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規(guī)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4/wKhkGWdjFAqAUB-VAAFheqNyOYQ428.jpg)
![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規(guī)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4/wKhkGWdjFAqAUB-VAAFheqNyOYQ4282.jpg)
![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規(guī)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4/wKhkGWdjFAqAUB-VAAFheqNyOYQ4283.jpg)
![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規(guī)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4/wKhkGWdjFAqAUB-VAAFheqNyOYQ4284.jpg)
![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規(guī)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6/14/wKhkGWdjFAqAUB-VAAFheqNyOYQ42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規(guī)范本文件規(guī)定了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以下簡稱“三維地籍信息模型”)的基本要求、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及數(shù)據(jù)質量要求。本文件適用于自然資源與不動產確權登記、管理與信息共享服務。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7986.1-2000房產測量規(guī)范第1單元:房產測量規(guī)定GB/T21010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GB/T37346不動產單元設定與代碼編制規(guī)則GB/T40771城市不動產三維空間要素表達GB/T42547-2023地籍調查規(guī)程JGJ/T496房屋建筑統(tǒng)一編碼與基本屬性數(shù)據(jù)標準DB32/T4314-2022不動產三維模型與電子證照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自然資源naturalresources天然存在、有使用價值、可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huán)境因素的總和。[來源:TD/T1060-2021,3.1]3.2自然資源登記單元naturalresourcesregistrationunit所有權主體清晰、自然資源種類明確、生態(tài)功能完整、集中連片和邊界封閉的空間范圍,簡稱登記單元。[來源:TD/T1015.2-2024,3.3]3.3自然資源斑塊naturalresourcesparcel同一類型自然資源界線封閉的空間范圍,簡稱斑塊。注:包括水流、濕地、森林、草原、荒地、海域、無居民海島以及探明儲量礦產等自然資源斑塊。[來源:TD/T1015.2-2024,3.5]3.4不動產realproperty土地、海域(含無居民海島)以及房屋、林木等定著物。2[來源:GB/T42547-2023,3.4]3.5不動產單元realpropertyunit土地、海域(含無居民海島)及其定著物構成的權屬界線封閉且具有獨立使用價值的空間。[來源:GB/T42547-2023,3.5]3.6地籍cadastre記載土地、海域(含無居民海島)及其房屋、林木等定著物的權屬、位置、界址、數(shù)量、質量、利用等基本狀況的圖簿冊及數(shù)據(jù)。[來源:GB/T42547-2023,3.1]3.7三維地籍three-dimensionalcadastre在傳統(tǒng)的二維地籍基礎上引入三維空間的概念,以更全面地描述和管理土地及其附屬物的權屬關系。3.8三維地籍信息模型three-dimensionalcadastralinformationmodel以三維地籍信息為基礎,建立起的三維地籍空間信息、自然狀況和權屬狀況相統(tǒng)一的有機綜合體。3.9宗地cadastralparcel土地權屬界址線封閉的地塊或空間。[來源:GB/T42547-2023,3.9]3.10定著物單元unitofthingsfixedonlandorsea權屬界線固定封閉、功能完整且具有獨立使用價值的房屋等建(構)筑物以及森林、林木等定著物。[來源:GB/T42547-2023,3.13]3.11自然幢building一座包括不同層次、結構的獨立房屋,是具有同一基礎的建筑物,包含對應的裙樓、塔樓等。[來源:CJJ/T115-2007,2.1.6,有修改]3.12邏輯幢logicalbuilding根據(jù)數(shù)據(jù)組織和管理的需要,對自然幢按結構或類型進行邏輯分割而成的房屋。[來源:CJJ/T115-2007,2.1.7]3.13層floor幢內房屋的自然層,一般按照樓板、地板結構分層的樓層。