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賢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5/34/wKhkGWeeqS6AL5EvAAGn9UF3EZ0052.jpg)
![上海市奉賢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5/34/wKhkGWeeqS6AL5EvAAGn9UF3EZ00522.jpg)
![上海市奉賢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5/34/wKhkGWeeqS6AL5EvAAGn9UF3EZ00523.jpg)
![上海市奉賢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5/34/wKhkGWeeqS6AL5EvAAGn9UF3EZ00524.jpg)
![上海市奉賢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5/34/wKhkGWeeqS6AL5EvAAGn9UF3EZ005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奉賢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名篇名句默寫1.按要求填空。(1)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2)謝公宿處今尚在,
。(李白《
》)(3)蘇軾《赤壁賦》中從側面表現(xiàn)簫聲的感染力的句子是:
,
。二、語言文字運用2.按要求選擇。(1)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
)明年,兩年一屆的城市活動“2025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又將啟幕,繼續(xù)致力于通過空間改造、公共藝術、市民活動來激活城市空間。如何塑造充滿活力、溫度和美感的城市空間,是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所關注和研究的永恒命題。城市空間不僅是歷史變遷、價值觀、文化特質及審美追求的綜合體現(xiàn),更是展現(xiàn)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__________。①面對如何借助藝術之力創(chuàng)造一個令人向往的城市未來的問題②它通過獨特的思維、創(chuàng)意和表達形式③藝術,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④藝術家們無疑有著獨到的見解⑤為提升城市空間質量注入了無盡的動力A.①②④⑤③B.③④⑤①②C.①⑤③②④D.③②⑤①④(2)以上選段摘自某報紙,下列文章標題與其最匹配的一項是(
)A.《繪文化璀璨星河,助文化交融互鑒》B.《空間筑夢,藝繪未來》C.《藝術,如何讓一座城市“重生”?》D.《藝術裝置營造城市新場景,創(chuàng)造消費新體驗》三、現(xiàn)代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文學與“算法”①人工智能的“算法”在自然科學領域成績搶眼,現(xiàn)在又踏上文學舞臺。許多人對于ChatGPT的表演嘖嘖稱奇。請看這首詩歌——據(jù)說是ChatGPT為杭州寫的古典詩:杭州夜泊船,煙花繁星間。闌干橋頭立,望南山樓臺。江城三月雨,柳絮舞翠微。故園空自憐,離愁更深時。水村山郭遠,煙樹樓臺高。秋風吹不盡,歸鴻聲斷處。今宵月明中,故人未歸處。②怎么樣——想要鼓掌嗎?相對于現(xiàn)代人普遍的古典詩詞水準,應該說寫得還可以?!斑€可以”的意思是,這是一首像模像樣的古典詩,但是算不上經(jīng)典性的杰作。這種狀況正常,我們不能要求過多。然而,對于一位作家來說,其內心的目標并非僅僅是普普通通的文學,而是一流的好文學。③我要強調一下文學與一流的好文學之間存在的門檻。從文學的外行到開始發(fā)表作品,這意味著跨過一道門檻;從開始發(fā)表作品到寫出一流的好文學,這意味著跨過又一道門檻。第二道門檻比第一道門檻高得多。這是許多領域的普遍狀況。譬如,500個小時的訓練大約可以相當成熟地掌握乒乓球技術;然而,即使付出10倍的努力——5000個小時的訓練并不能保證躋身于一流乒乓運動員之列。④顯然,ChatGPT可以勝任通常的文學生產,但它能否跨過第二道門檻寫出一流的好文學?這個問題令人迷茫。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必須明確一個答案——什么是“一流的好文學”?⑤什么是一流的好文學?情節(jié)、人物、敘述語言、歷史背景,宇宙之大、蒼蠅之微,文學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很難找到一個公約數(shù)作為普遍的標準。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標準,即創(chuàng)新指數(shù)的高低。⑥幾乎所有作家都試圖擺脫前輩作家的成功制造的陰影,重復他們的成功毋寧是失敗。一流的好文學必定是創(chuàng)新的文學,這一點似乎毋需置疑。漢語語料庫之中,“清風”和“明月”的組合并不少見,而“清風”銜接“污漬”,這種組合相當新穎——可是,這種創(chuàng)新難道沒有問題嗎?首先,美學標準就無法通過。必須意識到,創(chuàng)新周圍同時分布另外一批或顯或隱的尺度,美學的、歷史的、更大范圍的意識形態(tài)等。⑦看來,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新不能完全作為一流好文學的標準。那能否尋找一些公認的范例,從眾多經(jīng)典作品之中概括出某種普遍的規(guī)律?遺憾的是,這種設想很快就會失敗。文學史是發(fā)散性的,眾多經(jīng)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的理由各不相同,幾乎找不到清晰的公約數(shù),不可比。⑧創(chuàng)新不是一個內涵清晰的概念,一流的好文學如同水中的倒影搖晃不定,ChatGPT會不會感到為難?人工智能的“算法”必須事先確定一個目標?!八惴ā钡囊饬x是提供抵達這個目標的強大手段和工具。目標的模糊、搖擺乃至喪失可能使“算法”束手無策?!鞍柗ü贰痹趪鍖闹械慕艹霰憩F(xiàn)已經(jīng)人所共知。這種表現(xiàn)取決于一個確鑿無疑的目標:按照圍棋的規(guī)則贏棋。