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廣東教育版教案_第1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廣東教育版教案_第2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廣東教育版教案_第3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廣東教育版教案_第4頁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廣東教育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廣東教育版教案

第一單元植物在觀園

1、白蘭和銀杏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初步認識白蘭和銀杏各組成部分的特征。

2了解白蘭和銀杏具有許多相同的特征。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植物世界是多姿多彩、多種多樣的;

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完成科學探究。

【教學重點】:

1、能用具體現(xiàn)象與事物的觀察比較中,提出可探究的問題。

2、學習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喬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學習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喬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學準備】:植物、圖片和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四位主題人物在學校陽臺上看到白蘭和銀杏的樹冠頂部。那么它

們的樹干是否一樣呢?

二、活動一:觀察白蘭和銀杏的莖

1、在觀察前制訂詳細的觀察計劃

2、觀察和比較兩者的莖有什么特點

3、小組討論、交流和整理發(fā)現(xiàn)

4、生匯報,師評價

5、歸納它們的共同特征

6、引導總結喬木的概念

三、活動二:辨識白蘭和銀杏

1、找出白蘭和銀杏的各個器官

2、分步進行細致觀察,把各器官的形態(tài)特點和細節(jié)描述用文

字、數(shù)據(jù)和簡圖記錄下來

3、觀察和比較兩種植物的外形特點

4、描述它們莖和葉之間的差異

5、討論辨識白蘭和銀杏的方法

6、生匯報,師評價

板書設計:

1白蘭和銀杏

白蘭銀杏

共同之處:植株高大,有明顯且堅硬的主干(喬木)

樹皮灰色灰褐色

葉子橢圓形扇形

教學反思:

四年級的學生雖然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植物的特點,但是語言缺

乏科學性,這需要老師在平時的上課多講解、多指導,從小培養(yǎng)。

2

2、月季和茉莉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初步認識月季和茉莉各組成部分的形態(tài)特征。

2、初步認識灌木的特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用認真細致、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進行探究學習。

【教學重點】:

1、能使用科學詞匯、圖示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

2、用比較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找出灌木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用比較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找出灌木具有的

共同特征。

【教學準備】:植物、圖片和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小區(qū)的綠道邊,園丁正在修剪茉莉和月季,小朋友發(fā)現(xiàn)它們的枝

條好密,好像沒有主干。那么它們有沒有主干呢?

二、活動一:它們有主干嗎?

1、在觀察前制訂詳細的觀察計劃

2、觀察和比較兩者的莖有什么特點

3、小組討論、交流和整理發(fā)現(xiàn)

4、生匯報,師評價

5、歸納它們的共同特征

6、引導總結灌木的概念

三、認識月季和茉莉

1、觀察和比較兩種植物的外形特點

2、描述它們莖、葉、花之間的差異

3、討論辨識白蘭和銀杏的方法

4、生匯報,師評價

板書設計:

2月季和茉莉

月季茉莉

莖的共同特點:矮小,且分支眾多,較難找到明顯的主干(灌木)

莖小枝粗壯,圓柱形,有短粗的刺小枝圓柱形,有柔毛

葉奇數(shù)羽狀復葉,寬卵形葉對生,單葉,圓形、

卵狀橢圓形

花四季開花,花朵較大花朵較小

教學反思:

學生由于在上節(jié)課在觀察白蘭和銀杏的過程中,己經(jīng)掌握了一定

的觀察方法,所以,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的描述漸漸科學化、系統(tǒng)化。

3、醉漿草和狗尾草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初步認識醉漿草和狗尾草各組成部分的特征。

2、初步認識草本植物的特征。

4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通過觀察、思考和探究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

展的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1、能從具體現(xiàn)象與事物的觀察比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

題。

2、用比較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找出草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用比較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找出草本植物的

共同特征。

【教學準備】:植物、圖片和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花壇里面生長著狗尾草和醉漿草,兩位小朋友被狗尾草狗尾狀的

花穗所吸引,但是哪一種才是狗尾草的葉子呢?

