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思想內涵解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09/wKhkGWdkkaiACsVgAAKlVWbAQOM477.jpg)
![論語思想內涵解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09/wKhkGWdkkaiACsVgAAKlVWbAQOM4772.jpg)
![論語思想內涵解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09/wKhkGWdkkaiACsVgAAKlVWbAQOM4773.jpg)
![論語思想內涵解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09/wKhkGWdkkaiACsVgAAKlVWbAQOM4774.jpg)
![論語思想內涵解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C/09/wKhkGWdkkaiACsVgAAKlVWbAQOM47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語思想內涵解讀TOC\o"1-2"\h\u7505第一章:導言 267501.1論語簡介 2238931.2論語的歷史背景 216070第二章:仁愛的理念 3208382.1仁愛的定義 348322.2仁愛的實踐 3183852.3仁愛的價值 319599第三章:禮制與道德規(guī)范 3257493.1禮制的重要性 4140643.2道德規(guī)范的核心 423173.3禮與仁的關系 511738第四章: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 5189294.1君子的品質 56144.2小人的特征 5282374.3君子與小人的對比 530832第五章:學習與修養(yǎng) 619005.1學習的重要性 6198345.2學習的方法 6288625.3修養(yǎng)的途徑 631577第六章:政治理念 7164486.1仁政的理念 7157626.2為政以德 7130526.3政治與道德的關系 722095第七章:教育思想 8160147.1教育的目的 8144247.2教育的方法 8306792.1因材施教 895872.2啟發(fā)式教學 8164532.3禮儀教育 833447.3教育的價值 8302953.1提升個人修養(yǎng) 954383.2促進社會和諧 928863.3傳承文化 918473第八章:人際關系 9120308.1人際關系的原則 9293698.2人際關系的處理 932708.3人際關系的和諧 1025873第九章:道德修養(yǎng)與人生哲學 1098049.1道德修養(yǎng)的意義 1030579.2人生哲學的內涵 1020359.3道德修養(yǎng)與人生哲學的關系 1121070第十章:論語的當代價值 111037710.1論語對當代社會的啟示 112986110.1.1社會治理與道德建設 11610610.1.2人際關系和諧 113169110.1.3教育理念更新 113142210.2論語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 1283510.2.1家庭教育 12218410.2.2職場道德 122033510.2.3社會公德 12742910.3論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 12667510.3.1仁愛與和諧 121931110.3.2社會責任與誠信 122866010.3.3仁政與公正 12第一章:導言1.1論語簡介《論語》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全書共二十篇,收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它不僅是一部關于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論述集,也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獻。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語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基石?!墩撜Z》的內容涉及廣泛,包括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觀念,以及政治、教育、家庭、社會等方面的論述。這些論述以簡練的文字、平實的語言,傳達了孔子的教育思想、道德理念和人生哲學,成為后世學者研究的焦點。1.2論語的歷史背景《論語》的成書時間約為公元前479年至公元前400年,正值我國春秋戰(zhàn)國之際。這一時期,社會動蕩,諸侯割據,禮崩樂壞,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和價值體系受到嚴重沖擊。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孔子及其弟子積極倡導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觀念,力圖挽救社會風氣,重建道德秩序??鬃由钤隰攪且晃痪哂懈呱衅焚|和卓越智慧的學者。他創(chuàng)辦私學,廣收弟子,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學說以“仁”為核心,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和諧,主張以德治國,倡導禮制秩序。他的教育思想、道德觀念和政治主張,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在這一時期,諸侯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國君主紛紛尋求強國之道。儒家思想作為一項重要的治國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是《論語》所倡導的道德觀念和價值體系并未在短時間內得以實現,而是成為后世學者不斷追求和努力實踐的目標?!墩撜Z》的歷史背景為其內容的豐富和深遠影響奠定了基礎。