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曩(音nǎng,以往,從前)古之世,無君無臣,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這是古書里講述我國遠古人類生活情況的一段話,你覺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A.北京人時期B.山頂洞人時期C.河姆渡、半坡聚落時期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2、下列哪項是成吉思汗的業(yè)績()A.正式定國號為元B.滅亡南宋和統(tǒng)一全國C.建立蒙古政權D.相繼滅亡西夏與金3、某歷史興趣小組同學在探究“文景之治”出現(xiàn)的原因時提出了以下意見;其中正確的是。

①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②統(tǒng)治者注意調整統(tǒng)治政策。

③在思想文化上實行高壓政策④輕徭薄賦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下列體現(xiàn)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的標志是A.中書省的設立B.三省六部制的完善C.廠衛(wèi)機構的設立D.軍機處的設立5、文物是鮮活的歷史?,F(xiàn)存商朝青銅器中形體最大、最重的一件是()A.毛公鼎B.四羊方尊C.司(后)母戊鼎D.青銅立人像6、已經(jīng)懂得人工取火的遠古人類是:()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藍田人7、為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礎的是()A.淝水之戰(zhàn)B.官渡之戰(zhàn)C.赤壁之戰(zhàn)D.巨鹿之戰(zhàn)8、1840年爆發(fā)的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侵略者紛至沓來,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以下對條約的分析正確的是①《南京條約》使列強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內陸②《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③《辛丑條約》使清王朝的內政外交受洋人控制④三個條約的簽訂都使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A.①②B.②④C.②③D.②③④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劉秀治國措施:____、____奴婢____苛捐雜稅,恢復____稅一,提倡____,____機構,____冗員,____吏治,____貪官污吏。10、元朝時期,在東南地區(qū)設置______,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______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11、與商同時期的其他高度發(fā)達的文明,如四川廣漢西北的______。12、“退避三舍”表現(xiàn)了______信守諾言;______敢于問鼎中原,大有取代天子之勢;______不忘戰(zhàn)敗恥辱,臥薪嘗膽;______穩(wěn)定內政之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他們最終成就各自的霸業(yè)。13、我國陶瓷業(yè)高度發(fā)展。唐朝時,______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和______最為著名。14、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青銅器是四羊方尊。

判斷:______;改正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5、唐朝后期爆發(fā)了黃巢起義,使唐朝至此滅亡。。A.正確B.錯誤16、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______(判斷對錯)17、元朝時期,中央政府開始對西藏和臺灣實行管轄,分別設置了駐藏大臣、臺灣府。______(判斷對錯)18、(請你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將判斷結果填入題后的括號內,正確的畫“√”,錯誤的畫“×”。每題1分)下圖中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標志著西周的建立。()19、昭君出塞的佳話發(fā)生于漢文帝時期。______(判斷對錯)20、人類社會是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這是一個客觀規(guī)律。我國境內出現(xiàn)的原始人是按照北京人、元謀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向前演變的。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連線題(共1題,共9分)21、將下列詩人以及對應的風格連線。

李白詩圣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杜甫詩魔豪邁奔放,清新飄逸

白居易詩仙氣魄雄渾、沉郁悲愴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3題,共30分)22、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社會大動蕩、大變革和大發(fā)展的時期,生產(chǎn)力發(fā)展引起生產(chǎn)關系變革,經(jīng)濟基礎變動引起了上層建筑的變動。頻繁的戰(zhàn)爭成為改革的直接推動力,而思想文化的繁榮又為改革提供了理論支持。秦孝公抓住機遇,直面挑戰(zhàn)。商鞅借助歷史的大舞臺進行變法,改變了秦國的命運,也影響了中國歷史的進程。材料二商鞅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經(jīng)濟社會改革。通過這次變法,舊制度廢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國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材料三(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商鞅變法的時代背景。

(2)改革必然觸動某些利益集團的“奶酪”。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商鞅變法中最直接觸動舊貴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富國強兵的措施有哪些?(3)商鞅變法踐行了諸子百家的哪家思想?依據(jù)材料三,分析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23、上述三則材料反映了唐朝文化的什么特點?24、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唐;宋都是我國歷史上對外交往頻繁的朝代;其對外交往的特點也不斷變化,從唐朝的海陸并舉,再到宋代以海路為主。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宋代時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時海外貿(mào)易興盛,廣州;______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在主要港口設______加以管理,收入頗豐,以至于宋高宗說:“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動以百萬計?!?/p>

