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技術培訓課件_第1頁
路基施工技術培訓課件_第2頁
路基施工技術培訓課件_第3頁
路基施工技術培訓課件_第4頁
路基施工技術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名詞解釋1、路床:路面結(jié)構層以下0.8m范圍內(nèi)的路基局部,在結(jié)構上分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2、路堤: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結(jié)構上分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范圍內(nèi)的填方局部;下路堤是指上路堤大于1.5m以下的填方局部.3、土石路堤:石料含量占總質(zhì)量70%的土石混合材料修筑的路堤。4、填石路堤:用粒徑大于37.5mm,且含量超過總質(zhì)量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5、路塹: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路基的斷面形式常用橫斷面圖案表示:路堤、路塹、半填半挖和零填零挖四種。矮路堤一般路堤全路塹半填半挖零填零挖二、施工前準備工作1、測量工作

1)、控制性樁點現(xiàn)場交樁后,進行保護。2)、導線點、水準點的復測及加密,導線點及水準點的復測必須與相鄰標段進行聯(lián)測并要閉合。3)、中線恢復測量、路基橫斷面及原地面高程復測工作。4)、征地界放樣,并及時開挖用地界溝。5)、每項測量成果必須進行復核,并整理上報,原始記錄應存檔。路基放樣

路基邊樁放樣、路基邊坡放樣、場地排水1、圖解法2、計算法2、逐步接近法對沒有斷面圖的橫斷面,只有填挖數(shù)字,假設地面坡度較緩,便于丈量距離可以假定地面坡度一致,用幾何計算的方法放出路基邊樁。1.圖解法直接按橫斷面圖,在地面上量出路肩、坡腳、排水溝等對中線的距離,定出邊線樁。2.計算法ABL1L2L2L11:mh2h1H1:Sb/2L2L1b1/2路堤坡腳至中樁距離上側(cè)坡腳:下側(cè)坡腳:路塹坡腳至中樁距離上側(cè)坡頂:下側(cè)坡頂:3.漸進法對于陡直的邊坡,距離丈量較為困難,H、s、m,由上述公式可求得h,由此只用水準儀漸進放出邊樁?!踩陈坊吰路艠臃椒?.掛線法2.樣板法邊坡尺/樣板邊坡尺/樣板3、基底處理在路堤填筑前進行基底處理,能使路堤填土與原地表密切結(jié)合,增加承載能力,防止路堤沿基底發(fā)生滑動,防止因草皮、樹根腐爛引起的路堤沉陷,保證路堤填筑的質(zhì)量,保證路堤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密實穩(wěn)定的土質(zhì)基底地面橫坡不陡于1:10時,直接在地面上修筑路堤〔2〕當?shù)孛鏅M坡,i>1:5,較陡時,除草皮,雜物后,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高度不小于1m,假設i>1:2.5,外坡角特殊處理〔護腳〕

〔3〕基底土為腐殖土時,必須人工或者機械將其表層土去除換填,一般換填厚度不小于30cm為宜。

〔4〕路堤修筑范圍內(nèi),原地面的坑、洞、基穴等,應當回填壓實?!?〕路堤基底范圍內(nèi)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響路基穩(wěn)定時,應采取攔截、引排等措施,或在路堤底部填筑不易風化的片石、塊石或砂、礫等透水性材料。路線經(jīng)過水田、池塘或洼地時,應根據(jù)積水和淤泥層等具體情況,采取排水疏干、清淤換填〔二級以下公路可拋填砂礫或石塊等壓、擠淤見以下圖〕、晾曬或摻灰等處理措施;當基底土質(zhì)濕軟而深厚時應按軟土地基處理

