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1頁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2頁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3頁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4頁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

(高三物理)一輪復習中要堅持做到一個不落,必需分清重難點

復習,下面由我為整理有關高考物理必考學問點(總結)的資料,盼

望對大家有所關心!

高考物理必考電學學問點總結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xl0-19C);帶電體電

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l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

靜電力常量k=9QxlO9N?m2/C2,QI、Q2:兩點電荷的電量(C),

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

用力,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

(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

(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

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二qE{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

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A-(|)B,UAB=WAB/q=-A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

1

所做的功(J),q:帶電量(C),

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j)A{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

巾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AEAB=EB-EA{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

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AEAB二-WAB二-qUAB(電勢能的增量

等于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C:電容(F),Q:電量(C),U:

電壓(兩極板電勢差XV)}

高考物理必考電學公式學問點

1.電流強度:I=q/t{l: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通過導體橫載面

的電量(C),t:時間⑸}

2.歐姆定律:l=U/R{l: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

導體阻值(Q)}

3.電阻、電阻定律:R=pL/S{p:電阻率(Q?m),L:導體的長度(m),

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l=E/(r+R)或E=lr+IR也可以是E=U內+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Q),r:電

源內阻(0))

5.電功與電功率:W=Ul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

2

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l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

電阻值(Q),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于l=U/R,W=Q,因此W=Q=Ult=l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r]=P

出/P總

{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q:電源效

率}

9.電路的串/并聯串聯電路(P、U與R成正比)并武電路(P、I與R

成反比)

高考物理學問點

1、大的物體不肯定不能看成質點,小的物體不肯定能看成質點。

2、參考系不肯定是不動的,只是假定為不動的物體。

3、在時間軸上n秒時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時間,

是第n個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時刻。

4、物體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不肯定等于路程。

5、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

的是短橫線,應調整一下振針距復寫紙的高度,使之增大一點。

6、使用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wěn)定后,

再釋放紙帶。

7、物體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肯定大。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其

加速度不肯定為零。物體的速度變化大,其加速度不肯定大。

3

8、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時,速度可

能減小。9、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加速度不肯定為零。

10、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肯定與速度方向相同,也不肯定在同始

終線上。

11、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12、圖上兩圖線相交的點,不是相遇點,只是在這一時刻相等。

13、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解題前先搞清兩坐標軸各代

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圖象與速度圖象混淆。

14、找準追及問題的臨界條件,如位移關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圖象解題時要留意圖線相交的點是速度相等的點而不

是相遇處。

16、桿的彈力方向不肯定沿桿。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當阻力,也可充當動力。

18、滑動摩擦力只以口和N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和物體的運

動狀態(tài)無關。

19、靜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變性,在分析有關靜摩擦力的

問題時簡單出錯。

20、使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與細繩

套在同始終線上,彈簧與木板面平行,避開彈簧與彈簧測力計外殼、

彈簧測力計限位卡之間有摩擦。

21、合力不肯定大于分力,分力不肯定小于合力。

22、三個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和,最小值不肯定是

4

三個力的數值之差,要先推斷能否為零。

23、兩個力合成一個力的結果是惟一的,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的

狀況不惟一,可以有多種分解方式。

24、物體在粗糙斜面上向前運動,并不肯定受到向前的力,認為

物體向前運動會存在一種向前的沖力的說法是錯誤的。

25、全部認為慣性與運動狀態(tài)有關的想法都是錯誤的,由于慣性

只與物體質量有關。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不是一種力,物體

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慣性。

26、牛頓其次定律在力學中的應用廣泛,也有局限性,對于微觀

的高速運動的物體不適用,只適用于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

27、用牛頓其次定律解決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關鍵在于正確

地求出加速度,計算合外力時要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

力。

28、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

重只是視重的變化,物體的實重沒有轉變。

29、推斷超重、失重時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

向上還是向下。

30、兩個相關聯的物體,其中一個處于超(失)重狀態(tài),整體對支

持面的壓力也會比重力大(?。?/p>

高三物理一輪復習方方案如下

在高三物理一輪復習中要堅持做到一個不落,有所側重。

一個不落是說不能遺漏任何一個小要點,由于一輪復習的目的就

5

是打基礎,時間也足夠長,所以肯定要全面復習,高三物理教材上每

句話都要思索。但這并不是要把全部學問一視同仁,而是應當根據考

綱對那些基礎的而又比較難的章節(jié)多下些功夫。

物理學中更難學的還是力學,由于同學很有可能混淆不同的概念,

究竟物理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始終比較抽象。所以,同學們做題的視乎

有時候甚至是運用到自己的(想象力)。狀況不同,對力的分析也不

一樣。對于這些比較難的專題同學們就應當多花一點時間去學習。

另外,在高三物理一輪復習階段,盡量將自己的學問融合在一起。

由于考卷上的題目大部分會涉及到不同的學問,這時候我們的物理綜

合力量就顯得和重要了。不會由于某一個學問點不知道就解不出題目O

還有電學,運動學等科目,這學問點也簡單被人家忽視。高三物

理一輪復習是一次全面而又系統(tǒng)的復習,假如在這段時間你沒有抓住

機會復習物理那些自己不懂的基礎學問,日后它就很可能成為你的高

三失分點。

高考物理必考學問點總結歸納相關(文章):

L高考物理復習學問點總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