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練習(xí):4.1 光的直線傳播_第1頁
同步練習(xí):4.1 光的直線傳播_第2頁
同步練習(xí):4.1 光的直線傳播_第3頁
同步練習(xí):4.1 光的直線傳播_第4頁
同步練習(xí):4.1 光的直線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學(xué)而優(yōu)教有方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光現(xiàn)象》第1節(jié)光的直線傳播精選練習(xí)一、夯實基礎(chǔ)1.小明探究光的傳播時做了一個實驗,他在家中的空玻璃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了一些鹽。過了一段時間,他讓一束激光射入鹽水中,發(fā)現(xiàn)光路如圖1所示,圖中光線沿______(選填“直線”或“曲線”)傳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這說明,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介質(zhì)應(yīng)當具有___________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為了能清楚地在水中呈現(xiàn)出光路,可以___________。圖2圖2圖12.如圖2所示,這是2018年1月31日的超級月亮,是152年一遇的超級天文奇觀,當晚據(jù)說有血月和藍月輪番登場,更有月全食來相助,三大奇觀大飽眼福。月全食現(xiàn)象是由于光在中沿直線傳播而形成的。光在玻璃、空氣、水這三種介質(zhì)中傳播時,在中的傳播速度最大,其數(shù)值近似為米/秒。3.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光年是的單位。晴天的中午,在茂密的大樹下常??梢钥吹皆S多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的成因是,這些光斑是太陽的(選填“影子”或者“像”)。4.如圖所示,2020年6月21日天空上演了神奇的“金環(huán)日食”現(xiàn)象,此次日環(huán)食帶非常狹窄,寬度僅20公里左右,而湖南正好處在此次的最佳觀測帶上。產(chǎn)生日食的原因可以用光的來解釋。請任意舉一例與日食原理相同的現(xiàn)象。5.夏天的夜晚,我們看到無數(shù)閃爍的星光,高懸的月亮,高樓內(nèi)射出的各色燈光交相輝映,螢火蟲在草叢中閃著淡淡的綠光,它們中一定是光源的是()A.星星B.月亮C.燈D.螢火蟲6.下列事例中不是應(yīng)用光沿直線傳播的是()A.站隊看齊B.射擊瞄準C.在商場里對著鏡子試衣服D.挖隧道時用激光引導(dǎo)掘進方向7.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了一個小孔,發(fā)現(xiàn)透過小孔的光能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B.蠟燭在墻上成的像是虛像C.小孔成像現(xiàn)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D.保持蠟燭和墻的位置不變,將木板向靠近墻的方向移動,蠟燭在墻上的像會變大8.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在地上可以看到許多圓形的光斑,這是()A.樹葉間許多小孔的像。B.陽光透過樹葉上的水珠折射后形成的像。C.太陽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形成的像。D.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照在地上的光斑。9.打雷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A.聲音傳播較快B.閃電先發(fā)生C.光比聲音傳播快D.打雷先發(fā)生10.①如圖5所示,PQ為一光屏,M、N是一個窗戶的上下邊沿,S是光源,試在PQ上確定光源S能照亮的范圍(用斜線表示)。圖5圖圖5圖6②室內(nèi)一盞電燈通過墻上的兩個小洞,透出兩條細小光束(如圖6所示).請根據(jù)這兩條光束的方向確定室內(nèi)電燈S的位置.③請畫出圖7燈光下物體AB在地上的影子A′B′.圖7圖7圖8④如圖8所示,晚上,在路燈的照耀下,地面上留下了小芳的影子。請標出地面上人影的長度(要保留作圖的依據(jù))。二、鞏固提高11.夏天太陽光經(jīng)過樹葉的空隙照在地面上,會形成圓形光斑,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大約是500s,則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大約是km。12.如圖1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點“坐井觀天”,則青蛙通過井口觀察范圍正確的光路圖是()圖1ABCD13.如圖所示,某人晚上從遠處走近一盞路燈又遠離路燈的過程中,他的影子長度的變化情況是()A.先變長后變短B.先變短后變長C.一直在變長D.一直在變短14.在“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活動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圓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圖所示。下面有關(guān)該裝置制作和使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為了能更清晰地觀察像,應(yīng)在B端用完全透明的塑料薄膜制成光屏B.小孔越小,得到的像就越亮C.觀察遠處物體時,B端應(yīng)處于較暗的環(huán)境中D.觀察遠處物體時,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的距離,光屏上的像將變小15.大約在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的學(xué)者墨子和他的學(xué)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也第一次解釋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圖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B.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實像C.無論怎樣移動蠟燭,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16.短跑比賽中,計時裁判總是在看到發(fā)令槍冒煙時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聲才計時,這樣做是因為()A.離起跑點較遠,聲音嘈雜,聽不清槍聲 B.看發(fā)令槍冒煙計時比較方便 C.聽發(fā)令槍的槍聲計時不夠準確,會使運動員的成績偏高 D.聽發(fā)令槍的槍聲計時不夠準確,會使運動員的成績偏低17.物理學(xué)中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并將這條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這種研究方法叫建立模型法,下面關(guān)于光和光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和光線都是真實存在的 B.光和光線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C.光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不是真實存在的 D.光不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是真實存在的18.