如果將這個目標稍作修改——如果設定的目標是“下出一盤讓對手心情愉悅的棋”,“阿爾法狗”的“算法”如何著手?什么叫作“心情”?如何定義“愉悅”?“心情”和“愉悅”是一個常數(shù)還是如同股票那樣在時刻浮動?這些問題未曾明確之前,“阿爾法狗”簡直無法開機。⑨實際上,眾多經(jīng)典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理由各不相同,這些理由至少包含了不同的天時、地利、人和。遠古時期無法誕生現(xiàn)今的長篇小說經(jīng)典。這不僅因為當時語言簡樸、傳播媒介原始,同時還因為單純的社會關系無法提供曲折的情節(jié)作為長篇小說的軀干?!疤鞎r”的意義上,長篇小說的經(jīng)典只能是近代或者現(xiàn)代社會的產物?!暗乩钡囊饬x不難理解:一部作品通常首先在某種地域文化背景之中獲得肯定,進而贏得經(jīng)典的榮譽并且踏上世界文學舞臺。當然,我最想說的是“人和”。文學離不開“人”的經(jīng)驗體會、“人”的歷史感受、“人”的不可代替的至親至愛至痛至恨之情,如此等等。這恰恰是ChatGPT所匱乏的。ChatGPT的“算法”能否復制出“人和”——包括形形色色的“個人”——擁有的所有經(jīng)驗?哪一天如果ChatGPT可以提供眾多經(jīng)典作品各不相同的理由,那么,文學的人工智能時代就真正到來了。(選自《ChatGPT:文學與“算法”》有刪改)3.第⑦段加點詞“公約數(shù)”的含義是
4.作者認為一流好文學的標準很難判定,以下不屬于他所提到的難點的一項是(
)A.創(chuàng)新本身存在或隱或顯的尺度限制。B.文學涉及的因素多到?jīng)]有普遍標準。C.經(jīng)典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理由各不相同。D.從普通文學到經(jīng)典文學跨越難度大。5.以下符合文意理解的一項是(
)A.人工智能生產的文學作品缺乏想象力,背離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質。B.人工智能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具有算法優(yōu)勢,但作品的水平存在局限。C.人工智能已經(jīng)能夠完全取代人類作家,進行高質量的文學創(chuàng)作。D.人工智能無法理解和表達人類的情感,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毫無價值。6.第③段畫線句的論證很有特色,請對此加以分析。7.本文論證層層推進、邏輯嚴密,請加以分析。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窗前的樹張抗抗①窗前有一棵樹。②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樹冠差不多可達六層的樓頂。粗壯的樹干與三層的陽臺相齊,碧綠而茂密的樹葉部分正對著我的四樓的窗戶。坐在我的書桌前,一樹濃蔭收入眼底。③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樹都沉穩(wěn)些。楊與柳都已翠葉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點點的一層隱綠,悄悄然絕不喧嘩。又過了些日子,忽然就掛滿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淺綠色的蜻蜓綴滿樹枝——當它張開翅膀躍躍欲飛時,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溫和的云朵下染織成一片耀眼的銀色。那個清晨你會被一陣來自夢中的花香喚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卻又若有若無。你尋著這馥郁走上陽臺,你的精神為之一振,你的眼前為之一亮,頓時整個世界都因此燦爛而壯麗:滿滿的一樹雪白,裊裊低垂,如瀑布傾瀉四濺。銀珠般的花瓣在清風中微微飄蕩,花氣熏人,人也陶醉。④便設法用手勾一串鮮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進嘴里,如一個圣潔的吻,甜津津、涼絲絲的。輕輕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開花的日子,是我們的槐花節(jié)。⑤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蔥蔥,一派的生機勃發(fā)。驕陽下如華蓋蔽日,烈焰下送來陣陣清風。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時,它任憑狂風將樹冠刮得東歪西倒,滿樹的綠葉呼號猶如一頭發(fā)怒的雄獅,它翻滾,它旋轉,它顫栗,它呻吟。曾有好幾次我以為它會被風暴折斷,閃電與雷鳴照亮黑暗的瞬間,我窺見它的樹干卻始終巋然。大雨過后,它輕輕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細碎光滑的葉子被雨水洗得發(fā)亮,飽含著水分,安詳而平靜。⑥那個時刻我便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種感動,自己的心似乎也變得干凈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濕氣縈繞書桌徘徊不去,我想這書桌會不會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則為何它負載著沉重的思維卻依然結實有力。⑦洋槐給我一春一夏的綠色,到秋天,艷陽在樹頂涂出一抹金黃,不幾日,窗前已被裝點得金碧輝煌。秋風乍起,金色的槐樹葉如雨紛紛飄落,我明白那是一種告別的方式。它們從不纏纏綿綿凄凄切切,它們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揮揮手連頭也不回。它們離開了槐樹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拋去了陳舊,是一個必然,一種整合,一次更新。它們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還原給自己。它們需要休養(yǎng)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卻所有的陳詞濫調而尋找新的開始。所以凝望這棵斑駁而殘缺的樹,我并不怎么覺得感傷和悲涼——我知道它們明年還會再回來。⑧冬天的洋槐便靜靜地沉默。