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教新版高三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124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不用掐,不用算,宣統(tǒng)不過兩年半;今年豬吃羊,明年種田不納糧?!边@首民謠表達了人民群眾的愿望是()A.推翻清朝統(tǒng)治B.實行《天朝田畝制度》C.中國人的反帝反封建D.推行土地改革2、一國兩制的構想首先針對哪一問題提出、又首先在哪一問題上得到成功的運用()A.香港、澳門B.香港、臺灣C.臺灣、澳門D.臺灣、香港3、泰山東岳廟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蓮。民國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腳錦鞋為娘娘祝壽。這主要說明()A.尊孔復古思想開始盛行B.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婦女社會地位顯著提高D.廢止婦女纏足得到認可4、右圖展現的是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過程中各州代表激烈討論的場景;德高望重的華盛頓被推選為會議主席并主持了這部憲法的制定。下列對這部憲法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是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B.對美國資產階級政權的鞏固具有重大的作用C.憲法保證了所有人的與生俱來的權利D.憲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5、1921年10月10日,梁啟超在天津講演“辛亥革命之意義”,“中國歷史上有意義的革命,只有三網: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黃帝、堯舜以來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漢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來貴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們今天所紀念的辛亥革命了?!绷簡⒊Q辛亥革命是歷史上第三回“有意義的革命”,主要著眼于()A.清朝統(tǒng)治的滅亡B.專制政體的顛覆C.中華民國的成立D.《臨時約法》的頒布6、【題文】“文化大革命”期間,黨政機關遭到沖擊,黨和國家領導人、知名人士受到人身迫害。造反派無視法律、破壞法律。公民的人身權利得不到保障。這些現象反映出的問題是A.“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發(fā)動B.中國共產黨黨內出現了修正主義C.人民群眾行使監(jiān)督權D.“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的民主主義法制遭到無情踐踏7、“孔子問于老子,儒家弟子墨子另創(chuàng)墨家,儒家荀子的弟子韓非、李斯又為法家代表?!鄙鲜霈F象充分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A.儒、墨、法思想主張一致B.思想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C.思想家相互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D.法家思想繼承了道家、儒家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8、美洲歷史上出現了新西班牙、新英格蘭、新法蘭西等地名。出現上述現象的根源是A.美洲社會的進步B.美洲國家的獨立C.工業(yè)革命的擴展D.歐洲的殖民擴張9、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擁有經濟、軍亊大權,但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的節(jié)制。____(判斷對錯)10、歷史的形成與演變;決定了國家;民族共同的個性與命運。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客主之形,皆適相埒(相等),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糜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
--1867年李鴻章《籌議海防折》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的主要含義是什么?李鴻章對“邊防”問題的看法有哪些變化?
材料二他(李鴻章)過分相信那種“以夷制夷”的老政策;以為俄國人會為中國介入此事時,迫使日本和平解決。當這一允諾無法兌現時,李又孤注一擲地轉向英美尋求調停。他不懂現代國際政治的實質,在中國,政體基本上仍處于中世紀式的,政府與人民各行其是。,這場戰(zhàn)爭幾乎全是李鴻章的北洋水師與淮軍在作戰(zhàn)。西方觀察家就精辟地將這場戰(zhàn)爭稱為李鴻章一人與日本一國的戰(zhàn)爭
--摘自徐中約《中國人的奮斗》
材料三(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tǒng)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
--《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節(jié)選(三)帝國所以向美英兩國宣戰(zhàn);實亦為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戰(zhàn)以來戰(zhàn)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飭令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戰(zhàn)詔書》(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失敗和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
材料四。
