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轍之鮒教學設計_第1頁
涸轍之鮒教學設計_第2頁
涸轍之鮒教學設計_第3頁
涸轍之鮒教學設計_第4頁
涸轍之鮒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涸轍之鮒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如"周""貸""比"等,準確理解文意,順暢地翻譯全文。提高學生文言文斷句、朗讀和理解能力,能夠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情節(jié)發(fā)展,準確把握寓言的寓意。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閱讀、小組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升文言文閱讀技巧。引導學生學習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深入體會寓言故事所蘊含的哲理,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魅力,增強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使學生明白在生活中要樂于助人,同時避免在困境中不切實際地幻想他人救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匯,準確理解文意,順暢翻譯課文。理解寓言的寓意,體會其中蘊含的哲理。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透過故事表面,深入挖掘其背后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和人生道理,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體會莊子散文的獨特藝術風格,如巧妙的比喻、辛辣的諷刺、奇幻的想象等,提升文學鑒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讓學生熟悉課文內(nèi)容,感受文言文的韻律美,培養(yǎng)語感,有助于理解文意。2.講授法:系統(tǒng)講解文中的重點字詞、句式和文化常識,幫助學生疏通文意,解決文言文閱讀中的障礙。3.討論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培養(yǎng)合作探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4.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設身處地感受故事中人物的處境和心情,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3分鐘)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曾經(jīng)有一個人,他非??诳剩撬媲爸挥幸豢诰?,井很深,水很少,他想盡辦法也喝不到水。這時候,他看到一只青蛙趴在井邊,他就對青蛙說:"青蛙大哥,你能幫我弄點水喝嗎?"青蛙說:"我這里也沒多少水了,不過你可以去河邊,那里水很多。"這個人很無奈,但是他又實在太渴了,于是他就朝著河邊走去。可是走了很久,他還是沒有走到河邊,最后他實在走不動了,倒在了路上。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稍作停頓,引導學生思考回答)沒錯,當我們身處困境的時候,如果只寄希望于別人給予微小的幫助,而不主動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往往是無法擺脫困境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涸轍之鮒》,就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又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二)背景介紹(3分鐘)《涸轍之鮒》出自《莊子·外物》。莊子生活在戰(zhàn)國時期,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戰(zhàn)亂頻繁,人們生活困苦。莊子主張順應自然,追求精神自由,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極為不滿,常常通過寓言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諷刺和批判社會的種種弊端。了解了這些背景知識,相信大家在學習課文時,能更好地理解莊子創(chuàng)作這則寓言的意圖。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0分鐘)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字音、節(jié)奏和語氣。教師范讀時要讀得準確、流利、有感情,讀出文言文的韻味。2.學生自由朗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初步感受文章內(nèi)容。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讀音錯誤。3.指名朗讀請幾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評價朗讀的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重點評價字音是否準確、節(jié)奏是否恰當、語氣是否符合文意等。通過評價,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朗讀文言文的要求,提高朗讀水平。4.全班齊讀全班同學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整齊、響亮,讀出氣勢,加深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四)疏通文意(20分鐘)1.學生自主翻譯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自主翻譯課文,圈畫出難以理解的字詞和句子。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翻譯情況,及時給予指導。2.小組合作交流將學生分成小組,針對自主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提出小組內(nèi)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3.全班共同探討各小組代表提出問題后,全班同學共同探討解決。教師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文意。重點講解的字詞和句子如下:重點實詞周:周濟、救濟。例如"周顧視車轍中",這里是說仔細看車轍里。貸:借。如"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中的"活"是使動用法,使......活,而"貸"就是"借"的意思,即您可有一點水來救我活命嗎?比:等到。"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這里說等到到達陳縣。在本文中"比期年,君再欲殺臣,臣得脫矣",意思是等到過了一年,您再次想要殺我,我就能逃脫了。重點虛詞之:助詞"的",如"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鮒魚來!子何為者邪";賓語前置的標志,如"何后之有"(此處雖課文未出現(xiàn),但可拓展講解,加深學生對"之"字用法的理解)。于:向,"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即向監(jiān)河侯借糧食。特殊句式我,東海之波臣也:判斷句,"......也"表判斷,意思是我是東海的水官。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固定句式,"豈......哉",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嗎",即您難道有一點水來救我活命嗎?何后之有: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有何后",意思是有什么晚的呢。4.學生再次翻譯全文在理解重點字詞和句子的基礎上,學生再次翻譯全文,確保翻譯準確、通順。教師抽查幾位同學的翻譯情況,進行點評和總結。

