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教案教案_第1頁
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教案教案_第2頁
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教案教案_第3頁
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教案教案_第4頁
人教版 七年級上冊歷史全冊教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目標】1.識記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人、北京人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以及氏族生活的特點2.通過探究山頂洞人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等問題,體驗獨立思考和歸納比較的過程。3.認識中國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類遺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fā)學生愛【學習重點】【學習難點】教學行為指導教學行為指導方法指導一:要求學生結合課本歸納梳理,識記1到3題的知識點。第3題注意讓學生結合前面內容比較方法指導二:結合書本歸納梳理,識記相關的基礎知識點。教學生學會使用歌謠的方法記憶重要知識點:一百七十萬年前,云南元謀人出現(xiàn)。北京人在周口店,會用工具人形顯。山頂洞人不一般,磨制石器把空鉆。長相更像現(xiàn)代人,人工取火能御寒。情景導入生成問題歌曲《大中國》中唱到“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家里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長江和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在這里誕生了我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和北京人,你想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嗎?自學互研生成新知知識模塊一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自主閱讀課本P2內容,完成第1題。1.簡述元謀人的生活狀況。(1)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2)生活地點:云南省元謀縣。(3)生活狀況:會制作工具和知道用火。(4)歷史地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古人類。知識模塊二北京人的發(fā)現(xiàn)自主閱讀課本P3內容,完成第2題。2.簡述北京人的生活狀況。(1)生活年代:距今約70~20萬年。(2)生活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3)使用天然火。(4)靠狩獵、采集為生。知識模塊三北京人的特征自主閱讀課本P4~5內容,完成第3~4題。3.簡述北京人的特征。(1)北京人的頭骨、前額低平、眉脊較粗、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腦容量比現(xiàn)代人小。(2)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腳分工明顯。(3)生活狀況:使用打制石器,過群體生活,會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種,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上的里程碑。4.山頂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1)體質形態(tài):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頂洞人模樣與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2)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而山頂洞人已掌握了磨制和鉆孔技術。(3)火的使用: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會人工取火。(4)社會組織:北京人過群體生活,而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交流預展】1.組內交流:(1)由組長或檢查自學成果;(2)相互質疑不明白的問題并進行交流,然后記錄在導學案上,在展示完畢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問。2.組內預展:根據老師分配的任務,各小組明確展示的內容。小組內先預展,由組長分配任務給組員,確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員,在組內預展;合作分工時具體明確,做到人人有事做?!菊故咎嵘?.簡述北京人的生活狀況及特征。2.北京人用火有何意義?當堂演練達成目標1.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韓非在描述遠古自然環(huán)境時寫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币虼斯湃俗钇惹行枰氖?D)A.學會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D.過群體生活2.目前已知我國境內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遠古人類是(B)3.火的使用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步。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已經懂得人工取火的是A.元謀人B.山頂洞人C.北京人D.藍田人4.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都是我國境內的原始人類。獲得他們生活的第一手資料,要通過什么方式(C)A.史書記載B.神話傳說C.考古挖掘D.科學推測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環(huán)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他們就幾十個人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果實,過著群居生活。材料二山頂洞人生活的集體是按照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一個氏族一般只有幾十個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來,他們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1)根據材料,比較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相同:很多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勞動、共同分享。不同:北京人過著群體生活,山頂洞人過著氏族生活。(2)人們常說山頂洞人比北京人進步,你同意這一觀點嗎?請根據材料和所學的知識說明理同意。因為山頂洞人模樣和現(xiàn)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磨制和鉆孔技術,會人工取火,過著氏族生活,這些都比北京人有所進步。課后反思查漏補缺1.本節(jié)課的收獲:園謀人-園謀人-北京人山頂河人掌握磨制2.本節(jié)課還存在的疑惑:課時編號:授課人: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重點自主空間【情景導入】師: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如果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為生,會有哪些不便之處?學生回答明確:受季節(jié)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不穩(wěn)定,需要經常遷徙。那么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你了解我國說,談一談。學生回答:伏羲氏:結網捕魚,創(chuàng)立八卦。神農氏:教民播種,嘗遍百師: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自主預習】(一)河姆渡原始農耕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學生討論歸納知道以下知識1、地點:長江流域的浙江余姚2、時間:距今約7千年3、生產工具:磨制石器耒耜4、農耕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欄式房屋6、原始飼養(yǎng)業(yè):家畜(豬)7、原始手工業(yè):陶器、簡單的玉器、原始樂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半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學生討論歸納知道以下知識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點:黃河流域陜西西安2、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3、生產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漁叉等6、原始飼養(yǎng)業(yè):豬、狗7、原始手工業(yè):陶器、紡線、織布、制衣【合作探究】1、人類走出洞穴蓋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義?2、河姆渡原始居民為什么要建造干欄式房屋呢?