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期末復習測試(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易錯題典例精講與習題精練(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第四章 期末復習測試(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易錯題典例精講與習題精練(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第四章 期末復習測試(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易錯題典例精講與習題精練(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第四章 期末復習測試(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易錯題典例精講與習題精練(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第四章 期末復習測試(解析版)-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易錯題典例精講與習題精練(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期末復習測試1.(2023上·內蒙古·高二校聯(lián)考期中)下列有關原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A.活潑的金屬不一定作負極 B.電池工作時,正極失去電子C.電池工作時,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D.電解質溶液一定不能為濃硝酸2.(2023上·河南南陽·高二統(tǒng)考期中)下列有關電解原理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陰極區(qū)減小B.電解法精煉銅時,若陰極質量增加,則陽極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C.氯化鋁是一種電解質,工業(yè)上用電解氯化鋁水溶液制備金屬鋁D.在鐵制品上鍍銀時,鐵制品與電源正極相連3.(2023上·福建泉州·高二統(tǒng)考期中)下列裝置(容器中的液體均足量)中,鐵的腐蝕速率最快的是A. B.C. D.4.(2023上·河南南陽·高二統(tǒng)考期中)將圖1所示裝置中的鹽橋(瓊脂—飽和溶液)換成銅導線與石墨棒連接得到圖2所示裝置,發(fā)現(xiàn)電流計指針仍然有偏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1中,鐵棒質量減少,則乙池溶液的質量減少B.圖2丙池中石墨c電極附近減小C.圖1中的石墨電極與圖2中丁池石墨b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相同D.圖2中電流方向為石墨c→銅絲→石墨b→石墨a→電流計5.(2022上·北京豐臺·高二統(tǒng)考期末)下列示意圖與化學用語表述內容不相符的是(水合離子用相應離子符號表示)ABCD

電離方程式:NaCl=Na++Cl-總反應:Zn+Cu2+=Zn2++Cu負極反應:H2-2e-+2OH-=2H2O總反應:2Cl-+2H+Cl2↑+H2↑A.A B.B C.C D.D6.(2023上·陜西渭南·高二統(tǒng)考期中)利用如圖裝置溶解鐵礦石中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為陽離子交換膜,Y為陰離子交換膜B.通電一段時間后,溶液濃度變小C.電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D.當溶解時,至少產生氣體(標準狀況下,不考慮氣體溶解)7.(2023上·河北邯鄲·高二校聯(lián)考階段練習)保險粉又稱連二亞硫酸鈉,可用作紡織工業(yè)的漂白劑、脫色劑、脫氯劑。工業(yè)上用電解溶液得到(如圖所示,M、N均為惰性電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B.為強電解質,為弱電解質C.b為電源負極,N電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D.該電解池工作時,能量的轉化形式為化學能轉化為電能8.(2023上·江蘇連云港·高二統(tǒng)考期中)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為“發(fā)現(xiàn)和合成量子點”作出貢獻的科學家。量子點是一種微小的納米顆粒,其大小決定了其性質。下列關于相應物質“量子點”的說法正確的是A.碳量子點形成的納米碳管具有丁達爾效應B.二氧化硅量子點可用于制更薄的太陽能電板C.氯化銅量子點的大小與多少不會影響玻璃綠色的深淺D.還原處理廢水中Cr(Ⅵ)時,F(xiàn)e量子點發(fā)生吸氧腐蝕生成9.(2023上·山東青島·高二山東省青島第五十八中學??计谥校﹑H計的工作原理(如圖)是通過測定電池電動勢E(即玻璃電極和參比電極的電勢差)來確定待測溶液的pH.pH與電池的電動勢E存在關系:(E的單位為V,K為常數(sh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pH計工作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B.