在這一時期,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我國主流文化,對后世的政治、教育、道德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對《論語》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內涵,以及其在歷史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仁愛的理念2.1仁愛的定義仁愛,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倫理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概念之一。在《論語》中,孔子多次提到仁愛,將其視為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仁愛,簡而言之,即以仁心愛人,以愛心待人。它涵蓋了對他人的關愛、尊重、理解和寬容,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2.2仁愛的實踐仁愛的實踐,首先要從內心出發(fā),培養(yǎng)仁心??鬃釉唬骸翱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边@意味著,要實現仁愛,首先要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循社會道德規(guī)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寬容他人,以愛心待人,從而實現仁愛的實踐。仁愛的實踐還體現在對社會公共事務的參與??鬃犹岢凹核挥?,勿施于人”,強調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要遵循公平、正義的原則。在政治領域,孔子主張仁政,認為君主應以仁愛之心治理國家,關注民生,實現社會和諧。2.3仁愛的價值仁愛的價值體現在多個層面。仁愛有助于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通過關愛他人,我們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仁心,使自己的道德品質得到升華。仁愛有助于社會和諧。在仁愛的理念指導下,人們能夠和睦相處,減少矛盾沖突,促進社會穩(wěn)定。仁愛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愛理念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道德財富。第三章:禮制與道德規(guī)范3.1禮制的重要性禮制,作為我國古代社會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在《論語》中,孔子對禮制給予了高度重視。他認為,禮制是維護社會秩序、促進人際和諧的重要手段。禮制具有教化功能。通過遵循禮制,人們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個體在社會中得以成長??鬃釉唬骸岸Y之用,和為貴?!边@意味著,禮制的核心在于和諧,它能夠引導人們遵循社會規(guī)范,實現人際關系的和諧。禮制具有規(guī)范作用。在古代社會,禮制規(guī)定了各種社會行為的標準,使得人們在交往中有所遵循。這不僅有助于維護社會秩序,還能促進社會風氣的端正??鬃釉唬骸安恢Y,無以立也?!边@句話強調了禮制在個人成長中的重要性。禮制具有凝聚作用。在古代社會,禮制是聯系家族、宗族、國家的重要紐帶。通過舉行各種禮儀活動,人們可以增強彼此之間的凝聚力,共同維護社會穩(wěn)定??鬃釉唬骸岸Y之用,和敬而已矣?!边@句話表明,禮制有助于增進人際間的敬意和友誼。3.2道德規(guī)范的核心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了許多道德規(guī)范,如仁、義、禮、智、信等。這些道德規(guī)范構成了古代社會的道德體系,其中,仁、義、禮、智、信被視為道德規(guī)范的核心。仁: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它涵蓋了愛人、寬容、謙遜等品質。孔子曰:“仁者,愛人。”這意味著,仁者應當關愛他人,以真誠的心去對待他人。義:義是道德規(guī)范的重要體現,它要求人們在行為上遵循社會公德,不偏離正道??鬃釉唬骸傲x者,宜也。”這意味著,義者應當遵循社會規(guī)范,做到合宜、合理。禮:禮是道德規(guī)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包括禮儀規(guī)范,也包括道德規(guī)范。孔子曰:“禮者,敬而已矣?!边@句話表明,禮的核心在于尊敬他人,遵循社會規(guī)范。智:智是道德規(guī)范中的一種品質,它要求人們具備智慧,善于分辨是非、善惡。孔子曰:“智者,知也?!边@意味著,智者應當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以指導自己的行為。信:信是道德規(guī)范中的重要品質,它要求人們誠實守信,言行一致??鬃釉唬骸靶耪?,誠也。”這句話表明,信者應當以真誠的心對待他人,做到言行一致。3.3禮與仁的關系在《論語》中,禮與仁是兩個重要的道德范疇。它們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禮與仁相互獨立。禮作為一種行為規(guī)范,具有明確的制度性;而仁作為一種道德品質,體現了個體內心的關愛。在《論語》中,孔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這句話表明,禮與仁并非同一概念,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內涵。禮與仁相互依存。禮是仁的外在表現,仁是禮的內在依據。在《論語》中,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句話強調了禮與仁之間的緊密聯系。具備仁德的人,才能在行為上遵循禮制,實現人際和諧。禮與仁相互促進。禮制有助于培養(yǎng)仁德,仁德又能推動禮制的傳承與發(fā)展。在古代社會,禮制與仁德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了社會道德體系的核心。