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必修2化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必修2化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必修2化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必修2化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必修2化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必修2化學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下列有關生活中常見有機物和基本營養(yǎng)物質敘述正確的是()A.無糖餅干沒有甜味,糖尿病患者可隨意食用B.疫苗要求冷鏈運輸,以免溫度升高使蛋白質氧化C.油脂都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可通過灼燒區(qū)別棉花和羊毛2、如圖為銅鋅原電池示意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鋅片逐漸溶解,銅片上有氣泡B.鋅片為正極,銅片為負極C.電子由鋅片通過導線流向銅片D.該裝置能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3、在一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化學反應:Fe2O3(s)+2NH3(g)2Fe(s)+N2(g)+3H2O(g)△H,實驗測得化學平衡時的有關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已知:平衡常數(shù)可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氣體分壓=氣體總壓×物質的量分數(sh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H3是正反應的還原劑B.氣體壓強P2>P1C.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NH3,則平衡左移,NH3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D.M點的平衡常數(shù)Kp=4、利用CO2和H2反應合成甲醇的原理為CO2(g)+3H2(g)CH3OH(g)+H2O(g),恒溫恒容下,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A.容器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不隨時間變化B.容器內CO2、H2、CH3OH、H2O四種氣體共存C.CO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D.氣體密度不再變化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m、p、r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即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n是元素Z的單質,通常為黃綠色氣體,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r溶液為強電解質溶液,s通常是難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p→r+s屬于置換反應B.元素的非金屬性Z>X>YC.Y的氫化物常溫常壓下為液態(tài)D.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強酸6、根據(jù)CH2=CH-CH2COOH的結構,它不可能發(fā)生的反應是A.氧化反應B.加成反應C.水解反應D.酯化反應7、一種用于驅動檢驗管道焊縫設備爬行器的甲醇一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電池工作時,每消耗22.4LCH3OH轉移6mol電子B.電子由電極A經負載流向電極B,再經過NaOH溶液返回電極A,形成閉合回路C.電極B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4OH--4e-=O2↑+2H2OD.電池工作時,OH-向電極A移動,溶液的pH減小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8、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關于該有機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只含有一種官能團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C.能與NaHCO3溶液反應D.能發(fā)生消去反應9、如圖所示物質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關該有機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為B.能使溴的溶液、酸性溶液褪色C.能發(fā)生酯化反應D.具有相同種類和數(shù)量的官能團的結構共有12種10、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加熱裝置中的燒杯分離SiO2和NH4Cl驗證鎂和稀鹽酸反應的熱效應制取并收集干燥、純凈的NH3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硫酸ABCD

A.AB.BC.CD.D11、研究表明,在一定條件下,氣態(tài)HCN(a)與HNC(b)兩種分子的互變反應過程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CN比HNC更穩(wěn)定B.為吸熱反應且反應條件一定要加熱C.1molHCN(g)中的所有化學鍵全部斷開需要吸收186.5kJ的熱量D.1molHCN(g)轉化為1molHNC(g)需要吸收59.3kJ的熱量12、在Cu、Zn和稀H2SO4構成的原電池中A.Zn作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B.電子由Zn向Cu移動C.溶液中H+向Zn遷移D.銅不參加反應13、二氧化鈦在一定波長光的照射下,可有效降解甲醛、苯等有機物,效果持久,且自身對人體無害。某課題組研究了溶液的酸堿性對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應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在0~20min之間,pH=7時R的降解速率為7×10-2mol·L-1·min-1B.R的起始濃度為1.5×10-4mol·L-1的降解速率大C.在這三種pH條件下,二氧化鈦對pH=2的R溶液催化降解效率最好D.在0~50min之間,R的降解百分率pH=2等于pH=714、如圖所示,利用實驗裝置進行鐵與CuSO4溶液反應的實驗實驗現(xiàn)象之一是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偏轉。根據(jù)氧化還原知識及實驗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化合價發(fā)生變化B.鐵與CuSO4溶液反應時,F(xiàn)e原子把電子轉移給Cu2+C.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3Cu+2Fe3+D.通過實驗可知,氧化還原反應是通過電子轉移實現(xiàn)的15、LiFePO4電池具有穩(wěn)定性高、安全、對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可用于電動汽車。電池反應為:FePO4+LiLiFePO4,電池的正極材料是LiFePO4,負極材料是石墨,含U導電固體為電解質。下列有關LiFePO4電池說法正確的是()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電解質的導電性B.放電時電池內部Li+向負極移動.C.充電過程中,電池正極材料的質量減少D.放電時電池正極反應為:FePO4+Li++e-=LiFePO416、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裝置原理如圖所示,已知“YSZ”為釔穩(wěn)定氧化物,在條件下具有離子導電性;“LSM”為摻雜鍶的氧錳酸鑭。下列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在常溫下可以工作B.可以傳導和分隔與C.所在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D.電池工作過程中消耗時,在正極生成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7、分別按如圖甲;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兩個燒杯里的溶液為同濃度的稀硫酸,乙中?為電流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下敘述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中鋅片是負極;乙中銅片是正極。

