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基礎知識講義復習要點_第1頁
初級經濟基礎知識講義復習要點_第2頁
初級經濟基礎知識講義復習要點_第3頁
初級經濟基礎知識講義復習要點_第4頁
初級經濟基礎知識講義復習要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heponywasrevisedinJanuary2021TheponywasrevisedinJanuary2021初級經濟基礎知識講義復習要點經濟基礎知識講義筆記一、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guī)律1、物質資料生產及其必備的基本要素(1)物質資料生產勞動者按照預期目的,運用勞動資料加工于勞動對象,改變勞動對象的形狀、性質或地理位置,使它適合人們需要的過程。(2)物質資料生產必備的三個要素——人的勞動、勞動資料、勞動對象2、社會生產關系及其主要類型(1)社會生產關系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形成的,并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關系的總和。(2)社會生產關系的基本類型——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原始社會的生產關系)3、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過程(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2)運動過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也具有反作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也有反作用。4、社會基本經濟規(guī)律的客觀性及其類型(1)經濟規(guī)律的客觀性客觀經濟條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尊重經濟規(guī)律(2)經濟規(guī)律的類型在人類各個階段中都起作用的經濟規(guī)律——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在幾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的經濟規(guī)律——價值規(guī)律只在一個社會階段中起作用的經濟規(guī)律——剩余價值規(guī)律、按勞分配規(guī)律二、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演化1、人類社會經濟制度演變的原因及經歷的主要階段(1)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根本原因。(2)人類社會經濟制度的演變經歷了五個階段:原始社會制度、奴隸社會制度、封建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和社會主義社會制度。三、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1、自然經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自然經濟的概念為了滿足生產者或經濟單位自身需要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2)自然經濟的基本經濟特征——自給自足2、商品經濟產生的基本條件(1)社會分工(2)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經濟實體。3、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基本過程(1)簡單商品經濟: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2)發(fā)達商品經濟:資本主義社會從生產資料所有制、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目的、市場、市場體系、市場機制等幾方面區(qū)分。四、市場與市場體系1、市場與市場體系的基本概念(1)市場的概念狹義:商品交換的場所、渠道或領域。廣義:一切商品和生產要素交換關系的總和,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市場。(2)市場體系的概念現(xiàn)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在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市場有機整體。2、市場體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1)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功能(2)經濟聯(lián)系功能(3)利益關系調整功能(4)信息產生和傳遞功能(5)社會評價功能四、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1、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1)區(qū)別商品經濟A.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經濟活動方式,商品生產者之間的關系通過等價交換實現(xiàn)。B.商品經濟是相對于自然經濟、產品經濟而言的。市場經濟A.市場經濟是通過市場或市場機制來配置資源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在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起基礎性作用,通過市場機制(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來引導和調節(jié)企業(yè)和居民的行為。B.市場經濟是相對于計劃經濟而言的。(2)聯(lián)系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市場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的商品經濟。商品經濟的充分發(fā)展必然過渡到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發(fā)展的商品經濟。2、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式(1)市場配置方式:市場運行機制、企業(yè)、價格、競爭、市場經濟(2)計劃配置方式:計劃配額、行政命令、國家、全面計劃、計劃指標、行政手段、集中3、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之間的關系(1)經濟制度決定經濟體制的特點。(2)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和特點也要通過與其相適應的經濟體制反映出來,是經濟制度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第二章商品經濟的基本原理一、商品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1、商品的基本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1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滿足人類某種需要的屬性。(2自然屬性。(3反映人與自然的關系。商品的價值(1)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2本質屬性、社會屬性。(3)體現(xiàn)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比較勞動耗費和交換勞動的社會經濟關系。2、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具體勞動(1)在一定具體形式下進行的勞動。(2)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3)體現(xiàn)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勞動的自然屬性。(4)生產不同使用價值的勞動在質上是不同的,在量上無法比較抽象勞動(1)撇開勞動的具體形式的一般人類勞動。(2)抽象勞動形成商品價值。(3)體現(xiàn)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屬性。(4)對于生產任何商品的勞動來說都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區(qū)別。3、商品價值量的概念及其決定因素(1)商品的價值量決定于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2)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成正比,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二、貨幣的產生和職能1、貨幣產生的過程(1)簡單或偶然的價值形式(2)擴大的價值形式(3)一般價值形式(4)貨幣價值形式2、貨幣的本質和基本職能(1)貨幣的本質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xiàn)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2)貨幣的基本職能價值尺度——基本職能流通手段——基本職能貯藏手段(必須是足值的貨幣)支付手段——延期支付、支付債務、租金、利息、工資等世界貨幣3、貨幣流通的基本規(guī)律(1)概念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其基本內容是: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由流通中的商品價格總額和貨幣流通的平均速度來決定。(2)公式一、價值規(guī)律及其作用1、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1)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2)價值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形式價值規(guī)律對生產和交換活動的支配作用是通過價格運動表現(xiàn)出來的。商品的價格與價值不一致:價格以價值為基礎,圍繞價值上下波動。2、價值規(guī)律在商品經濟中的主要作用(1)調節(jié)資源配置和經濟活動。(2)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3)促使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實現(xiàn)優(yōu)勝劣汰。第三章剩余價值的產生與流通一、貨幣轉化為資本1、資本總公式及其存在的矛盾(1)資本流通的總公式資本流通的完整形式應該為:G—W—G’,G’=G+△G,(資本總公式)△G是資本在運動過程中的價值增值額,稱為剩余價值(m)。資本流通中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貨幣在運動中產生了剩余價值,轉化為了資本。資本就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2)資本總公式的矛盾從形式上來看,資本總公式中的價值增值同價值規(guī)律是矛盾的。按照價值規(guī)律的要求,在流通過程中,無論是G—W,還是W—G,商品的價值量都不發(fā)生變化,但是,資本總公式呈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是,經過流通過程,資本的價值發(fā)生了增值。2、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勞動力的特殊性: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在創(chuàng)造自身價值的同時,能夠創(chuàng)造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二、勞動力成為商品1、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的條件(1)勞動者必須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勞動力;(2)勞動者喪失了一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只能靠出賣勞動力為生。