二、活動一:認識醉漿草和狗尾草

1、觀察并比較書中的插畫,了解它們的外形特點

2、描述兩者的莖和葉有什么特點

3、小組討論、交流和整理發(fā)現(xiàn)

4、生匯報,師評價

5、歸納它們的共同特征

三、活動二:尋覓身邊的小草

1、觀察書中的插畫

2、尋找校園內(nèi)的草本植物

板書設計:

3醉漿草和狗尾草

醉漿草狗尾草

共同特點植株比較低矮,莖葉都比較柔軟

區(qū)別葉互生,掌狀復葉,倒心形扁平,長三角狀狹

披針形

花傘形花序圓錐花序

教學反思:

在觀察身功的小草的時候,學生可對植物進行分類,在分類之前

應制定觀察計劃和做好分類準備:如何進行觀察記錄?能否用簡圖來

描述和記錄植株的整體形狀?等等。

4、葡萄和爬墻虎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初步認識葡萄和爬墻虎的各組成部分的特征。

2、初步認識藤本植物的特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樂于與人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動,貢獻自己

的想法。

【教學重點】:

1、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shù)墓ぞ咚鸭畔ⅰ?/p>

4、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找出藤本植物具有的

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找出藤本植

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學準備】:植物、圖片和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圍墻上爬滿了爬墻虎,在靠近圍墻的小路上架著葡萄架,長滿了

葡萄藤。那么這些葡萄藤怎么爬在墻上?它們不是葡萄藤吧?

二、活動一:觀察葡萄和爬墻虎

1、在觀察前制訂詳細的觀察計劃

2、觀察和比較兩者的莖和葉有什么差異以及它們攀緣方式的

差異

3、小組討論、交流和整理發(fā)現(xiàn)

4、生匯報,師評價

5、歸納它們的共同特征

三、活動二:校園里的“藤”

1、觀察書中的插畫

2、在校園和社區(qū)各處尋找類似的植物

3、做觀察記錄

板書設計:

4葡萄和爬山虎

葡萄爬山虎

攀緣方式通過卷須攀附在其他物體上生長通過卷須吸附在物

體上生長

共同特點都長著細長的藤,不能直立生長,借助吸盤、吸附根、卷

須、蔓條及莖木身纏繞或攀附在其他物體上生長

教學反思:

部分學生的觀察記錄依然有點雜論,條理性不強,這需要教帥多

多指導和訓練。

5、睡蓮和荷花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初步認識睡蓮和荷花的各組成部分的特征。

2、認識水生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形態(tài)特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環(huán)境與植物的密切關系,意識到保護環(huán)

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在教師的引導下制訂探究計劃。

2、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找出水生植物具有的

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找出水生植

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學準備】:植物、圖片和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8

四位小朋友在池塘邊觀賞睡蓮和荷花。睡蓮和荷花都生長在水里,

還有哪些植物也在水里生長呢?它們具有哪些特點?

二、活動一:尋找水生植物

1、認識水生植物

2、觀察并描述水生植物的特點

3、對比水生植物,找出它們在水中的生長方式的不同

4、交流并匯報

5、點評

三、活動二:如何適應水生環(huán)境

1、繼續(xù)觀察睡蓮和荷花的植株

2、比較莖、葉和根的形態(tài)

3、找出兩者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形態(tài)特點

板書設計:

5睡蓮和荷花

睡蓮荷花

適應水生環(huán)境的特點:有特殊的通氣組織;葉面積通常比較大,

有較豐富的葉脈組織

教學反思:

單靠圖片并不能很好地對植物進行觀察和比較,為了達到教學的

良好效果,教師可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采用本地常見或校園栽種的

水生植物進行教學。

9

6、校園里的植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初步認識校園里常見的植物。

2、了解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許多不同的

特征,同一種植物也存在不同的差異。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保持好奇心,體會解決問題的樂趣;產(chǎn)生觀察

植物和探索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能運用感官和選擇恰當?shù)墓ぞ咚鸭畔ⅰ?/p>

2、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認識植物特征。

【教學難點】: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植物進行比較,認識植物特

征。

【教學準備】:植物和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在校道邊上栽種著各種各樣的植物,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它

們各自有哪些特征?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它們嗎?

二、活動一:認識校園里的植物

1、觀察、比較生物園植物上的標識牌,初步認識校園里植物的名

稱以及分布特點。

2、繼續(xù)觀察并描述植物的名稱、形態(tài)特點和生長環(huán)境。

10

3、在觀察的過程中使用關鍵詞記錄并交流。

三、活動二:給校園里的植物分類

1、學生整理活動一所任女士的植物,把分類的范圍確定下來,并

對植物進行編號,乜可以制作成簡單的植物卡紙,方便后期的分類操

作。

2、梳理選定植物的信息(如形態(tài)特征等),并按之前的編號整理

和記錄,使活動有序進行。

3、通過比較植物之間的相似性,把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植物歸類,

師幫助學生找出作為分類標準的特征。

板書設計:

6、校園里的植物-

植物:名稱形態(tài)特點生長環(huán)境

觀察記錄

植物類別植物名稱植物特點

教學反思:

對于把觀察到的植物信息記錄下來,部分學生并未能很好地完成

此項任務,教師應從觀察的目標、方法和記錄要點等方面對學生給予

相應的指導。在學生分類的過程中,還可鼓勵學生不只是選擇一個特

征作為分類標準,可選擇另一個特征作為分類標準進行再次分類,學

會科學的分類方法。

U

7、網(wǎng)上學習:有趣的植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地球上生活著不同種類的植物。

2、了解不同地區(qū)生活著各具特色的植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交流研究成果的興趣和習

慣,并體驗與人分享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

1、學會使用不同的觀察和記錄方法進行觀察和研究。

2、能通過多種渠道查閱搜集植物資料。

【教學難點】:學會使用不同的觀察和記錄方法進行觀察和研究;

能通過多種渠道查閱搜集植物資料。

【教學準備】:植物、圖片和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花店里栽種著各種各樣有趣的植物,有“肉肉”的蘆薈,有長著

小刺的仙人掌,還有形態(tài)各異的豬籠草。正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擁

有了這生機勃勃的世界。

二、學習主題

1、明確研究的主題

2、小組成員分工合作

3、通過實地觀察,利用文字、照片等方式記錄相關主題的植物

12

的外形特點以及有趣的現(xiàn)象

4、通過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等途徑搜集相關資料

5、詳細分析和介紹該主題的植物或其有趣的現(xiàn)象

6、整理資料

7、指導學生上傳資料

8、學生利用電子演示文檔、照片、視頻等,與同學們分享

板書設計:

7網(wǎng)上學習:植物有趣的植物

1.確定主題

2.制定方案

3.分工合理

4.認真執(zhí)行

教學反思:

由于網(wǎng)絡課堂在課外展開,為了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做好反饋

工作,教師要及時關注、了解各小組學生照片上傳的進展情況。這樣,

教師一方面可以適時地鼓勵進度良好的小組,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學

生在網(wǎng)絡課堂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指導。

第一單元動物的需求

8、動物需要空氣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⑴知道動物都需要呼吸。

13

⑵知道常見脊椎動物的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⑶了解常見脊椎動物的呼吸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過程與方法:

1、觀察鯉魚[或金魚、鯽魚)的呼吸現(xiàn)象.了解魚在水中怎樣

呼吸

2、觀察和了解更多的動物的呼吸現(xiàn)象,認識它們的呼吸器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科學探究中能以事實為依據(jù);體驗合作學習,

愿意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

1、能對觀察到的現(xiàn)象進行合理的、有證據(jù)的推斷。

1、學會用科學詞匯、圖示的方法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進行整理和

分析

【教學難點】:學會用科學詞匯、圖示的方法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進

行整理和分析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客廳里,幾位小朋友圍在金魚缸前。兒條金魚在魚缸里游動,魚

嘴一張一合,吐著泡泡。琪琪說道:“瞧,金魚的嘴總是一張一合的!”

波波覺得,金魚好像是在喝水。金魚是在喝水嗎?他們是在呼吸嗎?

二、活動一:魚在水中怎樣呼吸

1、閱讀書中的文字,了解所有動物都會呼吸

it

2、思考:魚是怎樣呼吸的?

3、觀察水中的魚,了解魚在水中呼吸的特點

4、討論交流

5、匯報

6、進一步觀察魚鰥的結構,清楚了解鰥的特點

7、討論交流

8、匯報

9、小結

三、活動二:其他動物怎樣呼吸

1、播放視頻

2、觀察這些動物的呼吸特點

3、了解空氣通過什么途徑進入肺中

4、討論交流

5、匯報

6、小結

板書設計:

8動物需要空氣

脊椎動物的呼吸方式大體一致

空氣進入肺中的途徑:空氣“鼻腔氣管了肺

教學反思: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學生認識魚鰥的結構很容易,再配合視頻,

拓展學生對其他動物的呼吸器官,加深學生對動物呼吸的認識。

15

9、動物需要水分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觀察狗、兔等常見動物,了解動物必須喝水的事實

2、通過觀察身邊的動物,以及查閱資料,認識水分對動物生

存的意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通過觀察自

然界的動物,培養(yǎng)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從具體現(xiàn)象中提出可探究的問題

2、能運用觀察、查閱資料等方法,認識動物獲取水分的方式

【教學難點】:能從具體現(xiàn)象中提出可探究的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幾位小朋友帶著小狗在草地上玩耍。妍妍從狗籠中取出了一瓶水,

問波波:“你是要給小狗喂水嗎?”觀察常見的動物是否需要喝水。

二、活動一:它們也要喝水嗎

1、播放各種動物喝水的觀察視頻

2、交流它們是否需要喝水

3、匯報

二、活動二:它們需要水分

16

1、播放視頻和展示圖片

2、交流討論各種動物對水分的需求

3、歸納

4、思考:水是通過動物的消化系統(tǒng)被吸收到體內(nèi)的嗎?

