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卷(有解析)_第1頁
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卷(有解析)_第2頁
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卷(有解析)_第3頁
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卷(有解析)_第4頁
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卷(有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高中2024—2025學年(上)高三年級期末考試生物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號、座位號、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離不開水和無機鹽,合理灌溉和合理施肥是農作物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保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土壤缺鉀會直接影響農作物體內葉綠素的合成B.無機鹽肥料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農作物吸收C.細胞中自由水/結合水的比例升高有利于農作物度過干旱環(huán)境D.施肥時,若大量施用氮肥可使農作物顯著增產2.如圖為高等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⑤是A細胞特有的結構B.B細胞可能是菠菜的葉肉細胞C.若A細胞能吞噬并殺死外來的病原體,則還應該具備較多的溶酶體D.B細胞用于觀察細胞質的流動時,①可作為參照物3.如圖為大腸桿菌細胞中通過基團移位的方式運輸葡萄糖。細胞內的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磷酸基團通過酶Ⅰ的作用將HPr激活;而膜外環(huán)境中的葡萄糖分子先與細胞膜中的底物特異蛋白——酶Ⅱc結合,接著被傳遞來的磷酸基團激活,形成磷酸糖,最后釋放到細胞質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酶Ⅱc屬于膜蛋白,在核糖體合成出肽鏈后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B.酶Ⅰ、酶Ⅱa或酶Ⅱb失活均可導致葡萄糖不能通過基團移位的方式進行運輸C.酶Ⅱc可以用同樣的方式運輸氨基酸、無機鹽等物質D.磷酸糖釋放到細胞質中,以與磷酸基團結合的狀態(tài)參與細胞呼吸4.通過如圖所示的“非減數分裂”方式,可使六倍體銀鯽產生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卵細胞。分別用二倍體團頭魴和四倍體巖原鯉的精子使這種卵細胞受精,獲得甲、乙品系。下列推測錯誤的是()A.初級卵母細胞在分裂后期細胞質不均等分裂B.“非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分子發(fā)生復制C.圖中形成的卵細胞具有同源染色體D.極體和卵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目相等,但極體不參與受精5.家蠶是ZW型性別決定的生物。油蠶幼蟲的皮膚透明,稱為油性皮膚,普通皮膚和油性皮膚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者用數量相等的油蠶品系與普通蠶品系雜交,結果如表所示,和為純合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雜交組合普通,♀普通,♂油性,♀油性,♂普通,♀普通,♂油性,♀油性,♂普通蠶♀×油蠶♂01421350295299297298A.根據親本及的表型,即可判斷性狀的顯隱性及基因位于哪種染色體上B.根據的表型及比例可知,中的雌雄蠶均可產生2種比例相等的配子C.親本都是純合子,和中均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D.由于親本雌雄蠶的數量相等,所以和中A和a的基因頻率都是6.位于染色體上的酪氨酸酶基因(A)有3種隱性突變基因(、、),均能使A基因失效導致人患白化病。如圖為3種突變基因在A基因編碼鏈(與轉錄模板鏈互補)對應的突變位點及堿基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三種突變基因都是A基因的等位基因B.酪氨酸酶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C.和基因都只替換一個堿基對,表達產物只有一個氨基酸差異D.酪氨酸酶基因的突變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7.腫瘤微環(huán)境通常缺乏葡萄糖,但富含脂質和乳酸,這種環(huán)境會導致NK細胞(一種具有殺傷癌細胞能力的免疫細胞)因供能不足而被抑制??茖W家推測,5+2循環(huán)禁食(即一周中固定兩天只飲水不進食,其余五天自由進食)可通過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來增強NK細胞的功能,進而提升機體的抗腫瘤能力,相關機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甲、乙、丙、丁四種細胞均能特異性識別抗原B.