2、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1)勞動力的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所必需的勞動時間可以歸結為生產生活資料所必需的勞動時間。具體包括三個部分三、剩余價值的生產1、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值過程的統(tǒng)一(1)資本主義生產過程首先表現(xiàn)為生產各種物質資料的勞動過程。(2)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又是生產剩余價值的價值增值過程,這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2、資本的價值形式(1)根據(jù)資本在剩余價值生產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資本在價值形式上區(qū)分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2)不變資本: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3)可變資本: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生了價值的變化,即發(fā)生了價值增值。3、剩余價值的生產方法(1)資本家獲取剩余價值的基本方法有兩種: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2)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在雇傭工人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進行的剩余價值生產。(3)相對剩余價值生產①在工作日長度不變時,由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進行的剩余價值生產。②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是以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為條件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資料價值下降——勞動力價值下降——必要勞動時間縮短——生產相對剩余價值四、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1、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1)剩余價值是可變資本帶來的,利潤是生產成本(資本家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2)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或轉化形式。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1)矛盾①各個生產部門資本有機構成的不同,決定了其具有不同的利潤率,等量資本不能獲得等量利潤。②資本的特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2)矛盾的解決:資本在部門之間的轉移——平均利潤率的形成(3)平均利潤率=剩余價值總量/社會總資本(4)平均利潤:各個生產部門的資本家按照平均利潤率所獲得的利潤。3、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1)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2)生產價格:是由商品的生產成本加平均利潤構成的價格。(3)生產價格是由價值轉化來的,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五、剩余價值的分割1、剩余價值分割的實質剩余價值的分割,清晰地反映出資本主義社會剝削階級對剩余價值的共同瓜分,從而進一步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實質。2、剩余價值分割的具體形式:(1)商業(yè)利潤(2)利息(3)銀行利潤(4)資本主義地租六、剩余價值的流通過程1、資本循環(huán)的階段、形式和應具備的條件(1)購買階段——貨幣資本(2)生產階段——生產資本(3)銷售階段——商品資本2、資本周轉速度及其對剩余價值產生的影響(1)資本周轉速度可以用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shù)兩個方面來表示。(2)資本周轉時間①資本周轉一次所需要的時間,由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構成。②生產時間是指資本停留在生產領域的時間,由四個部分組成:勞動時間、自然力獨立作用于勞動對象的時間、生產資料的儲備時間、正常的停工時間。(3)資本周轉次數(shù):是指在一定時間內(通常為一年)資本周轉的次數(shù)。(4)資本周轉速度與資本周轉次數(shù)成正比,與資本周轉時間成反比。3、社會資本再生產的過程及其實現(xiàn)條件(1)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xiàn)過程及其條件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xiàn)過程①Ic通過第一部類內部的交換實現(xiàn);②Ⅱ(v+m)通過第二部類內部的交換實現(xiàn);③I(v+m)和Ⅱc通過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實現(xiàn)。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實現(xiàn)條件(供給=需求)①基本條件:I(v+m)=Ⅱc②派生條件:(2)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xiàn)過程及其條件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①第I部類生產的生產資料,要大于兩大部類消費掉的生產資料。②第Ⅱ部類生產的消費資料,要大于兩大部類原有勞動者和資本家有購買能力消費需要之和。即: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xiàn)過程①I(c+△c)通過第一類部內部的交換實現(xiàn);②Ⅱ(v+△v+m/x)通過第二部類內部的交換實現(xiàn);③I(v+△v+m/x)和Ⅱ(c+△c)通過兩大部類之間的交換實現(xiàn)。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xiàn)條件(供給=需求)①基本條件:I(v+△v+m/x)=Ⅱ(c+△c)②派生條件:4、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及產生根源(1)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生產相對過剩。(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資本主義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第四章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歷程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一、資本主義的歷史發(fā)展過程1、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和市場機制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的主要特點是自由競爭、自由經營,企業(yè)的經營活動由市場機制來調節(jié),國家不干預經濟。二、壟斷資本主義1、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1)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導致了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壟斷組織的產生;(2)銀行資本和工業(yè)資本已經融合起來,形成了金融寡頭;(3)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4)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2、壟斷資本、金融寡頭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1)壟斷資本(2)壟斷組織(3)壟斷利潤(4)金融寡頭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及其主要形式(1)產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國家政權和私人壟斷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2)主要形式①國有企業(yè)——“國有化”、直接投資②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yè)內部的結合,即國家與私人共有的壟斷資本③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在企業(yè)外部的結合,即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的各種干預和調節(jié)措施。三、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趨勢1、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變化及其實質(1)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社會生產力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政治統(tǒng)治形式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相對緩和(2)當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前提下進行的調整和變化。仍然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是更高程度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四、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1、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客觀必然性(1)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性質規(guī)律(2)只有以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代替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才能最終解決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特點(1)政治前提——建立無產階級政權(2)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3、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的基本途徑(1)沒收官僚資本;(2)改造民族資本;(3)改造農業(yè)和手工業(yè)中的個體私有制。