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田家炳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2月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田家炳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2月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田家炳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2月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田家炳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2月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田家炳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2月開學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泉縣田家炳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2月開學考試語文試卷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游牧地帶是游牧生活與草原環(huán)境相互結合的產物。中國境內屬于游牧地帶的范圍很廣,除了位于大興安嶺以東的西遼河流域外,幾乎北緯40°以北、大興安嶺以西的草原地帶也都可以成為游牧民族的家園。草原游牧地帶經蒙古高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一直伸向歐亞大陸的腹地,成為世界上最廣遠的綠色長廊。地學研究成果指出,推動畜牧業(yè)從原始農業(yè)分離出來的動力是氣候變遷。距今3500~3000年歐亞大陸氣候轉入冷期,正是冷期的出現,使得畜牧業(yè)在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地方從原始農業(yè)中分離出來,并在草原環(huán)境下發(fā)展為游牧方式。成熟的游牧業(yè)依托的環(huán)境為廣袤的草原,而它的萌生地卻在農牧交錯帶。農耕區(qū)與畜牧區(qū)是依人類經濟生活方式而劃分的基本區(qū)域,介于兩者之間的則為農牧交錯帶。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在環(huán)境上具有敏感特征,每當全球或地區(qū)出現環(huán)境波動時,氣溫、降水等要素的改變首先發(fā)生在自然帶的邊緣,這些要素又會引起植被、土壤等相應變化,進而推動整個地區(qū)從一種自然帶屬性向另一種自然帶屬性轉變。由于農、牧業(yè)生產依托的環(huán)境不同,農牧交錯帶的敏感特征也會影響史前人類的經濟生活方式,促使人們從一種生產類型轉向另一種生產類型。隨著這一地區(qū)自然帶屬性的更移,人類首先打破原始農業(yè)“一統天下”的局面,在原始農業(yè)基礎上萌生了畜牧業(yè),然后漸次形成獨立于農耕業(yè)的畜牧業(yè)。萌生于原始農業(yè)的畜牧業(yè),并不具備遷移特征,屬于放養(yǎng)型畜牧業(yè),游牧型畜牧業(yè)(游牧業(yè))則晚于放養(yǎng)型畜牧業(yè)。只有游牧業(yè)出現,畜牧業(yè)才真正從原始農業(yè)中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生產部門。遷移是游牧生活的基本特征,因此馴化馬匹,發(fā)明控制牲畜行動、適應頻繁遷徙的用具,是擺脫定居農業(yè),邁向游牧生涯的關鍵。馬具是推動牧人與畜群走向草原的物質依托,從人們躍上馬背的那一刻起,廣袤的草原就成為他們的舞臺。全新世溫暖期結束之后,氣候轉冷、轉干的地區(qū)不只限于中國北方。目前已有研究證明,在氣候變遷的大背景下,歐亞草原的人們不約而同地作出了選擇;放棄原始農業(yè),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摘編自韓茂莉《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材料二:馬的馴化賦予人們從不曾擁有的流動能力,人們利用資源的范圍一下子擴大了許多,狩獵采集者步行的活動范圍大多在兩小時步行圈內,一旦人群的規(guī)模超過了這個范圍內資源的承載力,就會導致饑荒,這也是為什么依賴步行的狩獵采集者很難形成大的社會群體。不過,海岸地帶則擁有季節(jié)規(guī)律不同于陸生資源的水生資源,且有舟楫之便,有條件聚集大量人口,能夠形成如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那樣的復雜社會。馬的馴化還讓人類第一次真正有可能全面利用草原環(huán)境,此前草原因為單位面積的初級生產力(植物生長)比較低,所能支持的次級生產力(動物生長)也比較低,和沙漠、高原、極地等并列為狩獵采集的邊緣環(huán)境。這個地帶的資源密度小,動物群的流動性非常大,狩獵采集者依賴步行是很難維持生計的,這是草原地區(qū)石器時代遺存較少的原因之一。馬的馴化可以讓人類擁有更大的生態(tài)空間,這也是草原地帶青銅文化在馬馴化后興盛的主要原因。游牧業(yè)的建立意味著人們進一步依賴馴化動物。