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1頁
江蘇省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2頁
江蘇省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3頁
江蘇省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4頁
江蘇省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語文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常州市教育學會學業(yè)水平監(jiān)測高一語文2024年1月注意:本試卷共9頁,23小題,滿分150分??荚嚂r間150分鐘。請按照題號將答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相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了不起的漢字,迎來“最好的時代”——專訪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黃德寬記者:一種文字對一個國家、民族來說,意味著什么?黃德寬:人類歷史上使用的文字,既有產(chǎn)生于本土的自源文字,也有借自其他文字系統(tǒng)發(fā)展而來的借源文字。對自源文字體系而言,文字是歷史、社會、審美和民族深層心理結(jié)構(gòu)的綜合,它的發(fā)明和使用,標志著一個國家和民族進入到文明時代。漢字是從中華文化沃土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自源文字,與中華文明的進程相伴隨,記錄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發(fā)展的歷史過程。漢字記載下的汗牛充棟的歷代典籍,對中華文明的傳承發(fā)展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記者:那么,漢字到底起源于何時?黃德寬:根據(jù)現(xiàn)代考古發(fā)現(xiàn)和歷史記載,可以肯定,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漢字就已經(jīng)形成了。比如,《史記》對夏代世系就有詳細記載,這透露出司馬遷撰寫《夏本紀》時,可能依據(jù)了流傳下來的早期文字記錄?,F(xiàn)代考古發(fā)現(xiàn),我國多個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出現(xiàn)了與文字起源關(guān)系密切的刻畫符號。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fā)現(xiàn)的“文”“邑”“辰”等文字符號(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盡管學術(shù)界在如何釋讀上還有不同意見,但這些字是目前能見到的最早漢字樣本是沒有疑問的。記者:同樣是古老的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都早早消亡了。漢字為何擁有這么強的生命力?黃德寬:一種文字的衰亡,其主要原因是創(chuàng)造出這種文字的文明衰落了乃至消亡了。而漢字之所以能歷久彌新,永葆生機,中華文明的世代傳承、生生不息是最根本的原因。另一方面,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它的功能和使命是記載不斷變化發(fā)展的語言和社會生活。漢字能保持生命力的內(nèi)在原因,在于它能很好地適應漢語的各種變化,不斷完善其記錄語言的功能。從現(xiàn)實看,漢字也完全能適應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其工具屬性。記者:但是,在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漢字也經(jīng)歷過危機。黃德寬:的確。漢字經(jīng)歷了不斷突破自我發(fā)展困境的歷程,并且度過了存廢危機才有了今天的發(fā)展。漢字的發(fā)展,首先遇到的便是構(gòu)形的困境。漢字早期的構(gòu)造主要運用以形表意的方法,如運用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法來構(gòu)造文字符號。但這種造字方式有很大局限性,不僅符號眾多,而且復雜的抽象概念以及語言中的虛詞等無形可象的,就難以構(gòu)造記錄符號,從而陷于構(gòu)形的困境。先人們通過運用“同音假借”和形聲造字法,使?jié)h字實現(xiàn)了構(gòu)形困境的突破。形聲造字法的發(fā)展完善,從根本上解決了漢字符號生成的機制問題,使得漢字符號可以適應時代發(fā)展而生生不息。漢字發(fā)展的第二個困境是書寫和閱讀效率之間的矛盾。往往字的構(gòu)形越復雜,符號自身提供的信息就越豐富,辨識就更容易,對閱讀理解字義也更有利。但形體符號太復雜,會影響書寫效率。因此,漢字形體符號的省簡就成為貫穿漢字體系發(fā)展的主線。與此同步,漢字系統(tǒng)通過形聲字發(fā)展和構(gòu)形模式的單一化(形聲化),使以形符示義和以聲符記音相統(tǒng)一,從而突破書寫與閱讀效率相矛盾的困境。漢字真正面臨的危機,是清末西方文化沖擊下形成的漢字改革運動,到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時期將漢字改革推向了高潮。當時,中華民族陷入深重危機,一些人將中國積貧積弱的原因歸結(jié)為科技教育落后,而科技教育落后是因為漢字繁難。一時間,各種漢字改革方案紛紛面世,改革漢字乃至廢除漢字成為這一時代的主流聲音。新中國成立之后,隨著國家的強盛和繁榮,回過頭來看,人們發(fā)現(xiàn),之前的時代對漢字的否定,實際上是由于民族正面臨存亡危機,喪失對自身文化的信心,從而導致對漢字認識上出現(xiàn)了偏差。伴隨著中華民族復興和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偉大歷史進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地位重新得到了認識,古老的漢字也經(jīng)歷了規(guī)范化、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shè),在新時代再一次展現(xiàn)出其強大的生命力。記者:步入信息化時代,當人們習慣于打字之后,就容易提筆忘字。這么下去,人們以后是不是都不會寫字了?黃德寬:一方面,我們要相信漢字的傳承亦是中華文化的傳承,文化的力量不可抗拒,不必過分擔憂。與此同時,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我們應當有意識地加強漢字教育,有意識地適當做一些日常習慣上的改變,避免書寫功能的下降。