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質量發(fā)展報告目 錄前 言 1博物館概況 5博物館改革創(chuàng)新 13博物館質量等級 20博物館藏品管理 24博物館陳列展覽 29博物館開放服務 36博物館文創(chuàng)開發(fā) 43博物館宣傳推廣 47博物館學術研究 49博物館科技保護 54廣東省流動博物館 57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 59行業(yè)國有博物館 63非國有博物館 67博物館新館建設 71博物館專題展覽 74博物館安全生產 78社會文物管理 822023年廣東博物館名錄 86圖表目錄圖1量 6圖2重 6圖32023重 7表12023量 9圖42023量 10表22023入 10表32023位 19表42023量 21表52023量 22圖5量 24表62023館 25表72023館 26表82023館 27表92023館 27圖6量 29表102023覽 31表單 32表12單 33圖7量 37圖82023館 38表13目 40表14品 44表15獎 44表162023館 61圖92023量 62表172023館 65圖102023量 66表182023館 68圖2023量 70前 言2023年,廣東博物館系統(tǒng)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文化強省建設部署要求,落實國家文物局、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文物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錨定博物館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任務,著力推進博物館改革創(chuàng)新、提升博物館運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打造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深化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應用,全省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3年末,全省備案博物館385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國有博物館257家、非國有博物館128家。全省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82家,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全省博物館館舍面積211.6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52萬平方米。全省博物館藏品266.30萬件/套,比上年增加7.19萬件/套;珍貴文物88376件/套,比上年增加1334件/套。2023年,全省博物館免費開放比例達95.6%,全年接待觀眾7955.47萬人次,開展線下社會教育活動2.87萬場次。其中323十一”假期接待觀眾584萬人次。全省博物館舉辦基本陳列1045個、臨時展覽2089個;3個展覽在第二十屆(2022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中獲獎,個展覽入選2023年度全國“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2023年,廣東博物館系統(tǒng)貫徹落實“百縣千鎮(zhèn)萬村高質量發(fā)展工程”,為促進廣東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貢獻博物館力量。推動博物館展覽下基層、進鎮(zhèn)村、惠群眾,廣東省流動博物館全年巡展433場,其中在各縣(區(qū))級基層博物館巡展295場,惠及基層185萬人次;實施中小博物館提升計劃,組織專家團隊對全省65家博物館進行質量等級提升輔導;組織實施“粵博越有才”培訓項目,推動基層博物館管理人才培養(yǎng)。2023年,廣東博物館系統(tǒng)聚焦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助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qū)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qū)博物館聯盟,建立面向大灣區(qū)11座城市博物館及相關機構開放的協(xié)作機制;打造“大灣區(qū)精品展覽”,促進大灣區(qū)博物館展覽交流合作,推出一批精品展覽項目;培育“驛路同游”博物館研學品牌,2023年接待港澳學生109批、4138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qū)進出口文物、藝術品免稅交易工作;推進博物館與旅游深入融合發(fā)展,一批博物館被新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2023年,廣東博物館系統(tǒng)著力推進博物館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序開展國有博物館“三權分置”改革試點、博物館領域節(jié)能減排試點等工作,為全國博物館事業(yè)貢獻廣東經驗和方案;根據國家文物局指導,與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和中國文物報社聯合舉辦首屆中國博物館學大會;推出2023年“廣東省最具創(chuàng)新力博物館”推介單位,推廣博物館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深圳市光明區(qū)設立博物館“為博物館的開辦和入駐提供相關服務。本報告采用數據主要源于全國博物館年度報告信息系統(tǒng),所納入統(tǒng)計對象均為在文物主管部門備案的博物館。報告包含博物館概況、改革創(chuàng)新、質量等級、藏品管理、陳列展覽、開放服務、文創(chuàng)開發(fā)、宣傳推廣、學術研究、科技保護、廣東省流動博物館等多個方面內容,旨在客觀反映2023年廣東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的基本情況。博物館概況博物館總量。2023年末,全省備案博物館385上年增加8家。其中,國有博物館257家,占全省博物館總量的66.8%;非國有博物館12833.2%。國有博物館中,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227家,行業(yè)國有博物館30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706萬人[1]計算,全省每33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數據源于《2023圖1 2016-2023年全省博物館數量圖2 2016-2023年全省國有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比重博物館類型。按題材類型分,截至2023年末,全省歷史文化類博物館130家,占全省博物館總量的33.8%;綜合地志類博物館104家,占27.0%;革命紀念類博物館41家,占10.5%;藝術類博物館31家,占8.1%;自然科技類博物館13家,占3.4%;考古遺址類博物館8家,占2.1%;其他類型博物館58家,占15.1%。按建筑類型分,全省依托當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館280家,占全省博物館總量的72.8%;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立的博物館41家,占10.6%;依托其他古建筑或近現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館64家,占16.6%。圖3 2023年全省不同題材類型的博物館數量比重博物館建筑面積。截至2023年末,全省博物館館舍建筑面積211.6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52萬平方米;展廳面積92.16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89萬平方米;庫房面積16.03萬平方米,實驗修復面積2.28萬平方米。博物館區(qū)域分布。截至2023年末,珠三角地區(qū)9個地級市有博物館238家,占全省博物館總量的61.8%,其中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108家、行業(yè)國有博物館29家、非國有博物館1014個地級市有博物4110.6%,其中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32家、行業(yè)國有博物館1家、非國有博物館8家?;?個地級市有博物館297.5%,其中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24家、非國有博物館5家。粵北地區(qū)5個地級市有博物館7720.1%,其中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63家,非國有博物館14家。表1 2023年全省各區(qū)域博物館數量單位:家區(qū)域博物館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行業(yè)國有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數量比重珠三角地區(qū)[2]23861.8%10829101粵東地區(qū)[3]4110.6%3218粵西地區(qū)[4]297.5%2405粵北地區(qū)[5]7720.1%63014博物館地市分布。2023年末,廣州、深圳分別有博物館70家、61家,分居全省第一、第二位。佛山、梅州分別有博物館30家、29家,分列全省第三、第四位。東莞、肇慶、汕頭、韶關、江門、清遠、湛江、河源、惠州、珠海、潮州等11個地級市擁有的博物館數量均在1020家之間。汕尾、陽江、茂名、云浮、中山、揭陽等6個地級市擁有的博物館數量珠三角地區(qū)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9粵東地區(qū)包括汕頭、汕尾、潮州、揭陽4粵西地區(qū)包括陽江、湛江、茂名3粵北地區(qū)包括韶關、河源、梅州、清遠、云浮5均在7—8家。圖4 2023年全省各地市博物館數量博物館財政資金。2023年,全省博物館財政撥款收入23.84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收入1.48億元、省級財政撥款收入3.33億元、市級及以下財政撥款收入19.03億元。表2 2023年全省各地市博物館市級及以下財政撥款收入單位:萬元序號地市財政撥款1廣州市851202深圳市30637序號地市財政撥款3佛山市169974東莞市154315中山市80926江門市45287惠州市40058肇慶市38259珠海市367110汕頭市313711清遠市208412韶關市201413河源市185614揭陽市185015陽江市184616湛江市134017梅州市118318潮州市93719茂名市72520云浮市67421汕尾市361博物館從業(yè)人員。截至2023年末,全省博物館從業(yè)人員6784人,在編職工2865人。