圖中A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其靶器官是垂體C.圖中的調節(jié)過程既有體液調節(jié)也有免疫調節(jié)D.甲細胞既參與體液免疫,也參與細胞免疫8.毀壞下丘腦則機體體溫不能維持穩(wěn)定。已知藥物A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進而調控體溫?,F獲得A的結構類似物M,為探究M是否具有解熱作用并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控體溫,將A、M分別用生理鹽水溶解后,用發(fā)熱家兔模型進行了以下實驗,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分組處理方式結果甲發(fā)熱家兔模型+生理鹽水發(fā)熱乙發(fā)熱家兔模型+A溶液退熱丙發(fā)熱家兔模型+M溶液退熱???發(fā)熱A.藥物A具有解熱作用,服用該藥物后皮膚汗腺分泌活動可能增強B.丁組的處理是損毀下丘腦的發(fā)熱家兔模型+M溶液C.本實驗證明M具有解熱作用,但不能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控體溫D.機體產熱和散熱達到平衡時的溫度為體溫調定點,發(fā)熱家兔的體溫調定點升高9.在自然界中,有些捕食者和獵物種群數量變化呈現周期性的波動,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獵物和捕食者之間存在著雙向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B.圖中捕食者和獵物種群數量呈周期性的波動屬于生態(tài)平衡的一種表現C.該獵物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就是曲線最高點時所對應的種群數量D.獵物和捕食者的數量變化完全取決于二者的捕食關系,與環(huán)境因素無關10.在海水立體養(yǎng)殖模式中,表層養(yǎng)殖海帶等大型藻類,海帶下面掛籠養(yǎng)殖濾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蠣,底層設置人工魚礁供魚蝦生長、產卵和棲息,且養(yǎng)殖以底棲微藻、生物遺體殘骸等為食的海參。這種養(yǎng)殖模式的優(yōu)點不包括()A.充分利用海洋生物的生存資源B.提高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C.增加了單一物種的養(yǎng)殖密度D.實現了多種生物間的互助協(xié)作11.我國利用不同微生物的發(fā)酵作用制作食品,歷史悠久,在多種文獻中均有記載:①《齊民要術》中記載:“做鹽水,令極咸,于鹽水中洗菜,即內雍中。”②《北山酒經》中記載:“每壇加蠟三錢,竹葉五片,隔水煮開,乘熱灌封壇口。”③《齊民要術》中記載了二十三種利用谷物釀制食醋的工藝。其經歷的主要發(fā)酵過程為:糖化→酒化→醋化。④《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豆腐又名菽乳,豆腐腌過酒糟或醬制者,味咸甘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①中描述的是有關泡菜制作的內容,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B.②中描述的是儲存酒的方法,其中所用滅菌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法C.③中的“酒化”需要密封且間隔排氣,“醋化”需要通氣且適宜溫度高于“酒化”D.④中描述的是有關腐乳制作的內容,腐乳制作需要多種微生物參與12.在太空環(huán)境中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實驗,是空間生物學和醫(yī)學研究的重要部分。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組織細胞可以均勻懸浮,在三維方向自由生長,不會因為密度的不同導致沉降速度不同,從而影響彼此間的接觸與溝通,故細胞有望在空間生長出三維、立體的離體細胞或組織器官。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太空中可將肝細胞或離體的花藥培養(yǎng)成一個完整個體B.在太空中培養(yǎng)動物細胞無需將動物組織中的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C.在太空中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時,接觸抑制現象會減弱D.在太空中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時,需要對動物組織進行滅菌處理且培養(yǎng)液要定期更換13.下列有關教材實驗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需要使用低倍顯微鏡觀察B.調查草地中某雙子葉植物以及蚜蟲的種群密度適合采用樣方法C.科學家探究暗反應中的去向及DNA復制方式都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D.拜爾的實驗中將胚芽鞘尖端分別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左、右兩側,二者之間可形成相互對照14.