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級《質量專業(yè)理論與實務》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中級《質量專業(yè)理論與實務》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中級《質量專業(yè)理論與實務》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中級《質量專業(yè)理論與實務》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中級《質量專業(yè)理論與實務》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024年中級《質量專業(yè)理論與實務》考前通關必練題庫(含答案)一、單選題1.網絡圖中的節(jié)點中,標出的兩個時間是()。A、最早完工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B、最早開工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C、最早開工時間和最遲開工時間D、最遲開工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答案:B解析:節(jié)點在網絡圖中,表示某一項作業(yè)的開始或結束,它不消耗資源,也不占用時間,只是時間的一個“交接點”。它所標出的兩個時間是最早開工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2.在正交試驗中,對試驗結果進行極差分析時,下述說法正確的是()。A、因子A的極差越小,該因子越重要B、因子A的極差越大,該因子越重要C、因子A的某水平下的均值越大越好D、因子A的某水平下的均值越小越好答案:B解析:因子的極差是該因子不同水平對應的試驗結果均值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如果該值大,則改變這一因子的水平會對指標造成較大的變化,所以該因子對指標的影響大,反之,影響就小。3.A、B、C、D、答案:B解析:4.下列關于產品故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利用概率統(tǒng)計研究的故障稱為偶然故障B、由老化、磨損等因素引起的故障稱為耗損故障C、按故障的統(tǒng)計特性分為獨立故障和從屬故障D、按故障的規(guī)律分為致命性故障和非致命性故障答案:D解析:偶然故障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故障;耗損故障是通過事前檢測或監(jiān)測可統(tǒng)計預測到的故障,是由于產品的規(guī)定性能隨時間增加而逐漸衰退引起的;按故障的統(tǒng)計特性產品故障可分為獨立故障和從屬故障。5.()就是要保證在結構上只允許裝對了才能裝得上,裝錯了或者裝反了就裝不上,或者發(fā)生差錯時就能立即發(fā)現(xiàn)并糾正。A、維修安全設計B、故障檢測設計C、防差錯及識別標志設計D、簡化設計答案:C解析:防差錯設計就是要保證在結構上只允許裝對了才能裝得上,裝錯了或者裝反了就裝不上,或者發(fā)生差錯時就能立即發(fā)現(xiàn)并糾正。識別標志設計就是在維修的零部件、備品、專用工具、測試器材等上面做出識別,以便于區(qū)別辨認,防止混亂,避免因差錯而發(fā)生事故,同時也可以提高工效。6.關于建立P圖的情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控制圖的統(tǒng)計控制狀態(tài)是指過程的不合格品率為一常數(shù)p,且各個產品的生產是獨立的A、B、C、D、答案:A7.出現(xiàn)鋸齒型直方圖,表明()。A、過程中某種要素緩慢劣化B、兩種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C、做頻數(shù)分布表時,分組過多D、過程中存在自動反饋調整答案:C解析:作頻數(shù)分布表時,如分組過多,會出現(xiàn)鍋齒型直方圖。另外,當測量方法有問題或讀錯測量數(shù)據時,也會出現(xiàn)這種形狀的直方圖。8.西格瑪水平是過程滿足顧客要求能力的一種度量,西格瑪水平越高,過程滿足顧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強。在正態(tài)分布中心向左或向右移動1.5σ情況下,西格瑪水平Z為3時,其特性落在規(guī)范限內的百分比是()。A、30.23%B、69.13%C、93.32%D、99.379%答案:C解析:在正態(tài)分布中心向左或向右移動1.5σ的情況下,對應各個西格瑪水平Z,過程出現(xiàn)缺陷的概率如表所示。9.對于一個穩(wěn)定的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生產過程,計算出它的過程能力指數(shù)Cp=1.65,Cpk=0.92。這時對生產過程作出的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有()。A、生產過程的均值偏離公差中心太遠,且過程的標準差太大B、生產過程的均值偏離公差中心太遠,過程的標準差尚可C、生產過程的均值偏離公差中心尚可,但過程的標準差太大D、對于生產過程的均值偏離公差中心情況及過程的標準差都不能作出判斷答案:B偏移情況的Cp表示過程加工的一致性,即“質量能力”,Cp越大,則質量能力越強;Cp=1.65時,過程能力充分,技術管理能力很好,過程標準差尚可;有偏移情況的Cpk反映過程中心p與公差中心M的偏移情況,Cpk越大,則二者偏離越小。10.為了使某橡肢閥座的硬度指標y滿足76±3,進行配方調整試驗,著重考察4個因子A、B、C、D及交互作用AxB,每個因子取兩個水平,選用L8(27)正交表。試驗方案設計及根據試驗所得數(shù)據的計算結果如表所示。由于要求硬度指標y適中為好,所以表下方T1、T2、S的數(shù)值是通過y'=y-76變換后的數(shù)據計算而得。因此對y'而論,要求愈小愈好。試回答以下問題。取顯著性水平a=0.10,對硬度指標有顯著影響的因子的主次關系是()。A、-D-B-CB、C-B-D-AC、-AxB-BD、C-AxB-B-D答案:C解析:在顯著因子中,F(xiàn)比越大,對指標的影響越強。對硬度指標有顯著影響的三個因子B,C,AxB的主次關系是C-AxB-B。11.()只能給出比較粗略的計劃簡單的作業(yè)指示,表現(xiàn)不出作業(yè)間的從屬關系。A、直方圖B、網絡圖C、甘特圖D、計劃評審法答案:C解析:在日程計劃與進度方面,人們常使用甘特圖,但是甘特圖只能給出比較粗略的計劃簡單的作業(yè)指示,由于表現(xiàn)不出作業(yè)間的從屬關系,存在一系列的缺點。12.要組織好QC小組成果發(fā)表,須注意()。A、形式可以靈活多樣B、規(guī)定發(fā)布成果的標準形式C、不要讓其他與會者影響發(fā)布D、邀請當?shù)卣I導參加發(fā)布會答案:A解析:發(fā)表形式服從于發(fā)表目的。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成果發(fā)表的作用,提倡不同特點的成果運用不同的形式發(fā)表,不搞一個模式。要組織好QC小組成果發(fā)表,具體發(fā)表形式也可以根據小組的實際,靈活多樣。13.對于計量數(shù)據而言,最常用最基本的控制圖是()。A、-R圖控制圖B、-s控制圖C、p控制圖D、u控制圖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在質量管理中,對于計量數(shù)據,均值-極差(-R)控制圖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控制圖。均值控制圖用于觀察分布的均值變化,極差控制圖用于觀察分布的離散程度變化。這兩種圖結合使用,能較全面地反映數(shù)據的特征和變化情況。相較于其他選項,-R圖控制圖在實際應用中更為廣泛和基礎。因此,答案是A選項。14.一樣本由n個觀察值組成,樣本均值和樣本標準差s都大于零,如果其中一個觀察值等于樣本均,現(xiàn)把該觀察值樣本除去,則下列各項正確的是()。A、和s都變化B、和s都不變C、不變,s增加D、不變,s減少答案:C解析:若某一觀察值Xi等于樣本均值,由公式可知,除去該觀察值樣本不變;則根據公式可知,除去該觀察值樣本,根號下分子不變,分母變小,s增加。15.常規(guī)控制圖的設計思想是()。A、先確定犯第一類錯誤的概率αB、先確定犯第二類錯誤的概率βC、常規(guī)控制圖的α取得較大D、常規(guī)控制圖的β取得較小答案:A解析:常規(guī)控制圖的設計思想是先確定犯第一類錯誤的概率α,再看犯第二類錯誤的概率β。16.“去現(xiàn)場收集數(shù)據中沒有包含的信息”是質量改進()的活動內容。A、選擇課題B、掌握現(xiàn)狀C、分析問題原因D、擬定對策并實施答案:B解析:掌握現(xiàn)狀階段的活動內容有:①抓住問題的特征,需要調査若干要點,例如:時間、地點、問題的種類、問題的特征等等;②若要解決質量問題,就要從5M1E的各種不同角度進行調査;③去現(xiàn)場收集數(shù)據中沒有包含的信息。17.試驗設計的目的是()。A、以盡可能多的試驗次數(shù),獲取較優(yōu)生產條件B、以盡可能少的試驗次數(shù),獲取較優(yōu)試驗條件C、通過全面試驗,以獲取較優(yōu)試驗條件D、提高產品質量答案:B解析:由于對多因素試驗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試驗次數(shù)太多,不大可能進行全面試驗,因而進行試驗設計的目的就是以盡可能少的試驗次數(shù)來獲取較優(yōu)的試驗條件。