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A/2D/wKhkGWeauYuAAGm8AAFzyUOUH9I749.jpg)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A/2D/wKhkGWeauYuAAGm8AAFzyUOUH9I7492.jpg)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A/2D/wKhkGWeauYuAAGm8AAFzyUOUH9I7493.jpg)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A/2D/wKhkGWeauYuAAGm8AAFzyUOUH9I7494.jpg)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A/2D/wKhkGWeauYuAAGm8AAFzyUOUH9I74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一
第一節(jié)生物的特征
一、教學目標
1.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qū)別。
2.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一--觀察。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分析詞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體的基本特征,樂于觀察身邊的各種生物,從而在觀察的過
程中理解實事求是的科學意義。
6.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的分析
本節(jié)教材的主要為容有兩點;(1)區(qū)別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恃征有哪
些?本節(jié)教材內容的教學,不是從現代生物學發(fā)展水平的角度介紹生物的基本特
征,而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讓學生在常見的生命現象層面上了
解生物區(qū)別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學中不能直接講述,而是通過觀察、討論等話
動,由學生自主獲得關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識,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
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學重點:
①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②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的情感的目標。
3.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4.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三、教學準備:
①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四、教學策略
1.教學策略和方法的建議
本節(jié)課的’導入可這樣設計:可讓學生觀察有山、水、蟲、樹、石頭的多媒體
畫面,欣賞與畫面協(xié)一凋的音樂,請學生描繪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畫面中哪些
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關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這一問題,可與學生一起對照教科書上的描述,進
行比較歸納。但是,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在與學生討論時,應讓學
生多舉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補充,如生物對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應,動物
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本節(jié)教學,以觀察討論為主,輔以閱讀、講授等法。
2.設計思路
首先讓學生回憶在小學自然課里已學過的一些關于生物的知識,舉例說明什
么是生物,區(qū)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關于生物的特征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教材中的10幅插圖,讓學生充
分討論、交流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出觀察的方法和基本要求,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歸
納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在小學的自然課里已經學過一些關干
生物的知識,你能說出一些生物嗎?(要求:每位同學說出一種自己熟悉的生物,
不要重復)從而導入新課。
第二節(jié)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了解校園或周邊的主要生物的分布特點,知道生物對環(huán)境具有一定的適應性,
并能影響環(huán)境。
2.能力方面
初步學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過調查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校園、熱愛周邊、
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初步學會調查的基本方法,了解校園或周邊的主要生物是本章的重點。
組織好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調查活動是本章的難點。
教學手段:PPT文件、調查范例等。
課時安排:1
教學過程設計:
1.數學過程的設計思路:
(1)從周邊或校園的生物引入調查;
(2)舉例說明調查的基本方法;
(3)分組,教師指導制定調查計劃;
(4)實施計劃,教師組織指導;
(5)匯報、總結、交流、評議。
2.教學過程
(1)聯(lián)系實際,引入課題。
本章的教學課題可以從周邊和校園的生物引入。在此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起
學生的共鳴:①你知道我們北京市的市樹和市花嗎?②我們的校園中有多少種生
物?這些生物開花結果嗎?它們的花期是幾月?
(2)關于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意義:
①利用錄像或投影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科學家進行科學調查的資料,利用投
影向學生演示調查活動的范例,從而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調查,調查的目的、方法
和步驟。
②講解學生記錄的方法,強調在活動的過程中如實做好記錄的重要性。
如向學生講清在調查前要制定好調查記錄表,隨時記錄下觀察的內容。如生
物的種類、數量、生活環(huán)境、用途等。在活動中要盡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數據和
資料,以便調查結束后對調查結果進行準確的分析并把調查內容撰寫成調查報告。
③向學生強調調查的意義,切忌將調查作為游玩。
教育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把活動作
為對自己的挑戰(zhàn)去發(fā)揮自己潛能的機會,從而發(fā)揮自己的主動精神。
(3)分組,制定調查計劃,為實踐活動打下基礎。
①建議將班內同學按自愿結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組(5?6人一組)。由組長專
門負責,制定調查計劃。
②可以到學校附近的公園、小花園、生活小區(qū)或街道等地去調查。也可以在
校園內進行調查。選擇一條動、植物種類多且有不同生活環(huán)境的路線。
③調查的內容力求多樣化。
班內的不同小組可以調查不同的內容,各有側重點。如可以調查園藝花卉生
物、蔬菜糧食作物,也可以調在城市的行道樹種類等。
(4)實施計劃。在課余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
①認識調查地段的生物的種類、數量、生活環(huán)境、用途等。
②確定的調查路線邊走邊觀察并及時記錄下來:身邊有哪些生物?它們生活
在什么環(huán)境中?與生物生活在一起的有哪些動物?樹上有鳥巢嗎?有病蟲害嗎?
