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的茶道禮儀_第1頁
中國著名的茶道禮儀_第2頁
中國著名的茶道禮儀_第3頁
中國著名的茶道禮儀_第4頁
中國著名的茶道禮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茶道烹茶飲茶的藝術(shù)。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钡臇|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nèi)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茶分六種:紅茶、綠茶、黑茶、黃茶、青茶(烏龍茶)和白茶。

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xiàn)一定的禮節(jié)、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shù)。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jié)合,并通過茶藝表現(xiàn)精神。興于中國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nèi)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huán)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12級英語系程桐G1121409512級英語系左緣G112140022021/6/271目錄簡介接待禮儀品茶禮儀2021/6/272茶道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teaceremony)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shù),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钡臇|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nèi)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2021/6/273茶道是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xiàn)一定的禮節(jié)、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行為藝術(shù)。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jié)合,并通過茶藝表現(xiàn)精神。興于中國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nèi)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huán)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繼承唐宋遺風。2021/6/274茶文化屬中國文化范疇,即為以禮規(guī)范品茶的各個細節(jié),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huán)境、和飲者的修養(yǎng)、情緒等共同形成的一種意境之美。茶文化的內(nèi)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一種具體表現(xiàn),談茶文化必須結(jié)合中國漢文化而論之。茶文化的精神內(nèi)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nèi)涵禮相結(jié)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jié)現(xiàn)象。2021/6/275//////////////////////////////////////////////////////接待禮儀(一)裝扮要求1、化妝清新淡雅——茶藝人員宜著淡妝,忌濃妝艷抹,不要佩戴夸張首飾,不可涂抹香水、香粉、指甲油等有刺激性氣味的化妝品,影響茶的本味。頭發(fā)應(yīng)盤起,以免散落的頭發(fā)掉到臉上影響操作。2、著裝得體大方——茶藝人員著裝以整潔大方、自然為好。2021/6/276//////////////////////////////////////////////////////接待禮儀(二)動作要求茶藝人員泡茶動作要從容優(yōu)雅、井井有條。放取物件手要輕,動作要連貫。在進行注水、斟茶、溫杯、燙杯等動作時單手回旋,右手必須按逆時針方向,左手按順時針方向,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反之則變暗示趕客人走的意思。2021/6/277(三)姿態(tài)要求在茶藝活動中,要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1、走相如是女性,行走時腳步須成一直線,上身不可搖擺扭動,以保持平衡。同時,雙肩放松、下頜微收,兩眼平視。并將雙手虎口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免行走時擺幅過大。若是男士,雙臂可隨兩腿的移動,作小幅自由擺動。當來到客人面前時應(yīng)稍傾身,面對客人,然后上前完成各種沖泡動作。結(jié)束后,面對客人,后退兩步傾身轉(zhuǎn)彎離去,以表示對客人的恭敬。2021/6/278//////////////////////////////////////////////////////2、站相站立時需做到雙腿并攏,身體挺直,雙肩放松,兩眼平視。女性應(yīng)將雙手虎口交叉,右手貼在左手上,并置于上腹前;男士同樣應(yīng)將雙手虎口交叉,但要將左手貼在右手上,置于上腹前,而雙腳可呈外八字稍作分開。上述動作應(yīng)隨和自然,避免生硬呆滯。2021/6/2793、坐相沖泡者坐在椅面的1/2或2/3,要全身放松,端坐中央,使身體重心居中,保持平穩(wěn)。同時,雙腿并攏,上身挺直,切忌兩腿分開,或一腿擱在另一腿上,不斷抖動。另外,應(yīng)頭部上頂,下頜微作收斂,鼻尖對向腹部。如果是女性,可將雙手手掌上下相搭,平放于兩腿之間;而男士則可將雙手手心平放于左右兩邊大腿的前方。2021/6/2710奉茶順序第一步:何時上茶(1)如果是客人來訪(家里或者辦公室):客人進屋后,先讓座,后備茶。(2)如果是商務(wù)來往:上茶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應(yīng)當在雙方完成交換名片相互介紹之后。2021/6/2711第二步:奉茶禮儀(1)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慣,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沒有杯耳的茶杯倒?jié)M茶之后周身滾燙,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fā)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wèi)生。(2)在上茶時不要將茶具放在文件等重要物品之上;無論什么時候都應(yīng)先給客人上茶(3)會客室中,需從訪客的正面開始上茶,上茶的基本規(guī)則是,從訪客背后的右側(cè)或者斜前方上。為了避免居高臨下地俯視客人,應(yīng)低著腰將茶端上桌。2021/6/2712第三步:倒茶禮儀倒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顯示您不夠細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什么味道,又給客人你摳門的感覺。泡茶的水要用開水。有句話叫茶七飯八酒十分,因此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也不宜倒得太少,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如果客人多,可以遵循先客后主、先主賓后次賓、先女后男、先長輩后晚輩的原則;可以以進入客廳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倒茶;如果客人在茶臺前,當右手置公道杯時,則順時針倒茶;當左手置公道杯時,則逆時針倒茶2021/6/2713第四步:續(xù)茶禮儀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不端起茶杯,而直接在桌上或茶幾上往杯中倒水、續(xù)水,是不符合操作規(guī)范的。添茶的時候要先給客人,再給領(lǐng)導(dǎo),最后再給自己添。2021/6/2714第五步:后續(xù)禮儀會面完畢,客人離席恭送而出后,才能收拾桌面的茶具。切忌客人未走時匆匆收拾茶具給人造成“趕客”的誤會。2021/6/2715品茶禮儀(一)鞠躬禮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種。根據(jù)行禮的對象分成"真禮"(用于主客之間)、"行禮"(用于客人之間)與"草禮'(用于說話前后)。站立式鞠躬與坐式鞠躬比較常用,其動作要領(lǐng)是:兩手平貼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彎腰,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彎腰到位后略作停頓,再慢慢直起上身。行禮的速度宜與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現(xiàn)不諧調(diào)感。"真禮"要求行九十度禮,"行禮"與"草禮"彎腰程度較低。在參加茶會時會用到跪式鞠躬禮。"真禮"以跪坐姿勢為預(yù)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蓋間只留一拳空當(切忌低頭不彎腰或彎腰不低頭)。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行禮"兩手僅前半掌著地,"草禮"僅手指第二指節(jié)以上2021/6/2716(二)伸掌禮這是品茗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禮節(jié),表示"請"與"謝謝",主客雙方都可采用。兩人面對面時,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并坐時,右側(cè)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cè)方伸左掌行禮。伸掌姿勢為:將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邊,四指自然并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nèi)凹,手心中要有含著一個小氣團的感覺,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顯得輕浮。行伸掌禮同時應(yīng)欠身點頭微笑,講究一氣呵成.2021/6/2717(三)叩指禮此禮是從古時中國的叩頭禮演化而來的,叩指即代表叩頭。早先的叩指禮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腕握空拳,叩指關(guān)節(jié)。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化為將手彎曲,用幾個指頭輕叩桌面,以示謝忱。2021/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