史殷渾、右衛(wèi)司馬督路始、華林令駱休都參加起事,這些人都是在宮中任職的內(nèi)朝官,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宮中做內(nèi)應。但在謀劃過程中,孫秀考慮到太子聰慧、剛猛、有大志,他若復位,對司馬倫未必有利。于是,司馬倫一伙經(jīng)過協(xié)商,得出一條毒計:先讓賈皇后殺太子、然后再以為太子報仇為名廢黜皇后。他們有意向賈皇后透露有人企圖擁立太子謀反的消息,賈皇后派人出宮聽察,果真有所風聞,司馬倫、孫秀則乘機進言,勸賈皇后早除太子,以絕眾人之望。賈皇后忌恨太子已久,司馬倫的支持好像增加了她的信念,她馬上讓太醫(yī)令程據(jù)配制毒藥,遣黃門孫慮持藥至許昌殺太子。太子知是毒藥,拒不愿服,孫慮竟以藥杵將太子捶死。太子一死,司馬倫、孫秀馬上起先反噬賈后一黨。孫秀聯(lián)絡了右衛(wèi)佽飛督閭和,約好在四月三日丙夜,以鼓聲為號,開城門引外兵入城。至期,司馬倫矯詔敕三部司馬:"中宮等殺吾太子,今使車騎入廢中宮。汝等皆當從命,賜爵關中侯。不從,誅三族。"禁軍中憐憫太子、厭惡賈后者甚多,于是紛紛響應。司馬倫駐扎城南,遣翊軍校尉、齊王司馬冏率三部司馬百余人撞破宮門拘捕賈皇后,而內(nèi)應的華林令駱休則將白癡皇帝轉(zhuǎn)移到了東堂,以詔書召來賈謐,當場誅殺。司馬冏徑直進入后宮見到賈皇后,賈后大驚曰:"你來干什么?"司馬冏答:"奉詔,抓你。"一貫驕橫的賈皇后臨死仍撐一口硬氣:"詔書都是從我這里發(fā)出去的,你哪里來的詔書?"司馬冏當然不會和她糾纏這個問題,干脆動手抓人。賈皇后逃到樓上,遙呼晉惠帝:"陛下廢了我,就等于廢掉了自己啊。"她倒是預見到了局勢的將來發(fā)展,惋惜已晚。司馬冏帶兵追至樓上,賈皇后問:"起事者是誰?"司馬冏直言不諱:"梁王、趙王。"賈皇后感嘆:"系狗當系頸,今反系其尾,對趙王這條惡狗,給他兵權(quán)是我最大的錯誤!"然而悔之已晚,她被宣布廢為庶人,幽禁于建始殿。在宮中做內(nèi)應的張林等人已掌控了局面,他們馬上部署,召集中書監(jiān)、侍中、黃門侍郎、八坐尚書連夜入宮,起草詔書廢皇后,抓捕張華、裴頠、解系、解結(jié)等與司馬倫對立者,諸尚書起先懷疑有詐,尚書郎師景要求出示惠帝的手詔,張林等人馬上殺掉師景,嚇得眾人不敢再說話,只得照辦。張華等人遂被執(zhí)至殿前斬殺。張華本是有才華的人,他好靜不喜變,假如生于平世,足為良相,但他看不清混亂詭秘的政局發(fā)展,在軍閥與政客的步步進逼之下,最終只能落到身死家滅的地步。裴頠曾與張華密謀廢賈皇后、改立謝淑妃,但張華認為,只要裴頠與賈模跟賈皇后講明利害,"則天下尚未至于亂,吾曹得以優(yōu)游卒歲而已。"若在太平常節(jié),這種無所作為或許不失為一種治國之道,但在當時風云激蕩的局面下,陰謀家們緊鑼密鼓的策劃已不容許張華有"優(yōu)游卒歲"的時間。太子被廢時,張華不能保全太子,其少子張韙勸張華遜位以避禍,張華不愿,仍舊"靜以待之",最終罹難。死前,張華質(zhì)問張林:"你要殺害忠臣嗎?"張林反唇相稽:"你當宰相,眼看著太子被廢,卻無所作為,這算哪門子的忠臣?"張華辯解說:"當時我上書皇帝皇后,反對廢太子,言之鑿鑿,不信你可以到內(nèi)廷的檔案室去查,我上的奏章確定還有存檔。"張林冷言反問:"你作為宰相,說的話皇帝已不聽了,莫非不該馬上滾蛋嗎?還有臉接著賴在這個位子上?"張華最終無言以對,遂就戮。史上對張華褒貶不一。還是《晉書》評論得好,一句"忠于亂世,自古犯難",道盡了集于張華一身的種種沖突與無奈。趙王司馬倫執(zhí)掌朝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端門之上,遣尚書和郁持節(jié)將已被廢黜的賈皇后送至金墉城囚禁,同時誅殺參加陷害、謀殺太子的劉振、董猛、程據(jù)、孫慮等人,其他因被認定為賈皇后及張華同黨而撤職的官員不計其數(shù)。殺人立威之后,司馬倫稱詔大赦天下,自封為使持節(jié)、都督中外諸軍事、相國、侍中,置府兵萬人,"一依宣、文輔魏故事"。所謂"一依宣、文輔魏故事",就是仿照司馬懿、司馬昭在曹魏輔政的先例,司馬倫事實上已經(jīng)公開宣布了他準備篡位的野心。司馬倫一向昏聵無謀,大計其實皆出自孫秀。