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月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翻譯,是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綜合考查,是文言文閱讀考查
的重點和難點。根據(jù)新高考題,以及高考閱卷評分的實際操作,該題得
分點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整個句子的大意,往往在1分左右;二是
句中的關(guān)鍵實詞(主要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偏義復詞
等)、特殊用法(詞類活用)、文言句式[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主
謂倒裝、賓語前置、定沿后置、狀語后置)和省略句]等,命題者一般
在一道小題中設(shè)置三個得分點,每個1分。根據(jù)文言翻譯命題選材和閱
卷評分時指定的得分點來分析,翻譯題的選材主要有如下幾個特點:
(1)特別青睞含真重點實詞的句子;
(2)特別青睞含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句子;
(3)特別青睞含有古漢語特殊句式的句子;
(4)特別青睞只有聯(lián)系上下文才能準確理解的句子。
方法指導
1.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yīng)翻譯,
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所謂意譯,則是根據(jù)語句的意思進行
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
2,翻譯"六字法":留、刪、換、調(diào)、補、變。
第一步,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了解所譯文句大體意思,做到心中有數(shù),
并找出句中需要著重翻譯的重點詞,一為理清句意,二為后面給重點詞
選擇恰當?shù)囊馑甲鰷蕚?
第二步,直譯求字字落實一一留、刪、換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
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2)"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主要有①句首:
"夫"、"蓋"等發(fā)語詞。②句中:起結(jié)構(gòu)作用的助詞,如"之"(徐
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頓作用的助詞,如"者""也"等,如"師
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中的"也"。表并列和順承關(guān)系
的連詞,如“予與四人抻火以入"中的"以"。③句末:補足音節(jié)的助
詞,如"頃之,煙炎張?zhí)?中的"之".以上的文言虛詞在實際的翻譯
中,都無須譯出,若強譯,則屬錯誤。
(3)"換",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①把現(xiàn)在已不
用的古漢語詞句用現(xiàn)代漢語進行替換,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
把"爾、汝"等換成"你"。②變單音詞為雙音詞。古漢語以單音節(jié)詞
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詞為主,所以在翻譯時,要把古漢語中的單音詞
變?yōu)殡p音詞。
第三步,意譯求文從字順一一調(diào)、補、變
(1)"調(diào)"就是調(diào)整句式。需要調(diào)整的句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特殊
句式,一是固定句式。需調(diào)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裝句(特殊句式有
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翻譯時,要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
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
時一般應(yīng)調(diào)整語序,以哽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古漢語中還有一些固
定句式,如"不亦……乎"、"無乃……乎""……孰與……”等,翻譯時,
要把這些特殊句式按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語序表達出來。
(2)"補",就是增補。①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這就要求我
們對古漢語中的省略句有所了解,并能判斷一個句子中哪些成分省略了,
以便補出;②補出被省略的語句,古漢語用語簡約,前文的內(nèi)容后文一
般就不再重復,而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就要給出。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
或語句,要加括號。
(3)“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靈活翻譯為表意
相同的語句。這主要是者文言文中比喻、借代、引用等意義及夸張的說
法、委婉地說法、互文地說法等,直譯時會不明確。如"秋亳不敢有所
近"(鴻門宴)),直譯為“連秋天里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就顯得
不合道理,而應(yīng)意譯為"連最細小的東西都不敢占有",才能明確文意。
3.關(guān)注七個重點
從近幾年的文言文主觀翻譯題來看,考直的是對全句的埋解,但命
題人選擇文句是獨具慧眼的。他們往往會選擇那些有重要語法現(xiàn)象的文
句讓考生翻譯,同時也將其列為高考閱卷的采分點,因此,考生必須特
別注意這些采分點。在答題時,我們除了把握句子翻譯"信、達、雅"
