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3 主板、內存和IO_第1頁
第2章2.3 主板、內存和IO_第2頁
第2章2.3 主板、內存和IO_第3頁
第2章2.3 主板、內存和IO_第4頁
第2章2.3 主板、內存和IO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3主板、內存和I/O2.3.1

主板、芯片組與BIOS2.3.2內存儲器2.3.3

I/O總線和I/O接口臺式PC的物理組成臺式機1音箱5CPU2調制解調器6鍵盤3麥克風7鼠標器4內存條8CD驅動器9軟驅10硬盤驅動器11打印機12I/O接口13CRT顯示器14擴展卡主板2.3.1

主板、芯片組與BIOS臺式PC機(立式)的主機箱擴展空間(1)主板主板的作用:安裝所有的電子器件、電路與連接件ROMBIOS:存放最基礎的軟件——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CMOS存儲器:存放硬件配置信息和系統基本參數(日期、時間、口令等)內存條插座處理器

USB、VGA、HDMI

等I/O接口光驅及硬盤連接器電源連接器擴充卡插座(PCI)CPU插座芯片組

BIOSCMOS存儲器擴充卡插座(PCI-Ex1)顯示卡插座(PCI-Ex16)例:華碩P8B75-VCorei7/i5/i3獨立顯卡PCI插槽(3個)最大容量32GB(5個)PCI-Ex1插槽(2個)音頻端口PS/2接口(4個)安裝了CPU和內存條的主板(2)芯片組的作用芯片組是PC機各組成部分相互連接和通信的樞紐北橋芯片:1.存儲器控制功能;2.連接CPU、存儲器、顯卡、南橋芯片的樞紐南橋芯片:1.多種I/O設備的控制功能;2.I/O總線(PCI總線)功能;3.提供了各種I/O接口CPU芯片CPU前端總線北橋MCH圖形卡接口雙通道南橋ICH5USB2.0接口(x8)以太網接口PCI插槽(≤6個)ROMBIOS硬盤接口(x2)音頻CodecSuperI/O鍵盤,鼠標,軟驅,并口,串口等電話ModemDDR2電源管理、時鐘生成DDR2存儲器關于芯片組的一些說明芯片組與CPU芯片同步發(fā)展,有什么樣功能和速度的CPU,就有什么樣的芯片組與之配套由于集成電路集成度越來越高,為降低系統成本,芯片組中集成了越來越多的功能,包括網卡、顯卡、聲卡等功能由于CPU芯片越來越復雜,功能越來強大(如Corei3/i5/i7),有些已將北橋芯片的存儲器控制器和圖形控制器功能集成在CPU芯片之中,因此主板上北橋芯片已經消失,只需一塊南橋芯片即可。單芯片的芯片組DDR42133內存條DDR42133內存條10xSATA3.0Intel硬盤陣列技術IntelME固件與BIOS支持8x1通道PCI-E2.0IntelCorei75960xX99芯片組40GB/s

17GB/s17GB/sDMI2.0Intel高清晰音頻2x16通道PCI-E3.01x8通道PCI-E3.0Intel集成以太網10/100/1000MAC千兆以太網連接支持3個顯示器8xUSB2.06xUSB3.0PCI-Ex1SMbus(獨立顯卡接口)DDR42133內存條DDR42133內存條17GB/s17GB/s5Gb/s4GB/s6Gb/s(3)BIOS什么是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存放在主板上只讀存儲器(ROM)芯片中的一組機器語言程序(固件)功能:診斷計算機故障啟動計算機工作在啟動階段控制基本外設的輸入輸出操作(鍵盤、鼠標、磁盤讀寫、屏幕顯示等)BIOS芯片保存BIOS的只讀存儲器(ROM)芯片BIOS芯片中包含的程序加電自檢程序程序(POST)