司馬倫為相國,事實上是孫秀執(zhí)政,"秀之威權(quán)振于朝廷,天下皆事秀而無求于倫"。孫秀出身貧賤,與諸士族名士頗不和,當時享有盛望的游灝、李邁,以及后世極為知名的石崇、潘岳,都在此時被孫秀以各種理由殺害。孫秀不能拉攏在當時社會上擁有眾多資源和極大支配力的士族官僚集團,是他的一大失策。一時之間,這個西晉王朝賴以立國的官僚士大夫集團已對司馬倫、孫秀一伙離心離德,這就為將來局勢的發(fā)展埋下了伏筆。司馬倫和孫秀的肆意妄為,在宗室之中也引起了不滿,淮南王司馬允、齊王司馬冏都"內(nèi)懷不平"。孫秀有他的方法,他讓司馬冏出鎮(zhèn)許昌,使其離開權(quán)力核心,又任命司馬允為太尉,意在奪去司馬允擔當?shù)慕y(tǒng)率禁軍的中護軍一職。司馬冏憤憤不平地離開了,但司馬允就沒這么好應付。司馬允一向性情沉毅,在禁軍中很有威望,他看出司馬倫早有野心,始終暗中準備著。當被任命為太尉時,司馬允"稱疾不拜",拒絕了這一任命。孫秀派御史劉機來逼司馬允,準備接管司馬允的部屬,并指控司馬允"拒詔"、"大逆不敬"等罪名,司馬允接過劉機的"詔書",細致一看,是孫秀的筆跡,大怒,當場要殺劉機,劉機抓緊逃跑,手下則全被司馬允殺掉。司馬允率領他的淮南國兵以及帳下七百余人,前往討伐司馬倫,一路大呼:"趙王反,淮南王將討之!從者左袒!"歸之者甚眾。原來司馬允準備先到皇宮限制惠帝,但尚書左丞王輿是司馬倫的人,他一看勢頭不對,抓緊命人關閉了宮門。司馬允是臨時確定起事,沒有準備攻城器械,無法進入皇宮,只得掉頭干脆攻打司馬倫的相府。司馬允的淮南兵都是奇才劍士、江湖俠客,人數(shù)不多、但戰(zhàn)斗力很強,司馬倫自發(fā)府兵拒戰(zhàn),大敗,一時死者千余人。這時,太子左率陳徽帶著東宮兵來支援司馬允,在承華門布陣,往相府內(nèi)射箭,箭如雨集,幾乎將司馬倫射死。司馬倫和手下官屬都跑到大樹下躲箭,每棵樹上中箭數(shù)百。雙方從早上辰時打到下午未時,司馬允雖然占據(jù)優(yōu)勢,但無法攻破相府門墻,未能取得壓倒性成功。陳徽的哥哥陳淮,在宮中任中書令,他想幫弟弟一把,就派司馬督護伏胤率騎兵四百持白虎幡前往解斗,為司馬允爭取時間。但司馬倫的兒子、淮陰王司馬虔此時任侍中,也在宮中,他偷偷找到伏胤,約以富貴,策反了伏胤。伏胤來到司馬允陣前,詐稱"有詔助淮南王",司馬允不知是計,將伏胤迎入,結(jié)果被伏胤所殺,司馬允之子秦王司馬郁、漢王司馬迪皆被殺,受牽連被滅族者數(shù)千人。除掉了淮南王,司馬倫自加九錫,增封五萬戶,其諸子皆統(tǒng)領禁軍,又增相府兵為二萬人,實為三萬,兵力已超過了宮中的宿衛(wèi)禁軍。又制造輿論,使牙門趙奉詐為司馬懿降語,命司馬倫早入西宮,又在芒山立宣帝廟,為趙王佐助。布置妥當后,司馬倫就急著動手了。他讓散騎常侍、義陽王司馬威兼任侍中,偽造了禪讓的詔書。根據(jù)程序,司馬倫假惺惺地推讓不受。于是宗室諸侯、公卿大臣紛紛盛稱天文符瑞以勸進,司馬倫這才欣然接受。王輿、司馬雅等率甲士入殿,告諭三部司馬,示以威賞。迫于形勢,諸軍皆不敢違命。當夜,張林等以兵屯守諸門,司馬威與駱休入宮逼奪晉惠帝的天子璽綬,以云母車載晉惠帝至金墉城幽禁,內(nèi)外群官則以乘輿法駕至相府迎接司馬倫。司馬倫帶著五千兵馬,從端門入宮,登太極殿,尚書令滿奮、尚書仆射崔隨等向司馬倫進獻璽綬,于是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司馬倫諸子皆封大郡為王、居要職,孫秀為侍中、中書監(jiān)、驃騎將軍、儀同三司,其余黨羽也都登卿將之位,一時封賞極濫,賢良方正、秀才、孝廉等各種考試都免試,太學生年十六以上及在學二十年,皆署為官吏,郡縣令長在職者,皆封侯。再加上孫秀往往自書青紙為詔,朝令夕改,百官轉(zhuǎn)易如流,超階越次者,不行勝數(shù)。當時公卿朝服之冠以貂尾為飾,封官太多,貂尾不夠用,只得以狗尾充數(shù),時諺謂:"貂不足,狗尾續(xù)。"始終支持司馬倫并立有"大功"的張林,受封為衛(wèi)將軍,但卻未能開府。古代的中心官署都是集中在皇城辦公,開府意味著在皇城之外有獨立的官署,權(quán)力更大,還可以自行任命屬官,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