專業(yè)技術人員2609人,比上一年增加209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46人,占專業(yè)技術人員總數的5.6%;副高級職稱330人,占12.6%;中級職稱1211人,占46.4%;初級職稱922人,占35.4%。博物館改革創(chuàng)新貫徹落實“百縣千鎮(zhèn)萬村高質量發(fā)展工程為促進廣東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貢獻博物館力量。推動博物館展覽下基層、進鎮(zhèn)村、惠群眾,廣東省流動博物館全年巡展433場,其中在各縣(區(qū))級基層博物館巡展295場,惠及基層群眾185萬人次,服務網絡覆蓋全省21個地級市和絕大部分縣級行政區(qū)域。開展“展覽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流動博物館送展進鄉(xiāng)村”活動,助力鄉(xiāng)村振興駐鎮(zhèn)幫鎮(zhèn)扶村工作。實施中小博物館提升計劃,組織專家團隊65家博物館進行質量等級提升輔導。組織實施“粵博越有才”培訓項目,在廣州、梅州、湛江市三地開辦培訓班,推動基層博物館管理人才培養(yǎng)。依托廣東省博物館實施基層文博共建項目,為縣級及以下博物館提供技術幫助。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文物局簽訂的文物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積極爭取國家文物局支持廣東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和國家級重點專題博物館,支持提升博物館展陳水平,打造系列精品展覽,支持開展國有博物館“三權分置”改革試點,支持建設華南文物鑒定中心。助力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以博物館賦能人文灣區(qū)向縱深發(fā)展。成立粵港澳大灣區(qū)博物館聯盟。在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澳門文化局的指導和支持下,202311月,由廣東省博物館牽頭聯合粵港澳三地24家博物館共同發(fā)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qū)博物館聯盟,致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qū)范圍內特色文物資源、重大考古成果、優(yōu)秀文化遺產等的研究、保護、展示和推廣。打造“大灣區(qū)精品展覽”。加強大灣區(qū)精品展覽培育扶持,推出廣東省博物館“焦點——18—19世紀中西方視覺藝術的調適”和南越王博物院“秦漢南疆——南越國史基本陳列”等一批精品展覽項目。培育“驛路同游”博物館研學品牌?!绑A路同游”博物館研學自實施以來累計開展研學活動100余場,覆蓋全省11條古驛道線路,2023年接待港澳學生109批、4138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qū)進出口文物、藝術品免稅交易工作。爭取國家和省相關部門支持,對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和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期間銷售的所有進出口文物、藝術品等實行免稅交易。推進博物館與旅游深度融合發(fā)展。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廣州起義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等被新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大灣區(qū)博物館發(fā)展大會在東莞舉辦。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陳列展覽。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項目選址在陽江市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旁,建成后將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進行資源整合,助力打造“南海I號”世界考古品牌。至2023年底,項目主體結構已封頂,總工程進度約達85%。陳列展覽方面,成立了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陳列展覽項目組,在國內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完成陳列展覽大綱框架和概念方案初稿,高標準推進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陳列展覽工作。國有博物館“三權分置”改革。深圳納入國有博物館“三權分置”改革國家級試點,制定《深圳市國有博物館資產所有權、藏品歸屬權及開放運營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深圳博物館、深圳自然博物館(籌建、華強北博物館為具體試點,分類推進不同改革任務。其中,華強北博物館探索非國有社會機構全面參與小型國有博物館運營試點任務,深圳自然博物館(籌建)探索實施國有社會機構參與運營國有博物館試點任務,深圳博物館探索實施多元運營主體架構、推動內部激勵機制改革試點任務。2023年,華強北博物館改革試點有序推進,在積累三年實踐運營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國有博物館社會化運營機制,為博物館“三權分置”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博物館領域節(jié)能減排試點。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承接國家文物局“博物館節(jié)能減排”課題,作為全國唯一試點,完成提交試點報告、試點方案和《博物館節(jié)能減排工作指南》等成果,為探索全國博物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zhàn)略貢獻廣東智慧和方案。首屆中國博物館學大會。202311月,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中國文物報社、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首屆中國博物館學大會在廣州舉辦。大會以“新時代博物館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研討博物館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理論問題和生動實踐,來自全國各地博物館、科研機構、出版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近300位專家學者參會。博物館“孵化器”運營模式。深圳市光明區(qū)實施博物館“孵化器”項目,加速博物館落地建設。深圳市光明區(qū)博物館“孵化器”采用國際通用的公共設施“改建—運營—移交”(ROT)模式,由政府提供公共物業(yè),通過公開招標引進社會資本對公共物業(yè)進行投資、改造、運營和管理,打造博物館孵化空間,為符合條件在深圳地區(qū)舉辦博物館的藏家提供符合要求的辦館場地、配套設施以及一體化的注冊、備案、運營等服務。博物館創(chuàng)新實踐。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入圍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舉辦的2023年“全國最具創(chuàng)新力博物館”推介活動。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開展2023年“廣東最具創(chuàng)新力博物館”推介活動,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佛山市南海區(qū)博物館和深圳市金石藝術博物館3家單位入選。表3 2023年“廣東省最具創(chuàng)新力博物館”推介單位[6]博物館名稱創(chuàng)新做法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在服務創(chuàng)新、技術創(chuàng)新和平臺創(chuàng)新方面業(yè)績突礎,作出了創(chuàng)新性貢獻,樹立了全省博物館高質量發(fā)展的標桿。佛山市南海區(qū)博物館牽頭創(chuàng)立了“南海有禮”文創(chuàng)品牌,開設了銷售展示空間,通過合作運營方式展銷文創(chuàng)產品,樹立了區(qū)縣級博物館文創(chuàng)開發(fā)的標桿。發(fā)起成立了深圳市慈善會·文物保護公益基金,是省內慈善系統(tǒng)第一家致力于文博事業(yè)的公益深圳市金石藝術基金,是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建設方面的博物館創(chuàng)新模式。在博物館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的程度和質量上有創(chuàng)新舉措,可對中國博物館的外向型合作起示范作用。資料來源于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質量等級全省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國家文物局于2008年啟動全國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至2023年底已評定四批國家一、二、三1224家,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204家、國家二級博物館455家、國家三級博物館565家。截至2023年末,全省國家一、二、三級博物82家,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其中國家一級博物10家、國家二級博物館30家、國家三級博物館42家。全省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區(qū)域分布。82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中,珠三59家,占全省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總數的72.0%;粵東地區(qū)5家,占6.1%;粵西地區(qū)6家,占7.3%;粵北地區(qū)12家,占14.6%。表4 2023年全省各區(qū)域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單位:家區(qū)域國家一級國家二級國家三級合計珠三角地區(qū)8203159粵東地區(qū)0235粵西地區(qū)1326粵北地區(qū)15612全省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地市分布。