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地理期中考前必刷選擇題50道(中圖版2019)(解析版)_第1頁
高一上學期地理期中考前必刷選擇題50道(中圖版2019)(解析版)_第2頁
高一上學期地理期中考前必刷選擇題50道(中圖版2019)(解析版)_第3頁
高一上學期地理期中考前必刷選擇題50道(中圖版2019)(解析版)_第4頁
高一上學期地理期中考前必刷選擇題50道(中圖版2019)(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上學期地理期中考前必刷選擇題50道(中圖版2019)學校: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題號一二總分得分1.花是紅色的,葉是綠色的,天空是藍色的,葡萄是紫色的。我們贊揚它們的美麗,你可曾想過是誰讓江山如此多嬌?俗話說:“魚靠水、娃靠娘、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源源不斷地向地球輻射能量,影響著地球和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結合所學的知識,下列有關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A.太陽輻射是一種電磁波B.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是太陽內部的核裂變反應C.太陽輻射是地球上大氣、水、生物和地震活動的主要動力D.太陽輻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答案】A【解析】太陽輻射是指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的能量,因此太陽輻射就是一種電磁波,A正確;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是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不是裂變反應,B錯誤;太陽輻射是地球上大氣、水、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但太陽輻射不是地震活動的動力,地震是地球內能的釋放方式,與太陽輻射無關,C錯誤;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是地質歷史時期的生物能轉化而來,而生物能是植物利用太陽輻射進行光合作用形成,因此太陽輻射的能量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D錯誤。故選A。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下圖表示包括月球的不同級別天體系統(tǒng)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圖中乙所代表的天體系統(tǒng)為()A.總星系 B.銀河系 C.太陽系 D.地月系3.據(jù)圖可以描述地球在宇宙的位置為()①太陽系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②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巨行星③與太陽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鄰④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4.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存在高級智慧生命的自身原因說法正確的是()A.地球上有適宜呼吸的大氣 B.地球上有固體表面C.太陽的光照一直比較穩(wěn)定 D.其他天體各行其道【答案】2.B3.A4.A【解析】2.從圖中可以得知,丁為地月系,丙為太陽系,乙為銀河系,甲為總星系,所以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3.題目要求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陽系中八大行星,距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地球是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①正確;地球屬于類地行星,②錯誤;與太陽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鄰,③正確;④地球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不是位置,所以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①③正確,所以選A。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原因有:適宜呼吸的大氣;適宜的溫度;液態(tài)的水。A正確;太陽的光照一直比較穩(wěn)定,其他天體各行其道,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宇宙環(huán)境,不是自身原因,CD錯誤;地球上有固體表面,不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B錯誤。所以選A?!军c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自身條件:適宜呼吸的大氣;適宜的溫度;液態(tài)的水。