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qū)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質量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_第1頁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質量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_第2頁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質量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_第3頁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質量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_第4頁
北京市通州區(qū)2025屆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質量檢測語文試題 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通州區(qū)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中質量檢測語文試卷2024年11月本試卷共8頁,150分??荚嚂r長15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诖痤}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荚嚱Y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5題。材料一“茶出中國”,諸多文物和文獻見證了中國茶文化的起源。中國西南地區(qū)發(fā)現(xiàn)距今3500萬年的寬葉木蘭古植物化石,證明寬葉木蘭是茶樹物種的始祖。茶學界認為,2000萬年前中華木蘭就已出現(xiàn)在云南。貴州的晴隆茶園里發(fā)現(xiàn)距今100萬年的茶樹籽化石,表明中國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距今8000年的茶籽,表明當時的東部沿海地區(qū)是有茶樹存在的,而且先民們已經(jīng)在探究茶籽及茶的用途。浙江余姚田螺山遺址發(fā)現(xiàn)距今6000年的人工種植茶樹根遺存,雖然山茶屬樹木的木材結構非常近似,具體的樹種識別有一定困難,但是其木材結構與栽培茶樹一致,具有山茶科才有的茶氨酸,證明這些山茶屬樹根為茶樹根遺存。在先秦文獻考古文物出現(xiàn)之前,《晏子春秋》中“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五卵,茗菜而已”的文句,就記錄了晏子在齊國為國相時的飲食情況,有人指出,“茗”應是苔菜之物。東周邾國故城遺址出現(xiàn)了原始青瓷碗的植物殘渣,經(jīng)過科學檢測,研究者認定碗內遺存的是煮過或泡過的茶葉殘渣,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茶葉實物遺存,這個發(fā)現(xiàn)可以解釋《晏子春秋》中的“茗菜”是茗菜,即茶。邾國故城遺址發(fā)現(xiàn)茶葉的時間,與晏子記載的時間比較接近,所以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文物可以印證文獻的可信性,對于我們研究先秦時期的相關文獻起到文物證史的作用。三國與六朝時期,《廣雅》記載的茶飲是加了蔥、姜、橘子的,這種像煮羹一樣的茶飲,口味比較濃郁辛辣,陸羽在其所著的《茶經(jīng)》中就批評了這樣的飲茶方式,人們的飲茶習慣也由此變成了清飲。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以茶待客的行為,《茶經(jīng)》引《桐君錄》中的記載:“交、廣最重,客來先設?!辈杈叩陌l(fā)展歷經(jīng)一個過程。在唐代,占主導地位的茶藝是煎煮法,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專門為其設計了整套茶具二十四器,使作為飲食工具的茶具開始了專門化的進程。宋代文人使用宜于點茶法的器具,使點茶法成為宋代主流飲茶方式,同時促進了茶具的專門化與多樣化,體現(xiàn)了中國茶具獨特的審美特征。宋代點飲技藝很注重感官體驗和藝術審美?!恫杞?jīng)》論茶碗之釉色以青瓷為上,因為“越瓷青而茶色綠”,故“青則益茶”,青瓷能夠映襯綠色茶湯,有中庸和諧之美。