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二:聲、光學實驗
考點一:聲音的產生、傳播及樂音的特性
1.如下圖,小秦改變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尺子,尺子振動的()
A.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B.音色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
C.響度跟人與聲源的距離無關D.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
2.將電鈴扣在抽氣盤上的玻璃鐘罩內,如下圖。通電后可以看到電鈴在振動,聽到電鈴發(fā)出
的聲音。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電鈴在振動,但鈴聲越來越小。對以
上現象的解釋,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聽到鈴聲又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fā)生的
B.聽到鈴聲越來越小,說明聲音要借助介質才能傳播(推理可得出:真空不能傳聲)
C.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光束要借助介質才能傳播
D.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3.溫度一定時,聲波在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的〔選填“相同〃或“不同〃)。
如圖3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個孔,其中一個是吹孔。嘴對著吹孔吹,
由于吸管內空氣柱發(fā)生產生笛聲。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聽到不
同的聲音,這主要改變了聲音.的o
4.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上下是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
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測:
猜測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上下,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測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上下,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測三:琴弦發(fā)生聲音的上下,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測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出
的不同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的上下決定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又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
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1)為了驗證猜測一,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
驗。為了驗證猜測二,應選用編號
為、、的琴弦進行實驗。
(2)表中有的材料規(guī)格沒有填全,為了保證猜測三,必須
知道該項內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據。
(3)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上下,可能還
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一猜測,必須進行的操作
是.:o
5.以下圖甲展示的曾候乙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青銅編鐘依大小次序編組懸掛,
形成一定的音階。演奏者按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編鐘越大,音調就越
(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狀柱體,扁如“盒瓦"的編鐘,其截面如圖4乙所示,分
別敲擊鐘的/、B、C三個部位,那么編鐘可發(fā)出個固有頻率的音調。
6.如下圖,用尺子作樂器探究決定音調上下的因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
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
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發(fā)現: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
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
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o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上下
與有關
7.微風吹過,金屬管風鈴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小明想探究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
關系。他選取了材料與管壁厚度都相同、長度和直徑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將它們用細線懸掛,
敲擊后,測出各自發(fā)出聲音的頻率,數據如下表:
(1)用刻度尺測量1號管長度如下圖,讀數是cm。
[2)三根管中音調最低的是號。
(3)根據表中數據,能否得出“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隨長度、直徑的增大都會減小〃的結
論?請說明你的理由。
答:〔能/不能J;
理由:O
(4)小明發(fā)現懸掛的金屬管發(fā)出聲音時在做有規(guī)律的擺動,認為金屬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
擺動所產生的。請設計一簡單的實驗來檢驗小明的想法,簡要寫出實驗方案和判斷方法。
實驗方案:;
判斷方法:O
考點二:光的反射與平面鏡成像
1.如下圖,小易利用激光燈、可折轉的光屏、平面鏡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以下說法正
確的選項是1)
A.光屏能顯示光路,是因為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B.將左側光屏向后折轉,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C.驗證“光路可逆”時必須用兩個激光燈
D.驗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時,入射角不能為0。
2.如圖,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實像B.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實物大
C.蠟燭移近玻璃板時,像會遠離玻璃板D.蠟燭與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3.一組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
板的一側,看到玻璃板后有蠟燭的像。
(1)此時用另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
移動,發(fā)現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圖甲)。
你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2)解決上面的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說
明=
(3)圖乙是他們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下一步應該
怎樣利用和處理這張“白紙”上的信息得出實驗結論。
(4)他們發(fā)現,旁邊一組同學是將玻璃板和蠟燭放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的。你認為選擇白
紙和方格紙哪種做法更好?說出你的理由:o
考點三:光的折射
1.某同學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一驗,圖3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實驗中發(fā)現,
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通過
實驗還得到如下數據:
[1)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