牛羊的馴化本來就是游牧業(yè)的必要基礎。牛一般只吃嫩草,而羊則什么都吃,它們之間構成很好的共生關系。牛羊除提供肉食之外,還能提供大量的奶制品,僅僅依賴肉食,游牧是不能滿足生計需要的。馬與很早就馴化的狗則為大范圍流動放牧提供了條件。畜牧意味著社會中進行農耕和負責放牧的勞動力的分化,游牧則意味著人們徹底放棄了農耕,但游牧并不是一種完全自給自足的生計方式,而是需要通過交換從農耕者那里獲得金屬工具、紡織品、糧食等必需生活資料。燕山-長城南北地區(qū)生計方式的分化不僅表現為農牧并重的經濟與游牧業(yè)的產生,還表現為旱作農業(yè)系統的真正建立。這一地區(qū)種植的作物以黍、粟為主,尤以黍為重,因為黍比粟更適應干旱與寒冷的環(huán)境。構成旱作農業(yè)系統的另一種農作物是大豆,它是蛋白質和脂肪的重要來源,而且種植大豆與其他豆類都有養(yǎng)地的作用。有研究認為,大豆的馴化始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燕山-長城南北地區(qū)則可能是最早馴化、種植大豆的地區(qū)之一。正因為有大豆的種植,傳統的旱作農業(yè)系統得以完成。(摘編自陳勝前《燕山-長城南北地區(qū)史前文化的適應變遷》)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產生的時間先后來看,原始農業(yè)早于游牧型畜牧業(yè),后者又早于放養(yǎng)型畜牧業(yè)。B.依賴步行的狩獵采集者在草原、沙漠、高原、極地都很難維持生計。C.對于游牧者來說,金屬工具、紡織品和糧食屬于難以自給自足的生活資料。D.在馴化、種植大豆之前,燕山-長城南北地區(qū)旱作農業(yè)系統尚未完全建立。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大興安嶺處于西遼河流域與歐亞大陸的草原地帶之間,導致西遼河流域不具備“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條件。B.全新世溫暖期結束后氣候普遍變得干冷,使得游牧業(yè)一經產生就從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擴散到整個歐亞草原。C.北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突破了“兩小時步行圈”內資源的承載力的限制,形成了規(guī)模較大的復雜社會。D.黍比粟更適應燕山-長城南北地區(qū)干旱與寒冷的環(huán)境,因此這一地區(qū)的游牧者從農耕者那里換取糧食時更看重黍。3.下列選項,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關于游牧業(yè)起源觀點的一項是()A.《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隨畜牧而轉移,……然亦各有分地。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B.在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距今3000年左右的一處遺址中,考古學家既發(fā)現了大量牛羊骨骼,也發(fā)現了不少農具。C.400毫米年降雨量是農耕生產對水資源需求的底線,中國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線東段與明長城走向極為相似。D.《遼史·地理志》記載,遼上京一帶為“太祖創(chuàng)業(yè)之地。負山抱海,……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4.根據材料二內容,下列選項對下面這幅圖表的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氣溫條件燕山-長城南北地區(qū)史前文化及存續(xù)期生計方式

農牧并重

農耕A.文化I存續(xù)期內大部分時間里氣溫偏暖。B.文化I存續(xù)期內傳統的旱作農業(yè)系統尚未完成。C.文化II存續(xù)期內存在著勞動力的分化。D.文化Ⅱ存續(xù)期內人們主要利用草原環(huán)境維持生計。5.哪些因素對歐亞大陸游牧業(yè)的產生起了重要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夜風蕭紅老祖母幾夜沒有安睡,現在又是抖著她的小棉襖了!外面風聲又起了:刷——刷——祖母變得那樣可憐,小棉襖在手里總是那樣拿著。窗紙也響了!是遠村的狗吠。祖母滅了燭,睡了。她的小棉襖又放在被邊,祖母幾夜都是這樣睡的。披著衣裳的五嬸娘從里間走出來,用微而顫的聲音說:“媽媽,遠處許是來了馬隊,聽,有馬蹄響呢!”祖母的小棉襖又在手中顛倒了!她把袖子當了領來穿。她的腿早已不中用了。馬蹄響近了,風聲更惡,站在炮臺上的男人們持著槍桿。不管哪一個房中都不敢點燈。在浩蕩的天空下,南山坡口,游動著的馬隊蛇般地爬來了。二叔叔在炮臺里想,災難算是臨頭了,一定是來攻村子的。他跑向下房去,每個雇農給一支槍,雇農們歡喜著,他們想:“地主張二叔叔多么仁慈?。“盐覀儺斪骷胰丝创?!”往日地主苛待他們,就連他們最反對的減工資,現在也不恨了,都歡喜著提起槍跑進炮臺去。尤其歡喜的是牧羊的那個童子——長青。他想,我有一支槍了,我也和地主的兒子們一樣地拿著槍了。長青的衣裳太破,褲子上的一個小孔,在搶著上炮臺時裂了個大洞。人馬近了!長青在炮臺的一角,把住他的槍。人馬繞路去了,數不盡的馬的尾巴漸漸消失在月夜中。