3.14戶unit幢內具有連續(xù)空間和邊界的、具有獨立戶號、可獨立登記的結構單元,也可稱為套。[來源:CJJ/T115-2007,2.1.5]3.15以墻、柱、樓板、梁等建筑構件為邊界分割封閉而成的內部空間區(qū)域。[來源:DB32/T4314-2022,3.24]34符號和縮略語下列符號和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C:條件必選。Char:字符型數(shù)據(jù)。Float:浮點型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長度不包括小數(shù)點“.”的位數(shù)。Int:整型數(shù)據(jù)。M:必選。O:可選。Varbin:存儲二進制文件所在的物理路徑及文件名。Varchar:可變長度的文本數(shù)據(jù)。5三維地籍信息模型的基本要求5.1時空基準5.1.1坐標系統(tǒng)采用2008南京地方坐標系。5.1.2高程基準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5.1.3日期采用公元紀年,時間采用北京時間。5.2模型對象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為空間與時間的統(tǒng)一體,以不動產單元代碼或自然資源登記單元代碼唯一標識每個模型對象。從調查主體來區(qū)分,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可分為:自然資源三維地籍對象和不動產三維地籍對象。從幾何形態(tài)來區(qū)分,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可分為:三維點對象、三維線對象、三維面對象、三維實體對象、三維組合對象。概念模型如圖1所示。4圖1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概念圖為表達每個對象的形態(tài)、自然屬性、權利狀況等隨時間流逝而變化或維持原狀的過程,定義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Obj為:Obj={STBSM,S(t),T(Tb,Te),P1(Tb,Te),P式中:STBSM——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Obj的唯一標識;S(t)——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在特定空間坐標系下隨時間變化的空間特性;Tb——產生時間;Te——滅失時間;T(Tb,Te)——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的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時間域;P1b,Te)——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時間域的屬性特征;P2(t)——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時間點的屬性特征;P3(ε)——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與時間無關的屬性特征。5DB3201/TXXXX—XXXX5.3對象關系三維地籍信息模型應描述對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如表1所示。表1模型對象關系描述1234565.4模型表達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從對象語義、幾何形態(tài)、空間位置、屬性信息、對象關系、演化過程六個維度表達。三維地籍信息模型的存儲結構可參考附錄A、附錄B。6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6.1對象語義分類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包含自然資源登記單元、權屬分區(qū)、自然狀況分區(qū)、公共管制分區(qū)對象,通過自然資源登記單元代碼組織為一個統(tǒng)一體。自然資源三維地籍對象語義描述見表2所示。表2自然資源三維地籍對象語義描述6DB3201/TXXXX—XXXX6.2幾何形態(tài)表達根據(jù)自然資源三維地籍對象空間形態(tài)的不同分別選擇三維點對象、三維線對象、三維面對象、三維實體對象、三維組合對象來表達。例如水流斑塊可用三維實體對象表達,城鎮(zhèn)開發(fā)邊界可用三維面對象表達,不動產信息關聯(lián)點可用三維點對象表達。6.3空間位置表達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的空間位置可采用地理空間絕對坐標表達,也可采用相對坐標表達。采用相對坐標表達時,應提供與地理空間絕對坐標的轉換關系。6.4屬性信息表達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屬性信息包含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生態(tài)屬性等,參見附錄C、附錄D。表達自然資源登記單元時應包含自然資源登記單元代碼、類型、名稱、坐落等自然屬性,表達集體所有區(qū)時應包含權利人名稱、確權類型等社會屬性,表達森林資源斑塊時應包含主要樹種、主導功能等生態(tài)屬性,其他屬性可根據(jù)需要擴展。