第五章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一、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其根本任務和目的1、社會主義的本質鄧小平:“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3、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消滅剝削,消除貧富兩極分化、實現(xiàn)共同富裕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及基本經濟制度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1)定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fā)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2)兩層含義①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②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不發(fā)達的階段。(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必須建立和發(fā)展市場經濟體制;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與合法經營先富裕起來。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1)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2)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第六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及其運行基礎一、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1、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存在的原因:(1)社會分工(2)獨立經濟利益實體的存在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定義與特征(1)定義: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制。(2)與其他社會的市場經濟一樣的共同特征①一切經濟活動都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市場實現(xiàn),市場機制起基礎作用;②市場主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③商品的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④政府不直接干預市場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⑤經濟運行依據(jù)法律規(guī)范進行。(3)特殊性①所有制結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②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③宏觀調控——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相結合,間接手段。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基本模式1、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1)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涵義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制。2、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模式(1)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2)統(tǒng)一開放的市場體系;(3)間接手段、宏觀調控體系;(4)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5)社會保障制度。三、社會主義市場體系1、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基本特征(1)統(tǒng)一性(2)開放性(3)競爭性(4)規(guī)范性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1)商品市場:商品市場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它是商品流通的載體。由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組成。(2)要素市場:人們把生產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無形商品稱作生產要素,包括資本、勞動力、房地產、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交易的市場為要素市場。包括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3、社會主義市場規(guī)則和秩序(1)市場規(guī)則:市場進入規(guī)則市場交易規(guī)則市場競爭規(guī)則(2)市場秩序:市場進入秩序市場交易秩序市場競爭秩序4、社會主義市場的中介組織(1)定義:介于國家和市場經營主體及消費者之間的非行政性社會經濟組織和機構的通稱。(2)分類①為商品流通提供服務和溝通的市場中介——經紀人、信息咨詢;②對市場運行提供公證和進行監(jiān)督的市場中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和仲裁機構、計量和質量檢驗認證機構、資產和資信評級機構等。(3)對市場中介組織的管理:一般包括立法管理、行政管理、行業(yè)管理和自律管理四個方面。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1、社會主義企業(yè)和企業(yè)制度(1)定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是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和民事義務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2)企業(yè)具有兩重性質:既是生產力的組織形式,又體現(xiàn)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2、社會主義企業(yè)的類型(1)按企業(yè)的所有制性質①全民所有制(國有)企業(yè)②集體所有制企業(yè)③私營企業(yè)④混合所有制企業(yè)⑤外商投資企業(yè)⑥個體工商戶(2)按企業(yè)的組織形式①公司制企業(yè)②個人獨資企業(yè)③合伙企業(yè)④個體工商戶3、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基本特征(1)產權清晰其內容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出資人的所有權清晰;二是企業(yè)法人財產權清晰。(2)權責明確(3)政企分開(4)管理科學4、我國農村的基本經濟制度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是以實行土地的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為主要標志。第七章社會主義經濟的增長和發(fā)展一、社會主義再生產1、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實質: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提高社會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2、社會主義再生產的特點(1)擴大再生產(是指生產在擴大的規(guī)模上重復進行的再生產)。(2)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和內涵的擴大再生產二、社會主義的產業(yè)結構1、產業(yè)結構的內涵及其分類方法(1)產業(yè)結構的涵義:國民經濟中各產業(yè)之間及產業(yè)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和結合狀況,是國民經濟的一個基本方面。(2)產業(yè)的分類兩大部類分類法——生產資料生產、消費資料生產三次產業(yè)分類法——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第三產業(yè)生產要素密集程度分類法——資本密集型產業(yè)、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技術密集型產業(yè)。2、影響產業(yè)結構的因素:(1)消費結構(2)資源結構(3)投資結構(4)科學技術(5)勞動力素質和數(shù)量(6)產業(yè)間的關聯(lián)方式3、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1)定義:國民經濟中各個產業(yè)間建立起最佳的結構和最優(yōu)的比例關系。(2)我國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的目標①短期目標:實現(xiàn)產業(yè)結構的運行均衡②長期目標:實現(xiàn)產業(yè)結構高度優(yōu)化(3)實現(xiàn)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目標的途徑①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產業(yè)結構轉換機制,充分發(fā)揮價值規(guī)律、市場機制、宏觀調控的作用,推動產業(yè)發(fā)展和調整。②選準主導產業(yè)、培育戰(zhàn)略產業(yè)、強化基礎產業(yè)。三、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分配1、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在與物質生產有直接聯(lián)系的成員中進行的。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形成國家集中的純收入、企業(yè)收入和生產勞動者的個人收入三部分,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三種基本的原始收入。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yè)的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為三部分:稅金或利潤、企業(yè)基金、工資。社會主義城鎮(zhèn)集體所有制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為四部分:稅金、合作事業(yè)基金、企業(yè)基金、工資。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由于普遍實行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所以承包農民或承包小組創(chuàng)造的國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為三部分:稅金、公積金、公益金、個人收入。(2)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國民收入再分配,是繼初次分配之后,國民收入在整個社會范圍內的分配。通過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稱為派生收入。社會主義國民收入之所以必須進行再次分配,有下列原因:①滿足非物質生產部門的需要②加強重點建設,保證國民經濟按比例協(xié)調發(fā)展③設立社會保障基金④建立社會后備基金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徑有四條主要的途徑:①國家財政收支——籌集資金、供應資金②銀行信貸——存貸款活動本身、差別利率③勞務費用的支付④價格體系2、社會主義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1)構成①積累基金:擴大生產基金非生產性基本建設基金社會后備基金②消費基金:社會消費基金(國家管理基金、文教衛(wèi)生基金、社會保障基金)個人消費基金(2)正確處理積累和消費關系的基本原則——“統(tǒng)籌兼顧,全面安排”3、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1)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具體目標①完善和擴大社會保障項目,開展多種類的社會保險;②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基金和擴大社會保障對象;③加強社會保障立法,使社會保障法制化;④實行社會化的社會保障管理;⑤建立多層次保障制度。