材料五鴉片戰(zhàn)爭以來發(fā)生的多次戰(zhàn)爭那都是王朝戰(zhàn)爭;屢戰(zhàn)屢敗抗日戰(zhàn)爭使中華民族第一次將自己的命運與世界民主陣營連接在一起,民主陣營勝,中國民主前途存;世界民主陣營敗,中國民主前途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前中國沒有發(fā)生過如此光明如此幸運的戰(zhàn)爭結盟。中國人付出最多,中國人贏得最多,那是因為中華民族將自己的雙重命運--民族與民主的命運抵押了上去,贏得了雙重勝利。
--朱學勤《我們該如何紀念南京大屠殺》(3)對比材料四中的圖一和圖二;并結合材料五概括指出抗日戰(zhàn)爭與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不同。
(4)20世紀以來;中國人民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社會進步而不斷奮斗。請仿照圖3的示例,為圖4、5撰寫解說詞。
圖3五四風雷:1919年的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圖4盧溝烽火:____。
圖5開國大典:____。11、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加入不結盟運動,為我國重返聯合國奠定了基礎。____(判斷對錯)12、同盟會成立后,與改良派展開思想論戰(zhàn),主要圍繞著(⑨)和(⑩)等問題展開。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3、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從實踐上和理論上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____(判斷對錯)14、1787年憲法是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它強調加強國家權力,又在權力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原則,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精神。____(判斷對錯)15、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建立量子力學,彌補了牛頓力學的不足。()16、1944年7月,美、蘇、中、法等國代表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舉行國際貨幣金融會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17、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間的相互孤立狀態(tài),促使世界逐漸連成整體,以西歐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了。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解答題(共2題,共20分)18、【歷史--20世紀戰(zhàn)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42年美國開始對遠東地區(qū)國際秩序進行了重新構建;以求實現對戰(zhàn)后遠東地區(qū)的控制。從軍事;經濟和政治上對中國進行一系列援助和扶植活動。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中、美、英三國首腦在埃及開羅召開會議,中心議題是三國聯合對日作戰(zhàn)和戰(zhàn)后處置日本問題。美國的開羅設想旨在遠東地區(qū)構建以中國為中心,美國為主導,以中美合作為基礎的遠東國際體系。
--朱傳喜《二戰(zhàn)期間美國遠東國際體系構想的演變》
(1)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開羅設想的背景和對中國的意義。
(2)二戰(zhàn)時期美國的開羅設想是否實現,說明理由。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請從材料一的三幅圖中概括中國古代貨幣發(fā)展的趨勢。
材料二:證券化技術最早出現在1262年的威尼斯。那時;意大利的城邦國家由于戰(zhàn)爭的開支不斷上升,而王權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約束,不能隨意向老百姓加稅,必須拿未來的政府稅收做抵押向民間借債。為保證債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對王權進行約束,這又促進了民主與法制的發(fā)展。
隨著中世紀后期西歐商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跨地區(qū)的貿易上升極快,催生了商業(yè)銀行的產生和商業(yè)信用票據的出現。在殖民擴張活動中,英國的冒險家為解決資金問題和分散風險,通過民間參股融資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并發(fā)展起了股票市場。這不僅保證商人有其獨立經營海洋貿易的空間,也為英國后來的工業(yè)革命做好了公司組織形式上的準備。在金融體系支撐下的海洋貿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英國的政治勢力格局,新興的富有商人為17世紀進一步制度變革的主力軍。--陳志武《金融的邏輯》
(2)根據材料二概括證券化技術最早出現在威尼斯的原因。并以英國為例說明金融制度創(chuàng)新對西方發(fā)展的影響。
材料三:1853年清政府嘗試過內債;在山西;廣東等省,議行“勸借”“規(guī)定如能自一萬捐至數萬、十萬兩者,隨時由官府按照銀數,立即奏請獎勵。如有不愿請獎者,除由官府按數給予借貸印票,分年歸還外,仍按照銀數多寡,分別建坊給匾,以示優(yōu)獎”。內亂結束之后,各省借口“庫款支拙”改由官府奏請給獎,有些紳商則由朝廷以官爵進行償付。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想發(fā)行“昭信股份”囯債時幾乎無人問津。
--摘編自陳志武《治囯的金融之道》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中期清政府發(fā)行國債的背景及其特點。為何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還想發(fā)行國債時卻幾乎無人問津?