6.5對象關系表達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描述自然資源登記單元、自然資源斑塊、權屬分區(qū)、公共管制分區(qū)對象之間的關系,以及自然資源登記單元與其范圍內不動產單元的關系。具體對象關系表達見5.3。6.6演化過程表達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隨自然資源的自然狀況、權屬狀況、生態(tài)狀況等變化而演化。以自然資源登記單元代碼為唯一標識,使用5.2所述的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表達方式,記錄每個對象的形態(tài)、自然屬性、權利狀況等隨時間流逝而變化或維持原狀的過程。7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表達7.1對象語義分類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包含宗地、定著物單元、自然幢、邏輯幢、層、戶、室,其語義描述見表3。其中房屋等建(構)筑物的定著物單元,通常用自然幢、邏輯幢、層、戶、室對象表達;森林、林木的定著物單元,根據(jù)定著物歸屬劃定地籍對象表達;其他類型的定著物單元,根據(jù)定著物歸屬劃定地籍對象表達。表3不動產三維地籍對象語義描述權屬界線固定封閉、功能完整且具有獨立使用價值的根據(jù)數(shù)據(jù)組織和管理的需要,對自然幢按結構或類7DB3201/TXXXX—XXXX表3不動產三維地籍對象語義描述(續(xù))層戶室7.2幾何形態(tài)表達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中對象的幾何形態(tài)可按照GB/T40771的相關規(guī)定,用三維實體對象來表達。7.3空間位置表達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的空間位置可采用地理空間絕對坐標表達,也可采用相對坐標表達。采用相對坐標表達時,應提供與地理空間絕對坐標的轉換關系。7.4屬性信息表達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屬性信息包含自然狀況、權利狀況、權利人,參見附錄E、附錄F。表達自然狀況時應包含不動產單元代碼、坐落、面積、用途等屬性,表達權利狀況時應包含權利類型、權利性質、權屬狀態(tài)等屬性,表達權利人時應包含權利人名稱、類型、特征等屬性,其他屬性可根據(jù)需要進行擴展。7.5對象關系表達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描述宗地、定著物單元、自然幢、邏輯幢、層、戶、室等對象之間的關系,具體對象關系表達見5.3。7.6演化過程表達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隨不動產的自然狀況、權利狀況、開發(fā)利用、保護修復等變化而演化。以不動產單元代碼為唯一標識,使用5.2所述的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表達方式,記錄每個對象隨時間流逝而變化或維持原狀的過程。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演化過程示例如下。8DB3201/TXXXX—XXXX表X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演化過程集體土地所有權(首次、變更、轉移登記等)、宅基地變更、轉移登記等)、林地變更、轉移登記等)、土地承包經營權(首次、變更、集體土地所有權變更或注銷登記、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注銷登記、建設用地使用權變更或注銷登記、林地使用權及林木所有權變更或注銷登記、土地承包經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首次登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在建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構筑物)所有權首次登記、抵押復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構筑物)所有權首次登記、抵押9DB3201/TXXXX—XXXX表X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對象演化過程表(續(xù))復物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首次登權及林木所有權登記(首次登8數(shù)據(jù)質量要求8.1總體要求三維地籍信息模型的數(shù)據(jù)質量要求包含幾何數(shù)據(jù)和屬性數(shù)據(jù)質量要求。幾何數(shù)據(jù)和屬性數(shù)據(jù)應具有邏輯一致性,數(shù)據(jù)的現(xiàn)勢性應滿足建模要求。8.2幾何數(shù)據(jù)質量要求三維地籍信息模型的幾何數(shù)據(jù)質量應符合以下要求:a)建模最小單元為獨立對象;b)幾何對象沒有冗余或遺漏;c)單一對象沒有空洞、相交、漏裂、非流形等情況;d)幾何精度按照GB/T17986.1和GB/T42547的相關規(guī)定。