花叢中有蜜蜂、蝴蝶飛舞嗎?
要注意觀察生物的分層現象,不僅觀察高大的喬木、灌木,還要注意觀察草
本生物和藤本生物。不僅觀察高大的生物類群,還要觀察一些微小的生物類群,
如陰濕樹干上的菌類、生活在水中的藻類等。
③教育學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愛護公共場所的花草樹木,不要任意攀折花
木,尤其要愛護身邊的珍稀生物。
④調查限定在幾天之內完成。如對生物特別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設立小專題,
作進一步的調查。
(5)分析調查結果,撰寫調查報告。把調查記錄歸納管理,通過查閱資料、訪
問等形式對調查的內容進一步的充實和完善。
(6)總結、交流、匯報。調查結束后可以與本班的板報小組合作,布置展覽,
將各小組的調查報告、收集來的圖片資料等篩選展出,作班內交流。
七年級生物上冊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說明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
2.舉例說出水對植物分布的影響。
3.嘗試解讀數據的方法。
能力目標
通過解讀實驗數據的嘗試,學會數據的解讀、坐標圖形的識別甚至自己制作
坐標圖形。
情感目標
通過水對植物分布的影響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生物依賴于環(huán)境,進而認識
到我們美麗的地球大家園必須依靠包括自己在內的全人類來共同呵護和建設,才
會更美麗。
教學重點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教學難點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解讀實驗數據。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小組討論
1、植物的生活為什么需要水?書本P107并補充。
2、書本P108資料分析:
(1)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積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樣的地方會有較多的植物
生長?
(2)錫林郭勒和長白山氣溫相似,植被類型卻不同,這是為什么?
(3)除了水,影響植物分布的因素還有什么?
這些問題在書本上都有答案,但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去找出來,還是比較難
的,所以可以利用小組競賽的形式開展。
學生匯報討論題答案
對于學生的因答給予,并適時讓學生做筆記。
1、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沙漠地區(qū)降雨量少,植物尢法生長。降雨量較多,
地下水較多的地方植物生長。
2、長白山降雨量多,足夠水供植物生長。
3、水不是影響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還有溫度,土壤的肥沃度…
分析數據
分析表格,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含水量有很大差
異,這些問題如果教師單純說出來比較單調,讓學生從表格中找出結論這樣更深
刻理解
學會根據數據繪制條型圖
根據小麥的不同時期繪制條型圖,讓學生學會分析
練習: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植物體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中都含有水分
B、植物體吸收水分,有利丁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
C、大多數的生物體內都含有水分,但少數生物體內不含有水分
1)、植物體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體吸收無機盆
教學后記:
這節(jié)課的內容比較少,本來打算合并到其他課上,但考慮到后面有繪制條型
圖和分析,這些問題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應給他們詳細講解,所以把這節(jié)課的
重心放在后面的條型圖分析和繪制上。前面的內容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和生活經驗
也能得到,需要補充的是學生對生物圈中的水資源如何保護,水和植物,動物和
人類有什么直接的關系?試著讓學生自己談談這些問題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發(fā)自
內心珍惜水資源。后面的練習題很重要,把本課的知識和之間學習過的知識聯(lián)系
起來,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鞏固舊知識,學生也不會覺得難。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三
一、教學目標:
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
3、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
二、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會做調查記錄,同時
培養(yǎng)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部分所調查生物的特征
三、課前準備:
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范圍。了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并查找相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1、把全班同學分成八個小組,選出小組長,說明本節(jié)調查課的目的,步驟,
各小組自由選擇調查威圍(不可在教學區(qū))然后匯報到老師處,每小組長把組員的
名單交到老師處。強一周調查范圍的要求是生物種類較多,環(huán)境有較多變化的路線。