(4)結合上述歷史材料,概括貨幣(政策)變化與當時社會之間的關系。評卷人得分五、連線題(共3題,共12分)20、智者的箴言智者箴言引領著人類的思想。請將下列思想家與其言論相匹配。
。
孔子A民為貴,君為輕。老子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韓非子C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孟子D不法古,不循今。21、制度創(chuàng)新的核心內容是社會政治、經濟和管理等制度的革薪,其直接結果是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促使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及社會財富源源不斷的涌現,最終推動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一條第一款:本憲法所制定的立法權,均屬合眾國國會,國會由一個參議院和一個眾議院組成。第二款:眾議員人數及直接稅,應按聯邦所轄各州的人口數目比例分配,此項人口數目的計算法,應在全體自由人民——包括訂有契約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課稅的印第安人——數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第二條第一款:行政權力賦予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偨y(tǒng)任期四年第三條第一款:合眾國的司法權屬于一個最高法院以及由國會隨時下令設立的低級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級法院的法官,如果盡忠職守,應繼續(xù)任職——摘自《1787年憲法》材料二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國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吨腥A民國臨時約法》(1)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與1787年美國憲法相比是機械模仿還是超越?說明你的理由。材料三1945年,在延安窯洞里,毛澤東與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有過一次有歷史意義的談話。黃炎培說:中國歷史有一個從興旺到滅亡的周期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歷史上,周期律是跳不出的,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個周期律的支配?!泵珴蓶|欣然答道:“我們已經找到一條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起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边@就是著名的“窯洞對話”。2012年1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走訪各民主黨派時,稱“窯洞對話”對中國共產黨仍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曾P凰博報(2)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制度建設層面概括建國初期中共是如何“跳出歷史周期律”的?習近平重提“窯洞對話”說明了什么?22、民主思想與實踐材料:民主體制和隨之而來的自由,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演變。根據近代早期的英國法律,表達對政府的批評言論,無論書面還是口頭,都會受到懲罰。英國殖民者將上述法律帶到了大西洋彼岸。1735年,紐約報紙發(fā)行人彼得·曾格,因發(fā)表批評紐約總督威廉·科斯比的言論,而受到指控,罪名是煽動誹謗。但是曾格的律師成功地說服陪審團判曾格無罪,理由是曾格所發(fā)表的情況屬實??扑贡仍V曾格案成為一個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案例。1791年,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規(guī)定,國會不得制定限制“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把哉摵统霭孀杂伞笔侨嗣竦囊豁椈緳嗬彩敲裰魃鐣幕?。由言論和出版自由的權利引申出一個新的權利訴求:“人民知情的權利”,即禁止政府對公眾獲取信息的來源加以限制。人民知情的權利與新聞自由密切相關。“如果把民主體制理解為亞伯拉罕·林肯所說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那么,政府的事務實際就是人民的事務,而這也是自由的新聞機構的角色與公民的民主關注的匯合點”?!幾悦窢栁摹趿_夫斯基《人民的權利——個人自由與權利法案》(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新聞到出版自由權利得以確立的歷史條件。