8.3屬性數(shù)據(jù)質量要求三維地籍信息模型的屬性數(shù)據(jù)質量應符合以下要求:a)包括不動產與自然資源對象的類型、名稱、用途、權屬等基本信息;b)屬性數(shù)據(jù)的屬性項設置合理,屬性值正確。DB3201/TXXXX—XXXX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存儲結構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存儲結構見表A.1。表A.1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存儲結構——— ———— ———DB3201/TXXXX—XXXX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存儲結構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存儲結構見表B.1。表B.1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存儲結構墻墻柱柱梁梁門門DB3201/TXXXX—XXXX表B.1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存儲結構(續(xù))窗窗戶室DB3201/TXXXX—XXXX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屬性信息C.1自然資源登記單元屬性信息自然資源登記單元屬性信息見表C.1。表C.1自然資源登記單元屬性1——M—2——M33——C42—M5——M—6——M7 M 8——M—9——M———M———M— M 2>0M—2M單位:㎡2M單位:㎡2M單位:㎡ O ———O——M———M1——M O ),注3:當自然資源登記單元類型無法詳細至二注5:YYYY-MM-DD格式填寫,按此登記單元的自然資源注6:表達本條記錄的狀態(tài),0表示歷史,1表示調查),DB3201/TXXXX—XXXXC.2全民所有區(qū)屬性結構全民所有區(qū)屬性信息見表C.2。表C.2全民所有區(qū)屬性信息1——M—2——M—3H3——C—44——M—52M單位:㎡62M單位:㎡72M單位:㎡82M單位:㎡92M單位:㎡4M單位:t2M單位:㎡2M單位:㎡6—M—1—M————O—C.3集體所有區(qū)屬性結構集體所有區(qū)屬性信息見表C.3。表C.3集體所有區(qū)屬性信息號M單位:㎡123456MC42237———————————————DB3201/TXXXX—XXXX表C.3集體所有區(qū)屬性信息(續(xù))82M單位:㎡92M單位:㎡2M單位:㎡2M單位:㎡4M單位:t2M單位:㎡2M單位:㎡2M ———C——C———C6—M—1 M ———O—C.4爭議區(qū)、重疊區(qū)屬性結構爭議區(qū)、重疊區(qū)屬性信息見表C.4。表C.4爭議區(qū)、重疊區(qū)屬性信息號M1234MM567892222C43———————————————DB3201/TXXXX—XXXX表C.4爭議區(qū)屬性信息(續(xù))2M單位:㎡4M單位:t2M單位:㎡2M單位:㎡ M ——M———M6—M—1—M— O注2:對于爭議區(qū),填寫爭議原由書編號,由登記單元號(15)-登記單元號支號(3)-行政區(qū)劃代碼(6位)-ZYC.5水流資源斑塊屬性結構水流資源斑塊屬性信息見表C.5。表C.5水流資源斑塊屬性信息1——M—2 M 33 C 4 M5——M62—M—7——M8——M—9 M DB3201/TXXXX—XXXX表C.5水流資源斑塊屬性信息(續(xù))2M單位:㎡2M單位:㎡2M單位:㎡2—M———O—2O———O———O———O———O6 M 1—M————0—),注4:水面面積等于國有面積、集體面積和爭議注6:按照斑塊范圍內的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的面積占比匯總計算填寫,計算結果保留與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專項調查數(shù)據(jù)成果完全缺失造成整個斑塊某一項屬性無法填寫的,以“-”表示。如注8:按照斑塊范圍內的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的面積占比匯總計算填寫,計算結果保留與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DB3201/TXXXX—XXXXC.6濕地資源斑塊屬性結構濕地資源斑塊屬性信息見表C.6。表C.6濕地資源斑塊屬性信息1——M—2——M—3號3——C—4——M—5——M—62—M—7 M 8——M—92M單位:㎡2M單位:㎡2M單位:㎡2>0M單位:㎡2—M————O2M單位:㎡———O———O———O O6—M—1—M————0—DB3201/TXXXX—XXXXC.7森林資源斑塊屬性結構森林資源斑塊屬性信息見表C.7。表C.7森林資源斑塊屬性信息1——M—2——M—3號3——C—4——M—5——M—62—M—7 M 8——M—92M單位:㎡2M單位:㎡2M單位:㎡2>0M單位:㎡—M————O———O———O O6—M—1—M————O—待確認5%”,百分比填寫保留1位小數(shù),自定義合理規(guī)則保證占比之和為100%。對于斑塊涉注4:按照斑塊范圍內的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的面積占比匯總計算填寫,計算結果保留與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DB3201/TXXXX—XXXXC.8荒地資源斑塊屬性結構荒地資源斑塊屬性信息見表C.8。