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哪些進步呢?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同學們,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了解到我國原始的農耕生活的相關內容,我們一起列表比較總結一下本文所學內容。氏族名稱半坡原始居民房屋類型主要農作物生產工具【鞏固練習】課時編號:第3課遠古的傳說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題。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教學"人文初祖"是全課的重點。正確認識堯舜禹的"禪讓"的含義是難點。自主空間【情景導入】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黃帝陵冢的視頻導入新課。師:同學們,黃帝是什么樣的人呢?為什么清明節(jié)會有那么多人祭拜黃帝陵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3課,遠古的傳說【自主預習】1、讀課文結合課件圖片了解本文內容。2、小組討論華夏族的由來,人文初祖,禪讓制等知識。(一)炎黃戰(zhàn)蚩尤結合課文內容及課件圖畫歸納出華夏族,炎黃子孫名稱的由來,知道涿鹿之戰(zhàn)。明確黃帝所進行的戰(zhàn)爭打破了氏族之間狹隘的界限,促進了(二)黃帝--人文初祖結合課文內容及課件圖畫知道黃帝對于人類的貢獻。明白他被人們稱為人文初祖的原因。(三)堯舜禹的禪讓"了解什么是禪讓以及禪讓的本質,堯舜禹的事跡。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合作探究】1、你對神話(即黃帝時期有關發(fā)明的各種神話傳說)有什么看法?認為哪些是可治水有治水有功禹之子哪些帶有神話色彩?怎樣看才更為科學?2、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從什么時候算起?后世為什么稱黃帝為人文初祖?3、你還聽過哪些有關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什么樣的人才能被選為部落首領?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大禹黃帝大禹世襲啟殺蚩尤【鞏固練習】一、選擇題D、嫘祖1、被成為“人文初祖”的是A、黃帝B、炎帝C、蚩尤D、嫘祖2、我國原始社會結束于A、堯時期B、禹時期C、舜時期D、黃帝時期3、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是A、桀B、啟C、禹D、伯益4、小明想了解我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統(tǒng)治A、夏朝B、商朝C、西周D、4、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了西周A、實行禪讓制B、實行分封制C、確立世襲制D、推行郡縣制教后反思課時編號:第4課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fā)展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西周的分封制。教學自主空間【情景導入】師: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嗎?我國神話傳說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從王母那里求來的長生不死藥,奔向了月宮。據說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時的著名人物。夏朝經歷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緊接著哪個朝代?下面你就學這些內容?!咀灾黝A習】結合課文學習以下內容(一)夏朝1、禹死后,誰繼承了王位?這標志著什么?2、夏朝的建立標志著什么?它的統(tǒng)治中心在哪里?都城何處?3、夏朝有哪些國家機構?實質是什么?(二)商朝1、夏朝什么時候滅亡?被誰滅亡?2、商湯是一個怎樣的國君?他重用哪個大臣勤政,很快使商朝強大起來?3、商朝又叫什么名稱?“盤庚遷殷”的原因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4、商朝最后一個國王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國(三)西周1、周國位于什么流域?國君是誰?任用什么人使國力強盛?2、牧野大戰(zhàn)”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對陣的雙方是誰?結果是什么?3、西周什么時候由誰建立?都城何處?(四)分封制1、分封制是哪個朝代實行的?目的是什么?分封的主要對象是誰?2、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分封制的實行起到了什么作用?【合作探究】1、奴隸制國家的出現(xiàn)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2、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么會取得勝利?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學生合作掌握課文內容重要年代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約前1300年前1046年前771年湯滅夏,商朝建立西周滅亡重要人物禹商王湯商王盤庚周武王周幽王【鞏固練習】1、下列內容中,標志著我國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2、商朝被后人稱為殷朝",與此有關的事件是()3、暴君亡國,明君興政。下列四人中,與其他三人明顯不同的是()A、商湯B、商紂C、周文王D、周武王時間結束時間開國國王最后國王課時編號: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1、青銅器的高超工藝。2、青銅文明的概念甲骨文。自主空間【情景導入】老師(出示幻燈片——司母戊鼎)(提前讓學生收集有關司母戊大方鼎的資料)(先對“青銅時代”進行簡單介紹:)青銅時代就是人類使用青銅制作生產工具、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自主預習】快速瀏覽教材,獨立完成下列問題,完不成的作好標志。(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1、在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xiàn)青銅器。2、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著名的青銅器有和四羊方3、與商周同期,我國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種獨特的青銅文化,出土了大量青銅面大型青銅立人像等,這就是舉世聞名的“4、夏商周的陶瓷業(yè)也很發(fā)達,最早在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的國家。(二)、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和(三)、奴隸的悲慘生活2、最能體現(xiàn)奴隸生活悲慘的是奴隸主用奴隸做和活動?!竞献魈骄俊?、有位著名考古學家說:商代文化實在是一個燦爛的文明。你是怎么看的?3、夏、商、西周青銅文化繁榮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夏朝種類漸增多,商朝青銅燦爛期。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方尊工藝精。舉世聞名三星堆,青銅立人有新意。奴隸生活多悲慘,沒有自由和權利。生命不如牛與馬,人祭人殉任屠殺。【鞏固練習】一、選擇題2、下面各項中,最能反映我國古代青銅工藝水平和成就的是()A.甲骨文B.司母戊鼎C.兵馬俑D.敦煌莫高窟3、我國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東周4、下列關于西周農業(yè)情況敘述不正確的是()A."五谷"齊備B.知道治蟲害C.知道選良種D.使5、著名的司母戊鼎因鑄有“司母戊”三個字而得名,這三個字在當時應該是()6、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瓷器的國家,我國最早出現(xiàn)瓷窯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東周二、問答題1、既然在夏商西周時期的手工業(yè)、農業(yè)、畜牧業(yè)和商業(yè)都很發(fā)達,為什么要以青2、你認為誰是輝煌燦爛青銅文化的創(chuàng)教后課時編號: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重點齊桓公稱霸和諸侯爭霸的實質難點齊桓公稱霸和諸侯爭霸歷史作用。教學自主空間【情景導入】師:同學們聽說過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沒有?(學生看課件講故事)。師:周幽王導致了西周的滅亡。之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東遷,史稱東東周又可分為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這是一個奴隸社會的瓦解和封建社會形成的時期,是一個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動蕩的春秋時期?!咀灾黝A習】學生結合課文和學習春秋爭霸,戰(zhàn)國七雄的有關知識一、春秋爭霸(一)、齊桓公稱霸1、春秋時期為什么出現(xiàn)諸侯爭霸的局面?2、春秋時期出現(xiàn)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稱霸中原的是誰?3、假如你是齊桓公,應該怎樣作才能成就霸業(yè)?請同學們充當謀士,為齊桓公獻計獻策。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發(fā)言。1、齊國東方,盛產魚鹽。出示春秋形式圖,顯示齊國的位3、"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義是什么?