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版二年級下冊美術全冊教案_第1頁
嶺南版二年級下冊美術全冊教案_第2頁
嶺南版二年級下冊美術全冊教案_第3頁
嶺南版二年級下冊美術全冊教案_第4頁
嶺南版二年級下冊美術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學計劃上學期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合理制定了教學計劃;認真?zhèn)湔n、上課。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上半學年的教學任務。為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制定教學計劃如下:一、學生現(xiàn)狀分析:二年級共8個班,學生經(jīng)過一年半的美術學習,對美術課程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美術不止是畫畫,還包括制作、欣賞。學生對美術有一定的興趣,課堂也比較活躍。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耐性較差,因此有部分學生對待作業(yè)的態(tài)度不夠仔細。二、存在問題解決方法1、跟班主任聯(lián)系配合,端正學生對美術課的態(tài)度和認識。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直觀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3、利用欣賞、復習等手段,彌補學生的知識缺陷和想象力。4、利用班際作業(yè)展評,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增強競爭意識。三、全冊教學要求:1、重點:突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禁書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2、難點: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fā)揮學生的個性。3、要求:是在接受新的知識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四、教學方法:1.做到豐富多樣,靈活有趣。2.要貫徹啟發(fā)式原則,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點,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個性。教師加強示范,充分利用課件和多媒等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教學安排表:周次課題知識要素學生課前準備興趣中心課時第一周1.畫家眼中的兒童。2.彩色字母娃娃。提高與美術作品對話的能力。1.準備幾張童年的照片。2.彩色水筆1.介紹自己童年的趣事。2.尋找畫中的“生活情趣”1課時1課時第二周可愛的卡通形象1.對比感受傳統(tǒng)繪畫與卡通形象的不同形式風格及表現(xiàn)手法(寫生、夸張、變形等),陶冶審美情趣。1.收集自己喜歡的兒童形象。2.黑色筆和彩色水筆。畫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2課時第三周1.

美妙多變的線條2.

象形文字的連續(xù)1.綜合運用點、線、面、色、進行平面創(chuàng)作,提高對圖形的表現(xiàn)能力,2.培養(yǎng)想象創(chuàng)造力1.帶黑色筆和彩色水筆和油棒。2.帶彩色毛線。1.徒手饒線的造型游戲。1課時1課時第四周美麗的花園1.綜合運用點、線、面、色、進行平面創(chuàng)作,提高對圖形的表現(xiàn)能力,2.培養(yǎng)想象創(chuàng)造力,.1.收集大自然中花兒的圖片和實物。2.帶.黑色筆和彩色水筆和油棒?!镀呱ā吠捁适录啊拔沂腔ㄏ勺印钡谋硌萦螒颉?課時第五周我愛吃的水果1.物象形態(tài)的感知與概括表現(xiàn)。2.培養(yǎng)對物態(tài)的記憶與想象能力。1.收集瓜果圖片了解有關“水果”的趣事,探討水果的營養(yǎng),果核的作用。2.帶.黑色筆和彩色水筆和油棒。.吃水果、玩水果、想未來水果。2課時第六周1.

切開的果實2.我們的影子1.物象形態(tài)的感知與概括表現(xiàn)。2.培養(yǎng)對物態(tài)的記憶與想象能力。1.收集瓜果圖片了解有關“水果”的趣事,探討水果的營養(yǎng),果核的作用。2.帶.黑色筆和彩色水筆和油棒。3.準備一支手電筒1.對瓜果切面的“觀察觸摸聞”急切面圖案的排列。2.造影游戲:創(chuàng)造有趣的影子畫面。1課時1課時第七周吃瓜果的人1.物象形態(tài)的感知與概括表現(xiàn)。2.培養(yǎng)對物態(tài)的記憶與想象能力。1.收集瓜果圖片了解有關“水果”的趣事,探討水果的營養(yǎng),果核的作用。2.帶.黑色筆和彩色水筆和油棒。共享水果:照鏡子吃瓜果,觀察他人吃水果的神態(tài)。2課時第八周生動的吉祥物1.利用各種紙進行簡單的平面造型和組合裝飾設計。2.培養(yǎng)多種兒童形象及卡通形象的設計。1.收集卡通吉祥物和美麗服裝圖片。2.帶彩色紙和膠水。討論吉祥物的趣味造型與表達方式。2課時第九周給爸爸媽媽的禮物1.利用各種紙進行簡單的平面造型和組合裝飾設計。2.培養(yǎng)多種兒童形象及卡通形象的設計。1.收集卡通吉祥物和美麗服裝圖片。2.帶彩色紙和膠水。討論吉祥物的趣味造型與表達方式。2課時第十周民族娃娃1.利用各種紙進行簡單的平面造型和組合裝飾設計。2.培養(yǎng)多種兒童形象及卡通形象的設計。帶彩色紙和膠水。1.嘗試撕紙造型的樂趣。2.討論吉祥物的趣味造型與表達方式。2課時第十一周1.我們愛大花瓶。2.有趣的剪紙娃娃1.利用各種紙進行簡單的平面造型和組合裝飾設計。2.培養(yǎng)多種兒童形象及卡通形象的設計。帶彩色紙和膠水。1.討論吉祥物的趣味造型與表達方式。2.嘗試剪紙紙造型的樂趣。2課時第十二周百變卡通玩具2.培養(yǎng)多種兒童形象及卡通形象的設計能力,陶冶“吉祥百變”的審美情趣。收集紙材(色紙、廢舊掛力、舊畫報等)剪刀、水彩筆、油畫棒。1.探究吉祥物的興趣造型與表達方式。2.探討百邊卡通玩具的做法與玩法及貼上自己照片的卡通形象。2課時第十三周神秘的城堡對城堡特征的認識,并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與表現(xiàn)。帶剪刀、水彩筆、油畫棒。城堡的故事,我能畫一幅神秘的古城堡。2課時第十四周紙碟怪臉1.對廢棄物的“物性視覺”特征的認識,并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與表現(xiàn)。2.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收集紙材(色紙、廢舊掛力、舊畫報等)剪刀、水彩筆、油畫棒。欣賞形、色夸張而又怪異的民間面具。2課時第十五周變廢為寶1.對廢棄物的“物性視覺”特征的認識,并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與表現(xiàn)。2.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收集紙材(色紙、廢舊掛力、舊畫報等)剪刀、水彩筆、油畫棒。變廢棄物為兒童玩具。2課時第十六周分類垃圾桶1.對廢棄物的“物性視覺”特征的認識,并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與表現(xiàn)。2.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收集紙材(色紙、廢舊掛力、舊畫報等)剪刀、水彩筆、油畫棒。垃圾桶的趣味造型及分類的投放標準。2課時第十七周紙浮雕——小花這是校本課程: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造型意識。帶卡紙、剪刀、膠水、水彩筆、油畫棒。2課時第十八周紙浮雕——臉這是校本課程: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造型意識。帶卡紙、剪刀、膠水、水彩筆、油畫棒。2課時第十九周期末測試畫家眼中的兒童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初步感受中國畫和油畫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產(chǎn)生的不同藝術風格。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的內(nèi)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二、教學要點:1.重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形與色”的感受和童年“美與趣”的回憶。2.難點:了解中國畫“線造型”與油畫“塊面組合”的藝術形式。3.興趣點:①激發(fā)童年群體游戲的回憶。②激發(fā)“親情、鄉(xiāng)情和熱愛生活之情。③表演畫中兒童的動作,激發(fā)觀察的興趣。④與同學一起共賞作品。4.觀察點:①作品中的“形與色“。②兒童的生活情趣。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2.(一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畫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1.感受傳統(tǒng)繪畫與卡通形象不同的形式風格,陶冶審美情趣。講授新課1.課題:畫家眼中的兒童2.提問:選一幅你喜歡的作品,說說為什么喜歡?3.作品給你什么感覺?(愉快、熱鬧、天真、可愛、快樂、有趣、開心、親情、文靜、活波、優(yōu)美)。4.找一找,作品中那些地方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覺?5.找一找,哪些地方是線造型,哪些地方是面造型?哪些地方是“塊面組合”式造型?說說中國畫與油畫有什么不同?說一說自己平凡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5.