的要求,掌握"留、對、拆、增、刪、調(diào)"等六種翻譯方法外,還需注
意以下七個關(guān)注點:
(1)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語法現(xiàn)象,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也是命
題人特別關(guān)注的一項內(nèi)容。因此,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把
握,仔細辨別。詞類活用主要包括名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動詞的
活用等。我們在翻譯文言文遇到含有詞類活用的句子時,一定要先判斷
出詞類活用的類型,然后據(jù)此推斷其意義。
(2)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許多特殊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
等。命題人一般十分看重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要想能夠準確翻譯此類
句子,就必須能夠譯出其句式特征。否則就極易造成失分。
(3)一詞多義
古代漢語的詞語大多是多義的,這種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常常是翻譯題
考杳的重點。在具體翻譯時,一定要注意結(jié)合具體語境從眾多的義項中
選擇出最恰當?shù)囊粋€進行翻譯。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復習備考中要對詞語
的不同義項加以區(qū)分辨別。
(4)古今異義
文言文中的古今異義現(xiàn)象非常普遍。這一知識點也是高考命題經(jīng)常
涉及到的內(nèi)容。在翻譯文言文時尤其要注意那些存在古今異義的詞語,
千萬不可直接將現(xiàn)代漢音詞義套入古漢語中,否則很容易造成誤解和誤
譯。
(5)單音節(jié)詞
現(xiàn)代漢語詞匯以雙音節(jié)為主,而古代漢語詞匯與此相反,以單音節(jié)
為主。此類知識點也常常是高考命題老師重點關(guān)注的對象之一。因此,
我們平時的復習備考過程中要加強對單音節(jié)詞翻譯的訓練。在具體翻譯
文言文時,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地套用現(xiàn)代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的意義
來解釋古漢語的雙音節(jié)詞匯。
(6)固定結(jié)構(gòu)
固定結(jié)構(gòu)是文言文中的一種特殊現(xiàn)象,在翻譯時有相對固定的格式。
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譯就會出現(xiàn)錯誤,因此,我們在翻譯文言文固
定結(jié)構(gòu)時只能用它的固定意義來翻譯,不能擅自意譯。
常見的固定結(jié)構(gòu)還有:何以……為?(表反問語氣,譯為"為什
么……")無乃……乎?(表示揣度語氣,譯為"恐怕……吧")、奈……
何?(表示用來詢問的,"拿……怎么辦")、得無……乎?(表示懷疑
與揣測語氣,譯為"恐怕……吧")等。
(7)修辭知識
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這些特點
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澤的方式,向應(yīng)根據(jù)其修辭方式的特點采用相應(yīng)
的意譯方式。如果需翻譯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式,有的需將喻體
直接換為本體,有的就需抓住喻體采用形象描繪的方式進行意譯;如果
需翻譯的句子采用了借代的修辭方式,就應(yīng)采用直接點明借代本體的方
式進行翻譯;如果采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方式,翻譯時就要把相應(yīng)的內(nèi)容
合并到一起意譯;如果需翻譯的句子是委婉的修辭方式,就要根據(jù)語境
譯出句中所要表達的意思。
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混淆古今異義
考生以今義釋古義,原因是不明古義,不知古今詞義不同。要解決
這個問題,應(yīng)注意以下兩點:
1.積累古今異義詞。一是借助教材注釋識記古義,如《燭之武退秦
師》中“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語識記古義,如成語"短
兵相接"的"兵"字就'呆留了"兵器"這個古義;三是借助復習資料上
的《古今異義詞簡表》識記古義。
2.翻譯一個詞應(yīng)以詞的古義為依據(jù),除此之外還要檢驗這個古義放在句
中是否妥帖,句意與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誤區(qū)二:詞類活用分析錯誤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yīng)注意以下兩點:
1.借助復習資料熟悉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活用類別,并能通過對
活用特征的識記、比較,結(jié)合語境進行正確翻譯。如,形容詞意動用法,
表小主語認為賓語具有這個形容詞表小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可譯為“認
為……""以……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表示主語使賓語代表的人
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
2.翻譯語句的前提是讀懂文章大意,而我們檢驗自己翻譯正誤的方
法,就是將譯文放到文段中去檢驗,看翻譯是否符合語境,合情合理。
誤區(qū)三:誤譯文言虛詞
要注意積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十
八個常用虛詞的多種用法,根據(jù)句意,準確翻譯。
誤區(qū)四:漏譯省略成分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yīng)注意以下兩點:
1.應(yīng)注意樹立較強的語境意識,閱讀時真正做到"詞不離句,句不
離篇"。在翻譯一個句子時,不能偷懶,只滿足于讀單一的那個要求翻
譯的句子,還應(yīng)適當"瞻前顧后"地照顧語境。
2.翻譯出一個句子之后,不要急著做下一題,而要回顧一下自己翻
譯的句子是否通順,看看有沒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語、賓語等。
誤區(qū)五:語言不合規(guī)范
要解決這個問題,考生應(yīng)注意以下兩點:
1.嚴格遵守"對譯"的方法,將單音節(jié)詞語雙音化,有效避免漏譯
文言詞,也就從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夾雜。"對譯”過程中,不采用方言、
俚語、口語化的詞語。
2.檢查有無夾雜在譯文中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方言、俚語、口
語詞等。
誤區(qū)六:不辨感情色彩
考生誤解詞語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為主的思維影響,從
而容易對一些似是而非的詞,想當然地進行判定。考生應(yīng)注意聯(lián)系文言
材料上下文語境,根據(jù)文中的情感進行判斷。
誤區(qū)七:誤譯語法關(guān)系
誤譯語法關(guān)系,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單句語法關(guān)系的誤譯,
一種是對復句語法關(guān)系的誤譯。
1.單句
文言文翻譯題常將文言特殊句式作為考查點..備考時要注意陳述句
(語氣詞"者、也"表判斷,副詞"乃""皆""則"表判斷)、倒裝
句(賓語前置、謂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詞短語后置)、省略句(省略
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被動句(以"于""受……于……",
"見”"見……于……","為""為……所……”為主要標志)等特殊句
式的外在特征;解題時,用相應(yīng)的現(xiàn)代漢語句式對特殊句式進行合理轉(zhuǎn)
換,準確翻譯。
2.復句
考生對復句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的把握,必須以句意為基礎(chǔ),"假設(shè)""因
果“"轉(zhuǎn)圻””條件”等關(guān)系,都是根據(jù)句意自然生成的,不RJ強加或
誤譯。應(yīng)注意檢驗譯文是否強加了關(guān)聯(lián)詞,檢查譯文所加的關(guān)聯(lián)詞在句
意的表達上是否合理。
誤區(qū)八:不懂文言修辭
解答此類試題,一是要積累古文修辭知識,留心古文修辭現(xiàn)象。如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孟子?公孫丑》)"采薪
之憂”是疾病的婉辭。全句譯為:昨天有國君命令來,他正生病,不能
上朝復命。二是結(jié)合語境,把握好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確認修辭現(xiàn)
象,恰當翻譯。
誤區(qū)九:不懂古代文化常識
高考復習中,考生要注意積累古代文化常識..可以在教材復習和傳
記類文章的學習過程中積累與古代官職(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
職或名位。除,拜官授職。擢,提升官職)、地理(江表,長江以南地
區(qū)。關(guān)東,古代指函谷關(guān)以東。朔漠,北方的沙漠)、習俗(天子、太
后、公卿王侯之死稱薨、崩、百歲、干秋、晏駕、山陵崩等;一般人的
死稱亡故、長眠、長逝、過世、謝世、壽終、殞命、捐生、就木、流逝、
老、故、逝、終等)有關(guān)的常識。
涉及文化常識的譯文,可從兩個方面檢查:一是看自己的翻譯是否
合乎古代社會的環(huán)境;二是看譯文是否適合語境,是否合乎情理。
誤區(qū)十:誤譯原句治氣
考生誤譯原句的語氣,一是因為對文意(人物思想、情感)理解不
透徹,二是對句子的語氣不夠重視。
文言文句子的語氣,與現(xiàn)代漢語沒有很大的差別,通常分為陳述語
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嘆語氣等。我們看句子的語氣,要把握好
兩個關(guān)鍵:一是標點符號,如問號,則處理為疑問語氣;二是根據(jù)文意,
在人物對話中,要留意說話人的心理、個性,以及表達目的等。
對點訓練
文言文閱讀[適用于新高考地區(qū)]
尚書令陳蕃上疏薦五處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閡、京兆
韋著、潁川李曇。帝悉以安車、玄^備禮征之,皆不至。稚家貧,常自
耕稼,非其力不食,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屢辟公府,不起。陳蕃為
豫章太守,以禮請署功曾;稚不之免,既謁而退。蕃性方峻,不接賓客,
唯稚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縣之。后舉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稚
雖不應(yīng)諸公之辟,然聞其死喪,輒負笈赴吊。帶于家醺炙雞一只,以一
兩綿絮漬酒中暴干,以裹雞,徑到所赴冢隧外,以水淡綿,使有酒氣,
斗米飯,白茅為藉,以雞置前,酸酒畢,留謁則去,不見喪主。肱與二
弟仲海、季江俱以孝友著聞,常同被而寢,不應(yīng)征聘。肱嘗與弟季江俱
詣郡,夜于道為盜所劫,欲殺之,肱日:"弟年幻,父母所憐,又未聘
娶,愿親身濟弟。"李江已:"兄年德在前,家之珍寶,國之英俊,乞
自受戮,以代兄命。"盜遂兩釋焉,但掠奪衣資而已。既至,郡中見肱
無衣服,怪問其故,肱托以他辭,終不言盜。盜聞而感悔,就精廬求見,
叩頭謝罪,還所略物。肱不受,勞以酒食而遣之。帝既征肱不至及下彭
城使畫工圖其形狀肱臥于幽暗以被韜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風工竟不得見之
閡,安之玄孫也,苦身修節(jié),不應(yīng)辟召。著隱居講授,不修世務(wù)。曇繼
母苦烈,曇奉之逾謹,得四時珍玩,未嘗不先拜而后進,鄉(xiāng)里以為法。
帝又征安陽魏桓,其鄉(xiāng)人勸之行,桓曰:"夫干祿求進,所以行其志也。
今后宮干數(shù),其可損乎?廄馬萬匹,其可減乎?左右權(quán)豪,其可去乎?"
