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教案(表格式)_第1頁
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教案(表格式)_第2頁
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教案(表格式)_第3頁
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教案(表格式)_第4頁
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教案(表格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單元單元課題我們長大了第1課課題我在成長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夠測量身高和體重;2、能夠根據收集的數據繪制身高、體重曲線圖;3、能夠根據圖表對生長發(fā)育情況做出解釋;4、知道自己從出生到現在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5、知道人體生長發(fā)育有兩個生長突增期;6、能通過繪制曲線圖來整理有關資料。教學重點:了解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教學難點:正確測量身高和體重并繪制身高、體重曲線圖課前準備教師:量身高的紙、秤、卷尺、長尺、記錄表、學生體檢記錄表。學生:直尺、課前搜集能記錄自己成長的資料,了解自己出生時的身高、體重及第一年的生長情況。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游戲導入1.出示課件:猜猜我是誰。2.談話:同學們,這是我們班一些同學小時候的照片,請大家猜一猜他們分別是哪位同學?3.提問:看了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訴大家?學生討論回答二、合作探究(一)交流自己成長的證據1.談話:你從哪些方面發(fā)現自己長大了?談談你自己的感受。2.學生匯報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長的證據。3.談話:老師這里有一位同學不同階段所拍攝的四張照片(出示順序打亂的照片),你能將它們排排序嗎?4.匯報:你是怎樣排的?為什么這樣排?5.小結:同學們剛才通過觀察相片,感覺自己的身高、體重變化了;比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長大.(二)測量自己的身高、體重嗎?1、講述:剛才有同學說,自己今年比去年長高了,長高了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測量后就知道自己的變化了嗎?2.小結:對,同學們真聰明,要從數據上知道自己身體的變化,一定要進行“測量——記錄——比較”。3.談話:你們想測量嗎?那測量前我們是不是該討論一下,制訂好方案呢?下面就請每一小組圍繞以下兩個問題進行討論,制訂好方案。4.出示思考題:(1)如果測量身高、體重,應該注意什么?(2)除了身高、體重,你還喜歡測量什么項目,準備怎樣測量么?怎樣測量?5.匯報:你們小組想測量什么?怎樣測量?6.小結:同學們想測量的項目可真多,那老師就給你們充足的時間去測量,測量要認真,測好后要記錄。身高、體重每個同學都要測的,測完后可測量其它項目,請組長負責。⒈談自己的感受學生進行排序。學生討論小組討論并制訂方案三、繪制身高、體重的曲線圖1.提出要求:你能將自己從入學到現在的身高、體重繪制成曲線圖嗎?2.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曲線圖,你發(fā)現了什么?3提問: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向家長了解了自己出生第一年的生長情況,你覺得自己現在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和出生第一年比,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長速度一直長下去,會怎樣?學生繪制身高、體重曲線圖學生討論四、總結、拓展1、談話: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自己的成長情況,通過研究你有什么收獲?小結:我們成長的痕跡除了課上研究的這些內容外,還有許多,請同學們課后繼續(xù)去尋找。板書設計我在成長繪制身高、體重的曲線圖四、教學后記(反思)第1單元單元課題我們長大了第2課課題悄悄發(fā)生的變化總課時1教學目標能夠通過交談、查閱資料了解青春期特點;能夠選擇適當的方式表達和交流自己對青春期知識的了解。3、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發(fā)展特點;4、知道怎樣正確對待青春期變化。5、意識到青春期變化是人體的正常發(fā)育;教學重點:能夠選擇適當的方式表達和交流自己對青春期知識的了解。教學難點:知道怎樣正確對待青春期變化。課前準備教師:搜集有關青春期特點的錄像和相關資料制作成網頁。