2、宇宙環(huán)境:太陽的光照一直比較穩(wěn)定;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fā)射成功,向著火星進發(fā)(如圖1),約6個半月后抵達火星,減速被火星捕獲后環(huán)繞火星飛行2-3個月,然后分離釋放著陸巡視組合體(圖2)實施著陸。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5.被火星捕獲后環(huán)繞火星飛行2-3個月時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屬于()A.恒星 B.行星 C.衛(wèi)星 D.流星體6.火星與地球二者相比()A.表面溫度火星高于地球 B.大氣密度地球大于火星C.火星距離小行星帶更遠 D.公轉軌道在同一個平面【答案】5.C6.B【解析】5.環(huán)繞火星飛行2-3個月時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它是環(huán)繞火星飛行,所以是衛(wèi)星,C正確;“天問一號”探測器是人造的,不是恒星、行星、流星體。ABD錯誤,所以選C。6.地球和火星的熱量都來自太陽,但火星距離太陽更遠,表面溫度火星低于地球,A錯誤;火星的體積和質量小于地球,火星對周圍大氣的引力弱,吸附在它周圍的大氣較少,所以火星的大氣密度小于地球,B正確;小行星帶位于火星與木星之間,C錯誤;火星和地球分別沿著各自的軌道繞太陽公轉,D錯誤。所以選B。【點睛】太陽系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下圖為某地自然地理環(huán)境景觀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7.圖中地理事物與地球圈層對應正確的是()①湖泊與積雪——水圈②草原與森林——生物圈③雪山與湖泊——巖石圈④湖泊與白云——大氣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關于地球圈層結構中各圈層之間關系表述最合理的是()A.在地表附近,各圈層相互平行,互不干擾B.在地球高空,各圈層相互重疊,相互滲透C.在地表附近,各圈層相互重疊,相互滲透D.在地球內部,各圈層相互重疊,相互滲透【答案】7.A8.C【解析】7.根據(jù)所學知識點可知,湖泊是液態(tài)水,積雪是固態(tài)水,所以兩者同屬于水圈,①正確;草原和森林都屬于植物,同屬于生物圈,②正確;雪山屬于巖石圈,湖泊屬于水圈,③錯誤;湖泊屬于水圈,白云屬于大氣圈,④錯誤。故①②正確,選擇A。排除B、C、D選項。8.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層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在地球的外部圈層各個圈層之間相互吸引、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在地表附近,地球上的各圈層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甚至會相互重疊,如大氣圈和生物圈會相互重疊,A錯誤,C正確;在地球高空,大氣圈水圈會相互重疊,但是大氣圈不會與巖石圈重疊,只能相互滲透,B錯誤;在地球內部,有部分圈層是平行分布,如地殼和地核,D錯誤。故選C。【點睛】地球各圈層在分布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xiàn)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懷特島是新西蘭的一座活火山島,島上火山口的直徑約2千米,最高處海拔321米,火山口不斷有氣體磅礴而出(下圖)。當?shù)貢r間2019年12月9日14:10火山突然噴發(fā),造成19人死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9.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木州島仙臺港以東130千米處的太平洋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受此次地震影響,日本遭受了特大海嘯襲擊。關于這次地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這次地震中,縱波的傳播速度比橫波快B.這次地震中,縱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傳播,因此傷亡較大C.在莫霍界面以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加快D.受災的居民總是先感到左右、前后搖晃,后感到上下顛簸10.懷特島噴出的物質在各圈層中遷移的順序是()①大氣圈②水圈③生物圈④巖石圈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答案】9.D10.A【解析】9.地震波中縱波的傳播速度比橫波更快??v波可以通過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此次地震發(fā)生在太平洋海域,由于縱波傳播的介質更多,所以此次地震中縱波造成的傷亡較橫波更大(橫波只能在固態(tài)中傳播,所以針對于海面上航行的船只或正在海面上從事捕撈的漁民而言,主要是受縱波的影響)。在莫霍界面以下,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均明顯上升。ABC表述均正確,不符合題意。