過渡:齊桓公以后即起參與爭霸的是晉國和楚國。晉楚數(shù)次聯(lián)合盟國在中原地區(qū)的對決,先后持續(xù)百余年,是春秋時代最壯觀的景(二)、晉楚爭霸1、這兩國爭霸的情況怎樣?哪位同學能說說看?(培養(yǎng)學生概述歷史事件,口頭表達的能力)2、奠定晉文公成為霸主的戰(zhàn)役是什么?3、為什么本處于劣勢的晉軍能取得勝利?4、想一想春秋時期,齊國和晉國能夠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歷史啟迪?5、除了中原各國的爭霸,還有哪些國家也加入了爭霸戰(zhàn)爭?春秋時期的兩百多年間,諸侯們打了四百多場大戰(zhàn)。到春秋末諸侯國銳減到二十幾個了。到戰(zhàn)國時期主要只有七雄,這說明了什么?(出示春秋戰(zhàn)國形勢圖。此題有些難度,可對照地圖,學生討論,然后回答。)二、戰(zhàn)國七雄戰(zhàn)國時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戰(zhàn)國七雄示意圖,讓學生觀察它們的地理位置,說出有什么特點?(教師總結口訣:“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中,哪些國家變化最大?誰能指圖說說看?(如果學生能回答出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可不作講解)1、戰(zhàn)國時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引出軍事家孫臏龐涓,學生了解桂陵、馬陵之戰(zhàn)。2、戰(zhàn)國七雄的局面是怎樣被打破的?長平之戰(zhàn)中秦取勝的原因是?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和長平之戰(zhàn)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把握,但是一定要強調長平之戰(zhàn)的作用,即從此,東方六國再也無力對抗秦軍的進攻了。【合作探究】1、爭霸戰(zhàn)爭帶來哪些影響?2、春秋戰(zhàn)國戰(zhàn)爭的不同點有哪些?3、請大家想一想,身處春秋戰(zhàn)國一個環(huán)境中,一個國家怎樣才能避免被消滅的厄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春秋諸侯齊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晉楚爭霸在中原,此時舊制如碎瓦。戰(zhàn)國七雄并立打,桂陵馬陵留史話。長平戰(zhàn)后秦無敵,橫掃六合統(tǒng)天下。【鞏固練習】課時編號:第7課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教學重點1、鐵農具的廣泛使用,都江堰的修建。2、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歷史作用。教學難點3、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教學自主空間【情景導入】師:同學們,前面我們講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時期,人們都使用什么樣的生產工具?(石制工具、磨制骨工具和銅制工具),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過渡時代和青銅器時代,到了春秋中期,我國出現(xiàn)了鐵制農具,戰(zhàn)國時期,我國的鐵制農具的使用已經非常廣泛,我國進入了鐵器時代。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7課戰(zhàn)國時期的社利用材料引入知識(一)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心。展示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農具的圖片,和戰(zhàn)由于鐵制農具的普遍使用,就使得深耕細作成為可能。此外,我國在春秋時期已牛耕,到戰(zhàn)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并出現(xiàn)了用兩頭牛牽引的耕作農業(yè)發(fā)展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它促進了耕作方法的改進,使深耕細作成為可能,(二)著名的都江堰講解為什么李冰要在這個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樣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并了解李冰的貢獻及人們對他的紀念。(三)商鞅變法師先介紹變法背景(多媒體圖表展示),再介紹商鞅生平,講述“立木為信”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商鞅取信于民的一個前奏曲,商鞅駁斥舊勢力,倡導變法。得到了秦孝【合作探究】1、商鞅變法是在什么背景下進行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我們該如何評價商鞅變法,它對我們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鑒之處?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鞏固練習】1、我國開始出現(xiàn)鐵農具是在A.夏朝B.商朝C.春秋時期D.戰(zhàn)國時期A.用磨制的石鐮收割莊稼B.帶木柄的耒耜在農業(yè)上的使用C.牛耕的使用和進一步推D.鐵制農具的3.都江堰屬于課時編號:授課人: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教學重點孔子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成就,老子的哲學思想;教學難點主張如何認識、理解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家學派的思教學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情景導入】【自主預習】展示曲阜三孔的圖片指導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內容(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活動):請給孔子先生做一個名片,那我們該如何介紹呢?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學生討論):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張和學說是什么?(主張恢復西周的奴隸制度,提出"仁"的學說。)(講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最高的道德準則"仁者愛人"統(tǒng)治者要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苦役和任意刑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思想家老子讓學生閱讀教材中有關內容,并指導學生歸納出以下內容:老子是春秋時期人,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有《道德經》一書。由教師或學生講述塞翁失馬的故事,通過對失馬、得馬、傷人到避戰(zhàn)禍的關鍵內容的分析,體會到老子思想中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即各種事物都有對學生結合課文及課見圖片,總結了解各學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合作探究】1、百家爭鳴出現(xiàn)的原因是什么?你最喜歡的是哪家的學說?為什么?2、哪家的學法更適合當時社會的需要?3、如果你是一校之長,一班之長你認為應該如何治理學校、班級?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以學生為主總結各學派的代表人物、著作、主要思想,完成表格。學派姓名時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仁;為政以德;因材施教;溫故知新道家老子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墨家墨子戰(zhàn)國兼愛;非攻法家戰(zhàn)國主張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兵家戰(zhàn)國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鞏固練習】1.老子的學說記錄在2.“苛政猛于虎也!”說這句話的是3.下列內容中屬于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的是B.提出"民貴君輕"的觀點C.主張減輕賦稅,實行"仁政"教后反思課時編號:第9課秦統(tǒng)一中國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1、秦滅六國和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2、理解“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這個概念自主空間【情景導入】出示幻燈片:秦始皇畫像及詩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讓學生講述對秦始皇畫像的印象和感受。)【自主預習】(一)、秦的統(tǒng)一1、秦滅六國的過程教師設問:同學記得“戰(zhàn)國七雄”是哪七雄嗎?多媒體顯示:戰(zhàn)國初期七國的形勢圖,并一步步引導學生說出七國的地理方位。并讓學生分析通過商鞅變法,秦國成為了最強大的國家,為滅六國準備了條提問:秦王贏政是怎樣完成統(tǒng)一的呢?多媒體顯示秦滅六國的過程,用動畫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看的過程中歸納秦統(tǒng)一的時間、人物、都城。(1)時間:公元前230年一前221年(2)人物:贏政(3)都城:咸陽多媒體顯示:秦始王的畫像。引導學生描述畫像,活躍課堂氣氛。通過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分析秦滅六國的歷史意義。