〔5〕路堤填筑時,應從最低處起分層填筑,逐層壓實;當原地面縱坡大于12%或橫坡陡于1:5時,應按設計要求挖臺階,或設置坡度向內(nèi)并大于4﹪且大于2m的臺階。〔6〕填方分幾個作業(yè)段施工時,接頭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那么先填路段,應按1:1坡度分層留臺階,如能交替填筑,那么應分層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2m。7、土質(zhì)路基壓實度的規(guī)定〔表〕填方路基路床局部:〔上下路床即0-0.8m〕大于等于96%上路堤:〔〕大于等于94%下路堤:〔>1.50m〕大于等于93%零填及挖方路基:大于等于96%8、壓實度檢測規(guī)定:〔1〕用灌砂法、灌水〔水袋〕法檢測壓實度時,取土樣的底面位置為每一壓實層底部;用環(huán)刀法試驗時,環(huán)刀中部處于壓實厚度的1/2深度?!?〕壓實度檢測頻率:施工過程中,每一壓實層均應檢驗壓實度,檢測頻率為每1000m2至少檢驗2點,缺乏1000m2時檢驗2點,必要時可根據(jù)需要增加檢驗點。路基填筑方式:、路基填筑方式〔1〕水平分層填筑:按照路堤設計橫斷面,自下而上逐層填筑。依據(jù)填料的性質(zhì)(透水性),從原地面逐層向上堆填并分層壓實。〔3〕橫向填筑法:從路堤的縱向或橫向,按照全部高度逐步推進填筑。常用于路線跨越深谷或通過陡坡地段及泥沼地區(qū),但不易壓實,沉降不均勻。序檢査項目允許偏差檢杳方法或頻率號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四級公路1路基壓實度符合規(guī)定符合規(guī)定符合規(guī)定施工記錄2彎沉不大于設計值不大于設計值不大于設計值

3縱斷高程(mm)+10,-15+10,一20+10,一20每200米測4斷面4中線偏位(mm)50100100每200米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5寬度不小于設計值不小于設計值不小于設計值每200米測4處6平整度(mm)1520203米直尺:每200米測2處*10尺7橫坡(%)±0.3±0.5±0.5每200米測4個斷面8邊坡坡度不陡于設計坡度不陡于設計坡度不陡于設計坡度每200米抽查4處土質(zhì)路堤施工質(zhì)量標準〔表〕表填石路堤填料的要求:〔1〕膨脹巖石、易融性巖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強風化石料、崩解性巖石和鹽化巖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路堤填料粒徑應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過層厚的2/3,不均勻系數(shù)為15-20。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圍內(nèi),填料粒徑應小于150mm路床填料粒徑應小于100mm?!?〕路堤施工前,應先修筑試驗路段,確定滿足一定孔隙率標準的松鋪厚度、壓實機械型號及組合、壓實速度及壓實遍數(shù)、沉降差等參數(shù)。〔4〕填石路堤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壓實層,可用試驗路段確定的工藝流程和工藝參數(shù),控制壓實過程;用試驗路段確定的沉降差指標檢測壓實質(zhì)量?!?〕填石路堤填筑至設計標高并整修完成后,其施工質(zhì)量標準要求。有幾處與土質(zhì)路堤不同,壓實度〔通過沉降差≦試驗路段確定的沉降差〕,另外就是縱面高程和平整度的允許誤差要大點。土石路堤〔1〕首先是填料的規(guī)定,注意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層厚的2/3,高速公路要求填料粒徑一般不大于15cm。4、橋、涵及結(jié)構物的回填〔1〕填料的要求,宜采用透水性材料;〔2〕基坑回填必須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前方可進行?;靥顟謱犹钪?、分層壓實,分層厚度宜為10-20cm。二級以及二級以上公路,采用小型夯實機具時,基坑回填的分層夯實厚度不宜大于15cm,并應夯實到設計要求的壓實度。〔3〕臺背填土的范圍:順路線方向長度,應自臺身起,頂面不小于橋臺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錐坡填土應與臺背填土同時進行,并按涉及寬度一次填足?!?〕臺背填土的質(zhì)量直接關系到竣工后行車的舒適與平安,應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和密實度,檢查頻率每50m2檢驗1點,缺乏50m2時至少檢驗1點,每點都應合格,宜采用小型機械壓實。壓實度的要求均為96%。透水性材料缺乏時,可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穩(wěn)定土回填。〔5〕臺背填土的順序:梁式橋的輕型橋臺臺背填土,宜在梁體安裝完成以后,在兩側(cè)平衡的進行;柱式橋臺或肋板式橋臺臺背填土,宜在柱側(cè)對稱、平衡地進行?!?〕涵洞回填施工的規(guī)定:涵洞蓋板施工完畢后,在洞身兩側(cè),應對稱分層回填壓實,填料粒徑宜小于50mm。兩側(cè)及頂面填土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壓實過程對涵洞產(chǎn)生不利后果。回填寬度不小于2倍孔徑。光面爆破:是指在開挖限界的周邊,適當排列一定間隔的炮孔,在有側(cè)向臨空面的條件下,用控制抵抗線和藥量的方法進行的爆破,可形成光滑平整的邊坡。預裂爆破:是指在開挖限界處,按適當間隔排列炮孔,在沒有側(cè)向臨空面和最小抵抗線的情況下,用控制藥量的方法,預先炸出一條裂縫,使擬爆破體與山體分開,作為隔振減振帶,起保護和減弱開挖限界以外山體或建筑物的地震破壞作用。光面與預裂爆破后,在邊坡壁上通常均留下半個炮孔的痕跡。4.2土石路堤填筑施工本卷須知因土石成分中含有少量石方,對路塹開挖出的局部石方,需要與土方一起混合填筑。土石混填施工應注意以下事項:1〕土石路堤的基地處理同填土路堤。2〕天然土石混合料中,中硬、硬質(zhì)石料〔強度大于20MPa〕,石塊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壓實厚的2/3,超過的應去除;石料為強風化或軟質(zhì)巖〔強度小于15MPa〕,石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壓實厚度,超過的應打碎。3〕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傾填填法,均應分層自下到上的順序填筑,分層壓實,每一層的最大松鋪厚度宜控制在40cm范圍內(nèi)。4〕土石混合料最后一層的壓實厚度應小于30cm,該層填料最大粒徑應小于10cm,壓實后,該層外表應無孔洞。5〕土石路堤的壓實標準,應根據(jù)填筑混合料中的石方含量多少確定,當石方含量較少石,按照填土路基的壓實標準檢驗;當石方含量較大時,按填石路基的壓實標準檢驗。4.3橋涵及其他構造物的填土施工本卷須知1〕回填工作必須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且構造物施工完成后強度到達80%設計強度以后進行。2〕橋涵及其他構造物處的填料及填筑范圍,應按設計文件規(guī)定,具體見?橋頭路基處理設計圖?、?涵洞及擋土墻背路基處理設計圖?。