教師講授新課:6.

過程與方法:①在接觸與嘗試體驗中,感受中國畫的“文房四寶”和油畫的“油彩和畫布”。②在比較中,體驗中國畫“線造型”的美感和油畫“塊面組合”的寫實美。③在比較中,體會作者對平凡美與生活美的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作情感。1.

學生活動:我能行。2.體驗活動:創(chuàng)設嘗試“文房四寶”和油畫的“油彩和畫布”情景。3.比較工筆畫與意筆畫的不同4.探究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張畫進行欣賞與評述。5.評述活動:①評一評我喜歡的好作品。②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里?6.畫一畫:我的童年。7.評一評:我的作品美在那里?同學作品美在哪里?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畫一畫我的童年。2.用彩色筆繪畫創(chuàng)作。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畫面更能表現(xiàn)童年的趣事并有裝飾美?小組活動:1.講一講自己童年的趣事。2.講述的方法:自己的畫面怎樣構思?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語言表達能力:2.審美能力:3.情感與態(tài)度:作業(yè)自評:①要求:畫出童年的一件趣事。②能運用夸張等手段。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童年的一件趣事:2.繪畫能力:對畫面進行裝飾。3.審美能力:童年趣事,美麗漂亮、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畫面。。童年趣事,美麗漂亮、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畫面有美感。課后記:通過欣賞在畫中的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有趣味的瞬間,并體會祥和、快樂的審美趣味。彩色字母娃娃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能繪畫或剪出字母形狀。3.能對字母進行“擬人化”的想象創(chuàng)造表現(xiàn)。二、教學要點:1.重點:能運用多種材料表現(xiàn)“擬人化”的字母進行裝飾。2.難點:運用對稱、均衡、夸張等手段表現(xiàn)字母。3.興趣點:“擬人化”的卡通字母、創(chuàng)作“擬人化”的卡通字母、用身體或手勢表現(xiàn)字母。4.觀察點:從身體、手勢的造型中感受字母特點、從藝術家的卡通字母中感受形式美。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剪刀和各種色紙。2.(一課時)四、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播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畫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彩色字母娃娃2.提問:(1)你看到什么?(2)你最喜歡哪個字母?為什么?它有什么特點?(對稱、均衡、夸張、擬人等)(3)線條卡通字母與藝術家表現(xiàn)的字母各有什么美感?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在“身體或手勢字母”造型游戲中,培養(yǎng)想象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賞中、感受藝術家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品位。③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運用多種材料、工具,嘗試繪畫或剪出一個或兩個自己喜歡的字母形狀。(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的美感)2.像什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人體字母造型”和“手勢造型”比賽,激發(fā)學生“擬人化”的觀察和想象。3.他們是什么?欣賞“藝術家表現(xiàn)的字母”思考:①是什么字母?藝術家用什么表現(xiàn)字母?(人物、動物、靜物)②字母美在哪里?(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的美感)③表現(xiàn)的物象與字母有什么關系?(符合字母結構)④感受單純和豐富的色彩。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

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創(chuàng)作。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小組活動:游戲:1.提供每個小組1——2個字母造型,讓學生在特定的字母形狀上進行想象?2.欣賞書上“人物卡通字母”圖,比一比,自己設計的人物字母與書上的人物卡通字母有什么不同?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擬人化: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設計一個字母娃娃。②能運用對稱、均衡、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字母娃娃。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擬人化:2.設計能力:能對字母娃娃進行組合裝飾。3.審美能力:比較均稱、均衡變化、擬人、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字母娃娃。。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的美感)課后記:這種課學生非常感興趣,課堂非?;钴S,每個字母在學生手中都有了生命力,都會走,都會跳,非常好??蓯鄣目ㄍㄐ蜗笠?、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認識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張與擬人等藝術手法3.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卡通形象“形與色“的感受。二、教學要點:1.重點: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卡通形象“形與色“的感受。2.難點: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張與擬人等藝術手法。3.興趣點:①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②欣賞卡通玩具。③創(chuàng)作有趣的卡通形象。4.觀察點:①卡通的“造型與色彩”特點②中國卡通形象用線勾、平涂著色的特點。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剪刀和各種色紙,帶一本自己喜歡的卡通人舞。2.(二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畫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可愛的卡通形象2.提問:(1)你看到什么?(2)你最喜歡哪個卡通人物?為什么?它有什么特點?(色彩、夸張)(3)線條卡通人物與藝術家表現(xiàn)的卡通人舞各有什么特點和獨特的擬人的藝術手法、美感?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在“說一說知道的卡通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我”造型游戲中,培養(yǎng)想象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賞中、感受藝術家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品位。③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運用多種材料、工具,嘗試繪畫或出粘貼一個或兩個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形象。(擬人、變化、夸張的美感)2.像什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我喜歡的卡通人的比賽,激發(fā)學生“擬人化”的觀察和想象。4.