化學滲透假說是指在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線粒體內膜上會發(fā)生電子傳遞,形成了跨線粒體內膜的電勢差和質子()梯度差,驅動ATP的合成。為了證明梯度差的產生和NADH的氧化有關,科學家做了如下實驗:從細胞中分離得到完整的線粒體,將其懸浮于不含的培養(yǎng)液中并加入NADH,密封后溶液外接pH電極(如圖1),測定其溶液的濃度變化情況(如圖2),已知線粒體外膜可自由滲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圖1圖2A.該實驗還需要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葡萄糖B.該實驗可以證明NADH的氧化場所是線粒體內膜C.若實驗材料為碎片化的線粒體,也能發(fā)生電子傳遞和ATP的生成D.培養(yǎng)液中加入后線粒體內的pH先上升15.某白樺樹人工林的初級生產量有很大一部分是沿著碎屑食物鏈(以枯枝落葉和倒木等碎屑為起點)流動的,表現為枯枝落葉和倒木被分解者分解,剩余部分積累于土壤。該白樺樹人工林能量流動的調查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E?是樹木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B.流向初級消費者的能量應在“樹木”中C.枯枝落葉和倒木剩余部分“積累”的能量存在形式是化學能D.是通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16.精子載體法是以精子作為外源基因載體攜帶外源基因進入卵細胞,如圖表示用該方法制備轉基因鼠的基本流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含有目的基因的精子與卵細胞受精時需要進行細胞識別B.進行②過程前,精子需要在含有肝素或載體的溶液中進行獲能處理C.在進行過程④之前要對代孕母鼠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D.用上述方法獲得的轉基因鼠的遺傳特性與代孕母體保持一致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2分。17.(10分)在農業(yè)生產中,大棚蔬菜經常受到亞高溫(35℃)和強光的雙重脅迫,而脫落酸(ABA)能夠調節(jié)植物的代謝平衡,提高植物對脅迫的適應性和抗逆能力。為研究噴施外源ABA對提高植物抵御亞高溫和強光脅迫能力的作用機理,研究人員用大棚番茄植株進行了相關實驗,部分結果如圖所示。實驗開始前,各組已用相應噴施物預處理?;卮鹣铝袉栴}:注:甲組:—■—為晝溫人工正常光+植株葉面噴水;乙組:—○—為晝溫人工強光+植株葉面噴水;丙組:—△—為晝溫人工強光+植株葉面噴ABA溶液。(1)該實驗的因變量是______。實驗需要檢測葉綠素的含量,提取葉片中葉綠素所用的試劑是______。(2)實驗開始后第0—3天,三組葉綠素含量的變化可說明____________,第3天后有亞高溫和人工強光處理的兩組葉綠素含量又相同,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3)據圖分析三組番茄植株的生長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據圖分析三組番茄植株的凈光合速率不同是不是完全由葉綠素含量造成的?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據圖分析本實驗能證明ABA可提高植物抵御亞高溫和強光脅迫的能力,判斷的依據是______。18.(10分)科研人員探究月季連續(xù)開花與非連續(xù)開花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特點,提出兩種假設。假設一:該性狀由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aabb表現為連續(xù)開花。假設二:該性狀由一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aabb表現為連續(xù)開花。現有如下雜交實驗:雜交一:P連續(xù)開花(父本)×非連續(xù)開花(母本)→非連續(xù)開花雜交二:P非連續(xù)開花(父本)×連續(xù)開花(母本)→非連續(xù)開花回答下列問題:(1)月季的連續(xù)開花和非連續(xù)開花這對相對性狀中,______屬于顯性性狀。根據雜交實驗結果,即可判斷控制月季連續(xù)開花和非連續(xù)開花的基因不位于細胞質中,判斷理由是______。(2)如果假設一正確,欲鑒定一非連續(xù)開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否為AaBb,最簡便的方法是(寫出實驗思路)______。(3)若該性狀遺傳符合假設二(A、B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a、b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連續(xù)開花:非連續(xù)開花=16:84,則說明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______,形成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19.(11分)阿霉素(DOX)為常用抗腫瘤藥物,經常使用該藥物往往會引起心臟過度興奮導致心臟損傷。