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浙江省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文學哲學類考試題庫_第1頁
2024年度浙江省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文學哲學類考試題庫_第2頁
2024年度浙江省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文學哲學類考試題庫_第3頁
2024年度浙江省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文學哲學類考試題庫_第4頁
2024年度浙江省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文學哲學類考試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度浙江省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文學哲學類考試題庫一單選題(共80題)1、擬話本小說出現(xiàn)在()

A.元末明初

B.明中葉

C.明末

D.明嘉靖年間

【答案】A2、下列各句中的“所”字結構表示原因的是()

A.是吾劍之所從墜。

B.大王知膠西王所以為無道亡乎?

C.吾知所以距(拒)子矣,吾不言。

D.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答案】B3、某河流控制斷面的上游河段有甲、乙兩個污染源,設計流量下控制斷面的增量濃度可由甲、乙兩個源的排放負荷與斷面濃度線性響應關系簡單線性疊加得到,其前提條件有()。

A.排污水量與河流設計流量相比可忽略

B.污染物符合一級降解規(guī)律

C.污染物符合二級降解規(guī)律

D.污染物為難降解化學物質

【答案】A4、“三綱五?!?、“忠孝節(jié)義”是()

A.原始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

B.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

C.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

D.封建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

【答案】D5、漢語的聲調(diào)決定于()

A.音高

B.音強

C.音長

D.音色

【答案】A6、木馬計的設計者是()

A.阿伽門農(nóng)

B.阿基琉斯

C.奧德修斯

D.赫克托爾

【答案】C7、“參驗”的認識方法是()提出的。

A.孟子

B.荀子

C.韓非子

D.董仲舒

【答案】C8、“中亞的烏茲別克和我國的塔里木河兩岸都具有這樣的自然條件:日照時間長、霜期短、氣溫高、降水量適度等;又知中亞的烏茲別克能種植長絨棉;因此,我國的塔里木河兩岸也可種植長絨棉。實踐證明這一結論是正確的。”這一陳述中包含了()。

A.演繹推理

B.歸納推理

C.類比推理

D.模態(tài)推理

【答案】C9、理解整個人類發(fā)展史的鑰匙是()

A.階級斗爭發(fā)展史

B.生產(chǎn)勞動發(fā)展史

C.政治制度演變史

D.宗教信仰變遷史

【答案】B10、屬于詞義要素的是()

A.義位和義素

B.理性意義和色彩意義

C.同義和反義

D.類義和同義

【答案】B11、《論積貯疏》的作者是()

A.李斯

B.晁錯

C.賈山

D.賈誼

【答案】D12、一種語言中數(shù)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語素

D.音節(jié)

【答案】B13、光纜傳輸?shù)膫鬏斀橘|是()。

A.光纖

B.纜繩

C.激光

D.纜線

【答案】A14、《女神》最重要的藝術特色是()

A.象征色彩

B.浪漫主義特色

C.清新婉麗

D.沉郁頓挫

【答案】B15、“愿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愿意的人命運托著走”的提出者是()。

A.皮浪

B.兩塞羅

C.塞涅卡

D.愛比克泰德

【答案】C16、新聞的真實性體現(xiàn)為()

A.記實性與選擇性的兼有和統(tǒng)一

B.記實性

C.時新性與知新性的兼有和統(tǒng)一

D.選擇性

【答案】A17、認識的初級階段是()

A.直接認識

B.全面認識

C.理性認識

D.感性認識

【答案】D18、詩集中有的作品未脫舊濤窠臼,自說還帶有”纏腳時代的血腥氣“的是()

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適的《嘗試集》

C.劉半農(nóng)的《揚鞭集》

D.朱自清的《蹤跡》

【答案】B19、德國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歷史劇是()

A.《華論斯坦》

B.《奧里昂姑娘》

C.《威廉·退爾》

D.《葛茲·馮·伯利欣根》

【答案】D20、由大氣降水過程導致的表層土壤中的污染物滲入含水層的污染類型屬于()污染。

A.間歇入滲型

B.連續(xù)入滲型

C.含水層間越流型

D.徑流型

【答案】A21、“政治家辦報”這一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A.馬克思

B.列寧

C.毛澤東

D.江澤民

【答案】C22、金代文壇最杰出的大家是()

A.蕭觀音

B.黨懷英

C.董解元

D.元好問

【答案】D23、《普通語言學教程》的作者是()

A.喬姆斯基

B.布龍菲爾德

C.薩丕爾

D.索緒爾

【答案】D24、“沒有革命報紙,我們決不可能廣泛地組織整個工人運動”,這一論斷的提出者是()

A.馬克思

B.恩格斯

C.列寧

D.斯大林

【答案】C25、下面哪個作品不是雪萊的()