他們是什么?欣賞:卡通形象“趣”在哪里?思考:①卡通故事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人物卡通形象與擬人動物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人物、動物、靜物)②美在哪里?(色彩、結構變化、夸張的美感)③你知道有哪些卡通形象表現(xiàn)形式。④感受單純和豐富的色彩。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創(chuàng)作。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卡通形象“擬人化”和具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裝飾美?小組活動:游戲:1.在每個小組進行語言表達能力。2.在活動中能運用流利的語言評述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3.小組進行評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擬人化: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設計一個自己喜歡卡通人舞。②能運用對稱、色彩、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卡通人物。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擬人化:2.設計能力:能對卡通人物進行組合裝飾。3.審美能力:、擬人、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卡通人物。擬人、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卡通人物。課后記:卡通以其幽默,夸張的形象,獨特的個性走進兒童世界,為兒童增添了不少生活樂趣。美妙多變的線條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認識各種直線、曲線及其作用、感知線是輝煌語言之一。3.培養(yǎng)線控與線性的感知與表達能力。二、教學要點:1.重點:認識線是繪畫語言之一,感受先的不同種類及其美感作用。2.難點:線性的感受與表達。3.興趣點:①“繞線造型游戲”。②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線。③尋找身上的線。④線造型創(chuàng)作。4.觀察點:日常生活中各種直線曲線。不同的線組合創(chuàng)作所產(chǎn)生的不同美感。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線。2.(一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疏密有有序的線產(chǎn)生輕柔、飄逸、優(yōu)雅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美妙多變的線條2.提問:(1)你看到什么?(2)你最喜歡?為什么?它有什么特點?(疏密有有序的線產(chǎn)生輕柔、飄逸、優(yōu)雅的美感)。(3)藝術家表現(xiàn)的線條各有什么美感?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在“線條”造型游戲中,培養(yǎng)想象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賞中、感受藝術家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品位。③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運用多種材料、工具,嘗試繪畫一個或兩個自己喜歡的用各種線畫出畫。(變化、夸張的美感)2.像什么?感受線的豐富與多彩尋找線的排列及用線表現(xiàn)美的方法3.他們是什么?欣賞“藝術家表現(xiàn)的線條”感受線是繪畫的基礎之一。①感受畫面線的組織、排列的美感和各種線條表現(xiàn)的美感。②說一說小朋友的畫、說些什么?他們運用什么線表現(xiàn)?他們用什么方法組織畫面?美在哪里?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小組活動:1.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探討線的種類及作用,玩一玩手中的線,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各組選出一個同學在全班進行表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夸張、色塊: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運用線表現(xiàn)物象與裝飾。②能運用不同的線表達不同的情感。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2.能力繪畫:能用各種線繪畫出美麗的畫。3.審美能力:能運用各種線材、線性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感受線的豐富與多彩課后記:知道了線條各種線條,如:折線,產(chǎn)生刺激、頓挫,線條和線之間產(chǎn)生平衡、剛勁有力的感覺,自由曲線有優(yōu)美、伸展的美感。象形文字的聯(lián)想一、教學目標:1.感知象形文字。2.了解“象形文字”的描摩實物形象的特點。3.能運用形與色表現(xiàn)象形文字,并裝飾成畫面。二、教學要點:1.重點:感知象形文字及其發(fā)展變化過程。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能力,表現(xiàn)象形文字的畫面。2.難點:能根據(jù)象形文字的結構,運用夸張、變形、重復、排列方法裝飾成畫面。3.興趣點:①圖形中的文字含義。②象形文字與實物象形的關系。③創(chuàng)作“象形文字”的畫面。4.觀察點:①從象形文字的意象形到簡體字的抽象形,體會字形的發(fā)展是從繁到簡的過程。②體會意象美與抽象美。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剪刀和各種色紙,帶一本自己喜歡的卡通人舞。2.(一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畫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可愛的卡通形象2.提問:(1)你看到什么?(2)你猜一猜它們象什么?它有什么特點?(色彩、夸張)(3)在欣賞中,感知象形文字的變化過程,感知人類像創(chuàng)造的能力。(4)在嘗試中,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象形文字的有趣畫面。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在“說一說知道的象形文字造型,培養(yǎng)想象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賞中、感受藝術家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品位。③教師提共文字(具象)(意象)(抽象)。5.想象與造型:是畫還是文字?1.學生活動:我能行。運用多種材料、工具,嘗試繪畫或出粘貼一個或兩個自己喜歡的象形文字形象。(擬人、變化、夸張的美感)2.像什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我喜歡的象形文字的比賽,激發(fā)學生的觀察和想象、創(chuàng)造。1.

他們是什么?欣賞:象形文字“趣”在哪里?思考:①什么是“巖畫”什么是“金文”它們給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他們跟現(xiàn)代文字有什么不同?②美在哪里?(色彩、結構變化、夸張的美感)③你知道有哪象形文字形象表現(xiàn)形式。④感受單純和豐富的色彩。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創(chuàng)作。3.畫出或創(chuàng)作出一個或兩個象形文字,并進行裝飾:裝飾什么才能象形文字和具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裝飾美?小組活動:游戲:1.在每個小組進行語言表達能力。2.在活動中能運用流利的語言評述自己喜歡的象形文字。3.小組進行評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審美知識能力:感知象形文字,了解一些象形文字的變化過程:2.造型能力:能運用線條、色彩表現(xiàn)象形文字3.想象力:能通過想象設計象形文字畫面感情與態(tài)度:①積極參與想象及造型活動。②積極從各方面獲取資料并與同學共享。③對象形文字產(chǎn)生興趣。作業(yè)要求:1.能模仿象形文字并組合成一幅有意思的畫。2.較高要求:根據(jù)象形文字的結構進行想象,表現(xiàn)“有趣的畫面”。3.個性探索:根據(jù)象形文字的結構,進行夸張、變形、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畫面??鋸垺⒆冃?、創(chuàng)作等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與眾不同的畫面。課后記:通過對象形文字的學習,同學能把象形問字進行夸張并充滿了生命力。美麗的花園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感知畫的基本特征。3.能運用各種媒材表現(xiàn)心中的鮮花。二、教學要點:1.重點:感知畫的形態(tài)特征和色彩特征,并抓住基本特征進行想象表現(xiàn)。2.難點:感受花的形式美,拓展想象思維。。3.興趣點:①《七色花》童話故事。②欣賞《生命之樹》。③“我是花仙子游戲。4.觀察點:①花的形態(tài)特征和色彩特征。②“生命之樹”的形式美。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2.(二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感受美、認識美。講授新課1.課題:美麗的花園2.提問:(1)你看到什么?(2)你最喜歡?為什么?它有什么特點?象什么?(3)欣賞藝術家的《生命之樹》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聽老師講故事《七色花》。①聽完了故事,你有那些啟發(fā)和想象?②在欣賞中、感受藝術家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品位。③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運用多種材料、工具,嘗試繪畫出自己喜歡的美麗花園。(變化、夸張的美感)2.想一想、說一說,你聞到了什么?猜一猜,它的形狀是怎樣的?什么色彩?美在哪里?3.突出花朵的基本結構(花瓣、花托、花萼、花蕊)各是什么樣子?欣賞大師作品“生命之樹”你發(fā)現(xiàn)什么?聽見什么?你聞到里什么?你見過這樣的數(shù)嗎?大師想對我們說些什么?①小組交流一下。書上的學生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工具繪畫的?(水彩筆畫、水粉畫、電腦畫)②說一說小朋友的畫、說些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美在哪里?找一朵你認為“生動”的畫,并說一說為什么?(線條美——運用粗細蔬密的線:色彩美——各種色彩:動態(tài)美——抬頭花、低頭花、笑的花、害羞的花、向左看的花、向右看的花)③游戲“我是花仙子”激發(fā)想象創(chuàng)作美好家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在活動和欣賞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出自己的花園。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是美麗的花園和用什么色彩,具有裝飾美?小組活動:1.游戲“我是花仙子”激發(fā)想象創(chuàng)作美好家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2.