2、注意事項:
如安全、不傷害動植物、不破壞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等。
應特別關注一些小生物。如樹皮上、草叢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飛行的生物。
3、據報告冊P2~3內容進行調查,并及時記錄,布置作業(yè)是星期四交齊。
4、紀律要求:
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響其他班同學。
各小組提前十分鐘回到教室,各小組要跟老師對好時間,要求本小組長組織
好紀律。
5、利用下課前十分鐘幫助學生歸納總結出調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類方法)
并對個別小組作出表揚??偨Y本節(jié)課全班同學的表現。(問題:1.你們組調查了多
少種生物?2.你們是按什么特征對它們進行分類的?分多少類?各多少種?每類
選1一2種生物,說說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染色體的大變化,
2、描述生物的生長現象與細胞數目的增多,體積增大有關。
3、說出染色體的大致變化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難點:
目標1、3
電教手段:投影(幻燈片)
實驗教具:顯微鏡、洋蔥根尖細胞分裂的玻片標本
教學過程:
【回顧】
1、播放幻燈片:回顧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主要結構是什么?
【問題情境】
播放投影:參天大樹,一頭老牛
T:參大大樹是由一粒種子長大的,一頭老牛是由一個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的。那
么生物體為什么會由小到大呢?
S:自由發(fā)言,小組討論
T:(總結)是由于生物體的細胞的數目增多利體積的增大。
【新研究】細胞的分裂(板書)
T:請同學們猜想一下,細胞是怎樣增多的
S:(討論)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就是細胞的分裂,細胞的分裂導致
細胞數目增多。
T:我們來看看細胞的分裂過程
【觀察】P34
T:請同學們閱讀該部分的目的、器材,然后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分
裂的玻片標本。
【指導】
T:1、正確使用顯微鏡。
2、目鏡用16X,物鏡用lOXo
3、移動載玻片,找到細胞分裂的區(qū)域。
4、觀察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大致變化。
5、在實驗冊上大致畫出細胞分裂過程中1—2個典型的圖像。
6、小組對照(前后兩組),看誰能找到書中的圖4—1上a、b、c三個細胞。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教案篇五
第一單元第一章認識生物
第一節(jié)生物的特征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的主要內容有兩點:(1)區(qū)別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哪些?本節(jié)教材內容的教學,不是從現代生物學發(fā)展水平的角度介紹生物的基本
特征,而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讓學生在常見的生命現象層面上
了解生物區(qū)別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學中不能直接講述,而是通過觀察、討論等
活動,由學生自主獲得關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識,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發(fā)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
感。【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生物,區(qū)別生物和非生物并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
特征。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比較和討論,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散發(fā)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表達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
觀:通過學習使感受世界的奇妙和美好?!窘虒W重點】
1.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增強熱愛生命、保護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型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可題的能力?!菊n時安排】
本節(jié)課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一些動、植物掛圖及學生自帶的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實物(例如:
樹葉、蝗蟲、蚯蚓、杯子、小石頭、盆栽花卉等教法學法打算以觀察討論為主,
輔以閱讀、講授等法,要注意觀察方法的指導,還要注意與生產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
解決實際問題?!窘虒W過程】學習內容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活動意圖、點評
聯(lián)系實際在三十億年前我們的地球一片
引導學生荒漠,寸草不生。而今天我們討論交流
思考,喚起導入新課的星球如此美麗,你知道是什
學生對生
么將我們的環(huán)境裝點的如此美
命的熱愛。
麗嗎?