5、討論交流

6、匯報

板書設計:

9動物需要水分

動物攝入水分的方式不同

動物需要水分維持生存

教學反思:

在上一節(jié)課(《動物怎樣消化食物》)里,在介紹食物在動物消化

道中的變化時,已經(jīng)涉及了水分的吸收的問題。在討論水是不是通過

動物的消化系統(tǒng)被吸收到體內(nèi)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水分

跟其他食物一樣,也是從口腔進入到消化道中的。但因為水足小分了

的物質,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動物所吸收。在消化道中,水分主要是在

小腸和大腸中被動物體所吸收。

10、動物需要食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了解動物通過各種方式攝取事物以滿足自身需要。

2、知道動物能從食物中獲得營養(yǎng)物質。

17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思路完成科學探究。

【教學重點】:

1、能基于已有經(jīng)驗和所學知識作出假設。

2、通過觀察、查閱資料、調(diào)查等方式搜集信息。

【教學難點】:r解動物通過各種方式攝取事物以滿足自身需要。

【教學準備】:植物、圖片和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池塘里,幾只鴨子在水里游,其中一只鴨子尾朝上,腦袋和上半

身都鉆進了水里。這些鴨子在干什么?為什么鴨子的腦袋要鉆進水

里?

二、活動一:動物的攝食

1、出示兔子、小貓和鳥覓食的圖片

2、討論和交流這些是什么動物?它們在做什么?

3、匯報

4、小結:攝食的概念

5、觀察身邊的動物,了解它們通過什么方式攝取食物

6、分組交流并完成觀察記錄

7、匯報

8、播放動物覓食的視頻

9、完善小組的活動報告

10、匯報

18

11、小結

四、活動二:動物為什么要吃東西

1、思考為什么動物需要食物?食物可以提供什么給動物?

2、搜集、分析資料

3、小組交流并填寫討論記錄

4、展示討論結果

5、播放不同的動物覓食獲得營養(yǎng)的視頻

6、思考:這些營養(yǎng)物質對動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

7、查閱資料

8、小組交流并填寫討論記錄

9、展示討論結果

10>點評

11、小結

板書設計:

10動物需要食物

攝取食物的方式從食物中獲得營養(yǎng)物質

1.對事物的需求不蛋m質、脂肪、糖類、

同,它們攝取、維生素、無機鹽、水分

捕捉食物的手段

也各不相同

19

教學反思:

因為自身的體驗和經(jīng)驗,學生大都清楚食物對動物生存的重要意

義。但是,他們不一定清楚了解食物里究竟有什么營養(yǎng)物質,以及這

些營養(yǎng)物質對動物的生長、運動、維持體溫等生理活動的作用。本活

動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通過搜集、分析資料,了解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

分,知道這些營養(yǎng)成分對動物生長發(fā)育的意義。

11、動物的行為

課動物的行為單元二學科科學年四

題級

科學知識:

1.了解常見動物通過什么方式獲取食物。

2.了解動物需要通過身體的移動或身體部位的活動滿足生存的需要。

學科學探究:

1.用比較的方法觀察動物的運動器官和運動方式。

標2.用科學的方法對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關注周圍的動物,產(chǎn)生觀察動物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2.感受動物世界的多姿多彩,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

了解常見動物通過什么方式獲取食物,用比較的方法觀察動物的運

動器官和運動方式。

用科學的方法對信息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了解動物需要通過身體

的移動或身體部位的活動滿足生存的需耍。

教學過程

20

教學環(huán)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節(jié)

導入新引導學生進入小情房角色同學甲:那只鴨子把設置角色扮

課扮演。頭伸進水里去干嗎演,調(diào)動學生

提問:他們說的科學嗎?了?的積極性,讓

和學生互動同學乙:可能到水里學生盡快引

追問:其他動物獲取食物有去找吃的了吧!入新知識的

什么有特點的行為呢?學生七嘴八舌,發(fā)表學習中

自己的觀點

講授新活動1:動物怎樣獲取食物1.說一說,自己身邊

課1.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的動物是怎樣獲取食

存著種類繁多的動物。各種物的

動物對食物的需求不同,攝

取食物的方式也不同。明確學生調(diào)

引導學生分析身邊的動物2.按照要求開展調(diào)杳的要求,需

的攝食方式C查:要達成的學

2.引導學生進行調(diào)查,明確(1)你身邊的動物名習目標,讓學

要求。稱生方向明確,

(1)請小組內(nèi)的小伙伴分(2)你身邊的動物都使學習更有

好工,做好記錄。喜歡吃什么?效

(2)注意要全員參與奧,(3)這些動物獲取食

每個人必須說出一種到兩物的方式是什么?