各組選出一個代表當“我是花仙子”。3.你是“花仙子”能種出一朵怎樣奇妙的、美麗的、既幫助別人,又美化花園?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感知能力:2.造型能力:3.情感態(tài)度: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美麗花園。②能運用對稱、色彩、夸張等手法表各種花。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花園:2.設計能力:能把合作美麗的花進行組合裝飾。3.審美能力:、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美麗花園。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有花仙子的美麗花園。第二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教師講授新課教學活動一:感受美,認識美。目的:創(chuàng)設嗅覺、視覺情況,激發(fā)對花的記憶,了解花的基本結構,感受花的美?;顒佣合胂竺?,欣賞美?;顒尤禾剿髅??;顒铀模罕憩F(xiàn)美?;顒游澹涸u價美。1.感知能力:感知花的形態(tài)特征和色彩特征。能了解一些關于花的文化。2.造型能力:能運用各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花的形態(tài)、色彩。能用“對稱、均衡、重復”等藝術手法表現(xiàn)花朵。3.情感態(tài)度:能用審美眼光欣賞花,產(chǎn)生愛花情感。熱愛生活,美化環(huán)境。能與同學一起創(chuàng)作美麗花園。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有花仙子的美麗花園。學生活動1.學生繼續(xù)畫美麗的花園作業(yè)。2.教師巡視指導。對美麗花園作業(yè)能進行想象表現(xiàn),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可以在結構運用抽象形等手法來進行表現(xiàn)。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展個性。小結作業(yè)有:造型美,色彩美,創(chuàng)意美。課后記:通過對美麗的花園這課授課之后,我改變了一往的板書方法,讓學生仔細觀察鮮花后,再進行畫面構圖,每個學生作業(yè)都不一樣,防止有個別的學生臨摹老師的范畫,這樣效果非常好。我們愛吃的水果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感知一些南北佳果的形與色的特點。3.能運用各種工具、紙材,表現(xiàn)“我們愛吃的水果”。二、教學要點:1.重點:能進行整體記憶和學會從多角度觀察水果的形與色。能欣賞與評述大師作品。能運用各種紙材表現(xiàn)水果。2.難點:能從多角度想象和創(chuàng)造未來的水果。3.興趣點:①吃水果、玩水果、水果的故事。②有關科學種水果的實例。③想象未來的水果。4.觀察點:水果的形狀、色彩、表皮、花紋等特征。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黑筆。2.(二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畫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變形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我們愛吃的水果2.欣賞《靜物》3.提問:(1)你看到什么?(2)你聞到什么?為什么?找一找作品中有哪些形狀?它有什么特點?(3)閉上眼睛記憶一下畫中有哪些色彩?給你什么感覺?(4)你喜歡這幅作品?為什么?(5)這位大師叫什么名字?他想說些什么?(體驗作品的美與內(nèi)涵)4.教師講授新課:5.過程與方法:①在視、觸、嗅的感覺體驗中,學習多角度觀察物體的方法。②在欣賞中、感受大藝術家作品的靜態(tài)美,提高審美品位。③在分析、比較游戲中,體會南北佳果的形與色等美感,體會交通發(fā)展代來的南北水果大聚會。1.學生活動:我能行。感受父母的愛。學會關注不同水果的特征和營養(yǎng)價值。感受交通的發(fā)展帶來的南部水果的交流,體會社會的發(fā)展和今天生活的幸福。2.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說一說,我喜歡什么樣的水果?,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水果?把自己猜到的水果形狀、色彩畫出來。拿出自己的水果讓學生聞一聞、說出其香味和形狀色彩。3.欣賞與評價欣賞:大師的“靜物”。4.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力、表現(xiàn)自己心中的水果。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把各種水果畫出,再進行組合。2.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水果更加與重不同和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裝飾美?小組活動:游戲:1.在每個小組進行語言表達能力。2.在活動中能運用讓學生在“視、觸、嗅及品味”水果的過程中,大膽表現(xiàn)自己對水果形與色的感受。3.小組進行評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發(fā)展個性: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設計一個自己的各種水果畫。②能運用對稱、色彩、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出水果的形與色:2.設計能力:能從多角度表現(xiàn)自己愛吃的水果。3.審美能力:、用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水果畫??鋸埖仁址ㄓ性煨兔篮蜕拭赖乃?。第二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講授新課教學活動一:感受美,認識美。目的:創(chuàng)設嗅覺、視覺情況,激發(fā)對水果的記憶,了解水果的基本結構,感受水果的特點和美。活動二:想象美,欣賞美?;顒尤禾剿髅馈;顒铀模罕憩F(xiàn)美?;顒游澹涸u價美。4.感知能力:感知水果的形態(tài)特征和色彩特征。能了解一些關于水果的特點。5.造型能力:能運用各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水果的形態(tài)、色彩。能用“對稱、均衡、重復”等藝術手法表現(xiàn)水果。6.情感態(tài)度:能用審美眼光欣賞水果,產(chǎn)生愛水果情感。熱愛生活,美化環(huán)境。剪下自己畫的水果與同學一起創(chuàng)作和裝飾成水果樹。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水果樹。學生活動3.學生繼續(xù)作畫作業(yè)。4.教師巡視指導。對水果作業(yè)能進行想象表現(xiàn),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可以在結構運用抽象形等手法來進行表現(xiàn)。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展個性。小結作業(yè)有:造型美,色彩美,創(chuàng)意美。課后記:學生通過對水果的視、觸、嗅等體驗后懂得從多角度觀察水果,表現(xiàn)水果。切開的果實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感知切開的水果形狀和點、線、面、色組成的圖案及其美感。3.能運用點、線、面、色及拓印方法,表現(xiàn)切開的水果和切面美麗的圖案。二、教學要點:1.重點:感知切開的水果形狀和點、線、面、色組成的圖案及其美感。。2.難點:運用繪畫及拓印方法表現(xiàn)對稱、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圖案。3.興趣點:①觀察切開的水果不同的形狀和切面美麗的圖案。②視、觸、嗅的游戲活動。4.觀察點:①切開的果實呈現(xiàn)的不同形狀及切面的形、色、線組成的圖案。②感受切開的果實切面及其對稱、放射和均衡排列的美。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各種水果。2.(一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疏密有有序的粗細線條產(chǎn)生輕柔、飄逸、優(yōu)雅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我們愛吃的水果2.提問:(1)你看到什么?(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點、線、面、色、重復、重疊排列的圖案)。(3)它使你想到什么?(激發(fā)想象)。(4)畫中色彩給你什么感覺?(對比感覺:如檸檬黃與橙紅、橙與紫:和諧的感覺:如大面積的黃和橙、與小面積的紫形成對比統(tǒng)一的和諧。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在“線條”造型游戲中,培養(yǎng)想象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賞中、感受藝術家的想象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品位。③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運用多種材料、工具,嘗試繪畫一個或兩個自己喜歡的用各種線畫出畫。(變化、夸張的美感)2.能用點、線、面、色表現(xiàn)切開的果實及其對稱、放射等切面圖案。3.個性探究:運用繪畫及拓印方法,表現(xiàn)切開的果實或運用重復排列的方法,把切面圖案設計成美麗的裝飾畫。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小組活動:1.交流自己的水果,探討水果的種類及外形,猜一猜,畫一畫把水果切開產(chǎn)生什么圖形?把自己觀察的結果用線條表現(xiàn)出來。2.說一說把期望開的水果。沾上色,在紙上印,印出來的圖案與畫出來的圖案有什么不同?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夸張、色塊: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運用線和拓印表現(xiàn)水果的造型與裝飾。②能運用不同的線表達不同的情感。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2.能力繪畫:能用各種線繪畫和拓印出美麗的水果畫。3.審美能力:能運用各種方法、線條、拓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感受線、面、色、點、重復、重疊排列等方法帶來的豐富與多彩。吃瓜果的人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感知水果的豐富營養(yǎng):3.能運用各種工具,以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吃瓜果的人”。二、教學要點:1.重點:用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吃瓜果的人”。2.難點:擺脫固有星系,從夸張、有趣的角度表現(xiàn)“吃瓜果的人”。3.興趣點:①共享水果。②照鏡子吃瓜果。③看同學吃瓜果表演。4.觀察點:①吃瓜果時的人物五官及動態(tài)。②可以夸張的部位。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水果和小鏡子。2.(二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畫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吃瓜果的人2.提問:(1)你看一看、說一說水果是什么形狀和顏色?有什么營養(yǎng)?(2)欣賞、比較與評價?你喜歡哪一圖畫,為什么?(色彩、夸張)(3)評價點:①有趣、②夸張③有個性、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用小鏡子看自己吃水果臉面五官表情。②感受夸張幽默的“瓜果吃相”。③探究作畫的方法。1.學生活動:我能行。運用多種材料、表現(xiàn)吃瓜果人的畫面。(變化、夸張的美感)2.像什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相觀察吃瓜果的情景,個人的表情、神情和動態(tài)。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色彩筆活黑筆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創(chuàng)作。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瓜果吃相”的人有夸張、幽默和具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裝飾美的畫。小組活動:游戲:1.在每個小組進行活動。2.互相觀察吃瓜果的表情和無關的表情。3.小組進行評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造型獨特: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②能運用線條、色彩、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瓜果吃相:2.設計能力:表現(xiàn)仰頭吃水果的人的動態(tài),突出夸張的大嘴把和嘴巴塞滿水果的情形。3.審美能力:、體驗夸張的五官和手、腳動態(tài)的“趣”。擬人、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第二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教師講授新課教學活動一:感受美,認識美。目的:創(chuàng)設嗅覺、視覺情況,激發(fā)對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的記憶,了解水果的基本結構,感受水果代來的美。活動二:想象美,欣賞美?;顒尤禾剿髅??;顒铀模罕憩F(xiàn)美?;顒游澹涸u價美。1.感知能力:感知吃水果的人物畫形態(tài)特征和色彩特征。能了解一些關于水果的特點和營養(yǎng)。2.造型能力:能運用各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能用“色彩、線條、夸張、幽默”等藝術手法來表現(xiàn)3.情感態(tài)度:能用審美眼光欣賞水果,產(chǎn)生愛水果情感。熱愛生活,美化環(huán)境。能與同學一起創(chuàng)作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學生活動5.學生繼續(xù)畫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的作業(yè)。6.教師巡視指導。對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能進行各種方法表現(xiàn),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可以在結構運用抽象形等手法來進行表現(xiàn)。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展個性。小結作業(yè)有:造型美,色彩美,創(chuàng)意美。我們的影子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了解“影子”形成的因素。3.能運用線與色表現(xiàn)“影子”并組合成有趣的畫面。二、教學要點:1.重點:能用線與色表現(xiàn)影子并組合成有趣的畫面。3.