一.什么是生物
在你的周圍有很多生物,你能
教師組織和引導
新授知識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觀察,分組討論、意圖、點評引導學生新授知識
1、觀察老師提供的圖片和實
物,說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
非生物。2、結合自己的知識和
生活經驗,討論怎樣區(qū)分生物
和非生物。
小結:凡是有生命的物體叫做生物。老師答疑: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
單位,一個細胞不能算作一個生物體。當然只有一個細胞組成的生物體除外。
2、像一片樹葉、一個蘋果是組成果樹這一生物體的一部分,不能算作一個生
物體。
交流總結
學生可能提出問題:
1、細胞是生物
嗎?
2、一片樹葉、
一個蘋果能算作一個生物體嗎?
初步認識到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以及觀察的基本要求。培養(yǎng)學生
的問題意識
學習內容
教師組織和引導
生物的主要特征
請大家列舉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它們需要什么條件才能存活
問題1:①植物需要的有機物從哪里來?(關于光合作用可學生活動
觀察書上的圖片1—3,思考討論回答問題,并總結:意圖、點評
通過觀察新授知識
新授知識考慮掌握到: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通過有機物不斷積累
體現出植物由小到大的生長)②動物如何獲得營養(yǎng)?問題2:動物能呼吸,植物也
能進行呼吸嗎?(例如:在晚上臥室內不能擺放過多的綠色植物)
問題3:①人是有生命的,能進行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廢物,其他的生物也
會排出廢物嗎?②植物是通過那種方式將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問題4:
①圖4—5說明了什么問題?②請你用手觸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葉片,觸碰的含
羞草葉片與周圍的葉片相比,有何不同?說明了什么問題?讓學生繼續(xù)觀察教材
插圖并思考問題。
問題5:①圖8說明了什么問題?②想一想,生物還有那些繁殖方式?動物、
植物、細菌是怎樣繁殖的。?
問題6:生物還有其他的特征嗎?
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特征2:生物能進行呼吸;
觀察書上的圖片4-5,討論總結:
特征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特征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觀察書上的圖片6--7,分析歸納:特征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特征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彩圖和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歸納生物的六大特征。
前五大特征巧記憶:一需四能。
補充第六大特征。
學習內容
小結
教師組織和引導
問題7:你能準確地表達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嗎?師生共同整合得出結
論
問題:①你自己是否也有上述這些特征?②請任舉一種你熟悉的生物,它也
有這些特征嗎?這些特征是否都應在一個生物體上體現?③假如有人問你“什么
是生物?"你會怎樣回答呢?
學生活動
表達交流、記憶:生物的6大特征。并使學生們認識到生物具有營養(yǎng)、呼吸、
排泄、對刺激作出反應、能生長和繁殖等特征,具備這些特征的物體才是生物。
學生討論哪個是生物,并說明理由。
觀察過珊瑚的同學,紿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蟲的關系,大家討論后得出答案
意圖、點評
把重點知識系統(tǒng)化,加深學生印象。
鞏固練習
多媒體打出鐘乳石、珊瑚和珊瑚蟲;教師指導學生根據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對平時認真觀察生物的同學給予表揚,并說明觀察環(huán)境對學習生物學的意義。
【板書設計】:
一、觀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二、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管
養(yǎng);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5、生物
能生長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第二節(jié)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教材分析】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旨在通過調查,認識我們身邊的生物,進一步了解生
物有別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在學習方法上,從宏觀到微觀,從學生熟悉的事物
入手,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學習,而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對身
邊生物的調查,力求笠學生認識并掌握調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學性、合理
性,便于后續(xù)探究活動的進行?!緦W情分析】
初一學生對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礎,但對生物種類的識別及科學的調查方法
缺少一定的經驗,本節(jié)內容也是對學生掌握科學調查方法的一次指導與訓練?!窘?/p>
學目標】
1.知識方面:學生能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并將你所
知道的生物進行歸類。
2.能力方面:學生嘗試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培養(yǎng)調查實踐以