我們不妨把書寫作為一種享受、一種審美,作為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來彌補信息化時代下少有書寫機會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也確實要改進和加強語文教育,尤其是義務(wù)教育階段的漢字教學。不能只教漢字怎么寫,還要告訴學生這個字為什么這么寫,要兼顧漢字背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nèi)涵。(《解放日報》2021年9月3日,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借源文字是借自其他文字系統(tǒng)發(fā)展而來的,它與本國文化基本沒有關(guān)系。B.漢字既是中華文明發(fā)展的產(chǎn)物,也對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C.漢字能夠隨時代而變化發(fā)展,說明漢字本身還不穩(wěn)定,有很強的可塑性。D.漢字早期運用以形表意的方法來構(gòu)形,這種構(gòu)形產(chǎn)生的文字就是象形字。2.以形表意作為一種造字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形表意導致構(gòu)形符號眾多,這就增加了人們識字、寫字的困難。B.虛詞是無形可象的,運用以形表意的方法造字就難以構(gòu)造記錄符號。C.漢字系統(tǒng)通過發(fā)展形聲字從根本上突破了漢字符號生成的機制問題。D.以形表意會使文字符號增多,而形聲字的發(fā)展則使?jié)h字數(shù)量增長變緩。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漢字生命力強,內(nèi)在原因是其工具屬性強,從而更能完全適應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B.由繁體字到簡化字的改革,體現(xiàn)了省簡形體符號這一貫穿漢字體系發(fā)展的主線。C.上世紀初漢字存廢之爭,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學者喪失文化自信和基本學術(shù)操守。D.當代社會應加強漢字教育,避免書寫功能下降,增加書寫機會,減少電子輸入。4.關(guān)于漢字起源于何時這個問題,黃德寬先生給出了什么結(jié)論?他是如何說明這個結(jié)論的可靠性的?5.媒體就漢字有關(guān)話題對黃德寬先生進行專訪有哪些價值和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概括其意圖?!敬鸢浮?.B2.D3.B4.①結(jié)論: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漢字就已經(jīng)形成了。②論證: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列舉司馬遷撰寫《夏本紀》可能依據(jù)早期文字記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的刻畫符號,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fā)現(xiàn)的“文”“邑”“辰”等文字符號等對論點進行論證,論證具體有力,增強了說服力。5.①指出漢字起源早,并且在中華文明的時代傳承中永葆生機,有利于人們正確認識漢字。②指出了漢字對于中華文明的傳承發(fā)展的巨大作用,有利于人們增強文化自信。③緊密結(jié)合時代特征,有利于引導人們在信息化時代解決漢字書寫問題?!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A.“它與本國文化基本沒有關(guān)系”錯誤,曲解文意。由“也有借自其他文字系統(tǒng)發(fā)展而來的借源文字”可知,借源文字是借自其它文字系統(tǒng),然后在本國發(fā)展,因此與本國文化是有關(guān)系的。C.“說明漢字本身還不穩(wěn)定”錯誤,曲解文意。由“漢字能保持生命力的內(nèi)在原因,在于它能很好地適應漢語的各種變化,不斷完善其記錄語言的功能”可知,漢字隨時代發(fā)展而變化是其能保持生命力的原因,并不是為了說明“漢字本身還不穩(wěn)定”。D.“漢字早期運用以形表意的方法來構(gòu)形”錯誤,曲解文意。由“漢字早期的構(gòu)造主要運用以形表意的方法,如運用象形、指事、會意等造字法來構(gòu)造文字符號”可知,漢字早期“主要”是運用以形表意的方法,選項刪掉了限制詞,改變了文意。故選B。【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而形聲字的發(fā)展則使?jié)h字數(shù)量增長變緩”錯誤,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由“先人們通過運用‘同音假借’和形聲造字法,使?jié)h字實現(xiàn)了構(gòu)形困境的突破?!瓘母旧辖鉀Q了漢字符號生成的機制問題,使得漢字符號可以適應時代發(fā)展而生生不息”可知,原文介紹了形聲字發(fā)展的優(yōu)勢,并未說明形聲字的發(fā)展“使?jié)h字數(shù)量增長變緩”。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內(nèi)在原因是其工具屬性強”錯誤,強加因果。由“漢字能保持生命力的內(nèi)在原因,在于它能很好地適應漢語的各種變化,不斷完善其記錄語言的功能。從現(xiàn)實看,漢字也完全能適應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其工具屬性”可知,內(nèi)在原因是“能很好地適應漢語的各種變化,不斷完善其記錄語言的功能”。C.“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學者喪失文化自信和基本學術(shù)操守”錯誤,張冠李戴,無中生有。由“實際上是由于民族正面臨存亡危機,喪失對自身文化的信心”可知,是因為“民族”“喪失對自身文化的信心”,并且文中沒有表明是“部分學者喪失”“基本學術(shù)操守”。D.“增加書寫機會,減少電子輸入”錯誤,無中生有,曲解文意。由“我們也確實要改進和加強語文教育,尤其是義務(wù)教育階段的漢字教學。不能只教漢字怎么寫,還要告訴學生這個字為什么這么寫,要兼顧漢字背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nèi)涵”可知,原文并未表明要“增加書寫機會,減少電子輸入”。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和分析文本論證方法的能力。