難點:①了解影子形成的要素及原因。②能畫出裝飾美觀的影子畫面。3.興趣點:①造影。②描繪影子。③創(chuàng)造有趣的影子畫面。4.觀察點:①概括的人物影子與人(實)有什么不同②靜態(tài)與動態(tài)影子有什么不同。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黑筆。2.(一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疏密有有序的線產(chǎn)生輕柔、飄逸、優(yōu)雅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我們的影子2.提問:(1)你看到什么?(2)你最喜歡?為什么?它有什么特點?(在陽光下,做各種動作,看看影子與自己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像什么?)感受靜態(tài)美與動態(tài)美。(3)在燈光下早影,感受“具象美、抽象美和意象美”。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教師用剪影的方法畫中運動的人。②在把影子畫出來。③把影子組合在進行裝飾設計,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想一想、畫一畫①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生動的影子②我準備畫獨立影子還是重疊影子③用筆進行描畫,著色。(變化、夸張的美感)2.像什么?感受線的豐富與多彩尋找線的排列及用線表現(xiàn)美的方法。3.欣賞學生的作品①感受畫面線的組織、排列的美感和各種線。②說一說小朋友的畫、說些什么?他們運用什么線表現(xiàn)?他們用什么方法組織畫面?美在哪里?把影子組合在進行裝飾設計,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影子和具有裝飾美?小組活動:1.合作創(chuàng)作“有趣的影子畫”。①小組討論確定創(chuàng)作題目,如:踢球人的影子,跳舞的人的影子,快樂的人,吃水果的人。②根據(jù)題目,每和人選擇一個人物動態(tài)影子,用線花好剪下來,③取一張白紙做底板,把影子在底板上擺一擺,可以分開或重疊美了后,再用線描下來,形成裝飾畫。④著色(黑白或彩色)。2.各組選出一個同學在全班進行表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夸張、色塊: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運用線表現(xiàn)物象與裝飾。②能運用不同的線表達不同的情感。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2.能力繪畫:能用各種線繪畫出美麗的畫。3.審美能力:能運用各種線材、線性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感受線的豐富與多彩課后記:通過對影子的繪畫,懂得了什么是(靜態(tài)美、動態(tài)美、重疊美、概括美)等美的感覺,并學會了用重疊和線條方法表現(xiàn)影子。生動的吉祥物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感知卡通吉祥物及其作用。3.能用線描平涂方法裝飾、設計卡通吉祥物。4.運用擬人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吉祥物。二、教學要點:1.重點:能運用擬人法和“形與色”表現(xiàn)吉祥物。2.難點:。①發(fā)揮想象力,進行大膽夸張的創(chuàng)作,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卡通人物形象。②對一些動物結構不熟悉,創(chuàng)作時產(chǎn)生困難。3.興趣點:①欣賞吉祥物。②討論吉祥物的有趣與幽默。4.觀察點:①吉祥物的夸張的比例、生動的神情和動態(tài)、鮮明簡單的色彩②具象形表現(xiàn)、抽象形表現(xiàn)。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剪刀和各種色紙,帶一本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2.(二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畫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比較均稱、均衡變化、夸張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生動的吉祥物2.提問:(1)你看到什么?你發(fā)展了什么?(2)吉祥物有什么特征?(色彩、夸張)吉祥物有什么用途?(3)它們美在那里?你最喜歡哪一個吉祥物?為什么?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在“說一說知道的吉祥物和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我”造型游戲中,培養(yǎng)想象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②在欣賞中、感受卡通吉祥物擬人化想象夸張,提高審美品位的藝術手法。③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力,掌握設計方法。1.學生活動:我能行。運用多種材料、工具,嘗試繪畫或出粘貼一個或兩個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吉祥物。(吉祥、擬人、變化、夸張的美感)2.像什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我喜歡的卡通人的吉祥物,激發(fā)學生“擬人化”的觀察和想象。1.

他們是什么?欣賞:卡通形象吉祥物“趣”在哪里?思考:①卡通故事哪些地方給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人物卡通形象吉祥物與擬人動物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人物、動物、靜物)②美在哪里?(色彩、結構變化、夸張的美感)③你知道有哪些卡通形象吉祥物表現(xiàn)形式。④感受單純和豐富的色彩。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創(chuàng)作。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卡通形象吉祥物“擬人化”和具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裝飾美?小組活動:游戲:1.在每個小組進行語言表達能力。2.在活動中能運用流利的語言評述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吉祥物。3.小組進行評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擬人化: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設計一個自己喜歡卡通人物的吉祥物。②能運用對稱、色彩、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卡通人物的吉祥物。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用多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擬人化:2.設計能力:能對卡通人物進行組合裝飾。3.審美能力:、擬人、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卡通人物的吉祥物。擬人、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卡通人物的吉祥物。第二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教師講授新課教學活動一:感受美,認識美。1.提供學生自主合作、探討的空間。2.進行比較式學習,發(fā)展學生思維。3.創(chuàng)設創(chuàng)作情境,激發(fā)想象興趣。4.提供一些動物形象、幫助學生解決“不熟悉動物的結構”的難點。。5.可以引導學生選擇“頭部、五官、比例、神態(tài)、肥瘦等方面嘗試夸張的表現(xiàn),掌握一些”夸張、變形“的方法。1.感知吉祥物:2.探討吉祥物作用。3.比較吉祥物藝術特征:4.討論吉祥物的特征:5.比較與評價。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制作一個卡通吉祥物。學生活動1.學生繼續(xù)制作卡通吉祥物。2.教師巡視指導。對卡通吉祥物能進行各種方法表現(xiàn),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可以在結構運用抽象形等手法來進行表現(xiàn)。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展個性。小結作業(yè)有:造型美,色彩美,創(chuàng)意美。課后記:學會了用夸張、幽默來設計吉祥物。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物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感知有關父母的節(jié)日。3.認識對稱美、均衡美、重復美等形式美感。1.