用神經電刺激裝置(tVNS)刺激耳的某種神經能顯著改善心臟損傷,同時對腫瘤還有一定的影響,相關機制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支配心臟跳動的傳出神經屬于______,使心臟活動不受意識支配。人在遇到緊急情況時,______(填“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占優(yōu)勢,且機體會迅速分泌一種激素,該激素的名稱是______。(2)從離子運輸的角度分析,心臟過度興奮與______有關,tVNS刺激耳的某神經會使得副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神經遞質,神經遞質與心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后引發(fā)信號轉導,促進______,使細胞膜內外電位差______(填“增大”或“減小”),從而導致心跳減慢,進而改善心臟損傷。(3)物質A的名稱是______,該物質在免疫過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細胞3除了增殖、分化成細胞4以外,還增殖、分化成______。圖中腫瘤細胞的裂解死亡屬于______(填“細胞凋亡”或“細胞壞死”)。20.(10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垃圾和污水的治理是關鍵。建立人工濕地公園是解決城市水污染的一種有效途徑,圖1是人工濕地處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代表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三種成分,圖2為復合式生態(tài)浮床技術示意圖?;卮鹣铝袉栴}:圖1圖2(1)在圖1的甲、乙、丙三種成分中,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基石”的是______,如果沒有______,會導致動植物的遺體遺物堆積如山,進而使生態(tài)系統(tǒng)崩潰。簡述圖1所示人工濕地凈化城市污水的過程:_________。(2)增加水下照明燈的目的是______,增加抑藻濾材的目的______,增加風動曝氣機可以______。(3)研究人員利用該生態(tài)浮床技術,對另一鎘、汞污染的濕地進行生態(tài)修復,有人提議,浮床中的水生植物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飼料,以提高該系統(tǒng)的經濟效益,請分析該建議是否______(填“是”或“否”)可行,理由是______。21.(11分)科研人員從某瀕危動物體內提取出了一種極具研究價值的基因,將其導入大腸桿菌的質粒中保存,操作流程如圖所示,其中是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卮鹣铝袉栴}:(1)獲取目的基因除了圖中所示的方法外,還可以從相關動物細胞中獲取目的基因的mR-NA,在______的催化下合成。構建的重組質粒中,除了具有目的基因和標記基因外,還有______。(2)如果培養(yǎng)基中只加入氨芐青霉素,能否篩選出含目的基因的大腸桿菌?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如果在已成功導入質粒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基中只加入X-gal,能否篩選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腸桿菌?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3)將目的基因導入大腸桿菌中進行保存以后,隨時可以從中獲取進行擴增,擴增目的基因的原理是______,所用的酶是______,除了加入這種酶和DNA模板外,還應向反應體系中加入_________。普通高中2024—2025學年(上)高三年級期末考試生物參考答案1.B【解析】鎂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所以土壤中缺鎂會影響葉綠素的合成,A錯誤;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形成離子,才能被植物的根尖吸收,這是植物吸收無機鹽的必要條件,B正確;細胞中自由水/結合水的比例降低時,細胞代謝減弱,有利于農作物度過干旱、寒冷等不良環(huán)境,C錯誤;大量施用氮肥會造成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可能導致農作物失水,甚至“燒苗”現象,而且營養(yǎng)元素單一,不利于農作物的全面生長,不能使農作物顯著增產,甚至造成環(huán)境污染,D錯誤。故選B。2.A【解析】圖中的A細胞是動物細胞,B細胞是含葉綠體的高等植物細胞(如菠菜的葉肉細胞),⑤是中心體,除了動物細胞具有中心體外,低等植物細胞也具有中心體,A錯誤、B正確;若A細胞能吞噬并殺死外來的病原體,則還應有較多的溶酶體,C正確;觀察細胞質流動需要一定的參照物,①是葉綠體,呈綠色、扁平的橢球或球形,可以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它的形態(tài)和分布,所以適合作為觀察細胞質流動的參照物,D正確。故選A。