18.據統(tǒng)計,2012年某市場供應的電磁爐中,甲廠產品占60%,乙廠產品占30%,丙廠產品占10%。據資料顯示甲廠產品合格率為95%,乙廠產品合格率為90%,丙廠產品合格率為80%。買到的電磁爐是合格品的概率為()。A、0.08B、0.27C、0.57D、0.92答案:D解析:P(B)=P(BA1)+P(BA2)+P(BA3)=0.92。19.某零件每小時抽檢130~170件不等的產品,連續(xù)抽檢了26批共3893件樣本,共查出不合格品233件,其p控制圖的中心線CL為()。A、7.40B、0.109C、0.060D、0.054答案:C解析:P控制圖的中心線CL為:20.對某公司生產的產品進行檢查,假設某一禱件上的缺陷數(shù)X服從泊松分布,每個鑄件上的平均缺陷數(shù)是0.5,則:一個鑄件上無缺陷的概率為()。A、0.607B、0.670C、0.706D、0.760答案:A解析:21.某廠生產白水泥,對每一窯生產的水泥都需要測定其抗壓強度,以確定水泥標號,一般是將水泥出窯后做成的試塊養(yǎng)護28天所測得的數(shù)據為準。但是水泥不可能堆放28天后再出廠,所以考慮用7天的抗壓強度x來預測28天的抗壓強度y?,F(xiàn)在統(tǒng)計了26窯的數(shù)據,求得的結果為:,假定在顯著性水平a=0.05上查表得到相關系數(shù)的臨界值為0.388,F(xiàn)分布的臨界值為4.26。y關于x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a+bx中,a與b分別為()。A、=3.390;b=1.114B、a=8.612;b=0.898C、a=8.612;b=1.114D、a=8.632;b=0.898答案:B解析:22.控制圖主要用來()。A、識別異常波動B、判斷不合格品C、消除質量變異D、減少質量變異答案:A23.一次電話通話時間X是一個隨機變量(單位:分),X的分布函數(shù)為:當你走進公用電話亭時,恰好有一個人在你前面開始打電話,你的等待時間不超過3分鐘的概率是()。A、e-1B、1-e-1C、3e-1/3D、1-e-1/3答案:B解析:等待時間不超過3分鐘的概率P(0-3/3)-0=1-e-1。24.2013年3月,某電阻生產廠質檢部門對生產的某批產品進行檢驗,測得其中五個樣品的電阻值分別為8.1,8.0,8.0,8.1,8.2,則:若電阻值這一總體是正態(tài)分布N(μ,σ),則總體均值估計=()。A、0.161B、0.3C、8.08D、8.12答案:C解析:總體均值的估計==8.08。25.某臺車床有A、B、C三個組加工某一產品,三個組的產品都用直方圖來表示分布,分布的類型為:A組:鋸齒型;B組:標準型;C組:雙峰班。根據資料可分析出:C組產品分布的產生原因是()。A、心理因素B、測量誤差C、混入兩種不同的分布D、混有另一分布的少量數(shù)據答案:C解析:雙峰型靠近直方圖中間值的頻數(shù)較少,兩側各有一個“峰”。當有兩種不同的平均值相差大的分布混在一起時,常出現(xiàn)雙峰型。26.某電視臺在體育節(jié)目中插播的廣告時間有三種方案(5秒、10秒和20秒)供廠商選擇,據一段時間內的統(tǒng)計,這三種方案被選擇的比例分別是20%、50%和30%。A、Var(X)的單位是()。B、秒C、秒2D、無量綱答案:B解析:方差的量綱是X的量綱的平方,為使表示分布散布大小的量綱與X的量綱相同,常對方差開平方,記它的正平方根為σ或σ(X),并稱它為X的標準差。27.已知X服從均勻分布[-4,4],那么P(0A、0.1B、0.3C、0.5D、0.7答案:C解析:28.提高產品可靠性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在滿足性能要求前提下盡量簡化設計,產品越_越可靠,同時提高組成產品的各單元的__。()A、簡單;可用性B、復雜;可靠性C、簡單;可靠性D、復雜;可用性答案:C解析:組成串聯(lián)系統(tǒng)的單元越多,產品的可靠度越低。因此,提高產品可靠性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在滿足性能要求前提下盡量簡化設計,產品越簡單越可靠,同時提高組成產品的各單元的可靠性。29.在一批產品中,不合格率為0.1,從該批產品中隨機取出5個產品,則全是不合格品的概率為()。A、0.000001B、0.00001C、0.001D、0.1答案:B解析:全是不合格品的概率為:P=0.15=0.00001。30.統(tǒng)計質量控制的奠基人是()。A、休哈特與道奇B、道奇與羅米格C、道奇與朱蘭D、朱蘭與休哈特答案:A31.()是六西格瑪管理的重要切入點。A、顧客B、企業(yè)內部過程C、劣質成本D、學習與增長答案:C解析:劣質成本(COPQ)是六西格瑪管理的重要切入點,COPQ的觀念是幫助選擇六西格瑪改進項目。32.設產品的故障率時間服從指數(shù)分布,則:若λ=0.002/h,其平均故障時間MTBF為()h。A、500B、1000C、1500D、2000答案:A解析:當產品的壽命服從指數(shù)分布時,產品的故障率為常數(shù)λ,則MTBF-MTTF=1/λ。則MTBF=1/0.002/h=500h。33.下列有關Cp、Cpk的敘述正確的是()。A、Cp-無偏移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Cpk-有偏移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B、Cp-無偏移上單側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Cpk--有偏移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C、p-無偏移上單側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Cpk--無偏移下單側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D、Cp--無偏移上單側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Cpk--有偏移下單側短過程能力指數(shù)Cpk答案:A解析:C系列過程能力指數(shù)表示穩(wěn)態(tài)條件下計算的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Cp為無偏移狀況下的過程能力指數(shù),Cpk是有偏移情況下的過程能力指數(shù)。無偏移上單側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為Cpu,無偏移下單側短期過程能力指數(shù)CpL。34.過程控制的前提是()。A、過程識別B、過程分析C、過程控制D、過程計劃答案:A解析:過程控制的實施步驟包括對過程的識別、分析和控制。過程控制的前提是過程的識別。必須識別和管理許多相互關聯(lián)和相互作用的過程。通常,一個過程的輸出將直接成為下一個過程的輸入。35.親和圖適合于()。A、需要時間、慢慢解決、不容易解決而非解決不可的問題B、簡單的、需要迅速解決的問題C、時間緊、不容易解決而非要解決的問題D、不容易解決、需要迅速解決的問題答案:A36.過程改進策略包括判穩(wěn)和()兩個環(huán)節(jié)。A、計算過程能力指數(shù)B、計算過程性能指數(shù)C、評價過程能力D、評價過程性能答案:C37.企業(yè)長期從供應商處采購某種電子元器件,已知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對過程質量控制較為嚴格,生產相對穩(wěn)定。根據企業(yè)對采購質量的要求進行如下分析:企業(yè)對采購質量控制的重點宜放在()。A、對供應商過程提出質量要求,監(jiān)督供應商不斷改進質量B、對產品批進行嚴格的檢驗,爭取做到對產品全檢C、放棄產品檢驗,對產品實行免檢D、對每一個批次提出質量要求,保證批批合格答案:A解析:如果企業(yè)大量或連續(xù)成批穩(wěn)定的生產,或從供方長期采購,質量要求主要是對過程質量提出要求。所以企業(yè)對采購質量控制的重點宜放在對供應商過程提出質量要求,監(jiān)督供應商不斷改進質量。38.2012年3月15曰,某兒童玩具生產廠在對兒童玩具車的36件產品進行檢驗時,發(fā)現(xiàn)有4件次品,今從這36件產品中任取3件。沒有次品的概率為()。A、0.0001B、0.0269C、0.2778D、0.6947答案:D解析:39.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表示的是()。A、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首次發(fā)生故障的平均時間B、對可修復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平均故障的間隔時間C、對不可修復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平均故障時間D、產品在使用過程中致命故障的間隔時間答案:B解析: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是指一個可修復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了N0次故障,每次故障修復后又投入使用,產品總的工作時間T和發(fā)生故障次數(shù)N0之間的比值。