受災的居民如果位于陸地上,均能夠感受到橫波和縱波,但縱波的傳播速度更快,所以受災居民應該先感受到上下顛簸,后感受到左右前后搖晃,D選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0.火山口噴出的氣體率先進入大氣圈,即①,排除BCD。之后隨著降雨、自然沉降等過程進入水圈和生物圈,最后這些物質遷移至巖石圈。所以遷移的先后順序是①→②③→④,故選A。【點睛】地震波的特點:①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在固態(tài)中傳播;②縱波傳播速度快,能在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態(tài)中傳播;③當橫波和縱波傳至莫霍界面以下時,其波速均顯著上升;④當橫波和縱波傳至古登堡界面時,橫波突然消失,縱波波速突然下降。讀20元人民幣上的風景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1.圈層分為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20元人民幣背面的景觀體現(xiàn)出的地球外部圈層的個數(shù)是()A.5個 B.4個 C.3個 D.2個12.圖中的各圈層景觀的形成過程,充分說明了()A.圖中各圈層都是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 B.圖中的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C.圖中的各圈層是獨立發(fā)展變化的 D.圖中各圈層的內部物質運動的能量都來自太陽輻射能【答案】11.C12.B【解析】11.圖中景觀體現(xiàn)的是大氣圈、水圈、生物圈三個圈層,C正確。12.水圈是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A錯誤。圖中各個圈層是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并共同促進地球外部環(huán)境的演化,B正確,C錯誤。生物圈的能量除了來自太陽輻射,還來自地球內部,D錯誤。故本題選B?!军c睛】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內部圈層:地殼、地幔、地核。讀某地“地層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13.圖中各個地層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順序正確的是()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⑥⑤ D.③④⑤⑥14.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順序,下列排序正確的是()A.蕨類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葉蟲→魚類→恐龍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答案】13.C14.B【解析】13.在層狀巖層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巖層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巖層位于上面,當?shù)貙右驗闃嬙爝\動發(fā)生傾斜但未倒轉時,地層層序律仍然適用,這時傾斜面以上的地層新,傾斜面以下的地層老。依此規(guī)律讀圖可知,圖中各個地層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順序是①、②、③、⑥、⑤、④,由此判斷,C正確,ABD錯誤。故選C。14.蕨類植物出現(xiàn)在古生代早期,被子植物出現(xiàn)在中生代末期,裸子植物出現(xiàn)在古生代后期,因此選項A中年代順序不是由老到新,不符合題意;三葉蟲出現(xiàn)在古生代早期,魚類出現(xiàn)在古生代中期,恐龍出現(xiàn)在中生代,因此選項B中年代順序是由老到新,符合題意;元古宙之后是古生代,太古宙位于元古宙之前,因此選項C中年代順序不是由老到新,不符合題意;哺乳動物主要出現(xiàn)在第三紀,爬行動物出現(xiàn)在中生代,兩棲動物出現(xiàn)在古生代,因此選項D中年代順序不是由老到新,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生物總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向高級演化。地殼演化史中,動物界發(fā)展階段:元古代為動物孕育、萌芽和發(fā)展的初期階段;古生代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為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古生代泥盆紀為魚類時代;古生代石炭紀和二疊紀為兩棲動物時代;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為爬行動物時代;新生代第三紀為哺乳動物時代;新生代第四紀為人類時代。植物界發(fā)展階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奧陶紀為海生藻類時代;古生代志留紀至石炭紀為陸上孢子植物時代;古生代二疊紀至中生代侏羅紀為祼子植物時代;中生代白堊紀以來為被子植物時代??茖W家在研究古老地層時發(fā)現(xiàn),距今5.41億年以前,地層中埋藏的化石以藻類化石和軟體動物留下的遺跡化石為主,生命形態(tài)都很簡單。而此后化石的數(shù)量和種類都呈爆發(fā)式的增長,并出現(xiàn)了大量有硬殼或骨骼的化石,生物結構也呈現(xiàn)出越來越復雜的趨勢。