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鄧稼先》教學設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課《鄧稼先》教學設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課《鄧稼先》教學設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1課《鄧稼先》教學設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1課《鄧稼先》教學設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鄧稼先課型新授課時1課時學習內(nèi)容分析關于“兩彈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并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皟蓮椧恍恰弊畛跏侵冈訌?、導彈和人造衛(wèi)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后來演變?yōu)樵訌椇蜌鋸椀暮戏Q;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指人造地球衛(wèi)星。課標分析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2.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3.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4.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學情分析七年級的學生,根底知識掌握不佳,在閱讀實踐方面能力欠佳,不會鉆研文本,對于思想感情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給學生閱讀思考的空間,并及時引導,感悟與學習先輩偉大的科學精神。學習目標1、理清作者思路,整體把握文章。2、品讀重點句段,了解作者情感。3、感受課文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技巧。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1、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理清作者的思路。2、感受課文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技巧。教學難點:學習選取典型事例(細節(jié))、敘議結合、對比、襯托等手法。2、品析課文關鍵語段,品味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課前準備學生自主預習、多媒體、筆記本。環(huán)節(jié)(目標)、學習內(nèi)容及活動設計評價活動設計教學指導一、課前導入1、作者簡介:楊振寧,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1942年畢業(yè)于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物理系,1945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1948年獲博士學位。1957年與李政道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之一2.背景鏈接本文選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報》,有改動。鄧稼先和楊振寧是有著50年友誼的后學。鄧稼先為中國核武器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由于特殊原因,當時中國并沒有在任何媒體上對這位功臣做一星半點的宣傳與報道。1986年6月,鄧稼先病重期間,楊振寧曾去醫(yī)院看望他,返回后向中央領導談到了自己的看法,認為中國早就應該把對中國,對國際有貢獻的科學家介紹出來。他說:“我收集了許多鄧稼先的資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寫篇有關鄧稼先的傳記,我希望傳記能把他對中國的貢獻詳細表達出來。”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逝世,一顆科學巨星隕落了。楊振寧懷著對摯友的懷念與贊美寫下了這篇人物傳記。。任務一初識課文內(nèi)容活動1:大聲朗讀本篇課文中帶拼音的詞語和重點的成語,注意讀準字音。至死不懈xiè鞠躬盡瘁cuì選聘pìn無垠yín殷紅yān縈帶yíng日曛xūn鋌而走險tǐng婦孺皆知當之無愧馬革裹尸鋒芒畢露活動2、學生速讀課文,概括文章六部分的大意。(自己思考,寫下答案后小組合作交流)(參考):①在歷史的背景上引出鄧稼先。②寫鄧稼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③通過與奧本海默的對比,突出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④通過作者與鄧稼先的交往與對話,表達對鄧稼先的情感。⑤描寫鄧稼先在羅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獻身精神。⑥總結評價鄧稼先。2、思考:這六部分能不能相互調(diào)換順序?(理清作者的思路)(參考):不能調(diào)換,這六個階段是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的①引子引出人物②總寫鄧稼先的一生、貢獻③通過對比,突出人物性格特點④從另一角度表現(xiàn)人物性格=5\*GB3⑤詳寫一個例子重點表現(xiàn)⑥總結

3、小組合作,每一小組一部分,認真品讀,思考每一部分表現(xiàn)了鄧稼先怎樣的品質?完成填空“的鄧稼先”,并要求說出依據(jù)。示例:第一小節(jié):貢獻巨大的鄧稼先理解:在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時代,在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的時刻,他勇敢地站了出來,幾經(jīng)努力,成功的研制出了原子彈、氫彈,讓中國在世界之林站了起來,所以說他貢獻巨大。其他小節(jié)文中都有對鄧稼先的贊美之詞,很容易可以找到,主要是要能讓學生結合文本去闡述。(參考)①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后立即回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報效祖國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彈制造的理論,并勝利設計了兩彈──“兩彈元勛”功勛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間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fā)展的建議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說服兩派繼續(xù)工作──沒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幫”批判圍攻,竟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勇敢、公正無私⑥一封短短的信──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樸實⑦1982年,“我不能走”。──執(zhí)著追求無私奉獻責任心強任務二細讀課文,把握人物形象1、課文寫了哪些事例?通過這些事例,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精神品質?①在美國獲博士學位后立即回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報效祖國。②1958年奉命研究原子彈制造的理論,并成功設計了“兩彈”“兩彈”元勛,功勛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間寫了一份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核武器發(fā)展的建議書鞠躬盡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說服兩派繼續(xù)工作沒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幫”批判圍攻,竟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勇敢、公正無私。⑥一封短短的信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樸實。⑦1982年,他說““我不能走”執(zhí)著追求、無私奉獻、責任心強。2、課文運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性格特點?①正面描寫:第五部分中鄧稼先說“我不能走”,突出了鄧稼先有責任心、無私奉獻的性格特點。②側面描寫:第五部分中“五四”時代的一首歌,意在說明鄧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繼承者和發(fā)揚者,突出了他的向上、求實、勤奮、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寫含蓄、委婉地表達了楊振寧對摯友的敬愛之情,讀來耐人尋味。3、從國籍、職務、功勞、學術水平、文化背景、性格為人等方面比較奧本海默和鄧稼先的異同之處。①國籍不同,奧本海默是美國人,鄧稼先是中國人;②職務相同,都是原子彈設計領導人;功勞相同,都是本國原子彈工程成功的功臣;③學術水平相當;④文化背景不同,奧本海默是美國文化,鄧稼先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⑤性格為人不同,奧本海默是鋒芒畢露、善于辭令、復雜的人,鄧稼先是中國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平實、真誠坦白、“純”、樸實的人??偨Y課文(1)結構獨特,角度新穎。作者采用“橫式結構法”,巧立小標題,通過“板塊”并列的結構,將鄧稼先的生平事跡與杰出貢獻同國家的興衰、民族的強弱聯(lián)系起來,不僅刻畫人物性格、贊美人物精神,而且還去探尋其緣由,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優(yōu)秀品質,使人物形象顯得悲壯而豪邁,偉大而崇高。(2)選材精確,突出主題鄧稼先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但作者選擇最能表現(xiàn)其精神的事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力地表現(xiàn)了文章的主題。如,作者用“文革”時鄧稼先說服兩派繼續(xù)工作和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不要圍攻,這兩件事充分表現(xiàn)了他偉大的人格魅力,他的無私、真誠感染了所有的人。讓學生自主默讀課前導入部分的作者簡介和背景鏈接,充分了解本篇課文的寫作背景和主要人物。學生可以利用課前查詢的資料進行補充,有助于其他同學更好的了解主要人物。自主朗讀,請小組同學隨機展示。另一個小組的同學進行評價。小組交流找出詞語的詞義。教師提問,鞏固基礎。1、學生自主閱讀,嘗試劃分段意并初步歸納。2、共同體合作,解決疑難問題,補充筆記;并能夠在班里積極舉手展示發(fā)言3、教師點撥,檢查筆記記錄。1、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文章,找出文章中具體的事例。2、小組間進行討論探究,建立起時間線和各個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文章中描寫人物的方法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基本可以討論出來。預設:鄧稼先和楊振寧之間的深厚友誼學生可能把握不清。補救:老師進行詳細的人物關系解讀,幫助學生構建人物之間的關系脈絡。預設:學生可能會對婦孺皆知等成語產(chǎn)生疑問,無法較好的把握詞義。補救:需要老師進行更進一步的補充說明,可以用造句的形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詞義。預設:學生可能無法較為準確的劃分文章六部分的段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