(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言論和出版自由”是美國民主社會的一個基石的原因和影響。評卷人得分六、辨析題(共2題,共4分)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有的學者把明末反封建禮教稱之為“啟蒙思想”或“啟蒙主義”;泰州學派的支系;主張“唯情主義”的大戲曲家湯顯祖也被認為是“深具啟蒙思想的人”。這就容易使人們錯誤地以為16世紀明末的反封建禮教;主張個性解放的運動類似于發(fā)生在歐洲18世紀的“啟蒙運動”。我認為,上述兩種運動不僅在表現形式、而且在實質內容上都有不同,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是以“喚起”理性為特征,而16世紀明末的反封建禮教的運動是以喚起人們的情感釋放為特征。前者的結果是:自然科學重大的突破、社會科學基礎的建立和資本主義民主制國家的建立。后者的結果是:雖有少數思想家仍然堅持反對封建專制禮教,但在清軍入關后封建專制禮教的強化和對批判禮教的文人學士無情的鎮(zhèn)壓,使反對封建專制的禮教浪潮被打斷了。
——北大教授湯一介《啟蒙在中國的艱難歷程》
評價材料中湯一介教授關于明末反對封建禮教和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有的學者把明末反封建禮教稱之為“啟蒙思想”或“啟蒙主義”;泰州學派的支系;主張“唯情主義”的大戲曲家湯顯祖也被認為是“深具啟蒙思想的人”。這就容易使人們錯誤地以為16世紀明末的反封建禮教;主張個性解放的運動類似于發(fā)生在歐洲18世紀的“啟蒙運動”。我認為,上述兩種運動不僅在表現形式、而且在實質內容上都有不同,18世紀歐洲的“啟蒙運動”是以“喚起”理性為特征,而16世紀明末的反封建禮教的運動是以喚起人們的情感釋放為特征。前者的結果是:自然科學重大的突破、社會科學基礎的建立和資本主義民主制國家的建立。后者的結果是:雖有少數思想家仍然堅持反對封建專制禮教,但在清軍入關后封建專制禮教的強化和對批判禮教的文人學士無情的鎮(zhèn)壓,使反對封建專制的禮教浪潮被打斷了。
——北大教授湯一介《啟蒙在中國的艱難歷程》
評價材料中湯一介教授關于明末反對封建禮教和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觀點。(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兩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A【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從“宣統(tǒng)不過兩年半”一句可以反映人民群眾要求盡快結束清政府統(tǒng)治的強烈愿望。故選A。B項時期是在19世紀中期,而宣統(tǒng)是在20世紀初期在位;C項反帝的內容材料并未體現;D項是在20世紀40年代解放戰(zhàn)爭時期??键c:辛亥革命的影響【解析】【答案】A2、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一國兩制的構想.需要掌握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目的和實踐.解題的關鍵是對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目的和實踐的識記.【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一國兩制”構想是20世紀80年代首先針對臺灣問題而提出的,首先在香港問題上得到成功的運用,故D項正確.
ABC三項明顯錯誤;應排除.
故選D.3、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近現代中國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的變化.考查民國時期社會習俗變化的表現.考查學生抓住關鍵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解答】依據題干“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腳錦鞋為娘娘祝壽”可知;反映了廢止婦女纏足得到認可,故D項正確.
A項與題干材料意思相反;應排除.
題干反映的是反映了廢止婦女纏足得到認可;屬于社會習俗的內容,也不能說明婦女社會地位顯著提高,故BC兩項錯誤.
故選D.4、C【分析】【分析】1787年憲法沒有保障黑人的權利;故C項的表述是錯誤的,符合題意。故選C。
【點評】考查1787年憲法5、B【分析】周朝的革命實現了“天下共主”的局面,漢朝的革命以官僚政治取代了世卿世祿的世襲制,這都屬于政治統(tǒng)治方式上的變化。與此相對應,辛亥革命顛覆了專制政體,促使了政治統(tǒng)治方式由專制向民主的轉變。B項正確。【解析】【答案】B6、D【分析】【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主政治建設,之所以在文革時期出現這種現象是由于我國的民主主義法制遭到無情踐踏,所以符合題意的是D項,BCA錯誤?!窘馕觥俊敬鸢浮緿7、C【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旨在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的能力.
