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能愿動詞句_第1頁
文言文能愿動詞句_第2頁
文言文能愿動詞句_第3頁
文言文能愿動詞句_第4頁
文言文能愿動詞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4文言文能愿動詞句目錄:一、構(gòu)成敘事句的能愿動詞句1、愿、欲、敢、肯…………………12、得、獲、能……………………2二、構(gòu)成說明句的能愿動詞句1、可…………………32、足…………………6能愿動詞句能愿動詞是一組特殊的動詞,有些可以構(gòu)成敘事句,有些可以構(gòu)成說明句。一、構(gòu)成敘事句的能愿動詞能愿動詞:“愿”、“欲”、“敢”、“肯”以及“得”、“獲”、“能”構(gòu)成敘事句。1、愿、欲、敢、肯這四個動詞的主語一般都是施事。注意1:“愿”、“欲”主要表示主觀意愿,常帶動詞性詞語做賓語注意:一是能愿動詞注意:一是能愿動詞“愿”、“欲”表示主觀愿望,所帶的賓語是動詞性賓語。二是動詞性詞語與謂詞性詞語有著明顯的差別?!稹蹲髠鳌ざü辍罚杭緦O愿與子從政“與子從政“與子從政”是連謂短語作賓語。也是動詞性詞語作賓語。(季孫愿您一起參與政事)本例主語“季孫”是施事,表主觀愿望。能愿動詞“愿”,帶動詞性詞語“與子從政”做賓語。○《榖梁傳·僖公二年》:晉獻公欲伐虢。本例主語“晉獻公”是施事,表主觀愿望。能愿動詞“欲”,帶動詞性詞語“伐虢”做賓語。注意2:“敢”、“肯”主要表示主觀上的膽量、愿望,也常帶動詞詞性詞語做賓語,在句中常構(gòu)成否定句或反問句注意:能愿動詞注意:能愿動詞“敢”、“肯”也表示主觀上的愿望,也帶動詞性詞語做賓語。但與能愿動詞“愿”“欲”有所不同的是,“敢”“肯”主觀上還表示“膽量”,同時還常在句中,構(gòu)成否定句或反問句。○《荀子·大略》:齊人欲伐魯,忌卞莊子卞莊子:春秋時魯國卞城大夫,以勇敢著稱。,不敢過卞。卞莊子:春秋時魯國卞城大夫,以勇敢著稱。(齊國人想攻魯國,但畏懼卞莊子,所以不敢經(jīng)過卞地。)本例中的主語“齊人”是施事,能愿動詞“敢”表示主觀上的膽量,帶動詞性詞語“過卞”做賓語,由“不敢”構(gòu)成否定句式?!稹盾髯印ば詯骸罚盒∪丝梢詾榫佣豢蠟榫?。(小人可以成為君子,但不肯做君子。)本例中的主語“小人”是施事,能愿動詞“肯”表示主觀上的愿望,帶動詞性詞語“為君子”做賓語,構(gòu)成否定句。○《左傳·成公三年》: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又誰敢怨?“又誰敢怨?”:疑問代詞做賓語前置地。可理解為“又敢怨誰”(下臣實在沒有才能,又敢埋怨誰呢?)本例中主語“臣”是施事,能愿動詞“敢”表示主觀上的膽量,帶動詞性詞語“怨”做賓語,疑問代詞“誰”作情態(tài)動詞“怨”的賓語前置,并構(gòu)成疑問句?!稹俄n非子·孤憤》:奸邪之臣安肯乘利而退其身“乘利而退其身“乘利而退其身”:連謂短語作賓語。(奸臣的臣子又怎肯趁著有利時機而自行引退呢?)本例中主語“奸邪之臣”是施事,能愿動詞“肯”表示主觀上的愿望,帶動詞性詞語“乘利而退其身”做賓語。疑問代詞“安”和能愿動詞“肯”構(gòu)成疑問句。注意1:除了以上的特點外,這四個動詞還各有特點?!霸浮背е髦^性賓語之后構(gòu)成祈使句,與此有關(guān)的內(nèi)容,請參看第七章第二節(jié)祈使句?!坝背А爸弊鲑e語,“之”常表示“這樣(做)”。例如:○《左傳·隱公元年》: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欲之:想要這樣做)(莊公說:“姜氏想要這樣做,哪里能避開這個禍害呢?”)本例主語“姜氏”是施事,能愿動詞“欲”帶“之”做賓語,代詞“之”表示“這樣(做)”?!