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9封建時代的歐洲、亞洲國家-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山東專用)_第1頁
專題19封建時代的歐洲、亞洲國家-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山東專用)_第2頁
專題19封建時代的歐洲、亞洲國家-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山東專用)_第3頁
專題19封建時代的歐洲、亞洲國家-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山東專用)_第4頁
專題19封建時代的歐洲、亞洲國家-2025年中考《歷史》一輪復習課件(山東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REEN

BUSINESS中考一輪講練測專題19封建時代的歐洲、亞洲國家01命題趨勢02知識導圖03考點突破04大單元素養(yǎng)提升目錄CONTENTS知識梳理+素養(yǎng)拓展+真題演練目標導航+命題角度時空定位+網(wǎng)絡構建大單元歸納與提升1.西周分封制與西歐封君封臣制2.西歐莊園農民與中國封建社會之比較3.古代羅馬法的演變4.大化改新與隋唐制度的比較5.世界古代改革的對比考點一封建時代的歐洲知識點1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知識點2

西歐莊園知識點3

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知識點4

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考點二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知識點1古代日本知識點2

阿拉伯帝國

命題角度命題趨勢·目標導航2.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

(古代日本、阿拉伯帝國)1.封建時代的歐洲

(基督教的興起和法蘭克王國、西歐莊園、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

命題趨勢命題趨勢·目標導航目標導航

通過封君封臣制、莊園生活、基督教的傳播,以及歐洲城市和大學的興起;了解中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發(fā)展變化;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國的歷史地位通過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日本大化改新,及其社會發(fā)展概況,初步了解中古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多樣性時空定位·知識導圖時空定位知識導圖時空定位·網(wǎng)絡構建考點一封建時代的歐洲知識梳理+素養(yǎng)拓展+真題演練知識點1基督教時間創(chuàng)始人誕生地教義發(fā)展與傳播作用1世紀耶穌巴勒斯坦地區(qū)原罪觀和救贖論(耶穌教導人們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國教-4世紀末,羅馬皇帝將基督教確定為羅馬國教,促進了基督教的傳播發(fā)展-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法蘭克王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推動基督教的發(fā)展①基督教與封建地主階級相互勾結、利用,形成思想的上的統(tǒng)一,經(jīng)濟上的協(xié)調,從而形成完整的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②教會逐漸成為西歐最大的封建主,是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精神堡壘③對西歐社會的各個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如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文學藝術等知識點1法蘭克王國建立時間建立者背景鞏固統(tǒng)治影響481年克洛維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許多大小不同的王國(1)皈依基督教,承認羅馬教會在歐洲的重要地位(2)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教會和部下,取得了羅馬教會、信基督教的高盧羅馬人和部下的廣泛支持(3)法蘭克王國不斷擴張,版圖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qū)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qū)版圖范圍不斷擴大,實力增強。知識點1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度形成普遍流行確立儀式內容特點影響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推行采邑制改革,封君將土地賜給封臣,封臣必須效忠于封君,封君則保護封臣11世紀,這種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已經(jīng)普遍存在封臣行“臣服禮”(“委身式”);封君行“授職禮”,明確彼此間權利和義務后,正式結為封君封臣關系封臣義務:忠誠;無償?shù)貫榉饩?;提供金錢等封君義務: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安全;提供保護以土地封賜為紐帶;等級森嚴,層層分封;逐級保護和負責(1)奠定了西歐封建騎士制度的基礎,促使以土地為紐帶的封建制度在中世紀的西歐形成(2)封建主仰仗經(jīng)濟和武裝力量,割據(jù)一方,封建主之間的爭奪和沖突加劇,導致混戰(zhàn)割據(jù)局面的出現(xiàn)知識點1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帝國查理繼位時間鞏固措施帝國形成時間標志帝國分裂8世紀