(PowerOnSelfTest)用于檢測計算機硬件故障系統自舉程序(Boot)啟動計算機工作,加載并進入操作系統運行狀態(tài)CMOS設置程序設置系統參數:日期、時間、口令、配置參數等常用外部設備的驅動程序(Driver)在計算機啟動階段實現對鍵盤、顯示器、軟驅和硬盤等常用外部設備輸入輸出操作的控制2.3.2內存儲器復習:內存與輔存的關系及比較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或主存)存取速度快,成本高、容量相對較小按字節(jié)編址和存取直接與CPU連接,CPU(指令)可以對內存中的指令及數據進行讀、寫操作大多屬于易失性存儲器(volatile),用于臨時存放正在運行的程序和數據內存儲器輔助存儲器CPU指令1指令2指令k指令n程序數據1數據2數據m數據①任務啟動時,執(zhí)行該任務的程序和數據將從輔存成批傳送到內存②CPU從內存中逐條讀取該程序的指令及相關的數據④將指令的運算處理結果送回內存保存⑤任務完成后,將處理得到的全部結果成批傳送到輔存以長久保存③逐條執(zhí)行指令,按指令要求完成對數據的運算和處理輔助存儲器(俗稱外存,簡稱輔存)存取速度慢,成本低、容量很大按數據塊編址和存取不與CPU直接連接,計算機運行程序時,外存中的程序及相關數據必須先傳送到內存,然后才能被CPU使用。屬于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用于長久存放系統中幾乎所有的信息半導體存儲器的分類及應用半導體存儲器有多種類型:半導體存儲器非易失性存儲器易失性存儲器(RAM)靜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動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

EEPROM閃速存儲器(FlashMemory)(用作Cache存儲器)

(用作主存儲器)每個存儲單元(cell)由6個晶體管組成只要加上電,信息就能一直保持對電器干擾相對不很敏感比DRAM更快,也更貴每個存儲單元由1個電容和1個晶體管組成.每10-100ms必須刷新一次對電器干擾比較敏感比SRAM慢,但便宜可用于存儲BIOS等固件用作輔存:U盤、固態(tài)硬盤NOR型NAND型速度較慢、容量不大,價格便宜,在低端產品中用得較多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輔助存儲器:NAND型閃速存儲器主存儲器(RAM)的功能與原理主存是CPU可直接訪問的存儲器,用于存放供CPU處理的指令和數據特點:以字節(jié)為單位進行連續(xù)編址,每個存儲單元為1個字節(jié)(8個二進位)存儲容量:主存儲器中所包含的存儲單元的總數(單位:MB或GB)存取時間:從CPU送出內存單元的地址碼開始,到主存讀出數據并送到CPU(或者是把CPU數據寫入主存)所需要的時間(單位:ns,1ns=10-9s)····· 0110100110101010存儲內容00001000000001000011001001111011111·······存儲單元地址地址碼存儲單元地址寄存器地址譯碼器地址線讀寫控制電路數據線控制線讀/寫的數據讀/寫控制信號

(64位)(36位)PC機主存儲器的物理結構主存儲器由1~4個內存條組成內存條的組成:把若干片DRAM芯片焊裝在一小條印制電路板上制成內存條必須插在主板上的內存條插槽中才能使用目前流行的是DDR3和DDR4內存條:均采用雙列直插式,其觸點分布在內存條的兩面PC機主板中一般都配備有2個或4個內存條插槽

4個內存條插槽教學參考:

DDR內存條的類型、速率及相關參數時鐘頻率=100MHz總線頻率=200MHz傳輸頻率=400MHz存儲單元陣列x4數據總線時鐘頻率=100MHz總線頻率=100MHz傳輸頻率=200MHz存儲單元陣列x2數據總線緩沖器緩沖器DDRDDR2存儲器時鐘頻率數據總線頻率

100MHz400MHz存儲單元陣列存儲單元陣列存儲單元陣列x8讀/寫緩沖器(預取8位)數據總線數據傳輸次數800MT/s讀/寫緩沖器(預取16位)存儲單元陣列存儲單元陣列存儲單元陣列x16存儲單元陣列x16存儲單元陣列x16存儲器時鐘頻率數據總線頻率