荀子:
哲學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義)②“性惡論”(但教育可使人由惡變善)
政治主張--以禮教為主;禮法并施。
評價:①基本繼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長時間不為正統(tǒng)儒家重視.②作為戰(zhàn)國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對中國哲學影響深遠.【解析】【解答】“孔子問于老子;儒家弟子墨子另創(chuàng)墨家,儒家荀子的弟子韓非;李斯又為法家代表.”反映了該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家們相互學習借鑒,而不是絕對的矛盾和不可調和,故C正確;
A與史實不符;排除;
B材料說的是各家相互學習;未體現各家各抒己見,故B錯誤;
D材料未體現;故D錯誤.
故選C.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8、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新航路開辟后,早期殖民國家大力開展殖民擴張,占領了亞非拉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并以自己國家的名字命名這些地區(qū),因此出現了類似新西班牙、新法蘭西、新英格蘭等地名。這種地名的出現,是歐洲殖民者直接掠奪美洲的結果,名稱直接反映了宗主國對殖民地的侵略。所以答案選D??键c: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殖民擴張的影響【解析】【答案】D9、A【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元朝行省制度.需要掌握行省制度的內容、行省的職權以及與中央的關系、意義等知識.【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擁有經濟;軍亊大權,但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的節(jié)制,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它的創(chuàng)立是地方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成為中國地方歷史上省制的開端,為后世“省”的建立提供了有價值的借鑒,為日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奠定了現實的基礎,對中國中央與地方統(tǒng)一的歷史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故本題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10、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fā)揭開了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zhàn)的序幕.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分析】【分析】本題考查近現代中國的崛起.考查“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的主要含義;李鴻章對“邊防”問題的看法的變化;甲午中日戰(zhàn)爭失敗和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抗日戰(zhàn)爭與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不同;盧溝橋事變和新中國成立的意義.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和圖片、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歸納概括、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析】【解答】(1)第一小問的含義;依據材料一“今則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糜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托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可以得出含義是指西方列強侵略中國東南海疆.第二小問的變化,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可知,變化是把邊防的重點從西北轉移到東南海疆.
(2)本小問的原因;依據材料二的描述可以得出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原因是過分相信和依賴帝國主義調停;外交政策的失誤;政治腐朽;缺乏群眾基礎.依據材料三的圖片和材料可以得出抗日戰(zhàn)爭的原因是發(fā)動群眾,激發(fā)愛國熱情;國共合作,實現了全民族抗戰(zhàn);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蘇;美、英等國對日作戰(zhàn)),美國對日本投放原子彈).
(3)本小問的不同;依據材料四中兩幅圖片和文字,結合所學可知,抗日戰(zhàn)爭以全體中華民族的勝利而告終,是近代中國反對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勝利;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結成同盟,日本法西斯遭到了全世界正義人民的反對;把戰(zhàn)爭和人民的覺醒結合,增強了民族;民主意識.
(4)本小問的解說詞;結合所學可知,圖4盧溝烽火的解說詞是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fā)揭開了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zhàn)的序幕;圖5開國大典的解說詞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故答案為:
(1)含義:西方列強侵略中國東南海疆.變化:把邊防的重點從西北轉移到東南海疆.
(2)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原因:過分相信和依賴帝國主義調停;外交政策的失誤;政治腐朽;缺乏群眾基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發(fā)動群眾;激發(fā)愛國熱情;國共合作,實現了全民族抗戰(zhàn);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蘇;美、英等國對日作戰(zhàn)),美國對日本投放原子彈.).
(3)抗日戰(zhàn)爭以全體中華民族的勝利而告終;是近代中國反對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勝利;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結成同盟,日本法西斯遭到了全世界正義人民的反對;把戰(zhàn)爭和人民的覺醒結合,增強了民族;民主意識.
(4)圖4: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fā)揭開了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zhàn)的序幕.圖5: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11、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不結盟運動.考查中國與不結盟運動與中國的關系.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遷移、運用能力.【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中國沒有加入不結盟運動,只是不結盟運動的觀察員國,列席相關會議.故本題錯誤.