第四章: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4.1君子的品質在《論語》中,君子作為理想人格的象征,具備諸多令人推崇的品質。君子懷德,以道德修養(yǎng)為核心,注重內在美。君子以誠信為本,言行一致,受人尊敬。再者,君子注重禮儀,遵循社會規(guī)范,維護和諧人際關系。君子還具有包容、謙遜、正直、勇敢等品質。4.2小人的特征與君子相對的是小人,小人具有以下特征:小人重利輕義,追求個人利益,忽視道德約束。小人言行不一,缺乏誠信,難以贏得他人信任。再者,小人忽視禮儀,不尊重他人,破壞社會和諧。小人還具有狹隘、傲慢、邪惡、懦弱等特征。4.3君子與小人的對比在《論語》中,君子與小人的對比表現在多個方面。在道德修養(yǎng)上,君子追求道德的完善,小人則沉溺于物欲的滿足。在人際關系上,君子注重禮儀,與人和諧相處,小人則忽視禮儀,造成矛盾沖突。再者,在品質表現上,君子具備諸多美德,小人則充滿邪惡。在對待利益與道義的問題上,君子舍利取義,小人則見利忘義。在誠信方面,君子言行一致,小人則言行不一。在勇敢與懦弱上,君子敢于面對困難,勇往直前,小人則畏首畏尾,逃避責任?!墩撜Z》中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在于道德品質、人際關系、品質表現等多個方面。君子追求道德的完善,小人則沉溺于物欲的滿足。這種對比為我們樹立了理想的人格典范,啟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以君子為榜樣,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第五章:學習與修養(yǎng)5.1學習的重要性《論語》中,孔子多次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他認為,學習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在《論語·為政》中,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表達了學習給他帶來的喜悅。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是為了提升個人品德,實現人生價值。5.2學習的方法孔子提出了許多關于學習方法的觀點。他提倡“溫故而知新”,在《論語·為政》中,他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边@句話告訴我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回顧和鞏固舊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孔子主張“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論語·為政》中,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將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才能避免陷入迷茫和困境??鬃犹岢耙虿氖┙獭薄T凇墩撜Z·述而》中,他說:“因材施教,各得其所。”這句話表明,教育者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當的教育。5.3修養(yǎng)的途徑在《論語》中,孔子詳細闡述了修養(yǎng)的途徑。他強調修身。在《論語·雍也》中,孔子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边@句話表明,修身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石??鬃犹岢思悍罟?。在《論語·顏淵》中,他說:“克己復禮為仁?!边@句話告訴我們,要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循道德規(guī)范,才能實現仁的境界??鬃訌娬{踐行。在《論語·為政》中,他說:“言必行,行必果?!边@句話意味著,要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實現人生價值。通過學習《論語》,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習與修養(yǎng)的重要性,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在不斷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成為具有道德品質和智慧的人。第六章:政治理念6.1仁政的理念仁政,是孔子政治理念的核心。仁政主張以仁愛為本,關注民生,注重道德教化,倡導和諧共處??鬃诱J為,仁政是國家政治穩(wěn)定和人民幸福的基礎。仁政強調君臣之間的仁愛??鬃釉唬骸熬钩家远Y,臣事君以忠?!边@意味著君主應以禮待臣,臣子則以忠誠事君。這種仁愛關系有助于維護國家政治穩(wěn)定。仁政關注民生??鬃犹岢笆姑褚詴r”,即在適當的時候讓民眾休息,關注他們的生活需求。他還主張減輕賦稅,使民眾生活富足。仁政強調道德教化。孔子認為,道德是國家政治的基石。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边@意味著以德治國,民眾會有羞恥之心,國家政治才能和諧。6.2為政以德為政以德,是孔子政治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鬃诱J為,君主應以德治國,以道德感化民眾,從而達到國家治理的目的??鬃又鲝埦饕械滦?。他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意味著君主的德行如風,民眾的德行如草,風向草倒,民眾必然效仿。為政以德強調道德教化??鬃诱J為,道德教化是國家政治的關鍵。他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這意味著君主應以正義之道治理國家,以身作則,使民眾效仿。為政以德強調寬容??鬃釉唬骸皩拕t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边@意味著君主應以寬容、誠信、敏捷、公正的態(tài)度治國,才能獲得民眾的信任和支持。6.3政治與道德的關系孔子認為,政治與道德密不可分。