因此科學家將硬體生物的大量出現(xiàn),作為劃分一個新的地質年代的標志,并將這一地質年代命名為寒武紀。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5.從距今5.41億年前開始,地球的演化從此進入了()A.冥古宙 B.太古宙 C.元古宙 D.顯生宙16.科學家劃分寒武紀的主要依據(jù)相關地層中()A.藻類化石大量發(fā)現(xiàn) B.軟體動物化石大量發(fā)現(xiàn)C.植物化石大量發(fā)現(xiàn) D.硬體動物化石大量發(fā)現(xiàn)【答案】15.D16.D【解析】15.根據(jù)材料“而此后化石的數(shù)量和種類都呈爆發(fā)式的增長,并出現(xiàn)了大量有硬殼或骨骼的化石,生物結構也呈現(xiàn)出越來越復雜的趨勢”可知,從距今5.41億年前開始,地球的深化從此進入了顯生宙,D正確。故選D。16.根據(jù)材料“科學家將硬體生物的大量出現(xiàn),作為劃分一個新的地質年代的標志,并將這一地質年代命名為寒武紀”可知,科學家劃分寒武紀的主要依據(jù)相關地層中硬體動物化石大量發(fā)現(xiàn),D正確。故選D?!军c睛】化石層定律:地層形成的時代越早,其中含有的化石構造越簡單,形成時代越晚的地層其中含有的化石越高等、構造越復雜。同一時代形成的地層中所含的化石基本相同;不同時代形成的地層,其中所含的化石也不同。地質年代的先后順序,依次是前寒武紀—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7.據(jù)圖可知()A.甲是古生代,乙是前寒武紀 B.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C.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18.甲的末期,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冰川范圍擴大 B.恐龍滅絕 C.被子植物繁盛 D.哺乳動物盛行19.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順序,下列排序正確的是()A.蕨類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葉蟲→魚類→恐龍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類【答案】17.C18.B19.B【解析】17.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乙中后期出現(xiàn)了兩棲生物,應為古生代。在甲時代裸子植物占主要優(yōu)勢,其晚期出現(xiàn)了被子植物,應為中生代。所以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乙之前為前寒武紀,甲之后為新生代。故選C。18.結合前面分析可知,甲為中生代,中生代末期恐龍滅絕,B正確。冰川范圍擴大表明地球進入冰期時代,冰期和間冰期是新生代第四紀的主要特征之一,A錯。被子植物繁盛于新生代,哺乳動物盛行于新生代,CD錯。故選B。19.按照由老到新的年代排序,選項相應事物的順序應為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葉蟲→魚類→恐龍,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兩棲類→爬行動物→哺乳動物。故選B。【點睛】生物進化與環(huán)境演變簡史中的三條線索:1、地質年代變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記憶)。2、動物演化:動物孕育、萌芽和發(fā)展的初期階段→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魚類時代→兩棲動物時代→爬行動物時代→哺乳動物時代→人類時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類時代→陸上孢子植物時代→裸子植物時代→被子植物時代。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0.圖中所示景觀中,主要由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1.下列地貌類型中與圖中②圖所示千溝萬壑地貌景觀形成作用相同的有()a.長江三峽b.長江三角洲c.沖積扇d.塔里木盆地的沙丘e.喀斯特地貌f.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溝谷A.a(chǎn)ef B.bce C.cdf D.a(chǎn)ce【答案】20.A21.A【解析】20.圖中①為漓江山水,屬于喀斯特地貌,是石灰?guī)r等可溶性巖石分布地區(qū)經(jīng)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A符合題意;圖中②為黃土高原的溝壑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蝕形成的,這種侵蝕不屬于溶蝕,B不符合題意;圖中③為沙丘地貌,是風力堆積形成的,C不符合題意;圖中④為風蝕蘑菇地貌,是風力侵蝕形成的,D不符合題意。故選A。21.②圖所示的千溝萬壑地貌景觀是流水侵蝕形成的。