老祖母歡喜地喊著孫兒們:“不要盡在冷風里,你們要進屋來暖暖,喝杯熱茶?!钡刂骱退麄兊膬鹤佣嫁D回屋去。長青仍蹲在炮臺里,棉褲后身作了個大洞,他冷得幾乎是不能耐,要想回房去睡。但是他想起了地主張二叔叔平常的訓話:“為人要忠!你沒看古來有忠臣孝子嗎?”長青覺得這正是盡忠盡孝的時候,他捧著槍,做一個可佩服的模樣。褲子在屁股間裂著一個大洞。長青家的柴門開了,又關了!籬笆上的積雪被振動落下來。這人是誰呢?頭發(fā)蓬著,下垂的頭遮蓋住。窮困的媽媽聽得外面有踏雪聲,她想這是她的兒子吧!可是兒子十五天才可以回一次家,現在才十天。媽媽出去把兒子接進來。長青腿軟得支不住自己的身子,躺在炕上,臉兒青青的流著鼻涕。媽媽不曉得是發(fā)生了什么事,心痛地急問:“兒呀!你又牧失了羊嗎?主人打了你嗎?”長青閉著眼睛搖頭,媽媽又問:“那是發(fā)生了什么事?對媽媽說吧!”“媽媽!前夜你沒聽著馬隊走過嗎?張二叔叔說那些人是萬惡之極的,專來殺小戶人家。我舉著槍在炮臺里站了半夜,凍生病了?!遍L青抽著鼻子哭。媽媽的心碎了,她想丈夫死去三年,家里從沒買過一尺布,和一斤棉。她把兒子抱過來。豆油燈像在打寒戰(zhàn)似的火苗哆嗦著。張老太太又在抖著她的小棉襖了!張二叔叔走過來,看著媽媽抖得怪可憐的,他安慰著:“媽媽!這算不了什么,我們的炮手都很能干呢!沒有什么事!”張二叔叔同弟兄們坐在老太太的炕沿,老六開始說:“長青那孩子怕不行,可以給他結賬,有病不能干活計的孩子有什么用?”張老太太說:“長青是我叫他來的,就算我們行善,給他碗飯吃,他那樣貧寒,”老太太覺得困了似的,合起眼睛抽她的長煙袋。長青的媽媽——洗衣裳的婆子來打門,溫聲地說:“老太太,上次給我吃的咳嗽藥再給我點吃吧!”張老太太也是溫和著說:“給你這片吃了!今夜不會咳嗽的,再給你一片吧!”洗衣裳的婆子暗自感謝張老太太,退回那間靠近草棚的黑屋子去睡了!第二天天將黑的時候,在大院繩子上掛滿了黑色的白色的,地主的小孩的衣裳。洗衣裳的婆子咳嗽著,她實不能再洗了!于是走到張老太太的房里?!皬埨咸艺媸菑U物呢!人窮又生病?!币幻嬲f一面咳嗽,“過幾天我一定來把所有余下的衣服洗完。”張老太太扭著她不是心思的嘴角問:“我說老李,一定要回去嗎?明天不能再洗一天嗎?“老太太,我實在做不下去了!”長青媽說?!案F人的骨頭想不到這樣值錢!昨夜給你那藥片,為著今夜你咳嗽來吃它?,F在你可以回家去養(yǎng)著去了!把藥片給我,那是很貴呢!不要白廢了!”老李每月要來給張地主洗五次衣服,每次都是給她一些蘿卜,或土豆,這次都沒給。兩天過后風聲又緊了!×軍真的要殺小戶人家嗎?怎么都潛進破落村戶去?李婆子家也曾住過那樣的人。長青真的結了賬!背著自己的小行李走在風雪的路上,好像一個流浪的、喪失了家的小狗,一進家屋他就哭著。吃飯媽媽是沒有米的,他越想越沒路可走,用哀慘的聲音呼著他的媽媽:“媽媽,我們吊死在爹爹墳前的樹上吧!”可是這次出乎意料的,媽媽沒有哭,只是說:“孩子,不要胡說,我們有辦法的?!逼婀?,怎么媽媽會變了呢?怎么變得和男人一樣有主意呢?前村消息傳來,整個前村的人和×軍混成一團了!張二叔叔放探出去。回來報告是這樣:“村民安靜著,雞犬不驚的不知在做些什么?!睆埗迨鍐枺骸澳銈兛匆娦┦裁茨??”“我們是站在山坡往下看的,沒有馬槽,那些惡棍們和家人一樣在院心搭著爐,自己做飯。”全家的人擠在老祖母的門里門外,好像窒息了似的。關閉的大門外面有重車輪軸的聲音??刹皇菃?,敵人來了!方才嚇得像木雕一般的張老太太也扭走起來。張二叔叔和一群小地主們捧著槍不放,希望馬隊可以繞道過去。馬隊比上次的馬匹更多。使張二叔叔納悶的是,后半部的馬隊也夾雜著爬犁小車!并且車上也像有婦女們坐著。更近了!張二叔叔是千真萬真看見了,李三,劉福,小禿……一些熟識的佃農。張二叔叔氣得要動起他地主的怒來大罵。兵們從東墻回轉來,把張二叔叔的房舍包圍了!開了槍。這不是夜,沒有風,這是光明的朝陽下,張二叔叔第一個倒地。在他一秒鐘清明的時候,他看見了長青和他的媽——李婆子也坐在爬犁上,在揮動著拳頭。一九三三年八月二七日(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本開頭提到的“刷——刷——”的風聲,渲染了環(huán)境氛圍,也有象征意味,暗示著革命風暴的到來。B.長青堅信地主張二叔叔平常的訓話,認定“為人要忠”,因此哪怕“臉兒青青的流著鼻涕”,他也堅持值守炮臺。C.張家老六提議要給生病的長青“結賬”,張老太太卻可憐他家境貧寒,要行善賞他碗飯吃,可見張老太太心地善良。D.長青最終還是被“結賬”回到家中,他哀慘地要到爹爹墳前吊死,表明他的生活已經到了走投無路的絕境。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多次提到張老太太手中抖動的“小棉襖”,既暗示了她封建土財主的身份,又刻畫了她的心虛與慌亂。B.小說雖然對革命和革命軍隊著墨不多,但平淡的敘寫中仍能夠反映出強烈的階級矛盾和底層民眾的逐漸覺醒。C.小說描寫炮臺駐扎的場景時,多次寫到長青棉褲后身的大洞,表現了他的貧窮狀況,也為后文寫他生病做鋪墊。D.張二叔叔說革命軍是“萬惡之極”的,但革命軍駐扎的村莊雞犬不驚,這反映了張二叔叔家不了解真實情況。8.請結合文本,分析小說以“夜風”標題有什么好處。9.魯迅在《生死場》的序言中評價:“女性作者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北疚闹械摹袄钇抛印笔峭瑫r代底層婦女的一位代表,她的“明麗和新鮮”之處體現在哪?請簡要分析,并談談李婆子這一人物在小說主旨表現上的作用。