3.B【解析】圖中所示的是大腸桿菌對葡萄糖的運輸,大腸桿菌無內質網和高爾基體,A錯誤;據圖可知,磷酸糖的形成需要磷酸基團,但PEP中的磷酸基團轉移到葡萄糖上需要酶Ⅰ、酶Ⅱa和酶Ⅱb,如果這些酶失活則磷酸基團無法與葡萄糖結合,葡萄糖就無法以這種基團移位的方式運輸,B正確;酶Ⅱc相當于轉運蛋白,轉運蛋白或酶在行使功能時往往具有特異性,即只能運輸特定的物質(如葡萄糖),不一定能運輸氨基酸和無機鹽,C錯誤;根據細胞呼吸的原理可知,參與細胞呼吸的是葡萄糖而不是磷酸糖,所以磷酸糖釋放到細胞質中,需要將磷酸基團脫去再參與細胞呼吸,D錯誤。故選B。4.A【解析】據圖可知,初級卵母細胞發(fā)生了細胞質不均等的分裂,但細胞質的分裂發(fā)生于分裂末期,而不是分裂后期,A錯誤;圖中“非減數分裂”方式,DNA分子復制和姐妹染色體單體分離正常進行,B正確;六倍體銀鯽的卵原細胞和卵細胞中都具有6個染色體組,所以卵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C正確;據圖可知,分裂中期的細胞中每條染色體均含染色單體,所以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會加倍,然后均分到極體和卵細胞中,極體和卵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目相等,但極體不參與受精,D正確。故選A。5.D【解析】親本是普通蠶♀和油蠶♂,而中♂是普通皮膚、♀是油性皮膚,先可排除A和a基因位于W染色體上,如果A和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中普通皮膚和油性皮膚中應雌雄蠶都有,而中普通皮膚全部是♂、油性皮膚全部是♀,所以可排除A和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A和a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如果普通皮膚對油性皮膚為顯性,則親本的基因型是,中♀全部為油性皮膚,♂全部為普通皮膚,與表格中的信息相符,如果油性皮膚對普通皮膚為顯性,則親本的基因型是,中的♀、♂應全部為油性皮膚,與表格中的結果不一致,所以該假設不成立,由此可判斷普通皮膚對油性皮膚為顯性,A正確;中四種表型的比例接近1:1:1:1,說明中的♀個體產生的配子是,♂個體產生的配子是,即中的雌雄蠶均可產生2種比例相等的配子,B正確;親本的基因型是、,均為純合子,的基因型是和,其中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的基因型是、、、,其中既有純合子也有雜合子,C正確;由于親本中油蠶品系與普通蠶品系的數量相等,基因型是、,A和a的基因頻率分別是和,在雜交過程中沒有淘汰某些個體,所以在和中A和a的基因頻率仍然分別是和,D錯誤。故選D。6.C【解析】、、三種突變基因都是由A基因突變而來,且這三種基因與A基因都是控制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所以這三種基因都是A基因的等位基因,A正確;酪氨酸酶基因控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所以該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B正確;由CGA變?yōu)門GA,DNA分子的模板鏈是ACT,轉錄形成的mRNA上的密碼子為UGA,是終止密碼子,所以如果發(fā)生突變,則表達出的蛋白質上少了多個氨基酸,突變導致表達出的蛋白質中的1個半胱氨酸變成了苯丙氨酸,所以和突變的表達產物不只有一個氨基酸的差異,C錯誤;A基因沿不同方向突變成3個隱性基因,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D正確。故選C。7.A【解析】據圖推測,甲為輔助性T細胞、乙為B細胞、丙為記憶B細胞、丁為漿細胞,四種細胞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甲、乙、丙,漿細胞(?。┎荒茏R別抗原,A錯誤;根據圖中“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的分級調節(jié)可知,下丘腦分泌的A激素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該激素作用于垂體,即垂體是該激素的靶器官,B正確;圖中左側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及發(fā)揮作用的過程屬于體液調節(jié),右側的調節(jié)過程屬于免疫調節(jié),C正確;甲為輔助性T細胞,輔助性T細胞既參與體液免疫也參與細胞免疫,D正確。故選A。8.C【解析】比較甲組和乙組可知,藥物A具有解熱作用,解熱的原理是增加散熱過程,皮膚汗腺的分泌是散熱的主要方式,所以可推測服用藥物A后汗腺的分泌活動可能會增強,A正確;要探究M是否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控體溫,實驗需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與丙組相比,丁組的處理是損毀下丘腦的發(fā)熱家兔模型+M溶液,損毀了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后,丁組家兔出現發(fā)熱癥狀,M不能起到調控體溫的作用,說明M通過影響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調控體溫,B正確、C錯誤;機體產熱和散熱達到平衡時的溫度即為體溫調定點,發(fā)熱家兔的體溫調定點升高,D正確。故選C。