2、滅六國的歷史意義多媒體顯示:(1)、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開創(chuàng)了統(tǒng)一的新局面。(2)、使人民獲得了較為安定的生活和生產的環(huán)境,順應歷史的發(fā)展趨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秦始王在了國家的統(tǒng)一。而且還在于他在完成統(tǒng)一之后,又為鞏固統(tǒng)一制訂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二)、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秦統(tǒng)一初期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不利于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因素呢?閱讀教材,尋找答案。首先來看看在政治的措施1、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建立顯示多媒體圖表:皇帝——丞相——郡守——縣令通過多媒體,用動畫形式演示秦朝的各項權利是怎樣一步步帝手里面的。使得課堂氣氛生動活潑。教師引導學生思考:2、經濟、文化上——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多媒體顯示:七國所沿用的貨幣。讓學生明白這了經濟上所采取的統(tǒng)一貨幣措施。讓學生分析統(tǒng)一貨幣的所起到的作3、思想上——焚書坑儒。請學生看書回答:什么是"焚書坑儒",秦始皇為什么這么教師歸納:焚書坑儒是兩個歷史事件的合稱,秦始皇過這種做法來反對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對以古諷今,但他段維護他那至高無上的權威。結果是摧殘了文化,鉗制了人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對于這一點,我們要予以否定。提問:同學們聽說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嗎?重點介紹靈渠(出示相關圖片,見媒體資料)。指出靈渠了長江和珠江流域。梯級船閘的設計方法,比巴拿馬運河早兩千多年。靈渠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至今還能灌溉四多媒體顯示秦朝疆域圖,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設計一幅以地理圖標為形式的疆域圖。【合作探究】1、秦為什么能夠滅掉六國?2、秦朝的統(tǒng)一和鞏固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有什么重要作用?3、如何評價秦始皇?4、目前祖國未完成的統(tǒng)一大業(yè)是什么?談談你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鞏固練習】課時編號: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授課人: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題。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自主空間【情景導入】出示幻燈片:秦始皇畫像及詩句: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讓學生講述對秦始皇畫像的印象和感受。)【自主預習】(一)、秦的統(tǒng)一1、秦滅六國的過程教師設問:同學記得“戰(zhàn)國七雄”是哪七雄嗎?多媒體顯示:戰(zhàn)國初期七國的形勢圖,并一步步引導學生說出七國的地理方位。并讓學生分析通過商鞅變法,秦國成為了最強大的國家,為滅六國準備了條提問:秦王贏政是怎樣完成統(tǒng)一的呢?多媒體顯示秦滅六國的過程,用動畫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看的過程中歸納秦統(tǒng)一的時間、人物、都城。(1)時間:公元前230年一前221年(2)人物:贏政(3)都城:咸陽多媒體顯示:秦始王的畫像。引導學生描述畫像,活躍課堂氣氛。通過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分析秦滅六國的歷史意義。2、滅六國的歷史意義多媒體顯示:(1)、結束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zhàn)的局面,開創(chuàng)了統(tǒng)一的新局面。(2)、使人民獲得了較為安定的生活和生產的環(huán)境,順應歷史的發(fā)展趨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秦始王在歷史上的功績不了國家的統(tǒng)一。而且還在于他在完成統(tǒng)一之后,又為鞏固統(tǒng)一制訂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重大措施。(二)、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請同學們想一想,秦統(tǒng)一初期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不利于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因素呢?閱讀教材,尋找答案。首先來看看在政治的措施1、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建立顯示多媒體圖表:皇帝——丞相——郡守——縣令通過多媒體,用動畫形式演示秦朝的各項權利是怎樣一步步教師引導學生思考:2、經濟、文化上——統(tǒng)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多媒體顯示:七國所沿用的貨幣。讓學生明白這了經濟上所采取的統(tǒng)一貨幣措施。讓學生分析統(tǒng)一貨幣的所起到的作3、思想上——焚書坑儒。請學生看書回答:什么是"焚書坑儒",秦始皇為什么這么做?結果怎么樣?教師歸納:焚書坑儒是兩個歷史事件的合稱,秦始皇用過這種做法來反對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對以古諷今,但他段維護他那至高無上的權威。結果是摧殘了文化,鉗制了人們的思想,給我國古代文化4、軍事上——北筑長城和開發(fā)南疆提問:同學們聽說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嗎?學生一般在電視或者書籍上聽說過,由學生來講述,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并分析今天的長城還意味著什么。讓學生體會修長城的艱巨,明白長城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重點介紹靈渠(出示相關圖片,見媒體資料)。指出靈渠了長江和珠江流域。梯級船閘的設計方法,比巴拿馬運河早兩千多年。靈渠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至今還能灌溉四萬多畝田地。多媒體顯示秦朝疆域圖,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設計一幅以地理圖標為形式的疆域圖。【合作探究】1、秦為什么能夠滅掉六國?2、秦朝的統(tǒng)一和鞏固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有什么重要作用?3、如何評價秦始皇?4、目前祖國未完成的統(tǒng)一大業(yè)是什么?談談你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鞏固練習】教后課時編號: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認識“文景之治”的重要性,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第一個鼎盛局面。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西漢初年,國家極度貧困。長期戰(zhàn)爭導致經濟凋敝?!稘h書食貨志》記載:“民失作業(yè),而大饑謹。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彼伎加懻摚喝绻闶墙y(tǒng)治者,面對現(xiàn)實,應采取什么辦法?《資治通卷》記載:“海內安寧,家給人足?!焙笫缹χu價較高,把這樣的治世稱為"文景之治"。【自主預習】文景之治師:請同學們看課文第一段的內容,從中找出描寫西漢初年社會狀況的句子。生: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到處是一片荒涼景象。那時師:確實如此,西漢初年,有三大社會問題非常突1.是經濟凋敝;2.是邊境不安;3.是諸侯王割據稱雄。其中經濟問題最大,請同學們看屏幕?!拘〗Y提升】【鞏固練習】教后課時編號: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授課人: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厩榫皩搿繋煟撼h戰(zhàn)爭的最后結果如何?(啟發(fā)學生回答:劉邦最終打敗項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長安,建立漢朝。劉邦就是漢高祖。)師:劉邦為什么能夠得到勝利?(指導學生觀看課文“導入框”,結合上一課知識回答:善于用人,愛惜百姓,審時度勢,靈活應變等。)師:俗話說“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難”,當年漢高祖面臨的也是這種情況。請看課文“文景之治”的內容。二、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1、漢武帝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原因“閱讀文字”介紹了漢武帝哪一方面特點?這個特點與前面學過的哪些人物相似?B、堯、舜、商湯、周文王、周武王、齊桓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即中央加強對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統(tǒng)一領導,形成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治局面。