皆對日:“不可。“桓乃慨然嘆曰:"使桓生行死歸,于諸子何有哉!"
遂隱身不出。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卷五十四》)
1.【考點:文言文斷句】下列對文中藍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帝既征肱/不至乃下彭城/使畫工圖其形/狀肱臥于幽暗/以被韜面
言/患眩疾/不欲出風工/竟不得見之
B.帝既征肱不至/乃下彭城/使畫工圖其形狀/肱臥于幽暗/以被韜面
/言患眩疾/不欲出風/工竟不得見之/
C.帝既征肱不至/乃下彭城/使畫工圖其形/狀肱臥于幽暗/以被稻面
/言患眩疾/不欲出風工/竟不得見之/
D.帝既征肱/不至乃下彭城/使畫工圖其形狀/肱臥于幽暗/以被韜面
言/患眩疾/不欲出風/工竟不得見之/
2.【考點: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
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功曹,西漢始置,為郡守、縣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記錄業(yè)績。
B.負笈,背著書箱,形容讀書多,也指游學外地,如"負笈游學"。
C.精廬,精美的房屋,地方官府為體現(xiàn)對人才的重視而準備的房屋。
D.干祿,"干”是指追求,"祿"是指官吏的俸給。文中指追求高
官厚祿。
3.【考點:概括分析文章內(nèi)容】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
一項是()
A.豫章郡太守陳蕃賞識徐稚,曾請徐稚出來擔任功曹,被拒。從不
接見賓客的他,特地為徐稚擺設(shè)一張專用的坐榻。
B.姜肱和姜季江兄弟情深,夜間路遇強盜,強盜要殺他們,兄弟倆
的言行感動了強盜,只被搶劫了衣服和財物。
C.李曇的繼母性格兇暴,可是李曇對她的奉養(yǎng)卻愈發(fā)恭謹,得到四
季的珍貴玩物,總是先行禮,而后送上給繼母。
D.桓帝又征召魏桓,家鄉(xiāng)的人都勸他前往應(yīng)聘。魏桓因為不滿皇帝
的驕奢淫逸,權(quán)貴的貪污腐敗,選擇隱居不出。
★4.【考點: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
現(xiàn)代漢語。
(1)稚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屢
辟公府,不起。
譯文:
(2)桓乃慨然嘆E:"使桓生行死歸,于諸子何有哉!"遂隱身不
出。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考點:對人物進行評價探究】徐稚等五處士身上彰顯了哪些品
質(zhì)?請從文中概括出三點。
文言文閱讀[適用于全國卷地區(qū)]
延陵季子者,吳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季子最小而賢,兄弟
皆愛之。既除喪,將立季子,季子辭日:"曹宣公之卒也諸侯與曹人不
義曹君將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為也以成曹君君子日能守節(jié)矣。君,義嗣
也,誰敢干君?有國,非吾節(jié)也。札雖不才,愿附子臧,以無失節(jié)。”
固立之,充其室而耕,乃舍之。遏日:"今若是連而與季子,季子必不
受,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為君而致諸侯乎季子。"皆曰:"諾。"
故諸兄為君者,皆輕死為勇,飲食必祝日:"天若有吾國,必疾有禍予
身?!惫识粢菜?,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國宜之季子也。
季子使而未還。僚者,長子之庶兄也,自立為吳王。季子使而還,則君
事之。遏之子曰王子光,號日闔閭。不悅?cè)眨骸跋染鶠椴慌c千向與弟
者,凡為季子也,將從先君之命,則國宜之季子也;如不從,我宜當立
者也,僚惡得為君?"于是使專諸刺僚,而致國乎季子。季子曰:"爾
殺吾君,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為亂也;爾殺我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