學生:課前讓學生分男、女生坐或和好朋友一起坐。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回顧導入1.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一些成長的情況,大家發(fā)現自己都在慢慢地長大了,自己的身體都有了一些變化,但這些變化我們能不能時時察覺出來?2.小結:對,這些變化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悄悄發(fā)生的,今天我們要來繼續(xù)了解我們身上悄悄發(fā)生的變化。學生討論二、了解青春期的變化1.講述:無論是在學習、運動還是在睡覺,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在生長變化。我們六年級的同學馬上要告別童年,向成年人進行過渡,這一段過渡期我們叫它青春期。在這段時期,我想大家在身體上都會有一些變化。2.談話:你愿意和好朋友或老師說說悄悄話,交流一下近來你的身體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嗎?3.全班交流:說說進入青春期,我們的身體有哪些明顯的變化?(可以結合自己說,也可觀察其它同學說)4.教師針對性小結。5.談話:請同學們觀察統(tǒng)計表,看看我國青少年的身高從多大年齡開始增長比較快?男生和女生有沒有差異?6.小結:青春期是我們由兒童向成人過度的時期,女孩大約從10歲開始進入青春期,相比之下男孩要晚些。這個時期我們的身體形態(tài)、心理方面都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7.播放青春期特點的錄像。8.談話:青春期除了生理上會發(fā)生變化,我們的心理也會發(fā)生變化。9.出示“青春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讀一讀。11.提問:近來你有沒有這方面的心理變化?12.小結:剛才我們一起說到的、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十分正常的生理現象,同學們不用害羞、不用害怕,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這些事情。同學自由交流,并將討論結果作簡單的記錄。學生交流三、討論如何對待青春期變化1.談話: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青春期我們要注意些什幺?2.教師對學生提到的問題進行小結,沒有提到的方面進行補充,并板書。(青春期注意點:加強營養(yǎng)、保證睡眠、注意衛(wèi)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穿戴合適的衣物、保持良好的情緒)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四、總結延伸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2.提問:進入青春期后,我們就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大人”了,你覺得當孩子好,還是成人好?為什么?3.談話:關于青春期,你還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識?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的有關青春期的知識,順利度過這一時期,老師專門為大家制作了這樣一個網頁,(教師打開網頁),你們想上網瀏覽一下嗎?4.學生上網瀏覽有關內容。5.匯報:從網頁中,你又有什么收獲?6.教師小結。7.布置作業(yè):以小組為單位出一張有關青春期知識的手抄報。學生交流討論板書設計悄悄發(fā)生的變化青春期的變化四、教學后記(反思)第1單元單元課題我們長大了第3課課題人生之旅總課時3教學目標1、能夠對人的一生劃分為幾個時期進行探究,并且有依據地自行劃分人的一生;2、能夠用不同的方法預測自己長大后的身高;3、能夠探究嬰幼兒和老年人的生活,寫出調查報告。4、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時期;5、知道怎樣劃分人的一生。6、愿意與他人合作交流;7、意識到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教學重點:能夠用不同的方法預測自己長大后的身高;教學難點:能夠對人的一生劃分為幾個時期進行探究,并且有依據地自行劃分人的一生;課前準備教師:獅身人面像圖片;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有提示語的記錄單。學生:課前問一問自己爸爸媽媽的身高;收集嬰幼兒和老年人生活的資料。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猜謎激趣1.談話:老師先給大家講個神話故事,聽完后猜一猜,這種動物是什么。你們想聽嗎?2.教師講解“斯芬克司之謎”的故事,同時出現獅身人面像圖片。3.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

