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頻考點131靈渠靈渠靈渠地處桂林興安縣境內,是我國聞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溝通了湘江〔長江水系〕與漓江〔珠江水系〕,為開發(fā)嶺南起了重要作用。靈渠為秦始皇嬴政所建,至今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其設計之精巧,令人贊美。靈渠由鏵〔huá〕嘴、大小天平、泄水天平、陡門、南北渠、秦堤等要緊工程組成。秦始皇為統(tǒng)一嶺南,命史祿于公元前219年至214年興修,歷代有修建。初名秦鑿渠,漓江上游為零水,亦稱零渠、靈渠,因在興安境內,又稱興安運河,唐后改今名。靈渠設計科學靈巧,工藝十分完美,與都江堰、鄭國渠被譽為“秦代三個偉大水利工程”,有“世界奇觀”之稱。靈渠的建成,保證秦軍南征糧食和物資供應,完成了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增設了桂林、象郡、南海3郡,擴大了版圖,促進了中原和嶺南經濟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的融合。即使到了今天,對航運、農田灌溉,仍然起著重要作用【拓展提升】靈渠位于桂林興安縣境內,是秦始皇為攻打百越時運輸糧食等物資而修建的。它是我國現(xiàn)存較完好且仍有利用價值的古水利工程之一,其南渠是連接湘江與大溶江的河段,全長33.15千米,落差30.26米。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對于南渠開挖并投入使用的自然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有()①河流落差大,利于船只順水入漓江②開挖新渠道距離長,工程量大③地勢較低,起伏小,工程難度?、軄啛釒Ъ撅L氣候,降水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如今靈渠作為水利工程功能明顯降低的是()A.旅游 B.航運 C.灌溉 D.供水【答案】1.C2.B【分析】1.由圖可知,南渠穿越地勢平坦的地區(qū),落差小且南渠連接大溶江和湘江,河段較短,工程量相對較小,故①②錯誤,③正確;南渠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較多,故④正確。綜合上述分析,C正確,ABD錯。故本題選C。2.隨著陸上交通的發(fā)展,靈渠航運功能逐漸降低,故B項正確。靈渠作為古代水利工程,旅游價值高,故A項錯誤;該地區(qū)位于季風氣候區(qū),降水不穩(wěn)定,因此靈渠灌溉和供水作用突出,故C、D兩項錯誤。故本題選B。靈渠修筑于秦朝,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靈渠由南北兩渠組成。靈渠采用鏵嘴(與大、小天平銜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壩)分水。鏵嘴與大、小天平(攔河壩,大天平即攔河壩的右部,小天平為攔河壩的左部)相連,三七分流,小部分通過南渠匯入漓江。其中,大、小天平的設計高度較低。如圖為靈渠南北兩渠分布圖和靈渠分水工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大天平和小天平設計的高度較低,主要是為了()A.降成本 B.排沙 C.航運 D.分洪4.靈渠建設的意義主要是()A.防止洪澇災害 B.降低泥沙含量 C.加強區(qū)域聯(lián)系 D.增加水源供給【答案】3.D4.C【分析】3.圖示范圍位于我國季風氣候區(qū),降水季節(jié)差異大,造成河流徑流季節(jié)差異明顯,分水之后,如果流量過大,可能對水利工程本身造成威脅,大、小天平設計高度較低,可以在汛期排泄過量的洪水,起到分洪的作用,D正確;古時的砌石壩高低成本差異不大,A錯誤;砌石壩無論高低,都有攔沙的作用,而不是排沙的作用,B錯誤;砌石壩無論高低都會對航運造成影響。C錯誤;故選D。4.湘江和漓江分別為長江和珠江的支流,靈渠的建設使兩大水系連為一體,方便了兩大流域之間的聯(lián)系,C正確。靈渠修壩較矮,對防止洪澇災害的作用不大,A錯誤;圖中植被覆蓋率較高,河流含沙量較小,不是主要為了降低泥沙含量,B錯誤;圖示區(qū)域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水源充足,不用修渠來增加水源供給,另外靈渠是穿通南嶺而建,南嶺地區(qū)人口稀少、經濟不發(fā)達,降水豐富,周邊果林需水少,也不必修渠引水。D錯誤。故選C。靈渠位于南嶺丘陵地帶,為秦始皇攻打百越時修建,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盤山渠道,通過修建高2.24米的人字形水壩,將湘江上游河水三七分流三分通過南渠入珠江水系的漓江,全長33.15千米,坡降0.09%。七分通過北渠歸長江水系的湘江,溝通了長江與珠江水系,加強了南嶺南北的政治、經濟交流。下圖示意靈渠及周邊區(qū)域。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5.靈渠開鑿的首要目的是()A.防洪 B.航運 C.灌溉 D.排污6.