結(jié)論:由“根據(jù)現(xiàn)代考古發(fā)現(xiàn)和歷史記載,可以肯定,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漢字就已經(jīng)形成了”可知,黃德寬先生的結(jié)論是: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漢字就已經(jīng)形成了。論證:為了證明論點,黃德寬先生接連使用了三個例子,第一個是“《史記》……這透露出司馬遷撰寫《夏本紀》時,可能依據(jù)了流傳下來的早期文字記錄”;第二個是“現(xiàn)代考古發(fā)現(xiàn),我國多個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出現(xiàn)了與文字起源關(guān)系密切的刻畫符號”;第三個是“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fā)現(xiàn)的‘文’‘邑’‘辰’等文字符號”。這些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實論據(jù),確鑿、充分,具體有力地證明了“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漢字就已經(jīng)形成了”這一論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文本社會價值和影響、分析文本意圖的能力。本題要求學生分析評價文本的社會價值和媒體的意圖,需要結(jié)合媒體提問的問題和黃德寬先生的回答,以及當今時代的特點進行分析。首先,對于漢字起源問題,部分國人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對漢字的作用也相對模糊。由“根據(jù)現(xiàn)代考古發(fā)現(xiàn)和歷史記載,可以肯定,至少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漢字就已經(jīng)形成了”“同樣是古老的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都早早消亡了。漢字為何擁有這么強的生命力”“漢字能保持生命力的內(nèi)在原因,在于它能很好地適應漢語的各種變化,不斷完善其記錄語言的功能”可知,媒體針對漢字起源、漢字具有較強生命的原因進行提問,有利于人們正確認識漢字,明白漢字在中華文明的時代傳承中永葆生機的原因,從而更好地對其進行傳承。其次,漢字經(jīng)歷過多次危機,尤其是漢字改革運動,這說明國人的文化自信存在一定問題。由“但是,在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漢字也經(jīng)歷過危機”“實際上是由于民族正面臨存亡危機,喪失對自身文化的信心,從而導致對漢字認識上出現(xiàn)了偏差”“它的功能和使命是記載不斷變化發(fā)展的語言和社會生活”可知,一問一答之中,引導人們明確漢字對于中華文明的傳承發(fā)展的巨大作用,有利于人們增強文化自信。這在當今社會尤為重要。再次,當今時代特點是信息化,人們習慣于打字,這并不利于漢字的傳承與發(fā)展。由“步入信息化時代,當人們習慣于打字之后,就容易提筆忘字。這么下去,人們以后是不是都不會寫字了”“與此同時,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我們應當有意識地加強漢字教育,有意識地適當做一些日常習慣上的改變,避免書寫功能的下降”“不能只教漢字怎么寫,還要告訴學生這個字為什么這么寫,要兼顧漢字背后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nèi)涵”等可知,媒體的提問緊密結(jié)合時代特征,黃德寬先生的回答為當今時代如何正確書寫漢字,如何改進和加強語文教育等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引導人們在信息化時代解決漢字書寫問題。(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尋找黨證李駿在我記憶中,六大爺是我們本吳莊里最可憐的一個人了。而說起來,六大爺還是村莊里讀過書的人啊,他為什么就不受大家待見呢?問題就出在本吳莊的多數(shù)人認為,六大爺既蠢又愚。說他蠢,是六大爺不會種田。而說他愚,是六大爺見到人,不會察顏觀色,也不管人家笑不笑話他,他動不動就開始搖頭晃腦地吟上幾首打油詩,“天上下雨又打雷,今天正好去積肥。肥多稻谷長得壯,打得糧來不吃虧”。結(jié)果,人家沒笑,六大爺卻自己笑了。我們本吳莊的人性格向來以直著名,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時間一長,大家見了六大爺,都是“嘴里呸來眉上皺”,能夠躲避,絕不迎面相逢。如此時間一長,六大爺不僅在村子里成年人中沒地位,在小孩子面前也沒有權(quán)威??删褪沁@樣一個爺爺不疼、姥姥不親的六大爺,居然在村莊里一直說自己入了黨,是個黨員!為此,他曾經(jīng)還多次找到大隊部,要求置辦黨證,重新恢復黨的組織生活!這話擱誰信???不僅組織上不信,外面的人不信,甚至連六大爺家里的人都不信!“你什么時候入的黨?真是牛皮吹上了天,也不怕上稅?”村里的人都這樣譏笑他。如果在其他的方面笑話他,六大爺眼睛一橫一斜,也看不出氣惱,一帶而過。但唯獨在他是不是黨員的問題上,誰笑話六大爺,六大爺便與誰急!“你以為我說的是玩笑嗎?我在1942年入的黨,那還有假嗎?”六大爺一說,氣得胡子都直了起來,平時笑瞇瞇的眼睛,倏爾便亮了起來。有逗六大爺玩的,便繼續(xù)耍他:“啊,你是黨員!那你怎么入的黨呢?介紹人是誰呢?”六大爺說:“我是1942年入的黨,介紹人叫張洪學……”六大爺說的介紹人,誰也不認識,他自己說死了,大家查無對證,更是沒人信他的?!澳悄阍鯓訁⒓痈锩哪兀俊薄拔覐淖x書時就開始參加革命了,負責傳遞情報。我是地下交通員。”六大爺話音剛落,便有一陣哄笑聲在村莊揚起,飄向半空。從此以后,村子里如果有人不相信另外一個人說的話,就會拿六大爺來開涮:“你以為你是六大爺?你以為你是黨員???”我與村里人不同,從上小學開始,便與六大爺關(guān)系不錯。因為我不認識的字,寫不清的筆劃,經(jīng)常得向他請教。后來做家庭作業(yè)時,六大爺把撿來的煙盒,鋪開弄干凈后,主動送給我當草稿紙用。那時的煙盒都是軟紙,很少有硬盒的,寫上去的字跡很流暢,我很喜歡。僅僅因為這個,我與六大爺便拉近了距離,成為村子里唯一可以與他說話和交流的人。六大爺每天見到我背著書包上學,便對我說:“小伙,好好學習啊。等將來有出息了,給你六大爺平平反,順便給我寫個傳記?!蔽艺f:“你為什么不自己寫呢?”六大爺說:“自己給自己寫,有吹牛的成分,傳記要他人寫才公正?!蔽倚敝鄄惶嘈诺貑査骸澳悄阏f你是共產(chǎn)黨,什么時候參加革命的呢?在革命隊伍里干什么呢?”六大爺這下來勁了。他好不容易找到聽眾,便拉著我說:“伢啊伢,來來來,我給你說一說。”六大爺這“一說”,時間總是很長很長。就像是今天電視上的“開講啦”,只要一開始,就有可能沒完沒了。所以六大爺講的故事,我基本上也是在漫長的歲月中斷斷續(xù)續(xù)地聽完的。后來,我成了本吳莊解放后第一個去當兵的人,六大爺是送了又送,說了又說,還希望我在部隊里好好干,將來當了大官,能為他平反。