學生討論回答4.小結:對,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軟弱無助的孩子,他用兩手兩腳爬行;在生命的當午,他成為壯年,用兩只腳走路;到了老年,臨到生命的遲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了拐杖,作為第三只腳。二、討論人的一生可以劃分成幾個時期1.出示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2.談話:古希臘神話故事說的是,人的一生要經過幼年、成年、老年三個階段(板書:幼年、成年、老年)。除此之外,還可以怎樣劃分人的一生?你能給你劃分的各個時期起個名稱嗎?(適時板書:人生之旅)3.請把你的劃分記錄在自己的記錄單上。人生之旅我將人的一生劃分為()個階段分別為:4.學生自己填寫記錄單。(1)請你在小組里交流一下你是根據什么來劃分的,是怎樣來劃分的。(2)與大家交流你是怎樣劃分的?(3)每一個同學匯報完,問其他同學:是否認可他的劃分依據、劃分階段?(4)看一看教材上愛因斯坦的照片,說說都是什么時期的。學生自己填寫記錄單。三、預測自己的身高1.出示P8上面的一組照片,談話:這是一個人從小到大和父親的合影,有趣嗎?從他們兩人不同階段的合影中,你有什么發(fā)現?他們的身高為什么越來越接近?長得為什么很像?2.小結:從這一組照片中,我們發(fā)現這個小孩慢慢長大了,他們的身高從原來相差很多,到越來越想近了。3.預測自己長大后的身高。(1)提出問題:老師發(fā)現,我們班有的同學長得也很快很學生交流三、預測自己的身高高,那是不是會越來越高無休止地長下去呢?而也有的同學卻長得很慢,他們是不是就長不高了呢?你們想不想知道自己長大后身高多少?(2)學生自學書上幾種預測身高的方法。(3)匯報書上介紹了哪些預測身高的方法?(根據學生的介紹,教師及時告訴學生到哪里去查表,怎樣查表,怎樣利用公式計算)(4)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可靠、準確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5)討論:你覺得哪種方法更可靠、更準確?4.小結:預測結果并不是絕對的,有很多因素會改變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鍛煉和營養(yǎng)等。我們只有積極健康地生活,才能長得更好。全班交流預測結果。四、討論、交流1.談話:我們都是從嬰兒到長大到成熟然后慢慢老去,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去收集資料和觀察了,你家里或鄰居家有嬰兒嗎?他們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他們的?還有老人,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們見到有困難的老人應該怎么做?2.思考:請你想象一下,自己60年后會怎樣生活?小組交流。學生匯報。五、總結、拓展1.談話: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2.小結:在剛才的交流中,我們知道了嬰兒和老人都是需要照顧的,你們愿意去關心、照顧他們嗎?課后請同學們去了解一下周圍哪些嬰兒和老人還需要別人的照顧,我們可以與其他同學一起組成一個學雷鋒小組,去幫助他們,你們愿意去做這件有意義的事嗎?學生交流板書設計人生之旅幼年、成年、老年四、教學后記(反思)第1單元單元課題我們在成長第4課課題踏上健康之路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夠用做統(tǒng)計圖的方法統(tǒng)計全班同學的身高;2、能夠根據統(tǒng)計圖對全班同學的身高情況作出解釋;3、能夠對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做出評價。4、知道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5、知道自己的生長發(fā)育情況;6、知道可以用做統(tǒng)計圖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狀況。7、意識到健康在人體生長發(fā)育中的重要作用;8、珍愛生命。教學重點:用做統(tǒng)計圖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狀況。教學難點:能夠對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做出評價。課前準備教師:學生:學生課前收集各種影響健康生活的資料,統(tǒng)計好全班同學的身高。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研究數據,制作身高統(tǒng)計圖(一)研究身高規(guī)律1.出示教材第11頁上的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講述:上面這一張是一組12歲兒童的身高統(tǒng)計表,下面是根據這組數據所做的統(tǒng)計圖。一、研究數據,制作身高統(tǒng)計圖2.談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這些數據和相關的統(tǒng)計圖,看看大家有什么發(fā)現?把你的發(fā)現在小組里交流一下。3.匯報:誰愿意把從這張統(tǒng)計圖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訴大家?小結:是呀,在同一年齡組中,中等身高占多數,矮個和高個差不多一樣多,相對較少,分布在兩頭。(二)制作班級身高統(tǒng)計圖表1.提問: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是怎樣的呢?你們想不想也來制作這樣一張統(tǒng)計圖?(1)課前,老師已經讓大家統(tǒng)計了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把統(tǒng)計表拿出來,誰來匯報一下統(tǒng)計結果?2.(教師出示一張空白統(tǒng)計圖)談話:下面就請大家根據課前統(tǒng)計的結果,在這張空白統(tǒng)計圖上分別制作我們班的男、女生身高統(tǒng)計圖。3.學生制作統(tǒng)計圖,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級身高統(tǒng)計圖。4.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張統(tǒng)計圖,看自己處于哪個位置上?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小組交流學生匯報學生匯報統(tǒng)計結果。二、了解等級價表,進行自我評價1.談話: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在班級中的狀況了,下面,我們再來根據書上為我們提供的身高等級評價表,來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發(fā)育。2.教師指導學生看表。3.學生活動: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級表中學生匯報、評價自己的生長發(fā)育在班級中的二、了解等級價表,進行自我評價所處的位置,同時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發(fā)育情況。5.教師小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fā)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突出表現為生長幅度猛增,促進青春期發(fā)育和性發(fā)育年齡不斷提前。狀況。三、討論、交流,了解健康生活方式1.談話:那么,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都應該怎樣做?3.匯報討論結果。4.思考: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還有哪些需要改變的生活方式?5.小結:我們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對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著極大的作用。學生交流討論。四、應用拓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2.