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A/03/wKhkGWehmOKABx1eAAFnuu5SzmE359.jpg)
![2025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A/03/wKhkGWehmOKABx1eAAFnuu5SzmE3592.jpg)
![2025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A/03/wKhkGWehmOKABx1eAAFnuu5SzmE3593.jpg)
![2025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A/03/wKhkGWehmOKABx1eAAFnuu5SzmE3594.jpg)
![2025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A/03/wKhkGWehmOKABx1eAAFnuu5SzmE359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統(tǒng)編版八年級科學上冊月考試卷711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共8題,共16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符號↑:表示在生成物中有氣體產生B.配平時可以改動化學式右下角表示的小數(shù)字C.符號△:表示點燃D.化學方程式中的等號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分子數(shù)相等2、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后,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燈泡L變亮B.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C.電流表A1示數(shù)變小D.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大3、下列物質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A.二氧化碳B.食鹽水C.燒堿D.熟石灰4、對下列現(xiàn)象或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現(xiàn)象或事實解釋A氣體被壓縮分子間的間隔大B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不停運動C物體熱漲冷縮分子可變大可變小D1個水分子質量約為3×10﹣26kg分子很小A.AB.BC.CD.D5、有關壓強知識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飛機的機翼能獲得升力,是應用了流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大的原理B.人用吸管吸食飲料是靠液體壓強把飲料“壓”進了嘴里C.大型的載重汽車裝有許多車輪是為了減小車對路面的壓強D.潛水員在水中下潛時穿潛水服,是因為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減小6、現(xiàn)有甲、乙、丙三個輕質小球.其中甲帶正電,丙帶負電,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則乙()A.一定不帶電B.帶正電C.帶負電D.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7、t℃時,向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關該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A.仍為飽和溶液B.溶質的質量變小C.硝酸鉀的溶解度不變D.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變大8、如圖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圖。從圖中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是()
A.金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B.一個金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197C.一個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118D.金元素與其他元素的本質區(qū)別就是它的核電荷數(shù)是79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9、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____發(fā)生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發(fā)生了變化,因而使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原物質的分子____了變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10、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時,需定量研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它____所受的重力之間的關系。小明同學用彈簧測力計、量筒、細線、金屬塊和液體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和數(shù)據記錄如圖所示,圖中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為____,并把浮力大小與____(需用到圖中相關字母)進行比較。除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適用于下沉的物體全部浸沒在液體中、部分浸入液體中的情況外,還需研究物體____時;阿基米德原理也同樣適用。
11、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試回答有關問題.
(1)估計90℃下該固體的溶解度為____克.
(2)②點可表示將①點溶液降溫到約____℃;溶液剛好達到飽和狀態(tài).
(3)③點可表示將②點溶液降溫到40℃左右,有____析出.