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通過學習能關注生物的生存狀況,從而增強保護生
物資源的意識,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要從保護我們身邊的生物開始?!窘虒W重點】
1.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學難點】
1.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存狀況。
2.如何引起學生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從而注意保護生物資源?!菊n時
安排】
本節(jié)課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錄像、調查范例等,幫助學生分組,確定調查范圍。了
解要調查的生物狀況,并查找相關資料。
學生:確定調查路線,筆(有條件可帶放大鏡,照相機)并設計調查表?!窘?/p>
學過程】學習內容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活動意圖、點
評
1.通過引導學生舉例,分析出1.學生根據經瞼舉例,
什么是調查,再以調查我們身分析什么是調查。以小
邊的生物為實例,以小組為單組為單位拿出調查我們明確什么
是調查及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書
身邊的生物的方案,最
調查的一上對比,總結出調查的一般方
一、調查的后通過對比總結、歸納般方法法及注意事項一般方法
2.以人口普查為切入點,引同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注(通過實
及注意事學們根據經驗說出我國在進行意事項例)項(如何進人口普查時都做
了哪些比較詳2.根據學生經驗,分析行調查)細的工作,從而幫助學生歸納出我
國在進行人口普查
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時,都做了哪些工作(或項。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2、能通過分析有關資料,說出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作用。
3、說出氣體交換的原理。
4、通過資料分析等概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
2.能動手操作本節(jié)實驗,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三)情感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覺維護環(huán)境中的新鮮
清潔。
2.讓學生關注自身呼吸系統(tǒng)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資料分析總結呼吸道作用。
2.如何防止呼吸道疾
3.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4.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教學難點:
1.通過資料分析總結呼吸道的作用。
2.通過模擬實驗,找出胸廓容積的變化與呼吸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
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為什么新生兒總是啼哭著來到人間?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我們是通過哪些器官進行呼吸的?
對學生回答不表態(tài),繼續(xù)設疑:是不是這樣呢?
進一步設疑:請同學們想一想,呼吸道僅僅是氣體進出的通道嗎?
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評價。給與鼓勵。
吃飯是為什么不能大說大笑?
或問你知道會厭軟骨嗎?它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總結
本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教師總結
同學們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觀察
二、過程
教師活動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讓學生用手按住胸部兩側,深深吸氣,在呼氣,感覺胸廓變化?肋骨是怎樣
運動的?
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
演示模型:膈肌的收縮、舒張使胸腔上、下徑發(fā)生變化。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引導學生:走到飯店附近為什么就能聞到飯菜的香味呢?
教師及時點評,并展示掛圖,引導學生說出氧氣、二氧化碳的擴散過程。
學生總結
這節(jié)課我學到了什么:
教師總結
對學生的表現給與評價和鼓勵。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七
學習目的
1、植物的營養(yǎng)器官。根系。根尖了解根尖的結構與功能及生長變化規(guī)律。
2、描述直根系與須根系的形態(tài)特征。
3、理解葉芽的各部分與枝條的各部分之間的發(fā)育關系。
重點
根、莖、葉的結構與功能。
難點
理解根尖和芽的變化動態(tài)。
學習方法
討論法,探究活動法。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根的發(fā)生和生長:
系
1、胚根向地下根系
生長系
2、根系的分布還受到環(huán)境中等因素的'影響
自主學習
活動1、觀察根尖的結構
討論:
1.培養(yǎng)根尖需要滿足哪些基本條件?
2.你會用什么方法觀測根尖生長速度?你有什么辦法測知根尖生長最快的
部位?
3.根毛是由哪部分細胞形成的?根毛的數量.形態(tài)和結構有什么特點?可
能與根的哪種功能相適應?
4.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的哪部分?這部分細胞來自哪里?
活動2:解剖觀察芽的結構
討論:
1.根據你對芽的觀察,嘗試說明芽是枝條的雛形。
2.你所解剖和觀察的芽是否與葉芽的形態(tài)結構完全相同?