21

種動物。(4)填寫記錄表

3.動物的食性多種多樣,因

3.觀察和收集資料,

此其攝食的手段也各不相

了解它們的獲取食物

同,各種動物都具有自己特課堂是師生

的方法。

有的攝食方式及攝食器官?;拥膱鏊?/p>

(1)家兔有門齒和犬

引導學生探討下列兒種動教師及時將

齒,適于消化食物。

物的攝食,并展示交流:學生的疑惑

(2)家貓一般捕食老

解決,鼓勵學

鼠,胡須能夠幫助貓

生積極思考

咪偵測到獵物的運動

提示:戴勝用爪子刨開土的同時,要給

情況,鋒利的爪子很

后,用尖尖的喙捉蟲子吃。與學生足夠

準的抓住獵物。

蝴蝶用管狀的嘴吸食花蜜的信息

為食物。

(3)老虎和豹子都有

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動物

鋒利的犬牙和尖爪

的捕食:

海葵捕食有觸手幫忙

活動2:觀察動物的行為

1.動物都會通過身體的移1.想一想,說一說

圖像引導,形

動或身體部位的活動來尋

象生動,易于

22

找食物,捕食者以各種手段孩子們理解

捕捉食物,而被捕食者也有

各種辦法保護自身。

出示圖片,通過圖片進一步2.合「二交流:小組合

引導血學生感受捕食與被作交流,做好記錄。

捕食者的行為的不同。開展合作學

2.引導學生合作探討:動物習,集思廣

有哪些行為來維持自身的3.說一說,總結交流益,讓學生在

生存和種族的延續(xù)?(1)長頸鹿長長的頸“說「中獲得

提示:動物的行為可以總結能讓長頸鹿吃到高處新知

為:尋找食物、逃避敵害、的樹葉,從而繁衍下

繁衍后代等來。

3.引導學生交流討論:獵豹流線型的體型,

(1)展示長頸鹿和豹子的閃電般的速度,鋒利

行為的牙齒都是獵豹捕食

■■.>1的幫手。

(2)章魚和烏賊在危針對學生的

總結:從以上可以看出動物險情況下施放墨汁是課堂反應要

有捕食的行為。為了保護自己。及時鼓勵和

(2)展示章魚和壁虎的行壁虎但如果遇到危險及時的補充,

為就會斷尾,是一種自讓學生知識

衛(wèi)的學習更完

23

整,更透徹

總結:壁虎在正常生活時不

(3)丹頂鶴求偶時就

會斷尾,,斷尾一種應對危

好像在跳舞。

險的本能反映。

雌猴哺育后代,照顧

這種行為就是動物的逃避

幼小的獅猴,繁衍后

敵害的行為。

代。

(3)展示丹頂鶴和掰猴的

⑷長臂猿長長的臂

行為

膀有助于它在樹間靈

活跳躍,尋找食物。讓學生在分

析各內(nèi)容后

(4)展示圖片,請同學們

及時的總結

結合生活觀察長臂猿的行

5.讀一讀,記一記記憶

5,總結:動物都會通過身體

的移動或身體部位的活動

來尋找食物,逃避敵害或者

1.觀察交流:

繁殖后代,從而維持自身的

讓學生體驗

生存和種族的延續(xù)。

合作學習的

24

活動3:動物的運動2.合作交流:這些動快樂,互補互

1.動物所進行的活動大都物運動的方式有什么聽的方式讓

是通過運動器官來完成的。不同?學生體驗自

不同動物的運動器官不同,我解決問題

它們的運動方式也不同。的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下面圖片中

的動物,看看他們的運動方

式有什么不同?3.展示交流:

2.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內(nèi)探(1)飛行:四肢不接

討:觸地面,身體完全在

溫馨提示:這些動物運動的空中,靠翅膀的煽動

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帶動身體前行。

注意描述的關鍵詞:動物名(2)游動:置身水中,規(guī)范學生的

稱運動器官運動方靠劃水而推動身體前用語,讓知識

式運動特點行。的學習更科

3,引導學生展示交流:金魚靠魚鰭的擺動和學

(1)展示圖片一:向后劃水而向前運

動。

(3)在陸地上生活的

(2)展示圖片二:多數(shù)動物主要依靠附

肢的活動,使身體在

地面上爬行,行走、

25

(3)展示圖片三:奔跑、跳躍等。

4.說一說

有的有翅膀,能在天

4.歸納總結:空飛翔;

不同動物的運動器官不同,有的有鰭或蹊,能在

它們的運動方式也不同。水里或水面游動;

有的有足,能在地上

行走,跳躍,奔跑;