小歡用針孔照相機(即小孔成像實驗裝置)觀察蠟燭的燭焰,若保持小孔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若內(nèi)筒位置不變,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內(nèi)筒位置不變,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動內(nèi)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小 D.若向左推動內(nèi)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亮19.在硬紙板上挖一個尺寸約為1cm,形狀為“△”的小孔,讓太陽光垂直射到小孔上,當紙板和地面相距約1m時,在地面上能觀察到一個亮斑,其形狀是()A.“△”形的B.“▼”形的C.“■”形的D.“●”形的20.學(xué)習(xí)了光學(xué)知識后,愛動腦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xiàn)象。如圖5所示,她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圖圖5①分析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出結(jié)論:。②分析比較甲、丙兩圖,可以得出結(jié)論:。③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21.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甲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cè)固定一支點燃的蠟燭,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燭焰的像。甲甲乙(1)針孔照相機成像的原理是,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若將點燃的蠟燭向上移動,則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選填“上”或“下”)方移動;若將易拉罐向右移動少許,蠟燭的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晴天的正午時分,走在濱江公園的樹林里,小明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如圖乙所示),圓形光斑大小不一原因是。22.某同學(xué)用兩個硬紙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圖所示.(1)該同學(xué)發(fā)現(xiàn)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遠,像就________.他測出了不同距離時像的高度,并將實驗結(jié)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與像到小孔的距離s成________(選填“正比”或“反比”).像的高度h/m1.02.03.04.05.0像到小孔的距離s/m2.04.06.08.010.0(2)我們除了發(fā)現(xiàn)像的大小與像到小孔的距離有關(guān)外,還與物體到小孔的距離有關(guān)嗎?在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我們應(yīng)控制________到小孔的距離不變,只改變物體到小孔的距離.(3)該同學(xué)知道樹蔭下的圓形光斑就是太陽通過樹葉間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測出了某一個光斑的直徑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離為1.5m,從書上查到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陽的直徑為________m.

參考答案第1節(jié)光的直線傳播精選練習(xí)一、夯實基礎(chǔ)1.小明探究光的傳播時做了一個實驗,他在家中的空玻璃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了一些鹽。過了一段時間,他讓一束激光射入鹽水中,發(fā)現(xiàn)光路如圖1所示,圖中光線沿______(選填“直線”或“曲線”)傳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這說明,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介質(zhì)應(yīng)當具有___________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為了能清楚地在水中呈現(xiàn)出光路,可以___________?!敬鸢浮壳€,鹽水不均勻,均勻,在水中倒一點牛奶(豆?jié){)等?!窘馕觥恳驗辂}水不均勻,所以光的傳播方向不是直線的。這說明,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介質(zhì)應(yīng)當具有均勻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為了能清楚地在水中呈現(xiàn)出光路,可以在水中加點牛奶(豆?jié){)。圖圖2圖12.如圖2所示,這是2018年1月31日的超級月亮,是152年一遇的超級天文奇觀,當晚據(jù)說有血月和藍月輪番登場,更有月全食來相助,三大奇觀大飽眼福。月全食現(xiàn)象是由于光在中沿直線傳播而形成的。光在玻璃、空氣、水這三種介質(zhì)中傳播時,在中的傳播速度最大,其數(shù)值近似為米/秒?!敬鸢浮客N均勻介質(zhì);空氣;3×108。【解析】月全食現(xiàn)象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而形成的。光在玻璃、空氣、水這三種介質(zhì)中傳播時,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最大,其數(shù)值近似為3×108米/秒。3.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光年是的單位。晴天的中午,在茂密的大樹下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的成因是,這些光斑是太陽的(選填“影子”或者“像”)。【答案】3×108米/秒,長度;光的直線傳播;像?!窘馕觥抗庠谡婵罩械膫鞑ニ俣仁?×108米/秒,光年是長度的單位。晴天的中午,在茂密的大樹下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圓形的光斑,這些光斑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這些光斑是太陽的像。4.如圖所示,2020年6月21日天空上演了神奇的“金環(huán)日食”現(xiàn)象,此次日環(huán)食帶非常狹窄,寬度僅20公里左右,而湖南正好處在此次的最佳觀測帶上。產(chǎn)生日食的原因可以用光的來解釋。請任意舉一例與日食原理相同的現(xiàn)象。【答案】直線傳播;挖隧道時用激光引導(dǎo)掘進方向?!窘馕觥慨a(chǎn)生日食的原因是月球繞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擋住了太陽光,是因為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光沿直線傳播的應(yīng)用實例很多,如挖隧道時用激光引導(dǎo)掘進方向。5.夏天的夜晚,我們看到無數(shù)閃爍的星光,高懸的月亮,高樓內(nèi)射出的各色燈光交相輝映,螢火蟲在草叢中閃著淡淡的綠光,它們中一定是光源的是()A.星星B.月亮C.燈D.螢火蟲【答案】D【解析】A.星星有行星和恒星,行星不是光源,恒星是光源,不符合題意;B.