82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在21個地級市均有分布,廣州、東莞、深圳3個地級市共41家,占全省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總數的50.0%。其中,廣州2125.6%,數量居全省第一位;東莞、深圳各10家,并列全省第二位。其他地級市的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均在15家之間。表5 2023年全省各地市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單位:家序號地市國家一級國家二級國家三級合計1廣州市597212東莞市136103深圳市118104佛山市03255韶關市01346江門市01347云浮市01238惠州市01239梅州市110210中山市101211陽江市101212湛江市020213珠海市011214肇慶市011215茂名市011216河源市011217揭陽市0022序號地市國家一級國家二級國家三級合計18汕頭市010119清遠市010120潮州市010121汕尾市0011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運行評估。廣東省博物館在國家一級博物館運行評估中再次獲評“(全國僅13家,排名第五。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對全省38家國家二、三級博物館進行評估,4家博物館評為優(yōu)秀等級,33家評為合格等級,1家評為基本合格。博物館質量等級提升輔導。制定《廣東省博物館質量提升項目工作方案》,明確博物館輔導提升目標,確定博物館質量等級提升輔導名單及運行問題整改名單,全年輔導博物館65家。舉辦“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廣東省培訓交流會,邀請曾參與往屆定級評估的專家進行輔導授課,全省近200家博物館及相關單位參加培訓。博物館藏品管理博物館藏品數量。2023年,全省深入落實博物館藏品征集、登記、定級機制,扎實推進博物館藏品備案。截至2023年末,全省博物館藏品達266.30萬件/套,較上年增加7.19萬件/套。圖5 2016-2023年全省博物館藏品數量表6 2023年藏品數量排名全省前十的博物館單位:萬件/套排名博物館名稱藏品數量1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113.902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23.793廣州博物館4.544江門市博物館4.375河源市博物館(河源恐龍博物館)4.056廣州藝術博物院3.357佛山市博物館3.358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3.009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2.8610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2.84博物館文物藏品數量。截至2023年末,全省博物館藏品中的文物數量97.75萬件/套。表7 2023年文物藏品數量排名全省前十的博物館單位:萬件/套排名博物館名稱藏品數量1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16.272河源市博物館(河源恐龍博物館)3.953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3.004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2.625江門市博物館2.616佛山市博物館2.417廣州博物館2.018東莞市博物館1.589和平縣博物館1.4510深圳博物館1.38博物館珍貴文物數量。2023年末,全省博物館藏品中的珍貴文88376件/套,比上年增加1334件/套。珍貴文物中,一級文物2036件/套、二級文物16447件/套、三級文物69893件/套。表8 2023年珍貴文物數量排名全省前十的博物館單位:件/套排名博物館名稱珍貴文物數量1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207542佛山市博物館62933深圳博物館54584廣州藝術博物院45335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31956汕頭市博物館30727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27408廣州博物館26939佛山市順德區(qū)博物館211710孫中山故居紀念館1634表9 2023年一級文物數量排名全省前十的博物館單位:件/套排名博物館名稱一級文物數量1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4302廣東大觀博物館4053南越王博物院247排名博物館名稱一級文物數量4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1355廣州博物館1196廣州藝術博物院1187佛山市嶺南金融博物館748孫中山故居紀念館529深圳博物館4710廣州東方博物館33廣東博物館藏品數據庫。2023年5月,廣東博物館藏品數據庫正式啟用。該數據庫面向廣東省內各級文物主管部門及全省備案博物館開放使用,省內各級文物主管部門可利用該數據庫動態(tài)掌握區(qū)域內文物數量和管理現狀,博物館可利用該數據庫進行藏品業(yè)務管理,開展藏品數據分析,在研究、展示、傳播方面實現跨館協(xié)作。印發(fā)《廣東博物館藏品數據庫資源公開共享工作指引》,指導全省博物館逐步向社會公開共享藏品資源。博物館陳列展覽博物館陳列展覽數量。2023年,全省博物館舉辦陳列展覽3134個。1045個,基本陳列面積65.43萬平方米,基本陳列展出藏品20.66萬件/套;臨時展覽2089個,臨時展覽展出藏品7.72萬件/套。舉辦的陳列展覽中,館際合作展覽1185個,進境展覽15個,出境展覽11個。圖6 2016-2023年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數量個展覽在第二十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中獲獎。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焦點1819世紀中西方視覺藝術的調適”獲“國際及港中山市博物館基本陳列”及深圳博物館與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聯合申報的“金木交輝嶺南金漆木雕、描金漆繪精品展”獲“優(yōu)勝獎”。個展覽入選2023年度全國“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入選的展覽分別為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年畫里的中國”,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紅色熱土·英雄廣州廣州革命歷史陳列(1840—1949,南越王博物院“字里春秋南越國時期文字文物特展”,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與廣州市文化館聯合申報的“‘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廣作華章——從外貿商品到非遺保護”。廣東省文物局推選出17個“2023年廣東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表10 2023年廣東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序號申報單位主題展覽名稱1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天下有情人——《西廂記》文化展2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寶鏡風華——館藏銅鏡展3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年畫里的中國4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廣州市文化館(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5廣州博物館色絲繡艷——館藏花鳥織繡展6南漢二陵博物館尋跡羊城——2022年廣州考古新發(fā)現7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紅色熱土英雄廣州——廣州革命歷史陳列(1840—1949)8南越王博物院字里春秋——南越國時期文字文物特展9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中國共產黨與孫中山大元帥府——館藏第一次國共合作文物展10深圳博物館逐夢灣區(qū)——港澳青年在深圳11河源市博物館豐田記憶:和平縣黃氏“一門三杰”革命事跡展12東莞市博物館何以白石:從木匠到巨匠13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雙城記——廣繡蘇繡精品文物展序號申報單位主題展覽名稱14江門市博物館根在僑鄉(xiāng)——江門華僑華人歷史陳列15開平市博物館百年商埠華僑名鎮(zhèn)——開平赤坎歷史文化展16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萬里通途——南海Ⅰ號的海貿時代17清遠市博物館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新——清遠工業(yè)遺產專業(yè)展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開展第四屆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推介。評選出重點推介陳列展覽1個,為中山博物館的“風起伶仃洋中山市博物館基本陳列”,以及陳列展覽精品10個,陳列展覽單項推介9個。