當堂檢1.動物的食性多種多樣,因認真完成,當堂達標

、H山

伙此其

攝食的手段也各不相同,

各種動物都具有自己特有

的攝食方式和攝食器官O

2.動物都會通過身體移動

或身體

部位的活動來尋找食

物,

逃避敵害或者繁衍后

代,從而維持自身的生存

和種族的延續(xù)。

3.不同動物的運動器官不

26

同,它們的運動方式也不

同0

課堂小這一節(jié)我們學習了……

結1.通過觀察和搜集資料我

們發(fā)現(xiàn)了不同動物攝取食

物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有

的利用爪子,有的利用尖銳

的牙齒等。

2.通過搜集資料和討論我

們知道了動物的尋找食物、

逃避敵害、繁衍后代等行為

都是為了自身生存和種族

的延續(xù)。

3.通過觀察卻討論我們知

道了不同的動物運動器官

不問,運動方式也是不問

的。

27

板書

「活動1:動物一鯨利的爪子

怎樣獲取食物L較多的觸事

動物的行為-活動2:觀泉一號擾食物[

動物的行為.遺遞敬不

一紫衍后代

L活動3:動物

一陸地——足

的運動?空中一想膀

-水盟一)■

12、動物的巢穴

一、教材分析

《動物的巢穴》是《科學》四年級下冊“動物的需求”單元的第五

課。本課從引導學生觀察各種各樣的鳥巢開始,繼而觀察和了解更多動物

的巢穴,逐步認識動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棲息地,棲息地能滿足生物的基

本需要,如空氣、水、溫度和食物等。本課由兩個活動組成。第一個活動

是“各種各樣的鳥巢”,從身邊常見的鳥類開始,觀察各種各樣的鳥巢,

了解其形狀、構造、材料等特征;第二個活動是“動物的巢穴在哪里",比

較動物巢穴的特點與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知道動物營造巢穴作為它們

休息或繁殖的庇護所。

二、學情分析

通過對動物不同的行為進行觀察和分析,學生能了解動物需要通

過身體的移動或身體部位的活動來滿足生存需要,包括攝食、躲避敵害

和繁殖后代等。通過分析,學生還知道動物適應季節(jié)變化的方式,了解

28

這些變化對維持動物生存的作用。但是,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告訴他們,動

物除了運動以外,動物還需要休息。那么,動物是如何尋找合適的地點

進行棲息,這些提供棲息的巢穴是利用哪些材料進行建造呢?對于動物

的巢穴,大多數(shù)學生缺少有針對性的、系統(tǒng)的觀察,他們不一定清楚動物

巢穴的形狀、構造和材料等特征,以及匕們與生活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

三、教學目標

1.觀察各種動物的巢穴,了解其形狀、構造、材料等特征。

2.了解動物巢穴的特點與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

3.能列舉動物依賴植物筑巢或作為庇護所的實例。

4.樂于主動提出科學問題,并設法通過探究獲得結論。

5.主動與人合作,分享他人的發(fā)現(xiàn),體驗合作的快樂。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仔細觀察各種動物的巢穴,了解其形狀、構造、材料

等特征。教學難點:比較動物巢穴的特點與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聯(lián)系,

列舉動物依賴植物筑巢或作為庇護所的實例。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鳥巢的圖片或視頻資料、動物巢穴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鳥巢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動物巢穴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29

六、教學過程

(一)任務驅動

情境:在野外,彬彬和琪琪見到一棵樹上掛著很多像葫蘆一樣的鳥

巢,在其中一個鳥巢上還鉆出來一只鳥。

問題:這棵樹上怎么吊著這么多葫蘆?

交流: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或已有的知識進行回答。

問題:鳥巢常常筑在十分隱蔽的地方,有的還加以偽裝。你們在野

外發(fā)現(xiàn)過鳥巢嗎?有沒有認真觀察過鳥巢?

交流: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進行觀點的介紹與分享。

(二)活動探究

1.活動1各和各樣的鳥巢

講述:鳥類是常見的動物,絕大多數(shù)的鳥類都會編織或搭建巢穴,

作為它們休息或繁殖的庇護所。

交流: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進行介

紹與分享。問題:怎樣科學地觀察鳥巢?