玻璃電極玻璃膜內外的差異會引起電池電動勢的變化C.一定溫度下,電池電動勢越小,待測液中越大D.若玻璃電極電勢比參比電極電勢低,則玻璃電極反應為10.(2023上·廣西南寧·高二南寧二中??计谥校┮环N三室微生物燃料電池污水凈化系統(tǒng)原理如圖所示,圖中有機廢水中有機物可用C6H10O5表示。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該裝置為原電池,b為原電池的正極B.a極區(qū)溶液的pH增大C.當左室有4.48L(標準狀況下)CO2生成時,右室產生的N2為0.08molD.b電極反應式:11.(2023上·福建漳州·高二校聯(lián)考期中)用可再生能源電還原時,采用高濃度的抑制酸性電解液中的析氫反應來提高多碳產物(乙烯、乙醇等)的生成率,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析氫反應發(fā)生在電極上B.從Cu電極遷移到電極C.陰極發(fā)生的反應有:D.每轉移1mol電子,陽極生成1g氣體12.(2023上·山東青島·高二??计谥校╇?)-雙氧水燃料電池由于綠色環(huán)保且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而廣受關注,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電池正極反應式為B.電池工作過程中A極區(qū)溶液pH增大C.隔膜為陽離子交換膜D.電池工作時,外電路通過2mol時,A極區(qū)產生氣體11.2L13.(2023上·山東菏澤·高二統(tǒng)考期中)某化學興趣小組分組通過實驗驗證“Ag++Fe2+Fe3++Ag↓”為可逆反應。(1)實驗小組1:向1mL0.1mol/LFeSO4溶液中加入1mL0.lmol/LAgNO3溶液,開始時,溶液無明顯變化,幾分鐘后迅速出現(xiàn)大量灰黑色沉淀,反應過程中溫度幾乎無變化。測得溶液中Ag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1所示。幾分鐘后迅速出現(xiàn)灰黑色沉淀的可能原因是。20min后取上層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產生藍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2)實驗小組2:采用圖2電化學驗裝置從平衡移動角度進行驗證。閉合K,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一段時間后指針歸零,證明該電池工作時能產生Fe3+操作及現(xiàn)象。指針歸零后再向左側燒杯中加入較濃的Fe2(SO4)3溶液,指針變化為,綜合實驗Ⅰ和實驗Ⅱ,證實“Ag++Fe2+Fe3++Ag↓”為可逆反應。(3)實驗小組3: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硝酸銀溶液(pH=2)中加入過量鐵粉,發(fā)生反應“Fe+2Ag+=Fe2++2Ag”,靜置后取上層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同時發(fā)現(xiàn)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存在(填離子符號);隨靜置時間延長,產生白色沉淀的量越來越少,溶液紅色先變深后變淺,請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反應過程中忽略NO;和空氣中氧氣的氧化作用;查資料知Ag+與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14.(2023上·北京西城·高二北師大實驗中學??计谥校┬〗M探究Mg與溶液能快速反應產生的原因?!静殚嗁Y料】與致密的相比是質地疏松的難溶物。【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將打磨后的鎂條分別加入試管①~③中,觀察到:①中鎂表面持續(xù)產生大量氣泡,溶液顯渾濁(經檢驗該渾濁物為),氣體中檢測到;②中鎂表面有極微量氣泡附著,滴加酚酞試液后,鎂條附近至紅色;③中鎂表面無明顯氣泡。(1)鎂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設計實驗③的目的是。(3)將②中鎂條取出,加入到溶液中,觀察到很快鎂條表面開始產生大量氣泡。綜合上述實驗,結合化學用語從化學反應平衡與速率的角度解釋:Mg能與溶液能快速產生的原因是。(4)綜合上述實驗可知,在水溶液中,鎂表面產生的快慢取決于。(5)某同學根據上述結論,設計了如圖左下原電池,得到了電壓表數(shù)值隨時間的變化(電壓數(shù)值為正值時,鎂片為負極)。①50s后,鋁片表面的電極反應式為。②50s前,原電池的負極為片(填“鎂”或“鋁”)。③電壓值最終變?yōu)樨撝档脑蚴恰?5.(2023上·福建福州·高二福建省福州外國語學校??计谥校┱埢卮鹣铝袉栴}:(1)高鐵酸鉀()不僅是一種理想的水處理劑,而且高鐵電池的研制也在進行中。如圖所示是高鐵電池的模擬實驗裝置。①該電池放電時正極反應式為。②鹽橋中盛有飽和KCl溶液,此鹽橋中氯離子向(填“左”或“右”)移動;③下圖為高鐵電池和常用的高能堿性電池的放電曲線,由此可得出高鐵電池的優(yōu)點有。