表11 第四屆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名單[7]序號申報單位主題展覽名稱1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紅色熱土不朽豐碑——中國共產黨領導廣東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展2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歷史陳列3深圳博物館向海之旅——重返海洋的爬行動物資料來源于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序號申報單位主題展覽名稱4珠海博物館傳統(tǒng)藝文·民俗文化(古今珠海人·傳承在民間)5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只此絢麗——廣州出土漢代珠飾展6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容庚與東莞”主題展覽7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四海通達——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段)文物聯展8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嶺南民間百藝9廣州博物館“讀懂廣州”系列文物展:百件文物讀廣州10廣州海事博物館七海揚帆——唐宋時期的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表12第四屆廣東省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單項推介名單[8]序號推介名稱推介單位展覽名稱1最佳國際合作推介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敘”寫傳奇——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2最具活力推介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3最佳保護利用推介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啟航——中華全國總工會在廣州4最佳原創(chuàng)推介東莞展覽館資料來源于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序號推介名稱推介單位展覽名稱5最佳傳播推介東莞市博物館大唐寶藏——法門寺地宮文物精粹特展6最佳創(chuàng)意推介辛亥革命紀念館省城行街·廣州19217最佳進步推介東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館印何累累——中國古代的印信8最佳學術研究推介廣東中醫(yī)藥博物館——近代廣東中醫(yī)教育專題展9最佳策劃推介清遠市博物館“碑”后故事博物館線上展覽。2023年,全省博物館舉辦線上展覽478場。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中推出博物館“VR”游,活動當天上線全省18個地83家博物館VR展覽項目149線上云展覽服務。廣東省博物館在“焦點:18-19世紀中西方視覺藝術的調適”展覽期間創(chuàng)新開展線上活動“虛擬策展人”,公眾可在推出的“虛擬策展人”小程序上根據個人喜好對展覽展出作品進行個性化策展;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推出“印跡—滬粵兩地孫中山革命史跡展云展覽”等6場線上展覽;佛山市搭建數字陶瓷文化博物館;珠海博物館、韶關市博物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等多家博物館在微信公眾號上線虛擬展館(展廳)板塊,采用360°全實景拍攝技術還原主要展館展廳場景及內容。博物館開放服務博物館觀眾數量。截至2023385家博物館中,36817家收費參觀,免費開放比例達95.6%。全省博物館全年接待觀眾7955.47萬人次,比上年4539.29萬人次,同比增長132.9%20197.0%7124.43萬人次,占全省博物館觀眾數量的89.6,比上年增加4059.55萬人次,同比增長132.5%;未成年觀眾1798.50萬人次,占全省博物館觀眾數量的22.6%,比上年增加994.51123.7%。部分博物館推出夜間開放服務,廣州市天河區(qū)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深圳寶安勞務工博物館、小欖鎮(zhèn)民俗博物館全年夜間開放;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在節(jié)假日、寒暑假等特定時段實行夜間開放。廣東省博物館舉辦的夜間主題活動2022年暑期博物館之夜”入選“2022全國文化遺產旅游百強案例”。圖7 2016-2023年全省博物館觀眾數量圖8 2023年觀眾數量排名全省前十的博物館[9]博物館教育活動。2023年,全省博物館開展線下社會教育活動2.87萬場次,同比增長115.8%,參與人數3092.03103.6%;全年開展線上教育活動1368場次。各地博物館推出傳統(tǒng)手工藝技藝體驗、暑期研學等系列特色教育活動,更好滿足公眾需求。廣東省博物館針對青少年學生設置暑期觀眾數量以博物館總館(含分館觀眾數)進行統(tǒng)計排名;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觀眾數量不包括其舉辦的流動博物館接待觀眾。項目——“一天不落玩轉暑假”;全新推出面向610歲學齡兒童的“粵博尋寶記博物館親子特色導賞”活動,以博物館尋寶的形式引導親子家庭了解更多博物館知識,兩個月內開展27場,服務770人次。博物館研學活動。2023年,廣東持續(xù)推動博物館研學發(fā)展。廣東省博物館繼續(xù)擦亮“驛路同游”博物館研學旅游品牌,2017年實施以來該項目走過包括澳門、陽江、從化、韶關、連州等十四個市縣(區(qū),覆蓋全省11條古驛道線路,開展100余場研學活動,帶領2000余名學子行走南粵大地;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2023年暑假期間推出的自主性研學活動,吸引1000個親子家庭報名參加;廣州博物館聯合廣州市教育研究院開展廣州市中學生廣州歷史文化線路設計活動;廣州舉辦“大開研界走讀廣州”廣州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系列主題100條廣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經典路線。博物館館校合作。2023年,廣東持續(xù)開展一批優(yōu)秀博物館進校園項目。廣東省流動博物館開展“丹青求索器范自然——植物科學畫展”“文物動物園”“背著房子去旅行——貝類動物的世界”等系列自然科普展覽進校園活動,聯合中山大學打造“崗亭里的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評選推出2023年廣東省“博物館進校園”優(yōu)秀教育活動“十佳”項目。132023[10]序號博物館名稱推介項目1南越王博物院(西漢南越王國史研究中心)探越學堂2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粵藏館校連線系列活動3廣州博物館“因說”研學教育活動4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建筑”課程進校園5深圳市南山博物館宗祠文化——南山博物館“博課”進校園6南漢二陵博物館我在花城遙望伊洛——“洛京風華”展覽配套社教活動資料來源于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序號博物館名稱推介項目7花都區(qū)博物館“速遞花博文化到家”送展進校園活動8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紅色思政協(xié)同育人9肇慶市博物館“賡續(xù)紅色血脈培育時代新人”紅色講解員進校園10珠海博物館珠海博物館“送文化進校園”博物館講解員隊伍建設。指導各地做好博物館講解員業(yè)務培訓,組織博物館講解員參加首屆“博協(xié)杯”全國博物館講解大賽、2023年廣東講解員大賽、2023年廣東省紅色講解員大賽等各級賽事,打造高素質博物館講解隊伍。廣東省博物館蘇梓楓等3名講解員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23年全國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培養(yǎng)項目入選講解員名單》。南越王博物院李思拓獲評首屆全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講解員”。博物館志愿者隊伍建設。截至2023年末,全省博物館志愿者總數達32115人,比上年增加8196人,同比增長34.3%。2023年1月,南山博物館新媒體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入選文化和旅游部與中央文明辦發(fā)布的“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典型案例”。2023年3月,深圳博物館文化志愿服務隊張婕獲“2022年度廣東省最美志愿者”稱號。博物館文創(chuàng)開發(fā)博物館文創(chuàng)精品推介。2023年,全省博物館開發(fā)文創(chuàng)產品2947款,文創(chuàng)產品銷售總額7276.67萬元。在第二屆全國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推介活動中,深圳博物館民俗(金木交輝)飾品系列和廣東省博物館“南海I號”水下考古盲盒獲評“十佳文創(chuàng)產品”,廣州神農草堂中醫(yī)藥博物館神農草堂葫蘆香薰機套裝等4家博物館文創(chuàng)系列獲評“優(yōu)勝文創(chuàng)產品”。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粵港澳大灣區(qū)(廣東)文創(chuàng)聯盟開展“2022—2023年度廣東博物館十大文創(chuàng)精品推介活動”。10件文2022—2023年度廣東博物館十大文創(chuàng)19件文創(chuàng)產品獲優(yōu)勝獎。表14 2022-2023年度廣東博物館十大文創(chuàng)精品[11]序號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1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南海I號”水下考古盲盒2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生態(tài)盆栽考古盲盒3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1927·奮起”書簽4廣州博物館“穿粵記”城市手信文創(chuàng)禮盒5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百變鸮小”多功能手機支架6南越王博物院有鳳來儀7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舊址建筑3D積木系列8連南瑤族自治縣瑤族博物館瑤繡文創(chuàng)鏡子(7)9佛山市南海區(qū)博物館武韻南海系列茶具10韶關市博物館樂憨獸公仔152022-2023勝獎[12]序號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1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落霞式古琴香盒(秋波琴款)2佛山市祖廟博物館獅舞嶺南系列產品資料來源于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排名不分先后。[12]資料來源于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排名不分先后。序號博物館文創(chuàng)產品3江門市博物館“金山尋夢”華僑金山箱小青柑禮盒4潮州市潮安區(qū)大吳泥塑博物館5肇慶市包公文化博物館包公有禮·掐絲琺瑯彩凈化碳盤6深圳博物館瀟湘項鏈7東莞市博物館“荔枝喜雀萬利富貴”系列(絲巾掛繩)8潮州市黃偉雄珠繡博物館雅姿娘9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福獸者聯盟系列8件10南山博物館棋盤禮盒11廣東省博物館福壽滿堂紙雕燈12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guī)劃館大力招財貓系列13陽江市陽江漆器博物館脫胎變涂漆瓶14珠海博物館文創(chuàng)卷軸“石溪摩崖石刻”15清遠市博物館文創(chuàng)作品(4)16東莞市可園博物館可亭枕煙17梅州市梅縣區(qū)博物館“金柚飄香”金柚花單叢茶包裝18潮州市博物館“鳴揚”套壺19雷州市博物館雷州石狗(玄武巖)博物館數字文創(chuàng)。