長江三峽是流水侵蝕形成的,a符合題意;長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積形成的,b不符合題意;沖積扇是流水沉積形成的,c不符合題意;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風力堆積形成的,d不符合題意;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蝕(溶蝕)作用形成的,e符合題意;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溝谷是流水侵蝕形成的,f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军c睛】河流侵蝕作用包括沖蝕作用、磨蝕作用和溶蝕作用等。河流侵蝕作用按作用方向可分為下蝕、側蝕和向源侵蝕。流水侵蝕一般形成溝谷、瀑布、喀斯特地貌等。某地區(qū)有一片屹立在堅實的土層之上、仿佛沙雕一樣的巨大的蘑菇群巖層,被當?shù)厝朔Q為“蘑菇沙漠”。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2.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質作用主要是()A.風力侵蝕 B.流水沉積 C.巖層擠壓 D.火山噴發(fā)23.“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區(qū)是()A.濕潤地區(qū) B.半濕潤地區(qū) C.平原地區(qū) D.荒漠地區(qū)【答案】22.A23.D【解析】22.圖示景觀為風力侵蝕作用形成的風蝕蘑菇地貌,故選A項。流水沉積形成流水堆積地貌;巖層擠壓易形成褶皺等地質構造;火山噴發(fā)可能會形成火山地貌等;BCD不對。故選A。23.風力侵蝕地貌在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區(qū)分布廣泛,故選D項。濕潤半濕潤地區(qū)往往形成流水地貌,平原地區(qū)的地貌要取決于其自然特征,不一定是風蝕蘑菇;ABC不對。故選D。【點睛】風蝕蘑菇是由于風力侵蝕作用形成,往往分布在較干旱地區(qū)。由于近地面的風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砂石,侵蝕力強,故巖石下部首先被侵蝕,形成風蝕蘑菇。2020年7月23日長征五號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大任務,這標志著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正式拉開。2020年11月24日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探月新征程。下圖甲裝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標識“攬星九天”,標識中太陽系八大行星依次排開。圖乙表示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24.圖甲所示行星()A.①距離太陽最近 B.②為類地行星,繞日軌道具有近圓性C.③為土星,屬遠日行星 D.④是目前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25.嫦娥五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穿越地球大氣層的過程中()A.氣溫越來越高 B.依次經(jīng)過臭氧層、平流層和對流層C.氣溫變化為降一升一降一升 D.周圍氣流以水平運動為主【答案】24.B25.C【解析】24.材料信息表明,圖甲“攬星九天”標識中,太陽系八大行星依次排開,根據(jù)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分布特征判斷,圖中①為金星,②是火星,③是土星,④是木星。金星(①)不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A錯誤;火星(②)為類地行星,八大行星的繞日軌道均具有近圓性,B正確;土星(③)體積質量大,屬于巨行星,不屬于遠日行星,C錯誤;木星(④)目前未發(fā)現(xiàn)存在生命,地球是目前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D錯誤。故選B。25.嫦娥五號探測器從地表發(fā)射升空,穿越整個地球大氣層,圖中顯示地球大氣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有規(guī)律變化,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又升高,A錯誤、C正確;嫦娥五號探測器從地表發(fā)射升空,向上依次經(jīng)過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B錯誤;嫦娥五號探測器從地表發(fā)射升空過程中,經(jīng)過不同層次氣流運動方式不同,如經(jīng)過對流層時,垂直對流運動顯著,經(jīng)過平流層時,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再向上氣流運動又以垂直對流運動為主,D錯誤。故選C。【點睛】太陽系中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從北極上空看,各大行星都按逆時針方向(自西向東)沿著近圓形的軌道運行,它們的軌道大體在同一平面上。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距地表400~450千米的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讀“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26.圖中正確表示大氣層溫度變化曲線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7.