漢武帝時能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決非偶然,如果沒有從高祖“文景之治”,近半個世紀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如果沒有景帝時平定七國之亂,奠定了鞏固的政治基礎,恐怕大一統(tǒng)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大一統(tǒng)的局面出現(xiàn),也和漢武帝這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的統(tǒng)治措施密切相關。2、漢武帝大一統(tǒng)措施結合課文,由學生分組討論歸納漢武帝為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采取了哪些措施,為什么,教師逐條和學生分析討論。大一統(tǒng)1.原因客觀:景帝后期的經濟繁榮加強中央集權2.措施政治:削弱諸侯國勢力,封國越分越小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太學3、漢武帝大一統(tǒng)意義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不僅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第一個鼎盛局面。【合作探究】1、回憶一下前一課中的秦始皇陵,對比漢文帝對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覺得有什么不同之處嗎?再對比一下他們在位時的作為說說你的看法。2、秦始皇和漢武帝在我國歷史上誰的功勞大?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你找到這個規(guī)律了嗎?【鞏固練習】1、漢武帝的“罷黜百家”是指()A、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C、法家2、漢武帝頒布“推恩令”是為了()①維護皇帝的權威②恩賜親戚③鞏固統(tǒng)一④加強中央集權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3、你認為漢武帝是個怎樣的人?課時編號:第13課東漢的興亡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光武中興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光武帝劉秀以“柔術”治天下,注重文治,漢王朝出現(xiàn)了中興景象。比較“光武中興”與“文景之治”的異同,總結古代盛世局面出現(xiàn)的共同原對于初一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深度,如何引導學生找出歷史的異同點,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學自主空間導入新課:劉邦建立西漢之后,經過歷代皇帝的勵精圖治,國家統(tǒng)一,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出現(xiàn)了“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統(tǒng)治時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漢末年貧富分化,社會矛盾激化;特別是在王莽篡權之后,實行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改革,引起社會混亂,農民起義、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這個時候正需要一位有作為的人安邦定國、重整朝綱,終于就出現(xiàn)了一個這樣的人建立了東漢政權。本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12課:東漢的盛衰(出示幻燈片)新授:一、(發(fā)放"學案")請同學們用6—8分鐘時間完成學案問題。二、老師檢查自學情況(出示幻燈片學案問題)1、公元年建立東漢政權。2、“東漢”命名的原因:東漢都城洛陽在西漢都城長安東面故稱“東漢”。歷史上東周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鎬京之東,歷史上稱東周。3、"光武中興"的兩大特征:①以“柔術”治天下②注重文治五大內容:①釋放和禁止殘害奴婢;②廢除王莽時提倡節(jié)儉,精簡機構;④整頓吏治;⑤興辦官學,重視教育。上:貿易頻繁,商業(yè)發(fā)展中:農牧業(yè)發(fā)展下:富貴人家生活安逸,社會穩(wěn)定和諧5、從“光武中興”和“文景之治”的比較中可總結出: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現(xiàn)的共同原因有:(出示幻燈片)6、東漢衰敗的具體表現(xiàn)為:7、2006年丙戌年教師歸納內容小結:通過學習同學們了解到東興盛的主要原因是劉秀采取了一系列開明的統(tǒng)治政策,以“柔術”治天下,注重文治;衰敗的主要原因和表現(xiàn)是土地兼并嚴重;官僚世族把持政權;私人武裝不斷出現(xiàn)。四、檢測學習情況(發(fā)放檢測題)用最少的時間完成題目同學之間互批,教師批閱一部分,發(fā)現(xiàn)問題并糾錯。(出示幻燈片)(一)、填空:2、光武帝在位30余年間,結束了西漢末年以來長期混亂的局面,社會呈現(xiàn)出較為3、“光武中興”的兩大特征是以“柔術”治天下和注重文(二)、單項選擇題1、東漢地方官學的名稱是(A)A、郡國學B、私塾C、太學D、鄉(xiāng)學2、東漢衰敗的原因不包括(D)A、土地兼并現(xiàn)象嚴重B、豪門世族把持政權C、私人武裝不斷出現(xiàn)D、嚴懲貪官污吏(三)簡答題:“光武中興”的表現(xiàn):光武帝劉秀重建漢朝政權,結束了西漢末年以來長期混亂的二次達標:對個別學生學不懂的問題教師進一步闡釋,并提問檢測。估計學生比較“光武中興”和“文景之治”,歸納古代盛世局面出現(xiàn)的共同原因比較困難。布置作業(yè):請大家查閱資料,看“光武中興”時老百姓的生國人民的生活狀況作比較,從中得出什么結論?教后反思課時編號: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授課人: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教學重點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教學難點如何正確認識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教學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情景導入】教師展示西部優(yōu)美風景導入:師:看到黃沙萬里的大漠,優(yōu)美的吐魯番,神秘的天池,此時此刻,想必大家都想知道這塊神秘的土地在哪里呢?在古代,我們把它叫做什么呢?它對于當時的中國乃至【自主預習】1、漢初的西域漢朝玉門關、陽關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鄰的中亞有三十六國之多。這些國家大多人數(shù)很少,最多的烏孫人口是36萬。這里的居民有的經營農業(yè),有的從事畜牧業(yè)、各國語言不同、各自獨立。西漢初年,匈奴勢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國。2、張騫出使西域(2)西漢初年西漢政權與匈奴關系如何?(3)匈按控制西域對西漢有什么影響?(4)西漢與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老師進行講解,并讓學生結合課件及書中《張騫出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掌握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大大促進了漢朝和西域經濟文化的交流。(展示漢與西域的物質往來圖)3、西域督護府的建立公元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置了西域都護。這是西漢派駐西域的總監(jiān)護,是進行軍事、行政管理的長官,其職責是管理西域事務,保護往來的商旅。這說明我國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漢時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說明新疆已納入中國的版圖是我答案提示:第一:個人品格---具有探險精神,百折不撓的意志,強烈的責任感二、絲綢之路提問:(1)為什么這條商路被稱為"絲綢之路"?(2)絲綢之路對中國和世界有哪些影響?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維持,對中西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過絲綢之路中國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區(qū)域建立了聯(lián)系,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到了東漢,西域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漢初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歸順了東漢。北匈奴貴族則經常率領騎兵南下掠奪,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國勒索繁重的賦稅,切斷了西域和東漢的交往。為了恢復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復對西域的管轄,公元731、班超出使西域教師形象的講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學生補充。2、甘英到達波斯彎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同我國直接友好交往的開始,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竞献魈骄俊?、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時,漢與匈奴的關系如何?