能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小禮物。二、教學要點:1.

重點:感知有關父母的節(jié)日,學會關心父母。2.能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小禮物。3.難點:設計制作具有形式美、有創(chuàng)意的小禮物。4.興趣點:①父母的愛。②有關父母的節(jié)日。③制作小禮物。5.觀察點:。①妙用材料。②如何設計與裝飾美。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剪刀、各種色紙和裝飾物。2.(二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疏密有有序的線產(chǎn)生輕柔、飄逸、優(yōu)雅的美感。講授新課1.課題: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物2.提問:(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它們美在哪里?它有什么特點?(疏密有有序的線產(chǎn)生輕柔、飄逸、優(yōu)雅的美感)。(3)說說認為美與不美的因素。(4)準備用什么材料設計制作精美的小禮物送給父母?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在卡紙上設計你喜歡的圖案和禮物的外形。②感受多種材料,引導巧思妙用。③運用美感形式進行設計,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體驗活動。音樂情景:體會《世上只有媽媽好》歌詞,聯(lián)想生活中父母愛自己的事例。2.交流體驗父母愛我、我愛父母的事例。3.思考和體驗父母常鼓勵“我”的話,讓學生在交流中了解真情,互相勉勵。4.欣賞學生作品,感受制作方法是的基礎之一。①感受作品中的線的組織、排列的美感和各種線條表現(xiàn)和裝飾的美感。②說一說小朋友的作了哪些小禮物?說些什么?他們運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美在哪里?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小組活動:1.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探討線的種類及作用,玩一玩手中的線,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各組選出一個同學在全班進行表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夸張、色塊: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運用線表現(xiàn)物象與裝飾。②能運用不同的線表達不同的情感。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紙材設計制作送給父母的小禮物。2.較高要求:能設計制作形式美感強的小禮物。3.個性發(fā)展:能秒用材料,設計制作獨特、有創(chuàng)意的小禮物。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精美的小禮物。第二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教師講授新課教學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父母的愛。目的:創(chuàng)作“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物”融入人文主體中,讓學生在體檢父母的愛的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尊敬父母、關心他人的美德。?;顒佣憾Y物與材料的關系。活動三:美觀、精致的設計制作方法。活動四: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精美的小禮物?;顒游澹盒蕾p與評價。1.感知能力:感知吃水果的人物畫形態(tài)特征和色彩特征。能了解一些關于水果的特點和營養(yǎng)。2.造型能力:能運用各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能用“色彩、線條、夸張、幽默”等藝術手法來表現(xiàn)3.情感態(tài)度:能用審美眼光欣賞水果,產(chǎn)生愛水果情感。熱愛生活,美化環(huán)境。能與同學一起創(chuàng)作畫一個吃水果的人物畫。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制作一個小禮物。學生活動1.學生繼續(xù)制作。2.教師巡視指導。對制作一個小禮物上的圖案能進行各種方法表現(xiàn),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可以在結構運用抽象形等手法來進行表現(xiàn)。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展個性。小結作業(yè)有:造型美,色彩美,創(chuàng)意美。課后記:通過制作送給爸爸和媽媽的小禮物后,使學生懂得了愛父母。民族娃娃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知道我國有56個民族,都個有不同的服飾特點。3.能妙用紙材和剪、撕紙方法粘貼成“民族娃娃”。二、教學要點:1.重點:能用紙材和剪撕紙貼畫的方法,創(chuàng)作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娃娃。2.難點:妙用紙材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色,表現(xiàn)色彩對比鮮明、動態(tài)生動的民族娃娃。3.興趣點:①交流自己對少數(shù)民族的認識和趣聞。②撕紙游戲。③拼貼游戲。4.觀察點:。①不同民族服飾的形與色。②人物結構表現(xiàn)處理。③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撕紙貼畫,感受不同的趣味。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剪刀、各種色紙和裝飾物。2.(二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妙用紙材的色彩、質感、機理表現(xiàn)生動的民族娃娃。講授新課1.課題: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物2.提問:(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它們美在哪里?它有什么特點?(疏密有有序的線產(chǎn)生輕柔、飄逸、優(yōu)雅的美感)。(3)你知道哪些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有趣的故事。(4)你喜歡哪個民族服飾?為什么?比一比,找一找,它們各有什么特別與眾不同的地方?(5)為什么課文中說“56個民族、56朵花?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用撕紙的方法設計一個少數(shù)民族娃娃的外形。②感受多種材料,引導巧思妙用。③運用美感形式進行設計,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體驗活動。音樂情景:體會《世上只有媽媽好》歌詞,聯(lián)想生活中父母愛自己的事例。2.交流體驗父母愛我、我愛父母的事例。3.思考和體驗父母常鼓勵“我”的話,讓學生在交流中了解真情,互相勉勵。4.欣賞學生作品,感受制作方法是的基礎之一。①感受作品中的線的組織、排列的美感和各種線條表現(xiàn)和裝飾的美感。②說一說小朋友的作了哪些小禮物?說些什么?他們運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美在哪里?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小組活動:1.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探討線的種類及作用,玩一玩手中的線,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各組選出一個同學在全班進行表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夸張、色塊: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要求:能運用紙材撕貼成民族娃娃。①秒用材料的色彩,質感、肌理表現(xiàn)生動的民族娃娃。②能運用不同的色紙表達不同的情感。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紙材撕貼成民族娃娃。2.較高要求:能妙用紙材的色彩表現(xiàn)民族娃娃。3.個性發(fā)展:能抓住民族服飾的特點,秒用材料的色彩,質感、肌理表現(xiàn)生動的民族娃娃。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民族娃娃。第二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教師講授新課教學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父母的愛。目的:創(chuàng)作“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物”融入人文主體中,讓學生在體檢父母的愛的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尊敬父母、關心他人的美德。?;顒佣憾Y物與材料的關系?;顒尤好烙^、精致的設計制作方法?;顒铀模簞?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精美的小禮物。活動五:欣賞與評價。1.感知能力:感知民族娃娃的人物畫形態(tài)特征和色彩特征。能了解一些關于少數(shù)民族的特點和生活習慣。2.造型能力:能運用各種材料工具表現(xiàn)畫一個民族娃娃的人物粘貼畫。能用“色彩、線條、夸張、幽默”等藝術手法來表現(xiàn)3.情感態(tài)度:能用審美眼光粘貼一個民族娃娃。熱愛生活,美化環(huán)境。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的制作一個小禮物。學生活動1.學生繼續(xù)制作。2.教師巡視指導。對制作民族娃娃的圖案能進行各種方法表現(xiàn),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可以在結構運用抽象形等手法來進行表現(xiàn)。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展個性。小結作業(yè)有:造型美,色彩美,創(chuàng)意美。課后記:學會了設計和制作方法,通過學習知道了中國有56個民族,都有自己美麗的服裝。百變卡通玩具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感受卡通形象夸張的比例。3.能與同學合作,共同創(chuàng)作六個頭部與身體一樣大的卡通形象。4.知道“百變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設計方法。二、教學要點:1.重點:能設計比例夸張的卡通形象、并設計制作成百變玩具。2.難點:正面與反面的卡通形象頭部與身體的位置,折、疊、剪的設計與制作方法。3.興趣點:①卡通形象的夸張比例。②百變卡通玩具。③貼上自己照片的卡通形象。4.觀察點:。①卡通形象的頭部與身體的1/2比例設計。②擬人化的人物表情、動態(tài)服飾設計。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彩色筆、油棒、剪刀、各種色紙和裝飾物。2.(二課時)四、教學過程:第一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通過折疊剪畫的方法,設計制作多種變化的百變卡通玩具。講授新課1.課題:百變卡通玩具2.提問:(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想一想?它有什么特點?。(3)玩一玩,感覺夸張的比例能產(chǎn)生幽默卡通形象。(4)準備用什么材料設計制作精美的百變卡通玩具?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在卡紙上設計你喜歡的圖案和禮物的外形。②感受多種材料,引導巧思妙用。③運用美感形式進行設計,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體驗活動。:體驗卡通形象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想象。2.交流怎樣設計卡通玩具。3..欣賞學生作品,感受制作方法是的基礎之一。①欣賞有趣的卡通形象,激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②說一說你喜歡卡通形象,為什么?