稹墩撜Z·季氏》:冉有曰:“夫子夫子:古人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季氏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欲之:想要這樣做)夫子:古人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季氏(主人想要這樣做,我們二人都不主張呀!)本例主語“夫子”是施事,能愿動詞“欲”帶“之”做賓語,代詞“之”表示“這樣(做)”。注意2:“欲”有時還可以帶“速”、“久”等形容詞做賓語。例如:○《左傳·衰公十四年》:野野:即皇野,宋國大夫,司馬子仲。曰:“嘗私私:即以私人身份和左師談?wù)劇Q?,君欲速,故以乘車逆子注意:“野:即皇野,宋國大夫,司馬子仲。私:即以私人身份和左師談?wù)劇W⒁猓骸耙猿塑嚹孀印保浩渲小耙猿塑嚹妗笔且再e短語作狀語的狀中短語。“以乘車”是工具狀語,而“以乘車”可理解為“以一乘車”,省略了數(shù)詞“一”。(野說:“‘我試著私下和他談?wù)??!瘒胍煲稽c,所以用一輛車子來迎接您。”)本例中主語“君”是施事,能愿動詞“欲”帶形容詞“速”作賓語?!稹蹲髠鳌は骞四辍罚海ㄗ哟笫澹┳哟笫澹杭?,游氏,名吉,字大叔,其名游吉。曰:“楚子將死矣!不修其正德,而貪昧貪昧:貪財昧利。于諸侯“于諸侯”于賓短語作交際對象補語。介詞“于子大叔:姬姓,游氏,名吉,字大叔,其名游吉。貪昧:貪財昧利?!坝谥T侯”于賓短語作交際對象補語。介詞“于”可譯為:對。以:<連>表結(jié)果??勺g為:來、用來。(游吉曰:“楚王要死了!不修明他的國政和德行,反而貪圖諸侯的進奉,來滿足自己的愿望,想要活得長久,能辦到嗎?”)本例中主語“楚子”是施事,能愿動詞“欲”帶形容詞“久”作賓語。注意3:在反問句中“敢”常表示“不敢”、“豈敢”,此時其后的賓語中往往有副詞“不”。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臧文仲對曰:“天子注意:這里的“天子”不是施事主語,而是當事主語。蒙塵于外,敢不奔問官守官守:注意:這里的“天子”不是施事主語,而是當事主語。官守:杜預(yù)注:“官守,王之羣臣?!保拔闹倩卮鹫f:“天子在外邊蒙受塵土,豈敢不趕緊去問候左右?!保┍纠磫柧渲械哪茉竸釉~“敢”,帶有否定副詞“不”,表示“豈敢不”?!稹蹲髠鳌べ夜辍罚合容F先軫,即原軫,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第一位元帥,軍事家。姬姓,先氏。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濟源西北)。曰:“匹夫逞志于君而無討,先軫,即原軫,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第一位元帥,軍事家。姬姓,先氏。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濟源西北)。自討:自我責(zé)罰;自請?zhí)幏?。(先軫說:“一個普通人在國君面前放肆而沒有受懲罰,豈敢不自己懲罰自己?”)本例反問句中的能愿動詞“敢”,帶有否定副詞“不”,表示“豈敢不”。注意4:在不帶賓語時,“肯”時常構(gòu)成否定句。例如:○《左傳·宣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齊侯平使動用法,即:“使莒及郯平”。平:<動>媾和、和好。莒及郯使動用法,即:“使莒及郯平”。平:<動>媾和、和好。注意:“及”:連詞,可譯為:和、跟。莒、郯:春秋時的兩個國家。(魯宣公四年春季,魯宣公和齊惠公讓莒國和郯國講和,莒人不肯)本例中的能愿動詞“肯”不帶賓語,構(gòu)成否定句?!稹蹲髠鳌の墓辍罚汗屑?,使季文子會齊侯陽谷,請盟,齊侯不肯。(文公生病,派季文子和齊懿公在陽穀會見。(季文子)請求盟誓,齊懿公不肯。)本例中的能愿動詞“肯”不帶賓主,構(gòu)成否定句。2、得、獲、能注意注意:得、獲、能表示能愿動詞時,均可翻譯成:能、能夠、應(yīng)該。