活動:學生分小組圍繞主題進行討論,并作記錄。

匯報:學生代表進行匯報與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不斷地對

學生的回答進行整理,形成一個完整的探究任務。

出示:教科書的事例或師生提前搜集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任務:觀察鳥巢,了解不同鳥巢的材料、結構、位置等

有哪些特點?;顒樱悍中〗M進行觀察或閱讀,并將有效

信息進行記錄和整理。

交流:小組代表用科學的語言對觀察到的信息進行描述;若不完整,

教師可做適當引導和補充。整理:不同鳥的巢穴外形有很大的區(qū)別,

鳥巢的材料、形狀、位置也有明顯的區(qū)別。

鳥巢發(fā)現(xiàn)位置鳥巢外形建巢材

喜鵲高大的樹底部是圓形由許多小樹枝組成

家燕屋檐下碗狀泥、枯草莖、草根,并

以唾

液混合而成

大擬啄木大樹的樹鑿于樹干內(nèi),木材

鳥干圓形或橢圓

鳳頭鵬腐長有蘆葦浮于水面水生植物的葉或莖

水上,

草的湖泊圓臺狀

織雀吊于樹木長梨形細草、粗草、苔辭或葉

Hy柄等

枝梢上

小結:鳥類能利用常見的材料,依賴植物筑巢或作為庇護所。

31

2.活動2動物的巢穴在哪里

問題:除了鳥類,其他動物是否也需要建筑巢穴?

交流: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進行介紹與分享。

引導:教師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引導,指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設II探究

任務。出示:教科書中的示例或師生提前搜集的圖片或文字資

料。

任務:查找資料,選擇幾種自己感興趣的動物進行研究,了解它們

通常在什么地方營造巢穴,以及這些巢穴有什么特點。

引導:觀察不同動物的巢穴,了解這些巢穴的材料、結構、位置等

有哪些特點。

活動:分小組進行閱讀,并將有效信息進行記錄和整理。

提示:教科書提供了幾組有代表性的動物及其巢穴的照片,幫助學

生利用這些資源完成本項科學任務。

交流:小組代表用科學的語言對觀察的信息進行描述;若不完整,

教師可做適當引導和補充。

小結:動物們常會在棲息地尋找合適的地方來營造巢穴,例如山洞、

樹洞等;或者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如樹枝、樹葉、雜草、土塊等來

搭建巢穴。

討論:動物的巢穴有什么作用?巢穴與動物的生存有

什么關系?活動:學生分小組圍繞主題進行討論,并

作記錄。

32

交流:學生將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

引導。

小結:動物筑巢是為了養(yǎng)育幼患、對抗惡劣的環(huán)境和天敵。雖然動

物的巢穴各式各樣,但用途大多相同,都有躲避敵害、睡覺休息、繁殖

后代、御寒取暖等作用。

實踐:在課后,與父母一起,在校園或公園里仔細觀察,看看能否

找到一些鳥巢,并進行觀察。

七、板書設計

13、專題探究:幫鳥兒建個家

一、教材分析

《專題探究:幫鳥兒建個家》是《科學》四年級下冊“動物的需求”

單元的最后一課。本課是一節(jié)專題探究課,以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作為本課

的呈現(xiàn)方式。通過設計探究性實驗,研究身邊各種鳥的生活習性,從而

33

設計能讓鳥棲息的人工鳥巢,逐步樹立珍愛生命、保護身邊動植物的

意識,感受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二、學情分析

在之前幾課的學習中,學生通過他們熟悉的身邊動物觀察和認識了

動物如何適應環(huán)境,如何通過獲取植物或其他動物的營養(yǎng)物質來維持生

存,初步理解了動植物之間、動植物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

還通過觀察各種各樣的鳥巢,認識到動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棲息地,棲

息地能滿足生物的基本需要,如空氣、水、溫度和食物等。有了這些基

礎,學生觀察到校園里的鳥,可能會思考如何利用在觀察自然現(xiàn)象時所

收獲的知識,為校園的鳥類建造鳥巢,使其能在校園里繁殖、生活。

三、教學目標

1.知道生活習性不同的鳥,它們建造的鳥巢形狀等特征也不同。

2.能根據(jù)鳥類的食性、環(huán)境特點等因素為鳥兒設計人工鳥巢。

3.能基于已有經(jīng)驗和所學知識,對影響人工鳥巢吸引鳥兒來居

住、繁殖的因素作出假設,并搜集證據(jù)進行探究。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根據(jù)鳥類的食性、環(huán)境特點等因素為鳥兒設計人工鳥

巢。

教學難點:根據(jù)調(diào)查,利用有利的條件進行設計與制作,并能根據(jù)

測試情況對制作方案進行反思、調(diào)整和完善。

34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木板、鐵釘、錘子、鋼絲鉗、彩筆、硬紙卡、多媒

體教學儀器、實物投影、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木板、鐵釘、錘子、鋼絲鉗、彩筆、硬紙卡、《科學學

生活動手冊》。

六、教學過程

(一)任務驅動

情境:妍妍、波波和同學們在校園里散步。校園里種了不少法國梧

桐樹,樹葉開始變黃,有些己經(jīng)開始脫落。今年秋天,校園里來了很

多小鳥,有幾只鳥從孩子們眼前飛過。

問題:我們能不能做個鳥巢給鳥兒

過冬呢?交流:學生基于生活經(jīng)驗

進行表達。

(二)活動探究

1.環(huán)節(jié)1提出問題

講述:秋天來了,氣溫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在野外,鳥兒的食物也

會逐漸減少。

問題:是否可以通過制作人工鳥巢,為鳥兒提供休息、繁殖的場所,

幫助鳥兒順利度過冬天?