中國空間站位于哪個層次()A.Ⅰ層 B.Ⅱ層 C.Ⅲ層 D.都不是28.Ⅱ層是航空最佳飛行層的主要原因是該層()A.氣溫下高上低,大氣穩(wěn)定B.水汽含量較多,但塵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C.大氣處于電離狀態(tài),有利于保持與地面的短波通訊D.大氣以平流為主,大氣穩(wěn)定【答案】26.B27.C28.D【解析】26.大氣層Ⅰ、II、Ⅲ層分別對應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對流層(Ⅰ)由于熱量來源于地面,溫度隨海拔上升而下降;平流層(Ⅱ)溫度隨海拔升高而升高;高層大氣(Ⅲ)底部溫度隨海拔升高而降低,中部由于有電離層,對紫外線有吸收作用,因此氣溫又要上升。圖中符合條件的是②曲線。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7.高層大氣大氣易電離,有利于保持與地面的短波通訊,中國空間站的運行軌道在高層大氣層中,即位于圖中的Ⅲ層。故C正確,ABD錯誤。28.大氣垂直分層中形成航空最佳飛行層是平流層,平流層大氣以平流為主,大氣的能見度好,適合航空飛行。D正確。平流層氣溫相對下低上高,A錯誤。航空最佳飛行層的平流層水汽含量較少,B錯誤。高層大氣大氣易電離,有利于保持與地面的短波通訊,C錯誤。故選D?!军c睛】對流層集中了3/4的水汽與雜質,空氣對流作用顯著,天氣現(xiàn)象多發(fā);對流層位于大氣的底層,下界為地面,與人類關系最密切。電離層存在于高層大氣。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諝庖运竭\動為主,利于飛機飛行的是平流層。在生活中,我們在切大蔥或洋蔥的時候,便會忍不住“淚流滿面”。為此,我們可以在旁邊點燃一支蠟燭后過一會兒再切,便可極大的緩解眼部的不適感。如圖為切大蔥或洋蔥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29.切大蔥或洋蔥時,在旁邊點燃蠟燭可緩解“淚流滿面”利用的地理原理是()A.水循環(huán) B.大氣環(huán)流 C.熱力環(huán)流 D.溫室效應30.僅從上述原理考慮,此時圖中切大蔥處空氣的運動狀況可能是()①下沉②上升③向洋蔥方向運動④向蠟燭方向運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29.C30.B【解析】29.由所學知識可知,蠟燭附近氣溫較周圍高,使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切大蔥或洋蔥處,氣溫較低,氣流下沉;空氣受熱上升后形成熱力環(huán)流,能緩解大蔥或洋蔥對眼部的刺激,C正確。與水循環(huán)、大氣環(huán)流、溫室效應的關系不大,ABD錯誤。故選C。30.讀圖可知,從熱力環(huán)流的角度看,點燃蠟燭使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切大蔥或洋蔥處氣溫較低,空氣下沉,①正確,②錯誤,CD錯誤??諝馐軣嵘仙笮纬蔁崃Νh(huán)流,空氣由洋蔥向蠟燭的方向運動,加快風速,③錯誤,A錯誤。綜上所述,①④正確,B正確。故選B。【點睛】熱力環(huán)流是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熱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氣壓產(chǎn)生差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水平運動(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當處于晴朗無云或少云的氣象條件下時,山地與平原之間的晝夜風向發(fā)生反向轉變的風系稱為山地一平原風。下圖為華北平原某城市在2013~2015年觀測到的秋季山地一平原風平均風速(箭頭長短表示大?。┖惋L向日變化示意,夜間以偏北風為主。完成下面小題。31.就秋季平均而言,該城市()A.平原風風速整體小于山地風 B.山地風持續(xù)的時間比平原風長C.平原風在12時左右風速最大 D.平原風在10時左右轉為山地風32.該城市周邊地形的分布()A.東部為山地. B.南部為山地 C.北部為山地 D.西部為平原【答案】31.B32.C【解析】31.讀圖可知,該城市白天的風速大于晚上的風速。根據(jù)熱力環(huán)流原理可知,山地一平原風一般白天是平原吹向山地的平原風,晚上是山地吹向平原的山地風,所以該地區(qū)平原風風速整體大于山地風,A錯誤;山地風持續(xù)的時間大概從18點到9點,持續(xù)時間較長,B正確;平原風在15時左右箭頭最長,風速最大,C錯誤;平原風轉為山地風的時間為大概18點以后,D錯誤。故選B。32.根據(jù)平原風和山地風的風向可知,夜間吹的是山地風,以偏北風為主,據(jù)此可知,山地位于平原的北部,C正確。故選C讀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3.導致對流層大氣溫度隨海拔上升而降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4.在秋高氣爽的時候,由于晝夜溫差比較大,人很容易患上感冒,是因為此時()A.①比較大 B.②比較小 C.③比較大 D.④比較小35.利用人造煙霧來防御霜凍的原理是()A.減弱① B.增強② C.減弱③ D.增強④36.人類通過低碳經(jīng)濟和低碳生活,能使圖中變化相對明顯的是()A.①增強 B.②增強 C.③減弱 D.④減弱【答案】33.C34.D35.D36.D【解析】33.