(1)材料一中數(shù)字所表示的國家是與唐朝交流比較頻繁的國家;它們分別是哪三個國家?請你任選其中的兩個國家,用史實說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三個國家分別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史實: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外貿(mào)所得在宋代的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請在材料二的橫線處填空。

(3)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朝時海外貿(mào)易興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從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唐宋時期的對外開放與交流對國家的發(fā)展有什么作用?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4題,共8分)25、某同學善于思考總結,學完七年級下冊第一、二單元后,他對部分問題進行了歸納,從以下歷史筆記中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學習方法值得借鑒。(1)制度創(chuàng)新篇隋朝的科舉制正式創(chuàng)立于哪位皇帝時?唐朝時期哪幾位皇帝促進了科舉制度的完善?(2分)(2)和諧盛世篇①唐太宗統(tǒng)治時,之所以出現(xiàn)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與他廣開言路、善于納諫是分不開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進諫的大臣是誰?唐太宗時期的統(tǒng)治被稱為什么?(2分)②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2分)(3)少數(shù)民族帝王篇(3分)。民族人物功績契丹①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黨項②建立西夏女真③會寧稱帝,建立金政權(4)生活習俗篇①物質生活:唐朝時,之風在全國盛行;北宋的肉食中以為多。(2分)②精神生活:在宋代,最受人們重視的節(jié)日是什么?(1分)26、【題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6分)

我國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人為“唐人”,許多國家至今還有“唐人街”。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唐太宗的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xiàn)?(2分)

(2)大詩人杜甫在《憶昔》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痹撛娒鑼懥颂瞥奈唤y(tǒng)治者前期的景況?(1分)

(3)電視劇《西斿記》中的唐僧是依據(jù)哪一個歷史人物原型創(chuàng)作的?他為唐朝與哪個國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你從他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質是什么?(3分)27、夏、商、周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興衰和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觀察下列圖片,回答問題。

【奴隸王朝的開端】(1)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并傳位于兒子啟,標志著禪讓制被什么制度所取代?在洛陽平原發(fā)掘的夏王朝宮殿遺址是什么遺址?

【文明進步與發(fā)展】(2)兩張圖片所示的司母戊鼎和甲骨文共同見證了哪一王朝的歷史?

【疆域擴大與鞏固】(西周)罷兵西歸封諸侯,班賜宗彝于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3)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西周實行的哪一項制度?這一制度中諸侯對周王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戰(zhàn)爭頻繁的東周】東周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戰(zhàn)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它是我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形成時期,也是一個大動蕩、諸侯爭霸戰(zhàn)亂不休的時期。(4)春秋時期,諸侯在爭霸過程中都打著怎樣的旗號?

(5)在戰(zhàn)國七雄中哪一個國家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這主要得益于哪一歷史事件?28、某校七年級(1)班在學習《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一課時,同學們對漢初的經(jīng)濟、政治、思想等進行了探討,請你參與進來,共同完成?!緷h初國策】(1)漢初采取了怎樣的政策?__________;到文帝、景帝統(tǒng)治時期,經(jīng)濟恢復發(fā)展,史稱“__________”。【捍衛(wèi)皇權】針對地方封國勢力膨脹,有識之士紛紛提出削弱地方封國的策略。

(2)下圖中人物為皇帝提出了怎樣的策略削弱地方諸侯王勢力?效果怎樣?

【鞏固一統(tǒng)】(3)請你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總結漢武帝在位時期,還在思想、經(jīng)濟方面如何推進大一統(tǒng)格局?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C【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我國河姆渡、半坡聚落的史實,學生應掌握好基礎知識?!军c評】考查學生記憶能力。2、C【分析】鐵木真完成蒙古統(tǒng)一大業(yè);結束了蒙古草原長期混戰(zhàn)的局面.1206年,蒙古貴族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蒙古族的最高首領,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故選C.