(2)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它與人類生產、生活關系密切,請運用所學知識解釋下列與銅有關的化學現(xiàn)象。①如圖,在硫酸型酸雨地區(qū),不純的銅制品發(fā)生電化學腐蝕,Cu發(fā)生(填“氧化”或“還原”)反應,寫出正極的電極反應式:。②如下圖,將螺旋狀的銅絲在酒精燈上灼燒,銅絲變黑色,然后將紅熱的銅絲插入固體中,過一會取出,發(fā)現(xiàn)插入部分黑色變?yōu)楣饬恋募t色,查閱資料可知,該過程有生成,寫出由黑色變?yōu)楣饬良t色過程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一定溫度下,反應中的某一基元反應為,其能量變化如圖所示。表示反應物分子舊化學鍵沒有完全斷裂、新化學鍵沒有完全形成的過渡態(tài)。該基元反應的活化能為kJ/mol,為kJ/mol。(4)鍵能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學反應的反應熱()。下表是部分化學鍵的鍵能數(shù)據:化學鍵鍵能/(kJ/mol)172335498X已知白磷的標準燃燒熱為-2378kJ/mol,白磷的結構為正四面體,白磷完全燃燒的產物結構如圖所示,則上表中。16.(2023上·山東青島·高二??计谥校┗卮鹣铝袉栴}(1)已知:

,則(填“>”或“<”)。(2)698K時,向V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和2mol,發(fā)生反應:,測得各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與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①前5s內平均反應速率。②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放出的熱量為。(3)第三代混合動力車,可以用電動機、內燃機或二者結合推動車輛。汽車上坡或加速時,電動機提供推動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剎車或下坡時,電池處于充電狀態(tài)。①混合動力車的內燃機以汽油為燃料,汽油(以辛烷計)和氧氣充分反應,生成1mol水蒸氣放熱550kJ;若1g水蒸氣轉化為液態(tài)水放熱2.5kJ,則表示辛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②混合動力車目前一般使用鎳氫電池,該電池中鎳的化合物為正極,儲氫金屬(以M表示)為負極,堿液(主要為KOH)為電解質溶液。鎳氫電池充放電原理示意如圖,其總反應式為:。根據所給信息判斷,混合動力車上坡或加速時,乙電極周圍溶液的pH(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該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③遠洋輪船的鋼鐵船體在海水中易發(fā)生電化學腐蝕中的腐蝕。利用如圖裝置,可以模擬鐵的電化學防護。若X為碳棒,為減緩鐵的腐蝕,開關K應置于處。若X為鋅,開關K置于M處,該電化學防護法稱為。參考答案1.A【詳解】A.原電池中,相對活潑的發(fā)生氧化反應的作負極,不一定是活潑金屬,如Mg-NaOH-Al原電池中,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鋁作負極,A正確;B.原電池工作中,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B錯誤;C.原電池工作中,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C錯誤;D.電解質溶液主要是起離子導體,傳遞電流的作用,可以是濃硝酸,D錯誤;故選A。2.B【詳解】A.電解飽和食鹽水時,水分子在陰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陰極區(qū)溶液pH增大,故A錯誤;B.電解法精煉銅時,銅離子在陰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銅,則由得失電子數(shù)目守恒可知,陰極生成3.2g銅時,陽極失去電子的數(shù)目為×2×NAmol—1=0.1NA,故B正確;C.氯化鋁是共價化合物,熔融狀態(tài)下不能導電,所以工業(yè)上用電解熔融氧化鋁的方法制備金屬鋁,故C錯誤;D.在鐵制品上鍍銀時,鐵制品與電源負極相連做電鍍池的陰極,故D錯誤;故選B。3.B【詳解】A.無水乙醇屬于非電解質,不能構成原電池;B.構成原電池,F(xiàn)e為負極,加速鐵的腐蝕;C.Al比Fe活潑,氫氧化鈉為電解質,構成原電池,Al為負極,F(xiàn)e為正極,F(xiàn)e被保護;D.蔗糖屬于非電解質,不能構成原電池;綜上所述,形成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因此鐵的腐蝕速率最快的是選項B;答案為B。4.D【分析】圖1為原電池裝置,圖2為電解池裝置,丙燒杯中鐵作負極,石墨c作正極,發(fā)生吸氧腐蝕;【詳解】A.圖1中,鐵棒作負極,鐵棒質量減少,即0.1mol,則失去0.2mol電子,乙池溶液中消耗0.1mol()得0.2mol電子,但鹽橋中有向乙燒杯中移動,乙池溶液的減少質量小于,A錯誤;B.圖2丙池發(fā)生吸氧腐蝕,正極電極反應式:,pH增大,B錯誤;C.