本例中用能愿動詞“可”前加有主語“時”,構(gòu)成評議可否句,在句未用決斷詞“也”。注意2:在“可”的主語是主謂短語或謂詞性詞語時,“可”表示對其前的行為是否可行作出評議。在這種句子的句末可用“也”,表示靜態(tài)評議;也可用“矣”,表示動態(tài)評議。例如:○《左傳·文公十八年》:叔仲曰:“死君命可也?!保ㄊ逯僬f:“死于國君的命令是可以的?!保┍纠杏媚茉竸釉~“可”,其前加謂詞性短語“死君命”作主語,句末加決斷詞“也”,對“死君命”這種行為作出靜態(tài)評議。○《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苑羊牧之曰:“君過之!烏存以力聞可矣以:<介>表結(jié)原因,引入原因狀語??勺g為:因為、由于。,何必以弒君成名以:<連>表原因,可譯為:為了。?”以:<介>表結(jié)原因,引入原因狀語??勺g為:因為、由于。以:<連>表原因,可譯為:為了。(苑羊牧之說:“君王過去吧!烏存由于勇力過人而出名就行了,何必為殺死國君來成名?”)本例中能愿動詞“可”前加主謂短語“烏存以力聞”,句未加決斷詞“矣”,對“烏存以力聞”這種行為作出動態(tài)評議。3)以上兩種形式都是“可”單用,在“可”之后帶有動詞性賓語時,“可”后動詞所涉及的事體,常位于“可”前面做主語。由于“可”后動詞所涉及的事體在前面,所以這種句子中的動詞之后通常沒有賓語。在這種句子中,“可”表示對主語所表示的事體采取某種行動是否可行。句末可以用表示靜態(tài)的“也”,也可以用表示動態(tài)的“矣”注意:這時的能愿動詞注意:這時的能愿動詞“可”、“足”后,所涉及的事體,與賓語前置的方式有點相象?!稹蹲髠鳌の墓辍罚夯蛑^子舟曰:“國君不可戮也?!北纠f明句用能愿動詞“可”,其前所加“國君”作主語,是動詞“戮”所涉及的事體前移,“可”對主語所表示的事體采取“戮”的行動不可行,而句未加決斷詞“也”表示靜態(tài)?!稹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海ɡ细福┰唬骸叭孀涌山桃印!北纠f明句用能愿動詞“可”,其前所加“孺子”作主語,是動詞“教”所涉及的事體前移,“可”對主語所表示的事體采取“教”的行動可行,而句未加決斷詞“矣”表示動態(tài)。注意:在“可”后加動詞時,“可行”是一種常見形式?!翱傻谩敝蟪?梢灾苯佑谩耙病?,也可以構(gòu)成“可得+而+動”的形式之后用“也”。例如:○《孟子·萬章上》:彌子謂子路曰:“孔子主我,衛(wèi)卿可得也?!保◤涀予ψ勇氛f:“如果孔子住到我家里,便可得到衛(wèi)國的卿相之位”)本例說明句中用能愿動詞“可”,并在“可”后加動詞“得”,組成“可得”形式,“可得”之后直接用決斷詞“也”。○《論語·公冶長》: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北纠f明句中用能愿動詞“可”,并在“可”后加動詞“得”,組成“可得”形式,構(gòu)成“可得+而+聞”的形式后用“也”。4)在以上三種形式中,“可”構(gòu)成評議句時句末通常要用“也”、“矣”,但是在“可”后使用介詞“以”、“與”及動詞“使”、“謂”等構(gòu)成說明句時,句末大多不用“也”、“矣”;如果用“也”、“矣”似乎有強調(diào)的作用。其一,在“可”后使用“以”時,“可以”既可能是由能愿動詞“可”加介詞“以”構(gòu)成的一個短語,也可能只是一個詞“可以”注意:這里講明了注意:這里講明了“可以”的兩種含義,即有可能是能愿動詞“可”加介詞“以”,也有可能是一個詞“可以”。注意1:不管“可以”是短語,還是詞,其后的動詞都可以帶有賓語注意:不是介詞以后帶賓語,而是注意:不是介詞以后帶賓語,而是“以”后的動詞帶有賓語?!稹稑b梁傳·莊公九年》:十室之邑,可以逃難注意:這里的介詞注意:這里的介詞“以”后省略了代詞“之”。即:可理解為“可以(之)逃難”。因為介詞一般不帶謂詞性詞語做賓語。而以賓短語做工具狀語,限定中心語“逃”的范圍。