用深色釉盞裝盛點成的上品茶湯,是受北宋蔡襄的影響,他在《茶錄》中寫道:“茶色白,宜黑盞……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9世紀的清期,幾乎是世界上唯一的茶葉生產和供應地,茶樹廣泛種植于華東、華南、西南、西北多地,茶葉對外出口量最多時達4000萬斤。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與茶有關的方方面面融人中國人的生活,成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取材于沈冬梅、龐旭的相關文章)材料二“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與現(xiàn)實本為一體兩面的關系,這就需要研究者不僅要考證歷史事實,復原歷史真相,也要從遙遠的過去回歸現(xiàn)實和日常,以歷史知識回應當代社會。茶史研究往往只關注過去,對今天的茶業(yè)狀況不甚了解,所以對當代茶業(yè)的影響力極小,研究成果傳播范圍很窄。當代茶業(yè)則只關注經(jīng)管和效益,對茶史漠不關心,不能充分吸收茶史研究的精華,從而顯得淺薄無根。中國人很早就開始飲茶,但魏晉以前茶的消費群體尚有限,茶對國家經(jīng)濟的影響也比較小,還沒有形成產業(yè)。唐中期以后,茶葉消費普及民間,消費群體擴大,并對國家經(jīng)濟產生影響,茶業(yè)成為中國傳統(tǒng)的支柱產業(yè)之一,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便有“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詩句。唐宣宗時期,每年的茶稅收入已高達80萬貫。我國是最早發(fā)現(xiàn)和利用茶的國家,宋元明時期逐漸影響周邊國家及東南亞地區(qū),17世紀開始影響歐洲乃至世界。但19世紀80年代后,由于印度等種植國開辟且產能擴大,中國茶的出口總量減少。20世紀后半期,世界茶業(yè)格局發(fā)生了更多變化:首先,茶葉產區(qū)除中國和印度兩大產區(qū)外,茶葉的種植迅速遍及全世界;其次,茶葉加工由最初中國的純手工茶,到機器粗加工茶,再到機器精加工茶,技術要求越發(fā)體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的高效特征;再次,茶葉消費方式總趨勢朝快捷、簡單方向發(fā)展,突出表現(xiàn)為茶包及袋裝茶的快速推廣。以上情況啟發(fā)我們思考傳統(tǒng)茶文化與茶產業(yè)的一些問題,如茶品種多而散、茶品標準不一、有品類無品牌等。這就需要我們在保護傳統(tǒng)茶葉制作技藝的同時,改進茶葉加工技術;將茶史、茶文化的研究引入當代茶業(yè)的研究議題,既要對茶史進行認真的研究、反思和總結,也需要對當代茶業(yè)、茶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同時重視對國際茶葉市場的觀察、借鑒,提高中國茶業(yè)的競爭力,振興當代中國茶產業(yè)。(取材于仲偉民的相關文章)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表述不能體現(xiàn)“文物和文獻見證了中國茶文化的起源”的一項是(3分)A.中國西南地區(qū)發(fā)現(xiàn)寬葉木蘭化石B.貴州的晴隆茶園發(fā)現(xiàn)茶樹籽化石。C.蕭山、余姚遺址出土與茶有關的遺存D.《晏子春秋》記載晏子飲食中有茗菜2.根據(jù)材料一,有關《茶經(jīng)》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四段,從煮羹飲到清飲,飲茶習慣的改變被陸羽寫入《茶經(jīng)》。B.第四段,“客來先設”說明三國及六朝時出現(xiàn)以茶待客的文化現(xiàn)象。C.第五段,陸羽設計的茶具二十四器,體現(xiàn)中國茶具獨特審美特征。D.第五段,陸羽和蔡襄對茶具釉色選擇觀點不同,是因為茶藝不同。3.根據(jù)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說明了歷史對現(xiàn)實有借鑒意義。B.只要茶史研究多了解茶業(yè)狀況,其研究成果就能廣泛傳播。C.引用《琵琶行并序》的詩句,說明茶葉消費對經(jīng)濟產生影響。D.中國茶出口總量減少與印度等種植園開辟、產能擴大有關。4.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A.蕭山跨湖橋遺址出土了距今8000年的茶籽,可以證明中國是最早利用茶的國家。B.依據(jù)邾國故城遺址發(fā)現(xiàn)的茶葉殘渣,就能推斷當時飲茶群體有限,尚未形成茶產業(yè)。C.