四處征伐:法蘭克王國成為當時西歐最大的王國。

繼續(xù)實行鼓勵基督教發(fā)展的政策,命令教區(qū)人民向教會繳納“什一稅”,使教會勢力強大800年查理在羅馬加冕稱帝,被稱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統(tǒng)治時期的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締結《凡爾登條約》,將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蘭西和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知識點2

西歐莊園背景概況形成興盛特點要素人員土地西歐封建等級制度9世紀11世紀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和政治單位。領主佃戶自由的農民缺少自由的農奴直領地由領主自己保留,直接經(jīng)營。占莊園可耕地的1/3到1/2份地佃戶的生活來源知識點2

西歐莊園要素關系領主佃戶管理莊園法庭概況權利主持者懲罰手段審判依據(jù)作用地位“直領地”的收入歸領主所有;征收捐稅;要求佃戶服勞役義務耕種直領地(一般每周要在直營地上勞動3天);繳納各種苛捐雜稅每年召開數(shù)次,無固定時間、地點司法權領主或他的管家處以罰金習慣法或村法維護莊園公共秩序既維護領主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莊園是西歐中世紀鄉(xiāng)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西歐中古社會的基層經(jīng)濟單位和農業(yè)生產的基本組織單位,是中世紀西歐文明的代表知識點3西歐中世紀城市城市興起時間原因城市發(fā)展城市自治斗爭背景方式自治標志結果典型特點城市居民分類來源形成階層影響10世紀農業(yè)技術提高,農業(yè)剩余產品增加;商業(yè)貿易發(fā)展;人口增長城市受封建領主控制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從國王或領主手中取得“特許狀”13C,許多城市取得某種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由城市或自治城市)法蘭西瑯城起義交通便利;規(guī)模很??;有一定自由與特權手工工匠和商人周圍農村的農民(或農奴)市民階級(1)經(jīng)濟:推動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瓦解,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2)政治:市民階層逐漸形成,并出現(xiàn)了早期的資產階級(3)思想文化:推動早期大學、世俗文學等城市文化的興起和發(fā)展,打破宗教對文化的壟斷,為日后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知識點3歐洲早期的大學興起時間原因代表美譽基本特征課程社設置基礎課程專業(yè)課程課程特點影響12世紀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希臘、羅馬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傳入歐洲巴黎大學、牛津大學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得到了教會或國王的支持有自治權(司法特權;免賦稅特權;教育自主權)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有法學、醫(yī)學和神學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要求西歐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為歐洲教育和學術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知識點4拜占庭帝國由來黃金時代衰亡過程原因啟示歷史地位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部分,東羅馬帝國因都城君士坦丁堡舊名拜占庭,又被稱為拜占庭帝國社會比較穩(wěn)定;地理位置優(yōu)越;查士丁尼對外擴張;經(jīng)濟比較活躍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衰落-7C起阿拉伯人入侵,后由于外部軍事勢力進攻、對外戰(zhàn)爭、財政枯竭等因素,國勢日漸衰弱滅亡-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拜占庭帝國滅亡a.長期的軍事擴張,導致國庫空虛,財盡民窮;b.帝國統(tǒng)治者心態(tài)保守,固步自封;c.外族的不斷入侵不能只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就,要在現(xiàn)有成就的基礎上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居安思危,不斷創(chuàng)新,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潮流①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創(chuàng)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yǎng)。③是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架起了橋梁世界古代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知識點4《羅馬民法大全》時期目的組成地位影響529年開始制定(查士丁尼統(tǒng)治期間)穩(wěn)固帝國的社會秩序、保證皇帝的專制權力《查士丁尼法典》《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4部法律文獻統(tǒng)稱為《羅馬民法大全》是羅馬法的總結和最高成就,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完備的法典,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1)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奴隸不再被看作“會說話的工具”;(2)對財產、買賣、債務、契約關系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3)標志著羅馬法發(fā)展到完備階段,對當時的歐洲以及后世西方國家的法律制定產生了重大影響材料2:中世紀封建莊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單位,莊園內的一切生產都是為了供應領主消費和依附農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莊園經(jīng)濟的興盛時期約在9—13世紀。它的形成大約和生產力低下有關。12和13世紀,由于生產力發(fā)展以及商品貨幣關系的影響,已不斷發(fā)生莊園自營地縮減、勞役地租改為實物地租或貨幣地租等現(xiàn)象。14世紀起西歐經(jīng)濟變化劇烈,莊園主紛紛放棄自營地,貨幣地租流行,農奴也通過各種途徑取得人身自由,勞役制莊園趨向瓦解。①特點: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和政治單位②地租:勞役地租③原因:早期西歐社會生產力低下①演變歷程:9到13世紀是西歐莊園的興盛時期,14世紀起莊園趨向瓦解。②原因:生產力的發(fā)展和商品經(jīng)濟的沖擊③地租:貨幣地租