活動3:葉和莖的發(fā)生和生長
胚芽發(fā)育而成:。
葉芽的結構: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教案篇八
一、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1.舉例說明植物在呼吸作用中能夠產生二氧化碳。
2.說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氣。
3.舉例說出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二、教學重點:
重點:
1.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分析。
2.呼吸作用需要氧氣的實驗分析。
3.呼吸作用的實質和意義。
難點: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的實驗分析。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知道人和動物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運動,呼吸是維持生命
的基本生理活動,那么植物也進行呼吸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怎樣進行的?本節(jié)
課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提問】:你們知道人的呼吸作用吸入和呼出的氣體是什么嗎?
【實驗】:請一位同學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過出的氣體,觀察石灰水的變化。
【提問】: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實驗】: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將100克新鮮的知燙過的蔬菜(沸水燙2—3分鐘)分別裝入兩個不漏氣的黑
色塑料袋中,插入軟管扎緊袋口,并用止水夾夾緊軟管。
請兩位同學分別取一袋蔬菜,將軟管分別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中,
移開止水夾,輕輕地擠壓塑料袋。
【討論】:
1.實驗用的塑料袋為什么是黑色?用白色的塑料袋可以嗎?
2.黑色塑料袋有的裝新鮮蔬菜,有的裝有燙熟的蔬菜,你們怎樣辨別?
?*
1.實驗用黑色塑料袋是為了保證蔬菜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
2.說明植物體只有活細胞才能進行呼吸作用。
【提問】:你們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與我們的推理一致嗎?
【講述】:通過以上的實驗我們可以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植物體的所有活細胞都能進行呼吸作用。
【講述】:呼吸作用需要氧氣,已經被許多科學實驗所證實。
【演示實驗】:將新鮮的植物和燙過的植物分別放入密閉的錐形瓶中(錐形瓶
外用黑布包裹,防止漏光),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把兩根燃燒的小木棒分別伸入
兩錐形瓶中,觀察現象。
【提問】: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
:新鮮的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錐形瓶中的氧氣,因此燃燒的小木棒伸入
時會熄滅;而燙過的植物已死亡,不能進行呼吸作用,錐形瓶中的氧氣沒有被消
耗,所以燃燒的小木棒仍然繼續(xù)燃燒。
【播放FLASH】:植物呼吸作用的意義。
【講述】:植物在進行呼吸作用時,吸收氧氣,分解淀粉,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并釋放出能量。
【提問】:植物為什么要進行呼吸作用呢?
:植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根吸收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等活
動所需要的能量,都是來自于呼吸作用。
【補充】:除了淀粉外,植物還能以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作為呼吸作用的原
料,這些有機物的分解,也能為生命活動能量。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九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區(qū)分生物與非生物。
2、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比較,對生物的基本特征進行歸納和概括。
(三)情感價值觀目標:
用于對他人提出的生物的?;咎卣鬟M行質疑和補充,積極參與討論活動。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1、學習重點:
生物的基本特征
2、學習難點:
植物的營養(yǎng)、呼吸、排除廢物。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課前準備:
1、生物視頻資料。
2、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六、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視頻播放智能機器人做操、跳舞、與人交流,學生觀看、思考。教師提問:
智能機器人是不是生物?學生回答:不是。教師提問: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
些基本特征?
(二)講授新課
1、體驗并學習如何進行科學的觀察
教師講述: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我們首先要對生物進行觀察。教師提問:
你認為什么是觀察?
學生總結:
①應利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
②觀察應遵循由整體到局部、由粗到細、由表及里等原則;
③觀察越細致越接近真實;
④合作交流能綜合各種信息,更快的獲知真相。
讓學生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教師提問:這段描寫中魯迅先生觀察到了多少種生物?用到了哪些感官?怎
樣才能準確的感知周圍的事物呢?閱讀后回答,學生總結出科學的觀察應該是:
①有明確的目的;
②觀察使要細致、全面、實事求是,并及時記錄下來;
③對長時期的觀察要有計劃,有耐心;
④觀察時要積極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
過渡:學習了如何記性科學的觀察你,下面我們就一起試試吧!