100MHz800MHz數據總線數據傳輸次數1600MT/sDDR3DDR4存儲器與CPU速度差距愈來愈大DRAM,硬盤與CPU之間的速度差距愈來愈大:問題:由于CPU工作速度很快,內存速度比較慢(差1~2個數量級),從內存取數或向內存寫數時,CPU往往需要等待解決方案——高速緩存(cache)cache是一種小容量高速緩沖存儲器,它由SRAM組成cache直接制作在CPU芯片內,速度幾乎與CPU一樣快程序運行時,CPU使用的一部分數據/指令會預先成批復制在cache中,cache的內容是主存儲器中部分內容的映象當CPU需要從內存讀(寫)數據或指令時,先檢查cache中有沒有,若有,就直接從cache中讀取,而不用訪問主存儲器012345678910111213141589143444101010主存中的部分信息復制在cache存儲器中cache主存儲器CPUCPU芯片教學參考:

如何提高cache的命中率?增大cache容量采用多級cache技術(2級或3級等)cache中采用快速的查找算法,判定是否命中不能命中時,采用有效的算法將讀入的內容替換cache中暫時不使用的內容編譯器優(yōu)化目標程序程序員寫出cache-friendly的程序小結:計算機存儲器的層次結構cache存儲器主存儲器(RAM和ROM)輔助存儲器(硬盤、光盤、閃速存儲器)后備存儲器(磁帶庫、光盤庫)內存儲器輔助存儲器寄存器典型容量<1KB幾個MB幾個GB100GB-1TB10TB-100TB典型存取時間1ns2ns10ns10ms10s分析:速度越快,成本較高。為了獲得好的性能/價格比,計算機中各種存儲器組成一個層狀的塔式結構,取長補短,協調工作工作過程:1)CPU運行時,需要的操作數大部分來自寄存器2)如需要從(向)存儲器中取(存)數據時,先訪問cache,如在,取自cache3)如操作數不在cache,則訪問RAM,如在RAM中,則取自RAM4)如操作數不在RAM,則訪問硬盤,操作數從硬盤中讀出→RAM→cache2.3.3

I/O控制與I/O接口輸入的任務:將輸入設備輸入的信息送到內存儲器的指定區(qū)域輸出的任務:將內存儲器指定區(qū)域的內容送出到輸出設備

(I/O操作也包括輔存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I/O操作的特點:I/O操作與CPU的運算可同時進行多個I/O設備的操作也可同時進行工作每類I/O設備都有各自的控制器,它們按照CPU的I/O操作命令,獨立地控制I/O操作的全過程!

I/O操作的任務與特點關于計算機中的總線總線的定義:用于在CPU、內存、外存和各種輸入輸出設備之間傳輸信息的一個共享的信息傳輸通路及其控制部件??偩€的特點:1共享;2高速總線的類型:CPU總線(前端總線FSB);存儲器總線I/O總線(目前使用的是PCI和PCI-E兩種)總線的帶寬:單位時間內可傳輸的最大數據量I/O總線:第1代:ISA總線、EISA總線第2代:PCI總線、PCI-X總線第3代:PCI-Express(簡稱PCI-E或PCIe)總線對應主板上的兩種擴充插槽:

PCI插槽

PCI-E插槽PCI-E主控制器PCI-E端點PCI-E端點PCI-E端點PCI-E端點橋接器CPU芯片內存儲器PCI-Ex16PCI-Ex1

PCI-E總線PCI和PCI-E擴充卡插槽各種I/O插口PCI插槽工作頻率:33MHz,數據線:32位傳輸速率:133MB/sPCI-Ex1插槽1個串行傳輸通道;最高傳輸速率:250MB/s顯卡插槽(PCI-Ex16)16個串行傳輸通道;最高傳輸速率:5GB/s教學參考:

什么是PCI-E?由英特爾提出,原名為“3GIO”,改名為“PCI-Express”(PCI-E或PCIe)。目標是全面取代現行的PCI和AGP,實現總線接口的統一采用高速串行傳輸,以點對點的方式與主機進行通信教學參考:

PCI-E的優(yōu)點傳輸速率高:x1速率可達250MB/s,x16速率可達5GB/s(2.0版速率提高為2倍,3.0版為4倍)適應性好:包括x1、x4、x8及x16多個類型臺式PC機箱背部的I/O設備接口顯示器接口(3種)麥克風音箱鍵盤接口HDMI接口USB接口以太網RJ-45接口鼠標器接口數字音頻接口(同軸電纜接口)

數字音頻接口(光纖接口)

e-SATA接口常用的I/O接口及其性能參數名稱傳輸方式數據傳輸速率插頭/插座形式連接設備數目連接的設備USB(2.0)串行,雙向60MB/s(高速)矩形4線最多127幾乎所有外圍設備USB(3.0)串行,雙向400MB/s(超高速)矩形8線最多127幾乎所有外圍設備USB(3.1)串行,雙向10Gb/s(800MB/s)2x12(正反相同)插頭/插座最多127幾乎所有外圍設備顯示器接口VGA并行,單向200~500MB/sHDB151顯示器顯示器接口DVI并行,單向3.7/7.6Gbit/s24針插座1顯示器高清晰多媒體接口HDMI并行,單向10.2Gbps19針插座1顯示器、電視機關于USB接口通用串行總線式接口(UniversalSerialBus)高速、可連接多個設備、串行傳輸傳輸速率:USB2.0版:最高達480Mb/s(60MB/s)USB3.0版:最高達3.2Gbps(400MB/s)USB2.0使用4線標準連接器,體積小,符合即插即用規(guī)范(Plug&Play,即PnP)使用“USB集線器”擴展機器的USB接口,最多連接127個設備可通過USB接口由主機向外設提供電源(+5V,100~500mA)

USB標識USB3.0USB接口的3種類型標準USB接口(A型),通常在PC上出現標準USB接口(B型),通常在USB設備上出現黑地GND4綠數據++DATA3白數據--DATA2紅電源VCC1導線顏色名稱信號引腳Mini-USB,數碼相機、移動硬盤等設備經常使用Micro-USB,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數碼相機等使用USB接口及常用的連接器新型連接器“Type-C”(也稱為USB-C),外形比2.0微型B連接器略大,正反兩面各有12個觸點,不再需要區(qū)分插頭和插座的方向,正反均可插入,為用戶提供了方便。更為重要的是,它有多種工作模式,不僅支持USB3.1版,而且支持3.0/2.0/1.1等各種版本,不僅用于主設備,也可用于從設備;它還支持高品質的音視頻信號輸出功能,有望取代HDMI接口。USB2.0OTG接口功能:擴展傳統USB2.0的功能,使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既可作為“從”設備(外圍設備)連接到PC(“主控設備”),又可作為“主控設備”,去連接U盤、打印機、鍵盤等“從”設備U盤OTG數據線小結:

I/O總線,I/O控制器,I/O接口與I/O設備的關系yALU寄存器組CPU總線接口R6CPU(前端)總線I/O總線主板擴展槽PCI接口南橋芯片I/O總線磁盤控制器以太網卡USB控制器和接口鼠標器鍵盤網線disk聲卡視頻卡光驅主存儲器0A北橋芯片y存儲器總線顯卡Corei7/i5/i3CPU芯片附錄SRAM的存儲單元6管靜態(tài)NMOS存儲單元讀出時:

-置2個位線為高電平

-

置字線為1-根據存儲單元的狀態(tài)改變位線的輸出電平寫入時:

-位線上是被寫入的二進位信息0或1-置字線為1-存儲單元(觸發(fā)器)按位線的狀態(tài)設置成0或1信息存儲原理:看作帶時鐘的RS觸發(fā)器存儲單元字線位線D位線DDRAM的存儲單元單管動態(tài)MOS存儲單元讀出時:字線位線V~Cnode/CBL寫入時:字線位線V電容Cnode信息存儲原理電容Cnode處于充電狀態(tài)時,表示1;電容Cnode處于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