9.B【解析】獵物與捕食者之間的能量流動是單向的,A錯誤;圖中捕食者和獵物種群數量呈周期性的波動屬于生態(tài)平衡的一種表現,B正確;曲線最高點對應的獵物種群數量是該環(huán)境條件下獵物種群數量的最大值,不是其數量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最大值,因此不代表環(huán)境容納量,C錯誤;獵物和捕食者的數量變化除了受二者的捕食關系影響外,還受各自種群內部以及外部環(huán)境和其他生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D錯誤。故選B。10.C【解析】這種立體養(yǎng)殖模式,表層、中層(海帶下掛籠處)、底層分別進行不同生物的養(yǎng)殖,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生物的生存資源,A正確;多種生物共同養(yǎng)殖,形成復雜的生態(tài)關系,有助于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B正確;這種養(yǎng)殖模式是多種生物共同養(yǎng)殖,而不是增加單一物種的養(yǎng)殖密度,C錯誤;如海帶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等有利于牡蠣生存,牡蠣濾食浮游植物可以減少浮游植物對海帶生長的競爭等,實現了不同生物間的互助協(xié)作,D正確。故選C。11.B【解析】根據①中的描述有“鹽水、洗菜”等信息可知,所描述的是有關泡菜制作的內容,制作泡菜所用的菌種是乳酸菌,A正確;根據②中的描述有“隔水煮開”可知,該方法屬于煮沸消毒法,而不是高壓蒸汽滅菌法,B錯誤;③中的“酒化”即酒精發(fā)酵,酒精發(fā)酵需要密封且間隔排氣,“醋化”即醋酸發(fā)酵,醋酸發(fā)酵所需的菌種是好氧醋酸菌,所以醋酸發(fā)酵要通氣,醋酸發(fā)酵的適宜溫度高于酒精發(fā)酵的適宜溫度,C正確;④中描述的是有關腐乳制作的內容,制作腐乳需要多種微生物參與,其中主要的菌種是毛霉,D正確。故選B。12.C【解析】無論在太空還是地面,都無法將肝細胞培養(yǎng)成一個完整的個體,A錯誤;在太空中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也需要將動物組織中的細胞設法分散成單個細胞,B錯誤;據題干信息可知,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中,組織細胞可以均勻懸浮,在太空中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時接觸抑制現象會減弱,C正確;對動物組織不能進行滅菌處理,否則會殺死動物細胞,D錯誤。故選C。13.C【解析】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均用低倍顯微鏡觀察,A正確;由于蚜蟲的活動能力差,活動范圍小,所以調查蚜蟲和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適合采用樣方法,B正確;科學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供植物利用進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蹤的去向,從而揭示了暗反應的過程,該方法屬于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但探究DNA的復制方式用的標記DNA,屬于穩(wěn)定性同位素,沒有放射性,C錯誤;拜爾實驗中將胚芽鞘尖端分別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左、右兩側,兩組均為實驗組,二者之間可形成相互對照,D正確。故選C。14.D【解析】該實驗的目的是觀察線粒體的代謝活動,線粒體無法直接利用葡萄糖,所以無需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葡萄糖,A錯誤;該實驗可以證明H?梯度差的產生和NADH的氧化有關,但不能證明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場所是線粒體內膜,B錯誤;完整的線粒體才具備正常的功能,C錯誤;由于加入后培養(yǎng)液中的濃度在一段時間內升高,這些來自線粒體,所以線粒體的pH會先升高,D正確。故選D。15.B【解析】E是樹木固定的總的太陽能,是通過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所以是樹木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A正確;用于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一部分流向枯枝落葉和倒木,它屬于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另一部分“樹木”中的能量未參與流動(未被利用),所以還有一部分流向初級消費者的能量應該在圖中的“其他”中,B錯誤;枯枝落葉和倒木剩余部分“積累”的能量是未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所以還是存在于化合物中,以化學能的形式存在,C正確;是枯枝落葉和倒木中的化學能通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D正確。故選B。