它代表從上次維修到下一次維修所平均間隔的時間。40.設X~N(1,4),則P(0≤XA、2Φ(0.5)-1B、1-2Φ(0.5)C、2u0.5-1D、1-2u0.5答案:A解析:由于X~N(1,4)正態(tài)分布,則U=(X-1)/2~N(0,1),所以:P(0≤X=Φ(0.5)-[1-Φ(0.5)]=2Φ(0.5)-1。41.根據兩個變量的18對觀測數(shù)據建立一元線性回歸方程。在對回歸方程作檢驗時,殘差平方和的自由度為()。A、18B、17C、16D、1答案:C解析:在對一元線性回歸方程作檢驗時,總(離差)平方和的自由度fT=n-1=18-1=17,回歸平方和的自由度為:fR=1(相當于未知數(shù)的個數(shù)),而殘差平方和的自由度為fE=fT-fR=17-1=16。42.三極管的開路或短路、燈絲燒斷等表現(xiàn)形式稱為()。A、故障機理B、故障模式C、故障規(guī)律D、故障影響答案:B解析:故障是指產品不能執(zhí)行規(guī)定功能的狀態(tài),故障的表現(xiàn)形式有:①三極管的短路或開路、燈絲的燒斷等稱為故障(失效)模式;②引起產品故障的物理、化學或生物等變化的內在原因稱為故障(失效)機理。43.質量改進中,“實施教育培訓”是()步驟的活動內容。A、擬定對策并實施B、確認效果C、防止再發(fā)生和標準化D、總結答案:C解析:防止再發(fā)生和標準化階段的活動內容有:①為改進工作,應再次確認5W1H,并將其標準化,制定成工作標準;②進行有關標準的準備及宣貫;③實施教育培訓。44.維爾達把過程能力指數(shù)滿足要求的狀態(tài)稱為()。A、過程穩(wěn)態(tài)B、控制穩(wěn)態(tài)C、技術穩(wěn)態(tài)D、分析穩(wěn)態(tài)答案:C解析:分析用控制圖主要分析過程是否處于統(tǒng)計控制狀態(tài),以及該過程的過程能力指數(shù)是否滿足要求。維爾達把過程能力指數(shù)滿足要求的狀態(tài)稱為技術穩(wěn)態(tài)。45.為了使某橡肢閥座的硬度指標y滿足76±3,進行配方調整試驗,著重考察4個因子A、B、C、D及交互作用AxB,每個因子取兩個水平,選用L8(27)正交表。試驗方案設計及根據試驗所得數(shù)據的計算結果如表所示。由于要求硬度指標y適中為好,所以表下方T1、T2、S的數(shù)值是通過y'=y-76變換后的數(shù)據計算而得。因此對y'而論,要求愈小愈好。試回答以下問題。交互作用AxB的貢獻率是()。A、41.46%B、42.52%C、35.84%D、33.97%答案:D解析:由題意,S因=50,f因=1,MSe=Se/fe=2.5/2=1.25;純離差平方和=S因-f因,MSe=50-1x1.25=48.75,ST=4.5+18+…2.0+8.0=143.5。因子(AxB)的貢獻率=因子的純離差平方和/ST=48.75/143.5=33.97%。46.用來發(fā)現(xiàn)質量不合格、故障、顧客抱怨、退貨、維修等問題的排列圖是()。A、分析現(xiàn)象用排列圖B、分析原因用排列圖C、分析過程用排列圖D、分析結果用排列圖答案:A解析:分析現(xiàn)象用排列圖與質量、成本、交貨期以及安全等不良結果有關,用來發(fā)現(xiàn)主要問題,其中關于質量的不良結果有:不合格、故障、顧客抱怨、退貨、維修等。47.某城市日用水量服從正態(tài)分布,現(xiàn)隨機抽取5天的用水量作為樣本,求得=169萬噸;s=0.50萬噸,則總體標準差σ的95%的置信區(qū)間為()。A、[0.2996,1.4374]B、[0.4607,1.3821]C、[0.5612,1.2219]D、[0.6025,1.2945]答案:A解析:正態(tài)總體標準差的1-a置信區(qū)間為:17.48.2013年3月,某電阻生產廠質檢部門對生產的某批產品進行檢驗,測得其中五個樣品的電阻值分別為8.1,8.0,8.0,8.1,8.2,則:樣本極差為()。A、0.1B、0.2C、0.3D、0.4答案:B解析:由有序樣本得,樣本極差R=x(5)-x(1)=8.2-8.0=0.2。49.某零件每小時抽檢100件共抽檢了25批,共查出不合格品64件,平均每批2.56件,其u控制圖的UCL為()。A、7.36B、0.109C、0.0736D、0.0256答案:C解析:50.某生產過程,計劃目標為100單元,過程包含3個子過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獨立合格率Y1=0.92,Y2=0.82,Y3=0.84,則RTY為()。A、49.3%B、63.36%C、70.9%D、92%答案:B解析:RTY=Y1xY2x…Yn,其中Yi(i=1…n)為子過程的合格率,則該生產過程的RTY=Y1xY2xY3=0.92x0.82x0.84=0.6336=63.36%。51.某可修產品發(fā)生5次故障。故障前工作時間(單位:h)分別為:516、178、348、465、493,則:該產品的平均故障時間MTBF為()。A、300hB、400hC、420hD、450h答案:B解析:可修復產品的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400h。其中,T為產品總的工作時間,N0為產品故障的總數(shù)。52.關于QC小組的注冊登記和小組的課題注冊登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QC小組的注冊登記和QC小組活動課題的注冊登記都是每年進行一次B、QC小組的注冊登記每年進行一次C、QC小組活動課題的注冊登記則是在開展活動之前都要進行一次D、QC小組的注冊登記時,若上一年的活動課題尚未結束,則應向上級進行書面說明答案:A解析:QC小組的注冊登記每年進行一次;而QC小組活動課題的注冊登記,則應是每選定一個活動課題,在開展活動之前都要進行一次課題的注冊登記。53.某廠采用GB/T2828.1驗收系列連續(xù)批元件。需要對該元件的A、B類質量特性進行抽樣檢驗。雙方規(guī)定,選用一次抽樣,每批N=275件,A、B類的檢驗水平均為III,A類不合格的AQL=1.0(%),B類不合格的AQL=4.0(%)。先從正常檢驗III開始,并按轉移規(guī)則隨時進行嚴格度調整。A類不合格的正常一次抽樣方案是()。A、(50,1)B、(50,3)C、(80,3)D、(80,5)答案:A解析:由樣本量字碼表查出N=275和檢驗水平III的交匯處的字碼為H;又由GB/T2828.1的正常一次抽樣表檢索出樣本量字碼H與AQL=1.0(%)交匯處對應的數(shù)值:n=50,Ac=1,Re=2,則抽樣方案為(50,1)。54.對于同一過程而言,通常長期標準差的估計值()短期標準差的估計值。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大于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在統(tǒng)計學中,標準差用于衡量數(shù)據集的離散程度或波動大小。對于同一過程而言,長期標準差和短期標準差分別反映了該過程在較長時間段和較短時間段內的波動情況。長期標準差通?;诟嗟臄?shù)據點進行計算,因此它更能反映過程的整體波動情況,包括可能存在的長期趨勢、周期性變化等因素。而短期標準差則基于較少的數(shù)據點,可能只反映了過程在某一短暫時間段內的局部波動。由于長期標準差考慮了更多的數(shù)據點和可能的長期變化,它通常會包含更多的變異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其估計值通常會比短期標準差的估計值大。因此,正確答案是A,即長期標準差的估計值大于短期標準差的估計值。55.在方差分析中所用的檢驗的拒絕域的臨界值來自()。A、正態(tài)分布B、x2分布C、t分布D、F分布答案:D解析:方差分析顯著性檢驗用F比的值得出。56.某車間為了提高產品合格率,由幾名技術人員和工人組成一個QC小組。該小組從收集不合格品的數(shù)據直到繪制出排列圖,這部分工作屬于質量改進的()步驟。A、明確問題B、確認效果C、分析問題原因D、掌握現(xiàn)狀答案:D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質量改進步驟的理解。在質量改進的過程中,“掌握現(xiàn)狀”是首要步驟,它涉及收集數(shù)據以了解當前的質量狀況。QC小組通過收集不合格品的數(shù)據并繪制排列圖,正是在進行這一步驟的工作。因此,這部分工作屬于“掌握現(xiàn)狀”。57.關于環(huán)境應力篩選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環(huán)境應力篩選試驗是一種加速壽命試驗B、環(huán)境應力篩選試驗不能提高產品的固有可靠性C、環(huán)境應力篩選試驗必須在產品真實工作環(huán)境應力下進行D、環(huán)境應力篩選試驗是一種超過產品耐受應力的試驗答案:B解析:A項,加速壽命試驗有如下三種常見的試驗類型:①恒定應力加速壽命試驗;②步進應力加速壽命試驗;③序進應力加速壽命試驗。CD兩項,環(huán)境應力不必準確模擬真實的環(huán)境條件,但不應超過產品設計能耐受的極限,其次應根據產品總體要求確定。58.拋三枚硬幣,記A=“恰有一個正面出現(xiàn)”,則=()。A、1/8B、1/6C、1/3D、3/8答案:D解析:樣本點共有23=8,其中恰有一個正面出現(xiàn)的樣本點為3個,故P(A)=3/8。59.設電阻規(guī)范下限為95Ω,規(guī)范上限為105Ω,—批電阻阻值取自正態(tài)總體況(100,22),記Φ(x)為標準正態(tài)分布的累積分布函數(shù),則合格品率為()。A、Φ(2.5)+Φ(-2.5)B、Φ(2.5)+Φ(2.5)C、2Φ(2.5)D、2Φ(2.5)-1答案:D解析:60.