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好。因為村莊里的人都認為,六大爺總說自己是共產(chǎn)黨員,想到城里當干部,是為了逃避種田。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我在西藏高原當兵的第二年,家里突然來信提到,六大爺死了。此后,我回去探家,見不到六大爺,心里總是空空落落,像是少了什么。我父親說:“你有什么少的?你六大爺死后,村里好像從來沒有這個人似的,送葬時除了你六奶奶號啕大哭外,沒有人為他掉淚?!敝笥质菐啄赀^去,到了1999年的秋天,我突然接到從老家打來的電話。電話里傳來一個特別驚人的消息:六大爺?shù)娜朦h證明找到了?、傥衣牶蠹刃老?,又嘆息。第二年的清明,我專門請假回了一趟故鄉(xiāng)。來到墳地,我先給六大爺?shù)膲炁嗔伺嗤?,然后給他又燒了一堆火紙,并點燃了一串長長的掛鞭。鞭炮聲過后,我在六大爺墳前跪下來,一邊磕頭一邊對他說:“共產(chǎn)黨員六大爺,您安息吧?!贝藭r在我們本吳莊,一撥又一撥的人開始出去打工了,對于誰是不是一個黨員,看得并不怎么重要。但我覺得,在六大爺?shù)膲烆^,在那塊墓碑上,是不是應該加上“共產(chǎn)黨員”這樣四個字?如果墓碑變成“共產(chǎn)黨員李慶厚之墓”,不是正好了卻六大爺生前奢望已久的愿望么?我去找了六大爺?shù)娜齻€兒子。但他們覺得麻煩。特別是小兒子,剛好從武漢打工回來,他冷冷地說:“人都死了這么多年了,刻那個有什么用?只有村干部才在乎是不是黨員,至于我們普通老百姓,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行了?!雹谖衣牶笠粫r無語,淚水順著臉頰無聲地流了下來。(《長江文藝》2021年第7期,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六大爺在本吳莊不受待見,是因為他既蠢且愚。B.不相信別人就拿六大爺開涮,體現(xiàn)了本吳莊人性格直的特點。C.“我”聽了六大爺講述自己的革命故事之后,就已經(jīng)相信他真的是黨員了。D.除了六奶奶之外沒人為六大爺?shù)乃赖粞蹨I,這寫出了本吳莊人的冷漠。7.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沒有交代六大爺究竟是怎樣入的黨,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B.小說情節(jié)推進過程中發(fā)生了多次反轉(zhuǎn),增添了人物命運的悲劇意味。C.六大爺?shù)墓适掠幸欢ǖ臅r間跨度,小說通過“我”的講述將其串聯(lián)起來。D.村里的人對六大爺?shù)膽B(tài)度和六大爺三個兒子對他的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對比。8.文中兩處畫線語句分別表達了“我”怎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9.小說中的社會環(huán)境是塑造人物、表現(xiàn)主題的重要元素,請結(jié)合作品內(nèi)容簡要分析?!敬鸢浮?.C7.D8.①“我”為六大爺?shù)狞h員身份終于得到證明而欣喜,同時也為六大爺沒能在有生之年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而遺憾。②我為六大爺終究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無法實現(xiàn)夙愿而遺憾,為六大爺?shù)膬鹤拥热罕娭辉诤踝约旱纳睿h的意識淡化、精神狹隘感到悲傷。9.①塑造人物方面:1942年,中國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六大爺清楚地記得自己入黨的時間、介紹人等;解放后,即使眾人懷疑和嘲笑,但六大爺依然堅持要證明黨員身份。說明他是一個勇于革命、思想積極、對黨有著無比的崇敬和忠誠的老黨員。②表現(xiàn)主題方面:本吳莊一撥又一撥的人開始出去打工了,對于誰是不是一個黨員,看得并不怎么重要,甚至連六大爺?shù)膬鹤右膊⒉辉谝飧赣H是不是黨員。這些人與六大爺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老一輩黨員的崇敬之情,以及對當代群眾在物質(zhì)利益的刺激下,黨的意識淡化、精神狹隘的擔憂?!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理解小說內(nèi)容的能力。A.“是因為他既蠢且愚”錯誤,“本吳莊的多數(shù)人認為,六大爺既蠢又愚”并不能說明六大爺真的既蠢且愚。B.“體現(xiàn)了本吳莊人性格直的特點”錯誤,不相信別人就拿六大爺開涮說明本吳莊人不相信六大爺是黨員,并不能體現(xiàn)“本吳莊人性格直的特點”。D.“這寫出了本吳莊人的冷漠”錯誤,依據(jù)“我們本吳莊的人性格向來以直著名,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可知,作者認為本吳莊人是性子直,而非冷漠。故選C【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D.“形成了鮮明對比”錯誤,村里的人曾經(jīng)對六大爺?shù)纳矸荼硎緫岩桑鬆斎齻€兒子也并不在乎父親是否是黨員,所以二者并非“形成了鮮明對比”。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理解①句應抓住“欣喜”和“嘆息”兩個詞語。結(jié)合“小伙,好好學習啊。等將來有出息了,給你六大爺平平反,順便給我寫個傳記”可知,“欣喜”是因為六大爺?shù)狞h員身份終于得到了證明;結(jié)合“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我在西藏高原當兵的第二年,家里突然來信提到,六大爺死了”“如果墓碑變成“共產(chǎn)黨員李慶厚之墓”,不是正好了卻六大爺生前奢望已久的愿望么?”可知,嘆息是為六大爺沒能在有生之年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而遺憾。理解②句應重點把握“眼淚”一詞。結(jié)合前文的“但他們覺得麻煩。特別是小兒子,剛好從武漢打工回來,他冷冷地說:‘人都死了這么多年了,刻那個有什么用?只有村干部才在乎是不是黨員,至于我們普通老百姓,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行了?!笨芍?,這眼淚包含六大爺終究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無法實現(xiàn)夙愿的遺憾,也包含對六大爺?shù)膬鹤拥热罕娭辉诤踝约旱纳?,黨的意識淡化、精神狹隘狀態(tài)的悲傷?!?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環(huán)境描寫作用的能力。