推測南渠選址的自然條件是()①地處低山丘陵,地勢較低②相對落差小,坡降?、劾矛F(xiàn)成河道,工程量?、苋杲邓?,水量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北渠河道彎曲主要是為了()A.減緩河流流速 B.增加灌溉面積C.促進泥沙沉積 D.減輕洪水災害【答案】5.B6.D7.A【分析】5.由材料可知靈渠位于南嶺丘陵地帶,為秦始皇攻打百越時修建,所以開鑿的首要目的為航運,B正確。防洪、灌溉、排污均不是主要目的,ACD錯誤。6.南渠修建的目的為運輸,由圖可知,該區(qū)域落差小適宜運輸,地勢低不是主要影響因素,落差小、坡度緩才是主要條件,①錯誤,②正確。由圖可知,南渠的修建并沒利用湘江故道,③錯誤。該區(qū)域為季風氣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④正確。故選擇D項。7.河道彎曲,流速減緩,有利于航運,A正確。河流流速慢,泥沙沉積,洪澇災害多發(fā),CD錯誤。河道流經的面積并沒有擴大,對灌溉面積影響小,B錯誤。靈渠鑿于秦代,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盤山渠道,靈渠分水壩設計為高2.24米的“人”字滾水壩,其將湘江三七分流,三分通過南渠入漓,七分通過北渠歸湘。下圖為靈渠水利工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8.“人”字滾水壩最可能的影響為()A.增加洪水期北渠的輸水流量 B.減少南渠的泥沙淤積C.減小湘江故道水量季節(jié)變化 D.增加河水對壩體侵蝕9.北渠航道如圖設計的作用主要是()A.降低水流速度 B.減輕泥沙的淤積C.縮短航行距離 D.增加枯水期流量【答案】8.B9.A【分析】8.由材料可知,“人”字壩高2.24米,在枯水期可以攔截湘江水,豐水期湘江水可以從壩頂溢流,從湘江故道流入湘江下游。所以洪水期增加的是湘江故道的輸水流量。A錯;“人”字壩使進入南渠的水量比較穩(wěn)定,從而增大了湘江故道的水量季節(jié)變化。C錯;設計為人字壩減少了河水對壩體的侵蝕,D錯;壩體精確分流,使得入南渠水僅占3成,而且壩體可以一定程度上攔阻泥沙,減少南渠泥沙淤積,B正確。故選B。9.由于“人”字壩的修建,加大了湘江故道的落差,船只無法越過“人”字壩進入南渠。另外開鑿一條彎曲的北渠作為航道,既能減小大壩附近湘江上下游的落差,降低水流速度,又能穩(wěn)定水量,確保通航的連續(xù)性,實現(xiàn)船只航行的目的,A正確,B、C、D錯。故選A。靈渠,古稱秦鑿渠,于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圖中陡門,是在南、北渠上用于壟高水位,蓄水通航,設陡距離近的約60米,遠的2千米。水涵,設于堤內,塊石砌筑,用于放水灌溉。讀靈渠示意圖?;卮鹣铝懈黝}。10.圖中從小天平將湘江水引人南渠又在泄水天平又回到湘江,下列說法合理的是A.能反應該地氣候降水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大的特點B.回補湘江水量C.灌溉南渠與湘江之間小部分農田D.主要防止南渠泥沙淤積問題11.靈渠北渠和湘江同向流動,很多人覺得北渠完全可以不修,直接利用湘江古河道,對其功能解釋合理的是A.主要是為了灌溉北渠周圍的大部分農田而修建B.中國古代為講究對稱性而修建,反映中國古代工程設計中的藝術靈感C.降低坡度,減緩流速,利于行船D.戰(zhàn)時備用通道,防止湘江航道太繁忙而修建【答案】10.A11.C【解析】10.泄水天平主要泄水說明為了解決進來水太多的問題如呆進水穩(wěn)定,就不需要這個設施,說明河流進水變化大,而該地處于季風氣候區(qū),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大,A正確;進去的水又調出來如果回補湘江,不如不調,B錯;材料可知,如果為灌溉農田,則當時應該叫水涵,C錯;泥沙淤積應該在引水之前最好,從圖中看應該在小天平以下,D錯。故選A。11.本題主要考查水利工程的功能。靈渠初期最主要的功能是運輸,當時修建要解決軍需運輸,A、B錯;由于湘江故道比較直,坡度大,當時逆水行舟很困難,為了降低坡度,就通過延長里程,減緩流速,達到逆流運輸目的,因此應為主要通道,而非備用通道,C正確,D錯誤。故選C。靈渠位于桂林興安縣境內,是秦始皇為攻打百越時運輸糧食等物資而修建的。它是我國現(xiàn)存較完好且仍有利用價值的古水利工程之一,其南渠是連接湘江與大溶江的河段,全長33.15千米,落差30.26米。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12.下列對于南渠開挖并投入使用的自然條件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地勢較低,起伏小,工程難度小②開挖新渠道距離長,工程量大③河流坡降大,利于船只順水進入漓江④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如今,靈渠作為水利工程功能明顯降低的是A.旅游 B.灌溉 C.航運 D.供水【答案】12.D13.C【解析】12.對于南渠開挖并投入使用的自然條件的敘述,有一條分水嶺相隔,地勢較低,起伏小,距離近,工程難度小,①對,②錯。河流坡降小,利于船只順水進入漓江,③錯。