A.《西風頌》

B.《夜鶯頌》

C.《云》

D.《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答案】B26、《吶喊》、《彷徨》的總主題是()

A.階級斗爭

B.反封建

C.反對國民黨黑暗統(tǒng)治

D.反帝國主義

【答案】B27、新詩《小河》的作者是()

A.周作人

B.胡適

C.劉半農(nóng)

D.郭沫若

【答案】A28、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于耕?!本渲械摹昂Α毕喈斢诂F(xiàn)代漢語的哪個詞?()

A.妨礙

B.危害

C.傷害

D.禍害

【答案】A29、“明天國慶節(jié)”是()

A.動詞謂語句

B.形容詞謂語句

C.主謂謂語句

D.名詞謂語句

【答案】D30、歷史唯物主義的生產(chǎn)力范疇是標志()

A.人類認識和改造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的能力的范疇

B.人類改造舊的社會制度、創(chuàng)立新的社會制度的能力的范疇

C.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從自然界獲取物質資料能力的范疇

D.人類進行政治斗爭、生產(chǎn)斗爭和科學實驗能力的范疇

【答案】C31、《花間集》的編輯者是()

A.元稹

B.趙崇祚

C.殷強

D.溫庭筠

【答案】B32、最早指出文學本文只是一個不確定性的“召喚結構”的人是()

A.伊瑟爾

B.加達默爾

C.英加登

D.弗洛伊德

【答案】A33、根據(jù)語素是否有直接用來造句的能力,可以分為()

A.詞干語素和詞尾語素

B.詞根語素和詞綴語素

C.前綴語素和后綴語素

D.成詞語素和不成詞語素

【答案】D34、駁斥不可知論最有力的論據(jù)是()

A.社會實踐可以證明人們能正確認識世界

B.物質是可以通過感覺感知的

C.人可以透過現(xiàn)象揭示本質

D.感性認識可以上升為理性認識

【答案】A35、元音與輔音最本質的區(qū)別是()

A.聲帶振動與否

B.是否均衡緊張

C.時間持續(xù)久暫

D.氣流是否受阻

【答案】D36、《說文解字》:“璁,石之似玉者,從玉總聲,蔥。”許慎使用的術語應該是()

A.讀曰

B.讀如

C.猶

D.之言

【答案】B37、丹柯是下面哪位作家筆下的人物()

A.托爾斯泰

B.哈代

C.肖洛霍夫

D.高爾基

【答案】D38、“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種觀念是()

A.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B.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C.唯意志主義觀點

D.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答案】D39、把“我不是哲學系的學生,所以,我沒有必要學習邏輯學”這個省略三段論的前提補出,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三段論是()。

A.前提不真實

B.形式不正確

C.前提不真實但形式正確

D.前提不真實而且形式也不正確

【答案】B40、自然科學屬于生產(chǎn)力范疇,這是因為()

A.它是對自然界的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

B.它能把生產(chǎn)力系統(tǒng)中的各要素組合成統(tǒng)一整體

C.它滲透到生產(chǎn)力諸要素中并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chǎn)力

D.它是構成現(xiàn)代生產(chǎn)力系統(tǒng)的最重要的獨立因素

【答案】C41、“永州八記”的作者是()

A.韓愈

B.柳宗元

C.劉禹錫

D.白居易

【答案】B42、確定馮夢龍作為文學史上大家地位的,是他編纂整理了擬話本小說()

A.《石點頭》

B.“三言”

C.“二拍”

D.《西湖二集》

【答案】B43、普通話的單元音韻母共有()

A.6個

B.7個

C.8個

D.10個

【答案】D44、《建筑工程設計資質分級標準》規(guī)定乙級設計單位承擔工程等級為二級以下的民用建筑設計項目。下列不屬于乙級設計單位承擔的項目是()。

A.一般公共建筑單體建筑面積5000㎡以上

B.一般公共建筑立項投資1000萬~4000萬元

C.一般公共建筑建筑高度24~50m

D.住宅、宿舍層數(shù)12~20層

【答案】A45、中國左翼戲劇家聯(lián)盟成立的時間是()

A.1929年

B.1930年

C.1931年

D.1932年

【答案】B46、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對()

A.物質資料生產(chǎn)方式的反映

B.科學文化的反映

C.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反映

D.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反映

【答案】A47、《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谷?!壁w歧注:“五谷稻黍稷麥菽也?!壁w注用的注釋術語應該是()

A.曰

B.謂

C.謂之

D.為

【答案】B48、下面列舉的詞義變化的例子,其變化類型屬詞義縮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