(2)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義有利于保證人民基本生活和社會安定;有利于企業(yè)經營機制的轉換;有利于政府精簡機構和減輕負擔;有利于引導合理消費和促進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四、社會主義經濟增長和經濟發(fā)展1、經濟增長與經濟發(fā)展的相互關系經濟增長只是經濟發(fā)展的一部分,但卻是其中最基本、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經濟增長是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的手段和基礎。2、經濟增長方式及其轉變(1)涵義經濟增長方式是指資源的總體配置方式,即決定經濟增長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及各種要素組合起來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2)分類①粗放型增長②集約型增長(3)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容和途徑經濟體制改革;科技進步;產業(yè)結構;能源開發(fā)與保護;綜合配套的政策和法制環(huán)境。3、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1)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全局性、長遠性和根本性戰(zhàn)略目標、戰(zhàn)略重點、戰(zhàn)略階段和戰(zhàn)略對策(2)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制定的依據(jù)①物質生產發(fā)展規(guī)律和客觀經濟規(guī)律②本國的國情和國際環(huán)境③可行性(3)經濟發(fā)展目標①通常用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來表示。4、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1)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fā)展”。(2)“五個統(tǒng)籌”的任務目標①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②統(tǒng)籌區(qū)域發(fā)展;③統(tǒng)籌經濟社會發(fā)展;④統(tǒng)籌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⑤統(tǒng)籌國內發(fā)展和對外開放。(3)科學發(fā)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①“發(fā)展”是科學發(fā)展觀的第一要義;②“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內容;③“全面、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要求;④“統(tǒng)籌兼顧”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根本方法。第八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一、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職能與宏觀經濟調控1、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職能(1)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職能;(2)對國有資產管理和營運的職能;(3)國家承擔社會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職能。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必要性(1)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2)是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要求;(3)是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合理有效運行的需要;(4)是使微觀經濟活動符合宏觀經濟目標的需要。二、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方式和手段1、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1)保持經濟總量平衡和經濟結構優(yōu)化——基本目標。(2)保持經濟適度增長(3)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wěn)定(4)充分就業(yè)和收入分配公平(5)國際收支平衡2、宏觀經濟調控的方式(1)直接調控(2)間接調控(3)兩種宏觀調控方式相區(qū)別的主要標志是國家采取的宏觀調控手段是否通過市場機制這一中間環(huán)節(jié)來發(fā)揮作用。3、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1)計劃手段——指令性計劃、指導性計劃;(2)經濟調控手段和經濟杠桿;(3)法律調控手段;(4)行政調控手段。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以經濟調控手段為主,綜合采用各種調控手段。三、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及其綜合協(xié)調1、財政政策(1)財政政策是由財政收入、財政支出、預算平衡、國家債務等方面的政策構成的財政政策體系。(2)手段①國家預算②稅收③國債④財政補貼⑤轉移支付(3)類型——根據(jù)財政政策在調節(jié)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①平衡財政政策:中性財政政策②盈余財政政策:緊縮財政政策③赤字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2、貨幣政策(1)涵義國家為實現(xiàn)宏觀經濟目標而采取的控制和調節(jié)貨幣數(shù)量、信貸規(guī)模和利率水平及穩(wěn)定幣值的一種經濟政策。它是由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等具體政策構成的一個有機的政策體系。(2)貨幣政策調控目標——保持幣值的穩(wěn)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3)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①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調節(jié)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②通過調控利率和貨幣供應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價總水平穩(wěn)定;③通過對利率的調節(jié)影響人們的消費傾向和儲蓄傾向,進而調節(jié)消費與儲蓄的比重;④引導儲蓄向投資轉化,實現(xiàn)資源的合理配置;⑤通過干預匯率,利用外貿等辦法來調節(jié)國際收支狀況。(4)貨幣政策工具①存款準備金率②再貼現(xiàn)率③公開市場業(yè)務(5)類型①均衡性貨幣政策②擴張性貨幣政策③緊縮性貨幣政策3、宏觀調控的綜合協(xié)調整個綜合協(xié)調體制要求:目標統(tǒng)一(2)政策協(xié)調(3)功能互補(4)適時適度第二部分財政第九章財政職能一、公共財政的基本特征1、財政的基本涵義(1)財政的一般概念財政就是指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的收支分配活動。(2)財政的特殊性①家計財政——自然經濟②公共財政——市場經濟③計劃財政(生產建設財政)——計劃經濟2、公共財政的基本涵義(1)市場失靈領域就是需要政府發(fā)揮作用的范圍?!笆袌鍪ъ`”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5個方面:壟斷、外部效應、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宏觀經濟波動等。(2)公共財政的定義、核心和本質①定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政府為主體從社會上取得收入、并將收入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進行的收支活動。②核心:滿足社會公共需要。③本質:由公眾參與決策、參與管理、參與監(jiān)督。3、公共財政的基本特征(1)彌補市場失效(2)提供公平服務(3)非營利性(4)法治性二、公共財政的基本職能1、資源配置職能財政配置資源的范圍——市場不能有效提供而社會又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務的領域。2、收入分配職能收入分配職能的目標是實現(xiàn)公平分配。3、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職能財政實現(xiàn)經濟穩(wěn)定和發(fā)展職能的機制和手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xié)調配合;稅收、財政補貼、財政貼息、公債、財政直接投資等;通過稅收調節(jié)個人消費水平和結構;加大對節(jié)約資源、能源和環(huán)境保護的投入,加大對文教科衛(wèi)事業(yè)的投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等。第十章財政支出一、財政支出分類1、財政支出的意義(1)財政支出是一個過程;(2)財政支出是以貨幣來度量的;3財政支出就本質而言,是政府行為的成本。2、財政支出的分類及其內容(1)按政府支出功能分類我國政府支出的功能分類包括17大“類”、170多個“款”級科目、800多個“項”級科目。17大類分別為: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學技術、文化教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yè)、社會保險基金支出、醫(yī)療衛(wèi)生、環(huán)境衛(wèi)生、城鄉(xiāng)社區(qū)事務、農林水事務、交通運輸、工業(yè)商業(yè)金融等事務、其他支出、轉移性支出。(2)按政府支出經濟分類我國政府支出的經濟分類包括12個“類”級科目,90多個“款”級科目。12大類分別是: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對企事業(yè)單位的補貼、贈與、債務利息支出、債務還本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其他資本性支出、貸款轉貸及產權參股、其他支出。目前我國政府支出預算分為一般支出預算、基金支出預算和債務支出預算。(3)按財政支出最終結果分類補償性支出積累性支出消費性支出(4)按財政支出在經濟上是否直接獲得補償分類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出(5)按財政支出發(fā)生的時間分類經常性支出特點——當期補償方式為稅收資本性支出特點——長期補償方式:稅收、國債二、影響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主要因素1、經濟發(fā)展因素——國內生產總值、經濟效益、公民擁有的財富2、政治因素——社會政治局面的穩(wěn)定狀況、政治體制結構及政府工作效率、政府活動范圍3、經濟體制制度因素4、社會因素三、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1、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的涵義與特點(1)購買性支出的涵義直接表現(xiàn)為政府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活動。