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④對。D對,A、B、C錯。故選D。13.靈渠是秦始皇為攻打百越時運輸糧食等物資而修建的,如今,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發(fā)展建設,靈渠作為水利工程功能明顯降低的是航運,C對。作為歷史遺跡,旅游功能可能增強,A錯。自然條件沒有明顯變化,灌溉、供水功能變化小,B、D錯。故選C。1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靈渠(圖1)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興安縣境內,始建于秦,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靈渠通過高2.24米的“人”字形天平壩(圖2)將湘江上游來水分為兩股,形成南渠和北渠兩條相互連通的航運水道(圖3),溝通了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每年洪水期,湘江上游來水漫過大、小天平,進入湘江故道。大壩修建后,南渠與湘江故道無法通航,故修建了北渠。北渠開鑿于湘江右岸寬闊平坦的階地上,北陡口高程211.8米,渠尾高程206.3米。(1)說明靈渠選址于圖1所示位置的理由。(2)分析北渠未沿直線開鑿而采取彎曲線路的原因。(3)現(xiàn)代交通的發(fā)展使靈渠的航運功能被逐漸取代。列舉目前靈渠的主要功能?!敬鸢浮浚?)漓江干流和湘江干流水位相差較小,且之間的分水嶺海拔較低,靈渠修建的難度較小,對技術要求較低(或工程量較少)。(2)北陡口與渠尾之間落差較大(高達5.5m),且直線推離較短;(蜿蜒而行,)可延長渠道,使坡降減小,流速減緩,利于航行。(3)灌溉、供水、旅游?!痉治觥浚?)靈渠選址于圖1所示位置能溝通漓江和湘江,距離近,減少施工量。而且海拔低,分水嶺低,技術難度小。(2)采取彎曲線路可以降低工程難度,而且降低坡度,延長線路,減緩流速,有利于航運。(3)水運速度慢,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泥沙淤積,使航運能力下降。鐵路、公路速度均較快,公路的靈活性強,近代鐵路、公路發(fā)展迅速,逐漸取代了水運。所以近代靈渠的航運地位下降。該地位于山區(qū),山區(qū)地形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隨著人口增加,耕地面積增大,農業(yè)用水需求增大。地處季風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易發(fā)生旱澇災害。從地形、氣候、需水量等方面分析,靈渠的灌溉、供水作用明顯增大。同時靠近珠三角,位于山區(qū),環(huán)境好,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旅游功能增大。1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靈渠又稱湘桂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溝通了湘江與漓江。通過“人”字形攔水壩及水道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即三分水量通過南渠流入漓江,七分水量通過北渠及湘江故道進入湘江。(1)漓江江水清澈見底,試分析其自然原因。(2)分別說出北渠及圖中水道的作用。(3)進入南渠的水不是直接用攔水壩,而是用“人”字形攔水壩,使湘江水通過回流進入南渠,試分析建“人”字形攔水壩的優(yōu)點?!敬鸢浮浚?)植被覆蓋率高;石灰?guī)r地區(qū),地表水易下滲轉化為地下水,再出露補給河水。(2)北渠:通航。水道:將南渠過多的水排到湘江(汛期分洪)。(3)有利于減少流水對大壩的沖擊,保護大壩的安全,起到對湘江水準確分流的作用;通過回流,避免泥沙進入南渠淤塞航道;洪水期有利于泄洪?!痉治觥浚?)河流水質好壞與區(qū)域植被狀況、河流自凈能力更新速度、河流所處的區(qū)域位置、地質地貌等有關。圖示地區(qū)位于我國南嶺附近,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植被茂盛,含沙量?。粸榭λ固氐孛?,河流補給來源除了地表水,還有地下水,地表水多經下滲過濾。(2)湘江水七分水量進入北渠,水量大,適合航運。水道連通南渠和湘江故道,起到分洪作用。(3)抓住關鍵詞“回流”,從工程安全、泥沙淤積、防洪泄洪等角度分析。人字形可減輕河水對壩體沖擊;可精準分流,保證南北渠合理水量;可減少泥沙進入南渠,避免泥沙淤積。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到湘江上游,為了解決南征部隊的糧餉運輸問題,決定派水利專家史祿領導“鑿渠運糧”,在五嶺之上開一條運河。材料二圖甲示意鏵堤:靈渠的樞紐工程,是在湘江內修建的一座滾水低壩,有大小天平石堤與其相連,形成“人”字形,鏵堤前銳后鈍,形似犁鏵,劈水分流。圖乙示意古人在渠中設立的陡門,裝上閘門,世界大壩專家委員會稱靈渠的陡門為“世界船閘之父”。圖丙示意靈渠的構成。圖丁示意靈渠附近區(qū)域水系。(1)根據(jù)圖丁中河流的流向描述所示區(qū)域的地勢特征。(2)當時開鑿線路繞道北渠和南渠而不是圖丙中虛線處,試分析原因。