本題考查了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功績.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成吉思汗鐵木真的相關史實.【解析】【答案】C3、C【分析】本題考查文景之治出現(xiàn)的原因。分析本題,這是典型的組合型選擇題,組合型選擇題的解法是排除法,就是在給的選項中找出一個或兩個和題意不符的選項排除掉,經(jīng)過一次或兩次排除基本就能得出正確答案了。觀察該題①②③④并仔細分析可知,盛世局面的出現(xiàn)的原因有:都是在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時出現(xiàn)的;統(tǒng)治者都注意調整統(tǒng)治政策;都重視生產(chǎn)技術的改進。③在思想文化上實行高壓政策明顯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選C。

【解析】C4、C【分析】本題考查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的知識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明朝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有:改革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制度,廢除丞相,實行分權;設立廠衛(wèi)特務機構。廠衛(wèi)特務機構的設立,是我國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的表現(xiàn)。故選C。

【解析】C5、C【分析】商朝是青銅器的燦爛時期;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大的青銅器,享有“鎮(zhèn)國之寶”的美譽。

故選:C。

本題以現(xiàn)存商朝青銅器中形體最大;最重的一件為切入點;考查青銅器的相關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青銅器的相關史實?!窘馕觥緾6、C【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已經(jīng)懂得人工取火的遠古人類。元謀人和北京人時期,也有過用火的痕跡,但不能判斷其是否是人工取火。而在山頂洞人已經(jīng)掌握了摩擦和鉆孔技術,據(jù)此來推斷,山頂洞人已經(jīng)懂得人工取火。故本題答案選C??键c:冀人版七年級上冊·中華文明的起源·祖國境內的早期人類【解析】【答案】C7、C【分析】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在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lián)軍于在長江赤壁一帶大勝曹操軍隊,這是歷史上稱為赤壁之戰(zhàn).經(jīng)過赤壁之戰(zhàn),曹操退守黃河流域,不敢再輕易南下,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得到鞏固.劉備則乘機占領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區(qū),又向西進占西川.所以赤壁之戰(zhàn)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赤壁之戰(zhàn)的有關內容.

注意準確識記赤壁之戰(zhàn)的影響.【解析】C8、C【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對中國的影響?!赌暇l約》開放沿海五處城市為通商口岸,使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并未深入內地;《馬關條約》使列強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內陸,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由商品輸出轉入了資本輸出,沉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條約》規(guī)定: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使清政府淪落為了洋人的朝廷,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這三個條約都破壞了中國的主權,但是《辛丑條約》并沒有割地內容,沒有破壞領土完整,因此①④說法是不正確的,ABD不符合題意。②③說法正確,故選C?!窘馕觥緾二、填空題(共6題,共12分)9、釋放奴婢禁止殘害廢除三十節(jié)儉裁撤精簡整頓嚴懲【分析】【分析】主要考查劉秀的治國措施;結合教材內容得出。

【點評】此題較為簡單,識記基礎知識點。10、澎湖巡檢司臺灣【分析】元朝在澎湖島設置了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臺灣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

故答案為:澎湖巡檢司;臺灣。

本題以元朝對臺灣的管轄為依托;考查元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元朝的統(tǒng)一和元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窘馕觥颗旌矙z司臺灣11、略

【分析】與商周時期的其他高度發(fā)達的文明;如四川廣漢西北的三星堆文化.商周時期,我國成都平原盛行著一種獨特的“三星堆”文化,著名的有青銅面具;青銅立人像、青銅神樹等.

故答案為:三星堆文化.

本題考查三星堆文化.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夏商周時期的青銅文明.【解析】三星堆文化12、略

【分析】晉文公名重耳;他曾在外流亡多年,到過楚國,得到楚成王的幫助,離開時,他做出承諾,一旦晉楚交戰(zhàn),晉軍定要退避三舍,以報答恩情.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楚城濮大戰(zhàn),晉文公信守諾言,巧妙用計,大敗楚軍;楚莊王敢于問鼎中原,大有取代天子之勢;越王勾踐不忘戰(zhàn)敗恥辱,臥薪嘗膽;齊桓公穩(wěn)定內政之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他們最終成就各自的霸業(yè).

故答案為:

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齊桓公;

該題考查春秋五霸.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役對應的人物.【解析】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齊桓公13、略

【分析】陶瓷業(yè)在唐朝有重要發(fā)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觀,釉色絢麗,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故答案為:

越窯;唐三彩.

本題主要考查了唐宋陶瓷業(yè)發(fā)展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解答本題需要準確識記唐朝與南宋陶瓷業(yè)發(fā)展的突出代表.【解析】越;唐三彩14、略

【分析】青銅器出現(xiàn)于原始社會末期;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業(yè)高度發(fā)展,技藝精湛;氣勢渾厚的青銅重器象征著那個時代燦爛輝煌的文明,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青銅器.