B.兩燒杯中銅片表面均有氣泡產生。

C.乙溶液中向銅片方向移動。

D.產生氣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

E.乙的外電路中電流方向Cu→Zn

(2)乙中變化過程中能量轉化的主要形式:___________。

(3)在乙實驗中,某同學發(fā)現(xiàn)不僅在銅片上有氣泡產生,而且在鋅片上也產生了氣體,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4)在乙實驗中,如果把硫酸換成硫酸銅溶液,請寫出電極反應式及總反應離子方程式:正極:___________,負極:___________,總反應:___________。當電路中轉移0.5mol電子時,消耗負極材料的質量為:___________g18、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在甲醇(CH3OH)燃料電池方而獲得新突破;研制出了自呼吸電池及主動式電堆。甲醇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1)該電池工作時,b處通入的物質為______________,c通入的物質為______。

(2)該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一段時間后,當12.8g甲醇完全反應生成CO2時時,有_________×6.02×1023個電子發(fā)生轉移。19、按要求書寫有關電極反應式和化學方程式。

(1)氫氧燃料酸性(H2SO4溶液)電池①負極____________②正極_____________

(2)甲烷燃料堿性(KOH)電池負極反應:______________

(3)電解NaCl溶液①用鐵做電極陽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

②以石墨為電極電解總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20、(1)硅酸鹽可以改寫成氧化物的形式;將下列硅酸鹽改寫成氧化物的形式:

①鎂橄欖石(Mg2SiO4):____。

②高嶺石[Al2(Si2O5)(OH)4]: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方程式:

①漂白粉露置于空氣中較長時間后失效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2通入NaOH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O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21、脫硝技術是處理氮氧化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在1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NH3、1molNO和1molNO2,發(fā)生反應:2NH3(g)+NO(g)+NO2(g)2N2(g)+3H2O(g)△H。在不同溫度下發(fā)生上述反應,測得N2的物質的量(mol)與時間的關系如下表:

。

0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T1K

0

0.6

1.1

1.5

1.5

T2K

0

0.8

1.4

1.4

1.4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反應中___________(填字母)。A.△S>0,△H>0B.△S>0,△H<0C.△S<0,△H>0D.△S<0,△H<0(2)T1_______(填“>”“<”或“=”)T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1K下;0~20min內v(NO)=______________

(4)T2K下,NO2的平衡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22、A、B、C、D、E五種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已知:①其原子半徑大小關系是:D>E>B>C>A。②A、D同主族,B、C、E分處三個連續(xù)的主族,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增加。③C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與C可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1∶1或2∶1的化合物。請?zhí)顚懸韵驴瞻祝?1)化合物A2C2的結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電子式表示D2C的形成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單質A和單質B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單質E與A、C、D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任何一個化學反應中都會伴隨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

(1)請根據(jù)離子反應:Fe+Cu2+==Fe2++Cu;設計一個原電池。電解質溶液為______;寫出負極電極反應式:______;

(2)為了驗證Fe3+與Cu2+氧化性強弱;下列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

(3)將H2設計成燃料電池,其總利用率比直接燃燒更高,裝置如下圖所示(A、B為多孔碳棒)。______處電極入口通H2(填A或B),其電極反應式為______。24、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提出_______論;到了19世紀初,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_______提出近代原子論,為近代化學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到了20世紀初,英國科學家_______發(fā)現(xiàn)了電子,提出原子的_________模型。隨著X射線的發(fā)現(xiàn)與元素放射性的發(fā)現(xiàn),英國物理學家_______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_______模型,為原子結構的現(xiàn)代模型打下了基礎。25、二氧化碳減排和再利用技術是促進工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社會環(huán)保的重要措施。

(1)將工業(yè)廢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其原理是:CO2(g)+3H2(g)H2O(g)+CH3OH(g)△H=-53.7kJ/mol。308K時,向2L密閉容器中通入0.04molCO2和0.08molH2;測得其壓強(p)隨時間(t)變化如圖1中曲線I所示。

①反應開始至達平衡時,υ(H2)=________;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

②若其他條件相同時,只改變某一條件,曲線變化為II,則改變的條件是_____。

(2)還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xiàn)CO2向CH3OH的轉化:

反應I:CO2(g)+H2(g)H2O(g)+CO(g)△H<0

反應Ⅱ:2H2(g)+CO(g)CH3OH(g)△H<0

反應I和反應Ⅱ的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T的變化如圖2所示。

①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T1____T2(填“>”、“<”或“=”);T2時,CO2(g)+3H2(g)H2O(g)+CH3OH(g)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

②某科研小組采用反應Ⅱ來合成甲醇,在450℃時,研究了n(H2):n(CO)分別為2:1、3:1時CO轉化率的變化情況(如圖3),則圖中表示n(H2):n(CO)=3:1的變化曲線為______(填“曲線a"或“曲線b”)。

(3)某同學將H2、CO2的混合氣體充入一個密閉容器中,控制其他條件不變,改變起始物中H2、CO2的物質的量之比(用n表示)進行反應2CO2(g)+6H2(g)CH3CH2OH(g)+3H2O(g)△H=QkJ/mol;實驗結果如圖4所示(圖中T表示溫度):

①若圖像中T1>T2,則Q______0

②比較a、b、c三點所處的平衡狀態(tài)中,反應物CO2的轉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n=__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26、可以直接測量任意一反應的反應熱。___27、天然氣是一種清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____)A.正確B.錯誤28、農村用沼氣池產生的沼氣作燃料屬于生物質能的利用。_____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五、結構與性質(共3題,共27分)29、(1)Li-SOCl2電池可用于心臟起搏器。該電池的電極材料分鋰和碳,電解液是LiAlCl4-SOCl2,電池的總反應可表示為4Li+2SOCl2=4LiCl+S+SO2。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正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___。

②SOCl2易揮發(fā),實驗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實驗現(xiàn)象是___。

(2)用鉑作電極電解某金屬的氯化物(XCl2)溶液;當收集到1.12L氯氣時(標準狀況下),陰極增重3.2g。

①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

②電路中通過___個電子。30、判斷正誤。

(1)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是高分子化合物_____

(2)天然的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都是簡單甘油酯_____

(3)植物油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_____

(4)高級脂肪酸和乙酸互為同系物_____

(5)氫化油又稱人造脂肪,通常又叫硬化油_____

(6)油脂的氫化與油脂的皂化都屬于加成反應_____

(7)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一定得到高級脂肪酸鈉和甘油_____

(8)魚油(主要成分是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不是油脂_____

(9)氫化油的制備方法是在加熱植物油時,加入金屬催化劑,通入氫氣,使液態(tài)油脂變?yōu)榘牍虘B(tài)或固態(tài)油脂___

(10)植物油經過氫化處理后會產生有害的副產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攝入過多的氫化油,容易堵塞血管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_____31、下面是合成某藥物的中間體分子(由9個碳原子和若干氫、氧原子構成)的結構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對比上面的結構簡式與立體模型,請指出結構簡式中的“Et”表示的基團是(寫結構簡式)_____;該藥物中間體的分子式為________。

(2)該分子中含有_________個不飽和碳原子。

(3)該藥物中間體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_。

(4)該藥物中間體分子中與碳原子結合的氫原子被溴原子取代,所得的一溴代物有______種。評卷人得分六、計算題(共2題,共10分)32、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A(g)+2B(g)?3C(g)+nD(g),開始時A為4mol,B為6mol,5min末時測得C的物質的量為3mol,用D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v(D)為0.2mol·L-1·min-1。計算:

(1)5min末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A的轉化率為_______。

(2)前5min內用B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v(B)為_______。

(3)化學方程式中n=_______。

(4)此反應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分別為:①v(A)=5mol·L-1·min-1②v(B)=6mol·L-1·min-1③v(C)=0.2mol·L-1·s-1④v(D)=8mol·L-1·min-1。其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填序號)。33、某溫度時,在2L密閉容器中充入NO與O2;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1)NO與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反應現(xiàn)象是_______。

(2)上圖中表示NO的曲線是_______(填序號),在內用NO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是_______。

(3)為加快該反應的速率,可采取的一種措施是_______。

(4)已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下圖中能正確表示該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是_______(填序號)。

A.B.C.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D【分析】【分析】

【詳解】

A.餅干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糖尿病患者應控制餅干攝入量,A錯誤;

B.疫苗要求冷鏈運輸;以免溫度升高使蛋白質變性,B錯誤;

C.液態(tài)的油屬于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含碳碳雙鍵,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錯誤;

D.羊毛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棉花主要成分為纖維素,羊毛灼燒有燒焦羽毛味,二者可用灼燒方法區(qū)別。

答案選D。2、B【分析】【詳解】

A.鋅與硫酸反應;銅不與硫酸反應,因此鋅為負極,銅為正極,鋅片逐漸溶解,銅片上有氣泡,故A正確;

B.根據(jù)A選項分析得到鋅片為負極;銅片為正極,故B錯誤;