①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fā)生和現象;
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關系是:,且折射角〔大
于/等于/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零。
該同學根據上述實驗中的發(fā)現和結論②總結出了光的折射特點。
(2)請你對該同學通過上述探究實驗得出光的折射特點的過程作出評.價。
是否存在缺乏?答:(是/否);
請簡要說明理由:o
2.小聰小組跟老師一起設計了如下圖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圖甲所示,小聰將呈現反射光線的活動小鐵板向后折,活動小鐵板上就看不到反射
光線,這說明_____
(2)實驗中屢次改變入射光線A0與ON的夾角進行實驗,測量記錄如上表所示。同組的小
東分析數據得出的結論是:光反射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聰認為應是:光反射時,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的結論正確,理由是o
[3)在圖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筆讓光線沿著B0(即逆著原反射光線)射向平面鏡時,可看
到反射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o
考點四: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蠟燭、凸透鏡(焦距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
座上,要使燭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調節(jié)
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
當它們處于如下圖的位置時,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那么該像是(填“倒立”
或“正立")、(填"縮小”、“等大〃或"放大")的實像。
(2)將蠟燭稍遠離凸透鏡,光屏上的像變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以
下方法:①假設移動光屏,那么應將光屏(填"遠離”或"靠近")凸透鏡;
②假設不移動光屏,那么可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再放上一個焦距適宜的(填“凸透
鏡〃或“凹透鏡”)。
2.【探究名稱】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出問題】小明通過前面物理知識的學習,知道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在活動課中,他用放
大鏡觀察自己的手指〔圖甲),看到手指的像;然后再用它觀察遠處的房屋〔圖乙),
看到房屋的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他想:.凸透鏡成像的大小
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進行猜測]凸透鏡成像的大小可能與有關。
【設計并進行實驗】
小明在如下圖的光具座上,不斷改變蠟燭與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
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結論與應用】
(1)分析數據可知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時發(fā)現像到
凸透鏡的距離就越。
[2)小明班照畢業(yè)照時,攝影師發(fā)現兩旁還有同學沒有進入取景框內,這時攝影師應使照
相機同學(選填“靠近〃或"遠離”),同時還應照相機的暗箱長度〔選
填“增長"、“縮短"或"不改變”)。
備戰(zhàn)2022中考物理重點知識強化訓練一一專題十二:聲、光學實驗參考答案
考點一:聲音的產生、傳播及樂音的特性
1.如下圖,小秦改變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尺子,尺子振動的〔)
A.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頻率有關B.音色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
C.響度跟人與聲源的距離無關D.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
【答案】A
2.將電鈴扣在抽氣盤上的玻璃鐘罩內,如下圖。通電后可以看到電鈴在振動,聽到電鈴發(fā)出
的聲音。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電鈴在振動,但鈴聲越來越小。對以
上現象的解釋,以下說法錯誤的選項是()
A.聽到鈴聲又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發(fā)生的
B.聽到鈴聲越來越小,說明聲音要借助介質才能傳播(推理可得出:真空不能傳聲)
C.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光束要借助介質才能傳播
D.看到電鈴在振動,說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答案】C
3.溫度一定時,聲波在同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的〔選填“相同”或"不同")。
如圖3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個孔,其中一個是吹孔。嘴對著吹孔吹,
由于吸管內空氣柱發(fā)生產生笛聲。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聽到不
同的聲音,這主要改變了聲音.的。
【答案】相同振動音色
4.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上下是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
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測:
猜測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上下,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
猜測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上下,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
猜測三:琴弦發(fā)生聲音的上下,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測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出
的不同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的上下決定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又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
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11)為了驗證猜測一,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
驗。為了驗證猜測二,應選用編號
為、、的琴弦進行實驗。
[2)表中有的材料規(guī)格沒有填全,為了保證猜測三,必須
知道該項內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據。
(3)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上下,可能還
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一猜測,必須進行的操作
是.:。
【答案】m1、2、3(2)1、4、6801.02(3)取任意編號的一種琴弦,調整
其松緊程度,用相同的力撥動琴弦,比擬音調的上下。
5.以下圖甲展示的曾候乙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青銅編鐘依大小次序編組懸掛,
形成一定的音階。演奏者按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編鐘越大,音調就越
(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狀柱體,扁如“盒瓦"的編鐘,其截面如圖4乙所示,分
別敲擊鐘的/、B、C三個部位,那么編鐘可發(fā)出個固有頻率的音調。
【答案】低2
6.如下圖,用尺子作樂器探究決定音調上下的因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
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
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發(fā)現: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