材料1:典型的西歐莊國和鄉(xiāng)村一致,即一個村子就是一個莊園。莊國的土地分為領主的“自營地”和佃戶的“份地”兩部分,領主“自營地”由依附于莊園的佃戶無償耕作,其收獲全歸領主;“份地”是佃戶的生活來源。莊國生產了人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絕大部分產品,這些產品幾乎都是消耗在莊國之內。——改編自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學法大視野》

素養(yǎng)拓展史料實證唯物史觀史料實證

隨著西歐生產力的提高,手工業(yè)逐漸發(fā)展起來,西歐城市重新興起。一些比較富裕的城市,就用贖買的辦法擺脫領主的統(tǒng)治;而有的城市則采用武裝斗爭的手段,最終都取得城市自治權利。城市興起對中世紀西歐社會發(fā)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促使商品交換的加強和商品流通范圍的擴大…….市民階級的產生,成為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時新的世俗生活觀念和價值觀念逐漸形成,對近代西歐的社會發(fā)展產生重要的作用。①興起原因:生產力的提高,手工業(yè)發(fā)展起②自治方式:金錢贖買,武力斗爭③城市興起的意義:經(jīng)濟上,對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進一步促進西歐生產力的發(fā)展;政治上,市民階級不斷發(fā)展壯大,發(fā)展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興起準備了條件;思想上,新的世俗生活觀念和價值觀念形成,對近代西歐社會的發(fā)展產生重要的作用等。素養(yǎng)拓展①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②地跨歐亞非三洲③經(jīng)濟活躍、社會穩(wěn)定-黃金時代④意義:對東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創(chuàng)造出拜占庭文化;保存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為后來的文藝復興提供了精神營養(yǎng)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這部法典是怎樣對待看奴隸的?這部法典對歐洲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材料:查士丁尼在法典中贊成“釋奴的善舉”,并且取消了被釋自由人的等級差別,一律給予完全的自由和公民資格,而且奴隸獲釋的條件也大大放寬了,另一方面,對奴隸的統(tǒng)治也較從前放寬了。查士丁尼承襲萬民法,承認奴隸處于主人的權力之下,主人對奴隸有生殺予奪之權。但他在立法中又規(guī)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無理由地殺自己的奴隸”,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隸。如果主人非法殺害或過分虐待自己的奴隸,將受到處罰?!獙O義學、王永本主編:《高校世界歷史配套教材·古代史卷》對奴隸:仍然承認奴隸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奴隸看作“會說話的工具”。對歐洲的影響:奠定了歐洲民法的基礎。素養(yǎng)拓展史料實證史料實證在以后的幾個世紀里,拜占庭帝國陶醉于已有的輝煌,無視西歐城市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yōu)點和長處。拜占庭人認為,他們的職責僅在于保存祖先的遺產而不在于創(chuàng)新,這種封閉保守的心態(tài)最終把拜占庭帝國湮滅于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之中。思考:拜占庭帝國滅亡原因與啟示:①原因: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就,無視西歐城市悄然興起的文明新因素;封閉保守的心態(tài),不屑于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yōu)點;西方軍隊的占領和奧斯曼土耳其的進攻。②啟示:不能只陶醉于已有的輝煌成就,要在現(xiàn)有成就的基礎上學習和吸納其他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居安思危,不斷創(chuàng)新,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潮流?!熬刻苟”は萋浜螅敵鯇⒐畔ED學術保存下來并仔細研讀的基督教學者,親自帶著這些珍貴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們在此受到熱烈歡迎,因為文藝復興學者正四處搜尋古典文獻。”素養(yǎng)拓展真題演練從9世紀開始,一種新的農業(yè)經(jīng)濟組織形式逐漸流行開始,這就是莊園。大約到11世紀,莊園遍布歐洲各地。14世紀中葉以后,越來越多的領主出租自營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參與生產管理。一些富裕農民通過承租、購買領主土地,或轉租、購買其他佃戶的地產等方式將土地幾種呢起來,建立租地農場,他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進行經(jīng)營,雇用少地或無地農民耕種,并將產品推向市場,使得莊園經(jīng)濟逐步瓦解。(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與以下示意圖相對應的歷史現(xiàn)象是(