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張騫有沒有分別達成目標?通過學習你從張騫身上學到什么?2、為什么漢朝時從長安到亞非各國的商路被成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對漢代社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一、張騫通西域1、西域的地理概念2、漢與西域的聯(lián)系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3、西域都護的設置二、絲綢之路【鞏固練習】課時編號: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2、正確分析認識兩漢時期經濟發(fā)展的原因.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情景導入】師:兩漢是我國封建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漢朝的統(tǒng)治者,實行了一些緩和階級矛盾和重視農業(yè)的政策,經過人民的辛勤勞動,社會經濟呈現(xiàn)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顯著的特點。本課我們將學習兩漢科技與文化的新成就,商業(yè)和都市的新氣【自主預習】一.造紙術的發(fā)明對世界有什么影響?1甘肅天水漢墓出土了一張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2.東漢時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他在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yī)理論和治病原則。后世尊稱張仲景為“醫(yī)圣”?!妒酚洝窋⑹隽藦膫髡f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兩三千年的史事史著作。四.道教和佛教的起源?1.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2.東漢明帝時興建起佛寺,佛教的傳播,對我國文化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合作探究】么看?2、兩漢經濟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請談一談。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小結提升】中國早期擁有世界最早的造紙技術,在文化上奠基了基【鞏固練習】課時編號:第16課三國鼎立授課人: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教學重點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三國鼎立的史實教學難點如何看待三國分立這一局面,如何全面評價曹操、諸葛亮、孫權等歷史人物。教學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情景導入】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開篇語就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認為這句話正確嗎?從春秋戰(zhàn)國到三國的史實是否驗證了這一點?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云、孫權、周瑜等如此多的英雄豪作為?對后世有什么樣的影響?曹操、劉備和孫權都是叱咤風云的人物,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才為他們出謀劃策,為三國是指哪三個政權?分別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建立的?開國君主都是誰?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從這一課的學習中尋找答案吧。【自主預習】一、官渡之戰(zhàn)1、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zhàn)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漢政權名存實亡、為了地盤、人口等軍閥進行混戰(zhàn),其中曹操和袁紹是地盤最大的兩個軍閥等內容。教師再引導:那么同是北方的兩大軍閥會怎么樣呢?(打仗)從而引入官渡之戰(zhàn)。曹操勢力的逐漸強大的原因和舉措,這也是官渡之戰(zhàn)勝利的原因。讓同學們談一談什么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唯才是舉”、2、官渡之戰(zhàn)——奠定了統(tǒng)一北方的基礎官渡之戰(zhàn)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同時展開討論,為什么勢力大的袁紹會輸給勢力弱的曹操。最后讓學生明白:曹操之所以會勝利主要因為他禮賢下士會用人,人才的重要官渡之戰(zhàn)的歷史作用,應當著重強調:奠定了統(tǒng)一北方的基礎。二、赤壁之戰(zhàn)1、赤壁之戰(zhàn)前的形勢出示《三顧茅廬》圖,讓學生講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然后出示《赤壁之戰(zhàn)示意圖》,在圖示的幫助下,講解赤壁之戰(zhàn)前的形208年,曹操率20多萬人馬南下。劉備兵力只有1萬多人無力抵抗,形勢十分緊急。在此情況下,他派諸葛亮東下面見孫權,提議聯(lián)和抗曹。孫權決定抵抗,派周瑜為都督,魯肅為參軍校尉,率軍3萬聯(lián)合劉備抗曹。聯(lián)軍不到5萬人,雙方在赤壁、烏林一帶隔江對峙。2、赤壁之戰(zhàn)1、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指導學生結合課文及課件圖片了解,重點強調的是曹魏的建立者是曹丕而不是曹操。2、三國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結合曹操的舉措,指出曹魏建立后繼續(xù)采取重視大興屯田。北方出現(xiàn)“家家豐足,②諸葛亮治蜀總結諸葛亮治蜀的幾個方面,著重指出改善同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絲織業(yè)發(fā)講述吳國發(fā)展經濟的情況,教師強調230年吳國的衛(wèi)溫曾到過夷洲,加強了內地與【合作探究】1、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以弱勝強,為什么又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失敗了呢?赤壁之戰(zhàn)后又形成了什么樣的局面呢?2、你認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3、東漢名士評論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你認為曹操是什么樣的人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三國是古今中外,英雄人物輩出的時期。若是是英雄,怎么能不懂三【鞏固練習】課時編號: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鞍送踔畞y”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情景導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認為這句話用在西晉時期正確嗎?【自主預習】一.西晉的建立二.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晉惠帝時,西晉皇族紛紛起兵爭奪皇位,混戰(zhàn)十幾年,史稱“八王之亂”,耗竭了西晉的國力。316年,內遷匈奴人的一支武裝滅東漢末年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數(shù)民族陸續(xù)內遷,同漢族長期雜居,互相影響,民族界限日益縮小?!竞献魈骄俊?.從什么時候北方少數(shù)民族開始遷往中原?2.什么原因導致中原漢族遷往江南?3、人口南遷對江南經濟發(fā)展有何影響?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八王之亂”,耗竭了西晉的國力,導致了西晉的滅亡。【鞏固練習】1.建立西晉的是(D)A.司馬懿B.司馬睿C.司馬昭D.司馬炎2.推翻西晉王朝的少數(shù)民族是(A)A.匈奴B.鮮卑C.羌D.氐3.東漢、魏晉時期,我國北方和西方的少數(shù)民族不斷內遷,主要少數(shù)民族是(A)A.匈奴、鮮卑、羯、氐、羌B.匈奴、蒙古、鮮卑、羯、氐C.匈奴、蒙古、羯、氐、羌D.蒙古、鮮卑、羯、氐、羌教后課時編號:第1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授課人:教學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題。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教學淝水之戰(zhàn)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情景導入】師:同學們齊讀白居易的《憶江南》,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江南美景在此基礎上,導入新課“那同學們一定非常好奇:江南地區(qū)是怎樣得到開發(fā)的?經濟重心何時南移的?"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明確江南地區(qū)的地理范圍。即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廣大地區(qū)【自主預習】(一)西晉的興亡和內遷的各族(266年--316年)1、西晉的興亡學生思考:西晉為什么短暫而亡?統(tǒng)治腐朽皇帝弱智,八王之亂-----西晉滅亡----少數(shù)民族內遷著矛盾,少數(shù)民族的上層利用西晉內亂的機會起兵反晉,推出示:《西晉內遷各族的分布與遷徙方向》。生找出內遷五個少數(shù)民族的分2、內遷的各族西晉滅亡之后,國家重新陷于分裂。