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學文化知識競賽試題100題及答案_第1頁
2020年國學文化知識競賽試題100題及答案_第2頁
2020年國學文化知識競賽試題100題及答案_第3頁
2020年國學文化知識競賽試題100題及答案_第4頁
2020年國學文化知識競賽試題100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年國學文化知識競賽試題100題及答案

單選題

1.“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

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币痪淅锏摹扳?/p>

序”指的是(B)A官府B.學校C.家庭D.社會

2.“學而優(yōu)則仕”概括了(A法于教育目的的主張。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C)

A.《論語》B.《師說》C.《學記》D.《孟子》

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斌w現(xiàn)了孟子的(D)

A.教育思想B.學術思想C.等級觀念D.民本思想

5.“不憤不啟,不俳不發(fā)”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論語》B.《學記》C.《四書集注》D.《孟子》

6.《學記》上說:“不陵節(jié)而施?!边@句話體現(xiàn)了(A)

A.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B.啟發(fā)性教學原則C.因材施教的教學原

則D.鞏固性教學原則

7.“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p>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來強調學習要(0

A.專心致志B.磨練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

8.我國最早提出啟發(fā)式教學思想的是(D)A朱熹B.孟子C.董仲舒

D.孔子

9.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主張的著作是(C)

A.《大學》B.《論語》C.《學記》D.《中庸》

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論集(B中有充分反映。

A.《大學》B.《論語》C.《學記》D.《中庸》

11.《學記》要求“學不蹦等”屬于(A敢學原則

A.循序漸進原則B.鞏固性原則C.因材施教原則D.直觀性原則

12.下列名言屬于孟子說的是(D)

A.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

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

后已,不亦遠乎!

D.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一句出自(C)

A.《論語》B.《師說》C.《學記》D.《孟子》

14.“不憤不啟,不俳不發(fā)?!边@句話出自(B)

A.《學記》B.《論語》C.五經(jīng)四書D.《說文解字》

15.“要在問題開頭啟發(fā)學生思考,但不提供現(xiàn)成的答案”就是

《學記》強調的(B)。A.博學于文B.開而弗達C.強而弗抑D.道而弗牽

16.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A)

A.是非之心B.進退之心C.悲喜之心D.善惡之心

17、《學記》是(C泗十九篇中的一篇。

A.《大學》B.《論語》C.《禮記》D.《中庸》

18.中國古代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家是(A)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19.(C是我國先秦時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總結。

A.《大學》B.《論語》C.《學記》D.《中庸》

20.“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边@個故事

說明了(BN寸教育的影響。A.父母B.環(huán)境C.老師D.教學方法

21.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B)。A.義B.仁C.禮D.

22.我國第一部專門討論教育教學問題的著作是(C)

A.《大學》B.《論語》C.《學記》D.《中庸》

23.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個體身心發(fā)展的(B)

A.不平衡性要求B.個別差異性要求C.順序性要求D.互補性要求

24.荀子以(A昨比喻,說明通過學習,后學可以超過前人,學生

可以超過老師。

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B.吾嘗踐而

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C.不積陛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D.鍥而舍之,

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5.“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反映了教育與(B的關系。

A.經(jīng)濟B.政治C.軍事D.文化

26.荀子把教學或學習過程具體化為聞、見、知、行四個環(huán)節(jié),

并把(D用作是最終目標。A.聞B.見C.知D.行

27.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此話意在說明廣

博地學習,詳盡地解說,目的在于融會貫通后返歸到(A)上去。

A.簡約B.復雜C.炫耀D.文化

28.(D在中國教育史上開創(chuàng)了與教育“內發(fā)說”截然相反的教育

“外銀論”。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

29.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這個回答體現(xiàn)

出孔子(A)的治國思想。A.取信于民.B為政以德C.講究禮節(jié)D、.因材

施教

30.孟子以(B為教育思想的理論基礎。

A.人性惡B.人性善C.人性無善惡D.人性有善惡

31.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與“教育機會均等”相類似的樸

素主張,他的“有教無類”的觀點體現(xiàn)了(A)A教育起點機會均等B.