C.電子由負極即鋅片通過導線流向正極即銅片;故C正確;

D.該裝置為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B。

【點睛】

活潑性強的金屬一般作負極,活潑性強的金屬一般作正極,但不能形成定式思維,電極的判斷不僅與金屬有關,還與電解質有關。3、C【分析】【分析】

由題圖可知,隨溫度升高,氨的體積分數(shù)降低,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是吸熱反應,該反應的△H>0,升溫平衡正向移動;Fe2O3(s)+2NH3(g)2Fe(s)+N2(g)+3H2O(g)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加壓平衡逆向移動。

【詳解】

A.正反應中,由NH3轉化為N2,可見N由-3價變?yōu)?價,NH3是正反應的還原劑;A正確;

B.由于Fe2O3(s)+2NH3(g)2Fe(s)+N2(g)+3H2O(g)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加壓平衡逆向移動,氨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氣體壓強p2>p1;B正確;

C.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NH3,容器體積不變,則相當于增大NH3的濃度,則平衡右移,NH3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C錯誤;

D.

假設起始通入2molNH3;M點時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5%,得到(2-2x)/(2+2x)=0.25,x=0.6,氣體總物質的量=2mol+2xmol=3.2?mol,圖中M點的平衡常數(shù)為:

Kp=D正確;

答案選C。4、A【分析】【分析】

【詳解】

A.容器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不隨時間變化;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A符合題意;

B.無論是否平衡四種氣體都會共存;B不符合題意;

C.消耗CO2和生成CH3OH均為正反應,CO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不能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即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C不符合題意;

D.該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均為氣體;則氣體總質量不變,容器恒容,則氣體體積不變,所以無論是否平衡,氣體的密度都不發(fā)生改變,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A。5、C【分析】【分析】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m、p、r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單質,通常為黃綠色氣體,則n為Cl2,Z為Cl,氯氣與p在光照條件下生成r與s,r溶液為強電解質溶液,s通常是難溶于水的混合物,則r為HCl,則p為CH4,氯氣與m反應生成HCl與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則m為H2O;q為HClO,結合原子序數(shù)可知W為H元素,X為C元素,Y為O元素,結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詳解】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m、p、r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單質,通常為黃綠色氣體,則n為Cl2,Z為Cl,氯氣與p在光照條件下生成r與s,r溶液為強電解質溶液,s通常是難溶于水的混合物,則r為HCl,則p為CH4,氯氣與m反應生成HCl與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則m為H2O;q為HClO,結合原子序數(shù)可知W為H元素,X為C元素,Y為O元素。

A、n+p→r+s為Cl2+CH4→HCl+CH3Cl等反應;均屬于取代反應,選項A錯誤;

B.元素的非金屬性Y(O)>X(C);選項B錯誤;

C.Y的氫化物H2O、H2O2常溫常壓下均為液態(tài);選項C正確;

D.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H2CO3為弱酸;選項D錯誤。

答案選C。

【點睛】

本題考查元素化合物推斷,物質的顏色、溶液酸性強弱為推斷突破口,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識,注意抓住短周期元素形成二元化合物。6、C【分析】【分析】

【詳解】

A.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可發(fā)生氧化反應,A正確;

B.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可發(fā)生加成反應,B正確;

C.不含能水解的官能團;不能發(fā)生水解反應,C錯誤;

D.分子中含有羧基;可發(fā)生酯化反應,D正確;

故選C。7、D【分析】【分析】

燃料電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極為負極,電極A為負極,還原劑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子沿著導線流向正極,通入助燃物的一極為正極,電極B為正極,正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溶液中離子會定向移動,堿性條件下,正極電極反應式為:據(jù)此回答。

【詳解】

A.甲醇是液體,22.4LCH3OH的物質的量并不是1mol;故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不是6mol,A錯誤;

B.電子由電極A經負載流向電極B;但電子不會進入NaOH溶液,B錯誤;

C.電極B上氧氣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為C錯誤;

D.電池工作時,OH-向電極A即負極移動;由于氫氧根離子消耗故溶液的pH減小,D正確;

答案選D。二、多選題(共9題,共18分)8、BC【分析】【詳解】

A.含有的官能團由羧基和氯原子;A選項錯誤;

B.根據(jù)苯環(huán)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結構特點分析可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選項正確;

C.分子含有羧基,可以和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C選項正確;

D.分子中與Cl原子相連的鄰位C上沒有H;故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D選項錯誤;

答案選BC。9、BC【分析】【詳解】

A.由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是A項錯誤;

B.該有機化合物含有碳碳雙鍵,能與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使溴的溶液褪色;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B項正確;

C.羥基;羧基均能發(fā)生酯化反應;C項正確;