北方陷入割據混戰(zhàn),北方人民大量南遷,西晉皇室貴族也大量逃到南方去,又在南方建立了一個政權,史稱東晉。出示:司馬睿。生答東晉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北方陷入分裂混戰(zhàn),內遷五個少數(shù)民族以及漢族先后建立了16個政權,史稱十六出示圖片:東晉十六國。東晉與前秦。4世紀后期,氐族建立了前秦政權。前秦皇帝苻堅任用漢人王猛為丞相,前秦強盛起來,消滅了其他割據政權,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北方出現(xiàn)漢魏以來少有的安定。此苻堅急于統(tǒng)一全國,大舉進攻東晉。(二)淝水之戰(zhàn)看視頻《淝水之戰(zhàn)》,結合影片和課本知識,思考回淝水之戰(zhàn)發(fā)生于哪一年?作戰(zhàn)雙方?有關成語?結果?影響?“動腦筋”:苻堅擁兵80多萬,卻不能統(tǒng)一江南,這是為什么?思考與判斷:淝水之戰(zhàn)同在此以前歷史上哪幾次戰(zhàn)爭相似?淝水之戰(zhàn)后,前秦的統(tǒng)治瓦解,北方地區(qū)重新陷入割據混得暫時穩(wěn)定,經濟有所發(fā)展。但是,南方的東晉政權又被大將所奪。420年大將劉裕稱帝,國號宋,南朝開始(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都城都在建康,總稱為“南朝(三)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出示:材料1:(江南)地廣人稀,飯稻羹魚。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覆衣天下。想一想:為什么《宋書》里描寫的江南與司馬遷描述的江南會有這些不同?這是因為,漢代的江南尚未開發(fā),魏晉以來已逐漸得到開想想看,江南地區(qū)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什么能得到開發(fā)?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對我國經濟產生了什么影響?學生結合課文尋找答案。師講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政權分立時期,從這一時期開始,我國南方的經濟就逐漸發(fā)展并趕上北方。南北經濟發(fā)展趨于平衡。但是總依然落后于北方。直到兩宋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最終南移【合作探究】1、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結束的?2、西晉僅僅是曇花一現(xiàn),想一想、為什么西晉的統(tǒng)一只有很短的時間?3、淝水之戰(zhàn)中,東晉能夠以8萬兵力打敗前秦的8戰(zhàn)同在此以前歷史上的哪幾次戰(zhàn)爭相似?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拘〗Y提升】之戰(zhàn)概況:383年,前秦苻堅進攻東晉,的開發(fā)提供了有利條件【鞏固練習】課時編號: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正確認識民族大融合的含義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情景導入】“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是一個重要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建立大。你知道他們在何時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嗎?當時黃河流域有許多民族,他們長期生活在一起,相互影響。你想知道他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嗎?北魏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接受漢族文化,大力推行改革。你知道他是誰嗎?他為什么要實行改革呢?在改革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哪些阻力?又是讓我們一起來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吧。【自主預習】一、北方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融合指導學生閱讀“導入框”以及“北方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融合”課文、插圖《北魏騎馬俑》、《穿褲褶服的南朝樂隊》、《穿漢族服裝的4世紀后期,東北鮮卑拓跋部首領建立魏國,定都平城,史稱北統(tǒng)一黃河流域,結束了十六國分裂局面。漢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學生結合課文思考回答:1、北魏孝文帝為什么要遷都洛陽?(A.北魏原來的都城平城地理位置偏僻,一方面容易受到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威脅,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對廣大中地區(qū)的統(tǒng)治、不利于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B.當時洛陽已很繁榮,北魏孝文帝要通過建都洛陽取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tǒng)地位;同時想達到統(tǒng)一全國的目的。)2、為什么有些鮮卑貴族反對遷都洛陽?為什么他們無法阻擋遷都?(他們抱殘守缺,觀念落后。遷都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是任何力量無法阻擋的。)遷都洛陽以前,孝文帝就進行了政治、經濟改革;遷都以后,他進一步實行改對我國歷史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指導學生閱讀“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課文和插圖《漢族服飾俑》、《鮮卑族服飾措施。1、措施定都洛陽后,孝文帝下令鮮卑貴族改穿漢裝、禁鮮卑服。按著,孝文帝規(guī)定漢語為北魏通行語言,禁鮮卑語。。之后,孝文帝下令把鮮卑復姓,改成漢文的單姓。孝文帝還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還有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2、作用3、北朝的分裂這為以后隋朝統(tǒng)一中國判定了基礎。【合作探究】1、北魏孝文帝在民族的大融合能夠起這么重要的作用,原因是什么?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小結提升】一、北方的統(tǒng)一和民族的融合1、北魏的建立2、黃河流域的統(tǒng)一3、民族的大融合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平城)1、措施2、作用【鞏固練習】課時編號: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目標1.通過考點梳理及鞏固記憶,90%的學生能基本記住考點知識。2.85%以上學生根據當堂復習的知識合作完成史料探究的問3.85%的學生隨堂練習的選擇題正確率達90%以上。祖沖之和圓周率是本課的重點。酈道元和《水經注》,大放光彩的書法藝術和輝煌的石窟藝術的代表自主空間【導學過程】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情景導入】1、復習提問:請簡要介紹祖沖之、賈思勰、酈道元【自主預習】一、祖沖之和圓周率首先提問:祖沖之有什么成就?在學生回答之后,教師進行總結。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率。祖沖之在劉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大膽的設想,反復的實踐。終于用割圓術求得圓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間。論文集《綴術》同時他在天文歷法、機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貢獻。為了表彰他的貢獻,前蘇聯(lián)莫斯科大學“世界大科學家陳列”的走廊上鑲嵌著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環(huán)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為什么祖沖之能取師引導學生閱讀小字,幫助學生總結出答案: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反復實踐等)二、賈思勰和《齊民要術》1、賈思勰指導學生在閱讀教材后介紹賈思勰。指出“齊民”和“要術”的含義后提問:這部書的內容是什么?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它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農作物的種植、家畜家禽的飼養(yǎng)、農產品加工等許多方面。這些經驗在當時世界上是先進的,它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整的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1、酈道元北朝的時候,還出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這就是酈道元。(指導學生看書,了解)首先指出:《水經注》是我國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這對我們今天制定城建規(guī)興建水利工程,考古、從事歷史研究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此,這部書不僅為地理學家所重視,也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農田水利學家、城建科學家所重視。同時,為這部書的文字優(yōu)美,具有文學價值,因此也受到文學家的重視。