(五)文本分析(15分鐘)1.分析人物形象莊子: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莊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從莊子的語言、行為等方面進行分析)莊子在向監(jiān)河侯借糧時,言辭巧妙,用涸轍之鮒的故事來比喻自己的困境,既表達了自己的需求,又對監(jiān)河侯的吝嗇進行了委婉的諷刺,可見他是一個聰明機智、善于言辭的人。同時,他身處困境卻不卑不亢,敢于向監(jiān)河侯提出自己的要求,也體現(xiàn)了他的自尊和果敢。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又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讓學生思考并回答)監(jiān)河侯答應借錢卻又以等收租為由拖延,可見他是一個虛偽、吝嗇、不講信用的人。他表面上答應幫助莊子,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誠意,只是敷衍了事。2.梳理故事情節(jié)請同學們按照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梳理一下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學生思考后回答)起因:莊子家貧,前往監(jiān)河侯處借糧。經(jīng)過:監(jiān)河侯答應等收租后借糧給莊子,莊子用涸轍之鮒的故事諷刺監(jiān)河侯。結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思考的空間。3.探討寓意這則寓言故事蘊含著怎樣的寓意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然后派代表發(fā)言。(小組討論后,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學生可能會從不同角度得出寓意,如:當別人處于困境時,我們要真誠地給予幫助,而不是只說空話,不付諸行動。在困境中,不能只寄希望于他人的救助,要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諷刺了那些虛偽、吝嗇、不講信用的人。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總結和補充,明確寓意:這則寓言通過講述莊子向監(jiān)河侯借糧,監(jiān)河侯卻虛偽推托的故事,諷刺了那些不切實際、只說空話而不辦實事的人,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別人處于困境時,應及時伸出援手,給予真誠的幫助,而不是敷衍拖延。

(六)拓展延伸(7分鐘)1.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涸轍之鮒"的現(xiàn)象呢?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舉例說一說。(學生思考后回答)比如,有的同學在考試前向其他同學借筆記,答應得好好的,但是之后卻忘記歸還或者找各種借口不還。還有,在一些公益活動中,有些人只是口頭表示支持,卻不實際參與,沒有真正為公益事業(yè)做出貢獻。2.對比閱讀為了讓大家更深刻地理解這則寓言的寓意,我們再來對比閱讀一則類似的故事。(展示《嗟來之食》的故事,讓學生閱讀后與《涸轍之鮒》進行比較)《嗟來之食》: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請同學們思考:這兩則故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它們所傳達的道理又有哪些聯(lián)系和區(qū)別呢?(學生討論后回答)相同點:都與救助他人以及被救助者的態(tài)度有關。不同點:《涸轍之鮒》主要強調(diào)救助者的虛偽和吝嗇,以及被救助者對不切實際承諾的不滿;《嗟來之食》則側重于被救助者的尊嚴和骨氣,即使饑餓也不接受帶有侮辱性的施舍。聯(lián)系:都在告訴我們在幫助他人和接受幫助時應遵循的原則,要真誠、尊重他人。區(qū)別:側重點不同,一個從救助者角度,一個從被救助者角度。通過對比閱讀,拓寬學生的視野,加深對不同故事寓意的理解。

(七)課堂小結(3分鐘)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涸轍之鮒》這則寓言故事。通過學習,我們不僅積累了文言詞匯,理解了文意,還深入探討了故事的寓意。希望大家能從這則寓言中汲取智慧,明白在生活中要樂于助人,同時也要避免成為像監(jiān)河侯那樣虛偽、吝嗇的人。當我們遇到困境時,要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依賴他人。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希望同學們能繼續(xù)保持對文言文學習的熱情,不斷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八)布置作業(yè)(2分鐘)1.背誦并默寫課文。2.以"從《涸轍之鮒》說起"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后感,要求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寓言寓意的理解。

五、教學反思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在文言詞匯積累、文意理解和寓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