D.具有相同種類和數(shù)量的官能團即分子結構中含有兩個羥基;一個羧基和一個碳碳雙鍵;由于碳碳雙鍵無法使另外的官能團居于六元碳環(huán)上的對稱位置,故含六元碳環(huán)時,四個官能團的任何排列方式均不重復;還可以是五元碳環(huán)及四元碳環(huán)等,其符合條件的結構遠多于12種,D項錯誤;

故選BC。10、AB【分析】【分析】

【詳解】

A.加熱燒杯NH4Cl可分離為氨氣和氯化氫,可以實現(xiàn)分離SiO2和NH4Cl;故A正確;

B.鎂和稀鹽酸反應放熱;空氣受熱膨脹,使紅墨水處兩側出現(xiàn)高度差,故B正確;

C.NH3的密度比空氣?。粦捎孟蛳屡趴諝夥ㄊ占蔆錯誤;

D.濃硫酸需要在燒杯中稀釋冷卻后轉移到容量瓶中;故D錯誤;

故選AB。11、AD【分析】【詳解】

A.物質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質的穩(wěn)定性就越強,根據(jù)圖示可知等物質的量的HCN比HNC含有的能量更低,因此HCN比HNC更穩(wěn)定,A項正確;

B.由圖示可知HCN比HNC能量低;則HCN(g)→HNC(g)時會吸收能量,反應為吸熱反應,但反應條件不一定需要在加熱條件下進行,B項錯誤;

C.根據(jù)圖示可知1molHCN(g)轉化為中間狀態(tài)的物質時需吸收186.5kJ的熱量;但由于該中間物質中仍然存在化學鍵,斷裂化學鍵需吸收能量,因此1molHCN(g)中的所有化學鍵全部斷開需要吸收的熱量大于186.5kJ,C項錯誤;

D.根據(jù)圖示可知1molHCN(g)轉化為1molHNC(g)需要吸收的能量為186.5kJ-127.2kJ=59.3kJ;D項正確;

答案選AD。12、BD【分析】【分析】

【詳解】

A.由于Zn比Cu活潑;故Zn作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A不正確;

B.電子由負極Zn經導線流向正極Cu移動;B正確;

C.原電池內部溶液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流向負極,故H+向正極Cu遷移;C不正確;

D.銅作正極;正極上是H+得電子,故Cu不參加反應,D正確;

故答案為:BD。13、CD【分析】【詳解】

A.據(jù)圖可知pH=7時,0~20min之間△c(R)=(1.8-0.4)×10-4mol·L-1,降解速率為=7×10-6mol?L-1?min-1;故A錯誤;

B.三條曲線起始濃度不同;pH也不同,無法比較起始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且一般情況下濃度越小反應速率越慢,故B錯誤;

C.據(jù)圖可知pH=2時曲線的斜率最大;即降解速率最大,所以二氧化鈦對pH=2的R溶液催化降解效率最好,故C正確;

D.據(jù)圖可知0~50min之間pH=2和pH=7兩種情況下c(R)均變?yōu)?;即降解率都是100%,故D正確;

故答案為CD。14、BD【分析】【分析】

圖中裝置構成了一個簡單的原電池,鐵片一極發(fā)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F(xiàn)e失電子轉化為Fe2+,是原電池的負極;碳棒一極Cu2+得電子轉化為銅單質;發(fā)生還原反應,是原電池的正極。

【詳解】

A.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的得失或偏移;A項錯誤;

B.鐵與CuSO4溶液反應時,F(xiàn)e失電子轉化為Fe2+,Cu2+得電子轉化為銅單質,電子由Fe原子轉移給Cu2+;B項正確;

C.Cu2+的氧化性比Fe3+的氧化性弱,不能將Fe氧化成Fe3+,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Cu2+=Cu+Fe2+;C項錯誤;

D.該實驗中Fe原子把電子轉移給Cu2+;由此可知氧化還原反應是通過電子轉移實現(xiàn)的,D項正確。

答案為BD.15、CD【分析】【分析】

根據(jù)電池反應可知,放電時LiFePO4電池負極反應為Li-e-=Li+,正極反應為FePO4+Li++e-=LiFePO4;充電時的陽極反應和原電池中正極反應相反;陰極反應和原電池中負極反應相反,根據(jù)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來回答。

【詳解】

A;金屬鋰可以和硫酸發(fā)生化學反應;所以不能加入硫酸以提高電解質的導電性,故A錯誤;

B;放電時是原電池;原電池中,陽離子移向正極,故B錯誤;

C、根據(jù)電池總反應可知,充電時,正極材料LiFePO4被消耗生成FePO4;質量減少,故C正確;