(4)③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④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2、絲綢與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帶____電;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是____V;家庭電路中的電冰箱、電視機、電燈等用電器的連接方式是____聯(lián)的;物理學家____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13、同學們想制作“葉脈書簽”送給老師.欲配制300克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____克氫氧化鈉,稱量時應把氫氧化鈉放在____,若攪拌時不小心將氫氧化鈉溶液迸濺到手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____溶液.14、測量大米密度時,小華發(fā)現(xiàn)米粒間有空隙,若把空隙的體積也算作大米的體積將使密度的測量結果偏____.于是,她用一個飲料瓶裝滿水,擰上蓋子,用天平測出總質量為143g.又測出48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測這時的總質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所示。由此可以算出這種大米的密度為____kg/m3。15、常溫下,玻璃棒是____(選填“導體”或“絕緣體”);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會帶上____電荷(選填“正”或“負”).16、如圖所示,在觀察奧斯特實驗時,小明注意到置于通電直導線下方小磁針的N極向紙內偏轉。小明由此推測:若電子沿著水平方向平行地飛過磁針上方時,小磁針也將發(fā)生偏轉。請你說出小明推測的依據是:____,你認為磁針的N極會向____(選填“紙內”或”紙外”)偏轉。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7、水果存久了重量會減輕,是因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機物。18、農民給植物松土是為了促進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9、把萌發(fā)的種子放在保溫瓶中幾小時后,保溫瓶中的溫度較原來降低了20、柳樹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樹從水中吸收氧氣,把氧氣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機物。21、蔬菜大棚內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可以增加產量。22、為了充分利用陽光,每塊土地種植的農作物越多越好。評卷人得分四、解答題(共2題,共16分)23、科學上發(fā)現(xiàn)有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1、2、3的三種氫原子,你認為這三種氫原子在結構上有什么異同?24、過去教材中實驗室制氧氣;常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裝置如圖所示,從預熱到收集滿一瓶(250mL)氧氣大約8~10分鐘,從反應后剩余的固體中回收二氧化錳比較困難,曾有同學去聞自己收集到的氧氣,想找找吸氧的感覺,結果卻聞到刺激性氣味(少量氯酸鉀發(fā)生副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
現(xiàn)行教材已改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你認為這樣做的優(yōu)點都有哪些?參考答案一、單選題(共8題,共16分)1、A【分析】【解答】:A;化學方程式中的符號“↑”表示生成物有氣體產生;所以A說法是正確;B、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時是在化學式前面加化學計量數(shù),使左右兩邊的各原子的個數(shù)都相等,但不能改動化學式,否則違背客觀事實的,所以B說法不正確;C、化學方程式中的符號“△”表示加熱,所以C說法不正確;D、化學方程式中的符號“═”表示生成,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shù)一定相等,但分子的個數(shù)不一定相等,所以D說法錯誤.
所以選:A.
【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種符號表示的含義進行分析解答即可.2、D【分析】【解答】由圖可知滑動變阻器R與燈L并聯(lián);電壓表的示數(shù)顯示的是電源電壓,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變,故選項B是錯誤的;
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不影響燈L所在的支路的電壓和電流,所以燈L的亮度不變,故選項A是錯誤的;
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燈L所在的支路電流不變,滑動變阻器所在的支路電壓不變,電阻減小,電流增大,而電流表A1的示數(shù)是干路中的電流,所以A1的示數(shù)增大;故選項C是錯誤的;
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路中的總電流增大,總電壓不變,由電功率公式P=UI可是電功率增大,故選項D是正確的.
故選D.
【分析】根據題干所給信息結合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利用歐姆定律的知識,便可較為簡單的得出答案.3、A【分析】【解答】A;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變紅,故A正確;
B;氯化鈉溶液(食鹽水)呈中性;石蕊不變色,故B錯誤;
C;氫氧化鈉(燒堿)溶液呈堿性;能使石蕊變藍,故C錯誤;
B;氫氧化鈣(熟石灰)溶液呈堿性;能使石蕊變藍,故D錯誤;
故選A.
【分析】石蕊試液遇酸性溶液變紅,因此能使石蕊變紅則是溶液顯酸性,據此分析解答.4、C【分析】【解答】A;氣體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隔,壓強增大,分子間間隔變小,故選項解釋正確;
B;墻內開花墻外香;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
C;物體熱漲冷縮;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隨著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D、1個水分子質量約為3×10﹣26kg;說明分子很小,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C.
【分析】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5、C【分析】【解答】解:A;機的機翼能獲得向上的升力;是應用了流速越大流體的壓強越小的原理,故A錯誤;
B;用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管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吸管里,利用大氣壓,故B錯誤;
C;大型的載重汽車裝有許多車輪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車對路面的壓強,故C正確;
D;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潛水員在水中下潛時要穿潛水服,故D錯誤.
故選C.
【分析】A;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這是使飛機獲得升力的原因;
B;吸管吸飲料時;是先把吸管內的空氣吸走,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飲料被壓進吸管里;
C;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
D、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據此做出解答.6、A【分析】【解答】解:該題中;已知丙帶負電,且乙丙相吸,即說明乙可能帶正電荷,也可能不帶電;同時由于甲乙相吸,由于甲帶正電,故乙有兩種可能,即乙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而乙同時可以與甲;丙吸引,不可能帶有兩種電荷,因此乙一定不帶電.
故選A.