交流: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進行觀點的介紹

與分享。出示:教科書中的人工鳥巢的照

35

片。

問題:如果我們也來幫鳥兒建鳥巢,應該要考慮

什么問題?討論: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并作記錄。

匯報:學生代表陳述他們的觀點,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并鼓勵學生

運用科學的語言進行描述。

2.環(huán)節(jié)2作出假設

出示:不同鳥巢的照片。

問題:不同鳥兒的生活習性不同,它們建造的鳥巢形狀是否乜不

一樣?

引導:動物的生長離不開空氣、食物和水,那么,建造鳥巢時,是

否也要為鳥兒提供條件,方便它們滿足自己的基本需要?

討論:學生圍繞主題展開討論活動,并作記錄。

交流:學生將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

引導。整理:

假設1,用木板搭建的人工鳥巢只能吸引喜歡樹洞

的鳥兒。假設2,大小不同的人工鳥巢會吸引不同

的鳥兒。

假設3,開口大小和形狀不同的人工鳥巢會吸引不同

的鳥兒。假設4,人工鳥巢的放置地點會影響鳥兒

的選擇。

3.環(huán)節(jié)3制訂計劃

任務:在假設的基礎上,設計人工鳥巢的制作方案.

36

引導: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參考身邊常見的人工鳥巢進行

方案的設計。問題:鳥巢的設計方案應包括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

活動:學生分小組圍繞主題進行討論,并作記錄。

交流:學生將〃緇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

引導。要求:探究計劃的內(nèi)容應包括材料、尺寸和設計簡圖。大家

可以參考教科書

中的示例,根據(jù)自己的假設,選定對應的材料,確定實驗的方法,將自

己的探究計劃記錄在《科學學生活動手冊》上。

活動:學生用簡圖、文字和數(shù)據(jù)等形式對自己的設計方案進行

記錄、整理,并與同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

交流:學生將小組設計的方案進行匯報和展示,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

報情況進行引導。

要求:匯報時,應說明清楚自己設計的鳥巢是為哪種類型的鳥服務

的,材料的選擇有什么思考,人工鳥巢的大小是怎樣確定的。

任務:與同學或父母一起,利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根據(jù)設計方案

制作人工鳥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展開人工鳥巢

的制作。

問題:怎樣放置制作好的人工鳥巢?需要考慮

哪些問題?活動:學生分小組圍繞主題進行討

論,并作記錄C

交流:學生將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教財艮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

引導。整理: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情況,對人工鳥巢的放置要

37

求進行整理。

①隱蔽性。鳥類會選擇一個不容易看到的地方建巢。人工鳥

巢懸掛時應注意合適的高度,可以樹干上,也可選在房檐和樓板

下,給鳥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

②避光性。鳥巢的出入口放置的方向應以向陽避風為宜;

③安全性。鳥巢的入口不宜過大或過小,以免造成鳥兒不敢飛進去,

也以防有蛇、貓之類的動物在外面伺機埋伏,造成威脅;

④合理性。鳥巢應選在植被豐富、水源充足的地點,每年的4、

5月份是鳥類繁衍的季節(jié),所以這段時期也是人工鳥巢需求率最高的時

候。還要考慮林區(qū)面積大小和鳥類巢區(qū)食物資源等因素,不要把鳥巢

掛得太密集,起不到充分利用的目的。

4.環(huán)節(jié)4搜集證據(jù)

任務:根據(jù)要求把人工鳥巢放置在室外,觀察一段時間,記錄鳥兒

利用鳥巢的情況。

問題:如何觀察、記錄才是科學合理的?

活動:學生分小組圍繞主題進行討論,并作記錄。

交流:學生將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

引導。引導:觀察和記錄鳥兒利用鳥巢的情況前,應做好準備,

確定好如何分工、

如何記錄、如何利用電子設備幫助我們進行記錄等。

1.環(huán)節(jié)5得出結論

仟務:根據(jù)觀察,了解吸引常見鳥兒的鳥巢類型°結合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8

修改設計方案并制作鳥巢,將鳥巢放置到合適的地方。

活動:學生分組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