它赤裸著全身一無遮擋,向我展示它的挺拔與驕傲?;蛟S沒人理會過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獨,卻也活得自信,活得瀟灑。寒流搖撼它時,它黑色的枝條儼然如樂隊指揮莊嚴的手臂,指揮著風的合奏。樹葉落盡以后,樹杈間露出一只褐色的鳥窩,肥碩的喜鵲啄著樹枝喳喳歡叫,幾只麻雀飛來飛去到我的陽臺上尋食,偶爾還有烏鴉的黑影匆匆掠過,時喜時悲地營造出一派生命的氣氛,使我常常猜測著鳥們的語言,也許是在提醒著我什么。雪后的槐樹一身素裹銀光璀璨,在陽光還未及融化它時,真不知是雪如槐花,還是槐花如雪。⑨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變幻的圖畫,鑲入我窗口這巨大的畫框。冬去春來,老槐衰而復榮、敗而復興,重新回來的是原來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來的那棵槐樹了——它的每一片樹葉、每一滴漿汁,都由新的細胞、新的物質構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樹。⑩年復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過了六個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與槐樹無言相對的時間將超過所有的人。這段漫長又真實的日子,槐樹與我無聲的對話,便構成一種神秘的默契。8.第④段畫線句的動詞運用很有特色,請加以賞析。9.第⑤段的語言很有表現(xiàn)力,請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10.全文多以第一人稱敘事,第③段卻轉換為第二人稱,請分析其妙處。11.本文通過描寫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洋槐樹,抒發(fā)了豐富的情感。請從選材組材的角度,分析作者這樣構思的效果。四、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注:①徂徠:山名,在今山東泰安東南。12.下列詩歌選集中,可能收錄這首詩的一項是(
)A.《樂府詩集》B.《律詩精選》C.《古體詩集》D.《絕句精選》13.下列對此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出了詩人對短暫相聚時光的珍惜之情。B.頷聯(lián)以疑問句式表達了詩人希望重逢歡敘的迫切心情。C.頸聯(lián)賦予靜態(tài)的自然景物以動感,使之富有生氣。D.尾聯(lián)詩人以“飛蓬”自喻,表達如蓬草般紛繁復雜的心緒。14.宋代嚴羽評價此詩“出語輕省,寫情稠至”,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五、文言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乙①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②凡學之道,嚴①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當其為尸②,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③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③,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答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④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蛟匆不蛭病4酥^務本。(節(jié)選自《禮記·學記》,有刪改)注:①嚴:尊敬。②尸:祭主。③節(jié):樹的枝干交接處。目:紋理不順處。15.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1)則恥師焉()
(2)官盛則近諛()16.為下列句中加點字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1)弗食不知其旨也(
)A.美味
B.要義
C.命令
D.意圖(2)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
)A.奔跑
B.隱居
C.放縱
D.輕松17.把甲文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18.乙文第④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蛟匆不蛭?9.甲文和乙文的第③段都圍繞“學習”的話題展開論述,但論述角度和說理方式有所不同,請比較分析。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游黃溪記柳宗元①北之晉,西適豳,東極吳,南至楚越之交,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shù),永最善。環(huán)永之治百里,北至于浯溪,西至于汀之源,南至于瀧泉,東至于黃溪東屯,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shù),黃溪最善。②黃溪距州治七十里,由東屯南行六百步,至黃神祠。黃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麗,殆不平狀。其略若剖大甕,側立千尺。溪水積焉,黛蓄膏渟。來若白虹,沉沉無聲。有魚數(shù)百尾,方來會石下。南去又得百步,至第二潭。其下大石雜列,可坐飲食。有鳥赤首烏翼,大如鵠,方東向立。自是又南數(shù)里,地皆一狀,樹益壯,石益瘦,水鳴皆鏗然。又南一里,到大冥之川,山舒水緩,有土田。始黃神為人時居其地。③傳者曰:“黃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既死,神更號黃氏,逃來,擇其深峭者潛□?!笔济L曰:“余黃虞之后也?!秉S與王聲相邇,而又有本,其所以傳言者益驗。神既居是,民咸安焉。以為有道,死乃俎豆之,為立祠。后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陰溪水上。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既歸為記,以啟后之好游者。(有刪改)注:這篇游記寫于元和八年(813),作者謫居永州已經(jīng)八年有余,時逢大旱,作者隨同永州刺史韋中丞前往黃神祠求雨,經(jīng)過黃溪,心有所感而寫。20.以下最適合填入第③段空格處的一項是(