3〕回填土應分層填筑并嚴格控制含水量,分層松鋪厚度宜小于20cm,壓實度大于96%,靠近橋臺臺背、涵臺背、擋墻背局部的填土應用小型壓實機械壓實填好后,方可進行大面積回填,以防止對構造物造成傷害。4)臺背回填局部的路床宜與路堤路床同步填筑。5〕橋臺背后填土宜與錐坡填土同時進行,一次填筑并保證壓實整修后能到達設計寬度要求。6〕涵洞缺口填土,應在兩側(cè)對稱均勻分層回填壓實,暗涵臺背填土高度宜為涵洞頂加50cm.。7〕涵洞頂面填土壓實厚度大于50cm時,方可通過重型機械和汽車。4.6邊坡防護工程施工本卷須知

1〕挖方邊坡應及時刷坡防護:挖方路基應逐級開挖、逐級防護,每挖出一級邊坡,應及時修整坡面,去除邊坡上的危石及不密實的松土,放出中樁,測定其高程及路基寬度,檢查邊坡坡率,斷面尺寸及邊坡坡率滿足設計要求后及時進行邊坡防護。圬工砌筑前先按設計圖紙放樣,放樣時注意豎向骨架垂直路中線,每列均勻平行分布,橫向拱形骨架與豎向垂直,并且每行平行分布。決不能待邊坡全部開挖完畢再進行邊坡防護,因為坡面長時間暴露,容易導致遇雨水而失穩(wěn)崩塌,并及早綠化,力爭在通車時邊坡到達綠色狀態(tài)。7〕漿砌片石護坡、護腳施工漿砌片石及砂漿要求同漿砌片石拱形骨架。護坡基底下土層較軟時,可在基底下?lián)Q填20~30cm的砂〔路基設砂墊層時利用砂墊層超寬局部換填〕。浸水路基一般在圍堰排水,清淤后進行護坡施工。8〕擋土墻施工墻后采用挖方中硬質(zhì)碎石土、石方回填時,填料內(nèi)摩擦角按40°設計;采用碎石土回填時,填料內(nèi)摩擦角按35°設計。沉降縫每12m設置一道,縫寬2cm,墻頂、內(nèi)、外側(cè)采用瀝青麻絮充填15cm。Φ10泄水孔布置在地面或常水位以上30cm,橫向間距2m,豎向間距1.5~2m上下兩排交錯布置。錐坡外表、墻頂用M10砂漿勾縫。擋墻根底開挖前注意排水,分段交錯開挖,砌筑擋墻前應檢測地基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當基底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設計要求時,應進行地基處理或修改擋墻設計。墻后回填土采用人工填筑、分層夯實。料石注意錯縫砌筑,根底完成后,及時回填墻趾土石。漿砌片石應錯縫砌筑,需待砂漿強度達80%以上時,方可回填墻背填料,并做到分層填筑、分層夯實,不允許向墻背斜坡填筑,夯實時防止墻身受較大沖擊。墻后地面橫坡陡于1:5時,先處理填方基底〔鏟除草皮、挖反向臺階〕再填碎石土或石方,其壓實度與正常路段相同。路肩擋土墻在施工時,注意預埋防撞護欄鋼筋。遇到有中央排水溝的橫向排水管時,應注意預留管孔和急流槽。按照工程要求長度剪切土工格柵,準備建筑一定形狀的模板、騎馬釘和捆綁的線。在平整和壓實地基土后,把鋼絲模板聯(lián)結(jié)在一起。面朝方向如結(jié)構施工圖所示。第四節(jié)防護工程施工5)封面包括抹面、捶面、噴漿、噴射混凝土等防護形式。