月亮本身不發(fā)光,反射太陽光,不是光源,不符合題意;C.電燈工作時是光源,不工作時不是光源,不符合題意;D.螢火蟲能發(fā)光,一定是光源,符合題意。故選D。6.下列事例中不是應(yīng)用光沿直線傳播的是()A.站隊看齊B.射擊瞄準C.在商場里對著鏡子試衣服D.挖隧道時用激光引導(dǎo)掘進方向【答案】C【解析】A、站隊時看齊,利用的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射擊瞄準要“三點一線”,利用的是光的直線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C、在商場里對著鏡子試衣服,是利用光的反射,不屬于利用光沿直線傳播,故C符合題意;D、挖隧道時用激光引導(dǎo)掘進方向,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7.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了一個小孔,發(fā)現(xiàn)透過小孔的光能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B.蠟燭在墻上成的像是虛像C.小孔成像現(xiàn)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D.保持蠟燭和墻的位置不變,將木板向靠近墻的方向移動,蠟燭在墻上的像會變大【答案】C【解析】小孔成像是由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成的都是倒立的實像,成像的情況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將木板向靠近墻的方向移動,蠟燭在墻上的像會變小。所以選C。8.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在地上可以看到許多圓形的光斑,這是()A.樹葉間許多小孔的像。B.陽光透過樹葉上的水珠折射后形成的像。C.太陽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形成的像。D.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照在地上的光斑。【答案】C。【解析】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在地上可以看到許多圓形的光斑,這是小孔成像,是太陽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形成的像。所以選C。9.打雷時,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A.聲音傳播較快B.閃電先發(fā)生C.光比聲音傳播快D.打雷先發(fā)生【答案】C?!窘馕觥块W電與雷聲同時發(fā)生,因為光比聲音傳播速度快,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10.①如圖所示,PQ為一光屏,M、N是一個窗戶的上下邊沿,S是光源,試在PQ上確定光源S能照亮的范圍(用斜線表示)?!敬鸢浮恳娪覉D。②室內(nèi)一盞電燈通過墻上的兩個小洞,透出兩條細小光束(如圖所示).請根據(jù)這兩條光束的方向確定室內(nèi)電燈S的位置.【答案】右圖。③請畫出燈光下物體AB在地上的影子A′B′.【答案】右圖,A'B'是物體AB在地上的影子。④如圖所示,晚上,在路燈的照耀下,地面上留下了小芳的影子。請標出地面上人影的長度(要保留作圖的依據(jù))?!敬鸢浮坑覉D。二、鞏固提高11.夏天太陽光經(jīng)過樹葉的空隙照在地面上,會形成圓形光斑,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大約是500s,則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大約是km?!敬鸢浮恐本€傳播,1.5×108【解析】夏天太陽光經(jīng)過樹葉的空隙照在地面上,會形成圓形光斑,這是小孔成像現(xiàn)象,運用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12.如圖1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點“坐井觀天”,則青蛙通過井口觀察范圍正確的光路圖是()圖1ABCD【答案】B【解析】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選項CD錯誤;青蛙通過井口的觀察范圍,是指井外通過井口邊緣射入的光進入青蛙的眼中,所以A錯誤、B正確。故選B。13.如圖所示,某人晚上從遠處走近一盞路燈又遠離路燈的過程中,他的影子長度的變化情況是()A.先變長后變短B.先變短后變長C.一直在變長D.一直在變短【答案】B【解析】解:如下圖,人沿路走近某一盞路燈,路燈發(fā)出的射向人頭頂?shù)墓饩€與地面的夾角越來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來越短;遠離路燈時,路燈發(fā)出的射向人頭頂?shù)墓饩€與地面的夾角越來越小,影子又會變長。故選B。14.在“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活動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圓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圖所示。下面有關(guān)該裝置制作和使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為了能更清晰地觀察像,應(yīng)在B端用完全透明的塑料薄膜制成光屏B.小孔越小,得到的像就越亮C.觀察遠處物體時,B端應(yīng)處于較暗的環(huán)境中D.觀察遠處物體時,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的距離,光屏上的像將變小【答案】C【解析】A、完全透明的塑料薄膜不能用來接收像,不能制成光屏,故A錯誤;B、孔的大小會影響亮度,小孔變大些,亮度增加,故B錯誤;C、觀察遠處物體時,遠處的物體反射或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小孔的光線較少,故B端應(yīng)處于較陰暗的環(huán)境中,這樣成像能清晰一些,故C正確;D、像的大小與像距有關(guān),像距大,像大;觀察遠處物體時,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的距離,光屏上的像將變大,故D錯誤。故選C。15.大約在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的學(xué)者墨子和他的學(xué)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也第一次解釋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圖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B.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實像C.無論怎樣移動蠟燭,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答案】D【解析】A、小孔成像的小孔形狀沒有要求,什么形狀都可以,故A錯誤。B、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故B錯誤。C、當像距大于物距時,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放大的;當像距等于物距時,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等大的;當像距小于物距時,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縮小的,故C錯誤。D、小孔成像是光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16.