)A.爾B.之C.也D.焉21.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通過地理范圍的縮小逐步聚焦,突出黃溪之美。B.第②段中的寫景狀物是作者此游即目所見,頗具意趣。C.第②段作者運用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等手法使景物生動傳神。D.黃神的傳說讓文章對山水的描寫又增加了一層神秘的色彩。22.請賞析第②段的畫線句。23.作者認為“黃溪最善”,請結合注釋和全文內容,談談對此的理解。六、作文24.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是否認同這句話?結合你的體驗或認識,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上海市奉賢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參考答案1.青青子衿淥水蕩漾清猿啼夢游天姥吟留別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以及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易錯字詞:衿、淥、蕩漾、清、幽壑、嫠。2.(1)D(2)B【詳解】(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子銜接與排序的能力。③句“藝術,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個過程”指代前文關于塑造充滿活力、溫度和美感城市空間的過程,該句引出藝術這一話題,應排在首位;②句“它通過獨特的思維、創(chuàng)意和表達形式”,“它”指代藝術,具體闡述藝術發(fā)揮作用的方式,緊跟③句;⑤句“為提升城市空間質量注入了無盡的動力”,是②句中藝術發(fā)揮作用方式所帶來的結果,所以⑤句在②句之后;①句“面對如何借助藝術之力創(chuàng)造一個令人向往的城市未來的問題”,提出借助藝術之力創(chuàng)造城市未來的問題;④句“藝術家們無疑有著獨到的見解”,是對①句中問題的回應,表明藝術家對該問題的看法。所以正確順序為③②⑤①④。故選D。(2)本題考查學生語段壓縮、概括標題的能力。A.文段主要圍繞城市空間與藝術的關系,并非文化交融互鑒,不匹配;B.既體現(xiàn)了城市空間這一主題,又涵蓋了藝術在城市空間塑造中發(fā)揮作用描繪未來的內容,與文段主旨相符;C.文段重點不是城市“重生”,而是通過藝術塑造有活力、溫度和美感的城市空間,不準確;D.文段未提及創(chuàng)造消費新體驗,與文段內容不符。故選B。3.能夠判定作品是不是一流好文學的統(tǒng)一標準。4.D5.B6.畫線句采用舉例(或類比)論證和對比論證,通過日常的乒乓球訓練事例,說明了訓練時長的增加只能確?;炯夹g的掌握,而無法保證能進入一流選手的行列。進而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進入文學的門檻容易而進入一流好文學的難度很高。7.本文從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的詩歌作品談起,提出普通的文學與一流好文學之間是存在門檻的,繼而引入“什么是一流的好文學”的探討。在探討過程中,作者首先假設一流好文學的標準在于創(chuàng)新,又舉“清風”與“污漬”的反例駁斥了這一假設;其后又試圖從眾多經(jīng)典作品中概括普遍規(guī)律,然而又因經(jīng)典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理由各不相同而失敗。通過假設論證和事實論證明確了“文學的一流標準是難以明確的”的觀點,加上尾段經(jīng)典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理由有多重,尤其是“人和”這一涉及到個人經(jīng)驗感受的角度這一補充論證,更加嚴密地論證了人工智能雖有算法優(yōu)勢但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受限。【導語】本文探討人工智能在文學領域的挑戰(zhàn)與局限。開篇通過ChatGPT創(chuàng)作的古典詩引入主題,表明其雖能生成作品,但難以跨越至一流文學的門檻。通過對創(chuàng)新和經(jīng)典作品難以界定的標準的論述,揭示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復雜性。文章強調了人工智能無法復制“人”在創(chuàng)作中的體驗和情感的重要性。整篇文章通過層層遞進的邏輯,論證了人工智能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未解的問題。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在第⑦段中,作者提到“文學史是發(fā)散性的,眾多經(jīng)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的理由各不相同,幾乎找不到清晰的公約數(shù),不可比”,這里的“公約數(shù)”指的是在眾多經(jīng)典作品中,能夠被普遍接受并用來判定作品是否為一流好文學的共同標準或準則。由于每個經(jīng)典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很難找到這樣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A.提到“創(chuàng)新本身存在或隱或顯的尺度限制”,對應第⑥段中的“必須意識到,創(chuàng)新周圍同時分布另外一批或顯或隱的尺度,美學的、歷史的、更大范圍的意識形態(tài)等”。B.提到“文學涉及的因素多到?jīng)]有普遍標準”,對應第⑤段中的“什么是一流的好文學?情節(jié)、人物、敘述語言、歷史背景,宇宙之大、蒼蠅之微,文學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很難找到一個公約數(shù)作為普遍的標準”。C.提到“經(jīng)典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理由各不相同”,對應第⑦段中的“遺憾的是,這種設想很快就會失敗。