提問:你能根據今天學到的知識,為自己制作一張健康作息表嗎?3.布置作業(yè):課后繼續(xù)收集有關影響身體生長發(fā)育的其他資料,與同學交流。板書設計踏上健康之路四、教學后記(反思)第2單元單元課題遺傳與變異第1課課題生物的俄遺傳現象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仔細觀察并描述圖片中三個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點;2、能對自己與家人的外型特征進行比較,并作合理解釋;3、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4、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遺傳的,如頭發(fā)、雙眼皮、膚色等;5、了解遺傳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教學重點:什么是遺傳現象教學難點: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課前準備教師:多位學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體課件,動植物圖片,查找有關遺傳的諺語學生:帶只有父母的照片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1、以前我們已經學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來的動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樣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生物的遺傳現象。(板書課題)2、我們先來看看書上P42,學生討論后回答一、導入大家?guī)瓦@三位同學找找他們的父母是誰3、為什么他們是他的父母呢?你從哪知道的?(讓學生找找這幾位父母與孩子的相似特征)二、學習新課1、人類的遺傳現象(1)剛才我們已經發(fā)現孩子和父母之間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科學上稱為“遺傳”。(2)你有沒有被媽媽或者爸爸的同事說過很像你媽媽或者爸爸?(3)我這里在課前請幾位同學帶來了他們的全家福,我們就來找找他們的父母。(4)不少同學也帶來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組間混合一下,看能不能為同學找到他的家人2、動物間的遺傳現象(1)觀察P43圖片,說說這些動物家庭的成員間有哪些相似的特征3、植物間的遺傳現象(1)觀察P44圖片,說說這些動物家庭的成員間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全班交流小組討論回答小組討論回答二、學習新課4、總結不僅人類每代間有遺傳現象,動植物也存在同樣的遺傳現象你還知道哪些描述遺傳現象的諺語嗎?例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學生思考三、遺傳現象的推測1、觀察圖片中每只小貓的顏色和花紋,推測一下小貓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樣子的?小組討論后匯報四、拓展作業(yè)1)今天我們觀察到的遺傳現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遺傳外,還有哪些可以被遺傳?回家問問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氣、習慣等方面也會遺傳嗎?板書設計生物的遺傳現象膚色、眼睛、臉形、遺傳:親代與子代之間或多或少的花紋、手指形狀相似的特征鼻子、嘴形……四、教學后記(反思)第2單元單元課題遺傳與變異第2課課題生物的變異現象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仔細觀察并描述圖片中動植物的特征,如顏色、形狀等;2、能對動植物的身體特征的差異性進行分析,并做出解釋;3、了解變異普遍存在兩種: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的變異。教學重點:什么是變異現象教學難點:了解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課前準備教師:多張有關玉米、康乃馨和金魚的圖片作成多媒體課件學生:查找有關變異的諺語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1、如果說克隆技術體現了生物的遺傳現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樣呢?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說說差別。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遺傳現象,那這些不同呢?我們一起來研究生物的變異現象。學生討論交流二、學習新課1、了解同學間的差異(1)子代與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變異”。(2)比較P45頁一張全家福的子代與父代之間的不同。2、班級差異大調查(1)選定幾個特征作為調查項目,例如“有無耳垂”、“單雙眼皮”、“舌頭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翹”等。(2)由教師組織全體學生參與,解釋清楚每個標準的定義。(3)我們調查出來的這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如果有些差異是因為環(huán)境的改變而產生的,那這種差異就會遺傳下去。3、動植物間的變異現象(1)觀察P46圖片,說說你的想法,為什么會這樣?4、總結你還知道哪些描述變異現象的諺語嗎?例如:“一豬生九仔,連母是個樣”等全班交流全班參與調查小組討論回答三、變異現象的拓展1、出示三葉草的圖片,說一說“幸運的四葉草”傳說有條件可以到校園中找找“幸運的四葉草”2、了解變異的兩種形式我調查一下,有沒有同學的父母都是帶近視眼鏡的?近視這個現象是變異嗎?3、你來設計一種有關四葉草的紀念品課后調查板書設計生物的變異現象變異:親子代與父代之間同一物種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變異。特征1人數特征2人數1有耳垂無耳垂2直發(fā)、卷發(fā)3單眼皮雙眼皮4舌頭能卷舌頭不能卷5大拇指能彎曲大拇指不能彎曲四、教學后記(反思)第2單元單元課題遺傳與變異第3課課題遺傳與變異的秘密總課時1教學目標科學探究●會查閱和收集有關遺傳和變異的圖片和資料,并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能引用資料編制科學小報??茖W知識●知道人類利用遺傳學知識,改善了人類生活并促進了生產;●知道生活中很多的農作物也是變異的結果。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供自己獲得的資料,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體驗合作的快樂;●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知道科學家為了研究遺傳和變異,進行了艱苦不懈的探索。教學重點:對于“遺傳和變異”的探索過程教學難點:采用人工進行變異的好與壞課前準備教師:相關圖片、材料,孟德爾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學生:小報資料教學過程(含課后活動)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調動學生已有經驗,導入新課1.我們已經學習了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后代長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們一起來探索遺傳和變異的秘密吧!二、了解孟德爾的故事1.你知道現在遺傳學之父是誰嗎?2.你聽了孟德爾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試著對實驗結果作出你的解釋學生講故事。二、了解孟德爾的故事3.但是后來的研究者又發(fā)現,用孟德爾的研究理論不能解釋另一些現象,究竟是什么現象呢?請一個同學繼續(xù)講故事。4.你對這個現象有什么解釋?