在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發(fā)布7件數字藏品,分別為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的“金漆木雕牡丹如意”、南越王博物院的“黑釉‘長命’銘文腰形枕”、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金虬龍環(huán)”、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的“獨角獅”、廣州博物館的“元青花船型水注”、佛山市祖廟博物館的“靈應牌坊”、雷州市博物館的“宋雷州窯青釉褐彩‘金玉滿堂’荷葉蓋瓷罐”。博物館宣傳推廣博物館宣傳媒體建設。2023385家博物館中,開設169家,開設率為43.9%;其中,一級博物102826家,無級別博物館105家。全省博物館網站瀏覽量超1億人次。開設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快手和抖音等新媒體賬號的博物館285家,開設率為74.0%;其中,一級博物館10家,二級博物館29家,三級博物館37家,無級別博物館209家。與抖音集團合作開展“抖IN灣區(qū)博物館”系列宣傳活動,展現廣東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成果。廣東4個節(jié)目入選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公布的2023年度中華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入圍項目。入圍項目分別為廣東省文物局《問脈南粵考古日記》紀錄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穿越百年長堤帶你讀懂廣州》H5、廣州博物館《何以廣州從文物讀懂廣州》系列短視頻、中山市博物館《動起來吧,博物館》系列短視頻。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陽江舉辦?;顒託v時兩天,17日晚同步舉行了啟動儀式和博物館之夜文藝展演,18日推出了非遺集市、文物鑒定、博物館和文創(chuàng)參觀鑒賞,打卡文旅游徑等活動,通過陳列展覽、社教活動、沉浸式體驗等方式,搭建起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良好平臺。博物館學術研究博物館科研項目數量。2023年,全省博物館承接科研項目183個,比上年增加35個,同比增長23.7%;開展國際合作項目12個,發(fā)表論文639篇,發(fā)行出版物115份。博物館科研平臺建設。廣東省博物館推進“學術粵博”建設,設立外銷藝術品研究中心、海洋出水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圖像人類學研究中心等三個研究平臺。20236月,廣東省博物館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為華南地區(qū)首家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物館。南越王博物院成立西漢南越國史研究中心,河源市博物館(河源恐龍博物館依托河源恐龍研究所建立河源市古生物研究與保護重點實驗室。博物館課題研究。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承接完成廣東省科技廳項目《基于智能攝像頭陣列協(xié)同的博物館展館管理應用示范課題》,完成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統(tǒng)計研究課題《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場館旅游綜合貢獻度研究——以廣東省博物館為例》并獲評優(yōu)秀。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與英國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開展館際合作,出版《威權的象征: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藏中國旗幟研究》。深圳博物館《館與城: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與城市文化形象的良性互動》項目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度文化和旅游系統(tǒng)青年科研人才扶持計劃”。歷史資料挖掘整理。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牽頭編纂出版《中共三大80余萬字,是目前有關中共三大專題篇幅最多、范圍最廣、內容最全的歷史文獻資料匯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主編出版《中(第三輯50冊,影印收錄中山市檔案館藏近代香山(中山)社會文化、革命歷史等19類檔案逾3萬頁,是廣東省內近年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檔案匯編出版成果。文物修復保護。場微量氣體、顆粒物擴散規(guī)律及基于CFD模擬技術的空氣流場控制研究降解產物控制及凈化技術研究》等兩項省級科研項目結項,破解“水晶宮”保護現場環(huán)境空氣凈化及控制難題。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文物預防性保護智能監(jiān)測平臺”獲國家版權局頒發(fā)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佛山市祖廟博物館“一種文物建筑大出挑屋檐的預防沉降裝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fā)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考古勘探發(fā)掘。清遠市博物館、英德市博物館參與的廣東英德巖山寨遺址發(fā)掘考古項目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終評候選項目。2023年4月,2022年度廣東省重要考古發(fā)現名單公布,省內博物館參與發(fā)掘的項目有3項入選,分別為清遠市博物館、英德市博物館參與發(fā)掘的清遠市英德市巖山寨遺址石尾頭地點,潮州市博物館參與發(fā)掘的潮州市湘橋區(qū)筆架山潮州窯遺址,以及佛山市博物館、佛山祖廟博物館、南海博物館參與發(fā)掘的佛山市南海區(qū)奇石窯和文頭嶺窯宋代窯址?!恫┪镳^工作指南》出版發(fā)行。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文物局指導策劃、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組織編著的《博物館工作20235月出版發(fā)行,該書主要包括“博博物館籌建”“博物館運營”“博物館博物館發(fā)展”和“博物館案例”等6大部分,是一本適用于博物館舉辦者、博物館從業(yè)人員以及關心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的社會公眾等各類讀者和受眾群體的博物館工作手冊。博物館學術期刊建設。全省現有博物館類學術期刊3個,分別為《文博學刊》《藝術與民俗》與《客家文博》,其中《文博學刊》為華南地區(qū)首家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的文博期刊。除國家相關部門在京所辦期刊外,廣東博物館類學術期刊數量居全國第一。2023年,《文博學刊》與《藝術與民俗》年綜合發(fā)行量均超4000冊。20233個期刊共刊發(fā)論文19420243月,個期刊論文總下載次數超27萬次,被引量超1600次。博物館科技保護預防性和數字化保護。指導全省博物館開展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工作,全年完成59個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項目的評審和驗收。發(fā)布《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文物數字化保護申報工作指引(試行》,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申請和使用,以及廣東省內博物館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和文物數字化保護利用方案申請和項目驗收工作提供操作指南。指導成立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數字化專業(yè)委員會,聚焦博物館數字化展示、數字化保護、數字化傳播、數字化管理、數字化研究、數字化教育6大領域,為推動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提供專業(yè)指導和技術支持。與中國文物信息中心合作舉辦“全國博物館數字化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實踐應圍繞博物館數字化與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新實踐與多元融合、信息化建設歷程與前景展望、數字化技術創(chuàng)新與實踐應用等多個角度開展培訓交流,來自全國十余個省區(qū)市40余家文博相關單位的近60名學員參加學習。博物館館藏文物修復。2023年全省博物館修復文物1057件,其中二級文物26件、三級文物356件、一般文物675件。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的“廣州市小谷圍脆弱青銅器保護修復項目”獲評2022全國優(yōu)秀文物藏品修復項目。廣東省博物館主持修復的東漢神人畫像銅鏡、唐海獸葡萄銅鏡等8件文物在其舉辦的“寶鏡風華——館藏銅鏡展”中展出。博物館文物科技應用。2023年6月,廣東文物保護科技中心正式揭牌。廣東文物保護科技中心位于廣東省博物館首層西側和東北側,總建筑面積5100平方米,重點關注嶺南特色文物的保護修復和科學研究工作。廣東文物保護科技中心具有文物行政主管部門頒發(fā)的全業(yè)務范圍的可移動文物修復資質、文物復制資質、文物拓印資質,主持參加南宋沉船“南海Ⅰ號”和明代沉船“南澳Ⅰ號”兩項國家重大水下考古項目的出水文物保護工作,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國首22家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優(yōu)質服務機構之一。202312月,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文物保護科學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為全省博物館文物科技保護領域的學術交流、項目合作、成果發(fā)表、標準制定、技術推廣、教育培訓等工作提供支撐。廣東省博物館聚焦中子成像和中子衍射在文物中應用創(chuàng)新研究,成功立項廣東省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發(fā)展面向文物科技保護的中子散射技術”。