故答案為錯誤.12、略
【分析】本題考查1905年同盟會成立后、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zhàn),旨在考查運用歸納方法論證歷史問題的能力。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清政府墮落成“洋人的朝廷”。由于革命派代表中小資產階級,而改良派代表大資產階級,他們在斗爭途徑和目標上不同,必然成為論戰(zhàn)的焦點。革命派主張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政體,而改良派仍主張用改良方法了,實行君主立憲制?!窘馕觥竣嵋灰员┝ν品逭庖灰⒐埠驼w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3、√【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中國式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的理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zhàn)略理論、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論、黨的建設理論、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等;其思想精髓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解析】【解答】毛澤東從理論和實踐上成功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是在土地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探索出了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從而為中國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故答案為:√.14、√【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1787年憲法》的意義,旨在考查學生再認再現已學知識的能力.【解析】【解答】結合已學知識1787年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在權力結構中突出“分權與制衡”原則,體現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保障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將西歐啟蒙思想與美國實際相結合,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度,鞏固了獨立戰(zhàn)爭的重大成果,帶來美國的長期穩(wěn)定,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建立起聯邦制國家,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結合,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也有利于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美國創(chuàng)立的聯邦制;三權分立制和民主(總統(tǒng))共和制,對其它資本主義國家民主制度的建設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故答案為:√.15、B【分析】【分析】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了著名的量子概念;同年他在《關于正常光譜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論》中表述了這一思想,標志著量子理論的誕生!數年之后,在量子理論的基礎上,奧地利;德國的物理學家建立了量子力學。故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現代的科技成就。16、A【分析】【分析】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個戰(zhàn)時盟國的代表,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會議,建立了戰(zhàn)后新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協(xié)定。布雷頓森林體系是該協(xié)定對各國對貨幣的兌換、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國際儲備資產的構成等問題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確定的規(guī)則、采取的措施及相應的組織機構形式的總和。故題目是正確的。
【點評】本題考查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17、×【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是識記能力.【解析】【解答】結合已學知識可知;以西歐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
故答案為:×四、解答題(共2題,共20分)18、略
【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開羅會議.考查美國開羅會議的背景、對中國的意義結果及其原因.【解析】【解答】(1)第一小問的背景;依據材料“1942年”結合所學可知,美國開羅設想的背景有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國堅持抗戰(zhàn),牽制大量日軍.第二小問的意義,注意限定詞“對中國的意義”,依據材料“以中美合作為基礎的遠東國際體系”,結合所學可以得出有利于對日作戰(zhàn),有利于提高國際地位.
(2)依據材料“美國的開羅設想旨在遠東地區(qū)構建以中國為中心;美國為主導,以中美合作為基礎的遠東國際體系”,結合二戰(zhàn)期間的史實可知,美國的開羅設想未能實現.其原因是雅爾塔會議決定犧牲中國利益,形成美蘇兩分天下的雅爾塔體系.
故答案為:
(1)背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國堅持抗戰(zhàn);牽制大量日軍.
意義:有利于對日作戰(zhàn);有利于提高國際地位.
(2)未能實現.雅爾塔會議決定犧牲中國利益,形成美蘇兩分天下的雅爾塔體系,19、略
【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請從材料的三幅圖中概括中國古代貨幣發(fā)展的趨勢.
(2)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材料概括證券化技術最早出現在威尼斯的原因.并以英國為例說明金融制度創(chuàng)新對西方發(fā)展的影響。
(3)本題考查學生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中期清政府發(fā)行國債的背景及其特點.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還想發(fā)行國債時卻幾乎無人問津的原因.
(4)本題考查學生結合上述歷史材料概括貨幣(政策)變化與當時社會之間的關系.【解析】【解答】(1)根據材料一中國古代貨幣的變化:商代貝類-秦始皇統(tǒng)一貨幣-北宋出現紙幣交子;可以從貨幣的材質;輕便程度、統(tǒng)一性、社會屬性等角度進行作答.