教育過程機會均等C.教育條件機會均等D.教育結果機會均等

32.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33.孟子認為(A謔社會倫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礎和基石。

A.教育B.政治C.經(jīng)濟D.軍事

34.孔子在⑻上主張“仁者愛國”,“克己復禮”。

A.教育B.政治C.經(jīng)濟D.軍事

35.“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強也。”反映了教學的(D)。

A.因材施教原則B.鞏固性原則C.啟發(fā)性原則D.教學相長原則

36.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攜之者,芒芒然歸,謂其家人曰:“今

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以這則“攜

苗助長”的寓言說明了(C力勺重要性。A.鞏固性B.啟發(fā)性C.循序漸進

D.因材施教

37.孔子在(A)方面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主張。

A.教育B.政治C.經(jīng)濟D.軍事

38.在對人性的看法上,荀子主張(B)

A.人性善B.人性惡C.人性無善惡D.人性有善惡

39.“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就是《學記》

強調的(C)。A.博學于文B.開而弗達C?強而弗抑D.道而弗牽

40.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B)A智之端B.仁之端C.義之端D.禮之端

41.荀子以(B)f乍比喻,說明人借助學習,可以有很大的進步。

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

聞者彰。

C.不積此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D.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42.《論語》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治國治民,最根本的是(A)。

A.教育B.政治C.經(jīng)濟D.軍事

43.春秋時期是思想家百家爭鳴的時期,(B謾儒家的代表人物。

A.墨子B.孔子C.韓非D.老子

44.“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

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p>

孟子此話意在強調成大事者,應該(B)A專心致志B.磨練意志C.持之以

恒D.深造自得

45.荀子認為,在學習過程中人們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礙認

識事物的全貌。因此,他提出了(C力勺思維方法。

A.注重“積”“漸”B.聞、見、知、行結合C.解蔽救偏、兼陳中

衡D.“虛壹而靜”,專心有恒

46.下列名言屬于孔子說的是(A)

A.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B.百工居肆以成其

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

后已,不亦遠乎!

D.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7.下列語句,哪一句體現(xiàn)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D)

A.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B.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C.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D.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思想出自(B)

A.《學記》B.《論語》C.《四書集注》D.《孟子》

49.“教學相長”、“循序漸進”等教學原則最早出自(B)

A.《論語》B.《學記》C.《尚書》D.《孟子》

50.《學記》上說:“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边@句話體

現(xiàn)了(B)A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B.啟發(fā)性教學原則C.因材施教的教學

原則D.鞏固性教學原則

51.反映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主要言論是(A)A有教無類B.不憤不

啟,不琲不發(fā)C.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D.博學于文,約之

以禮

52.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

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風,必偃這個回答體現(xiàn)出孔子(B力勺治國思想。

A.取信于民B.為政以德C.講究禮節(jié)D.因材施教

53.“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

也。”孟子此話中提出了(C力勺觀點。

A.以意逆志B.以己度人C.知人論世D.詩無達詁

5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的下一句?A)

A.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擇其好者而從之,其不好者而改之。

C.選其善者而跟之,其不善者而更之。

D.擇其善者而學之,其不善者而更之。

55.(C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的。

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

聞者彰。

C.不積度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D.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56.孟子認為有無(B謾人和禽獸相區(qū)別的重要標志。

A、知識B、先天善良本性C、才能D、財富

57.孔子對教育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持肯定態(tài)度。他在

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C脂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

賦比平民高貴、優(yōu)越的思想。

A.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B.學而優(yōu)則仕。C.性相近也,

習相遠也。D.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58.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B店首位。

A.文化知識B.道德教育C.自然科學D.生產(chǎn)勞動

59.孟子認為,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種,有的像及時雨一般潤澤萬

物,有成全品德的,有培養(yǎng)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還有以流風

余韻為后人所自行學習的。這體現(xiàn)了(D)的精神。

A.誨人不倦B.循序漸進C.由博反約D.因材施教

60.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有“半部(A)治天下”的名言。

A.《論語》B.《荀子》C.《孟子》D.《韓非子》

61.《學記》用(D床形象地說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A.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C.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D.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

者使人繼其志。

6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出

自(C)