5.教師小結:孟德爾的研究理論只解釋了生物間的遺傳現象,并沒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會產生變異的現象。學生小組交流后再全班討論。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1.我們國家有一位水稻專家,他解決了世界農業(yè)科研難題,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水稻專家袁隆平。2.誰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請同學給大家說說。3.袁隆平在他的實驗中求的是遺傳還是變異?為什么說他解決了世界農業(yè)科研的難題?4.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或者閱讀教材49頁的資料——這些食物跟我們平時吃的有什么不同?5.這些都是經過改良的品種,你還了解哪些農作物的新品種?

學生回答板書設計尋找遺傳和變異的秘密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本次辯論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食用人工變異的食物是否合理四、教學后記(反思)第3單元單元課題進化第1課課題消失了的恐龍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夠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2、對有關恐龍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3、感悟到人應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教學重點:組織學生圍繞某個主題展開研討活動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收集、整理與恐龍相關的資料課前準備教師:有關課件,有關恐龍種類、生活方式及絕滅原因的圖文資料。學生:紙板、石膏粉、布條、水粉顏料、鐵絲、報紙、膠紙帶等制作恐龍模型的材料。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研究與恐龍有關的問題。充分放手讓學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通過討論,確定下幾個大家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后,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研究,最后寫出一份研究報告,然后在班級內交流。學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二、搞一個恐龍博覽會每個小組可根據愛好選擇其中的活動,做一兩件作品。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恐龍頭骨復印件、恐龍爪子的制作過程圖。課堂教學時間不夠,鼓勵學生課后完成。三、了解其他已滅絕或瀕危的動物,并調查它們滅絕或瀕臨滅絕的原因要求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源,調查相關資料,讓他們有一次心靈上的震撼學生調查相關資料四、討論:恐龍等物種的滅絕給我們什么啟示。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交流,引導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對生物的制約作用,使他們感悟到,如果人類再無視自然規(guī)律,肆意破壞自然環(huán)境,那么,人類也終將退出生命的舞臺。關于絕滅生物墓地,也要求學生查閱資料進行了解,教師作必要的介紹。請學生談談:面對著如林的墓碑,心中有什么感想?學生自主交流板書設計四、教學后記(反思)第3單元單元課題進化第2課課題化石告訴我們什么總課時1教學目標1、知道生物是不斷進化著的。2、認識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3、知道化石的成因。教學重點:了解化石的形成過程以及化石的作用教學難點:理解科學家面對化石引發(fā)的困惑課前準備教師:化石實物或模型、課件、石膏粉、肥皂水。學生:毛筆、牛奶盒或飲料瓶、貝殼(或植物、魚骨、硬幣等)。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⒈談話:關于化石,你們已經知道些什么?學生交流二、認識什么是化石⒈提問:教材上的圖片是什么化石2、出示一塊真的化石,讓學學生交流,并說出推斷依據生親手摸一摸,看一看。3、小結:化石是在地層巖石中保存的幾百萬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殘骸或遺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等。三、了解化石形成的過程⒈談話:化石這么神奇,請大家猜猜它們是怎么形成的?⒉多媒體演示化石的形成過程,學生觀看。⒊提問:請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下,化石是怎么形成的?⒋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學生猜測四、制作印記化石模型⒈教師演示印記化石模型制作方法。⒉提問:在制作過程中有沒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3、學生回答,教師小結。4、學生制作印記化石模型,教師適時指導5、各做展示做好的作品,交流感受。小結: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會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適的地質條件,和漫長年代的沉淀變化,而且大多數化石都深埋在地下,沒有被開采出來,所以每一塊化石都是非常珍貴的。學生回答并制作印記板書設計四、教學后記(反思)第3單元單元課題進化第3課課題達爾文與他的“進化論”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夠對生物的進化、適應和滅絕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2、知道自然淘汰、物競天擇的道理。教學重點:理解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區(qū)別教學難點:如何看待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達爾文生命進化論的挑戰(zhàn)課前準備教師:紅、黃、綠、黑四色豆子各20顆,相關課件。學生:查閱關于人類進化的相關資料。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認識達爾文及他的進化論⒈、談話:你們知道達爾文嗎?2學生自學教材第32頁關于達爾文的一段文字資料,完成活動記錄的第一部分:達爾文的經典進化論的的主要觀點是什么?3、理解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學生自學教材上的內容。了解我們身邊的自然選擇??捎枚嗝襟w演示尺飛蛾的例子。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關于達爾文的知識4、小結:生物不斷的進化,是為了適應他們生存的環(huán)境。