改變直方圖的形狀可用()方法。A、精確制圖B、改變組距C、數(shù)據變換D、組限變換答案:C解析:對數(shù)據作變換會改變直方圖的形狀,例如選擇適當?shù)淖儞Q可使偏態(tài)分布轉化為正態(tài)分布。61.2013年3月,某電阻生產廠質檢部門對生產的某批產品進行檢驗,測得其中五個樣品的電阻值分別為8.1,8.0,8.0,8.1,8.2,則:樣本標準差為()。A、0.084B、0.157C、0.161D、0.203答案:A解析:樣本方差,故樣本標準差s=0.084。62.在一個隨機現(xiàn)象中有兩個事件A與B,事件A與B的并是指()。A、事件A與B至少有一個發(fā)生B、事件A與B同時發(fā)生C、事件A與B都不發(fā)生D、事件A發(fā)生且事件B不發(fā)生答案:A解析:由事件A與B中所有樣本點(相同的只計入一次)組成的新事件稱為A與B的并,記為AUB,并事件AUB發(fā)生意味著“事件A與B中至少一個發(fā)生”。63.某車間的質量改進團隊對A系列產品的不合格品項目進行改進時做以下工作:通過統(tǒng)計分析,現(xiàn)在找出了A3為主要不合格產品項目,對此進行因果分析,小組可以用()方法繪制因果圖。A、原因分析法B、調查表法C、分層法D、邏輯推理法答案:D解析:繪制因果圖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工作,質量問題能否順利解決,繪制因果圖是關鍵。通常繪制的方法有兩種,邏輯推理法和發(fā)散整理法。64.在假設檢驗中,對t檢驗法而言,如果檢驗結果在a=0.05水平上不拒絕H0,則在0.01水平上的結論為()。A、拒絕H0B、不拒絕H0C、不拒絕也不接受H0D、無法判斷答案:B解析:a值越小,則接受的概率越大。65.使用GB/T2828.1對某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根據規(guī)定的可接收質量水平(合格質量水平)和檢驗水平,得出一次正常抽樣方案為(80,3),使用此抽樣方案連續(xù)檢驗了6批產品,發(fā)現(xiàn)樣本中不合格品數(shù)分別為4,3,2,1,3,5,則根據轉移規(guī)則,第七批產品應使用的抽樣方案為()。A、正常檢驗B、加嚴檢驗C、放寬檢驗D、特寬檢驗答案:A解析:GB/T2828.1中規(guī)定無特殊情況檢驗一般從正常檢驗開始,只要初檢批中連續(xù)5批或不到5批中就有2批不接收,則應從下批起轉到加嚴檢驗。由題意,該抽樣方案中第一批和第六批不合格,所以第七批應采用正常檢驗。66.下列各項屬于PDPC法的用途的是()。A、找出質量問題的主要影響因素B、發(fā)現(xiàn)主要質量問題,抓住關鍵少數(shù)C、制定科研項目的實施計劃D、從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的特征答案:C解析:PDPC法的具體用途有:①制訂方針目標管理中的實施計劃;②制訂科研項目的實施計劃;③在系統(tǒng)或產品設計時,對整個系統(tǒng)的重大事故或故障進行預測;④提前預測制造過程會出現(xiàn)的異常和誤操作,制訂控制工序的方案和措施。67.某試驗的結果如表所示,假定事件互不相容。若記事件A=(b,c,d,e),B=(a,d,e),則P(A-B)為()。A、0.1B、0.2C、0.3D、0.5答案:D解析:根據題意有:P(A)=0.3+0.2+0.1+0.2=0.8,P(AB)=0.1+0.2=0.3,所以,P(A-B)=P(A)-P(AB)=0.8-0.3=0.5。68.六西格瑪管理是由組織的()推動的。A、最高領導者B、倡導者C、黑帶D、綠帶答案:A解析:執(zhí)行領導即組織的最高領導者是六西格瑪管理的推動者。其在六西格瑪管理中負有建立組織的六西格瑪管理遠景;確定組織的戰(zhàn)略目標和組織業(yè)績的度量系統(tǒng);組織確定六西格瑪項目的重點;建立促進應用六西格瑪管理方法與工具的環(huán)境的職責。69.企業(yè)欲用控制圖對某零件的生產過程進行監(jiān)控,需要進行的工作主要有:如果選擇使用均值-極差控制圖,那么,子組大小最好為()。A、4-5B、10以上C、1D、越多越好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在統(tǒng)計過程控制中,均值-極差控制圖(X-R圖)是一種常用的工具,用于監(jiān)控生產過程是否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這種控制圖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均值(X)圖,用于監(jiān)控過程的中心趨勢;另一部分是極差(R)圖,用于監(jiān)控過程的變異。子組大?。╪)的選擇對于控制圖的有效性至關重要。子組大小太小,可能無法充分反映過程的變異;子組大小太大,則可能使控制圖對過程的微小變化不夠敏感。對于均值-極差控制圖,通常推薦的子組大小在4到5之間。這個范圍的選擇是基于統(tǒng)計學的考慮,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控制圖的敏感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正確答案是A,即子組大小最好為4-5。選項B(10以上)可能使控制圖對過程的微小變化不夠敏感;選項C(1)則可能無法充分反映過程的變異;而選項D(越多越好)顯然是一個過于籠統(tǒng)和不準確的表述。70.下列關于單位產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單位產品是為實施抽樣檢驗的需要而劃分的基本產品單位B、—個零件、一臺機床可以作為單位產品C、不可將一升自來水、一平方米布、一米光纖等作為一個單位產品D、在抽樣標準中定義為可單獨描述和考察的事物答案:C71.已知某五金公司生產的100件螺絲中有95件合格品,5件不合格品,現(xiàn)從中任意抽取5件進行檢查。抽出的5件都是合格品的抽法有()種。A、B、C、D、答案:B解析:抽出的5件都是合格品,只能從95件合格品中抽取,故有種抽法。72.()檢驗是一次抽樣檢驗的延伸,它要求對一批產品抽取至多兩個樣本即作出該批產品接收與否的結論,當從第一個樣本不能判定該批產品接收與否時,再抽第二個樣本,然后由兩個樣本的結果來確定該批產品是否被接收。A、一次抽樣B、二次抽樣C、多次抽樣D、序貫抽樣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抽樣檢驗方法的理解。在統(tǒng)計學和質量控制中,存在多種抽樣檢驗方法。其中,二次抽樣是在一次抽樣無法作出結論時,再抽取一個樣本進行檢驗的方法。這與題目描述完全吻合,即先抽一個樣本,若無法判定,則再抽第二個樣本,根據兩個樣本的結果來作出結論。因此,正確答案是B,即二次抽樣。73.產品使用壽命與()有關。A、早期故障率B、規(guī)定故障率C、耗損故障率D、產品保修率答案:B解析:產品的使用壽命與產品規(guī)定條件和規(guī)定的可接受的故障率有關。規(guī)定的允許故障率高,產品的使用壽命就長,反之,使用壽命就短。74.質量控制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A、滿足質量要求B、持續(xù)改進C、增強滿足質量要求D、提高質量要求答案:A解析:質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是質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QM)中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其核心目的是確保產品或服務滿足既定的質量要求。這包括在生產或服務過程中采取的一系列預防措施、控制措施和檢驗活動,以確保最終成果符合預期標準。選項A“滿足質量要求”直接對應了質量控制的這一核心目的。而選項B“持續(xù)改進”更偏向于質量管理中的持續(xù)改進(ContinuousImprovement)理念,不特指質量控制;選項C“增強滿足質量要求”的表述過于寬泛,不是質量控制的直接目的;選項D“提高質量要求”則屬于質量管理中可能涉及的戰(zhàn)略性目標,而非質量控制的直接任務。因此,答案是A。75.某機械廠機加工車間長期從事傳動軸的切削加工。最近,為了進一步提高加工質量,車間自發(fā)成立了QC小組,在確定課題后,對不同設備和班次的產品進行軸的重量和外後尺寸的波動調查。經過驗證,最后找到了問題原因所在,接著利用()幫助制定了一系列對策,并進行了評價。A、直方圖B、因果圖C、排列圖D、樹圖答案:D解析:樹圖能將事物或現(xiàn)象分解成樹枝狀,把要實現(xiàn)的目的與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統(tǒng)地展開,并繪制成圖,以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76.可能由于測量方法不當,或者是量具的精度較差,也可能是因分組不當引起的是()直方圖。A、鋸齒型B、孤島型C、對稱型D、平頂型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直方圖類型的識別及其原因的理解。在質量控制中,直方圖用于展示數(shù)據的分布情況。鋸齒型直方圖通常表明數(shù)據存在較大的波動,可能的原因包括測量方法不當、量具精度差或分組不當,這些都可能導致數(shù)據的不穩(wěn)定。因此,根據題目描述,鋸齒型直方圖最符合題意。77.一批樹脂漆規(guī)定其細度不超過60um,實測平均值為57um,標準差為1um,則過程能力指數(shù)為()。