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_第1頁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_第2頁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_第3頁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_第4頁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1

自由,是什么?每個人都在追求自由,“愛”和“自由”的定義是一樣,沒有明確的答案。

自由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又有不同。

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而這本書里,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不要給孩子強加太多的規(guī)則和限制,也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

書中有一段是關于孫老師的兒子(辛辛)的。孫老師有一個朋友來她家玩。朋友想逗他,于是他要餅干吃,辛辛不吃。朋友假裝說:“你不給我,我就搶了哦!”然后做出搶的動作。辛辛一下子哭了起來。這時,朋友對孫老師說:“你的兒子還是蒙氏幼兒園的呢!這不行,這樣就哭了,我家兒子就不哭,因為他知道這是和他鬧著玩的?!睂O小姐說:“我的孩子在蒙氏幼兒園沒有接觸過這個,所以他無法理解,蒙氏幼兒園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長做這樣的事情來引導他,這對他沒有好處。”

成年人給孩子的每一個動作和語言,孩子都在吸收,父母、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事情和語言都應該是積極的,因為孩子沒有能力區(qū)分真假事物的好壞,無論好壞他都會吸收。

我們的老師應該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敏感時期都給予關注和指導。當孩子們“發(fā)展自己”時,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思維。如果我們不尊重孩子,他們就會失去獨特的思維能力。

當一個人在樹林里散步的時候,他可以沉思很長時間,他可以想到浪漫的聯(lián)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鐘聲從遠處傳來,那么他會感到這種感覺加深了,就像詩一樣。蒙特梭利說,一個好的蒙特梭利老師,她的突出之處在于,當孩子在森林里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口鐘,可以加深這種美好的感覺。

當一個孩子在0歲到6歲之間形成了健全的品格時,內善就成為了他的自然驅動,他一生都就是為了不斷完善自己。

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在六歲之前很好地成長,他就更容易進入更高狀態(tài)的思想、情感和人類科學理論境界。如果我們被某些東西所限制,那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窄的范圍內。

童年,尤其是從0歲到6歲,與成年人相比是人生的另一極。就像地球的南極和北極一樣。7不是6的延續(xù)。事實上,在六歲之前所奠定的是一生的基礎,而不是為某種文化,某種學校,或某種知識的轉變所做的準備。

在愛和自由中長大的孩子是聰明、自信和快樂的。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2

是的,讀書只是一種提升自我的開始。

當我拿起孫瑞雪老師寫的《愛和自由》的時候,我覺得抓住和把握一個兒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我們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愛孩子,往往也便認為這就是愛孩子,但是,這和真正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或許我們真的需要聽下來看看:我們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恐懼,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焦慮和習性。

愛就是愛,恐懼就是恐懼,焦慮就是焦慮,認為就是認為,一切如是。我有候就會覺得,我們真的要像孫瑞雪老師說的那樣,學會從一切如是里面將愛剝離出來,那樣的時候孩子才可以真的的接受到愛的禮物。

在今年六月份的時候,我聽過一堂孫瑞雪老師關于《愛和自由》的講座,那時候,對于一切還是很茫然,包括對于孫老師這個人都是一樣的,充滿好奇,可是,當見到她的時候,原來,她給人的感覺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就像我們身邊的一個大姐姐一樣,樸實,真誠,讓人很愿意去跟她靠近和溝通交流,突然讓我想起,她寫在書中的一首最愛的詩: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如果兒童要創(chuàng)造自己,他就必須生活在愛和自由里,他必須擁有時間空間,必須擁有愛的照顧和支持,這樣,他才擁有創(chuàng)造自己的機會,就像兒童成長在自由當中,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你必須給他一樣東西,那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給他,他才能成為他自己,否則的話,他就要跟他的自我分離,這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一句話,“你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為你自己”,你要成為你自己,而你成為你自己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必須擁有自由。

好多的家長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都覺得很慶幸,因為每一個人在育兒方面都有一些欠缺,而這本書里面又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對于每一個孩子的每一階段的成長期,敏感期的關注,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我認為自己的內心會得到一個豁然開朗的答案,這真的是一本適合教育者以及家長去讀有深度的好書。