①抹面防護適用于易風化的軟質(zhì)巖石挖方邊坡。

②捶面防護適用于易受雨水沖刷的土質(zhì)邊坡和易風化的巖石邊坡。

③噴漿和噴射混凝土防護適用于邊坡易風化、裂隙和節(jié)理發(fā)育、坡面不平整的巖石挖方邊坡。6)護面墻一分為實體、窗孔式、拱式等類型,應根據(jù)邊坡地質(zhì)條件合理選用。

①適用于防護易風化或風化嚴重的軟質(zhì)石或較破碎巖石的挖方邊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蝕的土質(zhì)邊坡。

②用護面墻防護的挖方邊坡不宜陡于l;0.5,并應符合極限穩(wěn)定邊坡的要求。

7)干砌片石護坡適用于易受水流侵蝕的土質(zhì)邊坡、嚴重剝落的軟質(zhì)巖石邊坡、周期性浸水及受水流沖刷較輕(流速小于2~4m/s)的河岸或水庫岸坡的坡面防護。

8)漿砌片(卵)石護坡適用于防護流速較大(3—6m/s)、波浪作用較強、有流水、漂浮物等撞擊的邊坡。對過分潮濕或凍害嚴重的土質(zhì)邊坡應先采取排水措施再行鋪筑。9)漿砌預制塊防護適用于石料缺乏地區(qū)。預制塊的混凝土強度不應低于C15,在嚴寒地區(qū)不應低于C2010)錨桿鐵絲網(wǎng)噴漿或噴射混凝土護坡適用于直面為碎裂結(jié)構的硬巖或?qū)訝罱Y(jié)構的不連續(xù)地層以及坡面巖石與基巖分并有可能下滑的挖方邊坡。

11)拋石適用于經(jīng)常浸水且水深較大的路基邊坡或坡腳以及擋土墻、護坡的根底防護。拋石一般多用于搶修工程。

12)石籠:沿河路堤坡腳或河岸,當受水流沖刷和風浪侵襲,且防護工程根底不易處理或沿河擋土墻、護坡根底局部沖刷深度過大時,可采用石籠防護。分為兩種:

①鐵絲石籠②鋼筋混凝土框架石籠。

13)護壩:當沿河路基擋土墻、護坡的局部沖刷深度過大,深根底施工不便時,宜采用護壩防護根底。14)丁壩適用于寬淺變遷河段,用以挑流或減低流速,減輕水流對河岸或路基的沖刷。

15)順壩適用于河床斷面較窄、根底地質(zhì)條件較差的河岸或沿河路基防護,調(diào)整流水曲線度和改善流態(tài)。

16)改移河道:沿河路基受水流沖刷嚴重,或防護工程艱巨,以及路線在短距離內(nèi)屢次跨越彎曲河道時可改移河道。對主河槽改動頻繁的變遷性河流或支流較多的河段不宜改河。

②堤岸支撐有;駁岸、浸水墻、石籠、拋石、支垛護腳等。

濕弱地基加固有:輾壓密實,排水固結(jié),擠密,化學固結(jié),換填土等14)丁壩適用于寬淺變遷河段,用以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