廣東省流動博物館省內巡展。省流動博物館成員單位增至151家,全年展出73個,其中實物類展覽2944個;巡展433場,觀眾數量超700萬人次。紅色展覽。省流動博物館采用原創(chuàng)和引進的方式,推出多秘而偉大——中央紅色交通線歷史展”“紅色熱土不朽豐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東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圖片展”等紅色主題展覽送至影城、影院。展覽進基層。省流動博物館全年送展到高速服務區(qū)、商圈影院、軍營、工地、校園展出近30場次。舉辦“流動博物館+修復學堂”(粵東站)項目活動,開展文物藝術品保護修復培訓。館校合作。省流動博物館開展“粵藏館校連線系列活動”,聯合藏東南文化遺產博物館在西藏3所中小學和職業(yè)學校舉辦圖片展覽,該活動獲評2023年廣東省“博物館進校園”優(yōu)秀教育活動推介“十佳”項目。聯合中山大學打造“崗亭里的博物館省外交流。省流動博物館全年在云南、廣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山西、內蒙古等10個?。ㄊ?、區(qū))交流展出14場次。文化潤邊疆。省流動博物館延續(xù)粵藏文旅交流,拓展“春雨工程”粵新交流,全年為西藏林芝、拉薩和新疆喀什、石河子、瑪納斯等邊疆民族地區(qū)送展10場次。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數量。截至2023年末,全省有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227家,占全省博物館總量的59.0%,比上年增加4家。全省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中,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69家,占全省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84.1%,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10家、國家二級博物館26家、國家三級博物館33家。省內10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均為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類型。按題材類型分,全省227家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中,綜合地志類博物館97家,占42.7%;歷史文化類博物館62家,占27.3%;革命紀念類博物館3816.7%83.5%;考古遺址類博物館8;其他類型博物館146.3%;無自然科技類博物館。按建筑類型分,依托當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館14262.6%;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在控制范圍內建立的博物館3816.7%;依托其他古建或近現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館4720.7%。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藏品。2023227家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共有藏品123.33萬件/套,占全省博物館藏品46.3%;收藏珍貴文物85027件/套,占全省博物館珍貴文物總數的96.2%,其中一級文物1449件/套、二級文物15931件/套、三級文物67647件/套。表16 2023館單位:件/套排名博物館名稱珍貴文物數量1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207542佛山市博物館62933深圳博物館54584廣州藝術博物院45335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31956汕頭市博物館30727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27408廣州博物館26939佛山市順德區(qū)博物館211710孫中山故居紀念館1634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陳列展覽。2023227家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舉辦基本陳列677個,基本陳列面積42.48萬平方米,基本陳列展出藏品9.9417364.75萬件/時展覽619個,館際合作展覽1094個。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觀眾數量。2023年,全省227家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接待觀眾7131.28萬人次,占全省博物館觀眾總數的89.6%,比上年增加4245.85萬人次,同比增長147.2%。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地市分布。227家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中,廣州3420家,居全省第二位;韶關、深圳、汕頭、肇慶、清遠、江門、湛江、佛山、河源、惠州10個地級市的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均在1015家之間;其余9個地級市的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均在4—9家之間。圖9 2023年全省各地市文物系統(tǒng)國有博物館數量行業(yè)國有博物館行業(yè)國有博物館數量。202330家,比上年增加1家,占全省博物館總量的7.8%行業(yè)國有博物館中,國家二、三級博物館6家,其中國家二級博物館2家,分別為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廣東中醫(yī)藥博物館;國家三級博物館4家,分別為廣州體育文化博物館、深圳古生物博物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行業(yè)國有博物館類型。按題材類型分,全省30家行業(yè)國有博物館中,歷史文化類博物館12家,占40.0%;自然科技類博物館8家,占26.7%;革命紀念類博物館和藝術類博物館各1家,分別占比3.3%;其他類型博物館8家,占26.7%;無考古遺址類博物館和綜合地志類博物館。按建筑類型分,全省30家行業(yè)國有博物館中,依托當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館20家,占66.7%;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在控制范圍內建立博物館3家,占10.0%;依托其他古建或近現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館7家,占23.3%。行業(yè)國有博物館藏品。202330家行業(yè)國有博物館共124.82萬件/套,占全省博物館藏品總數的46.9%。其中,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藏品達113.90萬件/套,占行業(yè)國有博物館藏品總數91.2%。全省30家行業(yè)國有博物館收藏珍貴文物879件/套,占全省博物館珍貴文物總數的1.0%,其中二級文物42件/套、三級文物837件/套,無一級文物。表17 2023年藏品數量排名全省前十的行業(yè)國有博物館單位:件/套排名博物館名稱藏品數1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11389572廣州市嶺南金融博物館148253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136004廣東中醫(yī)藥博物館124855廣東華僑博物館121056粵海關博物館93717招商局歷史博物館73978廣州十三行博物館54449華南農業(yè)博物館462110深圳古生物博物館4395行業(yè)國有博物館陳列展覽。2023年,全省30家行業(yè)國有博物館舉辦基本78個,基本陳列面積5.97萬平方米,基本陳列展出藏品3.88萬件;舉辦臨時展覽89個,臨時展覽展出藏品0.34萬件/套;舉辦原創(chuàng)臨時展覽60個,館際合作展覽29個。行業(yè)國有博物館觀眾數量。2023年,全省30家行業(yè)國有博物館接待觀眾300.07萬人次,占全省博物館觀眾總數的3.8%,比上年增加108.31萬人次,同比增長56.5%。行業(yè)國有博物館地市分布。行業(yè)國有博物館分布于廣州、深圳、佛山、惠州、汕頭5個地級市。其中,廣州21家,數量高居全省第一位;深圳6家,佛山、惠州、汕頭各1家;其余地級市暫無行業(yè)國有博物館。圖10 2023年全省各地市行業(yè)國有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數量。2023年末,全省有非國有博物館128家,比上年增加3家,占全省博物館總量的33.2%。全省非國有博物館中,國家二、三級博物館7家。其中,國家二級博物館2家,分別為廣州東方博物館和深圳望野博物館;國家三級博物館5家,分別為廣東環(huán)亞美容化妝品博物館、深圳市金石藝術博物館、深圳市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東莞市唯美陶瓷博物館和東莞市錢幣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類型。按題材類型分,全省128家非國有博物館中,歷史文化類博物館56家,占43.8%;藝術類博物館22;綜合地志類博物館75.5%;自然科技類博物館5;革命紀念類博物館21.6%;其他類型博物館3628.1%;無考古遺址類博物館。按建筑類型分,依托當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館11892.2%;依托其他古建或近現代建筑建立的博物館107.8%。非國有博物館藏品。2023128家非國有博物館共有藏品18.15萬件/套,占全省博物館藏品總數的6.8%。收藏珍貴文物2470件/套,占全省博物館珍貴文物總數的2.8%,其中一級文物587件/套、二級文物474件/套、三級文物1409件/套。表18 2023年珍貴文物數量排名全省前十的非國有博物館單位:件/套排名博物館名稱珍貴文物數量1廣東大觀博物館5842廣州東方博物館5653佛山市嶺南金融博物館3344深圳市羅湖區(qū)惠風古陶博物館266排名博物館名稱珍貴文物數量5深圳望野博物館1536東莞市松山湖望野博物館1397廣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館1378佛山市東鵬明善陶瓷博物館899潮州市頤陶軒潮州窯博物館6810珠海市盛寶博物館52非國有博物館陳列展覽。2023128家非國有博物館舉辦基本陳290個,基本陳列面積16.98萬平方米,基本陳列展出藏品6.84萬件;舉辦臨時展覽264個,臨時展覽展出藏品2.63萬件/套。非國有博物館觀眾數量。2023年,全省128家非國有博物館接待觀眾524.11萬人次,占全省博物館觀眾總數的6.6%,比上年增加185.16萬人次,同比增長54.6%。