2、什么是生物
觀察比較多媒體課件中提供圖片(鴨子、鉛筆、汽車、仙人掌),找出它們內
不同之處。分組活動,小組長做記錄。小組長陳述本組的發(fā)現。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描述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2、舉出例子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描述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難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過程:
導入:先比較仙人掌和普通植物的不同,分析為什么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刺,
得出結論是為了適應干旱的環(huán)境。同時學生分析剌猬、變色龍、竹節(jié)蟲,得出除
了環(huán)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huán)境。
除了環(huán)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huán)境。
分析書本P19的資料,回答問題: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或生活方式的特點與它們
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觀察兔子和貓的雙眼在頭部的位置,你能發(fā)現什么問題?
從而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生物為了適應不同環(huán)境其形態(tài)結構都有所改變。
生物除了適應環(huán)境,同時也影響環(huán)境。
過渡問題:
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動地適應環(huán)境呢?生物本身對環(huán)境有沒有影響?學生舉出
例子,人類對環(huán)境的影響,植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動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蚯蚓、鼠婦疏
松土壤,柳、杉樹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成分,幫助凈化空氣,人類大量得排除廢
氣、廢水使環(huán)境受到污染……)
講解實臉: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1、提出問題: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2、作出假設:裸地,草地,茂密的灌叢的空氣濕度不一樣、
3、制定計劃:學校內測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叢中的濕度、(裸地指什么?
灌叢指什么?)
4、填寫P7空氣濕度記錄表、并畫出曲線圖、
5、注意: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測量濕度時,能把干濕計放在水洼邊
嗎?測量灌叢的濕度時,能把干濕計放在地上嗎?
舉例:曲線圖的畫法:
總結:前面一節(jié)課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環(huán)境對生物有影響,生物在適應
環(huán)境的同時也影響著環(huán)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環(huán)境是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的
整體,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解答下面問題。
6、練習:
1)如果將生活在淡水中的鯽魚放入海水中,不久就會死亡,這一現象說明()
A、每種生物都是有壽命的
B、每種生物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活環(huán)境
C、動、植物改變生活環(huán)境就會死亡
D、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很容易破壞
2)生活在陰濕環(huán)境中的植物,葉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A、充分利用光能B、減少陽光照射
C、適應低溫D、適應潮濕的環(huán)境
3)許多種鳥具有條護色,但也難免常被嗅覺發(fā)達的獸類所捕食,對此的解釋
為()
A這些鳥不適應孫境
B、被食的鳥是警惕性不高的
C、適應是絕對的
D、適應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對性
7、講解書本課后練習。
教學后記:
這節(jié)課不僅要講理論課《生物對環(huán)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級銀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與綜合能力-銀行專業(yè)初級《法律法規(guī)》??荚嚲?
- DB61T-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管理規(guī)范
- 初級公司信貸-初級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公司信貸》點睛提分卷3
- 企業(yè)災備體系的建立完善
- 入伍個人申請書
- 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四縣市聯(lián)考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監(jiān)測物理試題(解析版)
- 2024-2025學年八省T8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 一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試題庫資料練習含【答案】卷46
- 2025屆重慶縉云教育聯(lián)盟高考第一次診斷性質量檢測英語試題
- 華為認證 HCIA-Security 安全 H12-711考試題庫(共800多題)
- 員工技能熟練度評價
- 部編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重要知識點歸納
- DB51∕T 2681-2020 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廢水廢漿回收利用技術規(guī)程
- 重點時段及節(jié)假日前安全檢查表
- 道路標線施工技術規(guī)程(已執(zhí)行)
- 給排水管道工程分項、分部、單位工程劃分
- 《傻子上學》臺詞
-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解讀 (課堂PPT)
- 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化學分析方案
- 《數學趣味活動》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