(2)第一小問原因;根據材料二“由于戰(zhàn)爭的開支不斷上升,王權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約束,必須拿未來的政府稅收做抵押向民間借債”可以很明確的進行作答.第二小問影響,根據材料二“不僅保證商人有其獨立經營海洋貿易的空間,也為英國后來的工業(yè)革命做好了公司組織形式上的準備.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英國的政治勢力格局,新興的富有商人為17世紀進一步制度變革的主力軍.”可以從經濟(海外貿易發(fā)展;工業(yè)革命方面)、政治(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化、政治制度建設方面)兩大方面進行作答.
(3)第一小問背景;根據材料三“1853年清政府嘗試過內債”根據時間點“1853”根據所學知識,可以得知此時中國處于內憂(太平天國運動,農民起義不斷,社會動蕩不安)外患(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簽訂《南京條約》,割地賠款,加重了政府的財政危機)的境地,同時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客觀上也帶來了先進的金融制度,故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作答.第二小問特點,根據材料三“隨時由官府按照銀數,立即奏請獎勵.如有不愿請獎者,除由官府按數給予借貸印票,仍按照銀數多寡,分別建坊給匾,以示優(yōu)獎””可以從發(fā)行主體;還貸方式上進行作答.第三小問原因,根據材料三“內亂結束之后,各省借口“庫款支拙”改由官府奏請給獎,有些紳商則由朝廷以官爵進行償付甲午戰(zhàn)爭后囯債幾乎無人問津”并結合所學知識,隨著列強的不斷入侵,戰(zhàn)爭賠款不斷加重,國債根本無法解決財政危機,從而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故政府發(fā)行國債無人問津.
(4)根據材料二近代西方通過正確的貨幣政策促進了其經濟;政治、社會的進步;材料三近代中國不恰當的貨幣政策反而加重了清政府的財政危機,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通過中西對比,可以得出貨幣正確與否對社會的作用不同,答題角度可以從此出發(fā).
故答案為:
(1)趨勢:從貝幣到金屬貨幣;從金屬貨幣到紙幣;從多樣性到統(tǒng)一性;從笨重到輕便;從自然屬性到國家統(tǒng)一發(fā)行.
(2)原因:戰(zhàn)爭開支增大;王權受制約;政府向民間借債.
影響:促進海外貿易的發(fā)展;為英國工業(yè)革命做了準備;促進了英國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為制度革新奠定基礎;促進民主法制的進步;
(3)背景:內憂外患沖擊;政府財政危機嚴重;受西方近代金融制度的影響.
特點:將還貸與封賞;優(yōu)獎等相結合;帶有深厚的封建性.政府在國債發(fā)行中起主導作用;
原因:19世紀中期發(fā)行的國債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財政困難;反而使政府喪失公信力,加劇統(tǒng)治危機.