唐代占主導地位的是煎煮法,宋代流行點茶法,說明茶葉加工的技術在不斷改進。D.清朝茶葉對外出口量最多時達4000萬斤,這種情況應該出現(xiàn)在19世紀80年代前。5.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簡要概括研究中國茶文化的必要性及研究的方法。(6分)二、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題。古者天子置衛(wèi)曰虎賁,其來尚矣。有宋選擇天下奇才勇士,以隸親軍,號曰“諸班”。居則以壯國容,出則以威疆埸。故太原府路兵馬都鈐轄孫公其人也。公諱貴,字和叔,世為農。其先趙州人,自大父始遷河東。公生而異于群兒,不好戲弄;既長,狀貌頎然。會國家招置新軍,公即自詣太守。請補其缺。太守馮公惲奇其狀,乃留為鈐下【1】吏。俾【2】習弓弩射藝,不逾年,絕于等輩。是時,朝廷詔下諸路選才武以實諸班,太守即以公應詔。入衛(wèi)十年,天子閱試諸班,以公絕倫,遂官河東都總管司準備差使,是歲熙寧八年也。丞相韓康公【3】帥太原,夏雨不止,汾河暴溢,欲壞堤敗舍,亟遣公護筑之。公晝夜廬于堤上,自執(zhí)樸以巡役,人為危之,而公卒不動,堤以完安。韓公喜曰:“全吾民者,君之力也?!蔽磶?,除麟州【4】橫陽堡兵馬監(jiān)押。議者請麟州巡寨官不宜用內郡人且無邊功者,恐緩急不足倚辦。公獨以驍果勇健為車馬使張公世矩所惜,留而不遣,議者不能奪。元祐六年,為河東第一路副將,駐橫陽堡。時夏賊梁乙逋犯麟府,眾十五萬,諸寨閉壁,公獨毅然不顧,數(shù)出奇兵撓擊之,殺傷甚多;且開門示閑暇,賊疑不敢進。又遣偏裨領騎捕得賊生口,盡知其虛實,歸有日矣,乃出家資募死士,從間道約麟府諸將,告以賊退期,使設伏邀擊其怠。諸將議不合,賊鼓行而西,莫有誰何者。士氣憤沮,于是始服公忠勇,而惜其謀之不用也。公自授官,往來河西幾三十年,熟知夷虜之情狀、山川之險易、部落之多寡,故機不妄發(fā)。及其慮勝而動,忠義所激,則常為士卒先。凡與賊遇,大小十九戰(zhàn),未嘗敗北,捕獲首虜以千計。積功累官至昭州團練使,爵開國伯,食邑七百戶,崇寧【5】之初,左右言公姓名于上前者,有旨詔詣闕,陛對稱旨,不貪天功,即除太原府路兵馬鈐轄。政和二年,終于太原官舍,享年七十有三。公性沉毅有謀,馭士寬簡,絕甘分少,能得人死力;又好周鄉(xiāng)人之急,平生所得廩賜,施與略盡。屬纊【6】之日,家無余資,人為嗟嘆。過始官于太原之歲也,公已病,不及見。既沒,其子翊狀公行事以來請銘,過推孝子仁人思欲揚其親之美,其可辭焉?(取材于蘇過的《孫團練墓志》)注:【1】鈐下:部下?!?】俾:使,讓?!?】韓康公:韓絳,神宗朝拜相,哲宗朝封康國公?!?】麟州:今陜西神木一帶,宋時是抗擊西夏的邊郡【5】崇寧:宋徽宗時的年號?!?】屬纊:臨終的代稱。6.下列對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以隸親軍隸:統(tǒng)領B.公即自詣太守詣:拜訪C.議者不能奪奪:改變D.又好周鄉(xiāng)人之急周:周濟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A.其來尚矣其可辭焉B.乃留為鈐下吏則常為土卒先C.人為危之而惜其謀之不用也D.留而不遣及其慮勝而動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公生而異于群兒,不好戲弄孫公生來就和一般的小孩兒不同,不喜歡游戲玩耍B.恐緩急不足倚辦擔心遇到危急的情況(孫貴)無法主持應對C.賊鼓行而西,莫有誰何者西夏兵大張旗鼓地向西撤退,沒有人阻攔D.馭士寬簡,絕甘分少管理士兵面面俱到,總是甘愿自己少分功勞9.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孫貴出身農家而得以入選天子親衛(wèi)得益于馮惲的培養(yǎng)與推薦。B.因為車馬使張世矩的堅持孫貴才能出任麟州橫陽堡兵馬監(jiān)押。C.麟州諸將不和導致了孫貴劫擊西夏侵略者的建議沒有被采納。D.孫貴升職太原府路兵馬鈐轄的原因是宋徽宗認為他應對得體。10.孫翊“欲揚其親之美”,請?zhí)K過為父親撰寫墓志。請概括說明文中褒揚了孫貴的哪些品行。(6分)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1-13題。(共12分)早寒有懷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送人游淮海溫庭筠背檣燈色暗,宿客夢初成。半夜竹窗雨,滿池荷葉聲。簟涼秋閤思,木落故山情。明發(fā)又愁起,桂花溪水清。11.下列對兩首詩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孟詩中所寫鴻雁南飛、北風呼嘯的景象,使得詩人觸目傷懷。B.孟詩中詩人看到孤帆從天邊駛過,思鄉(xiāng)之情不免愈發(fā)強烈了。