B.色:臉色——顏色

C.獄:案件——監(jiān)獄

D.墳:土堆——墳墓

【答案】D49、區(qū)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看()

A.事物的變化是否顯著

B.事物的變化是否迅速

C.事物的某些屬性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D.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圍

【答案】D50、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具有“情節(jié)壓縮法”特點的作家是()

A.肖伯納

B.易卜生

C.博馬舍

D.比昂松

【答案】B51、排氣筒出口內(nèi)截面面積為9.62m2,煙氣出口速度為20m/s,煙氣出口溫度為95℃,標準狀態(tài)下的煙氣量是()。

A.142.7Nm3/s

B.259.3Nm3/s

C.285.4Nm3/s

D.518.5Nm3/s

【答案】A52、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

A.《尚書》

B.《左傳》

C.《國語》

D.《戰(zhàn)國策》

【答案】C53、《戰(zhàn)國策》的編訂者是()

A.孔子

B.劉向

C.班固

D.司馬遷

【答案】B54、在中國古代小說的四種類型中《金瓶梅》屬于()

A.歷史演義小說

B.世情小說

C.英雄傳奇小說

D.神魔小說

【答案】B55、王禹偁在學習白居易詩的同時,更重視和推崇的唐代詩人是()

A.李白

B.韓愈

C.王維

D.杜甫

【答案】D56、i和u的區(qū)別在于()

A.舌位的高低不同

B.舌位的前后不同

C.嘴唇的圓和不圓

D.舌位的前后不同和嘴唇的圓和不圓

【答案】D57、1928年魯迅、茅盾和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的革命文學論爭,其性質是()

A.革命文學和自由主義文學的論爭

B.革命文學和為藝術派的論爭

C.革命文學內(nèi)部的思想論爭

D.革命文學和反對派的論爭

【答案】C58、在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寫產(chǎn)業(yè)工人罷工的小說是()

A.《萌芽》

B.《瑪麗.巴頓》

C.《艱難時世》

D.《國際歌》

【答案】A59、以深刻的反封建精神和現(xiàn)代意識,以新穎獨特的方法,手法形式,顯示了和過去文學不同的嶄新面貌,成為現(xiàn)代文學開山之作的是()

A.《阿Q正傳》

B.《沉淪》

C.《狂人日記》

D.《藥》

【答案】C60、一個詞的詞匯意義的主要承擔部分是()

A.詞根

B.前綴

C.后綴

D.詞尾

【答案】A61、主體選擇是指作為歷史主體的人,從自身的需要和知識結構、經(jīng)驗、技能出發(fā),根據(jù)歷史的客觀條件和發(fā)展趨勢確定自己行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動。這種觀點說明()

A.承認主體選擇的作用必然否定歷史決定論

B.承認主體選擇的作用與承認歷史決定論并不矛盾

C.任何一種社會制度的產(chǎn)生都根源于主體的選擇

D.歷史決定論是根本錯誤的

【答案】B62、對“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的分析正確的是()。

A.正常語序

B.是作賓語前置

C.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

D.代詞復指前置

【答案】B63、《晨報副刊·詩鐫》提倡和發(fā)表的主要是()

A.自由體詩

B.格律詩

C.民歌體詩

D.象征詩

【答案】B64、發(fā)音時候舌尖抵住上齒齦,同時軟腭上升,堵住鼻腔通道,讓氣流從舌頭兩邊出來的音()

A.塞音

B.擦音

C.塞擦音

D.邊音

【答案】D65、《詩經(jīng)·七月》:“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鷄振羽”后面的詩句,順序正確的一組是()

A.七月在宇,八月在戶,九月在野,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B.七月在戶,八月在野,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C.七月在野,八月在戶,九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D.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爿木下。

【答案】D66、胡適的《嘗試集》基本思想傾向是()

A.封建士大夫式的思想情趣

B.表現(xiàn)出舊倫理觀念

C.反對封建專制禮教,向往民主自由

D.言之無物

【答案】C67、代表清詞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張惠言

B.納蘭性德

C.朱彝尊

D.陳維崧

【答案】B68、在中唐時期的詩人中,為晚唐唯美主義詩風先導的詩人是()

A.柳宗元

B.白居易

C.元稹

D.李賀

【答案】D69、《致讀者》把“群眾性”與“黨性”、“戰(zhàn)斗性”和“組織性”一起列為黨報的基本品質和工作原則。這篇社論發(fā)表在()

A.《解放日報》

B.《人民日報》

C.《新華日報》

D.《紅旗日報》

【答案】A70、“瑪?shù)贍柕滦〗恪笔欠▏≌f()中的人物

A.《羊脂球》

B.《遺產(chǎn)》

C.《包法利夫人》

D.《紅與黑》

【答案】D71、《七月》是一首()