非國有博物館地市分布。非國有博物館主要集中分布于深圳、佛山、廣42家,居全省第一位。佛山19家,居全省第二位。廣州1510家,分居全省第三、四位。梅州、珠海、潮州等15個地級市的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均在1—9家之間。清遠、揭陽2市暫無非國有博物館。圖11 2023年全省各地市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博物館新館建設廣州藝術博物院新館。廣州美術館成立于1957年,是建國后成立的第一批美術館之一。2000年,廣州美術館擴建為廣州藝術博物院,并于麓湖之濱建成開放。廣州藝術(廣州美術館為“國家重點美術館”和“國家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兼有這兩個稱號的藝術機構。20231130日,坐落于海珠區(qū)藝苑路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建成開放,新館既體現收藏、研究、保護、陳列、展覽交流等功能,也是結合現代建筑與當代藝術打造的嶄新嶺南風格建筑。全館展陳區(qū)面積達1.9萬平方米,設2113個傳統(tǒng)書畫展廳、4個臨時展廳、1個現當代藝術多功能展廳、1個藝術坊互動空間和2個運用聲光電等技術的數字化展廳。廣州藝術博物院新館外景華南農業(yè)博物館。華南農業(yè)博物館依托華南農業(yè)大學建設而成,主建筑位于華南農業(yè)大學第16號樓(市文物保護單位,原國立中山大學石牌舊址系列建筑之一,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20209月,華南農業(yè)博物館正式對外運營,2023年4月,正式設立備案。華南農業(yè)博物館以廣東農業(yè)歷史和農業(yè)生態(tài)資源為主題,備案藏品4375件/套,設有廣東農業(yè)歷史、傳統(tǒng)農具、土壤與巖石、植物世界、林業(yè)資源與利用、動物世界、昆蟲世界和南海海洋生物八個固定展廳和一個專題展廳,反映華南地區(qū)農業(yè)文明發(fā)展歷程及熱帶、亞熱帶農業(yè)生態(tài)資源的多樣性與保護的地域特色。華南農業(yè)博物館外景博物館專題展覽18-19世紀中西方視覺藝術的調適”展覽是廣東省博物館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展示文明交流互鑒成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qū)文化全方位、深層次合作而特別策劃舉辦。廣東省博物館聯合粵港澳大灣區(qū)多家文博機構,通過130件/組代表性展品,講述18、19世紀廣州外銷畫家在畫藝、畫技和畫材三個方面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中西方視覺藝術對話與調適的廣州時代的故事。展覽形式設計緊扣展覽主題,運用對比、虛實、立體等設計手法,將各種代表性的視覺符號重組,形成了個性鮮明的藝術特色。技術上運用裸眼3D畫室、全景沉浸式交互體驗“中國風房間”、外銷畫繪制流程與廣府女團互動觸屏裝置、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數智焦點”個性化導賞和“虛擬策展人”小程序,實現展覽“數字化與可及性創(chuàng)新”。“焦點:18-19世紀中西方視覺藝術的調適”展覽(局部)“風起伶仃洋——中山歷史陳列”是中山市博物館舉辦的基本陳列?!帮L起伶仃洋——中山歷史陳列”展廳面積3200多平方米,展線850多米,展出文物資料800多件(套,講述香山(中山)500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展覽分為“海上香山蠻煙雨”“安民易俗成村鏡海揚帆立潮頭”“近代中山開風氣”五個部分,強調中山的歷史是人民的歷史,內容以中山人的歷史為主體,表現中山人的生存空間和歷史活動,表達中山人的觀念意識與情感,展現中山人的日常生活和風習的演變,凸顯中山人勇立潮頭、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帮L起伶仃洋中山歷史陳列”()“金木交輝嶺南金漆木雕、描金漆繪精品展”是深圳博物館和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專題展覽。該展覽首次匯集展出嶺南三大民系——廣府、潮汕、客家的金漆木雕、描金漆繪精品。展覽面積約2000平方米,展線385米,展品145件/套,其57件/套為首次展出。展覽緊緊圍繞主題定位,分“富貴人間”“美飾萬物”四部分,展示嶺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大國工匠精神。嶺南金漆木雕、描金漆繪精品展()博物館安全生產博物館安全生產零事故。堅持底線思維,全面加強文物安全、博物館消防安全等各方面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做好意識形態(tài)安全工作,實現全省博物館全年安全生產零事故。博物館藏品管理。指導各地做好博物館藏品征集、文物認定、定級、借用、調撥、修復和退出等基礎工作。做好執(zhí)法機關罰沒文物移交的收藏保管工作。指導廣東省博物館協(xié)會召開藏品管理專委會年會暨換屆大會,舉辦藏品管理培訓班,提升全省博物館藏品保管業(yè)務能力。博物館安全生產責任制。狠抓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屬地責任,推動全省385博物館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每家博物館確定一名副館長專門負責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管理,從館長到各部門簽署安全生產責任書,實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截至2023年末,全省博物館有在職安保人員2758人。博物館安全生產和消防大檢查。每季度對廳屬文博單位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和消防大檢查,對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廣東省文物商店等重點單位進行督查。每逢重大節(jié)假日,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推動各地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和消防專項檢查,督導全省各級各類博物館加強安全生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實施《博物館安全生產標準化規(guī)范(T/GDWS16—2022。博物館備案消防證明制度。要求各市文物部門嚴格執(zhí)行博物館備案有關消防證明的各項要求,新成立的博物館須提供符合消防安全部門規(guī)范的消防安全證明。強化博物館消防設施設備建設,督導全省博物館結合自身展廳、文物藏品庫房、辦公場所的實際情況,配備符合消防安全標準的三重防火庫房門、消防煙霧探測器、消防卷簾門、消防滅火器等專業(yè)設備。推動重點博物館組織開展消防演練,督導廣東省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佛山市祖廟博物館、鴉片戰(zhàn)爭博物館等人流量較大的博物館,定期組織開展消防演練、防爆演練。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業(yè)務培訓。舉辦3期“粵博越有才”文博業(yè)務培訓班、首屆廣東省博物館數字化保護培訓會議,逾90家博物館和相關機構參加培訓,提升廣東省基層博物館的運營管理和安全生產水平,推動博物館安全人才隊伍建設。博物館陳列展覽指導和監(jiān)督。指導博物館依法依規(guī)舉辦陳列展覽,確保博物館陳列展覽及教育、論壇、講座等活動主題和內容符合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和維護國家安全與民族團結、弘揚愛國主義、倡導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良好風尚、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社會文物管理社會文物日常管理。依法做好文物拍賣資質、設立文物商店、文物拍賣標的許可,指導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做好文物拍賣標的和文物進出境審核工作。廣東省文物鑒定站作為課題牽頭單位負責的課題研究成果《1911年后已故書畫等8類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由國家文物局頒布。指導支持廣州、深圳獨立承擔文物拍賣標的審核工作。文物市場事前事中事后監(jiān)管。指導廣州、深圳依法做好文物市場領域事項許可、備案報備及加強監(jiān)管等工作,對1起涉嫌違法問題指導所在地進行查處。對12場文物拍賣標的10場拍賣會情況進行網上抽查。推動實施“廣東博物館展覽和文物經營網上監(jiān)測工作項目”,開10場文物拍賣會網上監(jiān)拍,及時核查3起涉嫌違規(guī)違法問題。加強與文物行業(yè)協(xié)會、拍賣業(yè)協(xié)會的聯系,就加強政企良性互動、行業(yè)監(jiān)督、自律、信用建設等工作進行協(xié)商溝通。打擊文物犯罪。指導涉案文物鑒定機構做好涉案文物鑒定工作,選派文物鑒定、水下考古專家在全省打擊文物犯罪培訓班上授課。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博物館涉嫌違規(guī)違法問題查處工作。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在文物出入境審核、涉案文物鑒定、打擊文物犯罪和公益鑒定等方面表現突出,被國家文物局授予“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團體稱號。常態(tài)化公益性文物鑒定服務。“南粵鑒真”公益文物鑒定品牌納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工作任務。全年開展常態(tài)化公益性文物鑒定咨詢服務活動105場次、服務民眾3000多人次;全年開展各類文物鑒定633宗,鑒定物品9.06萬件/套。博物館文物鑒定。指導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做好面向省內博物館的文物鑒定和備案認定,全年完成鑒定和備案認定1223.4萬件/1.63萬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9件/62件/文物707件/套。抗戰(zhàn)文物核查。派員前往珠海、韶關、梅州、惠州、東莞、江門等地開展抗戰(zhàn)文物實地核查工作,推進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抗戰(zhàn)文物認定和定級工作,核查抗戰(zhàn)文1234件/套,其中一級文物3件/12件/套,三級文物132件/套。文物拍賣標審核。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全年為各拍賣企業(yè)審核文物拍賣標的108場4.06萬件/套,其中禁止拍賣標的355件/套。涉案文物鑒定。為公檢法等執(zhí)法部門提供專業(yè)鑒定,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全年完成涉案文物鑒定88宗3452件/套。