)A.封建行會 B.城市自治 C.西歐莊園 D.歐洲大學真題演練西歐中世紀鄉(xiāng)村的典型組織形式是莊園,莊園里生活著領主和佃戶,莊園以農業(yè)為主,在領主統(tǒng)治下,莊園是一個獨立的、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和政治單位,包括自由的農民和缺少自由的農奴,莊園具有司法權,設有莊園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領主或他的管家,莊園法庭設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莊園法庭起著維護莊園公共秩序的作用。(2024·山東煙臺·中考真題)如下資料卡解釋的是(

)A.封君封臣制 B.西歐莊園 C.城市自治 D.大學興起真題演練《查士丁尼法典》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編纂的一部法典。其把自2世紀初以來歷任羅馬皇帝頒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條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拜占庭帝國的重要性絕非僅體現(xiàn)在它的“武功”,更體現(xiàn)在“文治”成就。下列屬于拜占庭帝國“文治”成就的是(

)A.《漢謨拉比法典》 B.《十二銅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宅地法》(2024·山東聊城·中考真題)“裁判官說:‘如果船員、客店店員、騾馬店伙計未將旅客交給他們看管的物品完整無損地返還給旅客,那么,我將賦予這些旅客以訴權對抗船員、客店店員和騾馬店伙計?!薄读_馬法大全》中的這些記載主要反映了羅馬法(

