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版2020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四部分八年級下冊第14課時理解權利義務課件_第1頁
全國版2020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四部分八年級下冊第14課時理解權利義務課件_第2頁
全國版2020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四部分八年級下冊第14課時理解權利義務課件_第3頁
全國版2020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四部分八年級下冊第14課時理解權利義務課件_第4頁
全國版2020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方案第四部分八年級下冊第14課時理解權利義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4課時理解權利義務第四部分

八年級下冊【考試要求】1.了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guī)定,懂得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2.知道公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權利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知識思維導圖理解權利義務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知識思維導圖知識思維導圖考點一公民權利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1.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權利?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內容?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jiān)督權等。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3.具備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條件有哪些?該權利性質如何?(1)條件:我國公民;年滿18周歲;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特別提醒]年齡限制、國籍、未被剝奪政治權利(2)性質: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4.公民的政治自由有哪些?其重要性是什么?(1)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5.監(jiān)督權的內容以及意義是什么?(1)內容:①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②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2)意義: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6.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形式有哪些?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7.人身自由包含哪些內容?其重要性是什么?(1)內容: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2)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8.法律如何規(guī)定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1)我國憲法規(guī)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不受逮捕。(2)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9.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含義、法律規(guī)定、內容分別是什么?(1)含義: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到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2)法律規(guī)定: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3)內容: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10.法律如何規(guī)定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11.法律如何規(guī)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1)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2)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12.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包含哪些內容?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13.財產權的法律規(guī)定和內容分別是什么?(1)法律規(guī)定: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2)內容: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指點迷津]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14.勞動權的含義以及重要性是什么?(1)含義: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yè)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2)重要性: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xiàn)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15.物質幫助權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為此項權利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1)法律規(guī)定: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2)措施:國家發(fā)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經典概括]就業(yè)、報酬、基礎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16.受教育權的含義、重要性以及國家為維護公民受教育權采取的措施分別是什么?(1)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2)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3)措施: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17.公民享有文化權利的法律規(guī)定以及國家的態(tài)度分別是什么?(1)法律規(guī)定: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2)國家態(tài)度: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yè)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給予鼓勵和幫助。[拓展延伸]消費者享有的核心權利: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安全權、依法求償權。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18.公民應如何行使權利?(1)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我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同時,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19.維護權利應如何遵守程序?其意義是什么?(1)要求: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guī)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2)意義: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20.公民的維權方式有哪些?(1)協(xié)商: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xié)議,解決糾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權益爭議是通過協(xié)商解決的。(2)調解: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xié)商,自愿達成協(xié)議,解決糾紛。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3)仲裁: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fā)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時,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xié)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4)訴訟: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考點二

公民義務1.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1)遵守憲法法律。(2)維護國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納稅。(5)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yǎng)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等。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2.遵守憲法法律的原因、具體表現(xiàn)和要求分別是什么?(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xiàn),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2)表現(xiàn):遵守憲法就是要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要求: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guī)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3.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原因和要求是什么?(1)原因: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2)要求: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tǒng)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4.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內容和原因是什么?(1)內容:①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②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2)原因: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5.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1)保衛(wèi)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3)為了保衛(wèi)祖國,我們要自覺履行這項義務。6.公民為什么要依法納稅?不依法納稅的后果是什么?(1)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2)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7.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怎樣?(1)權利義務相統(tǒng)一。(2)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xiàn)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xiàn)。(3)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我國憲法規(guī)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4)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8.如何處理好權利和義務之間的關系?(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tǒng)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9.為什么說法定義務須履行?(1)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具有強制性。(2)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10.怎樣履行法定義務?(1)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11.違反義務的內涵、承擔的后果以及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1)內涵: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2)后果: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法律責任:①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②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③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探究一公民權利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例1[2019·昆明]憲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這表明公民的 (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人格尊嚴不受侵犯C.通信自由受法律保護

D.住宅不受侵犯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人格尊嚴權。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這說明我國法律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人格尊嚴不可辱,侵犯他人的人格尊嚴權,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B符合題意;A、C、D在題干中體現(xiàn)不出,不符合題意。故選B?!緟⒖即鸢浮緽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變式1】2019年1月27日,江西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在南昌開幕,省長易煉紅作省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充分發(fā)揮各類媒體作用,用好“社會監(jiān)督”“問政江西”“政務公眾號”等平臺,暢通政府與群眾互動渠道,讓群眾講真話,幫群眾解困惑,為群眾排憂愁。這有利于 (