5、學生試著用進化論的觀點解釋兩種狐貍不同之處形成的原因。二、認識人類在生物進化領域的研究仍在繼續(xù)⒈談話:近一百多年來,更的科家繼達爾文之后仍在進行著生物進化現象的研究。隨著新的考古證據的不斷發(fā)現,達爾文的經典進化論也不斷面臨著挑戰(zhàn)。⒉學生自學澄江生物群的相關資料,并完成實驗記錄的第二部分內容:達爾文經典進化論的哪一個觀點受到挑戰(zhàn),證據是什么?3、提問:澄江生物化石群的發(fā)現是否就能證明達爾文的說法是錯誤的?4、小結學生交流學生討論三、拓展⒈課后收集關于恐龍滅絕原因的各種假設,做成手抄報,和綜合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在班上交流。板書設計四、教學后記(反思)第4單元單元課題共同的家園第1課課題尋找生物的家園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夠列舉事例解釋生物伙伴的關系和敵對關系。2、知道什么是生物環(huán)境和生物的關系。3、知道生物棲息地的概念。教學重點:知道生物離不開合適的棲息地教學難點:觀察一棵樹上棲息的生物課前準備教師:圖片、課件學生: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⒈出示地球圖片,講解地球是每一種生物的家園,但每一種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著一定的范圍,它們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2、請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學生交流二、了解生物和他們的棲息地板書設計(一)、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出示P26頁的圖片,并問:這些動物分別住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2、問:在這些環(huán)境中還有哪些生物?3、問:它們?yōu)槭裁瓷钤谶@里?4、師小結: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二)了解生物的棲息地出示P27頁的自然風光或自己尋找的自然風光圖片問:請找出這張圖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問:這些生物為什么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中?師:一種生物愿意長期生活在某個環(huán)境里,因為這個環(huán)境為它提供了生存、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護所等條件,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被稱為生物的棲息地。出示樹的圖片。問:一棵樹會是多少種生物的棲息地。注意:要學生保護生物,不要傷害它們。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學生回答。學生尋找并回答。學生討論。學生到校園里進行實際觀察并做好記錄。尋找生物的家園四、教學后記(反思)第4單元單元課題共同的家第2課課題有利于生存的本領總課時1教學目標1、知道動、植物的生存本領是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2、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珍愛生命;教學重點:了解生物一些適應環(huán)境的本領教學難點:分析斑馬條紋混淆視覺的作用。課前準備教師:搜集有關動物捕食、安家、保護自己等本領的資料。學生:集有關生物捕食、安家、保護自己等本領的資料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1、播放《變色龍》錄像。2、談話:在剛才的畫面上看到了什么?3、提問:它有什么本領?有什么作用?4、動物們的哪些本領是有利于生存的?5、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6、談話: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利于動物生存的本領。(學生們開動腦筋,發(fā)散思維,查找各種動物生存的本領)二、給動物的本領分類1、談話:大家剛才了解了很多動物的生存本領,我們來給它們分類。2、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捕食安家保護自己3、談話:上課前大家已經找到許多關于動物生存本領的資料,給資料分分類,可以根據找到的資料和自己的興趣自由分組。集體討論。學生自由分成捕食、安家等小組。小組互相交流并討論。板書設計 有利于生存的本領給動物的本領分類四、教學后記(反思)第4單元單元課題共同的家第2課課題有利于生存的本領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將動、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與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領;2、知道動、植物的生存本領是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教學重點:了解生物一些適應環(huán)境的本領教學難點:分析斑馬條紋混淆視覺的作用。課前準備教師:搜集有關動物捕食、安家、保護自己等本領的資料。學生:集有關生物捕食、安家、保護自己等本領的資料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交流信息,探討有利于動物生存的本領1、各小組分組匯報(形式自選),交流補充。(1)各種動物怎樣捕食?捕食的本領與生存的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各小組分組匯報(2)各種動物怎樣安家?安家的本領與生存的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3)各種動物有哪些保護自己的高招?2、討論:受動物生存本領的啟示,想到哪些可以改善人類生活的新方案?(1)分組討論設計方案。(2)用圖、語言或簡單實驗、制作介紹方案。交流、補充還有哪些生存的本領二、探討給動植物搬家需要注意什么⒈講述:同學們參觀旅游過海底世界、植物園等地方,發(fā)現有些不在我們這邊生長的動植物也被請到了我們的身邊。為了養(yǎng)好這些動植物,工作人員也動了好多腦子。你們想想,在這個過程需要注意些什么?⒉把你見過的或知道的俄情況和同學們交流分享。3、談話:如果你是沒有經驗的,你能根據它們原來的生活環(huán)境來說說新環(huán)境應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嗎?學生交流三、課后拓展⒈要求學生編寫一份關于“有利于生存的本領“的小報。板書設計有利于生存的本領四、教學后記(反思)第4單元單元課題共同的家園第3課課題有趣的食物鏈總課時1教學目標1、知道同類生物在適應環(huán)境方面的具體事例;知道一些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事例;2、知道動、植物的生存本領是與其生存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3、體驗動、植物生存本領的神奇與偉大;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珍愛生命。教學重點:知道生物間存在錯綜復雜的食物關系。教學難點:學會找、寫食物鏈。