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
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上下
與有關
【答案】慢底快高物體振動快慢
7.微風吹過,金屬管風鈴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小明想探究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
關系。他選取了材料與管壁厚度都相同、長度和直徑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將它們用細線懸掛,
敲擊后,測出各自發(fā)出聲音的頻率,數據如下表:
[1)用刻度尺測量1號管長度如下圖,讀數是cm。
(2)三根管中音調最低的是號。
(3)根據表中數據,能否得出“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隨長度、直徑的增大都會減小〃的結
論?請說明你的理由。
答:〔能/不能.);
理由:。
[4)小明發(fā)現懸掛的金屬管發(fā)出聲音時在做有規(guī)律的擺動,認為金屬管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
擺動所產生的。請設計一簡單的實驗來檢驗小明的想法,簡要寫出實驗方案和判斷方法。
實驗方案:;
判斷方法:O
【答案】(1)20.50〔2)313)不能沒有控制變量(4)將金屬管懸掛,輕推使
其擺動。假設能聽到其發(fā)聲,那么說明發(fā)聲是由擺動產生的,反之那么不是由擺動產生
的。
考點二:光的反射與平面鏡成像
L如下圖,小易利用激光燈、可折轉的光屏、平面鏡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以下說法正
確的選項是()
A.光屏能顯示光路,是因為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B.將左側光屏向后折轉,是為了探究“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
C.驗證“光路可逆”時必須用兩個激光燈
D.驗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時,入射角不能為0。
【答案】B
2.如圖,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以下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A.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實像B.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實物大
C.蠟燭移近玻璃板時,像會遠離玻璃板D.蠟燭與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答案】D
3.一組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
板的一側,看到玻璃板后有蠟燭的像。
[1)此時用另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
移動,發(fā)現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圖甲)。
你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o
(2)解決上面的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說
明。
(3)圖乙是他們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下一步應該
怎樣利用和處理這張“白紙〃上的信息得出實驗結論。
(4)他們發(fā)現,旁邊一組同學是將玻璃板和蠟燭放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的。你認為選擇白
紙和方格紙哪種做法更好?說出你的理由:o
【答案】〔1)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2)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3)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
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垂直,分別測量兩點到鏡面的距離(或將紙沿鏡面所在位置對折,判斷
像與物兩點是否重合(4)方格紙可以直接在紙上判斷物體與像之間的位置關系
考點三:光的折射
1.某同學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點實一驗,圖3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的光路.實驗中發(fā)現,
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通過
實驗還得到如下數據:
(1)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
①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將同時發(fā)生和現象;
②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折射角隨入射角的變化關系是:,且折射角〔大
于/等于/小于)入射角.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到水面時,折射角等于零。
該同學根據上述實驗中的發(fā)現和結論②總結出了光的折射特點。
(2)請你對該同學通過上述探究實驗得出光的折射特點的過程作出評.價-
是否存在缺乏?答:(是/否);
請簡要說明理由:o
【答案】(1)①折射反射②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2)是探究過程不
完整,還應該做其他多種透明介質之間的折射實驗
2.小聰小組跟老師一起設計了如下圖的實驗裝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圖甲所示,小聰將呈現反射光線的活動小鐵板向后折,活動小鐵板上就看不到反射
光線,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中屢次改變入射光線A0與ON的夾角進行實驗,測量記錄如上表所示。同組的小
東分析數據得出的結論是:光反射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聰認為應是:光反射時,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你認為的結論正確,理由是o
(3)在圖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筆讓光線沿著B0(即逆著原反射光線)射向平面鏡時,可看
到反射光線沿oA射出,這說明o
【答案】
考點四: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蠟燭、凸透鏡(焦距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
座上,要使燭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調節(jié)
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o
當它們處于如下圖的位置時,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我喜歡的小魚兒教學設計 華中師大版
- 2024年農藝師備考新方法試題及答案
- 珠寶鑒定知識備考方法試題及答案
- 職場健康測試題目及答案
- 沈音??紭防碓囶}及答案
- 咖啡文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高校輔導員招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解析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稅務師強調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稅務師考試的挑戰(zhàn)與應對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考前模擬試題及答案
- 大模型原理與技術-課件 chap6 大模型微調
- 單層輕鋼結構施工方案
- 深度學習及自動駕駛應用 課件 第9、10章 生成對抗網絡及自動駕駛應用、強化學習理論及自動駕駛應用實踐
- 浙江省【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招生考試】-商業(yè)類(電子商務)-職業(yè)技能理論知識(一)(答案版)
- 拼多多在線測評98道題
- 中國國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運行管理與質量控制標準
- 20以內的加法口算練習題4000題 284
- 國家開放大學《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指導》形成性考核1-4參考答案
- 城鄉(xiāng)環(huán)衛(wèi)一體化保潔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項目風險記錄及跟蹤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