文學史是發(fā)散性的,眾多經(jīng)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的理由各不相同,幾乎找不到清晰的公約數(shù),不可比”。D.提到“從普通文學到經(jīng)典文學跨越難度大”,雖然文中提到了門檻的高低,但這并不是作者在討論一流好文學標準難以判定時提到的難點。故選D。5.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A.“人工智能生產的文學作品缺乏想象力,背離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質”錯誤,文中并未提及人工智能作品缺乏想象力或背離文學創(chuàng)作本質。C.“人工智能已經(jīng)能夠完全取代人類作家,進行高質量的文學創(chuàng)作”錯誤,這與文中的觀點相悖,文中并未提到人工智能能夠完全取代人類作家。D.“人工智能無法理解和表達人類的情感,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毫無價值”錯誤,文中并未提到人工智能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毫無價值,只是指出其在一流好文學創(chuàng)作上有局限。故選B。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證特色的能力。舉例論證:作者通過“500個小時的訓練大約可以相當成熟地掌握乒乓球技術;然而,即使付出10倍的努力一5000個小時的訓練并不能保證躋身于一流乒乓運動員之列”這一個具體事例,說明技能掌握與達到高水平之間的差距。對比論證:通過對比500小時與5000小時的訓練效果,強調即使付出更多努力,也不一定能達到一流水平。類比論證:將乒乓球訓練與文學創(chuàng)作進行類比,說明從開始發(fā)表作品到寫出一流好文學的難度遠高于從外行到發(fā)表作品的難度。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文章開頭從ChatGPT創(chuàng)作的詩歌引入,這是一個具體的實例,用于引出關于文學與“算法”的討論。接著,文章逐步探討一流好文學的標準。第⑤段提出一個假設:“什么是一流的好文學?……我們假設有這樣一個標準,即創(chuàng)新指數(shù)的高低?!边@里明確提出了以創(chuàng)新作為評判一流好文學的標準。第⑥段通過“清風”與“污漬”的例子來駁斥這一假設,指出創(chuàng)新并非唯一標準,因為美學標準、歷史背景等因素也需要考慮。第⑦段進一步嘗試從經(jīng)典作品中找規(guī)律,看是否能概括出某種普遍的規(guī)律,但最終失敗,因為“文學史是發(fā)散性的,眾多經(jīng)典作品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的理由各不相同”。最后,第⑨段通過補充論證:“文學離不開‘人’的經(jīng)驗體會、‘人’的歷史感受、‘人’的不可代替的至親至愛至痛至恨之情,如此等等。這恰恰是ChatGPT所匱乏的。”這里通過補充論證,進一步強調了人工智能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局限性,特別是無法復制“人和”所涉及的個人經(jīng)驗感受。指出經(jīng)典作品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包含“天時、地利、人和”,特別是“人和”涉及個人經(jīng)驗感受,這是ChatGPT所匱乏的,從而進一步論證了人工智能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局限性。文章論證層層推進、邏輯嚴密。8.劃線句運用“勾”“放”“咽”這一系列的動詞,連貫地呈現(xiàn)了我品嘗槐花滋味的過程,富有畫面感;“勾”的動作細膩而自然,描寫了我伸手到窗外,就近勾來一串槐花,體現(xiàn)我與槐樹的親密與和諧;而“放”和“咽”的動作刻畫是輕而緩的,進一步體現(xiàn)了我品嘗槐花時的珍重態(tài)度。9.①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洋槐樹冠比作遮陰的華蓋,將綠葉比作發(fā)怒的雄獅,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了洋槐的茂密與蔥郁,以及其在狂風中不屈的身姿;②運用比擬(或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洋槐人的情態(tài)與動作,生動傳神地刻畫了它在暴雨中屹立不倒的堅韌,以及雨過后抖落水珠回歸常態(tài)的沉靜;③排比句“它翻滾,它旋轉,它顫栗,它呻吟”增強了語勢,強化渲染了洋槐樹在暴雨摧折下的痛苦與煎熬,表達作者對它的憐惜與不忍。10.文章以第一人稱為主要視角,細致地呈現(xiàn)了作者面對洋槐而產生的感觸與思考;而第③段的視角轉換至第二人稱“你”,可以引導讀者對洋槐開花時嗅覺與視覺的雙重震撼展開想象,使其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洋槐開花時的絢爛,以及作者對洋槐的喜愛與欣賞。通過人稱的切換,避免了行文的單調,同時也增加了讀者的代入感。11.描寫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姿態(tài),可以使它的形象更完整、更全面;隨著季節(jié)的推移,洋槐的形象逐漸豐富起來,作者因它而產生的思考也逐漸深入:從對洋槐之美的純粹欣賞,到見證其在坎坷之下的堅韌,再到領悟生命的自我更新始于告別舊我,繼而意識到生命的尊嚴在于剝離一切外在后的強大內核。通過四季的畫面推進,深化了作者的情感意蘊與文章的主旨表達,四季的畫面拼接也是我與洋槐一生共處時光的縮影?!緦дZ】本文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窗前洋槐樹在四季中的變化,表現(xiàn)出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動態(tài)。通過對每個季節(jié)中洋槐特征的生動描寫,作者傳達了對自然生命力的贊美,以及人生態(tài)度的反思。文章結構清晰,每個段落分別描繪一個季節(jié),而結尾則表達與洋槐樹默契的深厚感情,這種構思增強了作品的層次感和情感的深度,引發(fā)讀者對生命和時間的思考。8.本題考查學生體詞語的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第④段中“勾”“放”“咽”這一系列的動詞,生動地描繪了作者品嘗槐花的過程。