(4)貨幣(政策)的正確調整有利于經濟貿易的發(fā)展,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和新興經濟的興起,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五、連線題(共3題,共12分)20、略
【分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知識再現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結合諸子百家的相關思想可以得出結論。歸納如下:孔子對應B;老子對應C;韓非子對應D;孟子對應A?!窘馕觥恐钦叩捏鹧裕ㄌ畲枺?。人物言論孔子B老子C韓非子D孟子A
21、略
【分析】(1)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答模仿。因為“國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钡榷紝W習了美國的選舉制和三權分立制。結合材料一”此項人口數目的計算法,應在全體自由人民——包括訂有契約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課稅的印第安人——數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翱煞治鼋獯鸪?。
(2)分析材料三,首先要知道這個“歷史周期律”指歷史上每個王朝都是從興旺到滅亡。而材料顯示找到的新路是加強民主建設,聯系史實闡述具體措施,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等的制定與實行?!窘馕觥浚ǎ保┐鸢敢唬耗7隆@碛墒恰杜R時約法》模仿了美國三權分立制度、民主共和政體。答案二:超越。美國憲法把婦女排除在公民之外,而《臨時約法》規(guī)定主權屬于全體國民。美國憲法打上了種族歧視烙印,而《臨時約法》提出民族平等。(說明:只有觀點沒有理由不給分。)(2)措施: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建立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民主協(xié)商的政治制度;召開一屆人大,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說明:中共與民主黨派的真摯情誼:中共的憂患意識;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的堅強決心。(言之有理即可)
(1)制度創(chuàng)新;頒布《權利法案》;確立君主立憲制;實行責任內閣制;1832年議會改革,進一步完善君主立憲制。(3分)
(2)規(guī)定聯邦制;既加強中央集權,又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規(guī)定三權分立制,有效防止專制與獨裁;規(guī)定選舉制,體現一定的民主性。(4分,制度給2分,進步性給2分,任答兩點。)
(3)答案一:模仿。(1分)理由是《臨時約法》模仿了美國三權分立制度(1分);民主共和政體(1分)。
答案二:超越。(1分)美國憲法把婦女排除在公民之外;而《臨時約法》規(guī)定主權屬于全體國民。(1分)美國憲法打上了種族歧視烙印,而《臨時約法》提出民族平等。(1分)(說明:只有觀點沒有理由不給分。)
(4)措施: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建立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民主協(xié)商的政治制度;召開一屆人大,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3分)
說明:中共與民主黨派的真摯情誼:中共的憂患意識;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的堅強決心。(言之有理即可,2分)22、略
【分析】(1)本題考查美國新聞到出版自由權利得以確立的歷史條件,旨在考查學生解讀材料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材料中“民主體制和隨之而來的自由,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演變“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由言論和出版自由的權利引申出一個新的權利訴求“等信息從民主自由傳統(tǒng)、啟蒙思想影響以及憲法的規(guī)定等角度綜合分析作答。(2)本題考查對美國“言論和出版自由”的認識和理解;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一問,根據材料中“國會不得制定限制“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禁止政府對公眾獲取信息的來源加以限制。人民知情的權利與新聞自由密切相關”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從民主實施的條件以及輿論監(jiān)督的角度去歸納答案。第二問,根據所學,美國的民主制度和措施有利于美國構建民主社會,促使政府政策公開和透明,促進社會穩(wěn)定。
【解析】(1)歷史條件:有追求自由;民主的傳統(tǒng);受啟蒙思想影響;通過典型案例打破“因言獲罪”的法律;言論和出版自由載入憲法。(9分)
(2)原因:實施民主政治的必要條件;對政府進行輿論監(jiān)督,促使政府公開和透明。(4分)影響:是美國維持民主社會的重要保障。(2分)六、辨析題(共2題,共4分)23、第一種觀點:同意材料的觀點;明末反封建禮教與歐洲18世紀的啟蒙運動表現形式及其結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啟蒙思想是在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fā)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學重大突破的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個人房屋租賃定金協(xié)議及租賃合同終止補償條款2篇
- 2025年廣東高州市鑒龍水務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版企業(yè)員工股權激勵協(xié)議(限制性股權實施)3篇
- 2025年度個人反擔保財產保全執(zhí)行實施合同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雙相抽提修復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商用卡車機電開關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個人雇傭員工勞動合同標準化范本4篇
- 探索現代青年教育的創(chuàng)新之路
- 2024食品行業(y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管控合同模板3篇
- 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個性化學習與自主學習結合實踐
- 高考日語基礎歸納總結與練習(一輪復習)
- 《預防犯罪》課件
- 【企業(yè)作業(yè)成本在上海汽車集團中的應用研究案例7300字(論文)】
- 高中物理答題卡模板
- 化學用語專項訓練
- 芳香植物與芳香療法講解課件
- 不孕癥診斷、治療新進展課件
- 學校食堂食品質量控制方案
- 天津2021公需課量子信息技術答案
- 切實加強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