(3)為了解決湘江下游的糧草通過北渠經南渠到達珠江流域,古代水利工程人員如何使船“爬”上山?(4)近代以來,靈渠的航運地位已經顯著下降,而其灌溉作用卻明顯增強,試分析其原因?!敬鸢浮浚?)西側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所以地勢北時高南低,東側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所以地勢南高北低。(2)該地東西河流分屬不同水系,虛線之處應為分水嶺,地勢高,工程量巨大;古代技術水平低,施工難度巨大。(3)讓北渠河道迂回曲折,延長河道,降低坡度;在渠中設立了陡門;在湘江上游建立大小天平和鏵堤等分水工程,以使靈渠保持充足的水量。(4)航運地位下降的原因:水運速度慢,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泥沙淤積,使航運能力下降;鐵路、公路速度均較快,公路的靈活性強,兩者發(fā)展迅速,逐漸取代了水運。灌溉作用增大的原因:山區(qū)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人口增加,耕地面積增大,農業(yè)用水需求增大;地處季風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易發(fā)生旱澇災害,因而靈渠的灌溉作用明顯增大。(任答兩點即可)【詳解】(1)河流由支流注入干流,西側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地勢北時高南低。東側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地勢南高北低。(2)讀圖,該地東西河流分屬不同水系,虛線之處應為水系的分水嶺,地勢高,開鑿運河工程量巨大。古代建筑技術水平低,開鑿山嶺的施工難度巨大。所以繞道北渠和南渠而不是圖丙中虛線處。(3)使船“爬”上山的措施,包括讓北渠河道迂回曲折,延長河道,降低坡度,降低逆水航行的難度。在渠中設立了陡門,類似現(xiàn)在的船閘,提升水位。在湘江上游建立大小天平和鏵堤等分水工程,以使靈渠保持充足的水量,利于船只航行。(4)水運速度慢,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河道因泥沙淤積,使航運能力下降。鐵路、公路速度均較快,公路的靈活性強,現(xiàn)代交通方式的發(fā)展迅速,逐漸取代了水運。所以靈渠的航運地位下降。圖示位于山區(qū),山區(qū)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區(qū)域內人口增加,耕地面積增大,農業(yè)用水需求增大。地處季風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易發(fā)生旱澇災害,因而靈渠的灌溉作用明顯增大。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數(shù)學基礎知識體系的構建與教學方法
- 2025年度個人教育貸款延期支付合同3篇
- 教育領域中工業(yè)互聯(lián)網的安全培訓與推廣
- 2025年度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調整協(xié)議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借用及道路救援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飲企業(yè)員工培訓與職業(yè)發(fā)展合同6篇
- 江蘇2025年江蘇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博士專項招聘1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永州2025年湖南永州市零陵區(qū)引進急需緊缺專業(yè)人才66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楚雄2025年第一批云南楚雄南華縣緊密型縣域醫(yī)共體招聘編制外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探究式課堂中的教師角色與教學策略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簡便計算300題及答案
- 澳洲牛肉行業(yè)分析
- 老客戶的開發(fā)與技巧課件
- 計算機江蘇對口單招文化綜合理論試卷
- 成人學士學位英語單詞(史上全面)
- 26個英文字母書寫(手寫體)Word版
- KAPPA-實施方法課件
- GB/T 13813-2023煤礦用金屬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試驗方法和判定規(guī)則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結構鋼鍛件技術條件
- 高考英語課外積累:Hello,China《你好中國》1-20詞塊摘錄課件
- 航道整治課程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