圖1中的石墨電極作原電池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圖2中丁池石墨b電極為電解池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氯氣,C錯誤;D.圖2中電流方向為石墨c→銅絲→石墨b→石墨a→電流計,D正確;答案選D。5.D【詳解】A.NaCl溶于水發(fā)生電離形成Na+和Cl-,電離方程式為NaCl=Na++Cl-,A項正確;B.銅鋅原電池的總反應為Zn+Cu2+=Zn2++Cu,B項正確;C.該電池為氫氣燃料電池,H2在負極失電子形成H+,H+和電解質溶液中的OH-反應生成H2O,故負極反應為H2-2e-+2OH-=2H2O,C項正確;D.電解飽和食鹽水生成氫氧化鈉、氯氣和氫氣,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l-+2H2O2OH-+Cl2↑+H2↑,D項錯誤;答案選D。6.C【分析】由題意,產生才能溶解鐵礦石中的,Ⅰ極不可能產生,Ⅱ極水提供的放電,產生氧氣和,H+透過Y移動到中間與反應,所以判斷出a為負極,b為正極,I為陰極,電極反應為,Ⅱ為陽極,電極反應為,X為陰離子交換膜,Y為質子交換膜?!驹斀狻緼.據分析X為陰離子交換膜,Y為質子交換膜,A錯誤;B.通電一段時間后,因陽極區(qū)水消耗溶液濃度變大,B錯誤;C.I為陰極,電極反應為,C正確;D.當溶解時,消耗0.06molH+,按可知至少產生0.015molO2,即氣體(標準狀況下,不考慮氣體溶解),D錯誤;故選C。7.C【分析】工業(yè)上用電解NaHSO3溶液得到Na2S2O4,硫元素的化合價從+4價降到+3價,得到電子,則M電極作陰極,接電源負極,即b為電源負極;N電極作陽極,接電源正極,即a為電源正極;據此分析解答?!驹斀狻緼.M電極上電解NaHSO3溶液得到Na2S2O4,硫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電極反應式為,A錯誤;B.NaCl和NaHSO3均為易溶的鈉鹽,二者均為強電解質,B錯誤;C.根據分析,b為電源負極,N電極作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C正確;D.該電解池工作時,能量的轉化形式為電能轉化為化學能,D錯誤;故選C。8.D【詳解】A.膠體的分散質直徑位于1~100nm,為混合物,納米碳管為純凈物,故A錯誤;B.太陽能電池板的材料為Si,故B錯誤;C.由題意可知,量子點大小決定其性質,因此,氯化銅量子點的大小與多少會影響玻璃綠色的深淺,故C錯誤;D.還原處理廢水中Cr(Ⅵ)時,F(xiàn)e量子點做負極發(fā)生吸氧腐蝕生成,故D正確;答案選D。9.D【詳解】A.pH計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測定電池電動勢E(即玻璃電極和參比電極的電勢差)來確定待測溶液的pH,則pH計工作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A正確;B.根據pH計的工作原理可知,玻璃電極玻璃膜內外c(H+)的差異會引起電池電動勢的變化從而使得其能確定溶液的pH,故B正確;C.pH與電池的電動勢E存在關系:即,則一定溫度下,電池電動勢越小,待測液中越大,故C正確;D.若玻璃電極電勢比參比電極電勢低,則玻璃電極為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反應為,故D錯誤;故選:D。10.B【分析】從圖示看,裝置是利用C6H10O5自發(fā)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設計而成的原電池,左室中C6H10O5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C元素化合價升高,故a極是負極,右室硝酸根離子被還原生成氮氣,N元素的化合價降低,硝酸根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則b極是正極;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動,據此分析?!驹斀狻緼.由分析可知,該裝置為原電池,b為原電池的正極,故A正確;B.a是負極,負極上有機物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有機物在厭氧菌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電極反應式為C6H10O5-24e-+7H2O═6CO2↑+24H+,a極區(qū)溶液的H+濃度增大,pH減小,故B錯誤;C.當左室有4.48L(標準狀況下)CO2生成,即生成0.2molCO2氣體,根據反應式為C6H10O5-24e-+7H2O═6CO2↑+24H+轉移mol=0.8mol電子,根據正極電極反應式為2NO+10e-+12H+=N2↑+6H2O可得生成N2的物質的量為mol=0.08mol,故C正確;D.b極硝酸根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故D正確;故選B。11.C【分析】由圖可知,該裝置為電解池,與直流電源正極相連的IrOx-Ti電極為電解池的陽極,水在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氧氣和氫離子,電極反應式為,銅電極為陰極,酸性條件下二氧化碳在陰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乙烯、乙醇等,電極反應式為、,電解池工作時,氫離子通過質子交換膜由陽極室進入陰極室。