A、1.67B、1.33C、1.0D、0.67答案:C解析:該樹脂漆只有上限要求,而無下限要求,則過程能力指數(shù)計算公式為:CpU=(Tu-μ)/3σ,其中,CpU為上單側過程能力指數(shù),Tu為上規(guī)格限,σ為質量性值分布的總體標準差。則過程能力指數(shù)CpU=(60-57)/(3x1)=1。78.在產品進行FMECA時,嚴酷度一般分為()。A、二類B、三類C、四類D、五類答案:C解析:嚴酷度是指某種故障模式影響的嚴重程度。一般分為四類:I類(災難性故障)、II類(致命性故障)、III類(嚴重故障)和IV類(輕度故障)。79.已知對某裝修材料公司的某類材料的方差分析,如表所示。SE的自由度為()。A、1B、8C、9D、10答案:B解析:回歸平方和的自由度為fA=1,殘差平方和的自由度fE=fT-fR=9-1=8。80.已知某機械產品加工的過程能力指數(shù)Cp=1.67,Cpk=1.25。若該過程的Cp不變,而使用方要求Cpk=1.33,你認為最合理的措施為()。A、縮小分散程度B、放寬公差帶C、加強質量檢驗D、減少偏移量答案:D解析:由公式Cpk=(1-K)Cp可知,當Cp不變時,要提高Cpk,最好的方法是減小偏移系數(shù)K,也就是減少偏移量。81.一般地說,二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案的ASN值比一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案的ASN值要__,多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案的ASN值又比二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案的ASN值要。A、小;小B、?。淮驝、大;小D、大;大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抽樣檢驗方案ASN值的理解。ASN,即平均樣本數(shù),是衡量抽樣方案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一次、二次和多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案中,ASN值的大小反映了抽樣方案的嚴格程度。一般來說,二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案相對于一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案更為嚴格,因此其ASN值會更大,意味著需要抽取更多的樣本。相反,多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案相對于二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案來說,通常會更為寬松,因此其ASN值會更小,即需要的樣本數(shù)量會減少。所以,正確答案是A。82.一項任務可以分解為許多作業(yè),改進團隊希望把各項作業(yè)進度間的依賴和制約關系清晰地表示出來,并通過適當?shù)姆治稣页鲇绊戇M度的關鍵路徑,從而能進行統(tǒng)籌協(xié)調。此時適宜選擇的工具是()。A、PDPC(過程決策程序圖)B、網絡圖(箭條圖)C、甘特圖D、親和圖答案:B解析:網絡圖是把推進計劃所必須的各項工作,按其時間順序和從屬關系,用網絡形式表示的一種“矢線圖”。一項任務或工程,可以分解為許多作業(yè),這些作業(yè)在生產工藝和生產組織上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網絡圖可以把各項作業(yè)之間的這種依賴和制約關系清晰地表示出來。通過網絡圖,能找出影響工程進度的關鍵和非關鍵因素,因而能進行統(tǒng)籌協(xié)調,合理地利用資源,提高效率與經濟效益。83.六西格瑪管理中常將(),折算為西格瑪水平Z。A、DPOB、DPMOC、RTYD、FTY答案:B解析:DPMO值可以用來綜合度量過程的質量,在六西格瑪管理中常常將DPMO折算為西格瑪水平Z。DPMO對應于過程輸出質量特性超出規(guī)格限的比率,可以通過對正態(tài)分布中規(guī)格限外的部分求積分而獲得。84.某食品公司生產袋裝餅干,其容量服從正態(tài)分布,已知標準差σ=3g,標準規(guī)定每袋容量為245g。在題設的條件下,測得樣本均值=247g,假定顯著水平a=0.05,則袋裝餅干的平均重量是()。A、符合標準規(guī)定B、不符合標準規(guī)定C、不能確定D、其他答案:B解析:根據題意,檢驗統(tǒng)計量,所以拒絕原假設,即袋裝餅干的平均重量不符合標準規(guī)定。85.某市有電子工業(yè)企業(yè)14家,有企業(yè)的設備能力x(KW/人)與勞動生產率y(千元/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其部分中間結果如表所示。當a=0.05時,用相關系數(shù)法檢驗回歸方程中x對y的影響是()。A、顯著的B、顯著或不顯著C、不顯著的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因為r=0.9805>r1-a/2(n-2)=r0.975(12)=0.532,所以x對y的影響顯著。86.對于產品的某個質量特性X的不合格品率,在計算之前需要知道的條件有()。A、產品質量特性X的分布,在過程受控情況下,X的分布常為正態(tài)分布(μ,σ2),這是穩(wěn)定過程的概括B、某個公認標準對產品特性的要求C、企業(yè)對產品下達的任務書D、X低于下規(guī)范限的概率和X高于上規(guī)范限的概率答案:A解析:產品某個質量特性X的不合格品率的計算要知道兩件事:①質量特性X的分布,在過程受控情況下,X的分布常為正態(tài)分布(μ,σ2),這是穩(wěn)定過程的概括;②產品的規(guī)格限,包括上規(guī)格限TU和下規(guī)格限TL。87.某廠產品出廠檢驗采用GB/T2828.1,其正常二次檢驗方案為:已知知第一樣本中發(fā)現(xiàn)1個不合格品,且此批產品最終被接收,則第二樣本的狀況為()。A、發(fā)現(xiàn)2個不合格品B、發(fā)現(xiàn)1個不合格品C、未發(fā)現(xiàn)不合格品D、未發(fā)現(xiàn)合格品答案:C解析:二次檢驗過程中,若第一個樣本量n1中的不合格(品)數(shù)d1≤Ac1,則接收該批;若d1≥Re1,則拒絕該批;若Ac111,則繼續(xù)抽第二個樣本,設第二個樣本中不合格(品)數(shù)為d2,當d1+d2≤Ac2時,接收該批;當d1+d2≥Re2(=Ac2+1)時,拒絕該批。由題意,d1=1,Ac1=0,Re1=2,Ac2=1,Re2=2,有Ac111,則繼續(xù)抽第二個樣本,由于產品最終被接收,因此,需滿足d1+d2≤Ac2,d2≤Ac2-d1=0,所以,d2=0。88.在網絡圖中,下列有關節(jié)點的說法有誤的是()。A、節(jié)點表示某一項作業(yè)的等待點B、節(jié)點也稱為事件,在圖中用C、節(jié)點不消耗資源,也不占用時間D、節(jié)點只是時間的一個“交接點”答案:A解析:節(jié)點表示某一項作業(yè)的開始或結束。89.GB/T8051-2008序貫抽樣標準的適用范圍一般為()。A、機械產品B、—般產品C、軍工產品D、貴重產品答案:D90.已知某機械產品加工的過程能力指數(shù)Cp=1.67,Cpk=1.25。該過程的合格品率約為()。A、99.99%B、99.74%C、95.45%D、0.01%答案:A解析:過程的不合格率為:P=2-{Φ[3Cp(1-K)]+Φ[3Cp(1+K)]}=2-[Φ(3.7)+Φ(6.3)]≈2-(0.9999+1)=0.0001,則合格品率為:1-P=1-0.0001=99.99%。91.質量改進過程中,“確認效果”時將效果換算成金額的好處在于()。A、活動效果可比B、說明該課題的重要度C、引起企業(yè)領導的重視D、讓大家重視經濟效益答案:C解析:對于企業(yè)經營者來說,將質量改進的成果換算成金額是重要的。通過對改進前后的損失降低和產生效益的說明,會讓企業(yè)經營者更清楚地認識到該項改進活動的重要性。92.市場調查發(fā)現(xiàn),居民收入愈高,其住房面積愈大,則居民收入和住房面積的相關系數(shù)是()。A、在0與-1之間B、在0與1之間C、大于1D、平均住房面積和平均居民收入之比答案:B解析:相關系數(shù)r介于-1與1之間。當相關系數(shù)r>0時,稱兩個變量正相關,這時當x值增加時,y值也有增大的趨勢。93.某電子系統(tǒng)是由部件A、部件B、部件C、部件D、部件E五個元器件組成的串聯(lián)系統(tǒng),其可靠性指標為MTBF=1000h,用評分分配法將可靠性指標分配到各部件。現(xiàn)請相關的專家對各部件進行分配,并通過計算,得出下表的結果。請分析下列問題:部件A的評分數(shù)為()。A、3528B、2880C、1680D、1440答案:A解析:部件的評分數(shù)為四種影響因素的評分數(shù)的乘積:8x7x9x7=3528。94.從甲地到乙地可以有多種到達的通道,在策劃行動計劃時可以用()。A、控制法B、PDPC法C、系統(tǒng)圖法D、PDPC循環(huán)答案:B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行動計劃策劃方法的理解。在策劃從甲地到乙地的多種通道時,我們需要一個能夠處理多種可能性和靈活應對變化的方法。PDPC法(ProcessDecisionProgramChart,過程決策程序圖法)正是這樣一種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考慮各種可能的情景和應對措施,因此是策劃此類行動計劃時的合適選擇。