A.表現(xiàn)周人政治生活的詩歌

B.農(nóng)事詩

C.反映婚姻問題的詩歌

D.反映上層社會生活的詩歌

【答案】B72、我國新聞媒介開展新聞批評的方針被概括為“開”、“好”、“管”,其中“開”指的是()

A.新聞批評的領導問題

B.新聞批評的原則和方法問題

C.對新聞批評的認識和態(tài)度問題

D.新聞批評的對象問題

【答案】C73、在無產(chǎn)階級新聞史上第一個明確使用“黨性”這一概念的是()

A.馬克思

B.恩格斯

C.列寧

D.斯大林

【答案】C74、被譽為第一位俄國抒情詩人的是()

A.茹科夫斯基

B.普希金

C.萊蒙托夫

D.密茨凱維奇

【答案】A75、現(xiàn)代科學哲學研究表明,理論的評價并不是單一的理性評價,其原因在于()

A.科學理論必須受到實踐的檢驗

B.科學理論是人類思維的創(chuàng)造

C.科學理論的評價主體是科學權威

D.科學理論不是理性的事業(yè)

【答案】A76、在新的歷史時期,新聞事業(yè)的社會效益集中體現(xiàn)為()。

A.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B.堅持鮮明的黨性原則

C.堅持政治家辦報

D.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

【答案】A77、中國的傳統(tǒng)語文學研究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是()

A.文字學

B.語音學

C.詞匯學

D.語法學

【答案】D78、”問題小說“的主要不足是藝術上的()

A.“只問病源,不開藥方”

B.“沒有指明出路”

C.人物形象被社會問題沖淡

D.缺乏真實性

【答案】C79、語言演變的基本條件是()

A.自然的發(fā)展變化

B.個人生活經(jīng)歷的變化

C.社會的發(fā)展變化

D.語言內(nèi)部的發(fā)展變化

【答案】C80、河流一維穩(wěn)態(tài)水質模型C=C0e-kx/u適用于()的濃度預測。

A.重金屬

B.吸附態(tài)有機物

C.密度略小于或等于1的可溶性化學品

D.DO

【答案】C二多選題(共20題)1、下列著作屬于陸游的有()。

A.《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

B.《劍南詩稿》

C.《老學庵筆記》

D.《指南錄后序》

E.《入蜀記》

【答案】BC2、社會主義時期文學活動的特性()

A.革命性

B.主導性

C.層次性

D.多樣性

【答案】BCD3、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區(qū)別于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顯著特點有()

A.把可知論引入認識論

B.把唯物主義引入認識論

C.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認識論

D.把辯證法應用于認識論

E.認為認識的本質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答案】CD4、下列()組是單純詞

A.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B.粑粑、餑餑、窩窩、猩猩

C.姑姑、叔叔、公公、婆婆

D.悄悄、悻悻、匆匆、往往

E.個個、人人、年年、天天

【答案】BD5、下列各條規(guī)律中,屬于一切社會形態(tài)共有的規(guī)律的有()

A.生產(chǎn)關系必須適合生產(chǎn)力性質的規(guī)律

B.通過暴力革命實現(xiàn)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規(guī)律

C.通過合法勞動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規(guī)律

D.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

E.上層建筑必須適合經(jīng)濟基礎發(fā)展要求的規(guī)律

【答案】A6、下列關系中既具有對稱性又具有傳遞性的是()。

A.概念間的全同關系

B.概念間的全異關系

C.概念間的真包含關系

D.概念間的等值關系

E.概念間的矛盾關系

【答案】AD7、非主謂句包括()

A.名詞句

B.動詞句

C.形容詞句

D.省略句

E.獨語句

【答案】ABC8、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A.抒情內(nèi)容

B.抒情話語

C.抒情現(xiàn)實

D.抒情自我

【答案】AB9、下列各項屬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xiàn)的革命變革的表現(xiàn)的有()

A.提出階級斗爭的觀點

B.確立了科學實踐觀

C.實現(xiàn)了唯物論和認識論的結合

D.實現(xiàn)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結合

E.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的自然觀與唯物主義的歷史觀的結合

【答案】BD10、下列作家中,屬于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的有()。

A.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

B.江湖詩人中成就最高的劉克莊

C.愛國詩人文天祥

D.擅寫“活法”詩的楊萬里

E.以田園詩著稱的范成大

【答案】AD11、階級斗爭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

A.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

B.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C.階級社會實現(xiàn)社會形態(tài)更替的途徑

D.迫使統(tǒng)治階級實行某些改良措施的手段

E.解決階級社會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

【答案】ACD12、已知“如果甲值班,那么乙或丙也值班”為真,則必然為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