二、古代詩文閱讀(26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初,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踵軍門上謁①曰:“高陽賤民酈食其,竊聞沛公暴露,將兵助楚討不義敬勞從者愿得望見口畫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使者出謝曰:“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贬B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懼而失謁,跪拾謁,還走②,復入報。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酈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將兵助楚討不義,足下何不自喜也?臣愿以事見,而曰‘吾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夫足下欲興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③,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見,竊為足下失之?!迸婀x曰:“鄉(xiāng)者聞先生之容,今見先生之意矣?!蹦搜佣?,問所以取天下者。酈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陳留。陳留者,天下之據沖也,兵之會地也,積粟數千萬石,城守甚堅。臣素善其令,愿為足下說之。不聽臣,臣請為足下殺之,而下陳留。足下將陳留之眾,據陳留之城,而食其積粟,招天下之從兵;從兵已成,足下橫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迸婀唬骸熬绰劽印!庇谑轻B生乃夜見陳留令,說之曰:“夫秦為無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與天下從則可以成大功,今獨為亡秦嬰城而堅守,臣竊為足下危之?!标惲袅钤唬骸扒胤ㄖ林匾玻豢梢酝?,妄言者無類,吾不可以應。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愿勿復道?!贬B生留宿臥,夜半時斬陳留令首,逾城而下報沛公。沛公引兵攻城,縣令首于長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頭已斷矣!今后下者必先斬之!”于是陳留人見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選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刪改)[注]①上謁:遞上名帖。②還走:轉身就跑。還,同“旋”。③目皮相:看人只看外表。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將兵A助楚B討不義C敬勞D從者E愿得F望見G口畫天下H便事。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B.善,指關系好,與《勸學》中“善假于物也”的“善”意思不同。C.D.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沛公經過陳留的時候,身份卑微的酈食其到軍門去拜見沛公,但剛開始他并沒有引起沛公的重視。B.沛公的使者不肯替酈食其通報信息,這惹得酈食其大怒,他瞪圓了眼睛,手持寶劍,斥責使者。C.酈食其告訴沛公說,他與陳留守令關系要好,可以替沛公前去游說陳留守令,勸陳留守令投降D.陳留守令害怕被秦滅族,拒絕了酈食其勸其投降的建議,最后他被酈食其半夜悄悄斬下首級。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見,竊為足下失之。14.沛公對酈食其前后態(tài)度為什么會發(fā)生變化?請簡要說明。(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6分)閱讀下面兩首曲子,完成下面小題。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諏χ?,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15.對這兩支曲子字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A.“金玉良姻”指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木石前盟”指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B.《終身誤》中的“俺”和《枉凝眉》中的他都是指賈寶玉。C.“閬苑仙葩”指薛寶釵,“美玉無瑕”指林黛玉。D.“凝眉”意指林黛玉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16.關于這兩支曲子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終身誤》是以賈寶玉的口氣詠嘆薛寶釵的。B.《枉凝眉》是寫林黛玉的,最后一句照應小說第一回的“還淚”之說。C.“都道是金玉良姻”的“都”說明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姻得到賈府封建家長的贊同和支持。D.這兩支曲都運用對比,寫出了賈寶玉在寶釵、黛玉兩個中間徘徊,難以選擇。