A.《大學》B.《論語》C.《孟子》D.《中庸》

63.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

也?!边@一段講(A)的重要性。

A.躬身實踐B.冥思苦想C.學思結合D.廢寢忘食

64.《學記》認為教學成敗的關鍵在⑻。

A.教材B.教師C.教法D.學法

65.荀子認為成為老師的條件有四種,而(D)并不包括在這里面。

A.尊嚴而使人敬畏B.年老而有威信C.懂得精微的道理而又能

清楚闡述D.博學

66.戰(zhàn)國后期,從正反兩個方面總結了儒家的教育理論和經(jīng)驗

的是(C)A.《大學》B.《論語》C.《學記》D.《中庸》

6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思想出自(C)

A.《學記》B.《大學》C.《論語》D.《師說》

68.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p>

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種(B的教學方法。

A.循序漸進B.因材施教C.啟發(fā)誘導D.有教無類

69.《學記》中提出的“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的主張

對應的教學原則應是⑻

A.因材施教原則B.循序漸進原則C.鞏固性原則D.啟發(fā)性原則

70.孔子招收的學生有出身平民的顏回、子路、曾參、原憲、

仲弓等,也有貴族家庭出生的孟懿子、南宮敬叔、司馬牛等,還

有商人出生的子貢和“大盜”出生的顏涿聚。這反映了孔子提倡

一種⑻的教學原則。A.循序漸進B.因材施教C.啟發(fā)誘導D.有教無

71.在下列主張中,比較準確地體現(xiàn)了啟發(fā)性教學原則的是(C)

A.學不糧等B.各因其材C.開而弗達D.溫故而知新

72.“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反映了(D敢學原則。

A.系統(tǒng)性B.啟發(fā)性C.思想性D.鞏固性

73.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是“六藝”,“六藝”指的是(A)

A.禮、樂、射、御、書、數(shù)B.《詩》《書》《禮》《樂》《易》《春

秋》

C.文法、修辭、辯證法、禮樂、書數(shù)、射御D.算術、幾何、

文法、辯證法、天文、書數(shù)

7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背鲎?A)

A.《學記》B.《大學》C.《論語》D.《師說》

75.孔子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是承認先天差異,但更強調

“學而知之”,重視(D)。A.循序漸進B.啟發(fā)性C.鞏固性D.因材施

7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一段講(C力勺重

要性。A.躬身實踐B.冥思苦想C.學思結合D.廢寢忘食

77.《學記》反對死記硬背,主張“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著

學生的鼻子走”這個觀點的就是(D)

A.博學于文B.開而弗達C.強而弗抑D.導而弗牽

78.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边@個回答體現(xiàn)出孔子(C力勺治國思想。

A.取信于民B.為政以德C.講究禮節(jié)D.因材施教

79.(B體現(xiàn)了荀子很重視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的影響,

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

涅,與之俱黑。

C.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弩馬十駕,功在不舍。D.積土成山,

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80.孔子主張(C),擴大了教育對象。

A.為政以德B.以禮治國C.有教無類D.因材施教

81.“樂”的起因是:(A)A是由人心中產(chǎn)生的。B.是由不同是

聲音相互應和產(chǎn)生的C.是事物影響的結果D.是由古圣先賢著作的

82.聲音之道與政治相通,所以,亂世的音樂顯得(B)

A.安詳B.怨恨C.憤懣D.歡快

83.先王治樂的原因是(A)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B.教人民欣

賞音樂C.給人民帶來快樂D.豐富人民的業(yè)余生活

84.“禮樂不可斯須去身”出自(禮

A.《大學》B.《易經(jīng)》C.《論語》D.《禮記》

85.先王設置專門的官吏施行樂教的原因是(C)

A.設置一個官僚機構安插冗員B.拉近政府與百姓的距離

C.善民心,易風俗D.提升國家形象

86.只知曉歌曲而不知曉樂的是(B)

A.禽獸B.老百姓C.君子D.以上皆對

87.先王制定射鄉(xiāng)食饗的禮儀是用來(C)

A.調節(jié)人對安樂的享受B.制定婚姻冠笄的禮儀C.使人交往正

常化D.指導人們如何射鄉(xiāng)食饗

88.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