短跑比賽中,計時裁判總是在看到發(fā)令槍冒煙時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聲才計時,這樣做是因為()A.離起跑點較遠,聲音嘈雜,聽不清槍聲 B.看發(fā)令槍冒煙計時比較方便 C.聽發(fā)令槍的槍聲計時不夠準確,會使運動員的成績偏高 D.聽發(fā)令槍的槍聲計時不夠準確,會使運動員的成績偏低【答案】C【解析】因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得多,則聲音從發(fā)令員位置傳播到計時員位置需要一定的時間;例如在百米賽跑中,聲音從發(fā)令員到計時員需要的時間約為t=s當計時員聽到槍聲才計時,實際上是少計時0.29s,這樣會使測得的時間變短,成績偏高。故選C。17.物理學(xué)中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并將這條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這種研究方法叫建立模型法,下面關(guān)于光和光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和光線都是真實存在的 B.光和光線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C.光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不是真實存在的 D.光不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是真實存在的【答案】C【解析】物理學(xué)中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種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光是實際存在的,而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是為了研究問題方便而構(gòu)建的模型,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模型法,故C正確。故選C。18.小歡用針孔照相機(即小孔成像實驗裝置)觀察蠟燭的燭焰,若保持小孔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若內(nèi)筒位置不變,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內(nèi)筒位置不變,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動內(nèi)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小 D.若向左推動內(nèi)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亮【答案】D【解析】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錯誤;B、若內(nèi)筒位置不變,孔離物的距離大于孔離屏的距離時,像是縮小的,故B錯誤;C、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若向右拉動內(nèi)筒,增加筒長時,像將變大,故C錯誤;D、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若向左推動內(nèi)筒,減小筒長時,像將變小,變亮,故D正確。故選D。19.在硬紙板上挖一個尺寸約為1cm,形狀為“△”的小孔,讓太陽光垂直射到小孔上,當紙板和地面相距約1m時,在地面上能觀察到一個亮斑,其形狀是()A.“△”形的B.“▼”形的C.“■”形的D.“●”形的【答案】D?!窘馕觥恳驗樘栯x地面非常遠,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條件,當太陽光沿直線傳播經(jīng)過小孔時會形成太陽的像(圓形的或“○”形的),也就是我們見到的地面上的光斑,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與物體的形狀相同,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故選D。20.學(xué)習(xí)了光學(xué)知識后,愛動腦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現(xiàn)象。如圖5所示,她們給兩個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別打上一個圓孔和一個方孔,再用兩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別將小孔對著燭焰和燈絲,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通過小孔所成的像。圖圖5①分析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出結(jié)論:。②分析比較甲、丙兩圖,可以得出結(jié)論:。③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燭焰和燈絲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說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敬鸢浮竣傩】壮上裰兴傻南衽c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②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③倒立,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解析】①比較甲、乙兩圖可知,不同之處是甲是圓孔,乙是方孔,但是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成的都是蠟燭倒立的像,所以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②比較甲、丙兩圖可知,不同之處是甲用的光源是蠟燭,丙用的光源是燈泡,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成的一個是蠟燭倒立的像,一個是燈泡倒立的像,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③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正因如此所以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21.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甲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cè)固定一支點燃的蠟燭,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燭焰的像。甲甲乙(1)針孔照相機成像的原理是,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若將點燃的蠟燭向上移動,則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選填“上”或“下”)方移動;若將易拉罐向右移動少許,蠟燭的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晴天的正午時分,走在濱江公園的樹林里,小明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如圖乙所示),圓形光斑大小不一原因是?!敬鸢浮浚?)光的直線傳播;倒立;下;變??;(2)樹葉距離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