包括政府消費性支出和投資性支出兩部分。體現(xiàn)政府的市場性再分配活動。(2)轉移性支出的涵義直接表現(xiàn)為財政資金無償、單方面的轉移。體現(xiàn)政府的非市場性再分配活動。(3)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的特點:購買性支出具有有償性,轉移性支出具有無償性;購買性支出具有等價性,轉移性支出具有非等價性。2、購買性支出與轉移性支出的功能比較(1)兩種支出對生產與就業(yè)影響的方式不同購買性支出:直接影響轉移性支出:間接影響(2)兩種支出對政府支出效益約束的強度不同購買性支出:較強的效益約束轉移性支出:較弱的效益約束(3)兩種支出體現(xiàn)了財政的不同職能購買性支出:資源配置職能轉移性支出:收入分配職能第十一章財政收入一、財政收入形式與分類1、財政收入的意義是一個籌集收入的過程;是財政分配活動的結果;表現(xiàn)為一定規(guī)模的貨幣資金。2、財政收入的形式(1)我國財政收入由一般性財政收入和特殊財政收入構成。(2)一般性財政收入的形式主要有:稅收、國有資產收益、政府收費、專項收入、其他收入。稅收:政治權力;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國有資產收益:國有資產所有權;利潤、租金、股息、紅利、資金使用費等。政府收費:規(guī)費、使用費。專項收入:有專項用途;教育費附加、排污費收入。其他收入:罰沒收入、利息收入、捐贈收入、外事服務收入等。(3)特殊收入:專用基金收入、政府債務收入3、財政收入的分類(1)按財政收入來源和性質分類稅收收入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非稅收入貸款轉貸回收本金收入債務收入轉移性收入(2)按經濟部門分類分為農業(yè)、工業(yè)、交通運輸業(yè)和商業(yè)服務業(yè)收入。農業(yè)是財政收入的基礎。工業(yè)部門的各項稅收和國有資產收益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3)按取得收入依據(jù)分類政府公共財政收入(強制性、穩(wěn)定性和社會性)——各種稅、費國有資產收入(4)按取得收入穩(wěn)定程度分類經常性收入臨時性收入(5)按價值構成分類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社會產品價值中的M部分,但也有一部分財政收入來自C和V。(6)按管理權限分類中央財政收入地方財政收入二、影響財政收入規(guī)模的主要因素三、政府債務收入1、政府債務收入的涵義與特征(1)涵義①是政府以債務人身份,依據(jù)有借有還的信用原則取得的資金來源,是一種有償形式的、非經常性的財政收入。②包括國家公債和地方公債,我國的公債一般指中央政府的債務即國家公債。(2)特征①有償性②自愿性③靈活性2、政府債務的經濟影響積極影響(1)彌補財政赤字;(2)籌集政府投資資金;(3)調節(jié)經濟。消極影響:如果發(fā)行公債超過一定限度(1)不考慮政府償還能力,長期實行赤字財政政策,通過發(fā)行公債取得收入彌補財政赤字,會成為財政的沉重負擔;(2)會增加納稅人的負擔;(3)可能會產生財政“擠出效應”;(4)有可能引發(fā)通貨膨脹。3、政府債務收入規(guī)模的衡量指標(1)國債依存度:國債發(fā)行規(guī)模/當年財政支出(2)國債負擔率:政府歷年發(fā)行公債尚未償還的累計余額/當年GDP(3)國債償債率:當年到期還本付息的國債總額/當年財政收入第十二章稅收基本制度一、稅收的基本涵義和特征1、稅收的基本涵義(1)概念稅收是國家為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其政治權力,依法參與單位和個人的財富分配,強制、無償?shù)厝〉秘斦杖氲囊环N形式。(2)內涵①征收主體、客體:主體是國家,客體是單位和個人;②征收目的:為滿足國家實現(xiàn)其職能的需要,滿足社會公共需要;③征收依據(jù):依據(jù)是法律,憑借的是國家權力,而是不是財產權利;④征收過程:是物質財富從私人部門單項地、無償?shù)剞D移給國家的過程;⑤征收結果:國家通過稅收方式取得財政收入。2、稅收的基本特征(1)強制性(2)無償性(3)固定性二、稅制要素和稅收分類1、稅制要素(1)納稅人、課稅對象、稅率、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期限、加成和減免、違章處理等內容。納稅人納稅人和負稅人可以是合一的,也可以是分離的,判斷依據(jù)是稅負是否轉嫁。課稅對象①課稅對象,亦稱征收對象,是稅法規(guī)定的課稅的目的物,是課稅的依據(jù)或根據(jù)。②課稅對象是區(qū)別稅種的主要標志,體現(xiàn)著不同稅種課稅的基本界限。③按照課稅對象的不同,我國的課稅對象可以劃分為:流轉額、所得額、財產額、其他稅率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稅率是稅收政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納稅環(huán)節(jié)納稅期限加成和減免①附加和加成:都屬于加重納稅人負擔的措施。②減免稅:屬于減輕納稅人負擔的措施。③起征點和免征額:實質上都屬于免稅的特殊形式。④出口退稅現(xiàn)行規(guī)定:對增值稅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對消費稅出口貨物免稅。違章處理(2)邊際稅率和平均稅率、名義稅率和實際稅率、零稅率和負稅率的基本涵義。2、稅收分類按課稅對象、按計稅依據(jù)、按稅收管理權限、按稅負能否轉嫁、按征稅機關分類的方法和主要內容。(1)按課稅對象分類①流轉稅類——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②所得稅類——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③財產稅類——房產稅、車船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2)按計稅依據(jù)分類①從價稅以價格或價值為計稅依據(jù)的稅種。多采用比例稅率或累進稅率。增值稅、營業(yè)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②從量稅以課稅對象的數(shù)量、重量、面積、容積、體積或件數(shù)為計稅依據(jù)的稅種。多采用定額稅率。資源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等。(3)按稅收的管理權限分類①中央稅②地方稅③中央地方共享稅(4)按稅負能否轉嫁分類①直接稅:納稅人即負稅人②間接稅:納稅人不一定是負稅人(5)按征稅機關分類①工商稅收②關稅三、流轉稅類1、流轉稅的主要特點(1)流轉稅類是我國的主體稅種。(2)我國現(xiàn)行流轉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等。(3)特點①課征普遍。②以商品和勞務的流轉額或交易額為計稅依據(jù)。③除少數(shù)稅種或稅目實行定額稅率外,商品課稅普遍實行比例稅率,計算簡單,便于征收管理。2、增值稅(1)概念是對商品生產和流通中各環(huán)節(jié)的新增價值或者商品附加值進行征稅。(2)類型(按照允許扣稅的范圍)①消費型增值稅(國家決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全面實施消費型增值稅)——體現(xiàn)鼓勵投資政策的增值稅;②收入型增值稅——完全的增值稅;③生產型增值稅——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復征稅,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增值稅。(3)征稅范圍銷售或者進口的貨物或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4)納稅人凡是從事商品生產和銷售、提供應稅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都是納稅人。為了嚴格增值稅的征收管理,將我國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guī)模納稅人。(5)稅率和征收率我國增值稅采取了基本稅率再加一檔低稅率的模式。基本稅率為17%,低稅率為13%。適用范圍是糧食、食用植物油、飼料、化肥、農藥、農機、圖書、報紙、雜志等。小規(guī)模納稅人適用統(tǒng)一的3%的征收率。(6)計稅方法一般納稅人繳納增值稅采取扣稅法,其應納稅款為銷項稅額扣除進項稅額后的余額。①銷項稅額=銷售額×適用稅率②進項稅額為購進貨物或接受應稅勞務所支付或負擔的增值稅額,一般以當期購貨發(fā)票中注明的允許扣除的增值稅為準。對小規(guī)模的納稅人不實行扣稅法,應納稅額=銷售額×征收率。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3、消費稅(1)概念對特定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征收的一種稅,其目的是調節(jié)特定消費品生產的較高收入,平均稅率一般較高。(2)征稅范圍采取列舉征稅的辦法,即只對列入征稅目錄的消費品征稅,不列入的不征稅。(3)納稅人在我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為消費稅的納稅義務人。(4)稅目——產品列舉稅目我國征收消費稅的消費品有14類:煙、酒及酒精、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車輪胎、摩托車、小汽車、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5)稅率——比例稅率和定額稅率(6)計稅方法從價定率、從量定額,或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復合計稅的辦法計算應納稅額。其中,對卷煙和白酒實行復合計稅辦法。四、所得稅類1、所得稅的主要特點(1)稅負相對比較公平;(2)所得課稅屬于單環(huán)節(jié)征收,不存在重復征稅問題;(3)所得課稅稅源可靠,收入具有彈性。2、企業(yè)所得稅(1)納稅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yè)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不適用。(2)稅率①企業(yè)所得稅的稅率為25%。②注意適用20%稅率的特殊情況:非居民企業(yè)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lián)系的。(3)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企業(yè)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4)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和抵免稅額3、個人所得稅(1)納稅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兩種情況。(2)課稅對象共有11項,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包括個人獨資企業(yè)和合伙企業(yè)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等。(3)稅率有兩種稅率,即根據(jù)所得類別的不同,分別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4)計稅方法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在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額時,第一步先扣除稅法允許該類所得減除的費用,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第二步用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相應的稅率,求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要根據(jù)所得類別不同來分別計算。