政治是國家治理的手段,道德則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政治與道德的關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政治以道德為基礎。孔子曰:“政者,正也。”政治的核心是正義,而正義來源于道德。以道德為基礎的政治,才能實現國家治理的目標。政治需要道德教化??鬃诱J為,道德教化是政治的重要手段。通過道德教化,可以使民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實現國家的和諧穩(wěn)定。政治與道德相互促進。孔子曰:“德者,本也?!钡赖率菄艺蔚母?。政治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有助于道德的傳承和弘揚;反之,道德的傳承和弘揚,也有助于國家政治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鬃拥恼卫砟顝娬{仁政、為政以德以及政治與道德的緊密關系。這些理念為后世政治治理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第七章:教育思想7.1教育的目的《論語》中關于教育目的的論述,主要體現在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鬃诱J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具有仁愛之心、忠誠正直、明智有才的君子。君子不僅要有高尚的品德,還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實用的技能,以承擔起國家治理和社會發(fā)展的責任??鬃釉唬骸熬硬黄??!币饧淳硬粦窒抻谀骋惶囟I域,而應全面發(fā)展,具備多方面的才能。7.2教育的方法《論語》中關于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2.1因材施教孔子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他認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意即對于中等以上水平的學生,可以教授較高層次的知識;而對于中等以下水平的學生,則需要降低要求,因勢利導。2.2啟發(fā)式教學孔子強調啟發(fā)式教學,主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摸索。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币饧唇逃邞ぐl(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他們發(fā)覺問題、解決問題。2.3禮儀教育孔子注重禮儀教育,認為禮儀是道德的載體,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基石。他提倡:“克己復禮為仁。”意即通過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復禮儀,達到仁的境界。7.3教育的價值《論語》中關于教育價值的論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3.1提升個人修養(yǎng)孔子認為,教育有助于提升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使人具備高尚的品質。他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币饧淳又铝τ谛摒B(yǎng)自己的品德,品德高尚則道義自然產生。3.2促進社會和諧孔子強調教育對于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性。他認為,通過教育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娜瞬?,有助于國家治理和社會安定。他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币饧从械滦械娜吮厝挥泻玫难孕?,但有好言行的人未必有德行。3.3傳承文化孔子認為,教育是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他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币饧赐ㄟ^學習傳統(tǒng)文化,可以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成為他人的導師。通過教育,可以使文化得以傳承,為國家的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第八章:人際關系8.1人際關系的原則在《論語》中,孔子對人際關系的處理提出了許多深刻的見解。他認為,處理人際關系的首要原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一原則強調的是尊重他人,以自己的標準要求自己,不對他人做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這種原則體現了人際交往中的公平性和正義感,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基礎??鬃犹岢隽恕爸艺\”和“信”的原則。在《論語》中,孔子說:“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這意味著在人際關系中,我們應該保持忠誠和誠信,不欺騙他人,也不與不誠實的人交往。忠誠和誠信是人際關系中不可或缺的紐帶,它們能夠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促進人際關系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8.2人際關系的處理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孔子主張以“禮”為準則。在《論語》中,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边@意味著在人際交往中,應該遵循適當的禮儀,以和諧為目標。禮儀不僅體現在言行舉止上,還體現在對他人尊重和體諒的態(tài)度上。