【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知道電荷間的作用規(guī)律,即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且還應知道帶電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7、C【分析】【解答】A;溫度一定時;飽和溶液加水稀釋溶液會變成不飽和,故此選項錯誤;
B;該過程中溶質沒有析出;溶質的質量不變,故此選項錯誤;
C;因為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只與溫度有關;溫度不變時溶質的溶解度不變,故此選項正確;
D;溶質不變溶劑變多溶液變稀;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變小,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C.
【分析】飽和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會變成不飽和溶液,溶質的量不會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變小,但由于溫度不變物質的溶解度不會改變.8、D【分析】【分析】
并且還需要知道。
1.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2.在原子中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解答】如圖所示;
A.金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應該是金屬元素。故錯誤。
B.一個金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197;應該是197-79=98。故錯誤。
C.一個金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118;應該是79。故錯誤。
D.金元素與其他元素的本質區(qū)別就是它的核電荷數(shù)是79。正確。
故答案為D。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9、沒有發(fā)生【分析】【分析】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不變,改變的是分子間的間隔大小。物質由固體變成液體;氣體時分子間間隔增大,物質由氣體變成液體、固體時分子間間隔減小。
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反應物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通過重新結合形成新的物質的分子,即生成物的分子。
【解答】由于構成物質的分子間隔的變化;而使物質的存在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如由固體到液體再到氣體時,分子間間隔逐漸增大,固體物質的分子間間隔最小,而氣體物質的分子間間隔則無限大。因此,物質在發(fā)生物理變化時,構成物質的分子并沒有發(fā)生改變,改變的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反應物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進行重新組合形成不同于反應物分子的新分子。在此過程中,構成分子的原子種類;數(shù)目都不改變,由于原子重新結合,而使反應前后的分子發(fā)生了改變。
故答案為:沒有發(fā)生10、排開的液體F1-F2(V2-V1)g浮在液面【分析】【解答】①“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是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排開液體的重力,因此在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中研究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之間的關系;②根據稱重法可知:F浮=G-F示;如圖G=F1,F(xiàn)示=F2即F浮=F1-F2
③結合和G=mg,金屬塊排開水所受重力的表達式為G排=m排g=ρ水V排g=
ρ水(V2-V1)g;所以把浮力大小與金屬塊排開水所受重力G排=ρ水(V2-V1)g進行比較;
④驗證阿基米德原理適用于任何情況下求浮力;包括下沉的物體全部浸沒在液體中;部分浸入液體中的情況外,以及適用物體浮在液面的情況。
【分析】結合稱重法,阿基米德原理解決問題。11、19060固體大于【分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90℃下該固體的溶解度大約為190g;故答案為:190;
(2)②點可表示將①點溶液降溫到約60℃;溶液剛好達到飽和狀態(tài);故答案為:60;
(3)③點可表示將②點溶液降溫到40℃左右;有固體析出;故答案為:固體;
(4)③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④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因為③點時的溶解度大于④點時的溶解度;故答案為:大于.
【分析】根據題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線可知:此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90℃下該固體的溶解度大約為190g;②點可表示將①點溶液降溫到約60℃,溶液剛好達到飽和狀態(tài);③點可表示將②點溶液降溫到40℃左右,有固體析出;③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④點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因為③點時的溶解度大于④點時的溶解度.12、正220并奧斯特【分析】【解答】解: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
我國家庭電路電壓為220V;家庭中各用電器之間是并聯(lián)的;只有并聯(lián)才能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故家庭電路中的電冰箱;電視機、電燈等用電器的連接方式是并聯(lián)的;物理學家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并且該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叫做電流的磁效應.
故答案為:正;220;并;奧斯特。
【分析】(1)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
(2)我國家庭電路電壓為220V;
(3)家庭中各用電器都是并聯(lián)的;
(4)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13、30左盤的燒杯中硼酸【分析】【解答】配制300克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300g×10%=30g;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稱量時應把氫氧化鈉放在左盤的燒杯中;若攪拌時不小心將氫氧化鈉溶液迸濺到手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故答案為:30;左盤的燒杯中;硼酸.