首先找出小說中的社會環(huán)境描寫:1942年的歷史背景;和20世紀末,“一撥又一撥的人開始出去打工了,對于誰是不是一個黨員,看得并不怎么重要”。1942年,中國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你以為我說的是玩笑嗎?我在1942年入的黨,那還有假嗎?”“我是1942年入的黨,介紹人叫張洪學……”“我從讀書時就開始參加革命了,負責傳遞情報。我是地下交通員”,六大爺清楚地記得自己入黨的時間、介紹人等?!靶』?,好好學習啊。等將來有出息了,給你六大爺平平反,順便給我寫個傳記”,解放后,即使眾人懷疑和嘲笑,但六大爺依然堅持要證明黨員身份。說明他是一個勇于革命、思想積極、對黨有著無比的崇敬和忠誠的老黨員。“此時在我們本吳莊,一撥又一撥的人開始出去打工了,對于誰是不是一個黨員,看得并不怎么重要”“但他們覺得麻煩。特別是小兒子,剛好從武漢打工回來,他冷冷地說:‘人都死了這么多年了,刻那個有什么用?只有村干部才在乎是不是黨員,至于我們普通老百姓,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行了。’”,本吳莊一撥又一撥的人開始出去打工了,對于誰是不是一個黨員,看得并不怎么重要,甚至連六大爺?shù)膬鹤右膊⒉辉谝飧赣H是不是黨員。這些人與六大爺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老一輩黨員的崇敬之情,以及對當代群眾在物質(zhì)利益的刺激下,黨的意識淡化、精神狹隘的擔憂。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二十一日,宗元白:辱書云,欲相師。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仆自卜固無?。患倭钣腥?,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shù)矣。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shù)州,數(shù)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聞?wù)摺=耥n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鬧取怒乎?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數(shù)百年來,人不復行。近有孫昌胤者,獨發(fā)憤行之。既成禮,明日造朝,至外庭,薦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畢?!睉呦虘撊?。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曰:“何預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何哉?獨為所不為也。今之命師者大類此。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雖仆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茍亟來以廣是道,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又何以師云爾哉?取其實而去其名,無招越蜀吠怪,而為外廷所笑,則幸矣。宗元復白。(節(jié)選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顧吠者A犬耳B度今天下C不吠者D幾人E而誰F敢炫怪G于群目H以召鬧取怒乎?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相,表動作偏指一方,與《短歌行》“枉用相存”中“相”意思不同。B.蠻夷,古代對四方邊遠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文中指柳宗元當時居住地。C.蒼黃,指匆促慌張,與《京口北固亭懷古》“贏得倉皇北顧”中的“倉皇”意思相同。D.冠禮,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的加冠之禮,表示其成人。在唐代已不流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回復韋中立,交代自己不敢為師的真正原因:道德修養(yǎng)不深厚,學業(yè)淺薄。B.韓愈不順流俗,收召后學,作《師說》,結(jié)果招致世人笑罵攻擊,被視為狂人。C.本文說理時,把反對師道人比作吠日吠雪的狗,透露出其批判的尖銳和力量。D.孫昌胤行“冠禮”遭恥笑,揭示了當時官場的丑態(tài),使人想到“為師”的險境。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仆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2)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何哉?獨為所不為也。14.柳宗元和韓愈對待做老師的態(tài)度一樣嗎?結(jié)合文本說說你的依據(jù)?!敬鸢浮?0.BEH11.A12.A13.(1)我自估量本來就沒有什么可取的東西,假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別人的老師。(2)天下的人不因此去責難京兆尹鄭叔則,反而嘲笑孫昌胤,這是為什么呢?只是因為孫昌胤做了別人所不做的事。14.①《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柳宗元先是反復強調(diào)自己“不敢為人師”,但是他又提出可采取為師之實,不必講求老師之名的辦法,所以是表面上拒絕,實際上也達到了行師道的目的。②《師說》中韓愈通過對比分析,解釋了“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原因,尖銳批評了時人的偏見,又指出圣人亦有師,因而對李蟠的求師,大加贊賞,欣然答應。可見韓愈是積極為師的?!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只不過感到驚怪而狂叫的是狗罷了!試想當今天下見到奇異的事情不像狗那樣亂叫的能有幾個人,因而誰又敢在眾人眼前顯出自己與眾不同,來招惹人們的喧嘩和惱怒呢?“耳”一般為句末助詞,譯為“罷了”,故應在B處斷開;“今天下不吠者幾人”作“度”的賓語,句意完整,故應在E處斷開;“炫怪于群目”為狀語后置結(jié)構(gòu),且“以”為連詞“來”,連接前后兩個句子,故應在H處斷開。故BEH三處應斷句?!?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A.錯誤。相,表動作偏指一方,我。兩句中的“相”意思相同。句意:想要認我做老師。/屈駕前來探望我。B.正確。C.正確。蒼黃,指匆促慌張。/“倉皇”也作“倉惶”、“蒼黃”、“蒼皇”,指匆促慌張。