C.溫詩是首記夢詩,詩人描繪了夢中所見家鄉(xiāng)清新明麗的景色。D.溫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xiàn)了詩人送別時的復雜情感。12.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孟詩“迷津”句化用子路問津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彷徨失意的苦悶。B.溫詩選取“竹窗雨”與“荷葉聲”,生動地表現(xiàn)了深秋夜晚的靜寂。C.兩首詩中“木落”都是樹葉凋落之意,詩人用典型的事物點明季節(jié)。D.兩首詩都用“興”的表現(xiàn)手法,通過所見之景,引發(fā)詩情,烘托氣氛。13.這兩首詩的結句有何共同特點?請從景與情關系的角度作簡要分析。(6分)14.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字跡清晰。(共8分)(1)蘇軾把妻子死別后的個人憂思,寫進了蒼老的容顏和衰敗的形體之中:“,塵滿面,?!?2)賈誼在《過秦論》中寫“百越之君,,委命下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以襯托始皇帝的聲威。(3)高適的《燕歌行并序》開篇即點題:“,”強調了愛國將士的英勇和決心。(4)云收雨歇,天色向晚,黃庭堅《登快閣》的頷聯(lián)“,”勾畫出闊大幽遠的境界。15.閱讀下面四則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共10分)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②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③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致,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論語·子路》)④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1)《論語》中,“禮”是一個多義詞。①中的“禮”指“禮節(jié)、禮數(shù)”,④中的“禮”指“禮器”,請解釋②和③中的”禮”的含義。(2分)②中的“禮”:。③中的“禮”:。(2)翻譯③中的畫線句,并結合本則內容,概說孔子“正名”的目的。(4分)(3)結合對①④的理解,談談你對孔子提倡的“禮”的認識。(4分)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6-19題。恩江畔,文脈悠悠①很少有人大雨傾盆時游覽古村。但從下年的那一刻起,雨中的流坑古村就深深吸引了我。②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zhèn),抵達古村已近傍晚,天色在雨中愈發(fā)顯得昏暗。萬籟俱寂,偶有幾聲蟲鳴傳來。遠處,嵐霧飄拂,灰蒙蒙的青山若隱若現(xiàn)。寬闊的恩江從群山中奔騰而來,繞村向西流去。村口的老樟樹枝葉繁茂,一棟棟古建筑錯落有致。高墻小窗,青壁黛瓦,質樸而簡潔,典型的贛派民居外形。與恩江連為一體的龍湖穿村而過,雨滴在湖面上蕩起陣陣漣漪。③鵝卵石和青石板鋪就的地面有些濕滑,我和友人小心前行。長街深巷,縱橫交錯,仿佛走進了歷史深深的褶皺里。房檐上,寫有“董”字的燈盞在雨中搖曳。五代南唐升元年間,流坑村開基之祖董合見此地青山環(huán)抱,江水繞流,常有云氣氤氳,遂將全家徙居于此,拓荒建宅。“坑”乃江西方言,意指山間分布的小盆地。在農耕時代,盆地內肥沃的耕地,山野間豐饒的物產,是立村之本。經(jīng)數(shù)世繁衍耕耘,流坑村發(fā)展壯大為董氏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④整座村的格局,不像一個村落,反倒更像一座小型的城?!捌邫M一縱”八條街巷,其間若干小巷連通,好似棋盤格局。繞村的恩江和龍湖,有如城池壕溝。村內的層樓群宅,相互守望。七條橫巷的東端直對恩江江岸,每個巷口均建有一個碼頭,既方便商船停泊,亦使江風順暢入村,調節(jié)村內溫度。碼頭上修筑七座二層閣樓,樓間以高墻連接圍合,如同一座堅固的城堡,有防御功能。碼頭下設排水渠,解決了排澇清淤的難題。橫巷西端與縱巷相接,狀似一把梳子。間以若干小巷相連通,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難怪徐霞客到訪流坑村,也忍不住贊嘆“其處阛阓縱橫,是為萬家之市”。⑤在流坑村,“古”字被襯托得奪目。有典雅別致的民居古宅,有雄渾大氣的古代祠堂,有精妙考究的古街古橋,還有古塔、古書院、古戲臺、古牌坊、古水井、古碼頭等各類古建筑。