D、放電時是原電池,正極反應為:FePO4+Li++e-=LiFePO4,故D正確;故選CD。16、BD【分析】【分析】

通過固體燃料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考查考生信息提取能力以及整合有用信息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體會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進而考查考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等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水平。

【詳解】

A.從題中信息可知電池℃條件下才具有離子導電性;所以常溫下電池不能工作,A項錯誤;

B.電池工作時,在℃具有導電性,陰離子從正極移向負極,同時與被分隔;以免電極反應物直接接觸,B項正確;

C.從題中信息可知電極反應過程中無所在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應為C項錯誤;

D.在電池工作時被還原為電極反應式:即每消耗轉移的電子為所以消耗時,在正極生成D項正確;

故選BD。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17、略

【分析】【分析】

鋅比銅活潑;能與稀硫酸反應,銅為金屬活動性順序表H元素之后的金屬,不能與稀硫酸反應,甲沒有形成閉合回路,不能形成原電池,乙形成閉合回路,形成原電池,根據(jù)原電池的組成條件和工作原理解答該題。

【詳解】

(1)A.裝置甲中沒有形成閉合回路;不能形成原電池,故A錯誤;

B.銅為金屬活動性順序表H元素之后的金屬;不能與稀硫酸反應,甲燒杯中銅片表面沒有氣泡產生,故B錯誤;

C.裝置乙構成原電池,鋅是負極,原電池中陰離子移向負極,則乙溶液中向鋅片方向移動;故C錯誤;

D.乙能形成原電池反應;比一般化學反應速率更大,所以產生氣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慢,故D正確;

E.原電池電子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正極;乙形成原電池,Zn為負極,Cu為正極,則電流方向Cu→Zn,故E正確;

故答案為:DE;

(2)乙形成閉合回路;形成原電池,將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故答案為: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3)在乙實驗中;某同學發(fā)現(xiàn)不僅在銅片上有氣泡產生,而且在鋅片上也產生了氣體,是由于鋅片不純,在鋅片上形成原電池導致,故答案為:鋅片不純,在鋅片上形成原電池;

(4)在乙實驗中,如果把硫酸換成硫酸銅溶液,Cu2+在正極上得電子被還原產生Cu,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負極鋅失去電子,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總反應為Zn+Cu2+=Zn2++Cu;當電路中轉移0.5mol電子時消耗0.25mol鋅,消耗負極材料的質量為0.25mol×65g/mol=16.25g;故答案為:Cu2++2e-=Cu;Zn-2e-=Zn2+;Zn+Cu2+=Zn2++Cu;16.25。【解析】DE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鋅片不純,在鋅片上形成原電池Cu2++2e-=CuZn-2e-=Zn2+Zn+Cu2+=Zn2++Cu16.2518、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根據(jù)圖中氫離子的移動方向可判斷出右側電極是正極,左側電極是負極,負極通入的是甲醇,所以b處通入的物質是CH3OH;正極通入的是空氣或氧氣,所以c處通入的物質是空氣或氧氣。

(2)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可知,正極上氧氣得電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水,電極反應式為:O2+4H++4e-=2H2O,負極上甲醇失電子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離子,電極反應式為CH3OH-6e?+H2O=CO2↑+6H+;

(3)負極上甲醇失電子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離子,電極反應式為CH3OH-6e?+H2O=CO2↑+6H+,工作一段時間后,當12.8g甲醇即0.4mol甲醇完全反應生成CO2時,有2.4mol即2.4NA個電子轉移?!窘馕觥緾H3OHO2CH3OH-6e-+H2O=CO2↑+6H+2.419、略

【分析】【分析】

(1)氫氧燃料酸性(H2SO4溶液)電池總反應為:氫氣為負極,氧氣為正極;

(2)甲烷燃料堿性(KOH)電池總反應為:甲烷為負極;

(3)①電解NaCl溶液用鐵做電極,陽極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②以石墨為電極電解NaCl溶液,陽極Cl-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氯氣,陰極H+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H2;以此寫出電解總反應化學方程式。

【詳解】

(1)氫氧燃料酸性(H2SO4溶液)電池總反應為:氫氣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氧氣為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故答案為:

(2)甲烷燃料堿性(KOH)電池總反應為:甲烷為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故答案為:

(3)①電解NaCl溶液用鐵做電極,陽極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②以石墨為電極電解NaCl溶液,總反應方程式為:

故答案為:【解析】20、略

【分析】【分析】

(1)硅酸鹽由鹽的書寫改寫為氧化物的一般形式: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

(2)漂白粉露置于空氣中首先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見光分解后失效;氯氣與NaOH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NO2與水反應生成NO和硝酸,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還原產物NO與氧化產物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