根據(jù)所學可知,①為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②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③為地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對流層大氣主要靠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而增溫,因此,距離地面越近,氣溫越高,距離地面越遠,氣溫越低。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導致對流層大氣溫度隨海拔上升而降低的是③地面輻射,C正確,ABD錯誤。故選C。34.①為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②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③為地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不管什么天氣,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是相同的,A錯誤。秋高氣爽的時候,為晴天,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比較弱,所以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即②比較強,白天氣溫比較高,B錯誤。到了晚上,大氣逆輻射比較弱,即④比較小,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比較弱,因此晚上氣溫比較低,導致晝夜溫差大,D正確。晝夜溫差比較大,與地面輻射③關系不大,C錯誤。故選D。35.①為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②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③為地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霜凍主要出現(xiàn)在晚上,因此與①②沒有直接關系,AB錯誤。制造人造煙霧,可以增加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進而增強大氣逆輻射,加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以此來防御霜凍,C錯誤,D正確。故選D。36.①為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②為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③為地面輻射,④為大氣逆輻射。低碳經(jīng)濟和低碳生活,對①沒有影響,對②③影響不大,ABC錯誤。低碳經(jīng)濟和低碳生活,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能力減弱,進而導致大氣逆輻射減弱,最終減緩全球變暖,D正確。故選D?!军c睛】大氣受熱過程:太陽暖大地,大地暖大氣,大氣還大地。因此可知,對流層大氣主要靠吸收地面長波輻射而增溫。水分以液態(tài)水或固態(tài)水的形式從大氣降水開始,通過植被冠層的分配和調節(jié)到達地表,部分貯存在土壤中,部分形成地表徑流;下滲到土壤中的水分被植被根系吸收,通過植物莖到達葉片,然后以氣態(tài)形式散發(fā)到大氣中;地表或植被冠層截留的液態(tài)水直接蒸發(fā)成氣態(tài)而散發(fā)到大氣中。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7.植被冠層截留雨水能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①降雨量②雨前枝葉濕潤度③葉片蒸騰量④植被冠層結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8.下列因素不會影響圖示水循環(huán)過程中蒸發(fā)量的是()A.土壤水分含量 B.植被冠層結構 C.氣象條件 D.地下徑流【答案】37.C38.D【解析】37.降雨前枝葉越干燥,存留雨水的潛力越大,截留雨水能力越大,②正確;冠層結構是指植物群落頂層空間的組成,植被冠層結構越密越厚,截留雨水的能力越大,④正確;降雨量、葉片蒸騰量與植被冠層自身的截留雨水的能力關系不大,①③錯誤,排除A、B、D選項。故選C。38.土壤水分含量為蒸發(fā)提供了水汽來源,A不符合題意;結合上題可知,植被冠層結構越密越厚,截留能力越大,截留量也就越大,則冠層截留降水蒸發(fā)量也越大,植被蒸騰也越多,B不符合題意;氣象條件如陰晴、氣溫高低等也會影響蒸發(fā)量,C不符合題意;地下徑流埋藏于地下,不會影響蒸發(fā)。故選D?!军c睛】植被與水循環(huán)的影響:減慢了水分大循環(huán)的速度;加快局部水循環(huán)的速度;調節(jié)洪/枯水期的徑流;提高水的利用率。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淤積,河床高出兩岸地面,形成懸河。近幾十年來,我國重點開展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并在黃河上修建水庫,使下游年均來沙量大幅減少。如今,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下圖示意黃河下游懸河剖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9.修建水庫不僅可以攔截泥沙,還可以放水沖沙,以減少下游河床淤積。沖沙效果最佳的水庫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集中放水 B.