弟相殺,終身無已也。"去而之延陵。君子以其不受國為義,以其不殺
為仁,是以《春秋》賢季子而尊貴之也。
延陵季子將西聘晉,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
使于晉而反,則徐君死于楚,于是脫劍致之嗣君。從者止之日:"此吳
國之寶,非所以贈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贈之也,先日吾來,徐君
觀吾劍,不言而其色欲之,吾為上國之使,未獻也。雖然,吾心許之矣。
今死而不進,是欺心也,愛劍偽心,廉者不為也。"遂脫劍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無命,孤不敢受劍?!庇谑羌咀右詣炀辜慈?。徐
人嘉而歌之日:"延陵李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節(jié)選自劉向《新序》)
6.【考點:文言文斷句】下列對文中藍字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曹宣公之卒也/諸侯與曹人不義曹君/將立子臧/子臧去之/遂
不為也/以成曹君/君子日能守節(jié)矣
B.曹宣公之卒也/諸侯與曹人不義/曹君將立子臧/子臧去之/遂
不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節(jié)矣
C.曹宣公之卒也/諸侯與曹人不義/曹君將立子臧/子臧去之/遂
不為也/以成曹君君子/日能守節(jié)矣
D.曹宣公之卒也/諸侯與曹人不義曹君/將立子臧/子臧去之/遂
不為也/以成曾君君子/日能守節(jié)矣
7.【考點:掌握文言實詞一詞多義】下列對文中加粗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
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飲食必祝曰"與"巫從旁望空代祝"(《促織》)兩句中的"祝"
字含義相同。
B."必疾有禍予身"與"聲非加疾也"(《勸學》)兩句中的"疾"
字含義相同。
C."去而之延陵"與"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宮賦》)兩句中
的"之"字含義相同。
D.”非所以贈也"與"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兩句中
的"所以"字含義相同,
8.【考點:概括分析文章內(nèi)容】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
一項是()
A.延陵季子是吳國君主的第四位嫡子,為父親守孝期滿之后,長兄
遏讓位給季子,但季子極力推辭并認為長兄遏才是沒有爭議的繼承人。
B.遏、余祭、夷昧三兄弟共同決定王位傳弟不傳子,為的是最終把
王位交給季子,因此他們不愛惜身體,甚至希望蒼天早點降禍給自己。
C.闔閭對僚自立為吳王很不滿,他認為自己和季子才有繼承王位的
資格,因此派專諸刺殺僚后把吳國送給季子,但季子最終沒有接受。
D.選文有兩處對李子的評價,一是對其讓國行為表不肯定,二是對
其掛劍行為表示贊賞。這也是《春秋》認為季子賢德而推崇他的原因。
★9.【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
現(xiàn)代漢語。
(1)固立之,棄其室而耕,乃舍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帶寶劍以過徐君,徐君觀劍,不言而色欲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解析】"圖"是動詞,賓語是“其形狀","其"是"形狀"的
定語,中間不可斷開,排除A、C項。"韜”是動詞,賓語是"面",
結(jié)構(gòu)完整,賓語后斷開,且"言"的賓語是"患眩疾",動賓之間不可
斷開,排除D項。
2.C
【解析】C項,"精廬,精美的房屋......"錯誤,精廬指學舍,讀書
講學之所。
3.D
【解析】D項,"權(quán)貴的貢污腐敗”是尢中生有,文中沒有提到,
由魏桓所言"今后宮干數(shù),其可損乎?廄馬萬匹,其可減乎……",這是
說皇帝的驕奢淫逸。
4.(1)徐稚家境貧窮,經(jīng)常親自耕種,不吃不是自己勞動得來的
食物,謙恭節(jié)(僉,待人禮讓,當?shù)氐娜硕己芘宸钠返?。公府多次?/p>