【分析】利用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可根據溶液的質量和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質的質量;結合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不小心將氫氧化鈉溶液迸濺到手上的處理方法,進行分析解答.14、小1.2×103【分析】【分析】(1)米粒間有空隙;若把空隙的體積也算作大米的體積,則大米的體積會變大.質量一定時,體積變大,密度會變?。?)已知大米的質量,求出大米排出水的質量,可求出大米的休積,求出大米的密度.此題中因為大米的體積不好直接測量,因此用到間接測量法.本題測量顆粒的體積,體現(xiàn)的是一種探究實驗的科學方法:等效替代法.利用排水法測量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屬于等效替代.同時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答】解:(1)測大米體積時,把空隙的體積也算作大米的體積,則大米的體積會變大.大米的質量不變,由可知,在質量一定時,體積變大,密度會變小.(2)瓶子和水的總質量m=143g,大米質量m1=48g,則它們的總質量m2=143g+48g=191g,當把大米放入瓶子中時,水會被排除一部分.則它們最后質量為m3=151g,則溢出水的質量m4=m2-m3=191g-151g=40g;
則水的體積為大米的體積和水的體積相等;
則大米的密度
故答案為:?。?.2×103;15、絕緣體|正【分析】【分析】根據絕緣體的定義;正負電荷的定義和摩擦起電的實質即可解決此題.
【解答】解:常溫下;玻璃棒不容易導電,是絕緣體;
根據正負電荷的規(guī)定可知;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
故答案為:絕緣體;正.16、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紙外【分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了奧斯特實驗的現(xiàn)象及結論;一定要掌握電流的磁效應.同時考查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找出兩者間的共同點,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同時在此題中一定要注意電流方向與電子的定向移動方向相反,要解決此題,需要搞清電流的形成原因,知道電流是由于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的。導線能夠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同時要掌握電流的磁效應,知道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解答】如圖所示;奧斯特實驗表明,當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時,小磁針會發(fā)生偏轉.說明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當電子沿著水平方向平行地飛過磁針上方時,由于電子發(fā)生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流,又因為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所以小磁針會發(fā)生偏轉。由圖知,當電流向右時,小磁針的N極向紙內偏轉,右圖電子定向向右移動,而電流方向與電子定向移動方向相反,所以電流方向向左.因此小磁針受力方向與左圖相反.N極將向紙外偏轉。
故答案為:電子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紙外。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7、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細胞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進行長時間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機物,導致重量會減輕。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會減輕,是因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機物。所以題干的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細胞內的線粒體上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同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應式: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8、A【分析】【解答】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農民給植物松土,是為了讓根部能夠得到更多的氧氣,促進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為:正確。
【分析】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19、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發(fā)的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同時一部分能量是以熱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內的溫度會升。故此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生物細胞利用氧將植物體內的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體的線粒體中進行的。20、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減少了很少一部分;說明植物的生活還需要從土壤中吸收無機鹽,但量很少;只澆灌純凈的水5年后,被柳樹吸收后大部分(99%)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樹苗從空氣中吸收的氧氣是用來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的,會使重量減輕;而柳樹苗能不斷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機物,積累在柳樹的體內,是柳樹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為:錯誤。
【分析】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21、A【分析】【解答】在溫室中種植蔬菜;要使蔬菜產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內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五年級上學期英語教師工作總結范例(二篇)
- 2025年產品銷售運輸三方協(xié)議(2篇)
- 2025年亮化工程施工合同標準版本(4篇)
- 2025年臨時人員勞動合同常用版(2篇)
- 2025年個人購買墓地協(xié)議(2篇)
- 旗艦店鋪內墻裝修工程協(xié)議
- 2025年度安全生產費用使用監(jiān)督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安全保衛(wèi)服務合同范本
- 化妝品運輸保險協(xié)議樣本
- 繩鋸切割樓板施工方案
- 有限空間作業(yè)審批表
- 內地居民前往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申請表
- DB43-T 2612-2023林下竹蓀栽培技術規(guī)程
- 高中體育與健康-足球踢墻式“二過一”戰(zhàn)術教學課件設計
- 三下《動物的一生》教材解讀
- 神木市孫家岔鎮(zhèn)神能乾安煤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非煤礦山安全應急預案
- 高一英語閱讀理解專練20篇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測驗考試題目
- 一圖看懂《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學習解讀課件
- 工作票與安全施工作業(yè)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