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導學案_第1頁
過秦論導學案_第2頁
過秦論導學案_第3頁
過秦論導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舒蘭市實驗中學一年級語文導學案過秦論學案序號:10主備課人耿紅霞學案類型新授備課時間審核人周海艷教學目標1.歸納掌握“制、亡、利、固、遺、度”等詞的一詞多義,七個通假字、三種古漢語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2.理解賈誼對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重點難點背誦課文,理解并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結合課文詞句的特點,歸納文言詞法句法知識,逐步掌握文言字詞句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環(huán)節(jié)導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反思課前導學:

一.關于作者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洛陽人。西漢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最早的漢賦作者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眾著稱。20多歲時漢文帝召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學識淵博,很有抱負,曾針對時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張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議,觸犯權貴,被謫為長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為文帝寵子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墮馬死,賈誼自傷未盡大夫之責,哭泣歲余,以至郁郁而死,年僅33歲。政論文以《過秦論》《陳政事疏》《論積貯疏》最為有名。辭賦有《鵩鳥賦》《吊屈原賦》等。其作品經(jīng)劉向整理為《新書》(58篇),毛澤東詩中所講,一顆璀璨的巨星從此長逝歷史天空。他的文章峻拔鋒利,針砭時弊,淋漓酣暢,對后世散文創(chuàng)作很有影響。司馬遷把他和不同時代的屈原相提并論,撰寫了《屈原賈生列傳》

二.寫作背景

春秋以來,戰(zhàn)亂頻繁,加之秦統(tǒng)一后的暴政、秦末農(nóng)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社會經(jīng)濟遭受了五百年來的特大破壞。農(nóng)民大量流亡異鄉(xiāng),還有些為生計所迫,賣妻鬻子或自賣為奴。戰(zhàn)亂使人口銳減,商業(yè)蕭條。奸商囤積居奇,物價昂貴,米一石值萬錢,馬一匹達百金。新建立的西漢政權,府庫空虛,財政困難。史載當時:“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比嗣窈苄枰蒺B(yǎng)生息。針對這種現(xiàn)實,為鞏固西漢政權,賈誼借“過秦”以“規(guī)漢”,主張施行仁政,“與民休息”。當然,賈誼所說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統(tǒng)治階級立場上的,不可能包括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壓迫等內(nèi)容,這是歷史的局限、階級的局限,我們不能苛求。

三.解題

本文選自《新書》,《過秦論》是賈誼的議論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斑^秦”即“言秦之過”,指出秦亡國的過失。論,一種文體,古文中的所謂“論”,是論斷事理,它包括論政,論史等文字?!哆^秦論》是史論,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逼淠康氖翘峁┙o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鑒。文章氣勢磅礴,筆力雄渾。大量運用對比、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手法,秦興秦亡波瀾起伏,那力透紙背的說理,那援引史實的分析,那酣暢淋漓的鋪張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生字注音

膏腴

鏃系頸

黔首

牖氓隸隳鞭笞

多音字(判斷在具體語境中的讀音)

孝公既沒

召滑

俯首系頸

踐華為城勁弩

不及中人墨翟

躡足行伍

將數(shù)百之眾度長絜大比權量力萬乘之勢朝同列

一夫作難通假字:

約從離衡

合從締交

制其弊

陳利兵而誰何

倔起阡陌之中

贏糧而景從

百有余年

威振四海:

課上導學:

研讀第1自然段。

1.解釋字詞:固:席:是:衡:內(nèi):南:會盟而謀弱秦:

約從離衡

3.翻譯重點句子: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外聯(lián)橫而斗諸侯。

4.請學生歸納段意:

研讀第2自然段。

1.解釋字詞: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為:

制:因利乘便:叩關而攻秦:

制其弊:追亡逐北:因遺策:因利乘便:

開關延敵:延及孝文王、莊襄王:

2.翻譯重點句子:

會盟而謀弱秦。

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

3.簡述本段大意:

4.教師提問:九國諸侯的強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來的?這些內(nèi)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研讀第3段。解釋字詞:奮六世之余烈:以為桂林、象郡: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聚之咸陽:

信臣精卒:以為固:

2.翻譯重點句子: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3.問題探究:

(1)作者先用哪些話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實質?

3.簡述本段大意。

研讀第4段。

1.解釋字詞:

甕牖繩樞:揭竿為旗:

躡足行伍之間,倔起阡陌之中:天下云集響應:

2.翻譯重點句子:

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4.教師提問,作者寫陳涉起義突出了什么特點?目的是什么?4.簡述本段大意。

學習研讀第5段。

1.解釋字詞:崤函之固: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序八州而朝同列:致萬乘之勢:

2.翻譯重點句子:

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3.讓學生簡述本段大意。

4.問題探究:作者論述秦王朝的滅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內(nèi)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