(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詩作的共同主題,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2)“猿啼”是古詩文之常見意象,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均使用了這一意象。(3)李清照《聲聲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說凄苦的哀愁浸滿了作者心靈,身世之痛、家國之痛、孤獨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盡,概括得了。(4)2024年《故宮日歷》選用了93件故宮館藏龍文物圖片作為插圖。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也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符號,“龍”在古詩文中多有出現,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經常有人問,(①)?“”“”②悶與憂愁。作家王人博說:“人其實很矮小,都是被書墊高的?!遍喿x,能幫你積蓄資本、不斷超越自我?!笆竽看绻狻毕隆C鎸χщy,讀書,就是戰(zhàn)勝絕望的法寶。御內心的匱乏。18.下列詩句所使用修辭手法,與文中劃橫線句子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B.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C.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19.與文中“鼠目寸光”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A.“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蘇東坡詠贊錢塘潮的千古名句。B.這位失明的姑娘學會了用心“看”世界,用手指“說話”。C.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菜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他們難得的佳肴。D.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兩個世界之最。20.處不超過12個字。(4分)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做出修改,將改后的句子完整地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4分)22.些不讀書或沒文化的成功者。請談談你的看法。(5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古語云,三思而后行,謀定而后動;但費盡思量的人,往往沒有時間行動。以上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1.A2.C3.B4.D5.①氣候波動:歐亞大陸轉入冷期,推動與原始農業(yè)結合的放養(yǎng)型畜牧業(yè)產生;②農牧交錯帶的環(huán)境敏感性:容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轉變其自然帶屬性;③馬的馴化與馬具的發(fā)明:人類對馬的利用,使畜牧業(yè)進一步與原始農業(yè)分離,成為游牧型畜牧業(yè)。6.C7.D8.①情節(jié)方面,“夜風”是小說的線索,貫穿全文,“夜風”也象征著當時人民群眾艱苦的生活境況,能夠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②環(huán)境方面,“夜風”渲染了寒冷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氛圍,體現出革命前夕的緊張局勢,體現出革命的必然性和不可阻擋。③主旨方面,以“夜風”為標題,象征著地主階級和反革命勢力的影響,同時點明了小說地主和農民之間緊張的關系,進一步體現出地主階級對人民群眾的壓迫,以及革命勢力的銳不可當。④讀者感受方面,“夜風”為題,能夠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引起讀者的深入思考。結尾處的“不是夜,沒有風”照應標題,將革命前后的時局進行對比,突出了革命的正義性。9.①“明麗”:李婆子是封建社會底層貧苦女性,但她善良質樸,堅韌不拔,對待革命軍抱有善意。文章提到“李婆子家也曾住過那樣的人”,可見李婆子革命意識覺醒較早。②“新鮮”:“我們有辦法的”“變得和男人一樣有主意”可見李婆子在與革命軍的接觸過程中誕生了參與革命的意識,最后也投身革命事業(yè)中。③主旨表達:李婆子支持、加入革命軍,既呈現出革命軍和群眾魚水般的親密關系,也呈現出人民群眾反抗意識的覺醒和對革命的呼喚?!敬鸢浮?0.CEGC12.B13.(1(2)您如果想成就平定天下的大業(yè)而又不想見到我的話,我認為您就失去了一個人才。14.①剛開始,酈食其身份卑微,被誤認為是儒生,而沛公并不待見儒生,所以沛公拒絕接見他。②見面后,酈食其能言善辯,有勇有謀,讓沛公看到了他的才能。③沛公知錯能改,善于識才。15.C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