這些動詞不僅具有連貫性,還富有畫面感,讓讀者能夠清晰地想象出作者當時的動作和情景。原文中,“便設法用手勾一串鮮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進嘴里,如一個圣潔的吻,甜津津、涼絲絲的。輕輕地咽下,心也香了”,這幾句話通過“勾”“放”“咽”等動詞,細膩地展現(xiàn)了作者對槐花的喜愛和珍視。“勾”這個動作表明作者伸手到窗外,輕松地摘取一串槐花,這個動作既體現(xiàn)了作者與槐樹的親近,也展示了槐花的易于采摘和作者的熟練。“放”這個動作則描繪了作者將槐花放入嘴中的情景,這個動作輕柔而細致,體現(xiàn)了作者對槐花的珍重和享受。“咽”這個動作則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品嘗槐花時的感受,這個動作輕而緩,仿佛作者在細細品味槐花的甘甜和清香,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槐花的感激和敬意。因此,這些動詞的運用確實富有特色,讓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者對槐花的喜愛和敬意。9.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①比喻的修辭手法:原文中“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蔥蔥,一派的生機勃發(fā)。驕陽下如華蓋蔽日,烈焰下送來陣陣清風”這句話中,將洋槐的樹冠比作“華蓋”,形象地描繪出洋槐在夏日陽光下的茂密與蔥郁,就像一把巨大的傘遮住了陽光,給人帶來陰涼。同時,“滿樹的綠葉呼號猶如一頭發(fā)怒的雄獅”則將綠葉比作發(fā)怒的雄獅,生動地展現(xiàn)了洋槐在狂風中的堅韌與不屈。②比擬(或擬人)的修辭手法:原文中“它任憑狂風將樹冠刮得東歪西倒,滿樹的綠葉呼號猶如一頭發(fā)怒的雄獅,它翻滾,它旋轉,它顫栗,它呻吟”這句話中,通過賦予洋槐人的情態(tài)與動作,如“呼號”“翻滾”“旋轉”“顫栗”“呻吟”,生動傳神地刻畫了洋槐在暴雨中的堅韌與頑強。同時,“大雨過后,它輕輕抖落身上的水珠”則表現(xiàn)了洋槐雨后的沉靜與回歸常態(tài)。③排比句:原文中“它翻滾,它旋轉,它顫栗,它呻吟”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通過四個相似的句式結構,增強了語勢,強化渲染了洋槐樹在暴雨摧折下的痛苦與煎熬。這種修辭手法也表達了作者對洋槐的憐惜與不忍。總之,第⑤段的語言通過比喻、比擬和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洋槐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姿態(tài)與氣質,展現(xiàn)了其堅韌、頑強與沉靜的特點。1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稱表達效果的能力。首先,文章以第一人稱為主,這是作者在描述她與窗前的洋槐樹之間的故事和感情。這種敘事方式讓讀者能夠深入作者的內心,感受她對洋槐的觀察、感受和思考。然而,在第③段中,作者巧妙地將敘事視角從第一人稱轉換為第二人稱“你”。這一變化有幾個妙處:①增強代入感:通過使用“你”,作者仿佛是在直接對讀者說話,引導讀者進入她的情境。這種直接的呼喚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仿佛自己就站在那棵洋槐樹下,感受著春風中的花香和銀色的花瓣。②激發(fā)想象:第二人稱的運用鼓勵讀者去想象自己親眼看到洋槐開花時的壯觀景象。正如文中所描述的,“滿滿的一樹雪白,裊裊低垂,如瀑布傾瀉四濺。銀珠般的花瓣在清風中微微飄蕩,花氣熏人,人也陶醉。”這樣的描寫通過第二人稱變得更加生動和具象。③突出喜愛與欣賞:通過第二人稱,作者的情感表達變得更加直接和強烈。她在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在邀請讀者一同感受并欣賞洋槐的美麗。④避免單調:全文主要采用第一人稱,如果一直保持這種視角,可能會讓讀者感到單調。第二人稱的插入為文章增添了新的敘述層次,使行文更加活潑和有趣??傊?,第③段中第二人稱的運用不僅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還通過引導讀者進入作者的情境,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者對洋槐的深厚情感。1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構思特點和藝術效果的能力。本文通過描寫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洋槐樹,使洋槐的形象更完整、更全面。作者從不同季節(jié)的洋槐樹身上,觀察到了不同的特質和生命力。春天,洋槐樹“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掛滿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展示了生命的初生和希望。作者對洋槐花的贊美,如“你的精神為之一振,你的眼前為之一亮”,表達了對生命美好的純粹欣賞。夏天,洋槐樹“巍巍然郁郁蔥蔥”,“任憑狂風將樹冠刮得東歪西倒”,但“樹干卻始終巋然”,表現(xiàn)了生命的堅韌和不屈。作者因此“幽幽地滋生出一種感動”,領悟到生命的尊嚴和力量。秋天,洋槐樹葉“如雨紛紛飄落”,“安然地沉入泥土”,象征著生命的告別和更新。作者認識到“它們明年還會再回來”,體現(xiàn)了生命的循環(huán)和重生。冬天,洋槐樹“靜靜地沉默”,“展示它的挺拔與驕傲”,反映了生命的獨立和自信。作者觀察到鳥兒在槐樹上生活,感受到“一派生命的氣氛”,進一步理解了生命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通過四季的畫面推進,作者的情感意蘊與文章的主旨表達得到了深化。四季的變換不僅是洋槐生命歷程的展現(xiàn),也是作者與洋槐共同經(jīng)歷的時間的縮影。這種構思方式使得文章內容豐富,情感真摯,主旨深刻。12.B13.D14.“出語輕省”即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xiàn)力,“寫情稠至”即表達情感深沉而濃厚。首聯(lián)用“醉別”和“登臨”兩個動作簡潔描繪了即將離別的情景,真摯地展現(xiàn)了詩人對分別的不舍和珍惜。頷聯(lián)以簡單的反問直白地體現(xiàn)了對友人的眷戀和對未來重逢的強烈渴望。