枯水期集中放水 C.洪水期持續(xù)放水 D.枯水期持續(xù)放水40.黃河近年來入河泥沙減少,對下游懸河的影響()A.河床降低 B.流程變長 C.冰期變短 D.側蝕增強【答案】39.B40.D【解析】39.修建水庫的作用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調水沖沙。沖沙效果最佳的放水方式是枯水期集中放水,因為黃河流域進入汛期以前,水庫下游水位較低,大量的水庫水放入河流,河流下游水位抬高,流速加快就可把大量的河底泥沙帶走,流到海洋,使下游河床降低,B正確;ACD錯誤。所以選B。40.下游流經(jīng)平原,流速緩慢,以堆積作用為主。要辯證、動態(tài)地看堆積與侵蝕作用的關系,含沙量降低時,說明堆積速率降低,淤積減弱,沖淤平衡被打破,側蝕相對增強。是否低于侵蝕速率無法判定,河床不一定降低,只能判定侵蝕相對增強,D項正確,A項錯誤;河流結冰期的長短主要取決于氣溫,與含沙量大小無關,C項錯誤;流程長短無變化,B項錯誤。所以選D?!军c睛】調水調沙是指利用工程設施和調度手段,通過水流的沖擊,將水庫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適時送入大海,減少庫區(qū)和河床的淤積,增大主槽和河道的行洪能力。海南洋浦的千年古鹽田是中國最早開始日曬制鹽的地方,數(shù)千口唐朝時期的古鹽槽至今保存完好,今日洋浦鹽田村人仍然在用它們日曬制鹽下圖為得天獨厚的玄武巖古鹽槽。根據(jù)材料完成下面小題。41.根據(jù)材料推測,歷史時期該地曾經(jīng)歷過的地質過程肯定有()A.地殼運動 B.巖漿侵入 C.變質作用 D.巖漿噴出42.洋浦鹽田村人日曬制鹽,其優(yōu)勢自然條件主要是()A.晴天多降水少 B.夏季晝長長 C.緯度低光照強 D.地勢平坦利于曬鹽【答案】41.D42.C【解析】41.當?shù)赜行鋷r,玄武巖為巖漿噴出地表后冷卻凝結而成,故地質過程肯定有巖漿噴出,其他選項錯誤,本題選D。42.海南屬于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多,A錯誤。洋浦鹽田村人日曬制鹽全年都生產(chǎn),不僅僅是夏季,B錯誤。海南位于熱帶地區(qū),緯度低,光照強,利于日曬制鹽,C正確。日曬制鹽主導因素是光照,地勢平坦并不是主要優(yōu)勢,D錯誤。故本題選C?!军c睛】巖石按照成因分主要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玄武巖屬于巖漿巖中的噴出巖。下圖示意大洋表層海水鹽度和水量平衡(降水量減去蒸發(fā)量的差值)隨緯度的變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43.圖中南半球大洋表層海水鹽度與水量平衡的關系是()A.負相關 B.先負相關后正相關C.正相關 D.先正相關后負相關44.影響圖中A緯度鹽度低于南半球同緯度地區(qū)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量 B.蒸發(fā)量 C.河川徑流 D.風向【答案】43.A44.C【解析】43.讀圖可知,在南半球,海水表層鹽度高的緯度,水量平衡較低,海水表層鹽度下降時,水量平衡上升,兩者呈負相關關系。A正確。故選A。44.讀圖可知,A緯度位于北半球高緯度地區(qū),陸地面積較大,河川徑流量較大,河川徑流流入海洋,降低了該緯度海區(qū)的海水鹽度,而同緯度的南半球地區(qū)缺少陸地分布,河川徑流很少,海水鹽度高,C正確;降水量、蒸發(fā)量以及風向等均不是主要影響因素,ABD錯誤。故選C?!军c睛】影響海水鹽度的有降水量、蒸發(fā)量、徑流量、溶解度等因素:1、降水量越大,鹽度越低。2、蒸發(fā)量越大,鹽度越高。3、河口地區(qū)陸地徑流注入越多,鹽度越低。4、暖流流經(jīng)海區(qū)蒸發(fā)量偏大,鹽的溶解度也偏大,則鹽度偏高。灌淤土是指長期引用高泥沙含量灌溉水淤灌,然后翻耕,土層加厚而形成。讀我國灌淤土分布略圖。完成下面小題。45.與灌淤土成因相似的是()A.紫色土 B.紅壤 C.黑土 D.水稻土46.對于灌淤土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均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 B.土體比較深厚,色澤質地較均一C.屬于地帶性土壤 D.發(fā)育良好,不易發(fā)生鹽堿化現(xiàn)象【答案】45.D46.B【解析】45.灌淤土“引用高泥沙含量灌溉水淤灌”而成,即在原有土壤中加入高含量的泥沙,然后翻耕,屬于人類對原有土壤進行改造而形成的土壤。與之成因相似的是水稻土,水稻土是在原有紅壤的基礎上,通過人類活動進行改良而形成的肥沃的適宜水稻生長的土壤,故D正確。紫色土、紅壤、黑土都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形成的自然土壤,沒有人類的改良活動的參與,ABC錯誤。故選D。46.據(jù)圖可知,灌淤土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而西寧附近的灌淤土則不屬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A錯誤。根據(jù)材料“長期引用高泥沙含量灌溉水淤灌”、“土層加厚”可知,灌淤土土體比較深厚,色澤質地較均一,B正確。灌淤土屬于人類改造的土壤,不屬于地帶性土壤,C錯誤。西北地區(qū)光照充足,水分蒸發(fā)旺盛,加上灌溉較多,且土壤中泥沙含量多,對水的阻隔作用較差,水鹽運動較強,因此容易發(fā)生鹽堿化現(xiàn)象,D錯誤。故選B?!军c睛】灌淤土是中國半干旱地區(qū)平原中的主要土壤,一年一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