)A.重視物權保護

B.注重訴訟程序C.倡導法律至上

D.保護人身安全真題演練題干材料反映了《羅馬民法大全》保護人們的私有財產,重視物權保護,物權的保護是指通過法律規(guī)定的方法和程序,保障所有人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對其所有的財產行使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利的制度??键c二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知識梳理+素養(yǎng)拓展+真題演練知識點1古代日本社會1世紀-2世紀3世紀5世紀出現(xiàn)上百個國家(與中國發(fā)生過通使關系)奴隸制國家“大和國”出現(xiàn)大和政權統(tǒng)一日本最高統(tǒng)治者稱“大王”貴族王室部民制私有領地私有領地組織形式—部部民地位近似奴隸土地私有制知識點1日本大化改新背景國際國內時間人物內容政治經(jīng)濟性質影響中國隋唐的制度先進,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①階級矛盾尖銳,政局混亂②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發(fā)動宮廷政變,孝德天皇即位,年號大化646年孝德天皇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中央設兩官八?。?,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管理①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②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③統(tǒng)一賦稅一場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質的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知識點1幕府統(tǒng)治武士團形成背景特點幕府統(tǒng)治建立鐮倉幕府建立時間地點建立者特點影響①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封建莊園形成②中央對地方喪失控制能力,社會局勢動蕩③為保護莊園,地方豪強開始蓄養(yǎng)武士武士團有時代表莊園利益與地方政府對抗,有時也響應朝廷號召去征戰(zhàn)12世紀晚期鐮倉源賴朝幕府與天皇朝廷并存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天皇大權旁落,國家大權基本掌握在武士階層手中日本由此進入長達近700年的幕府統(tǒng)治時期知識點2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建立時間創(chuàng)始人發(fā)源地信徒教義發(fā)展穆罕默德傳教活動傳播7世紀初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島【麥加】穆斯林(服從者)號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麥加傳教最初在麥加傳教,后遭貴族迫害建立公社622年,遷居麥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國家的雛形誕生出兵麥加630年,穆罕默德占領麥加半島統(tǒng)一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影響穆罕默德完成了創(chuàng)立宗教和建立統(tǒng)一國家的雙重歷史使命伴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地區(qū)廣泛傳播知識點2阿拉伯帝國建立擴張過程結果滅亡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國家雛形誕生630年,穆罕默德占領麥加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其繼承者哈里發(fā)繼續(xù)擴張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成為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1258年,阿拉伯帝國被蒙古人滅亡知識點2阿拉伯文化繁榮原因繁榮表現(xiàn)特點作用哈里發(fā)重視知識(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阿拉伯人吸收、消化外來文化數(shù)學改造并傳播阿拉伯數(shù)字,創(chuàng)造完整的代數(shù)學醫(yī)學《醫(yī)學集成》《醫(yī)典》建筑清真寺文學《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東西融合、兼收并蓄保存了大量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為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成為溝通東西方文化的橋梁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靈緊閉”但“眼觀八方”的特征。他們在數(shù)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優(yōu)越中,在精神層面上向來蔑視一切外來文化。在國弱時,他們謙卑地對外點頭哈腰,默默拿來先進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點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確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別國,便會出其不意地創(chuàng)造神話。古代史上,日本在亞洲拜認了第一位老師,并向老師學習。史料實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應退田者,每至班年,即從收授。①日本的“第一位老師”-中國唐朝②學習-大化改新③意義-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④啟示-改革是國家發(fā)展的動力。一個國家或民族應該善于學習他國的長處,正視自身的不足,積極改革求新,與時俱進。班田收授法素養(yǎng)拓展史料實證時空觀念①麥加傳教-最初在麥加傳教,后遭貴族迫害②建立公社-622年,遷居麥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國家的雛形誕生③出兵麥加-630年,穆罕默德占領麥加④半島統(tǒng)一-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

穆罕默德(約572—632)出生于麥加城,幼年喪失父母,12歲時隨商隊到過巴勒斯坦和敘利亞,25歲時與麥加富孀結婚。此后,他潛心思考社會與人生問題,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耙了固m”意味“和平”和“順從”,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稱為“穆斯林”。世界三大宗教素養(yǎng)拓展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這一宗教信仰的興起使得各氏族部落形成了統(tǒng)一的民族力量,為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宗教基礎?。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建立了政權,實行政教合一體制,逐漸實現(xiàn)了阿拉伯半島的基本統(tǒng)一?。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繼任者通過長期的征戰(zhàn),在公元8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在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fā)重視知識,曾在首都巴格達建立智慧宮,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阿拉伯人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其文學藝術上的代表就是《天方夜譚》。真題演練(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這個帝國的首都巴格達是座一流的大都市,是中世紀穆斯林世界的知識殿堂,它的繁華給《天方夜譚》里的故事提供了靈感?!边@個帝國是(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 C.拜占庭帝國 D.阿拉伯帝國大單元素養(yǎng)提升1.西周分封制與西歐封君封臣制2.西歐莊園農民與中國封建社會農民之比較3.古代羅馬法的演變4.大化改新與隋唐制度的比較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