表C.8荒地資源斑塊屬性信息1——M—2——M—3號3——C—4——M—5——M—62 M 7——M—82M單位:㎡92M單位:㎡2M單位:㎡2>0M單位:㎡2—M—6—M—1—M————0—C.9探明儲量礦產資源斑塊屬性結構探明儲量礦產資源斑塊屬性信息見表C.9。表C.9探明儲量礦產資源斑塊屬性信息1——M—2——M—3號3 C 4——M52 M 6——M—7——M89——M—DB3201/TXXXX—XXXX表C.9探明儲量礦產資源斑塊屬性信息(續(xù))9———M2M單位:㎡2M單位:㎡2M單位:㎡2>0M單位:㎡2M————O—2—M—4M—4M 4M—4M—2—M—4—O6—M————O—1 M———0—注1:前五位為K0000,后順序號5位(00注3:填寫登記單元內各類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所DB3201/TXXXX—XXXXC.10公共管制分區(qū)屬性信息公共管制分區(qū)屬性信息見表C.10。表C.10公共管制分區(qū)屬性信息1——M—2——M—3號3——C—41—M—5——M6 M72>0M單位:㎡8———M9———M——M6 M ———O—1——M———0—注3:填寫區(qū)塊內永久基本農田、生態(tài)保護紅線、城鎮(zhèn)開發(fā)邊界、歷史文化保護、其他管注4:設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tài)保護紅線、城鎮(zhèn)開發(fā)邊界、歷史文化保護、其他管注5:設定生態(tài)保護紅線、公共管制、特殊保護規(guī)定以及其C.11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信息關聯(lián)點屬性信息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信息關聯(lián)點屬性信息見表C.11。表C.11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信息關聯(lián)點屬性信息1——M—2—>0M3 M 4號3 C 5 MDB3201/TXXXX—XXXX表C.11自然資源與不動產信息關聯(lián)點屬性信息(續(xù))6——C—7———C—8———C92—M—2M 2M—2M—2C單位:㎡6—M—1—M————O—注2:權屬分區(qū)標識碼填寫全民所有區(qū)、集體注3:當不動產權為取水權、探礦權、采礦權C.12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權利主體屬性信息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權利主體屬性信息見表C.12。表C.12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權利主體屬性信息1——M—2——M—32 M 42—M—5——M—6——C—7——C8 M91—M————O—DB3201/TXXXX—XXXX自然資源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屬性字典表D.1自然資源登記單元類型自然資源登記單元類型字典見表D.1。表D.1自然資源登記單元類型字典表D.2行政區(qū)代碼行政區(qū)代碼字典見表D.2。表D.2行政區(qū)代碼字典表DB3201/TXXXX—XXXX表D.2行政區(qū)代碼字典表(續(xù))D.3確權類型確權類型字典見表D.3。表D.3確權類型字典表D.4水流類型水流類型字典見表D.4。表D.4水流類型字典表123D.5濕地類型濕地類型字典見表D.5。表D.5濕地類型字典表1234DB3201/TXXXX—XXXX表D.5濕地類型字典表(續(xù))67D.6森林類型森林類型字典見表D.6。表D.6森林類型字典表1234D.7荒地類型荒地類型字典見表D.7。表D.7荒地類型字典表123D.8儲量計量單位儲量計量單位字典見表D.8。表D.8儲量計量單位字典表123D.9礦產組合方式DB3201/TXXXX—XXXX礦產組合方式字典見表D.9。表D.9礦產組合方式字典表1234D.10公共管制要素類型公共管制要素類型字典見表D.10。表D.10公共管制要素類型字典表12349D.11權利行使方式權利行使方式字典見表D.11。表D.11權利行使方式字典表12D.12登記機構級別登記機構級別字典見表D.12。表D.12登記機構級別字典表1234DB3201/TXXXX—XXXX不動產三維地籍信息模型屬性信息E.1宗地屬性信息宗地屬性信息見表E.1。表E.1宗地屬性信息1——M—2——M—3——C42 M 5——M—64>0M單位:㎡74——C8———C92 O 4O———C2—M—4—C2—M————O—32O—52>0O M ——M———M———M———M—DB3201/TXXXX—XXXX表E.1宗地屬性信息(續(xù)) M ———O———C——C———O—2—M————O—注1:土地用途按GB/T21010執(zhí)行,“用途”填寫本宗地內主要用途的二級類編途的二級類名稱,當有多個用途時,用“/”分開,主要用于存E.2自然幢屬性信息自然幢屬性信息見表E.2。表E.2自然幢屬性信息1——M—2——C3——M—4——M—5——O6——O—7 C 82>0O93>0M單位:㎡3>0M單位:㎡3>0M單位:㎡DB3201/TXXXX—XXXX表E.2自然幢屬性信息(續(xù))4—>0M—4—M—4 M 2O3—M————M———O— O 2—M—6—>0M———O————O—2 M ———O—注1:當宗地為宅基地使用權時,幢項目名稱填寫E.3邏輯幢屬性信息邏輯幢屬性信息見表E.3。