95.某食品公司生產袋裝餅干,其容量服從正態(tài)分布,已知標準差σ=3g,標準規(guī)定每袋容量為245g。假定袋裝餅干的均值95%置信區(qū)間長度不超過2.1g,則樣本容量至少為()。A、5B、6C、31D、32答案:D解析:96.因子的水平可以用()形式表示。A、、B、CB、a、b、cC、A1、A2、A3D、a1、a2、a3答案:C解析:因子常用大寫字母A、B、C等表示。因子所處的狀態(tài)稱為因子的水平,用因子的字母加下標來表示,如因子A的水平用A1,A2,A3等表示。97.樣本數(shù)據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是()。A、樣本眾數(shù)B、樣本中位數(shù)C、樣本均值D、樣本標準數(shù)答案:A解析:樣本眾數(shù)是樣本數(shù)據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值;樣本中位數(shù)是表示數(shù)據集中位置的度量;樣本均值是樣本數(shù)據的算術平均數(shù)。98.出現(xiàn)陡壁型直方圖,表明()。A、作頻數(shù)分布表時,分組過多B、心理因素的影響C、過程中存在自動反饋調整D、工序異常答案:C解析:當工序能力不足,為找出符合要求的產品經過全數(shù)檢查,或過程中存在自動反饋調整時,常出現(xiàn)陡壁型直方圖。99.一個由單元A、單元B、單元C組成的串聯(lián)系統(tǒng),其壽命服從指數(shù)分布,3個單元的故障率分別為λA=0.0006/h,λB=0.002/h,λC=0.0005/h,則:系統(tǒng)工作100小時的可靠度為()。A、e-0.31B、1-e-0.031C、e0.31D、1-e0.31答案:A解析:當產品的故障服從指數(shù)分布時,故障率為常數(shù),此時可靠度為:R(t)=e-λt。則系統(tǒng)工作100小時的可靠度為:R(100)=e-0.0031x100=e-0.31。100.回歸分析是處理變量相關關系的一種統(tǒng)計技術。下列不屬于變量的是()。A、工廠B、溫度C、壓力D、強度答案:A解析:變量也是一種因子,因子常被分為兩類:定性因子(如工廠,原料產地等)與定量因子(如溫度、壓力、強度等)?;貧w分析主要研究定量因子,定量因子又稱為變量。101.先放開思路,進行開放式、發(fā)散性思維,然后根據概念的層次整理成因果圖的形狀,這種因果圖繪制方法稱之為()。A、邏輯推理法B、頭腦風暴法C、發(fā)散整理法D、魚刺法答案:C解析:用發(fā)散整理法繪制因果圖,先放開思路,進行開放式、發(fā)散性思維,然后根據概念的層次整理成因果圖的形狀。還可以利用親和圖幫助整理,逐漸整理出不同層次,最后形成中骨、小骨結構。102.GB/T13262是以批不合格品率為質量指標的()一次抽樣檢驗標準。A、計數(shù)調整型B、計數(shù)標準型C、計量調整型D、計量標準型答案:B解析:計數(shù)標準型抽樣檢驗是同時規(guī)定對生產方的質量要求和對使用方的質量保護的抽樣檢驗方案。其中,GB/T13262是以批不合格品率為質量指標的計數(shù)標準型一次抽樣檢驗標準。103.10個螺絲釘中有3個不合格品,隨機取4個使用,4個全是合格品的概率是()。A、B、C、D、答案:A解析:設事件A=“隨機取4個,全是合格品”,從10個螺絲釘中隨機抽取4個螺絲釘率為:104.驗證假說的活動內容不包括()。A、搜集新的數(shù)據或證據,制定計劃來確認原因對問題的影響B(tài)、消去已確認為無關的因素,重新整理剩下的因素C、綜合全部調查到的信息,決定主要影響原因D、如條件允許,可以將問題再現(xiàn)一次答案:B解析:B項是設立假說的活動內容。105.某市有電子工業(yè)企業(yè)14家,有企業(yè)的設備能力x(KW/人)與勞動生產率y(千元/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其部分中間結果如表所示。在方差分析表中,F(xiàn)值為()。A、24.8413B、29.8125C、248.413D、298.096答案:D解析:106.質量改進的組織形式依據改進的主體,可分為()和團隊改進兩種形式。A、組織改進B、正規(guī)化的組織改進C、員工個人的改進D、業(yè)余組織改進答案:B解析:在有組織的質量改進中,依據質量改進的主體,可以分為員工個人的改進和團隊的改進。其中,在員工個人參與的改進形式中,最典型的就是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107.矩陣圖可用于()。A、制定質量改進活動的先后程序B、確定系統(tǒng)產品開發(fā)、改進的著眼點C、擬訂質量改進計劃D、確定項目實施的關鍵工序答案:B解析:矩陣圖的主要用途有:①確定系統(tǒng)產品開發(fā)、改進的著眼點;②實施產品的質量展開以及其他展開,被廣泛應用于質量機能展開(QFD)之中;③系統(tǒng)核實產品的質量與各項操作乃至管理活動的關系,便于全面地對工作質量進行管理;④發(fā)現(xiàn)制造過程不良品的原因與其它要素之間的關系;⑤了解市場與產品的關聯(lián)性分析,制訂市場產品發(fā)展戰(zhàn)略;⑥明確一系列項目與相關技術之間的關系;⑦探討現(xiàn)有材料、元器件、技術的應用新領域。108.兩個變量(xi,yi),其觀測值為(xi,yi),則簡單相關系數(shù)r的表達式不正確的是()。A、B、C、D、答案:B解析:109.在全企業(yè)推廣QC小組活動的有效方法是()。A、參加一些培訓班或成果發(fā)表會、經驗交流會B、閱讀有關QC小組的出版物C、有關領導和管理者就有關規(guī)定和制度進行解釋,調動大家參與小組活動的積極性D、組織好QC小組活動成果的發(fā)表交流答案:D解析:組織好QC小組活動成果的發(fā)表交流,是在全企業(yè)推廣QC小組活動的有效方法。參與發(fā)表交流活動的不僅是QC小組成員,而且應該做到企業(yè)領導者、管理部門和全體員工都參加。110.有一個或一個以上A類不合格,也可能含有B類不合格,但不含有C類不合格的單位產品是()。A、B類不合格品B、C類不合格品C、A類不合格品D、A類或B類不合格品答案:C解析:A類不合格品是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A類不合格,同時還可能包含B類和(或)C類不合格的產品。111.某車間為了提高產品合格率,由幾名技術人員和工人組成一個QC小組。他們首先收集了一個月的不合格品的有關數(shù)據,根據不同的班組、加工設備、產品型號,統(tǒng)計各組不合格品數(shù)據,觀察彼此之間有什么差異,這實際上就在使用()。A、因果圖B、分層法C、直方圖D、排列圖答案:B解析:分層法是根據數(shù)據產生的特征(如:何人、何處、何種方法、何種設備等)將數(shù)據劃分成若干組的方法。生產現(xiàn)場存在著許多問題,把各層因素進一步細分后進行研究,有助于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解決。從統(tǒng)計角度看,分層可以減少甚至消除不同總體在一起的情況,從而清楚地看出各組之間的差異。112.樹圖中對措施、手段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分別用〇、△、x表示,用△表示()。A、可行B、調査之后才能確認C、不可行D、棄權答案:B解析:O表示可行,x表示不可行。113.生產過程中某種緩慢因素的影響造成的直方圖的分布可能是()。A、雙峰型B、孤島型C、對稱型D、平頂型答案:D解析:雙峰型直方圖往往是將兩臺不同精度的機床生產的或兩個不同操作水平的工人生產的或由兩批不同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數(shù)據混合所致;孤島型直方圖往往表示出現(xiàn)某種異常,譬如原材料發(fā)生了變化,生產過程發(fā)生了變化,或有不熟練的工人替班等;對稱型直方圖,即中間高,兩邊低,左右基本對稱的情況,在正常生產中許多質量指標呈現(xiàn)這種形狀;平頂型直方圖往往是由于生產過程中有某種緩慢變化的因素造成的,譬如刀具的磨損等。114.企業(yè)長期從供應商處采購某種電子元器件,已知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對過程質量控制較為嚴格,生產相對穩(wěn)定。根據企業(yè)對采購質量的要求進行如下分析:在對供應商的監(jiān)督評價過程中,可以使用()分析供應商的實際過程質量。A、極限質量B、過程能力指數(shù)C、可接收質量限D、平均檢出質量答案:C解析:可接收質量限,它是指當一個連續(xù)批被提交驗收抽樣時,可允許的最差過程平均質量水平。它反映了使用方對生產過程質量穩(wěn)定性的要求,即要求在生產連續(xù)穩(wěn)定的基礎上的過程不合格品率的最大值。因此,可以使用可接收質量限分析供應商的實際過程質量。115.擲兩粒骰子,記事件A=“點數(shù)之和為5”,則P(A)=()。A、1/9B、5/36C、1/3D、5/12答案:A解析:擲兩粒骰子共有36個樣本點,其中和為5的樣本點的個數(shù)為4個,故其概率為4/36=1/9。116.某產品有5個質量特性,根據其重要程度不同分為A、B、C三類不合格,若對批量N=2000件進行全數(shù)檢驗,發(fā)現(xiàn)5個產品有不合格項。結果如表所示,則:每百單位產品C類不合格數(shù)為()。A、0.2B、0.3C、0.4D、0.8答案:C解析:每百單位產品不合格數(shù)等于批的不合格數(shù)除以批量,再乘以100。編號為3、7、12、19、20的產品C類不合格數(shù)分別為2、1、0、2、3。