故答案為:

×;把四羊方尊改為司母戊鼎.

本題以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青銅器為切入點;主要考查司母戊鼎.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青銅器的相關史實.【解析】×;把四羊方尊改為司母戊鼎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5、×【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唐朝滅亡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后期,宦官專權,腐朽貪婪;藩鎮(zhèn)割據(jù),對百姓殘酷壓榨,階級矛盾尖銳,最終導致了黃巢等人領導的唐末農(nóng)民起義。農(nóng)民起義最后失敗,但從根本上動搖了唐朝的腐朽統(tǒng)治。907年,節(jié)度使朱溫廢唐稱帝,國號梁,史稱后梁,唐朝歷史結束。由此可知唐朝被藩鎮(zhèn)所滅,故題干說法錯誤。故選B?!窘馕觥緽16、√【分析】都江堰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渠首和灌溉兩大系統(tǒng)工程構成,是一座綜合性水利樞紐,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都江堰;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都江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析】√17、×【分析】元朝的疆域空前遼闊;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tǒng)治,元朝忽必烈實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它的創(chuàng)立,是中國省制的開端。此外,元政府在西藏設宣政院,以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qū);元朝進一步加強對臺灣的管理,在臺灣(琉球)設澎湖巡檢司,以加強對那里的管轄,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qū)設置機構進行管理,使臺灣開始納入中央政府的統(tǒng)治范圍之內。題干說法錯誤。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元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蒙古統(tǒng)一、元朝的建立以及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窘馕觥俊?8、√【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識圖、讀圖能力。該圖再現(xiàn)了牧野之戰(zhàn)的情景,它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lián)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國、部落,向商紂進攻,雙方在牧野大戰(zhàn),結果商紂兵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又稱鎬京,史稱西周。故本題正確??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夏、商、西周的興亡【解析】【答案】√19、×【分析】公元前1世紀中期;匈奴一部的首領呼韓邪單于向漢朝稱臣,南遷到長城附近,同漢朝訂立了和好盟約。漢元帝時,王昭君嫁給了匈奴呼韓邪單于,結束了百余年來漢;匈之間的武裝沖突,此后約半個世紀,在北部邊境出現(xiàn)了“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和平局面,因此董必武認為“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昭君出塞。熟練掌握漢朝對匈奴的政策變化。

本題以昭君出塞的佳話為依托,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注意掌握漢與匈奴的和與戰(zhàn)的相關史實?!窘馕觥俊?0、×【分析】發(fā)現(xiàn)于云南省的元謀人;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在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坐落于陜西西安半坡村。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元謀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注意識記他們的生活年代。

本題主要考查元謀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生活年代??疾閷W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窘馕觥俊了摹⑦B線題(共1題,共9分)21、略

【分析】本題考查唐詩繁榮的知識點。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李白的詩反映了祖國的壯麗山河及唐朝盛世的景象,其風格豪邁奔放、清新飄逸,因此李白被譽為“詩仙”;杜甫的詩歌反映了唐朝盛世轉入衰敗及動蕩的社會生活,反映了戰(zhàn)爭及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再現(xiàn)了歷史的真情實況,其詩歌被稱為“詩史”,其詩具有氣魄雄渾、沉郁悲傖分特點,杜甫因此被譽為“詩圣”;白居易生活在衰敗中唐時期,他的詩直面社會現(xiàn)實,揭示了統(tǒng)治者的腐敗及人民的疾苦,具有直白如話、通俗易懂的特點,白居易被后人譽為“詩魔”?!窘馕觥课?、材料題(共3題,共30分)22、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商鞅變法的背景。結合材料中的信息和教材所學可以總結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社會大動蕩、大變革和大發(fā)展的時期;春秋戰(zhàn)國以來,由于鐵農(nóng)具和牛耕的推廣,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一些奴隸主將新開墾出來的田地變成私產(chǎn)并出租。他們轉化為封建地主。租種地主土地的人,變?yōu)檗r(nóng)民。新興的地主階級為了確立封建統(tǒng)治,發(fā)展封建經(jīng)濟,先后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確立新的政治經(jīng)濟秩序,以求富國強兵,在兼并戰(zhàn)爭中取勝。(2)本題主要考查了商鞅變法的相關內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guī)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織,生產(chǎn)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獎勵軍功,根據(jù)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史治理。經(jīng)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因此商鞅變法中最直接觸動舊貴族利益的是:獎勵軍功,根據(jù)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也就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最有利于富國強兵的措施是:鼓勵耕織和獎勵軍功,獎勵耕織提高勞動人民的生產(chǎn)積極性,促進了秦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獎勵軍功,使士兵英勇殺敵,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3)本題主要考查了商鞅變法屬于哪家思想和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戰(zhàn)國時期的法家學派代表人韓非,主張改革,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商鞅變法改革的主張符合法家思想,故商鞅變法踐行了法家思想;經(jīng)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為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窘馕觥浚?)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社會大動蕩、大變革和大發(fā)展的時期。戰(zhàn)國時期,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chǎn)力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實力增強,為適應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變化,各諸侯國統(tǒng)治者實行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jīng)濟秩序,以求富國強兵,在兼并戰(zhàn)爭中取勝。(2)觸動貴族的措施: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富國強兵的措施:鼓勵耕織和獎勵軍功。(3)法家;作用: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3、(1)據(jù)材料一“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可知,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來中國的目的是學習中國先進文化。