(有十戶人家的小城,就可以憑借它避難)本例中的“可以”中,“可”為能愿動詞,“以”為介詞,構(gòu)成能愿動詞短語“可以”的動詞“逃”后,帶賓語“難”。○《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本例中的“可以”是一個詞,構(gòu)成評議與可否句,其后的動詞“為”帶賓語“堯舜”,句末沒加決斷詞“也”?!稹秴问洗呵铩垲悺罚夯葑釉唬骸按笳呖梢酝?,其次可以霸也?!北纠械摹翱梢浴笔且粋€詞,句末用“也”,其后分別帶賓語“王”和“霸”?!稹墩撜Z·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北纠械摹翱梢浴笔且粋€詞,句末用“矣”,其后的動詞“為”帶賓語“師”。注意3:“可”后加介詞“與”時,通常都是短語?!翱膳c”的用法與“可以”、“足以”的用法基本相同。例如:○《禮記·樂記》: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對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沒法和他再進一步談樂。)本例中能愿動詞“以”后加介詞“與”,構(gòu)成評議可否句,句末不用決斷詞“也”、“矣”。其二,“可”后用“使”、“謂”時,其后的動詞也可以帶賓語。注意1:“可”之后如果是使令動詞“使”,其前的主語往往相當于“使”后沒有出現(xiàn)的小主語。例如:○《孟子·告子下》: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于賓短語“于賓短語“于岑樓”是形容詞“高”的補語,是比較補語?!案哂卺瘶侨骸笔鲅a短語,可理解為:“比岑樓群高”。岑樓(cénlóu):高樓。(寸大的木塊,能使它比高樓還高。)本例說明句中的能愿動詞“可”后加使令動詞“使”,構(gòu)成評議可否句,主語“方寸之木”是“使”的小主語。○《論語·公冶長》: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動詞“為動詞“為”帶雙賓語,近賓語“之”表示對象,是間接賓語;遠賓語“宰”表示與物,是直接賓語。本例說明句中的能愿動詞“可”后加使令動詞“使”,其前的主語“求”是“使”的小主語。注意2:由于“謂”可以帶雙賓語,“可”后用“謂”時,“謂”還可以帶有賓語?!翱芍^”之后一般不用“也”、“矣”;有時用“矣”,很少用“也”注意:當注意:當“謂”是祈令動詞的命令類動詞和命名類動詞時,“謂”都可以帶雙賓語。而只有“謂”是感知動詞時,才不帶雙賓語?!稹秶Z·晉語三》:戰(zhàn)而取笑諸侯“戰(zhàn)而取笑諸侯”是不帶標志的被動句。,不“戰(zhàn)而取笑諸侯”是不帶標志的被動句。(打贏戰(zhàn)爭反而被諸侯取笑,不能說這表現(xiàn)了武力)本例說明句中的能愿動詞“可”,加動詞“謂”,其后帶賓語“武”,句末不用決斷詞“也”?!稹妒酚洝ろ椨鸨炯o》:兵未戰(zhàn)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本例說明句中的能愿動詞“可”,加動詞“謂”,其后帶賓語“知兵”,句末用決斷詞“矣”?!稹盾髯印こ嫉馈罚喉n之張去疾,趙之奉陽,齊之孟嘗,可謂篡臣也。本例說明句中的能愿動詞“可”,加動詞“謂”,其后帶賓語“篡臣”,句末用決斷詞“也”。1、能愿動詞“足”構(gòu)成的說明句由“足”構(gòu)成的這種說明句有三種不同的形式,前一種形式都是“足”與決斷詞“也”、“矣”配合使用,后兩種形式是“足”后加動詞或介詞。以下分別介紹。1)“足”主要是從價值的角度或數(shù)量的多少上說明可行性,句未通常用“也”,偶爾用“矣”。例如:○《左傳·宣公元年》:鄭穆公曰:“晉不足與也。”(鄭穆公說:“晉國不值得親近。)本例說明句中用能愿動詞“足”后,用動詞“與”,句未用決斷動詞“也”,表示從價值的角度說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