課前準備教師:不同種類分解者的圖片或視頻資料學生: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1、教師出示螳螂捕蟬的圖片:同學們,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一個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闭垖W生用圖畫完成這個成語。2、教師:你們能通過這幅畫,找出畫上這些動物的關系嗎?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講解食物鏈的概念。學生畫圖二、認識食物鏈及其構成1、教師:你能根據食物鏈的有關知識為我們剛才完成的食物鏈加上一些動物或植物嗎?(學生活動,并請部分學生上臺畫)2、教師結合圖,講解有關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3、學生說說課本54頁里的動物哪些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并說明理由。學生齊讀食物鏈組成部分的概念,知道食物鏈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組成的三、認識食物網1、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食物鏈和食物鏈的組成部分,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個能更深入認識食物鏈的活動。2、教師介紹活動規(guī)則:由幾位學生扮演不同的動物及植物和細菌,圍成一個圈。先由一個代表食物鏈頂級動物的同學手拿一捆塑料繩,當它想要吃哪一種動物時就把手中的塑料繩的另一頭丟給哪一種動物,最后看看用塑料繩形成的錯綜復雜的食物鏈,形成了食物網。3、教師介紹食物網的概念,加深學生對食物網的認識。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四、拓展思考教師剪斷通過其中一種動物的所有食物鏈,同時引導學生理解在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每一種動物都很重要。教師提問:如果食物鏈斷了會怎么樣?同時為下節(jié)課教學做好鋪墊。板書設計3.有趣的食物鏈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植物)(動物)四、教學后記(反思)第4單元單元課題共同的家園第4課課題生態(tài)平衡總課時 1教學目標1、認識草原上的生態(tài)平衡關系和沙塵暴的成因。2、通過分析草原上的生態(tài)平衡關系和沙塵暴成因,知道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初步樹立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思想。3、知道自然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一個和諧的整體,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形成,如果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受到了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失去平衡。教學重點:懂得維系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制作生態(tài)瓶,模擬生態(tài)系統(tǒng)課前準備教師:活動手冊、有關草原和沙塵暴的圖片、影視資料學生: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⒈出示掛圖(食物鏈):提問:同學們圖上的這些生物之間存在怎樣的食物關系呢?你能來說一說嗎?⒉提問:在大自然中,老鷹能把蛇吃光嗎?蛇能把田鼠吃光嗎?田鼠能把所有食物吃光嗎?師生討論⒊小結:我們常常把自然界學生回答一、導入新課里生物和他們周圍的環(huán)境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比如森林里的生物和空氣、陽光、水等構成了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上的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同樣也構成了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在一般情況下,各種生物之間的數量是維系在一定水平上而且變化不大的,我們把這種生狀態(tài)叫做生態(tài)平衡。二、認識破環(huán)生態(tài)平衡的嚴重后果⒈談話:自然界長期形成的的食物鏈和食物網維系著生態(tài)平衡,這些食物鏈被破壞,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請大家把課本翻到49頁,閱讀資料第一、第閱讀二段。2、討論;(1)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鹿群大量繁殖的?這樣一來帶來哪些問題?(2)如果你是一位生態(tài)學家,你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解決這個問題?3、出示草原荒漠化的圖片,談話:它美嗎?這里原本是草原,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模樣呢?下面請聽老師來給你們講一講。學生閱讀資料老師講述草原荒漠化的原因。4、提問:是什么原因讓陰山下美麗的草原消失了呢?5、談話:因為內蒙古草原的荒漠化。在我國北方每年都要遭到沙塵暴的侵襲,連我們的首都北京也不能幸免。你覺得應該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呢?6、小結:很多同學都提出了一些很不錯的建議,比如植樹造林等。師生討論三、了解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方法⒈提問:(1)在我們的家鄉(xiāng),也有破環(huán)生態(tài)平衡的事情發(fā)生嗎?(2)應該怎樣來保護我們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平衡呢?⒉師生討論⒊用課件介紹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方法,介紹我國設立自然保護區(qū)的情況。學生討論交流板書設計生態(tài)平衡四、教學后記(反思)第5單元單元課題神奇的能量第1課課題各種各樣的能量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量能使物體動起來;能量有很多種形式,聲、光、電、熱都是能量的形式;能量還儲存在食物、燃料中。2、能根據生活經驗、資料和實驗來認識能量,了解周圍存在的能量和形式;經歷光、熱、聲是否是能量的探究過程;能與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討一些有關能量的知識。3、能積極地從事有關能量的探究活動;能積極地與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對研究能量的興趣。教學重點:認識各種各樣的能量。教學難點:認識食物.燃料中的能量。課前準備教師:課件、“火箭”及“發(fā)射器”,實驗表格。學生: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揭題:1.