村內房屋建筑六百八十六處,其中明清時期的建筑二百一十六處。最富代表性的是窄巷“一線天”,一邊是明代建筑,一邊是清代深宅。眼神游移間,穿越時空的恍惚感油然而生。⑥村中民居多為一層半的磚木結構,二進三開間,一堂一廳。堂前皆有一天井,集采光、通風、聚水等功能于一身。更難能可貴的是,這里的古建筑幾乎都有準確的建造年代。檐宇、墻頭、門楣、窗欄等處,均有形態(tài)各異的木雕、磚雕和石雕,刻有麒麟、鳳凰、花卉、瓜果等式樣,色澤斑斕,疏密有致,透露著村莊往昔的富庶昌盛。雕刻堆塑之外,不時可見庭院中懸掛的木匾和楹聯(lián),散發(fā)出深沉的氣息。它們或表明主人身世,或彰顯家族榮耀,或講述傳統(tǒng)道德,皆有深遠意境,且相當一部分出自歷史名人之手。⑦董氏一門崇文重教,一大批飽讀詩書的儒士在村里興辦書塾學館,心齋書院、雪峰書院、蓉山書院等書院群源遠流長。長時間的文化浸潤,終于在北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結出碩果。村中董姓五人同時考中進士,讓流坑村聲名大噪。村里為紀念這一“五桂齊芳”的盛事,特意建了一座五桂坊。五桂坊一側的棋盤街通往狀元樓,那里是整個村落的制高點。站在兩層重檐、穿斗式梁架、蝴蝶瓦屋面的狀元樓前,我仿佛看見一批批飽讀詩書的學子背著行囊,昂首挺胸踏上趕考之路。村中還有翰林樓、魁星閣、文昌閣、文武魁元坊等老屋,光聽名號,便知文氣興盛。⑧狀元樓旁,矗立著一座古戲臺,這是村民們表演“儺舞”的地方。流連間,只見一位老人來取演出服。我們向老人請教關于儺舞的點滴,他緩緩坐到長木凳上,向我們娓娓道來。⑨儺舞表演有著規(guī)范的儀式和程序,不能有絲毫差錯。演員們穿著沉重的戲服,頭上戴著實木面具,手持道具或兵器,在不同曲牌音樂的伴奏下,把一個個情節(jié)演繹得生動活潑。老人有時吹笛子,有時吹嗩吶,有時敲鑼打鼓,人手不夠時,他也要揮舞兵器“上陣殺敵”。雖然已年過古稀,常常汗流浹背,但他從未感到疲倦,始終樂在其中。老人說著,眼里閃爍出光芒。如今,樂安儺舞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村里的年輕人也主動擔負起傳承的重任,這是最讓老人欣慰的。⑩雨勢漸小,游客逐漸多了起來。我們在村中民宿吃晚飯。這時,一陣鼓樂聲響起。原來,大型沉浸式實景演出《流芳》開始了。演員們在燈光秀的映襯下,借助戲劇、舞蹈、雜技等方式,將科舉、農耕、商貿、民俗等元素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出來,再現(xiàn)了千百年前流坑的市井生活畫卷。到了“儺舞”和“宮廷小吹會”的表演環(huán)節(jié),鮮艷的服飾、夸張的面具和獨特的唱腔,把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辨認了好一陣子,剛才和我們聊天的老人,正在全神貫注地吹著嗩吶。?離別時,蛙聲陣陣。目光再次掠過這座村落,一路盡是古樸蒼勁的建筑。每一磚每一瓦,都在述說著歲月的滄桑,一伸手,仿佛就能觸摸到悠長的文脈。?從此,我的鄉(xiāng)愁里,多了一個叫“流坑”的地方。(取材于羅錚的同名散文)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散發(fā)出深沉的氣息深沉:厚重深遠B.長時間的文化浸潤浸潤:滋養(yǎng)影響C.演員們在燈光秀的映襯下映村:鮮明對比D.目光再次掠過這座村落掠過:快速掃過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②段描寫視角由遠及近,描繪了雨中靜謐景象,既有自然風光,也有人文景觀。B.文中關于“董”字是實寫,美于”古”字是虛,虛實結合,展現(xiàn)古村落獨特風貌。C.文中的老人積極參與村里的文化演出,表現(xiàn)了當?shù)卮迕駥Υ迓湮幕钌畹責崾?。D.文章以作者的行蹤為線索,描述了游覽流坑村的所見所思,首尾呼應,結構嚴謹。18.文章第④段寫了流坑村的格局,請概括格局的特點,并說說作者這樣寫的用意。(6分)19.請結合全文內容,分析文章標題“恩江畔,文脈悠悠”的涵義。(6分)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66分。20.語言基礎運用(6分)①俠義精神根源深達,歷史悠久,是中華文化珍貴的瑰寶。②自從俠氣質和行為產生以后,俠義精神就在歷朝歷代被總結、被遵循、被弘揚。③其含義和觀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變化和豐富,但核心內容“輕財利他守信”始終貫穿其中。④從先秦到當代,俠義精神成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神中重要的一脈,間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