四、書法、繪畫與雕塑指導學生閱讀“導入框”和《大放光彩的書畫藝術》課文以及插圖“王羲之和《蘭箴圖》、《洛神賦圖》等,動手活動或思考回答:1、王羲之書法藝術的特征怎樣?代表作是什么?(王羲之以行書見長,其字或端莊清新,或"飄若浮云,矯若游龍"。代表作是《蘭亭序》。)(王羲之愛鵝,是喜歡看白鵝劃水的姿勢,因為他可以從白鵝劃水的姿勢中聯(lián)想到自己寫字的執(zhí)筆運筆姿勢。總之,他練習書法很專注,幾乎不放過任何機會,認真汲取前人的書法特長,融匯成自己的風格,為后人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所以說他的書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3、顧愷之繪畫的特色及代表作是什么?(顧愷之的繪畫題材很廣,他筆下的人線條優(yōu)美,活潑傳神,富有個性。代表作是《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這時的文化名人有書畫界的王羲之和顧愷之,還有思想界的范縝指導學生閱讀“佛教的盛行課文5、輝煌的石窟藝術指導閱讀“輝煌的石窟藝術”課文及其插圖《龍門石窟佛像》,思考回答:十六國、南北朝統(tǒng)治者開鑿了哪兩個石窟?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點?(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其中佛像的特點是宏偉精巧,繼承了統(tǒng)風格,同時吸收了佛教藝術的優(yōu)點。)【合作探究】1、有人認為:“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電腦都安裝了字體庫軟件,想要什么字體由你選擇,所以根本沒有必要再去練字學書法了?!蹦闶欠裢膺@種觀點?在當今信息時代,書法藝術是該發(fā)揚光大,還是順其自然讓其消失呢?2、王羲之和顧愷之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后人用什么稱呼來贊譽他們?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拘〗Y提升】填寫《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藝術成就表》:主要代表書法家"書圣",天下第一行書畫家“三絕”山西大同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古代藝術寶庫【鞏固練習】第1課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謀人(距今170萬年)——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二、北京人(距今約70萬—20萬年);2、生產生活狀況:會使用天然火,會保存火種;過群居3、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類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qū)別:人會制造工具,動物不會制造工具。學會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勞動。一、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新石器時代、定居生活)原始居民半坡人(距今6000年)河姆渡人(距今7000年)生活地區(qū)黃河流域的陜西西安半地穴式房屋干欄式房屋生產工具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種植作粟(小米)水稻原始手工業(yè)制作彩陶(人面魚紋)制造黑陶(豬紋)二、原始農業(yè)的發(fā)展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國家。2、標志:(1)農作物種植、(2)家畜飼養(yǎng)的出現(xiàn)、(3)聚落、(4)磨制工具的發(fā)展;3、意義: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4、定居生活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原始農業(yè)的出現(xiàn)。第3課遠古的傳說一、炎黃聯(lián)盟1、涿鹿之戰(zhàn):炎黃部落打敗蚩尤部落,逐漸形成華夏族。2、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和黃帝(炎黃子孫稱呼由來)。二、堯、舜、禹的禪讓1、禪讓制的含義:民主推舉賢德之人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制度2、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治水有功。一、夏朝的興衰BC2070—BC1600(二里頭遺址)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2、“家天下”局面:從啟開始繼承父位,標志著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標志“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后盤庚遷殷,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討伐商紂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封建親戚,以藩屏周)(1)目的:鞏固統(tǒng)治。(2)內容:①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各地,②諸侯具有再分封。(3)分封制的意義或作用: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wěn)定政局,擴大統(tǒng)治范圍。(4)實質:確立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5)弊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當諸侯做大后,威脅周天子的統(tǒng)治地位,最終導致春秋戰(zhàn)四、東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即春秋戰(zhàn)國時期)。(1)夏、商、西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2)從中我們能得什么啟示?1、商周時期(豐富燦爛),具有種類多,用途廣,工藝精美特點。2、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最大青銅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精品);2.意義:甲骨文是中國最早文字;證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一、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諸侯崛起競相稱霸。1、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齊桓公。(管仲改革)2、影響:(1)消極: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2)積極:①有利于局部統(tǒng)一和民族交融。一、戰(zhàn)國七雄【相互兼并】根本原因(經濟):戰(zhàn)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政治(1)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對后世影響最深遠)(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3)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4)嚴明法度,禁止私斗(1)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買賣(最能體現(xiàn)變法性質)(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國富)(3)統(tǒng)一度量衡軍事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兵強)5、作用:使秦國國富兵強,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統(tǒng)一全國奠定基礎。1、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岷江上修建都江堰。(2)兩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巨大作用,反映出我國人民智慧。一、老子: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1、思想主張:順應自然;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化;2、政治主張:無為而治。3、道家經典:《道德經》二、孔子: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由其弟子編寫《論語》記述孔子言論)1、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愛人”;主張為政以德。2、教育思想:創(chuàng)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教育公平)、因材施教、溫故知新等?!铩锎呵飸?zhàn)國時期各學派代表人物、相關著作時期戰(zhàn)國“仁政”,民貴君輕,反對戰(zhàn)爭戰(zhàn)國“禮治”順其自然;辯證法;無為而治戰(zhàn)國墨家戰(zhàn)國戰(zhàn)國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殆”★★運用三家觀點解決問題:儒家-說服教育;道家-順其自然,如閉門思過、自行解決;法家-依法懲處第9課秦統(tǒng)一中國一、秦朝的建立:1、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定都——咸陽,嬴政史稱“秦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