因此,每百單位產品C類不合格數(shù)為:(2+1+0+2+3)/2000x100=0.4。117.批不合格品率p的公式是()。A、p=C/NB、p=C/Nx100C、p=D/Nx100D、p=D/N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批不合格品率p是用來衡量某一批次產品中不合格品所占的比例。其計算公式為不合格品的數(shù)量D除以該批次產品的總數(shù)量N。具體地,批不合格品率p的公式為:p=D/N其中,D代表不合格品的數(shù)量,N代表該批次產品的總數(shù)量。從給出的選項中,我們可以看到:A選項是p=C/N,其中C并未在題目中定義,因此不是正確答案。B選項是p=C/N×100,同樣C未定義,且乘以100會將結果轉化為百分比形式,這與批不合格品率的定義不符。C選項是p=D/N×100,雖然D和N的定義與我們的解釋相符,但乘以100同樣會將結果轉化為百分比形式,不是我們要找的答案。D選項是p=D/N,這完全符合我們對批不合格品率p的定義和計算公式。因此,正確答案是D。118.批的組成、批量的提出以及識別批的方式,應由()確定。A、供貨方B、訂貨方C、生產方D、供貨方與訂貨方答案:D解析:批的組成、批量的提出以及識別批的方式,應由供貨方與訂貨方協(xié)商確定。必要時,供貨方應對每個提交檢驗批提供適當?shù)膬Υ鎴鏊?,提供識別批質量所需的設備,以及管理和取樣所需的人員。119.在生產線的末道工序一般以保持狀態(tài)()為宜。A、IVB、IIIC、ID、II答案:C解析:在生產線的末道工序,保持狀態(tài)的選擇通常取決于產品的性質、后續(xù)處理步驟以及最終產品的質量要求。保持狀態(tài)通常分為幾個等級,例如I、II、III和IV,每個等級對應著不同的處理程度和質量控制標準。一般來說,末道工序需要確保產品達到最終的質量標準,并準備進行包裝或發(fā)貨。因此,選擇較低的保持狀態(tài)等級(如I)可能更為合適,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處理步驟和成本,同時確保產品滿足基本要求。所以,正確答案是C,即末道工序一般以保持狀態(tài)I為宜。請注意,這個解釋基于一般的生產線管理和質量控制原則,具體的保持狀態(tài)等級可能會根據特定行業(yè)和產品而有所不同。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最合適的保持狀態(tài)等級。120.()是把推進計劃所必須的各項工作,按其時間順序和從屬關系,用網絡形式表示的一種“矢線圖”。A、排列圖B、樹圖C、親和圖D、網絡圖答案:D解析:A項,排列圖是為了對發(fā)生頻次從最高到最低的項目進行排列而采用的簡單圖示技術;B項,樹圖就是把要實現(xiàn)的目的與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統(tǒng)地展開,并繪制成圖,以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C項,親和圖是針對某一問題,充分收集各種經驗、知識、創(chuàng)意和意見等語言、文字資料,通過親和圖進行匯總,并按其相互親和性歸納整理這些資料,使問題明確起來,求得統(tǒng)一認識和協(xié)調工作,以利于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121.質量改進組織工作的第一步是()。A、制定質量改進目標B、組建質量改進團隊C、成立公司的質量委員會D、制定改進計劃答案:C解析:質量改進組織工作的第一步是成立公司的質量委員會(或其他類似機構),委員會的基本職責是推動、協(xié)調質量改進工作并使其制度化。122.一個由5個部件組成的串聯(lián)電子系統(tǒng),5個部件的故障率分別為:λ1=0.0006/h,λ2=0.002/h,λ3=0.0015/h,λ4=0.0005/h,λ5=0.0004/h。則:為了提高系統(tǒng)可靠性,應首先重點提高()的可靠性。A、部件1B、部件2C、部件3D、部件4答案:B解析:為了提高系統(tǒng)的可靠性,應首先重點提高故障率最大的元器件的可靠性。部件2的故障率最高,為0.002/h。123.使用計數(shù)調整型一次正常抽樣方案(125,1),對批量N=1000的產品批進行驗收。若樣本中的不合格品數(shù)d=2,則()。A、不接收該批產品B、再抽一個樣本進行判斷C、再使用加嚴檢驗對該批產品判定D、改用二次抽樣方案對該批進行判斷答案:A解析:采用一次正常抽樣方案(n,Ac)時,若d小于等于接收數(shù)Ac,則接收批;若d大于等于Re(=Ac+1),則不接收該批。由題意,Ac=1,Re=1+1=2,d=2=Re=2,因此不接收該批。124.質量改進過程中,分析問題的原因可以看作是一個設立和驗證()的過程。A、假說B、項目C、目標D、方法答案:A解析:質量改進內容中,分析問題的原因是一個設立假說和驗證假說的過程。設立假說即選擇可能的原因;驗證假說即從已設定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125.在DMAIC改進流程中,使改進后的過程程序化并通過有效的監(jiān)測方法保持過程改進的結果,這是()。A、分析階段B、改進階段C、測量階段D、控制階段答案:D解析:在DMAIC改進流程中,分析階段A是通過數(shù)據分析確定影響輸出F的關鍵Xs,即確定過程的關鍵影響因素;改進階段I是尋找優(yōu)化過程輸出F并且消除或減小關鍵Xs影響的方案,使過程的缺陷或變異降低;測量階段M是通過對現(xiàn)有過程的測量,確定過程的基線以及期望達到的目標,識別影響過程輸出F的輸入Xs,并對量系統(tǒng)的有效性做出評價。126.某車間的一條生產線,正常運轉的概率為90%,不正常運轉的概率為10%。正常運轉時,生產95%的合格品和5%的不合格品;不正常運轉時,生產10%的合格品和90%的不合格品。從產品中任取一件檢查,則:若發(fā)現(xiàn)此產品是合格品,則這條生產線正常運轉的概率是()。A、0.3333B、0.8550C、0.8650D、0.9884答案:D解析:由公式P(AB)=P(A)P(BA)=P(B)P(AB)可得,P(AB)=[P(A)P(BA)]/P(B)=(0.90x0.95)/0.8650=0.9884。127.()是研究在維修中人的各種因素。A、生理因素B、心理因素C、人素工程D、人體的幾何尺寸答案:C解析:維修中的人素工程是研究在維修中人的各種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人體的幾何尺寸與產品的關系,以提高維修工作效率,減輕維修人員疲勞等方面的問題。128.抽樣程序包括:①確定質量標準;②批的判斷;③批的組成;④樣本的檢驗;⑤檢索抽樣方案;⑥確定p0和p1值;⑦批的處置;⑧樣本的抽取。下列排序正確的是()。A、①⑥③⑤⑧④②⑦B、①⑤⑦⑧④③②⑥C、②③⑥⑦⑧①⑤④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答案:A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抽樣程序步驟的理解和排序能力。在抽樣檢驗中,步驟的邏輯順序非常重要。首先,需要確定質量標準(①),接著確定接收質量限(p0)和拒收質量限(p1)的值(⑥),明確批的組成(③),然后檢索抽樣方案(⑤),進行樣本的抽?。á啵瑢颖具M行檢驗(④),根據檢驗結果對批進行判斷(②),最后進行批的處置(⑦)。因此,正確的步驟順序是①⑥③⑤⑧④②⑦,選項A正確。129.進行因子實驗設計來判斷因素A和因素B對某零件耐壓性的作用,F(xiàn)檢驗表明因素間存在著明顯的交互作用,這意味著()。A、或者A或者B對耐壓性有明顯的作用B、因素A和B都影響零件的耐壓性C、僅當因素A水平確定時,才能估計改變因素B所帶來的作用D、當因素B處在一個不好的水平時,只要因素A處于好水平,耐壓性就會增加答案:C解析:因素A和因素B的交互作用顯著意味著因素B對耐壓性的影響取決于因素A的水平或因素A對耐壓性的影響取決于因素B的水平。130.汽車配件公司對軸的直徑進行統(tǒng)計過程控制,每隔1小時抽取一個子組,每組包含5件產品,連續(xù)抽取了20組??刂茍D上顯示有連續(xù)8點在中心線兩側,但無一在C區(qū),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可能原因是()。A、過程均值增大B、過程均值減少C、工具逐漸磨損D、數(shù)據來自兩個不同的總體答案:D解析:根據準則8,連續(xù)8點在中心線兩側,但無一在C區(qū)中,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數(shù)據分層不夠。131.實施六西格瑪?shù)慕M織中的關鍵角色是()。A、執(zhí)行領導B、倡導者C、黑帶大師D、黑帶答案:B解析:組織的六西格瑪管理是由執(zhí)行領導、倡導者、黑帶大師(也稱主黑帶或大黑帶)、黑帶、綠帶和項目團隊傳遞并實施的。其中,六西格瑪管理倡導者是實施六西格瑪?shù)慕M織中的關鍵角色。132.用正交表L15(215)安排試驗時,經過對試驗數(shù)據進行方差分析后發(fā)現(xiàn)A與B的交互作用是顯著的,并求得二維表。因子A的兩個水平下數(shù)據平均值分別為:91.5,89.5;因子B的兩個水平下數(shù)據平均值分別為:92.0,89.0。如果要求指標值高,那么對因子A與B來講應該以水平組合為()。A、1B1B、A1B2C、A2B1D、A2B2答案:C解析:當兩個因子的交互作用顯著時,不管因子本身是否顯著,只要從兩個因子各種水平組合中找最好的即可。觀察表中四個數(shù)據:90.5、93.5,92.5、85.5,可知93.5是最大的,其對應的水平組合為A2B1。