16.D【解析】精子和卵細胞受精時需要通過接觸的方式進行細胞識別,A正確;②過程是體外受精,精子在體外受精前需要進行獲能處理,利用含有肝素或載體的溶液,B正確;代孕母鼠要接受移植過去的早期胚胎,必須在生理上處于與供體相同的生理狀態(tài),所以要對代孕母鼠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C正確;代孕母體和移植來的胚胎之間只是建立生理和組織上的聯(lián)系,對轉基因鼠的遺傳特性不產生影響,即該方法獲得的轉基因鼠的遺傳特性與代孕母體無關,D錯誤。故選D。17.【答案】(10分)(1)葉綠素含量和凈光合速率(1分)無水乙醇(1分)(2)ABA可抵御亞高溫和強光脅迫對葉綠素的破壞或分解(1分,合理即可)ABA消耗完畢(1分,合理即可)(3)甲組>丙組>乙組(1分)否(1分)甲組和丙組在實驗后第0—3天葉綠素含量相近但凈光合速率相差較多,乙組和丙組第3天后葉綠素含量一致但凈光合速率不一致(2分,合理即可)乙組和丙組都有亞高溫和強光光照,但丙組的凈光合速率高于乙組(2分)【解析】(1)根據圖中的縱坐標含義可知,該實驗的因變量是葉綠素含量和凈光合速率。從葉片中提取葉綠素所用的試劑是無水乙醇。(2)比較實驗開始后第0—3天,三組葉綠素含量的變化可知,丙組的葉綠素含量多于乙組接近甲組,說明ABA可抵御亞高溫和強光脅迫對葉綠素的破壞或分解。第3天后有亞高溫和人工強光處理的兩組葉綠素含量又相同,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BA消耗完畢。(3)番茄植株的生長速率取決于凈光合速率的大小,據圖可知,三組凈光合速率的大小關系是甲組>丙組>乙組,所以三組番茄植株生長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甲組>丙組>乙組。據圖分析,由于甲組和丙組在實驗后第0—3天葉綠素含量相近但凈光合速率相差較多,乙組和丙組3天后葉綠素含量一致但凈光合速率相差較多,所以三組番茄植株的凈光合速率不同不是完全由葉綠素含量造成的。據圖分析,由于乙組和丙組都有亞高溫和強光光照,但丙組的凈光合速率高于乙組,所以本實驗能證明ABA可提高植物抵御亞高溫和強光脅迫的能力。18.【答案】(10分)(1)非連續(xù)開花(1分)雜交一和雜交二屬于正反交實驗,它們表型相同(2分,合理即可)(2)用該植株自交(1分),觀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1分),如果子代中非連續(xù)開花:連續(xù)開花=15:1,則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否則該植株的基因型就不是AaBb(1分)(3分,寫出簡便的實驗思路給2分,都寫全給3分)(3)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互換(2分) AB:ab:Ab:aB=4:4:1:1(2分)【解析】(1)無論根據哪個雜交實驗,均可判斷非連續(xù)開花屬于顯性性狀。雜交一和雜交二屬于正反交實驗,它們表型相同,說明基因位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不可能位于細胞質中。(2)如果假設一正確,該性狀由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則這兩對基因符合自由組合定律,鑒定一非連續(xù)開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否為AaBb的最簡便的方法是用自交法,具體操作是讓該植株自交,觀察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果子代中非連續(xù)開花:連續(xù)開花=15:1,則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否則該植株的基因型就不是AaBb。(3)若月季這一相對性狀由位于一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且A、B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a、b基因位于一條染色體,用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如果子一代形成配子時不發(fā)生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現象,會產生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B:ab=1:1,相互授粉后,后代表型及比例為連續(xù)開花:非連續(xù)開花=1:3,與題意不符。故子一代通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發(fā)生互換現象,由后代連續(xù)開花:非連續(xù)開花=16:84,aabb占,可得配子比例為、,、,配子的類型及比例為AB:ab:Ab:aB=4:4:1:1。19.【答案】(11分)(1)自主神經系統(tǒng)(1分)交感神經(1分)腎上腺素(1分)(2)(過多)內流(1分)外流(1分)增大(1分)(3)細胞因子(1分)促進B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和分化(2分)記憶T細胞(1分)細胞凋亡(1分)【解析】(1)支配心臟跳動的傳出神經不受意識支配,屬于自主神經系統(tǒng),人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交感神經的活動占優(yōu)勢,且迅速分泌腎上腺素。(2)興奮是產生動作電位的過程,動作電位是內流的結果,所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