【詳解】

(1)硅酸鹽由鹽的書寫改寫為氧化物的一般形式: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注意各種元素化合價不變;

①橄欖石(Mg2SiO4)改寫成氧化物形式為:2MgO?SiO2;故答案為:2MgO?SiO2;

②高嶺石[Al2(Si2O5)(OH)4]改寫為氧化物形式為:Al2O3?2SiO2?2H2O;故答案為:Al2O3?2SiO2?2H2O;

(2)①漂白粉露置于空氣中失效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故答案為: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

②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與水,反應離子方程式Cl2+2OH-=ClO-+Cl-+H2O,

故答案為:Cl2+2OH-=ClO-+Cl-+H2O;

③NO2與水反應生成NO和硝酸,化學方程式為3NO2+H2O=2HNO3+NO,還原產物NO與氧化產物HN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因此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故答案為:3NO2+H2O=2HNO3+NO;1:2?!窘馕觥竣?2MgO?SiO2②.Al2O3?2SiO2?2H2O③.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④.Cl2+2OH-=Cl-+ClO-+H2O⑤.3NO2+H2O=2HNO3+NO⑥.1:221、略

【分析】【詳解】

(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T2K時先達到平衡,反應速率大,則T2>T1,且升高溫度,氮氣的物質的量減少,則平衡逆向移動,正反應放熱,即△H<0,由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正反應是氣體的物質的量增多的反應,故正反應為熵增過程,即△S>0;

答案選B;

(2)T12,理由是其他條件相同時,T2K下,生成N2的速率較快(或其他條件相同時,T2K下;反應達到平衡所用的時間更短);

(3)T1K下,0~20min內v(NO)=v(N2)=×=2.7510-2mol/(L·min);

(4)T2K下,平衡時,N2的物質的量為1.4mol,則NO2消耗×1.4mol=0.7mol,平衡轉化率為=70%。【解析】B<其他條件相同時,T2K下,生成N2的速率較快(或其他條件相同時,T2K下,反應達到平衡所用的時間更短)2.7510-2mol/(L·min)70%22、略

【分析】解析Ⅰ.C最易推出為氧,由D與C可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1∶1或2∶1的化合物知D為氫或鈉,又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則D為鈉,A為氫,又B、C、E分處三個連續(xù)的主族,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增加,則B為氮,E為氯?!窘馕觥看鸢福篐-O-O-H(3)Cl2+2NaOH===NaClO+NaCl+H2O23、略

【分析】分析:(1)原電池中較活潑的金屬是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子經導線傳遞到正極,所以正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2)根據(jù)2Fe3++Cu=Cu2++2Fe2+判斷鐵離子與銅離子氧化性強弱;

(3)原電池中電子從負極通過導線傳遞到正極。

詳解:(1)反應Fe+Cu2+==Fe2++Cu中鐵失去電子,銅離子得到電子,所以該原電池中電解質溶液為CuSO4溶液或Cu(NO3)2溶液或CuCl2溶液;負極是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

(2)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則根據(jù)2Fe3++Cu=Cu2++2Fe2+可判斷氧化性Fe3+>Cu2+;如果要將該反應設計為原電池,則負極是銅,正極是比銅不活潑的金屬或者是石墨,電解質溶液是可溶性鐵鹽,例如氯化鐵等。答案選②;

(3)根據(jù)裝置圖可知電子從A電極通過導線傳遞到正極,所以A電極是負極,B電極是正極,因此A電極通入氫氣,B電極通入氧氣。又因為電解質溶液顯堿性,則負極反應式為H2-2e-+2OH-=2H2O。【解析】CuSO4溶液或Cu(NO3)2溶液或CuCl2溶液(寫名稱也可以)Fe-2e-=Fe2+②AH2-2e-+2OH-==2H2O24、略

【分析】【分析】

德謨克利特探討了物質結構的問題;提出了原子論的思想,即古典原子論;由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道爾頓(JohnDalton,1766-1844)于1803年提出他的原子論,道爾頓原子學說為近代化學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湯姆遜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1911年,盧瑟福根據(jù)α粒子散射實驗現(xiàn)象提出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詳解】