(2)據(jù)材料二“鑒真盲目渡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鑒真在日本堅持不懈地傳播佛學和唐朝文化,他幫助日本設計的唐招提寺,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他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3)據(jù)材料三“1300多年前;天竺的戒日王舉行了盛大的佛學辯論會,擔任主講的是一位來自唐朝的佛學大師”可知,材料三中提到的佛學大師是玄奘,貞觀年間(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高僧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經(jīng),他以親身見聞寫成的《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我們能從他身上學到堅持不懈,不畏困難,具有頑強的毅力的有秀品質。

(4)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唐朝文化的特點是對外開放、兼收并蓄、雙向交流。

故答案為:

(1)學習中國先進文化。

(2)唐朝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他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3)玄奘;《大唐西域記》。

(4)對外開放、兼收并蓄、雙向交流?!痉治觥?/p>

本題以“中華民族既有為人類文化發(fā)展作貢獻的能力;又有吸納世界文化精華的魄力,歷史鑄就了中華民族偉岸的品質。在繁榮開放的唐朝,這一民族品格得到充分體現(xiàn)?!睘榍腥朦c,考查了唐朝的對外交往相關知識。

本題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析】【小題1】(1)據(jù)材料一“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可知,日本派遣了大批使者來中國的目的是學習中國先進文化。

(2)據(jù)材料二“鑒真盲目渡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鑒真在日本堅持不懈地傳播佛學和唐朝文化,他幫助日本設計的唐招提寺,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他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3)據(jù)材料三“1300多年前;天竺的戒日王舉行了盛大的佛學辯論會,擔任主講的是一位來自唐朝的佛學大師”可知,材料三中提到的佛學大師是玄奘,貞觀年間(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高僧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經(jīng),他以親身見聞寫成的《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qū)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我們能從他身上學到堅持不懈,不畏困難,具有頑強的毅力的有秀品質。

(4)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唐朝文化的特點是對外開放、兼收并蓄、雙向交流。

故答案為:

(1)學習中國先進文化。

(2)唐朝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他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3)玄奘;《大唐西域記》。

(4)對外開放、兼收并蓄、雙向交流?!拘☆}2】【小題3】【小題4】24、略

【分析】(1)由唐朝的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可知,圖中①是天竺;②是新羅;③是日本.貞觀年間,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歷時17年,帶回大量佛學經(jīng)典,并以沿途經(jīng)歷寫成《大唐西域記》一書,是我國第一個系統(tǒng)地把天竺佛教;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等記錄下來并介紹到中國的人.為中印中友好往來作出了杰出貢獻.唐玄宗時,為弘揚佛法,鑒真六次東渡,終達日本,為中日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

(2)宋朝主要的海外貿(mào)易港口主要有廣州;泉州.宋政府為加強海外貿(mào)易管理;在主要港口設置市舶司.

(3)宋朝海外貿(mào)易興盛的主要原因有:宋代經(jīng)濟繁榮;政治經(jīng)濟重心南移;造船業(yè)發(fā)達;政府重視海外貿(mào)易;指南針的應用;北方戰(zhàn)亂只能通過海路進行貿(mào)易等.