①工資、薪金所得②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③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④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⑤財產轉讓所得⑥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五、財產稅類1、財產稅的優(yōu)點和缺點(1)主要稅種:房產稅、車船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等。(2)優(yōu)點①財產稅符合稅收的納稅能力原則;②財產稅稅源充分,收入比較穩(wěn)定;③財產稅具有收入分配的功能;④財產稅屬于直接稅,不易轉嫁,增加了有產者的負擔,等于相對減輕了無產者的負擔。(3)缺點①稅收負擔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②收入彈性??;③經濟還不發(fā)達時,課征財產稅在一定程度上對資本的形成會帶來障礙。第十三章政府預算制度一、政府預算職能1、政府預算的基本涵義(1)定義政府預算,是具有法律規(guī)定和制度保證的、經法定程序審核批準的政府年度財政收支計劃。(2)英國是政府預算制度出現(xiàn)最早的國家。1816年,英國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國家預算。2、政府預算的職能(1)反映政府部門活動或工作狀況的功能;(2)監(jiān)督政府部門收支運作情況的功能;(3)控制政府部門支出的功能。3、政府預算的原則(1)完整性原則;(2)統(tǒng)一性原則;(3)真實性原則;(4)年度性原則;①公歷制:從每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的一個預算年度。我國預算年度為公歷制。②跨年制:從每年某月某日至次年相應日期的前一日止,中間經歷12個月,但要跨兩個年份。如,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的預算年度是從每年的4月1日始至次年3月31日止。(5)公開性原則。4、政府預算的分類(1)按預算編制形式分類,分為單式預算和復式預算復式預算一般由經常預算和資本預算組成。經常預算主要以稅收為收入來源,以行政事業(yè)項目為支出對象;資本預算主要以國債為收入來源,以經濟建設項目為支出對象。(2)按預算編制依據(jù)的內容和方法分類,分為增量(基數(shù))預算和零基預算(3)按預算作用時間長短分類,分為年度預算和多年預算(中期預算)(4)按預算收支平衡狀況分類,分為平衡預算和差額預算差額預算包括盈余預算和赤字預算。(5)按預算管理層次分類,分為中央預算和地方預算我國現(xiàn)行政府預算體系由中央預算、?。ㄗ灾螀^(qū)、直轄市)預算、市(設區(qū)的市、自治州)預算、縣(自治縣、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預算、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預算組成。二、政府預算周期1、政府預算周期和標準預算周期(1)政府預算周期也稱為政府預算循環(huán)。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審議、預算批復、預算執(zhí)行、預算調整、決算等幾個環(huán)節(jié)。(2)標準預算周期是與政府預算周期相聯(lián)系的一個概念,一個標準的預算周期由預算編制(12個月)、執(zhí)行(12個月)、決算與績效評價三個階段組成。2、我國政府預算周期:預算編制、預算審查與批準、預算執(zhí)行、預算調整、決算(1)政府預算編制:堅持“兩上兩下”的程序。(2)政府預算的審查和批準政府預算草案只有經過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準后,才能成為政府預算,才能成為具有法律意義的文件。(3)政府預算執(zhí)行包括組織預算收入、撥付預算支出、動用預備費等內容。具體工作由財政部負責。國家金庫制度是政府預算收支執(zhí)行的載體。國庫一般分為獨立國庫制、委托國庫制和銀行制。我國實行委托制,由中國人民銀行代理國庫。建立國庫單一賬戶制度是政府預算執(zhí)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4)政府預算調整預算調整——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中央預算和經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本級預算。中央預算調整方案必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和批準。(5)政府決算財政部編制中央決算草案,報國務院審定后,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和批準。三、部門預算1、部門預算的基本涵義以政府部門為單位進行編制,經財政部門審核后報同級立法機關審議通過,反映各部門所有收入和支出的公共收支計劃和法律文件。2、部門預算的主要內容(1)在編制范圍上,部門預算涵蓋了部門或單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2)在編制程序上,部門預算是由基層預算單位編制、逐級匯總形成的。(3)在基本框架上,部門預算由一般預算和基金預算組成。①在一般預算和基金預算兩類預算下,又分為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②一般收入預算包括財政預算撥款、行政單位預算外資金、事業(yè)收入、事業(yè)單位經營收入、其他收入;③一般支出預算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3、編制部門預算的意義(1)細化了預算編制,增強了預算的統(tǒng)一性和完整性。(2)實現(xiàn)了預算統(tǒng)一批復,縮短了預算批復時間。(3)提高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預算執(zhí)行的規(guī)范性。(4)有利于人大審查監(jiān)督政府預算。第三部分貨幣與金融第十四章貨幣制度與貨幣發(fā)行一、貨幣的本質與貨幣形態(tài)的演變1、貨幣的本質(1)定義、本質貨幣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產關系。(2)作為一般等價物,貨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①貨幣是表現(xiàn)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②貨幣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換的能力。2、貨幣形態(tài)的演變,尤其是現(xiàn)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貨幣形態(tài)的演變:貨幣的形態(tài)經歷了由最初的實物貨幣向代用貨幣、信用貨幣演變的過程。(1)實物貨幣——非金屬的實物貨幣、金屬自然形態(tài)、鑄幣(2)代用貨幣包括銀行券和輔幣。典型的代用貨幣是銀行券。(3)信用貨幣信用貨幣實際上是一種信用工具或者債權債務憑證?,F(xiàn)代信用貨幣包括現(xiàn)金和銀行存款兩種主要存在形式。信用貨幣是債務貨幣,現(xiàn)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是商業(yè)銀行的負債;電子貨幣電子貨幣是信用貨幣與現(xiàn)代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有人稱之為“第三代貨幣”。實質上,電子貨幣是新型的信用貨幣形式.二、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與類型1、貨幣制度的概念貨幣制度是指一個國家(地區(qū))以法律形式確定的貨幣流通結構和組織形式。2、貨幣制度的各構成要素(1)貨幣材料規(guī)定貨幣材料是貨幣制度最基本的內容。目前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紙幣本位制,如我國的人民幣制度。(2)貨幣名稱、貨幣單位和價格標準貨幣的價格標準就是貨幣單位及其劃分的等分,如元、角、分。(3)本位幣、輔幣及其償付能力①本位幣(主幣)各國都規(guī)定本位幣是無限法償?shù)?。②輔幣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輔幣為不足值貨幣,規(guī)定為有限法償貨幣;在紙幣本位制下,有的國家規(guī)定為有限法償,如美國;有的國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如中國。(4)發(fā)行保證制度(發(fā)行準備制度)在代用貨幣形態(tài)下,以金屬準備制度、商業(yè)信用保證和國家信用保證作為紙幣發(fā)行保證;3、貨幣制度的演變,具體有銀本位制、金銀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兌現(xiàn)的紙幣本位制(1)銀本位制:以白銀為本位貨幣材料,有銀兩本位和銀幣本位之分。(2)金銀復本位制以黃金和白銀同時作為本位幣材料。金銀本位制分為平行本位制和雙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存在金價格和銀價格②雙本位制——典型的金銀復本位制,金銀按固定比價流通。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3)金本位制①金幣本位制(典型的金本位制)②金塊本位制(殘缺不全的金本位制)——生金本位制③金匯兌本位制(殘缺不全的金本位制)——虛金本位制(4)不兌現(xiàn)的紙幣本位制不兌現(xiàn)紙幣本位制又稱不兌現(xiàn)的信用貨幣制度,是以中央銀行發(fā)行的紙質貨幣作為流通貨幣。特點①黃金非貨幣化②貨幣供給信用化③貨幣的多樣化4、我國的貨幣制度(1)我國貨幣制度比較特殊,由于我國實行“一國兩制”的方針,從而形成了“一國三幣”的特有歷史現(xiàn)象(人民幣、港幣和澳門元)。(2)人民幣制度始建于1948年12月,基本內容包括:①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的單位為“元”,輔幣的名稱為“角”和“分”;②人民幣采取不兌現(xiàn)紙幣的形式,是一種信用貨幣;③人民幣是我國(內地)惟一的合法通貨。④國家指定中國人民銀行為惟一的貨幣發(fā)行機關。⑤人民幣出入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三、貨幣發(fā)行1、貨幣層次(1)M0=流通中的現(xiàn)金(2)狹義的貨幣量:M1=M0+銀行活期存款(3)廣義的貨幣量:M2=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2、貨幣投放渠道貨幣供應量包括現(xiàn)金和存款兩個部分,其中現(xiàn)金是中央銀行的負債,存款是商業(yè)銀行的負債。3、貨幣供給機制(1)中央銀行的信用創(chuàng)造貨幣機制①作為“最后貸款人”的中央銀行,是社會資金運動的組織和管理部門,要承擔向社會提供充足的貨幣資金的責任。②中央銀行擁有貨幣發(fā)行權和信貸管理權。③信用創(chuàng)造貨幣的功能為中央銀行所掌握。(2)商業(yè)銀行的擴張信用、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機制①商業(yè)銀行具備在中央銀行發(fā)行貨幣的基礎上擴張信用、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的能力。②商業(yè)銀行不能無限制地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銀行體系擴張信用、創(chuàng)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類因素的限制:受到繳存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的限制;受到提取現(xiàn)金數(shù)量的限制;受到企事業(yè)單位及社會公眾繳付稅款的限制。(3)基礎貨幣、貨幣乘數(shù)、貨幣供應量①基礎貨幣(B)——包括現(xiàn)金和商業(yè)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②貨幣乘數(shù)(k)基礎貨幣的擴張倍數(shù)(貨幣乘數(shù))取決于:存款準備金率、貨幣結構比重貨幣乘數(shù)=1/(存款準備金率+貨幣結構比重)③貨幣供應量(M)M=B×k第十五章信用與金融中介一、信用的內涵與類型1、信用的定義、存在的前提及本質特征(1)信用的定義①是指債權、債務關系及其所表現(xiàn)的全部經濟現(xiàn)象,乃是資金盈余者把一定數(shù)量的貨幣資金貸放給資金短缺者。