來征聘,他都沒有答應(yīng)°
(2)魏桓就感慨地長嘆說:“讓我活著前去就聘,死后再被送回,
對你們有什么好處呢!"于是隱居不出。
【解析】關(guān)鍵點:(1)耕稼,耕種;讓,謙讓,禮讓;服,佩服;
辟,征召;"不起"前省略主語"他"。(2)乃,就;生行死歸,活著
前去就聘,死后再被送回;于,對;隱身,隱居。
5.①淡泊名利;②安貧樂道;③重情重義;④以德服人。
【解析】①由"帝悉以安車、玄緘備禮征之,皆不至”可知,桓帝
對這五人都送給用一馬牽拉的安車以及黑色和淺紅色的布帛,禮儀周全
地征聘他們,但他們都不肯應(yīng)聘,由此可以看出他們對名利的淡泊。②
由"稚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苦身修節(jié),不應(yīng)辟召"可知,
徐稚家境貧窮,經(jīng)常親自耕種,不吃不是自己勞動得來的食物,而袁閡
刻苦修養(yǎng)自己的節(jié)操,不接受官府和朝廷的征召,由此可知他們安貧樂
道。③由"稚雖不應(yīng)諸公之辟,然聞其死喪,輒負笈赴吊""肱與二弟
仲海、季江俱以孝友著聞,常同被而寢"可知,徐稚雖然不肯接受諸公
的征聘,但是聽到他們的死訊,一定背著書箱前往吊喪,姜肱和兩個弟
弟姜仲海、姜季江,都以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而著稱,經(jīng)常同蓋一條被
子睡覺,由此可以看出他們都是重情重義的。④由"所居服其德""肱
托以他辭,終不言盜。盜聞而感悔,就精廬求見,叩頭謝罪,還所略物"
可知,他們以德服人。
參考譯文:
尚書令陳蕃向桓帝上書,推薦五位隱居不肯出來做官的士人:豫章
人徐稚、彭城人姜肱、汝南人袁閡、京兆人韋著、潁川人李曇?;傅蹖?/p>
所有的人都送給用一馬牽拉的安車以及黑色和淺紅色的布帛,禮儀周全
地征聘他們,但他們都不肯應(yīng)聘。徐稚家境貧窮,經(jīng)常親自耕種,不吃
不是自己勞動得來的食物,謙恭節(jié)儉,待人禮讓,當?shù)氐娜硕己芘宸?/p>
的品德;公府多次前來征聘,他都沒有答應(yīng)。陳蕃擔任豫章郡太守時,
按照禮節(jié)請求徐稚暫時代理功曹一職;徐稚無法推辭,但在拜見陳蕃后,
即行告退,不肯就職。陳蕃性格方正嚴峻,從不接見賓客,唯獨徐稚來
時,特地為他擺設(shè)一張坐榻,徐稚走后,他就把坐榻懸掛起來。后來,
徐稚又被推舉為"有道"之士,在家中被任命為太原郡太守,他仍不肯
就任。徐稚雖然不肯接受諸公的征聘,但是聽到他們的死訊,一定背著
書箱前往吊喪。他通常是先在家里烤好一只雞,另外將一兩綿絮浸泡在
酒中,再曬干,然后用綿絮包裹烤雞,一直來到死者的墳?zāi)顾淼乐猓?/p>
用水將綿紫泡濕,使酒味溢出,準備一斗米飯,以白茅草為墊,把雞放
在墳?zāi)骨懊妫瑢⒕茷⒃诘厣线M行祭吊后,留下自己的名帖,就離去,不
去見主喪的人。姜肱和兩個弟弟姜仲海、姜李江,都以孝敬父母、友愛
兄弟而著稱,經(jīng)常同蓋一條被子睡覺,他們不肯答應(yīng)官府的征聘。姜肱
曾經(jīng)和他的弟弟姜季江一道前往郡府,夜間在道路上遇到強盜搶劫,要
殺他倆。姜肱對強盜說:"我的弟弟年齡還小,受到父母憐爰,又沒有
定親娶妻,我希望你們把我殺死,保全我弟弟的性命。"然而,姜季江
卻對強盜說:“我的哥哥年齡比我大,品德比我高,是我家的珍寶,國
家的英才,請來殺我,我愿代哥哥一死?!睆姳I便將他倆都釋放了,只
將衣服和財物搶走而已,兄弟二人到了郡府,人們看見姜肱沒有穿衣服,
覺得奇怪,問他是什么緣故,姜肱用其他原因進行推托,最終沒有說出
強盜。強盜聽到這個消息,感到慚愧和后悔,就到姜肱的學舍來拜見他,
叩頭請罪,歸還所搶走的衣物。姜肱不肯接受,用酒飯招待強盜,然后
送走他們?;傅奂热徊荒軐⒔耪髌傅骄┒悸尻?,于是下詔,命彭城地
方官派畫工畫出姜肱的肖像。姜肱躺臥在一間幽暗的房屋里,用被子蒙
住臉,聲稱患了昏眩病,不愿出來受風,畫工終究未能見到他的面目。
袁閡,即袁安的玄孫,刻苦修養(yǎng)自己的節(jié)操,不接受官府和朝廷的征召。
韋著隱居在家,講授經(jīng)書,不肯過問世事。李曇的繼母非常兇暴,可是
李曇對她的奉養(yǎng)卻愈發(fā)恭謹,得到四季的珍貴玩物,從來沒有不先行禮,
而后送上給繼母的,鄉(xiāng)里都將他作為榜樣?;傅塾终髡侔碴柸宋夯?,魏
桓家鄉(xiāng)的人都勸他前往應(yīng)聘,魏桓對他們說:"接受朝廷的俸祿,追求
升遷高級官職,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如今后宮美女數(shù)以千