德謨克利特(Demokritos,約前460-前370,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與留基波并稱原子說創(chuàng)始人)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德謨克利特是原子學說的奠基人,他認為原子是構成物質的粒子;道爾頓原子理論是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在十九世紀初提出來的.道爾頓原子論認為,物質世界的最小單位是原子,原子是單一的,獨立的,不可被分割的,在化學變化中保持著穩(wěn)定的狀態(tài),同類原子的屬性也是一致的,道爾頓原子理論,是人類第一次依據(jù)科學實驗的證據(jù),成系統(tǒng)的闡述了微觀物質世界,是人類對認識物質世界的一次深刻的,具有飛躍性的成就;湯姆遜在發(fā)現(xiàn)電子的基礎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蛋糕模型,湯姆遜認為:①電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個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個均勻的正電荷的海洋之中,它們的負電荷與那些正電荷相互抵消,②在受到激發(fā)時,電子會離開原子,產生陰極射線;盧瑟福原子模型又稱“有核原子模型”、“原子太陽系模型”、“原子行星模型引”,關于原子結構的一種模型,1911年由盧瑟福提出,認為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直徑很小的核心區(qū)域,叫原子核,電子在原子核外繞核作軌道運動,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故答案為古典原子;道爾頓;湯姆遜;葡萄干面包模型;盧瑟福;行星模型。【解析】古典原子道爾頓湯姆遜葡萄干面包模型盧瑟福行星模型25、略

【分析】【分析】

(1)①利用平衡時的壓強和起始時的壓強計算CO2的轉化量;進一步計算氫氣的反應速率;

②由圖可追改變條件只縮短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壓強不發(fā)生變化;

(2)①反應I和反應Ⅱ均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根據(jù)反應I和反應Ⅱ的平衡常數(shù)推導出反應CO2(g)+3H2(g)H2O(g)+CH3OH(g)的平衡常數(shù);

②增加反應物的量;平衡正向移動,CO的轉化率增大;

(3)①升高溫度乙醇的百分含量降低;平衡逆向移動;

②由圖可知曲線上各點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n表示H2、CO2的物質的量之比,達到平衡后,增大氫氣的用量,平衡正向移動,CO2的轉化率增大;根據(jù)b點乙醇的百分含量最大進行分析。

【詳解】

(1)①設CO2轉化了xmol/LCO2(g)+3H2(g)H2O(g)+CH3OH(g)

始(mol/L)0.020.0400

轉(mol/L)x3xxx

平(mol/L)0.02-x0.04-3xxx

==解得x=0.01mol/L,υ(H2)===0.006mol/(L﹒min);

K===10000=104;

②由圖可知改變條件只縮短了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壓強不發(fā)生變化,催化劑只改變反應速率,平衡不移動,因此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

(2)①反應I和反應Ⅱ均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減小,因此有T12;反應I的平衡常數(shù)K1=K2=反應CO2(g)+3H2(g)H2O(g)+CH3OH(g)的平衡常數(shù)K==K1K2=4×2=8;

②n(H2):n(CO)=3:1相當于增加反應物的量,使平衡正向移動,CO的轉化率增大,因此表示n(H2):n(CO)=3:1的變化曲線為曲線a;

(3)①升高溫度乙醇的百分數(shù)降低,平衡逆向移動,說明正向為放熱反應,△H<0,即Q<0;

②由圖可知曲線上個點均處于平衡狀態(tài),n表示H2、CO2的物質的量之比,達到平衡后,增大氫氣的用量,平衡正向移動,CO2的轉化率增大,因此a、b、c三點中,轉化率最高的是c點;B點時乙醇的含量最高,此時===3?!窘馕觥竣?0.006mol/(L﹒min)②.104③.催化劑④.<⑤.8⑥.曲線a⑦.<⑧.c⑨.3四、判斷題(共3題,共15分)26、×【分析】【分析】

【詳解】

有的反應的反應熱不能直接測量,錯誤?!窘馕觥垮e27、A【分析】【詳解】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燃燒產物只有CO2、H2O,對環(huán)境無污染,屬于清潔燃料,且屬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選項說法正確。28、A【分析】【詳解】

植物的秸稈,枝葉,雜草和人畜糞便等蘊含著豐富的生物質能、在厭氧條件下產生沼氣、則沼氣作燃料屬于生物質能的利用。故答案是:正確。五、結構與性質(共3題,共27分)29、略

【分析】【分析】

(1)①由總反應可知;Li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S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因此電池中Li作負極,碳作正極;

②SOCl2與水反應生成SO2和HCl;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HCl與水蒸氣結合生成白霧;

(2)①n(Cl2)=n(X2+),根據(jù)M=計算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

②根據(jù)電極反應2Cl--2e-=Cl2↑計算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進一步計算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

【詳解】

(1)①由分析可知碳作正極,正極上SOCl2得到電子生成S單質,電極反應為:2SOCl2+4e-=S+SO2+4Cl-;

②SOCl2與水反應生成SO2和HCl;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HCl與水蒸氣結合生成白霧;

(2)①n(X2+)=n(Cl2)==0.05mol,M===64g/mol;因此該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4;

②由電極反應2Cl--2e-=Cl2↑可知,電路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n(Cl2)=2×0.05mol=0.1mol,因此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1NA?!窘馕觥?S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