②信用是以償還和付息為條件的借貸行為。(2)信用存在的基本前提③基本前提條件:私有制條件下的社會分工和大量剩余產品的出現(xiàn)。④私有制是貨幣與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3)信用的本質特征⑤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貸行為,是以償還和支付利息為條件的。⑥信用是價值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單方面的價值運動。⑦信用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⑧信用是與商品、貨幣經濟緊密相聯(lián)的經濟范疇。2、信用的作用(1)信用促進社會總需求的擴張與緊縮——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2)信用的存在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交易行為。(3)信用是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得以有效貫徹實施的橋梁——信用中介機構和信用中介。(4)良好的社會信用關系可以保證信用主體的行為具有長期性和可預測性。3、信用的形式(1)按債權人與債務人結合的特點分類的信用形式①直接信用——直接金融、直接融資;方式:發(fā)行股票或債券;直接信用方式包括:商業(yè)信用、公司信用、國家信用。②間接信用——間接金融、間接融資。(2)按不同主體分類的信用形式①商業(yè)信用一是企業(yè)之間相互提供的、與商品的生產和流通有關的信用;二是指企業(yè)直接向社會集資,以解決自身擴大再生產的資金需要。②銀行信用是典型的間接信用;成為了信用關系中的主體和基本形式。③國家信用一國政府向本國居民舉借債務,以解決國庫收支臨時性、季節(jié)性的不一致或者彌補國庫赤字的信用形式。形式:發(fā)行國庫券或公債。④消費信用消費信用是指工商企業(yè)或者銀行以商品或者貨幣的形式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的信用。主要形式:一是工商企業(yè)為信用主體,向消費者提供以賒銷、分期付款等形式的商品信用;二是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為信用主體,向消費者提供消費性質的信用。4、征信的定義和功能(1)定義是債權人對債務人還款能力的調查,是信用交易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授信人(債權人)在進行授信活動時,獨自對受信人(債務人)的資信狀況和履約能力進行的一種調查。(2)功能①了解、調查、驗證他人的信用,使得賒銷、信貸活動中的授信方(債權人)能夠較為充分地了解信用申請人的真實資信狀況和如期還款能力;②通過信用信息的傳輸來降低信用信息不對稱的困境,起到約束市場交易行為的作用,使授信方的風險降到最低。二、金融中介1、金融中介的定義、主要類型(1)金融中介的定義金融中介,又稱金融機構,是在信用關系中,插在借者(債務人)和貸者(債權人)之間的第三方。(2)金融中介機構的類型銀行類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商業(yè)銀行、政策性銀行等。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主要包括證券公司和投資銀行、商業(yè)保險公司、財務公司、共同基金、投資基金和其他金融中介等。2、中央銀行、存款類金融機構、證券機構、保險機構等主要金融機構的定義、職能、區(qū)別和聯(lián)系(1)中央銀行——貨幣當局是發(fā)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和政府的銀行,具有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和銀行的雙重性質。(2)商業(yè)銀行——存款貨幣銀行信用中介——最基本的職能。支付中介:如匯兌、非現(xiàn)金結算等。信用創(chuàng)造(3)政策性銀行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發(fā)行政策性金融債等。(4)商業(yè)保險公司①專門經營保險或再保險業(yè)務的專業(yè)性金融機構。②保險的基本職能:經濟補償職能和保險金給付職能。③保險派生的職能:融資職能、防災防損職能、投資職能。④保險業(yè)務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⑤國際保險業(yè)遵循“分業(yè)經營、分業(yè)監(jiān)管”的原則,保險公司分為人身保險公司和財產保險公司。⑥再保險公司可以同時經營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的再保險業(yè)務。⑦保險公司的資金主要運用于長期證券投資,如投資于公司債券和股票、市政債券、政府公債,以及發(fā)放不抵押貸款、保險單貸款等。(5)投資銀行①是專門對工商企業(yè)辦理投資、提供長期性投資信貸業(yè)務和與工商企業(yè)投資有關的融資中介服務的專業(yè)性非銀行機構。②投資公司在英國稱為商人銀行,在日本稱為證券公司。③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自己的股票和債券來籌集,一般不吸收存款。(6)財務公司資金來源:通過向商業(yè)銀行借款、持股的母公司撥款及在公開市場出售商業(yè)票據(jù)等方式籌措。資金運用:消費者信貸、商業(yè)貸款、房地產抵押貸款。(7)信用合作組織信用合作社,是城鄉(xiāng)居民集資合股而組成的合作金融組織,為合作社社員辦理存、放款業(yè)務的金融機構。3、金融業(yè)綜合經營與分業(yè)經營的定義和基本情況(1)專業(yè)化銀行制——分業(yè)經營(2)綜合化銀行制——混業(yè)經營法律上的可能。技術上的可能。銀行——全面的服務、利用效率、業(yè)務增長點保險公司——銷售效率、保險經營的成功率、規(guī)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三、我國金融中介體系1、我國金融中介體系的建立、鞏固和發(fā)展(1)新中國“大一統(tǒng)”金融中介體系的建立在第一階段中,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標志著我國統(tǒng)一的社會主義國家銀行制度開始形成。(2)1979年以來金融中介體系的改革和發(fā)展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目前形成了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為領導,股份制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并存,分工協(xié)作的金融中介體系。2、我國當前金融中介體系的結構和基本情況(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是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zhí)行貨幣政策、維護金融穩(wěn)定、提供金融服務的宏觀調控部門,是我國發(fā)行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和政府的銀行。(2)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fā)銀行:國家重點建設、基礎產業(yè)、支柱產業(yè),2008年轉制為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農業(yè)政策性信貸資金、農業(yè)政策性金融業(yè)務中國進出口銀行:產業(yè)政策、外貿政策,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3)商業(yè)銀行①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是我國商業(yè)銀行體系中的主力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通過成功上市轉制為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于2009年1月轉制為股份制商業(yè)銀行。②還有一些我國較早成立的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如交通銀行、中信實業(yè)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③以上商業(yè)銀行接受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的監(jiān)管。(4)保險公司①主要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平安保險公司等。②遵循“分業(yè)經營”原則,接受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的監(jiān)管。(5)投資銀行、證券公司①1995年設立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1999年設立的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華融、長城、東方和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后來陸續(xù)設立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都可以經營投資銀行業(yè)務。②接受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的監(jiān)管。(6)在華外資金融機構①1979年,日本輸出入銀行在北京設立第一家外資銀行代表處。②方式:一是外資金融機構在華代表處;二是外資金融機構在華設立的營業(yè)性機構。第十六章金融體系與金融市場一、金融體系1、金融體系的定義金融體系是有關資金的集中、流動、分配和再分配的一個系統(tǒng)。它由資金的流出方(資金盈余單位)和流入方(資金短缺單位)和連接這兩者的金融中介機構和金融市場,以及對這一系統(tǒng)進行管理的中央銀行和其他金融監(jiān)管機構共同構成。2、構成現(xiàn)代金融體系的基本要素(1)由貨幣制度所規(guī)范的貨幣流通(2)金融中介——銀行類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3)金融市場——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等(4)金融工具——金融產品或金融商品(5)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貨幣制度、匯率制度、利率制度、信用制度、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監(jiān)管制度二、金融市場1、金融市場的定義和基本功能(1)定義金融市場是資金供給者(債權人)和資金需求者(債務人)通過各種金融工具相互融通資金的場所,它包括所有的融資活動。(2)基本功能①聚斂功能——資金集合②配置功能——資源配置、財富再分配、風險再分配③調節(jié)功能——調節(jié)宏觀經濟④反映功能——反映國民經濟2、構成金融市場的基本要素(1)交易對象——貨幣資金(2)交易工具——市場上流通的各種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場上,貨幣資金的供求與金融工具的供求在方向上是相反的。(3)交易主體①個人或者家庭——買方、賣方②工商企業(yè)——籌資人、投資人③政府部門——資金需求者④金融機構——中介⑤中央銀行——交易方、管理者(4)交易價格——利率、匯率、保險費率、股價3、金融市場的分類(1)按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長短貨幣市場——短期債券市場、票據(jù)市場、同業(yè)拆借市場資本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2)按金融工具的發(fā)行和轉讓流通的不同一級市場(初級市場、發(fā)行市場)發(fā)行方式有兩種:定向發(fā)行(私募發(fā)行):將金融工具銷售給特定的機構公開發(fā)行(公募發(fā)行):將金融工具廣泛地發(fā)售給社會公眾二級市場(次級市場、流通市場):買賣、轉讓已發(fā)行金融工具的市場(3)按照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金融現(xiàn)貨市場——現(xiàn)金交易、固定方式交易金融期貨交易金融期權交易(4)按金融交易的地理區(qū)域不同國內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廣義的國際金融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場等。