表E.3邏輯幢屬性信息1——M—2 M 3——M4 M5——C6 O 73>0M單位:㎡83M單位:㎡93M單位:㎡DB3201/TXXXX—XXXX表E.3邏輯幢屬性信息(續(xù))——C—2—M—2—O—2—O—4 O 3—O—3—O—3—O————M———O————O—4 >0M 4—M—4—M————O—注:幢號引用幢的幢號字段,一個幢可以劃分為多個邏輯幢。E.4層屬性信息層屬性信息見表E.4。表E.4層屬性信息1——M—2——M—3——M—4 M 5——C6———O7——O82 M 93>0M單位:㎡3O單位:㎡3O單位:㎡DB3201/TXXXX—XXXX表E.4層屬性信息(續(xù))3O單位:㎡3O單位:㎡3O單位:㎡2>0O3>0O單位:㎡ O E.5戶屬性信息戶屬性信息見表E.5。表E.5戶屬性信息1——M—2——C3——M4——M—5——M6 M7——C8——M—9——M————M M——M—2—O—2—O—3—M—3 O 3—O————M———O————O——>0M單位:㎡—>0M單位:㎡—M單位:㎡DB3201/TXXXX—XXXX表E.5戶屬性信息(續(xù)) 0單位:㎡ 0單位:㎡—O——O單位:㎡—O單位:㎡ O單位:㎡2—O———O2—M———M O6——O—2—M————O—E.6室屬性信息室屬性信息見表E.6。表E.6室屬性信息1——M—2——C3——M—4——M5——M6——M7 M 8——M—DB3201/TXXXX—XXXX表E.6室屬性信息(續(xù))9——M6——M M 3—M————M3M—3>0M—3>0M 2—M————O—E.7構筑物屬性信息構筑物屬性信息見表E.7。表E.7構筑物屬性信息1——M—2——M—3——M—4——M—52 M 6——M—72>0C單位:㎡8——C—9———M—2 M ———O—DB3201/TXXXX—XXXXE.8面狀定著物(不含房屋、構筑物)屬性信息面狀定著物(不含房屋、構筑物)屬性信息見表E.8。表E.8面狀定著物屬性信息1——M—2——M—3——M—4 M 5——M—62>0C單位:㎡7———M—82—M—9 O E.9線狀定著物(不含構筑物)屬性信息線狀定著物(不含構筑物)屬性信息見表E.9。表E.9線狀定著物屬性信息1——M—2——M—3——M—4——M—5——M 62>0C單位:㎡7———M—82—M—9———O—E.10點狀定著物(不含構筑物)屬性信息點狀定著物(不含構筑物)屬性信息見表E.10。DB3201/TXXXX—XXXX表E.10點狀定著物屬性信息1——M—2——M—3 M 4——M—5——M—62>0C單位:㎡7———M—82 M 9———O—E.11權利人權利人屬性信息見表E.11。表E.11權利人屬性信息1 M 2——M—3——>0M4———M—52—M—62 M 72—M—82—M—9——M————O— C ———C———O————O————O—DB3201/TXXXX—XXXX表E.11權利人屬性信息(續(xù))2—M———C—2 M ———C————O—利人的序號,即:不動產單元號、順序號構成E.12家庭成員家庭成員屬性信息見表E.12。表E.12家庭成員屬性信息1——M—2——M—3——>0M—4 M 52 M 62 M 72—M—8——M—9———O———C— C ——O————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檔節(jié)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方條磁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太陽能交通燈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吸塵器滾輪地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包裝熱收縮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五色石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鱈魚保鮮劑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送布輪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草藝品手把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電動伺服閥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罕見病診治與病例管理制度
- 幼兒園開學前教職工安全培訓
- 口腔接診流程
- 東風汽車網上測評答案
- 企業(yè)員工信息安全意識培訓
- 2025-2030年中國智能安防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前景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屆高考化學 二輪復習 專題五 離子共存(含解析)
- 能源管理軟件招標模板高效節(jié)能
- 2024年臨床醫(yī)師定期考核必考復習題庫及答案(150題)
- 2024年中國智能電磁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數(shù)學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jiān)測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