(4)唐宋時期的對外開放與交流;促進了國家的發(fā)展和強盛.

故答案為:

(1)①是天竺;②是新羅;③是日本;玄奘西行天竺;鑒真東渡日本.

(2)泉州;市舶司.

(3)宋代經(jīng)濟繁榮;政治經(jīng)濟重心南移;造船業(yè)發(fā)達;政府重視海外貿(mào)易;指南針的應用;北方戰(zhàn)亂只能通過海路進行貿(mào)易等.

(4)促進了國家的發(fā)展和強盛.

本題以唐;宋都是我國歷史上對外交往頻繁的朝代;其對外交往的特點也不斷變化,從唐朝的海陸并舉,再到宋代以海路為主為切入點,考查唐朝的對外交往、宋朝的海外貿(mào)易.

本題以唐朝的對外交往、宋朝的海外貿(mào)易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泉州;市舶司;天竺;新羅;日本;玄奘西行天竺;鑒真東渡日本六、綜合題(共4題,共8分)25、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科舉制誕生和完善的相關人物。隋煬帝時設立進士科,標志著我國科舉考試制度正式誕生,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度的關鍵人物,具體體現(xiàn)在: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guī)模,擴建校舍,增加學員;武則天首設殿試和武舉制度;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有才學的人。(2)本題主要考查唐朝“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史實。唐太宗統(tǒng)治時,之所以出現(xiàn)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與他廣開言路、善于納諫是分不開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進諫的大臣是魏征,他的統(tǒng)治被稱為“貞觀之治”;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3)本題主要考查兩宋時期著名的少數(shù)民族帝王。10世紀初,契丹杰出首領阿保機,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定都興慶,史稱西夏;12世紀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接著在會寧稱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4)本題主要考查唐宋時期社會風貌。飲茶之風在唐朝就已經(jīng)在全國盛行,當時的茶葉生產(chǎn)在江南農(nóng)業(yè)中占有重要地位,還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由于與少數(shù)民族互市,北宋肉食中以羊肉為多;在宋代最受人們重視的節(jié)日是元旦(春節(jié)),因為當時的人們?yōu)榱诉^元旦,從元旦前幾天一直忙碌到元旦那一天,才出門拜年。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貞觀之治”;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開元盛世”;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解析】【答案】(1)隋煬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2)①魏征。貞觀之治。②開元之治開元盛世(3)①阿保機②元昊③阿骨打(4)①飲茶羊肉②元旦(春節(jié))。26、略

【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貞觀之治”的準確理解與識記,回顧已學知識可知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農(nóng)為本,減輕徭賦,休養(yǎng)生息,厲行節(jié)約,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xiàn)了安寧的局面。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史稱“貞觀之治”。

第(2)問;主要考查學生對開元盛世的準確識記,解題時抓住“開元全盛日”,依據(jù)已學知識可知開元是唐玄宗的年號,其在位時期政治清明,勵精圖治,任用賢能,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

第(3)問;主要考查唐朝時期的對外友好交往的相關史實,依據(jù)材料中“電視劇《西斿記》中的唐僧”等信息可以判斷是玄奘在貞觀初年,他從長安出發(fā),前往天竺,回國后,專心翻譯佛經(jīng),還寫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記》;精神可以從不畏艱難;為了理想、信念堅持不懈,執(zhí)著,有毅力等方面歸納即可。

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貞觀之治”、“開元盛世”;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對外友好往來·玄奘【解析】【答案】(1)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減輕農(nóng)民的賦稅勞役;注意戒奢從簡,節(jié)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任用賢才,虛心納諫;完善科舉制度;合并州縣,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寫出任意兩條即可得分)

(2)唐玄宗。

(3)玄奘,天竺(或印度);不畏難險(答案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7、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夏朝的相關內容。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并傳位于兒子啟,標志著禪讓制被世襲制代替,“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在洛陽平原發(fā)掘的夏王朝宮殿遺址是二里頭遺址。二里頭遺址位于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村,于1959年發(fā)現(xiàn),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相當于中國歷史上的夏、商時期,屬探索中國夏朝文化的重要遺址。(2)本題主要考查了青銅文化和甲骨文的相關內容。青銅器出現(xiàn)在原始社會末期,夏朝時增多,商朝是燦爛時代,西周時用于祭祀。商朝著名的青銅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