狹義的國際金融市場(境外貨幣市場或離岸金融市場)三、金融工具與利率1、金融工具的定義和特征、分類(1)定義金融工具,又稱信用工具,是債權、債務雙方締結的具有法律效應的債權、債務契約,是列明借貸金額和償還債務等具體條件的書面文件。(2)特征①期限性②流動性受兩個方面的影響:受償還期限的影響。短期金融工具的流動性強一些。受債務人信譽程度的影響。信譽差,交易成本高。③風險性兩類風險違約風險:債務人不履行合約、不按時歸還本息。市場風險:因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使收益下降甚至本金受損、銀行利率上升導致金融工具價格下跌導致金融資產價值受損。④收益性——收益率:利息或股息與預付本金的比率。名義收益率:票面收益與本金的比率;當期收益率:票面收益與該金融工具購買時的市價的比率;實際收益率:平均收益率,實際保留金融工具期間所獲得的實際年平均收益與該金融工具購買時市價的比率。⑤期限性、流動性、風險性和收益性之間的關系風險與期限成正相關關系;風險性與流動性成負相關關系;收益率與期限性、風險性成正相關關系;收益率與流動性成負相關關系。(3)金融工具可分為短期金融工具、長期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2、短期金融工具和長期金融工具的定義和種類(1)短期金融工具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s)不能提前支取,但可以在二級市場轉讓、變現(xiàn)。票據(jù)——商業(yè)票據(jù)、銀行匯票、銀行本票、支票(2)長期金融工具——各類證券,“有價證券”長期政府債券——主要指公債。公司債券銀行債券股票——所有權憑證3、衍生金融工具的定義和種類(1)定義通過某種交易方式,從普通金融工具派生出來的金融工具,其自身價值取決于其所代表的基礎金融工具的價值變化。(2)種類期貨和期權①期貨交易——貨幣期貨、利率期貨、股票指數(shù)期貨②期權交易擁有權利的一方為獲得該種權利,必須事先給與承擔這種義務的一方一定的費用。期權有兩個基本要求:價格和時間?;Q——期限互換、利率互換、貨幣互換利率的定義、計算方法4、利率的定義、計算方法(1)定義利息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對借貸本金額之比,簡稱利率。(2)計算公式利率=利息額/(借貸本金額×期限)計息方法單利計息方法:僅以原有本金計息的方式。本金加利息=本金×(1+利率×期限)復利計息方法:每期屆滿時,將利息加入本金再計息的方式。5、影響利率的因素、利率的種類、利息的本質和作用(1)利率的種類基準利率(中心利率)——貨幣當局(中央銀行)按照利率的管理體制——市場利率、計劃(官方)利率按在信貸期限內利率是否能變動——固定利率、浮動利率按是否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名義利率、實際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2)影響利率水平的因素平均利潤率是決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平均利潤率是利率的最高限,零則是利率的最低限)貨幣資金的供求關系(貨幣資金供過于求,利率下降;反之,則利率上升)物價上漲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物價上漲率)歷史的沿革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國際金融市場利率(3)利息的本質和作用本質:利息是由借款者支付給貸款者的超過借貸本金的價值;利息就是出借資金的報酬或者使用資金的代價。債權方:讓渡資金的使用權債務方:獲得資金的使用權作用:貨幣資金實際價值的尺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第十七章匯率與國際收支一、外匯與匯率1、外匯的概念和分類(1)外匯的概念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于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支付手段。狹義的外匯——直接、國外銀行的外幣存款和外幣票據(jù)。廣義的外匯——可以清償對外債務的一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或債券。2008年8月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規(guī)定,外匯包括:外幣現(xiàn)鈔,包括紙幣、鑄幣;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jù)、銀行存款憑證、銀行卡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特別提款權;其他外匯資產。(2)外匯的分類——按買賣的交割期限:即期外匯(現(xiàn)匯)、遠期外匯(期匯)(3)外匯的三個特征——外匯三性:外幣性、可兌換性、普遍接受性目前,能夠同時具備上述三性的是主要發(fā)達國家貨幣,如美元、歐元、日元、瑞士法郎等,還有一些地區(qū)性貨幣。2、匯率的定義、種類(1)匯率(匯價):不同貨幣相互兌換的比率,即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2)匯率的種類即期匯率(現(xiàn)匯匯率)與遠期匯率(期匯匯率)如果貨幣的期匯比現(xiàn)匯貴,稱貨幣遠期升水;如果貨幣的期匯比現(xiàn)匯便宜,稱貨幣遠期貼水;如果貨幣的期匯和現(xiàn)匯相等,稱平價;基本匯率與套算匯率(交叉匯率)如何區(qū)別升值、升水與貶值、貼水最初的遠期匯率概念,很可能是在商人的合同中,作為匯率保值的手段出現(xiàn)的。如,甲乙兩人誰也不知道3個月后匯率變動如何,誰也不想在匯率風險中受益或虧損,于是就可以在合同里規(guī)定:4月份交貨時,無論當時市場匯率如何,就按照1月份匯率1:5計算。到了4月,匯率可能是1:4,或者1:6,甲乙雙方均不受損,也不受益,仍舊按照1:5匯率計算買賣問題。這種規(guī)定中,出現(xiàn)了非常重要的一個現(xiàn)象:兩個商人可以自行在1月份規(guī)定4月份的匯率。4月份的匯率對于1月份來說,就是3個月的遠期匯率。因為交貨期一般是3個月,所以有必要規(guī)定3個月遠期匯率。當然也有許多買賣是4個月、6個月、1年交貨的,于是就有各個期限的遠期匯率。于是,我們關于匯率的概念就更為豐富了,不僅有即期匯率,還有各個期限的遠期匯率。遠期匯率的概念不是虛無,也不僅僅是理論研究,而是實際外貿中,交貨期付款的期限與合同簽約時間不一致,為了預防匯率風險,商人們需要在簽約時就把匯率固定下來,使之不隨著市場匯率而變化。升水、貼水是專門考察貨幣即期匯率(現(xiàn)匯匯率)和?遠期匯率(期匯匯率)之間的關系:如果貨幣的期匯比現(xiàn)匯貴,稱貨幣遠期升水;如果貨幣的期匯比現(xiàn)匯便宜,稱貨幣遠期貼水;如果貨幣的期匯和現(xiàn)匯相等,稱平價。因此,如果題目考察的是貨幣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關系(有具體期限),那么正確的答案就應該是升水或貼水。而貨幣的升值、貶值指的是匯率在各種因素影響下所帶來的的波動情況,沒有具體的期限限制。

匯率的標價方法和報價方法3、匯率的標價方法和報價方法(1)匯率的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一定單位外國貨幣折算成本國貨幣的數(shù)量。人民幣匯率采取的是直接標價法。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值升降與本幣升貶值反向,與外幣升貶值同向。間接標價法——一定單位本國貨幣折算成外國貨幣的數(shù)量。美國、英國和其他英聯(lián)邦國家采用間接標價法。在間接標價法下,匯率值升降與本幣升貶值同向,與外幣升貶值反向。兩種標價法下的匯率互為倒數(shù),兩者乘積為1。(2)匯價的報價方法——雙向報價制:即同時報出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GBP1=USD1.4150/1.4156GBP1=USD1.4150/56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是從報價銀行的角度來說的。買入匯率(買入價、出口匯率):是銀行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賣出匯率(賣出價、進口匯率):是銀行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買入、賣出匯率的判斷依據(jù)是銀行賤買貴賣。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在不同標價法下是不同的。直接標價法下,前者是買入匯率,后者是賣出匯率;間接標價法下,前者是賣出匯率,后者是買入匯率。中間價(中間匯率),是指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shù)?,F(xiàn)鈔匯率是銀行買賣外匯現(xiàn)鈔的匯率?,F(xiàn)鈔的買賣差價要大于現(xiàn)匯;銀行的現(xiàn)鈔買入價低于外匯買入價,而現(xiàn)鈔賣出價與外匯賣出價相同。4、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1)國際收支①國際收支逆差,外匯升值,本幣貶值;②國際收支順差,外匯貶值,本幣升值;(2)相對通貨膨脹:如果通貨膨脹高于他國,則該國貨幣貶值;反之則升值。(3)相對利率:高利率使貨幣升值,反之則使貨幣貶值。(4)總需求與總供給:當一國總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本幣呈貶值趨勢。(5)市場預期:如果市場預期本幣貶值,最終導致本幣的實際貶值。匯率決定理論(購買力平價和利率平價)5、匯率決定理論(購買力平價和利率平價)(1)購買力平價理論購買力平價: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貨幣的購買力與一般物價水平呈反比,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shù)。購買力平價理論最早是由瑞典經濟學家卡塞爾于1922年提出的,他認為,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匯率的變動是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變化引起的。絕對購買力平價:某一時點上匯率的決定,即匯率等于兩國一般物價水平之比。相對購買力平價:某一時期匯率的變動,即兩個時點的匯率之比等于兩國一般物價指數(shù)之比。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的關系如果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如果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1)利率平價理論利率平價理論從國際資本流動的角度探討利率,考察利率對匯率的影響,特別是對短期匯率變動的影響。利率平價理論分為拋補利率平價和未拋補利率平價。拋補利率平價理論——凱恩斯、艾因齊格理論認為:投資者可以在本國投資,也可以在外國投資,這取決于國內外的投資收益率,如果收益率有差異則存在獲得無風險收益的套利機會,資本就會從低收益率的國家流向高收益率的國家,直至兩國收益率相等才達到平衡,這時的匯率就是均衡匯率。公式遠期匯率是由即期匯率和國內外利差決定,高利率貨幣遠期貼水(相應地外匯升水),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相應地外匯貼水),年升貼水率等于兩國利差。二、國際收支1、國際收支的概念在一定時期內,某一經濟體(國家或地區(qū))居民與非居民之間進行的各種經濟交易的系統(tǒng)記錄。2、國際收支平衡表的構成(1)經常賬戶——貨物和服務、收益、經常轉移(2)資本與金融賬戶資本賬戶——資本轉移和非生產、非金融資產交易金融賬戶——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儲備資產(3)凈誤差與遺漏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將儲備資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