頸聯(lián)將二人的深厚友誼融于泗水的秋波和徂徠山的海色構成的美麗秋景中,情感表達豐富而立體。尾聯(lián)以“飛蓬”自喻卻并不悲傷,以飲酒之舉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豁達。全詩語言輕省簡約,卻體現(xiàn)了離別時深沉濃烈的情感和李杜的深情厚誼,可謂“出語輕省,寫情稠至”。【導語】李白的《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表現(xiàn)了詩人在離別好友時的依依不舍和對重聚的期望。通過描述池臺相聚、泗水秋色、徂徠山等自然景象,表達了對友誼的珍惜。輕快的語言和凝練的情感將離別的愁緒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尾聯(lián)以“飛蓬”自喻,反映了對人生漂泊的感慨。整首詩感情真摯,景象生動。1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常識的能力?!遏斂|石門送杜二甫》,此詩共八句,每句七字,押韻工整,平仄相間,符合律詩的特征。故選B。1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D.“以‘飛蓬’自喻,表達如蓬草般紛繁復雜的心緒”錯誤。尾聯(lián)中,“飛蓬各自遠”是形容詩人與友人如同飛蓬一樣各自飄向遠方,表達的是離別之情,而非紛繁復雜的心緒。故選D。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語言風格的能力?!俺稣Z輕省”指的是語言簡練、不繁復,而“寫情稠至”則指情感深厚、濃烈。首聯(lián)“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詩人用簡練的語言描述了與友人醉別后數(shù)日的活動,通過“醉別”和“登臨”兩個動作,表達了深厚的友情和對相聚時光的珍惜,情感濃烈。頷聯(lián)“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以反問的形式表達了對再次相聚的期盼,語言輕省而情感真摯。頸聯(lián)“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通過簡練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秋波、泗水、海色、徂徠山,構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面,同時寄寓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尾聯(lián)“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以“飛蓬”自喻,表達了與友人離別的無奈,同時用“且盡手中杯”來抒發(fā)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未來的祝愿,情感濃烈而深沉。綜上所述,本詩語言簡練而不失深厚情感,充分體現(xiàn)了“出語輕省,寫情稠至”的特點。15.以……為恥諂媚16.(1)A(2)D17.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是看不起的,現(xiàn)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真是值得奇怪啊!18.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19.(1)甲文從學習態(tài)度的角度切入,用多重對比論證,分別從今人錯誤的態(tài)度、父母錯誤的認識和士大夫荒唐的行為三方面批評了當時恥學于師的社會風氣,闡述從師學習的重要性。(2)乙文強調的則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在“善”與“不善”的多重對比之外,還運用了比喻論證,以伐木和撞鐘之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善于學習的人能夠達到的從容狀態(tài),闡明了進學之道。【導語】甲文重點探討了學習與從師的重要性,批判了當時人們恥于從師的風氣,強調圣人與愚人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是否重視師道。乙文則從實際操作層面闡述了學習的原則和方法,涉及學與教的相互促進、尊師之道及善學善問的重要性。兩文都重視學習,但甲文從觀念層次反思,乙文則更傾向于方法指導。這兩者結合構成了對學習的全面思考。1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1)恥:以……為恥。句意: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2)諛:諂媚。句意: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1)旨:美味。句意:不吃,就無法明白其滋味。故選A。(2)逸:輕松。句意:老師輕松而效果加倍,而又歸功于老師。故選D。17.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爸保@;“不齒”,看不起;“乃”,反而;“及”,趕得上。18.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從前三王五帝祭祀名山大川,總是先祭河后祭海,因為河是海的本源,海是河的歸宿?!耙病庇迷诰渲斜硗nD,其后斷開;“皆先河而后海”表意完整,“而”表順承,連接“先河”“后?!?,其后斷開;“或源也”和“或委也”句式對稱,“也”后斷開。綜上斷句為: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1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證思路和論證手法的能力。(1)從甲文內容“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來看,甲文采用了多重對比論證進行論證。將古代圣人從師與現(xiàn)在的一般人不從師進行對比;將有些人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進行對比;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從師的態(tài)度進行對比。