句意:這幾個州的狗,都驚慌地叫著咬著,瘋狂奔跑了好幾天。/結(jié)果只落得??回顧追兵,驚慌失措。D.正確。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交代自己不敢為師的真正原因:道德修養(yǎng)不深厚,學業(yè)淺薄”曲解文意,原文柳宗元說“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仆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這只是柳宗元謙虛的說法,不能算作他不敢為師的真正原因。故選A?!?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仆”,我,自謙的說法;“卜”,估量;“固”,本來。(2)“以”,因;“非”,責難;“快”,取笑,嘲笑;第一個“為”,因為?!?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韓愈的《師說》抨擊世俗,倡導師道,表現(xiàn)韓愈銳意進取,積極收招后學。柳宗元向韋中立諄諄教誨文道,對學子有拳拳扶掖之心,這是與韓愈一致的。柳宗元說韓愈愿做“蜀之日”,而自己不愿為“越之雪”,是因為他愿意取師道之實,棄師道之名。這和韓愈的積極為師不同。結(jié)合《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仆道不篤,業(yè)甚淺近,環(huán)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可知,柳宗元先是反復強調(diào)自己“不敢為人師”;然后在結(jié)尾段中“茍亟來以廣是道,子不有得焉,則我得矣,又何以師云爾哉?取其實而去其名”提出可采取為師之實,不必講求老師之名的辦法,所以是表面上拒絕,實際上也達到了行師道的目的?!稁熣f》精辟地論述了擇師的標準:“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平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表n愈認為稱之為教師之人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無論社會地位高低,無論年齡大小,誰擁有“道”,誰就可以為師。韓愈提出“道”是衡量和選擇教師的根本標準,因此,他要求教師首先忠于道,才能傳道。韓愈強調(diào)“師道”正是對當時“恥學于師”不良社會風氣的批判,這在當時社會背景下有著很大的積極意義。然后韓愈通過對比分析,解釋了“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原因,尖銳批評了時人的偏見;緊接著用“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來指出圣人亦有師,于是對李蟠的求師,大加贊賞,“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最終欣然答應其要求。參考譯文:二十一日,宗元說:承蒙您來信說,想要認我做老師。我的道德修養(yǎng)不深,學識非常淺薄,從各方面審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你學習的東西。雖然經(jīng)常喜歡發(fā)些議論,寫點文章,但我自己也不認為都是正確的。沒有想到您從京城來到偏遠的永州,竟幸運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來就沒有什么可取的東西,假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別人的老師。做一般人的老師尚且不敢,哪里敢做您的老師呢?孟子說,人們的毛病,在于喜歡充當別人的老師。從魏、晉以來,人們更加不尊奉老師。在當今的時代,沒聽說還有老師,如果有,人們就會嘩然譏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韓愈奮然不顧世俗,冒著人們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輩學生,寫作《師說》,就嚴正不屈地當起老師來。世人果然都感到驚怪,相聚咒罵,對他指指點點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地編造謠言來攻擊他,韓愈因此得到狂妄的名號。他住在長安煮飯都來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東奔去。像這樣的情況有好幾次了。屈原的賦里說:“城鎮(zhèn)中的狗成群地亂叫,叫的是它們感到奇怪的東西?!蔽疫^去聽說庸、蜀的南邊,經(jīng)常下雨,很少出太陽,太陽一出來就會引起狗叫。我以為這是過分夸大的話。六七年前,我來到南方。二年的冬天,幸虧下大雪,越過了五嶺,覆蓋了南越的幾個州。這幾個州的狗,都驚慌地叫著咬著,瘋狂奔跑了好幾天,直到?jīng)]有雪了才停下來,這以后我才相信過去所聽說的話。如今韓愈已經(jīng)把自己當作蜀地的太陽,而您又想使我成為越地的雪,(我)豈不要因此受到辱罵嗎?不僅我會被辱罵,人們也會因此辱罵您。然而雪和太陽難道有罪過嗎?只不過感到驚怪而狂叫的是狗罷了!試想當今天下見到奇異的事情不像狗那樣亂叫的能有幾個人,因而誰又敢在眾人眼前顯出自己與眾不同,來招惹人們的喧嘩和惱怒呢?我還聽說,古代重視冠禮,是借用成年人做人的道理來要求大家。這是圣人特別重視的。幾百年以來,人們不再舉行這種冠禮。近來有個叫孫昌胤的人,獨自下決心舉行冠禮。冠禮舉行過后,第二天去上朝,來到外廷,舉起笏板對大臣們說:“我已經(jīng)行過冠禮了?!甭犚娺@話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京兆尹鄭叔則卻滿臉怒氣,垂手拖著笏板,后退站著,說:“這與我有什么相干呀!”廷中的人都大笑起來。天下的人不因此去責難京兆尹鄭叔則,反而嘲笑孫昌胤,這是為什么呢?只是因為孫昌胤做了別人所不做的事?,F(xiàn)在被稱作老師的人,非常像這種情況。您的品行敦厚,文辭高深,凡是您作的文章,都氣魄宏大,有古人的風貌;即使我敢做您的老師,對您又有什么幫助呢?如果要我判定是非來教您,我的才能不夠,而且又顧忌前面所說的那些情況,我不敢做您的老師是肯定的。如果我們經(jīng)常往來交談,以擴充發(fā)揮作文之道,即使您不因我的幫助有什么收獲,我卻因為您的幫助而有所收獲,又何必以老師來稱呼這種關(guān)系呢?采取老師的實質(zhì),去掉老師的義,不要招致越地和蜀地的狗的驚怪狂叫,或者像孫昌胤舉行冠禮那樣遭到人們的嘲笑,那就萬幸了。宗元再告。(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晚次樂鄉(xiāng)縣陳子昂故鄉(xiāng)杳無際,日暮且孤征。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野戍荒煙斷,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時恨,嗷嗷夜猿鳴。