他們運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美在哪里和有趣在哪里?③卡通形象有趣④頭部與身體的設計正確⑤剪、折美觀。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小組活動:1.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探討線的種類及作用,玩一玩手中的線,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各組選出一個同學在全班進行表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夸張、色塊: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運用線表現(xiàn)物象與裝飾。②能運用不同的線表達不同的情感。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紙材設計制作送給父母的小禮物。2.較高要求:能設計制作形式美感強的小禮物。3.個性發(fā)展:能秒用材料,設計制作獨特、有創(chuàng)意的小禮物。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百變卡通形象玩具。第二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教師講授新課教學活動一:想一想導入。目的:1.激發(fā)好奇心,讓學生通過觀察、欣賞和發(fā)現(xiàn),了解卡通形象頭部與身體的反正折疊,產(chǎn)生多種搭配,是卡通形象產(chǎn)生多種變化2.感受卡通形象有部、身體夸張的比例,多種的搭配所產(chǎn)生的幽默、有趣的畫面?;顒佣憾Y物與材料的關系。活動三:美觀、精致的設計制作方法。活動四: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多變的卡通玩具?;顒游澹盒蕾p與評價。1.感知能力:能感受比例夸張的擬人化卡通形象。2.造型能力:能設計比例夸張的擬人卡通形象。能用“色彩、線條、夸張、幽默”等藝術手法來表現(xiàn)和設計百變卡通玩具。3.審美能力:能從“趣”、幽默的角度觀察與評述卡通形象。4.合作能力:能與同學合作做游戲、創(chuàng)作。能與同學共享材料、用具。能與同學共享成功的快樂。色彩鮮艷、變形、夸張等手法有造型美和色彩美有變化的卡通玩具。學生活動1.學生繼續(xù)制作。2.教師巡視指導。對制作一個能百變卡形象的玩具圖案能進行各種方法表現(xiàn),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可以在結構運用抽象形等手法來進行表現(xiàn)。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展個性。小結作業(yè)有:造型美,色彩美,創(chuàng)意美。課后記:學會直線撕,弧線撕和變線撕。我們的大花瓶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感知古陶瓷花瓶造型美、裝飾美。3.能知對稱剪紙和陰刻剪紙。4.能用對折剪出有裝飾花紋的大花瓶。二、教學要點:1.重點:探討對稱剪紙和陰刻剪筑的方法,剪出有花紋圖案,造型美觀的大花瓶。2.難點:感知古陶瓷的審美價值。能用陰刻文樣設計方法3.興趣點:①中國古陶瓷的美及價值。②剪后張開左右對稱的花瓶,外形獨特美觀。4.觀察點:。①花瓶的造型美,裝飾美的特點。②中國古陶瓷花瓶審美價值。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剪刀、各種色紙。2.(一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通過折疊剪畫的方法,設計制作美麗的大花瓶。講授新課1.課題:我們的大花瓶2.提問:(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想一想?它有什么特點?。(3)說一說,造型美、實用美、裝飾美。(4)什么材料設計制作精美的大花瓶?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想一想:你怎樣設計你喜歡的花瓶圖案和花瓶的外形。②把色紙對折,折線為中軸線。③構思,根據(jù)花瓶的基礎結構進行組合設計。④起稿,從折線處畫出花瓶一半造型,折線為對稱軸線,再畫出花紋裝飾(注意連接)。⑤剪刻,注意不要將花瓶剪斷。1.學生活動:我能行,體驗活動。:造型美。花瓶的形狀美在哪里?個有什么特色?。2.實用美。猜猜它們各有什么作用?3.裝飾美。4.探討花瓶造型美、實用美5.探討花紋的形式美6.創(chuàng)新與表現(xiàn)。7.欣賞與評價。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把色紙對折,折線為中軸線。2.構思,根據(jù)花瓶的基礎結構進行組合設計。3.起稿,從折線處畫出花瓶一半造型,折線為對稱軸線,再畫出花紋裝飾(注意連接)4.⑤剪刻,注意不要將花瓶剪斷?;顒樱?.拼擺游戲,運用幾何拼出各種各樣的花瓶,體驗由不同基本形和不同組合方法能設計出各種不同造型的花瓶。2.看一看、比一比誰剪的花瓶造型美,實用。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夸張、色塊: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運用剪紙的方法表現(xiàn)花瓶的對稱和圖案裝飾。②能能創(chuàng)造性地剪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對稱式大花瓶及形式美的花紋圖案。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能剪出對稱花瓶及簡單的裝飾花瓶。2.較高要求:能剪出裝飾美的花紋及對稱式大花瓶。3.個性發(fā)展:能創(chuàng)造性地剪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對稱式大花瓶及形式美的花紋圖案。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大花瓶。課后記:不但自己會剪紙,還能與同學們合作一齊創(chuàng)作。有趣的剪紙娃娃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感知民間剪紙的審美情趣。3.感知民間剪紙造型簡練,飽滿和對稱的形式美。4.用紙材剪出對稱的娃娃形象。二、教學要點:1.重點:感知剪紙作品中的優(yōu)美線條、用趣的紋樣、審美的情趣。2.難點:①理解民間剪紙的寓意。②掌握線條連接不斷的設計。3.興趣點:民間剪紙中有趣的圖案。4.觀察點:。①民間剪紙中有趣的圖像:。②線連接不斷:③對稱形式美:④對稱中求變化。三、課前準備和課時1.剪刀、各種色紙和裝飾物。2.(一課時)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效果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1.欣賞作品2.討論3.互相討論、提出看法通過折疊剪畫的方法,設計制作多種變化的剪紙娃娃。講授新課1.課題:有趣的剪紙娃娃2.提問:(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想一想?它有什么特點?。(3)看一看,對稱式的娃娃面部幾人物動態(tài),如何折、畫、剪才使娃娃各部分連接不斷。(4)運用哪些點、線、面才能把娃娃裝飾得可愛,漂亮。(5)夸張哪些部位才使娃娃更生動、有趣。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在卡紙上設計你喜歡的圖案和禮物的外形。②感受多種材料,引導巧思妙用。③運用美感形式進行設計,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1.學生活動:我能行,體驗活動。:剪紙娃娃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想象。2.交流怎樣設計剪紙娃娃。3..欣賞學生作品,感受制作方法是的基礎之一。①欣賞有趣的卡通形象,激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②說一說你喜歡卡通形象,為什么?他們運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美在哪里和有趣在哪里?③剪紙娃娃有趣④頭部與身體的設計正確⑤剪、折美觀。在活動中獲得興趣和知識。學生活動學生想象與創(chuàng)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chuàng)作。2..用彩色筆繪畫。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小組活動:1.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探討線的種類及作用,欣賞手中的剪紙娃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各組選出一個同學在全班進行表演。感情于態(tài)度:1.積極想象和完成各項學習活動。2.能與同學合作。3.明確自己的任務。小結評價目標:1.有創(chuàng)意:2.夸張、色塊:3.裝飾美:作業(yè)自評:①要求:能運用線表現(xiàn)物象與裝飾。②能運用不同的線表達不同的情感。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作業(yè)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紙材設計制作剪紙娃娃。2.較高要求:能設計制作形式美感強的小禮物。3.個性發(fā)展:能秒用材料,設計制作獨特、有創(chuàng)意的小禮物。創(chuàng)作與眾不同的剪紙娃娃。課后記:通過對剪紙的學習,使學生懂得了剪紙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民間藝術和民間特色,學會了剪紙中的線連不斷,對稱美,在對稱中的變化。學生學習興趣很高。神秘的城堡1.知識與技能:①感知“城堡”的造型特點;②妙用紙材進行城堡的設計與制作。2.過程與方法:①在“說一說”中,交流城堡的故事,激發(fā)建造城堡的興趣;②在比較中探索掌握設計與制作城堡的方法;③在合作創(chuàng)作中,感受建造城堡的快樂重點① 感知城堡的造型特點;② ②選用紙材合作設計制作小城堡。難點能設計制作出高低錯落、造型奇特、有趣的城堡。教具1.我心中的城堡是怎樣的。2.我知道發(fā)生在城堡的故事。教學活動設計建議1.探究城堡的造型特征??匆豢?、說一說:從兩張照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建筑物,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建筑物是由什么形體組合而成的?猜一猜建筑物為什么要圍起來?③能說說城堡有什么特征嗎?④說一說城堡的故事。2.探究城堡的設計與制作方法。比一比、說一說:①四組學生作業(yè)中,你喜歡哪一組的城堡?為什么?②城堡給你什么感覺?(神秘、華麗、有趣、古老、精美)哪些地方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覺?(造型、紙材、色彩等)看一看、想一想:①樓房的基本形是什么?(樓房、窗、門)由什么形組合的樓房才好看?如何剪出好看的窗與門的形狀?選擇什么紙材才合適?②小組討論:設計一座什么城堡?(神秘、華麗、有趣、古老、精美)為城堡起個好聽又神秘的名字。想一想、做一做:①小組分工合作,每人負責設計一幢建筑物;②根據(jù)城堡要求選擇合適的紙材,如表現(xiàn)“神秘”的紙材,表現(xiàn)“華麗”的紙材,表現(xiàn)“圍城”的紙材……③可運用點、線、面和紙材的花紋進行裝飾;④把每人設計制作的建筑物連接起來,圍成堡壘式的小城;⑤添上人物、路燈、樹木等,增添情趣。3.在比較中感受創(chuàng)作的樂趣??匆豢?、比一比:①互相參觀,提出問題。②小組介紹:城堡的名稱、妙用紙材、造型特點等。③感受廢舊紙材的妙用,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三、教學討論研究本課可以進行多方面的課后延伸,還可設計成“綜合·探索”課:1.可引導學生從廢棄的紙盒、紙杯等進行聯(lián)想,組合堆砌城堡。2,除可以幾何形組合設計建筑物外,想想如何設計具象形建筑物,使城堡更有趣、更奇特。如,星星、月亮、太陽形狀等建筑物組成的太空城堡,又如各種水果形狀的建筑物組成的城堡等,拓展學生想像思維。3.以美的形式進行設計,如對稱式的建筑物,有節(jié)奏排列的建筑物等。4,從“城堡”展示的形式思考,可以是平面造型,也可以是變平面造型為立體造型(例如將平面形“城堡”進行折疊,圍成一個立體的空間)。5.從城堡意境的主題思考,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引人燈光設計,產(chǎn)生神秘感;也可以開發(fā)材料資源,結合沙雕建筑城堡群,產(chǎn)生旅游景觀的意境,而沙雕還要適當運用輔助工具滲人水分,才易成形,此為科學常識的引人,更加豐富本課的探索活動。四、教學評價建議感知能力:了解城堡的造型特征。2.造型能力:

①妙用紙材的花紋、質感進行設計制作城堡。②能運用點、線、面、色和紙材花紋進行裝飾。3.審美能力:能運用對稱、高低錯落等美的形式設計。4.合作能力:能與同學共享材料和合作創(chuàng)作。布置作業(yè)1.基本要求:能用紙材設計制作城堡2.較高要求:能用紙材設計制作造型獨特、裝飾美觀的城堡。3.個性探究:能妙用紙材,設計制作有個性的城堡紙碟怪臉1.知識與技能:①感知民間面具的審美趣味;②能利用各種材料和紙碟設計制作一個造型美觀、色彩對比鮮明的“紙碟怪臉”面具。2.過程與方法:①在欣賞中感受面具的藝術趣味;②在比較中找出面具的造型與色彩特色,啟發(fā)創(chuàng)作思路;③在探索中,運用各種廢棄物進行“怪”面具的形狀、色彩、五官的夸張造型與裝飾設計,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重點①感知民間面具的審美趣味;②能利用紙碟和廢棄物設計一個“紙碟怪臉”。難點:妙用各種廢棄物,設計和裝飾怪面具。教具收集一些有關面具的圖片及趣事你見過面具嗎了面具有什么作用?教學活動設計建議1.探究民間面具的審美情趣。找一找、想一想:①找一找面具上的“點、線、面、色”及具象形。想一想,這些造型元素是用來裝飾什么?面具的五官有什么特征?(幾何形表現(xiàn)、具象形表現(xiàn)、夸張表現(xiàn))②找一找,面具造型奇特的地方和夸張的色彩。想一想、說一說:

①面具給你什么感受?(怪異、神秘、恐怖……)②哪些地方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受?③面具有什么功能?④民間面具美在哪里?你喜歡哪一個面具?為什么?2.探究美的設計制作方法??匆豢础⒆鲆蛔觯焊鶕?jù)書上的步驟圖,邊做邊想。①用什么材料才能妙用。②怎樣排列裝飾才美。③造型、五官及色彩要怎樣設計才有奇特和怪的效果。3.合作創(chuàng)作,共享成功快樂。合作創(chuàng)作:材料共享,分工合作,共同完成。①構思;②選材料;③如何妙用(形式美的設計和運用材料);④合作創(chuàng)作。戴一戴、玩一玩:戴上面具玩一玩,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赡7路侵廾耖g的一些風俗進行古老的“驅魔保平安”游戲。了解利用面具的猙獰的造型進行驅魔的作法,是古人對“疾病”的恐懼,在缺乏醫(yī)學知識和藥品的情況下,祈求通過“驅魔”能得到“神”’的幫助,而體驗古面具文化。4.審美與評價。評價點:①造型獨特;②色彩強烈。三、教學討論研究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