)①督促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為人民謀利益②人民直接行使重大事務決定權③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④保障公民依法參與民主生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答案]B[解析]題干中做法有利于督促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為人民謀利益,能進一步保障公民依法參與民主生活,①④的觀點是正確的,符合題意;②的觀點是錯誤的,人民不能直接行使重大事務決定權;③的觀點不符合題意,是依法保障公民行使監(jiān)督權的表現(xiàn)。故選B。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變式2】榆樹市公安局發(fā)現(xiàn)有網民在其微信朋友圈連續(xù)兩天發(fā)布“辦理榆樹市公安局招聘輔警人員”的虛假信息。后經查實,馬某等人因“散布謠言,故意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7日并處罰款300元。對馬某等人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A.正確行使了言論自由權B.超越界限行使了權利C.未按法定程序維護權利D.依法承擔了刑事責任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答案]B[解析]材料中馬某散布謠言被懲處,表明他超越界限行使了權利,故B正確;A錯誤,散布謠言不是正確行使言論自由權;C錯誤,這是違法,不是維權;D錯誤,承擔的是行政責任,不是刑事責任。故選B。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變式3】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錢七虎院士剛剛捧回獎章、證書和獎金,轉身就將800萬獎金一分不留地捐給了家鄉(xiāng)的慈善事業(yè)。這表明錢七虎院士享有 (

)A.名譽權財產的處分權B.榮譽權財產的使用權C.榮譽權財產的處分權D.知識產權財產的使用權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答案]C[解析]題文材料中錢七虎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公民的榮譽,我國公民享有榮譽權;將“800萬獎金一分不留地捐給了家鄉(xiāng)的慈善事業(yè)”,這是行使對獎金的處分權。故C正確;A、B、D的內容,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C。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變式4】農民工小王為討薪,爬高壓線以死威脅老板,雖要回欠薪,卻因擾亂公共秩序,被公安機關拘留;他的同鄉(xiāng)小李則通過勞動仲裁順利追回欠薪。兩人的不同遭遇告訴我們 (

)①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權益最有效的手段②要采用合法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③討薪行為會受到刑罰處罰④要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法治觀念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B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變式5】《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guī)定:在動車組列車上吸煙或者在其他列車的禁煙區(qū)域吸煙,情節(jié)輕微的,將對吸煙行為人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對此規(guī)定有人不理解,“吸煙是我的自由,為什么要受處罰呢?”你會告訴他 (

)A.公民行使權利不受任何限制B.公民行使權利可以超越界限C.公民行使權利不用依照法定程序D.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的、社會的、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利益為代價D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探究二

公民義務例2[2019·武漢]下列做法中,體現(xiàn)公民履行基本義務的是 (

)A.小凱把自己的零花錢捐給災區(qū)B.小林的媽媽參與地鐵價格調整聽證會C.小麗阻止朱某在軍事禁區(qū)拍照D.小文報名參加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志愿者活動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思路點撥】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公民的基本義務包括: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各民族團結的義務;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在軍事禁區(qū)拍照”會危害國家安全,“小麗阻止朱某在軍事禁區(qū)拍照”履行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C符合題意;A屬于道德義務;B、D是行使權利。故選C?!緟⒖即鸢浮緾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變式1】2019年3月8日,美國某知名化妝品牌向用戶發(fā)送婦女節(jié)宣傳活動郵件,郵件中的一張圖片中出現(xiàn)的中國地圖里卻不見臺灣地區(qū),引發(fā)中國網友的強烈不滿,紛紛向該公司提出抗議,該公司隨即在官方微博中道歉回應。該事件說明公民(

)A.依法享有知情權B.有義務保護國家機密不被竊取C.有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D.有義務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D知識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梳理中考考向探究【變式2】據新華社北京2018年10月3日電稅務部門依法查處范冰冰“陰陽合同”等偷逃稅共超過8億元。范冰冰稱:“對違法深感痛苦、羞愧,會盡全力克服困難,籌措資金繳稅款和罰款?!狈侗刀惏附o我們的啟示是 (

)①公民應自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