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從“故鄉(xiāng)”落筆,以“日暮”相承,為全詩定下了凄涼的感情基調(diào)。B.頷聯(lián)寫詩人在故國的山川原野里迷了路,沿著道路終于進入邊遠的小城。C.尾聯(lián)“夜猿鳴”,直接拈出“夜”字回應篇首“日暮”,使全詩結(jié)構(gòu)完整。D.詩歌采用了視聽結(jié)合的手法,前面六句訴諸視覺,最后一句則訴諸聽覺。16.鐘嶸在《詩品》中提出詩歌創(chuàng)作“即目”“直尋”的主張,“即目”意為眼前所見,“直尋”就是因眼前所見而觸景生情,從感物動情中直接寫出好的句子。這一創(chuàng)作主張在本詩的頸聯(lián)中是如何得到體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答案】15.B16.①城外戍樓、縷縷荒煙、幽深的遠山、參差的林木是作者“即目”之景。②在寫景的同時,作者將濃濃的鄉(xiāng)愁滲入景物之中,“野戍”“荒煙”“深山”“古木”,已然營造了蕭瑟荒涼的氛圍,卻“煙斷”“木平”,煙非自斷,而是被夜色遮斷;木非真平,而是被夜色蕩平,在景物中寄托了作者羈旅他鄉(xiāng)的孤獨寂寞之愁和無盡的鄉(xiāng)思之情,可謂“直尋”之情。【解析】【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B.“在故國的山川原野里迷了路”錯誤。“川原迷舊國”,“舊國”,即故鄉(xiāng),本句的意思是故鄉(xiāng)看不到了,眼前所見河流、平原無不是陌生的景象,這里的河流原野使我迷失了故鄉(xiāng)的方向。故選B?!?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景物形象、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題時要緊扣“即目”“直尋”二詞。根據(jù)題干中的提示,“即目”重點是作者所見之景,“直尋”重點是作者所生之情。答題時分別從哪些是“即目”之景,抒發(fā)了怎樣的“直尋”之情角度作答。“即目”之景,即作者在頸聯(lián)中描寫了哪些意象?!耙笆臒煍?,深山古木平”,意思是城外戍樓上的縷縷荒煙已在視野中消失,深山上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本聯(lián)分別描寫了“野戍”“荒煙”“深山”“古木”四種景物,即作者“即目”之景?!爸睂ぁ敝?,即作者在頸聯(lián)中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本聯(lián)以“煙斷”“木平”寫夜色的濃重,荒煙被夜色遮斷,古木被夜色蕩平,本就蕭瑟荒涼的氛圍,又被無邊的暮色遮掩。在寫景的同時,又將詩人的鄉(xiāng)愁更進了一層,暮色欲濃,思鄉(xiāng)之情欲重,連“野戍荒煙”“深山古木”都已被夜色所吞沒,詩人的鄉(xiāng)情也愈來愈濃重。通過寓情于景的手法,展現(xiàn)出來的深沉的鄉(xiāng)愁、孤獨之情,即作者“直尋”之情。(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兩句將內(nèi)心的羈旅行愁與孤獨感,融入了天涯漂泊、遲暮多病的感嘆中。(2)古代詩歌中的舟船意象常常寄托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用“________”一句,簡潔而又形象地描繪了周瑜力克強敵的功業(yè);《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則用船與月、江水共同渲染了琵琶女內(nèi)心的凄寒。(3)好的比喻往往取材于生活,巧于運用。如《勸學》中“________”,用磨刀之功比學習之效;《登泰山記》中“________”,用衣帶來比喻環(huán)繞山腰的云霧?!敬鸢浮竣?萬里悲秋常作客②.百年多病獨登臺③.檣櫓灰飛煙滅④.繞船月明江水寒⑤.金就礪則利⑥.而半山居霧若帶然【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作”“檣櫓”“礪”等,要理解字義去記憶。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大草原廣袤無垠,草長得茂盛,但樹木卻很少。這引發(fā)了不少人的好奇,____A____?是因為野草的競爭排斥還是大自然的環(huán)境壓力限制?首先,降水是植物生長的重要水源之一。①樹木需要充足的水分來維持生長發(fā)育。②然而,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③年降雨量低于四百多毫米,④無法滿足樹木對水分的需求。⑤無獨有偶,⑥草類植物對水分的需求較低,⑦能適應較少的降水量。⑧而且,草原的干旱氣候下常常出現(xiàn)干季和濕季的交替,⑨無法保證長期穩(wěn)定的水分供應。這樣的降水條件適合草類植物生長,但不適合樹木生長。其次,高緯度和高海拔造成了溫度差異,溫度越低,____B____。草原通常出現(xiàn)在緯度、海拔較高的地方,這些地區(qū)樹木越少、草類植物越多。從低緯度地區(qū)一路向高緯度地區(qū)行進,也可以看到類似情景,大量樹木在消退,而大片的草原開始出現(xiàn)。世界上一些著名高原上幾乎都有草原,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巴西高原等,基本上都是草地為主。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8.A何草原上樹這么少B越不利于樹木生長19.③年降雨量低于四百毫米;⑤把“無獨有偶”改為“相比之下”;⑧把“草原的干旱氣候下”改為“干旱氣候下的草原”?!窘馕觥俊?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A處,依據(jù)前文“大草原廣袤無垠,草長得茂盛,樹卻很少。這引發(fā)了不少人的好奇”可知語境強調(diào)人們好奇草原上的樹為什么很少,因此可填寫:為何草原上樹這么少。B處,根據(jù)后文“草原通常出現(xiàn)在緯度、海拔較高的地方,這些地區(qū)樹木越少、草類植物越多。從低緯度地區(qū)一路向高緯度地區(qū)行進,……大量樹木在消退,而大片的草原開始出現(xiàn)”可知,此處是說低溫度對樹木生長非常不利,故補寫內(nèi)容是“越不利于樹木生長”。【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③句,“低于四百多毫米”錯,不合邏輯,應刪去“多”;第⑤句,“無獨有偶”用錯,語境是把“樹木對水分的需求”與“草類植物對水分的需求”作對比的,并不是說二者罕見,故應把“無獨有偶”改為“相比之下”。無獨有偶:雖然罕見,但是不止一個,還有可以配對的,表示兩件事或兩個人十分相似。第⑧句,“草原的干旱氣候下常常出現(xiàn)干季和濕季的交替”錯,搭配不當,應把“草原的干旱氣候下”改為“干旱氣候下的草原”。