【詳解】A.析氫反應為還原反應,應在陰極發(fā)生,即在銅電極上發(fā)生,A錯誤;B.離子交換膜為質子交換膜,只允許氫離子通過,Cl-不能通過,B錯誤;C.由分析可知,銅電極為陰極,酸性條件下二氧化碳在陰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乙烯、乙醇等,電極反應式有,C正確;D.水在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氧氣和氫離子,電極反應式為,每轉移1mol電子,生成0.25molO2,質量為8g,D錯誤;故選C。12.BD【分析】由圖可知,B極氧元素價態(tài)降低得電子,故B極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H2O2+2e-=2OH-,A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N2H4-4e-+4OH-=N2+4H2O,據此作答?!驹斀狻緼.B極為正極,電極反應式為H2O2+2e-=2OH-,故A正確;B.原電池工作時,A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N2H4-4e-+4OH-=N2+4H2O,氫氧根離子被消耗,pH減小,故B錯誤;C.原電池工作時,鈉離子由左側向右側遷移,故隔膜為陽離子交換膜,故C正確;D.未指明是否是標準狀況下,無法計算氣體的體積,故D錯誤;故選:BD。13.(1)反應生成的Ag或Fe3+催化了Fe2+與Ag+的反應Fe2+(2)分別取電池工作前與工作一段時間后左側燒杯中溶液,同時滴加KSCN溶液,后者紅色更深逆向偏轉(3)Ag+、Fe3+溶液中存在反應:①Fe+2Ag+=Fe2++2Ag,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反應開始時以反應①、②為主,c(Ag+)減小,c(Fe3+)增大;一段時間后,以反應③為主,c(Fe3+)減小【詳解】(1)①開始時,反應較緩慢,溶液無明顯變化,幾分鐘后迅速反應,說明反應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質,使反應速率加快,答案可填:反應生成的Ag或Fe3+催化了Fe2+與Ag+的反應;②可與K3[Fe(CN)6]溶液反應,產生藍色沉淀,所以溶液中含有。(2)①檢驗常用的試劑為KSCN溶液,由于硫酸亞鐵溶液中有可能存在少量鐵離子,所以需要對照實驗,具體操作及現(xiàn)象為:分別取電池工作前與工作一段時間后左側燒杯中溶液,同時滴加KSCN溶液,后者紅色更深;②指針歸零后再向左側燒杯中加入較濃的Fe2(SO4)3溶液,濃度增大,平衡逆向進行,左側電極由負極變?yōu)檎龢O,右側電極由正極變?yōu)樨摌O,電流表指針應該逆向偏轉。(3)①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有白色沉淀生成,AgSCN為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存在、;②隨靜置時間延長,產生白色沉淀的量越來越少,溶液紅色先變深后變淺,是因為溶液中存在反應:①,②,③。反應開始時以反應①、②為主,減小,增大;一段時間后,以反應③為主,減小。14.(1)Mg+2H2O=Mg(OH)2+H2(2)形成對照,排除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干擾(3)Mg與水反應生成Mg(OH)2和氫氣,溶液中存在Mg(OH)2(s)Mg2+(aq)+2OH-(aq),HCO與OH-反應生成CO,CO結合Mg2+形成質地疏松的,使平衡正向移動Mg(OH)2膜溶解,增大了Mg與水的接觸面積,產生氣體速率加快(4)碳酸氫根離子(5)鎂電壓值起初為正值,鎂作負極,產生的氫氧化鎂沉淀附著在鎂電極表面,阻礙了鎂進一步反應,而鋁與氫氧化鈉溶液會發(fā)生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所以最終鋁作負極,電壓值變?yōu)樨摗痉治觥勘緦嶒災康氖菫榱蓑炞C探究Mg與溶液能快速反應產生的原因,設計實驗①②③,目的是為了證明碳酸氫根離子促進了鎂與水反應產生氫氣,而不是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據此分析解答?!驹斀狻浚?)鎂與水反應類似于鈉與水反應,所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g+2H2O=Mg(OH)+H2;(2)為了證明碳酸氫根離子促進了鎂與水反應產生氫氣,而不是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設計實驗③,是為了形成對照,排除鈉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干擾;(3)Mg與水反應生成Mg(OH)2和氫氣,溶液中存在Mg(OH)2(s)Mg2+(aq)+2OH-(aq),HCO與OH-反應生成CO,CO結合Mg2+形成質地疏松的,使平衡正向移動Mg(OH)2膜溶解,增大了Mg與水的接觸面積,產生氣體速率加快;(4)綜合上述實驗可知,在水溶液中,鎂表面產生的快慢取決于溶液中的碳酸氫根離子;(5)①50s后,電壓值為負,鋁片作負極,其表面的電極反應式為;②50s前,電壓值為正,鎂片作負極;③電壓值起初為正值,鎂作負極,產生的氫氧化鎂沉淀附著在鎂電極表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