2023年廣東博物館名錄序號名稱所屬場館是否免費地市地址性質級別1魯迅紀念館)是廣州天河區(qū)珠江東路2號文物一級2廣州魯迅紀念館是廣州越秀區(qū)文明路215號文物3南越王博物院是廣州316867文物一級4廣州博物館否廣州越秀山鎮(zhèn)海樓文物一級5是廣州白云區(qū)廣園中路34號文物6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是廣州越秀區(qū)越華路小東營5號文物7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否廣州中山七路陳家祠文物一級8廣州藝術博物院是廣州海珠區(qū)藝苑路198號文物一級9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是廣州2號文物二級10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是廣州170文物11是廣州越秀區(qū)越秀南路89號文物序號名稱所屬場館是否免費地市地址性質級別12廣州起義紀念館是廣州200一文物13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是廣州越秀區(qū)中山四路42號文物二級14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是廣州18文物二級15辛亥革命紀念館是廣州黃埔區(qū)金洲北路563號文物二級16番禺博物館是廣州番禺區(qū)沙頭街銀平路文物二級17粵劇藝術博物館是廣州荔灣區(qū)恩寧路127號文物二級18廣州市越秀區(qū)博物館是廣州越秀區(qū)惠福西路五仙觀內文物三級19廣州市花都區(qū)博物)否廣州花都區(qū)秀全街大?村大?吉祥街1號文物三級20廣州民俗博物館否廣州花都區(qū)新華街道三華村三華路40號文物21)是廣州2號文物三級22粵海第一關紀念館是廣州海珠區(qū)新港東路石基村黃埔古港文物23十香園紀念館是廣州海珠區(qū)江南大道中懷德大街3號文物24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是廣州越秀區(qū)恤孤院路3號文物25楊匏安舊居陳列館是廣州越秀區(qū)越華路116號文物26南漢二陵博物館是廣州8文物27廣)否廣州黃埔區(qū)穗東街廟頭旭日街22號文物28廣州市從化區(qū)博物館是廣州街口街河濱北路74號文物29廣州市增城區(qū)博物館是廣州138文物30廣州市荔灣區(qū)博物館否廣州荔灣區(qū)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4號文物31陳樹人紀念館是廣州越秀區(qū)署前路10號文物序號名稱所屬場館是否免費地市地址性質級別32廣州市白云區(qū)博物館是廣州白云區(qū)均禾街均和墟均和一街1號文物33廣州市天河區(qū)博物館是廣州83文物34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是廣州135475行業(yè)二級35廣東中醫(yī)藥博物館是廣州番禺區(qū)廣州大學城外環(huán)東路232行業(yè)二級36廣州貨幣金融博物館是廣州527融學院行業(yè)三級37廣州體育文化博物)是廣州天河區(qū)天河路299號行業(yè)三級38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是廣州荔灣區(qū)西堤二馬路37號行業(yè)三級39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是廣州135334棟三層行業(yè)40中山大學醫(yī)學博物館是廣州74州校區(qū)北校園行業(yè)41粵海關博物館是廣州荔灣區(qū)沿江西路29號行業(yè)42廣東外事博物館是廣州荔灣區(qū)沙面南街20號行業(yè)43廣東華僑博物館是廣州二沙島海山街8號行業(yè)44廣東省工藝美術博物館是廣州2519編32號行業(yè)45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是廣州海珠區(qū)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內行業(yè)46廣州市嶺南金融博物館是廣州29行業(yè)47陳李濟中藥博物館是廣州廣州大道南1688號行業(yè)48珠江—英博國際啤酒博物館否廣州118行業(yè)49高劍父紀念館是廣州861文物50詹天佑故居紀念館是廣州荔灣區(qū)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行業(yè)51廣州東方博物館是廣州118非國有二級52廣東環(huán)亞美容化妝品博物館是廣州18非國有三級序號名稱所屬場館是否免費地市地址性質級別53廣州神農草堂中醫(yī)藥博物館是廣州白云區(qū)沙太北路389號非國有54廣東省涼茶博物館是廣州黃埔區(qū)廣州開發(fā)區(qū)科學城金峰園路2號非國有55廣州市南華珠寶礦物博物館是廣州3號6棟1層非國有56廣州市迪士普音響博物館是廣州白云區(qū)江高鎮(zhèn)夏荷路1號非國有57廣州市天河區(qū)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否廣州天河區(qū)天河路228601非國有58廣州市東平典當博物館是廣州越秀區(qū)中山四路一號非國有59廣州恒福茶文化博物館是廣州719園(西門)3樓非國有60廣州市普公古陶瓷博物館是廣州越秀區(qū)德政南路53號非國有61廣州好普藝術博物館是廣州12興普大廈A座4樓非國有62廣州從都博物館否廣州從化區(qū)從都大道1號非國有63是廣州番禺區(qū)沙灣鎮(zhèn)龍岐村岐頭環(huán)村路2巷1號非國有64廣州市松園廣作家具博物館是廣州白云區(qū)江高鎮(zhèn)大嶺南路78號非國有65廣州市趙氏天水堂博物館是廣州花都區(qū)獅嶺鎮(zhèn)龍泉西路四號非國有66廣州地鐵博物館是廣州C裙樓負一層至二層行業(yè)67廣州華僑博物館是廣州越秀區(qū)沿江西路183號行業(yè)68廣州花園酒店博物館是廣州368酒店四樓行業(yè)69廣州鐵路博物館是廣州3行業(yè)70華南農業(yè)博物館是廣州483業(yè)大學16號樓行業(yè)71深圳博物館是深圳6文物一級72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是深圳184五樓文物73深圳市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是深圳9號文物三級序號名稱所屬場館是否免費地市地址性質級別74博物館是深圳寶安區(qū)石巖街道上屋社區(qū)永和路6號文物三級75深圳市大鵬新區(qū)博物館是深圳大鵬新區(qū)大鵬街道鵬城社區(qū)賴府巷10號文物三級76深圳市南山博物館是深圳南山區(qū)南山大道2093號文物三級77深圳市南山區(qū)南頭古城博物館是深圳2文物78深圳市南山區(qū)天后博物館是深圳南山區(qū)赤灣6號文物79深圳市龍崗區(qū)客家民俗博物館是深圳龍崗區(qū)龍崗街道南聯社區(qū)羅瑞合北街一號文物三級80深圳市龍華區(qū)白石龍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是深圳龍華區(qū)民治街道白石龍老村1號文物81深圳市坪山區(qū)東江縱隊紀念館是深圳坪山區(qū)坪山街道東縱路230-1號文物82中共寶安縣第一次黨代會紀念館是深圳寶安區(qū)燕羅街道公園路24號素白陳公祠文物83深圳古生物博物館是深圳160湖植物園內行業(yè)三級84深圳中國鋼結構博物館是深圳3331科工大廈西側行業(yè)85深圳大鵬半島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是深圳大鵬新區(qū)南澳街道地質公園路行業(yè)86招商局歷史博物館是深圳南山區(qū)蛇口沿山路21號行業(yè)87深圳市中醫(yī)藥博物館是深圳1行業(yè)88深圳望野博物館是深圳龍華區(qū)龍華文化藝術中心三樓望野博物館非國有二級89深圳市金石藝術博物館是深圳羅湖區(qū)望桐路梧桐山苗圃總場24號非國有三級90深圳市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是深圳龍華區(qū)大浪街道藝之卉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非國有三級91深圳市寶安區(qū)世紀琥珀博物館是深圳寶安區(qū)松崗街道松瑞路一號301A非國有92深圳市和暢園博物館是深圳坪山新區(qū)丹梓中路中糧一品瀾山第8棟第二層非國有序號名稱所屬場館是否免費地市地址性質級別93深圳市合正藝術博物館是深圳7棟213非國有94深圳市寶安區(qū)寶弘博物館是深圳號非國有95深圳市寶安區(qū)結緣奇石博物館是深圳寶安區(qū)航城街道洲石路深業(yè)U中心B棟202非國有96深圳市寶安區(qū)沙井蠔文化博物館是深圳寶安區(qū)沙井街道沙井大街299號非國有97深圳市龍崗區(qū)龍嶺郵票博物館是深圳27級中學綜合樓八樓非國有98深圳市寶安區(qū)錦舟陶瓷博物館是深圳甲岸工業(yè)園B1A042非國有99深圳市寶安區(qū)一雍博物館是深圳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土地承包合同征收補償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監(jiān)管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旅游公司員工勞務派遣及服務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合同(現代農業(yè)示范區(qū)建設)
- 2025年度特色養(yǎng)殖養(yǎng)雞場地租賃及養(yǎng)殖技術支持合同3篇
- 2025年度農民工用工安全與權益維護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養(yǎng)豬場品牌建設與市場推廣合作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身中心兼職教練服務合同3篇
- 2025年度教育機構間學生資助借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銷售公司銷售人員2025年度勞動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村房屋宅基地轉讓與農業(yè)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協(xié)議
- 2024版人才引進住房租賃補貼協(xié)議3篇
- 川藏鐵路勘察報告范文
- 新零售智慧零售門店解決方案
- 工程力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七年級生物試卷分析3篇
- 30題紀檢監(jiān)察位崗位常見面試問題含HR問題考察點及參考回答
- CMM2-18錨桿機(新)說明書
- 12噸汽車起重機基本技術規(guī)格資料
- WEB開發(fā)基礎-2021秋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復習資料-國家開放大學2022年1月期末考試復習資料
- 安徽省政協(xié)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
- 本質安全理論綜述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