(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那里的風,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響,好像虎吼。屋宇雖系新建,構(gòu)造卻極粗率,風從門窗隙縫中來,分外尖削。把門縫窗隙厚厚地用紙糊了,椽縫中卻仍有透入。風刮得厲害的時候,天未夜就把大門關(guān)上,全家吃畢夜飯即睡入被窩里,只有我兀自靜聽寒風的怒號,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軒,算是我的書齋,在全屋子中風最小的一間,我常把頭上的羅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燈下工作至夜深。松濤如吼,霜月當窗,饑鼠吱吱在塵上奔竄。我于這種時候深感到蕭瑟的詩趣,常獨自撥劃著爐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擬諸山水畫中的人物,作種種幽邈的遐想?,F(xiàn)在白馬湖到處都是樹木了,當時尚一株樹木都未種。月亮與太陽都是整個兒的,從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為止。太陽好的時候,只要不刮風,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間曝日,甚至于吃午飯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飯一樣。在平常的日子,風來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時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風寒,那是整日整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嚴寒的幾天,泥地看去慘白如水門汀,山色凍得發(fā)紫而黯,湖波泛深藍色。20.下列詩句中,意境與畫橫線的句子最為契合的一項是()A.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 B.寒江向晚波濤急,深洞無風草木春。C.江城山翠若連環(huán),城下波濤暗楚關(guān)。 D.千頃波濤風雨里,夜深孤載一愁人。21.文中有三個重疊詞語“日日、呼呼、厚厚”,說說它們有什么表現(xiàn)力。22.畫波浪線的句子若改為“泥地慘白,山色紫而黯,湖波深藍色”,表達效果不如原句,請簡要分析。【答案】20.D21.“日日”運用疊詞,用來表示持續(xù)性的狀態(tài),更具表現(xiàn)力;“呼呼”運用疊詞模擬風聲,生動地描繪了寒風的呼嘯聲;“厚厚”運用疊詞來描述糊紙的厚度大,更具象化,烘托白馬湖冬天的嚴寒,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因此運用重疊形式,增強語言的韻律感和具象化表達,使得文本更加生動、形象和有感染力。22.(1)將“泥地”比作“慘白的水門汀”,從顏色和狀態(tài)上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泥地在冬季的狀態(tài),而改句只提到了顏色,不具體不形象,沒有這種效果;(2)說山被凍出了暗紫色,運用擬人手法,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生動形象。而改句只說明了顏色,沒有生動形象的效果;(3)原句用動詞“泛”寫出了湖水波浪的動態(tài),而改句只點出了湖水的顏色,不具有動態(tài)感?!窘馕觥俊?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能力。文中句“只有我兀自靜聽寒風的怒號,湖水的澎湃”,寫怒號的寒風、澎湃的湖水,營造出凄涼蕭瑟的意境。A.句意:藍溪的水遠遠地從千條溪澗中流過來,玉山高聳冷峻,兩峰并峙,千古不變。詩句豪壯中帶有悲涼,雄杰挺拔,表現(xiàn)出高危蕭瑟的意境。B.句意:傍晚時分帶有寒意的江水波濤洶涌,深深的洞穴無風無聲,草木充滿了春意。詩句寫出了初春時節(jié)清冷而又春意萌動的意境。C.句意:江城的青山像連綿的玉環(huán),城下的大浪像云霧一樣遮蔽了楚地的大門。詩句營造出了雄渾闊大的意境。D.句意:風雨交加的夜晚,千頃波濤洶涌,一葉孤舟上坐著一位滿腹憂愁的人。詩句營造出了蕭瑟凄清的意境氛圍。故選D。【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疊詞的表達效果的能力。回答此題,首先要明確這幾個詞語的內(nèi)涵、是用來描述、修飾什么內(nèi)容的,然后根據(jù)所修飾的對象,想象用這些詞語帶來的畫面感、體驗感,然后結(jié)合語段分析如此使用的效果。在語段中,“日日”用來表示持續(xù)性的狀態(tài),表明刮風是白馬湖的常態(tài);“呼呼”是形容風的聲音的,這里用來模擬白馬湖的風聲,可以增強場景的生動性和真實感?!昂窈瘛眱蓚€“厚”字疊用,表明所糊紙的厚度很厚很厚,要糊非常厚的紙來抵御嚴寒,說明白馬湖冬天真的非常寒冷,這樣寫,更容易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同時疊音詞的使用會增強韻律感,讀來音韻和諧,富有美感。綜合上述分析,概括表述即可?!?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的能力。“泥地看去慘白如水門汀”,運用比喻手法,將“泥地”比作“水門汀”,突出看上去是“慘白”的顏色,從形態(tài)和色彩上表現(xiàn)出泥地在寒冷冬季的狀態(tài),顯得生動形象,而改句“泥地慘白”只提到泥地的顏色是慘白的,未突出形態(tài)的特點,沒有生動形象的效果;“山色凍得發(fā)紫而黯”運用擬人手法,是說因為極度的寒冷,山峰如同人一樣被凍成了暗紫色,引發(fā)讀者去聯(lián)想和想象白馬湖冬季的寒冷程度,生動形象。而改句“山色紫而黯”只客觀寫了山峰顏色,沒有用修辭,沒有生動形象的效果;“湖波泛深藍色”用動詞“泛”寫出了湖水波浪泛起時顯出深藍色,既有動態(tài)美,又有色彩美,而改句“湖波深藍色”只點出了湖水的顏色是深藍,沒有動態(tài)描寫,不如原句生動。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荀子說“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學習變得越來越便利,閱讀名著、查閱資料、問難解惑……互聯(lián)網(wǎng)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助力;但是也有部分同學,學習幾乎完全依賴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成績反而每況愈下。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感悟和思考?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