主要是從學習態(tài)度的角度切入的,通過多重對比,批評了當時恥學于師的社會風氣,闡述從師學習的重要性。(2)乙文說到“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答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強調的則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將“善”與“不善”學習進行多重對比。還認為善于提問的人,總是像攻治竹木,先治容易的地方,然后攻治關節(jié)處;認為善于回答別人提問的,好像撞鐘,撞得重則聲音大些,撞得輕則聲音小些,就在不慌不忙中解決了疑難。運用了比喻論證,以伐木和撞鐘之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善于學習的人能夠達到的從容狀態(tài),闡明了進學之道。參考譯文:甲唉!古代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難?。」糯氖ト?,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而請教;現(xiàn)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于圣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出于這吧?人們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難問題的。不知句子停頓,向老師請教,不理解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卑Γ」糯欠N跟從老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yī)樂師和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們不屑一提,現(xiàn)在他們的見識竟反而趕不上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乙①雖有美好的菜肴,不吃,就無法明白其滋味;雖有高明的道理,不學,就不懂得其好處。為此,只有努力學習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只有教導別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困難。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返回自身更努力地學習;懂得了困難,就能自我勉勵,加強學習。所以說,教育別人與自己學習是相互促進的。②教育最根本的道理,難在尊敬老師。因為,只有敬重老師,才能確信老師所傳之道;只有確信老師所傳之道,才能使庶民百姓都重視教育。為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君王不把臣下看作臣下的有兩種人:一是當此臣擔任祭祀之代受祭者的時候,就不把他看作臣下;二是此臣是老師,就不把他看作臣下。大學的禮法是,即使對天子講學,老師不居北面臣位,而居面西之主位,而天子居賓位,這就是為了表示對老師的敬重。③善于學習的人,老師輕松而效果加倍,而又歸功于老師。不善學習的人,老師辛苦而效果減半,而又怨恨于老師。善于提問的人,總是像攻治竹木,先治容易的地方,然后攻治關節(jié)處,經(jīng)過長久努力,就能相互愉悅地解決疑難。不善提問的人與此相反。善于回答別人提問的,好像撞鐘,撞得輕則聲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秋七年級英語上冊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3 The Corner Store說課稿 (新版)冀教版
- 《6的乘法口訣》(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青島版
- 2023三年級英語下冊 Unit 2 I'm in Class One Grade Three Lesson 7說課稿 人教精通版(三起)
- 《2 我們的課余生活》(說課稿)-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吉美版001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第1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60米短跑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2025關于質押反擔保合同
- Unit 2 Healthy Lifestyle Using langu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說課稿-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 長沙打包箱房施工方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 無產階級革命家 第2課 無產階級革命導師恩格斯教學說課稿 新人教版選修4
- 2025年中國銅畫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全國體育專業(yè)單獨招生考試數(shù)學試卷試題真題(含答案)
- 2025屆高三八省聯(lián)考語文試卷分析 課件
- 2025年度檢修計劃
- 2024-2025學年冀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
- 商業(yè)綜合體市場調研報告
-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發(fā)展 課件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
- 2025屆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學高考仿真模擬英語試卷含解析
- 天津市部分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 含解析
- 變壓器投標書-技術部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