書中說:以愛的感情喚醒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的創(chuàng)造熱情和自我意識,以規(guī)則的內化形式形成兒童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以平等的關系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的確,幸福和快樂感一定要在童年經歷,經歷了,體驗了,感覺了,就會對幸福和快樂有了認識,將來就會成為這樣,這正是幸福成長的內涵,幸福也是要成長的,所以之前所說的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這并不是我們以往認為的想做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你可以按自己的意識,執(zhí)行自己的計劃,你的計劃不被任何人破壞。

可能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遇到過很多頭疼的事情,不妨每一天抽出十分鐘,二十分鐘的時間來看看這本《愛和自由》,當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便會發(fā)現,這是一扇窗,發(fā)現兒童,亦發(fā)現自己。

我想,我們一生能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3

沒有讀《愛和自由》這本書之前,我從沒有聽過什么蒙氏教育,初看到這個詞時更是一頭霧水,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雖然此刻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繼續(xù)學習的欲望。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個母親不愛自我的孩子的,而又有幾個母親真正懂得愛孩子的?

作者這樣說:“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是我們成長的結果,那可能是不愛?!蔽沂滞庾髡叩倪@個觀點,而愛是什么?書中是這樣寫的: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處,不輕易發(fā)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雖然讀完了這本書,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還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興趣的就是作者所舉出的例子,因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沒想過這些現象意味著什么?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意是,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不要以大人的觀點去告訴孩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要讓孩子在過程中自我去確定事物的真?zhèn)螌﹀e。思索自我的行為,每日從我們口中吐出多少個“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說,當孩子的行為超越紀律的范疇時,我們應當是有權利說“不”的,但這個“不”要怎樣說,以什么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為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經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經過感知而發(fā)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讀完這本書,不得不承認,在教育這方面,我了解的還遠遠不夠,但任何一種教育理念都不能讓它走向一種極端,這本書里觸動我心靈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明白自我的不足,就要確定自我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學生活中,我會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使之成為自我教學工作的強力支撐,加油!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4

放假有幾天了,我讀了一本叫做《愛與自由》的書,它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愛和自由——新兒童教育法的最新版本。這是一本關于“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說:“我愛孩子們,始終留意翼翼地仰視他們。”這本書不是教你具體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告訴我們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愛和自由飽含著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明白兒童的想法,了解兒童的情緒,感知兒童的苦難。

我們都以前是孩子,成年后,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期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然而,正如作者所提到的,我們不是不想去愛孩子,而是,我們是否具備了愛的潛力……

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里,我們應對的都是孩子,一個個獨立而獨特的個體。那么,我們所學的幼教專業(yè),自我有限的教育經驗是否能夠滿足于這么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這也是一個古老的教育話題——怎樣因人施教。即書中提到的“愛的潛力”之一。

我覺得要樹立孩子的一種比較良好的自我評價感覺,因為,孩子對自我的評價都不是很客觀,大部分評價都來著成人。所以,要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好孩子比讓孩子覺得自我是“壞孩子”更容易教育。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時候,要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在孩子面前反復強調他的種種不是,而是能夠采取轉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錯誤行為。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不斷發(fā)揮和擴充自我原有的優(yōu)勢,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比較系統(tǒng)的教育方案??傊璩浞钟^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來尋找相應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恒,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有足夠的洞察潛力,在每個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樣的閃光點,我們也將更加具備了愛的潛力。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樣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說:“媽媽愛你!”

《愛和自由》的讀書筆記領悟書評5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是本書自序的第一句話,通覽全書,回頭再看這句話有很多感想。

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guī)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并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fā)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yǎng)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時,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傮w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著兒童教育,并總結出一些經驗。

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盡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盡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么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系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著,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么樣的愛,給什么樣的自由。給什么,怎樣給,取決于成人認為怎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這種施舍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并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xié)和放棄。

而蒙氏原著中,也大量談到了愛,自由,但是,這并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礎和本質?!白饑篮酮毩ⅰ保荷淖饑篮蛡€體的獨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說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舍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發(fā)出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