計、能縮小數(shù)目嗎?御廄駿馬一萬匹,能減少嗎?皇帝左右的權(quán)貴豪門,
能除去嗎?"大家都回答說:"不能。"魏桓就感慨地長嘆說:"讓我
活著前去就聘,死后冉被送回,對你們有什么好處呢!”十是隱居不出。
6.A
【解析】"不義"的賓語是“曹君",因此"不義曹君"中間不斷
開,排除B、C兩項。"成"的賓語是"曹君","君子"作后一句的
主語,因此在“曹君"后面斷,排除D項。
7.B
【解析】A項,兩個"祝"均為"禱告"之意。前句句意:吃飯的
時候必定禱告說。后句句意:巫婆在旁邊望著空中替他們禱告。B項,
"疾",前者意為"趕緊、迅速",后者意為"為疾"。前句句意:一
定趕快加禍給我。后句句意:聲音并非勁疾了。C項,兩個"之"都是
動詞,意為"到".前句句意:季子就離開吳國到延陵。后句句意:無
影無蹤,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D項,兩個"所以"都表示方式方法,
譯為"用來……的"。前句句意:不是用來作贈禮的。后句句意:是用來
傳授道理講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人。
8.D
【解析】D項,"這也是《春秋》認為季子賢德而推崇他的原因"
說法錯誤。"《春秋》認為季子賢德而推崇他的原因"是"君子以其不
受國為義,以其不殺為仁”,且《春秋》評價的只是第一個事跡,不涉
及向徐君贈劍。
9.(1)他們堅持要擁立季子,季子拋棄了他的家產(chǎn)去耕田,他們
才放棄了立季子的想法c
(2)(季子)佩帶寶劍拜訪了徐國國君。徐國國君觀賞季子的寶劍,
嘴上沒說什么但神色中流露出想得到寶劍的意思。
【解析】關(guān)鍵點:(I)固,堅持;室,家產(chǎn);舍,放棄。(2)過,
拜訪;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信貸政策變化對企業(yè)融資的影響分析試題及答案
- 1《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shè)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通勤事故免責協(xié)議
- 公共衛(wèi)生與微生物檢測的職責及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練習問題試題及答案
- 復習計劃制定與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重點突破證券從業(yè)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廉政承諾書范文
- 2025年銀行資格考試的技能訓練計劃試題及答案
- 理財師備考中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試題及答案
- 駕駛員安全管理培訓
- 道路交通運輸生產(chǎn)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典型案例(企業(yè)專題:安全管理人員盡職免責篇)
- 書香致遠閱讀啟智-2025世界讀書日主題班會教案
- 南京鹽水鴨的制作方法培訓
- 202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3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鄭州電力高等??茖W校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國際壓力性損傷-潰瘍預(yù)防和治療臨床指南(2025年版)解讀課件
- 2025-2030中國電子支付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屆重慶一中初三中考模擬考試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攀枝花2025年四川攀枝花市東區(qū)事業(yè)單位春季引才(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保障中小企業(yè)款項支付條例》學習解讀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