通過遵循禮儀,人們可以避免沖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鬃訌娬{在與他人交往中要有“恕”的心態(tài)。在《論語》中,孔子說:“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边@里的“讓”即指寬容和諒解他人。在人際交往中,難免會遇到矛盾和誤解,孔子認為,通過寬容和諒解,才能化解矛盾,實現人際關系的和諧。8.3人際關系的和諧在《論語》中,孔子對人際關系的和諧有著深刻的論述。他認為,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誠實守信的基礎上的。在《論語》中,孔子說:“和無寡,安無傾?!边@意味著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人們不會感到孤獨和不安定。為了實現人際關系的和諧,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在《論語》中,孔子說:“過猶不及,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這意味著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我們應該避免走向極端,而是要追求平衡和適度。中庸之道強調在人際關系中保持平衡,既不過分親近,也不過分疏遠,以達到和諧相處的境地。通過遵循《論語》中關于人際關系的原則和處理方法,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第九章:道德修養(yǎng)與人生哲學9.1道德修養(yǎng)的意義道德修養(yǎng)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承載著個人品質的提升與社會和諧的基石。在《論語》中,孔子及其弟子們對道德修養(yǎng)的論述,旨在強調其在個人成長與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道德修養(yǎng)有助于塑造個體的品質。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边@意味著道德修養(yǎng)能夠使人兼具內在品質與外在修養(yǎng),達到文質彬彬的境界,進而成為品德高尚的君子。道德修養(yǎng)對于國家治理具有重要意義??鬃釉唬骸罢?,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道德修養(yǎng)作為政治家的必備品質,有助于樹立良好的政治風氣,實現國家治理的和諧與穩(wěn)定。9.2人生哲學的內涵《論語》中的人生哲學,涵蓋了人生的目標、價值觀、人際關系等方面。以下是人生哲學的幾個主要內涵:人生的目標。孔子認為,人生的最高目標是成為“仁者”。仁者具有博愛、寬容、誠實、正直等品質,能夠以德化人,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和諧。價值觀??鬃犹岢傲x利觀”,認為人生應以追求正義、道德為最高價值。在義與利的選擇中,應以義為先,實現個人價值的升華。人際關系??鬃訌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則,提倡和諧相處、互助互愛,以實現人際關系的和諧。9.3道德修養(yǎng)與人生哲學的關系道德修養(yǎng)與人生哲學在《論語》中密切相關,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道德修養(yǎng)是實現人生哲學目標的基石。通過道德修養(yǎng),個體才能具備仁者品質,實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人生哲學為道德修養(yǎng)提供了價值指引。在追求仁者品質的過程中,個體需要遵循人生哲學的原則,如正義、和諧等,以實現道德修養(yǎng)的不斷提升。道德修養(yǎng)與人生哲學共同塑造了儒家思想的道德體系。在這一體系中,個體通過道德修養(yǎng),不斷提升自身品質,進而實現人生哲學的內涵,為社會和諧與國家治理貢獻力量。道德修養(yǎng)與人生哲學在《論語》中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了儒家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5《七律 長征》 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001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下冊 Unit 7 What's the matter第4課時說課稿 譯林牛津版001
- 18《慈母情深》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001
- 2025門窗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市場咨詢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嫁接種苗技術服務合同書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2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7課 啟蒙運動說課稿 新人教版必修3
- 信息平臺建設合同范本
- 7 《我在這里長大》第一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
- 書推廣合同范例
- 超聲科醫(yī)德醫(yī)風制度內容
- QC成果清水混凝土樓梯卡槽式木模板體系創(chuàng)新
- 高三開學收心班會課件
- 蒸汽換算計算表
- 四年級計算題大全(列豎式計算,可打印)
- 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培訓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
- 國際金融課件(完整版)
- 導向標識系統(tǒng)設計(一)課件
- 220t鍋爐課程設計 李學玉
- 全英文劇本 《劇院魅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