播放課件“本單元的小詩歌”——“我相信一定是有什么,托起風箏在藍天自由飛翔。我相信,一定是有什么,讓水車在河邊吱呀呀地歌唱。我相信,一定是有什么,讓向日葵綻開金黃燦爛的微笑?!乙弥腔鄣拇竽X,尋找這背后的神奇……”生答:風、水、太陽。一、導入揭題2.

師問:“你們知道是什么讓風箏飛翔嗎?”“什么讓水車吱呀呀地歌唱?”“什么讓向日葵微笑呢?”(依次出現投影:圖片)3、

再出現各種圖片:它們又是依靠什么“工作”或運動的呢?

師小結:像這樣能使物體“工作”或運動的本領叫能量。風有風能,水有風能,太陽有太陽能。你還知道哪些能量的名稱?師相機板書。生答。二、討論各種能量的作用。1.

師述:我們生活中存在著這么多種能量,它們都有什么作用呢?出示課件:課文中的插圖(逐次出示)。a、

太陽光可以使植物生長,還能用來發(fā)電,還能使熱水器里的水變熱,能把衣服曬干…b、

熱能可以將水燒開,還能發(fā)電,能把飯煮熟,能給我們取暖……c、

電能可以使電燈發(fā)亮,還能使電動機轉動,使電視機出圖像,使電瓶車跑起來……討論后回答(看哪個小組說得多)學生回答:二、討論各種能量的作用。d、

食物中的化學能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工作”,還能使我有力氣踢球……e、

水能可以使水車轉動,可以發(fā)電,可以沖洗車輛……f、

聲能可以使紙片振動,還能使水面泛波……g、

風能……3、師小結:太陽能可以發(fā)電、曬衣服,熱能可以煮飯、燒水,電能可以使家用電器“工作”,化學能可以使我們的身體“工作”,一句話能量可以使物體運動??梢哉f,我們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能量,如果沒有能量,人類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動都將停止。板書設計各種各樣的能量太陽光熱能電能水能聲能風能四、教學后記(反思)第5單元單元課題神奇的能量第2課課題能量的轉換總課時1教學目標1、知道一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2、能夠針對具體情境,說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轉換成另一種什么形式的能。教學重點:知道一種形式的能量可以轉換成另一種形式的能量教學難點:理解各種形式能量之間是如何轉換的課前準備教師:火柴、細鐵絲或縫衣針、小燒杯學生: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1、在上節(jié)課里我們講到各種各樣的能量都有著不同的作用,其實能量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請同學們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樣的感覺?2、師:在搓手的時候,同學們會感覺到手里慢慢有點熱,其實是由我們體內的化學能轉換成了熱能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量的轉換。學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覺。二、探究能量如何轉換1、認識能量之間的轉換出示P45頁的圖片,請學生們觀察并描述圖中能量轉換是如何進行的。教師規(guī)范學生的描述:如光能轉換為化學能

太陽光使西紅柿生長,西紅柿儲存有化學能的方式描述。盡量讓學生描述完整。并且讓學生把能量轉換的過程寫在活動記錄上。2、運用能量轉換的知識師:運用你掌握的關于能量轉換的知識,以卡通畫的形式將你的能量轉換過程畫出來,其中應至少兩種能量轉換。學生觀察并描述學生動手去畫,師巡視指導。板書設計能量的轉換四、教學后記(反思)第5單元單元課題神奇的能量第3課課題能源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不同的能量。能夠區(qū)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的能量。2、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qū)別。3、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能保護不可再生性能源,開發(fā)新能源。教學重點:了解能源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應運的基本情況教學難點:做太陽能灶時將鋁箔平整的貼在碗內壁課前準備教師:課件、有關圖片學生: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1、出示P47的圖片。師問:請指出圖片中的物品名稱。問: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請學生回答。要求說得明白具體,并一一對應,不能隨便說。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們把能產生能量的物品稱為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源一課。學生回答圖片中和物品名稱。二、了解能源的來源師問: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來的?學生可以盡情地說,師要有規(guī)律地板書在黑板上。師問:同學們說了這么的物品,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并給它們分分類?師小結:我們生活或生產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師問:對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學生表達自己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學生討論并匯報。三、了解能源的重要性請學生閱讀P48的資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啟發(fā)?師小結:人們在生活生產中都離不開能量,而其中礦物燃料所占比重相當大,而這些能源都是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這些能源只要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學生閱讀資料。請學生說說對閱讀資料后的想法。臨到枯竭的危險。所以,我們在使用能源時要注意保護這些能源,并且多開發(fā)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四、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各小組自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板書設計能源四、教學后記(反思)第5單元單元課題神奇的能量第4課課題節(jié)約能源與開發(fā)新能源總課時1教學目標1、意識到節(jié)能和開發(fā)新能源的重要性。2、能夠圍繞白織燈與節(jié)能燈哪個效率高開展探究活動3、反思人類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并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教學重點:知道如何節(jié)約能源。教學難點:理解白熾燈與節(jié)能燈哪個效率高。課前準備:學生收集有關新能源資料。課前準備教師:一只白織燈和熒光燈,溫度計學生: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導入新課⒈師講述:我們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儲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對日益枯竭的礦物能源問題,人們正竭力尋找解決的辦法。2、今天我們來學習節(jié)約能源與開發(fā)新能源。二、學習新知1、節(jié)約能源師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出示P50三幅圖,師學生舉例。二、學習新知講解生活中浪費能源的例子如:在使用空調時設定的間諜過高或過低,造成浪費電的現象。人們的生活不斷改善,擁有汽車的人越來越多,造成汽油的緊張。在白天的時候,路燈一然大開。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常見的現象,不僅僅這三種情況,還有更多。2、做實驗:比較白熾燈和熒燈哪個效率更高。此實驗以教師的演示為主,以免學生出現傷害。3、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出示P51頁的未來的住宅圖,請學生仔細觀察哪些是利用了自然能源?閱讀P51的資料,了解太陽能的作用。4、介紹幾種新能源的開發(fā)。海洋潮汐能、沼氣能、地熱能學生觀察并討論。學生匯報自己的觀察結果。三、課后延伸圍繞我可以為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做些什么開展討論。板書設計節(jié)約能源與開發(fā)新能源海洋潮汐能、沼氣能、地熱能四、教學后記(反思)第6單元單元課題拓展與應用第1課課題拓展總課時1教學目標1、能夠主動探究積極發(fā)現,開展拓展性活動。2、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義。3、感受溫室效應及空氣有質量、水的傳熱、空氣動力、熱脹冷縮等原理及其現象。教學重點:開展運用已有知識解釋一些具有科學現象的練習活動。教學難點:在解釋現象中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