133.一個由4個部件組成的串聯(lián)系統(tǒng),4個部件的故障率分別是:λ1=0.0002/h,λ2=0.0008/h,λ3=0.0004/h,λ4=0.0006/h。假設系統(tǒng)的故障發(fā)生服從指數(shù)分布,請回答下列問題。系統(tǒng)的故障率λS()。A、0.002/hB、0.0002/hC、0.02/hD、0.001/h答案:A解析:由題意可知:系統(tǒng)的故障率為λS=λ1+λ2+λ3+λ4=0.002/h。134.下列不屬于離散分布的是()。A、二項分布B、泊松分布C、正態(tài)分布D、超幾何分布答案:C解析:正態(tài)分布是連續(xù)型分布。135.設有4件不可修復產品壽命試驗,失效時間分別為800h,1200h,500h,1500h,則產品的平均失效前時間MTTF為()。A、800hB、1000hC、700hD、1500h答案:B解析:設N0個不可修復的產品在同樣條件下進行試驗,測得其全部失效時間為t1,t2,…,tN0,則其平均失效前時間(MTTF)為:136.一個樣本由n個觀測值組成,已知樣本均值和樣本標準差s皆為正數(shù),且有一個觀測值等于樣本均值,如果把該觀測值從原樣中去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和s都不變B、和s都變C、不變,s變大D、變小,s不變答案:C解析:對于樣本均值來說,因減少了一個與均值相等的數(shù),故其值不變;對于s來說,可由其計算公式知,由于分子不變,分母減1,故其值變大。137.在單因子試驗中A有2個水平,每一水平下進行了3次試驗,并求得因子與誤差平方和分別為SA=56.29,Se=48.77,那么檢驗用F比是()。A、4.62B、4.65C、6.15D、6.54答案:A解析:由于因子A有2個水平,即r=2,所以有fA=r-1=2-1=1;又在每一水平下進行了3次重復試驗,即m=3,所以fe=r(m-1)=2(3-1)=4;已知SA=56.29,Se=48.77,則MSA=SA/fA=56.29,MSe=Se/fe=12.1925,故F=MSA/MSe=4.62。138.從某軸承廠生產的軸承中隨機抽取10000個樣品組成一個樣本,測得其平均壽命為200000轉,標準差為20轉,則其樣本均值的標準差約為()轉。A、0.2B、10C、20D、200答案:A解析:139.關于項目特許任務書,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六西格瑪管理中,特許任務書是提供關于項目或問題書面指南的重要文件B、任務書包括進行項目的理由、目標、基本項目計劃,范圍和其他的考慮,以及角色職責的評價C、任務書的內容由倡導者和團隊在改進(Improve)階段將更加精確地確定D、特許任務書通常隨著DMAIC項目的進展而不斷完善答案:C解析:C項,在六西格瑪管理中,一般任務書的內容由倡導者和團隊在界定(Define)階段將更加精確地確定。140.一盒圓珠筆共有12支,其中11支是合格品;另一盒鉛筆也有12支,其中有2支不合格品?,F(xiàn)從兩盒中各取一支圓珠筆和鉛筆,則這兩支筆都是合格品的概率是()。A、1/8B、55/72C、5/6D、11/12答案:B解析:第一盒圓珠筆取到合格品的概率為11/12,第二盒鉛筆取到合格品的概率為10/12,兩盒都取到合格品的概率為(11/12)x(10/12)=55/72。141.質量改進的重點在于()。A、防止差錯和問題發(fā)生B、加強檢驗C、改善環(huán)境D、提高質量保證能力答案:D解析:著名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的三部曲,即質量策劃、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表現(xiàn)了質量控制與質量改進的關系。142.故障樹的定量分析,是依據故障樹中各底事件發(fā)生的概率,計算出()發(fā)生概率。A、隨機事件B、頂事件C、中間事件D、所有事件答案:B解析:故障樹分析(FTA)是分析產品故障原因和結果之間關系的重要的可靠性分析工具之一。故障樹的定量分析是指根據故障樹中各底事件的發(fā)生概率,計算出頂事件發(fā)生概率。143.用于控制不合格率、廢品率、交貨延遲率、缺勤率、郵電、鐵道部門的各種差錯率的控制圖是()。A、c控制圖B、u控制圖C、p控制圖D、np控制圖答案:C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質量控制圖的了解。在質量控制中,p控制圖專門用于控制不合格品率等比率類型的指標。它適用于如不合格率、廢品率、交貨延遲率、缺勤率以及郵電、鐵道部門的各種差錯率等場景。因此,針對題目中提到的各種比率,應選擇C選項,即p控制圖。144.從正態(tài)總體N(10,12)中隨機抽出樣本為4的樣本,則樣本均值的標準差為()。A、0.5B、1C、2D、4答案:A解析:145.在雙側限無偏移情況下,過程能力指數(shù)Cp為()。A、B、C、D、答案:B解析:對于雙側限無偏移公差情況,過程能力指數(shù)Cp的計算公式為:式中,T為技術公差的幅度;TU、TL分別為上、下規(guī)格限;σ為質量性值分布的總體標準差。146.單側限過程能力指數(shù)的計算公式為()。A、B、C、D、答案:D解析:若只有上限要求,而對下限沒有要求,則過程能力指數(shù)計算公式為:(uu),其中,CpU為上單側過程能力指數(shù);若只有下限要求,而對上限沒有要求,則過程能力指數(shù)計算為:,其中,CPL為下單側過程能力指數(shù)。147.新生產的一批加碘加辭營養(yǎng)袋鹽,其平均重量為1000g,標準差為5g。若公差T=1000±5g,則該批袋鹽合格品率為()。A、99.74%B、99%C、95.45%D、68.27%答案:D解析:該批袋鹽合格率為:=2Φ(1)-1=0.6826=68.27%。148.設因子A有3個水平,因子B有4個水平,則其交互作用AxB的自由度是()。[2007年真題]A、7B、6C、5D、4答案:B解析:交互作用的自由度等于各因子自由度的乘積。因為A是三水平因子,其自由度為fA=3-1=2;B是四水平因子,其自由度為fB=4-1=3,從而交互作用AxB的自由度fAXB=fAXfB=2x3=6。149.2013年3月,某電阻生產廠質檢部門對生產的某批產品進行檢驗,測得其中五個樣品的電阻值分別為8.1,8.0,8.0,8.1,8.2,則:樣本均值為()。A、7.95B、8.00C、8.08D、8.12答案:C解析:樣本均值=(8.1+8.0+8.0+8.1+8.2)/5=8.08。150.選擇抽樣方案時,比較和分析方案的平均樣本量ASN可以判斷()。A、哪個方案的差別能力更強B、哪個方案對企業(yè)來說更經濟C、企業(yè)的質量要求是否合理D、平均出廠如何答案:B解析:平均樣本量ASN是計數(shù)調整型抽樣檢驗標準中重要的經濟指標,指為了做出接收或不接收決定的平均每批抽取的單位產品數(shù)。151.在某正交試驗中,有三因子三水平的試驗,假定因子間無交互作用,則應選擇的正交表是()。A、L4(23)B、L16(215)C、L9(34)D、L16(45)答案:C解析:進行三水平的正交試驗,應考慮使用三水平的正交表。正交表Ln(qp)中,q表示因子水平的編號,因此選用L9(34)正交表。152.標有不同編號的紅色球和白色球各四個,任取兩個紅色球和一個白色球,共有()種不同的取法。A、10B、15C、20D、24答案:D解析:第一步選紅色球,有種取法;第二步選白色球,有4種取法。根據乘法原理,共有:6x4=24種不同的取法。153.過程控制的實施是指()。A、為保證產品質量而進行的質量檢驗活動B、為實現(xiàn)產品生產過程質量而進行的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過程管理活動C、為了解產品的質量特性而進行的測試、測量活動D、為控制產品質量而進行的統(tǒng)計分析活動答案:B解析:過程控制的實施是指為實現(xiàn)產品的符合性質量而進行的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過程管理活動。過程控制的實施步驟包括對過程的識別、分析和控制。過程控制的前提是過程的識別。154.關于中心極限定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多個隨機變量的平均值(仍然是一個隨機變量)服從或近似服從正態(tài)分布B、n個相互獨立同分布隨機變量,其共同分布不為正態(tài)分布或未知,但其均值μ和方差σ2都存在,則在n相當大的情況下,樣本均值近似服從正態(tài)分布N(μ,σ2/n)C、無論什么分布(離散分布或連續(xù)分布,正態(tài)分布或非正態(tài)分布),其樣本均值的分布總近似于正態(tài)分布D、設n個分布一樣的隨機變量,假如其共同分布為正態(tài)分布N(μ,σ2)則樣本均值仍為正態(tài)分布,其均值不變仍為μ,方差為σ2/n答案:B解析:AC兩項成立的前提條件是多個隨機變量必須相互獨立且同分布;D項要求這些隨機變量相互獨立。155.產品的維修性是()出來的。A、設計B、生產C、管理D、試驗答案:C解析:產品的維修性是指產品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規(guī)定的時間內,按規(guī)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維修時,保持或恢復執(zhí)行規(guī)定狀態(tài)的能力。它是產品質量的一種特性,是由產品設計賦予的使其維修簡便、迅速和經濟的固有特性。156.應用計數(shù)調整型抽樣方案對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