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兒飛教案5篇_第1頁
蟲兒飛教案5篇_第2頁
蟲兒飛教案5篇_第3頁
蟲兒飛教案5篇_第4頁
蟲兒飛教案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蟲兒飛教案5篇

蟲兒飛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樂于學習歌謠,感受歌曲優(yōu)美、輕柔的旋律。

2、學看圖片理解歌詞含義,嘗試用優(yōu)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3、能唱準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動重點:

學看圖片理解歌詞含義,嘗試用優(yōu)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活動難點:

能唱準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4|4拍的節(jié)奏型。

2、材料準備:掛圖《蟲兒飛》、音樂cd、節(jié)奏卡。

活動過程:

一、預備起勢

師生討論,什么時候人會打哈欠?

保持打哈欠的狀態(tài),練聲曲《親愛的回聲》

幼兒起立,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松,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兩肩放松,口型保持長圓形。

學習模仿蟲兒飛練習發(fā)音。討論:剛剛你們學習蟲兒飛飛去了哪些地方?

二、賞析感受

1、播放音樂cd,幼兒欣賞。

提問:歌曲中蟲兒飛去了那里,你還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2、請幼兒表達感受,教師提煉4|4拍的節(jié)奏型優(yōu)美、舒緩的節(jié)奏特點。

三、情境感應

1、出示節(jié)奏型卡xxxxx|x―x―|,引導幼兒做動作。

2、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說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蟲兒在飛的場景。

四、學唱歌曲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一邊學歌一邊劃指,規(guī)范歌詞及節(jié)奏。

教師引導幼兒,小手準備,伸出食指劃指,第一遍請幼兒看教師指劃唱歌;第二遍幼兒與教師一起指劃。

2、教師鋼琴伴奏,幼兒分句學唱。

五、延伸變式

教師請幼兒討論歌曲共有幾部分?引導幼兒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結束活動

1、請幼兒利用課余區(qū)角時間畫一畫歌曲中的情景并適當創(chuàng)編。

2、全班幼兒隨音樂做小蟲飛狀結束活動。

蟲兒飛教案篇2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和生詞,常用詞語會用。

2、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怎么會發(fā)光的,激發(fā)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3、能流暢地朗讀課文,會背誦和默寫課文第三自然段。

4、能看圖復述課文。

5、能按要求預習課文。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思考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讀懂全文。

三、教學難點。

弄懂螢火蟲是怎么發(fā)光的。

四、教具準備。

掛圖放大課文

五、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師問:圖上的人都在看什么?(讓學生說說)這種肚子上會發(fā)光的蟲子你們見過嗎?在什么季節(jié)里見過?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讓學生說說)

師:這種會發(fā)光的蟲叫“螢火蟲”,那它們?yōu)槭裁磿l(fā)光呢?是什么樣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這些知識的課文。板書:

21

螢火蟲二、新授。

1、出示課文,教師范讀。

2、讓學生按要求預習課文。

(1)讓學生讀課文后面的“預習”,明白預習要求。

讀課文,想想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再說說“我”怎么樣捉到螢火蟲的。

(2)學生讀課文,思考預習中提出的問題。

(3)查預習效果。

(螢火蟲全身黃褐色,兩根觸角像兩根頭發(fā)絲,有一對硬殼一樣的外翅和一對紗一般的內翅,肚子后面有一粒東西,發(fā)光的時候,獨自還一動一動的。)

3、教師范讀。

4、學生讀,畫出生字新詞。

5、教學生字新詞。

螢火蟲蒲扇編織黃褐色紗布撞倒(注意讓學生分辨“熒”與“螢”)

理解詞語:

“螢火蟲”“蒲扇”“黃褐色”指圖理解。

6、讓學生讀課文。

要求讀通、讀順,不添字漏字。

7、指名讀課文。

8、教學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讓學生讀,思考:

講什么時候,大家在哪里做什么?

奶奶唱的兒歌告訴我們什么?

(3)生討論,師小結:

講的是夏天的晚上,大家坐在院子里乘涼。

奶奶唱的兒歌告訴我們螢火蟲會發(fā)光。

(4)讓學生齊讀奶奶編的兒歌:

(5)讓學生說說兒歌的內容。

三、練習。

1、讓學生讀生詞。

2、讓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并說說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初步讀了課文并重點學習了課文第一自然段,從奶奶編的兒歌中我們知道螢火蟲會發(fā)光。那螢火蟲為什么會發(fā)光?它是什么樣子的?請同學們課后認真讀課文。

五、作業(yè)。

1、書寫生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默寫詞語。

蒲扇編兒歌黃褐色螢火蟲

2、讓學生讀奶奶編的兒歌。

二、新授。

1、教學第二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

(2)讓學生邊讀邊思考;

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

(3)邊讀邊討論,師小結:

(螢火蟲的肚子后面有一粒能發(fā)光的東西,身體兩邊有許多小孔。一到晚上,它們飛出來,空氣進入這些小孔,就會發(fā)出光來。)

(4)讓學生把講螢火蟲怎么發(fā)光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

(5)讓學生齊讀這一自然段。

(6)讓學生說說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講了螢火蟲怎么會發(fā)光的。)

2、教學第三自然段。

(1)讓學生邊讀邊思考:

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

(2)討論,結合掛圖理解,師小結板書:

螢火蟲:全身黃褐色,兩只觸角像兩根頭發(fā)絲,一對硬殼一樣的外翅,紗一般的內翅,肚子后面有一粒東西,發(fā)光的時候,肚子一動一動的。

(3)從書中畫出描寫螢火蟲樣子的句子,讀一讀。

(4)讓學生齊讀這一自然段。

(5)說說這段的主要意思。

(講了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

三、鞏固練習。

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說說:

螢火蟲怎么會發(fā)光的?

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了解了螢火蟲怎么會發(fā)光的及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課后同學們到晚上觀察一下,看有沒有螢火蟲,如有,捉來觀察一下。

五、作業(yè)。

朗讀并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螢火蟲怎么會發(fā)光的?

(螢火蟲的肚子后面有一粒能發(fā)光的東西,身體兩邊有許多小孔。一到晚上,它們飛出來,空氣進入這些小孔,就會發(fā)出螢光。)

2、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

(螢火蟲全身黃褐色,兩只觸角像兩根頭發(fā)絲,有一對硬殼一樣的外翅和紗一樣的內翅,肚子后面有一粒東西,發(fā)光的時候,肚子還一動一動的。)

二、新授。

1、教學第四自然段。

(1)讓學生讀第四自然段,思考;

爺爺教“我”怎樣捉螢火蟲?為什么要這樣捉?

(2)讓學生邊討論,師邊小結;

爺爺教“我‘用手電筒一亮一滅地照,引來螢火蟲。因為用手電筒一亮一滅地照,螢火蟲以為是它的伙伴,就會向這邊飛過來。

(3)讓學生齊讀這一自然段。

(4)說說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講了爺爺教‘我’怎樣捉螢火蟲。)

2、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3、讓學生自由地讀。

4、指導學生背誦第三自然段。

三、鞏固練習。

1、讓學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說說教“我”怎樣捉螢火蟲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把課文學習完了,課文講了螢火蟲怎么會發(fā)光的、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及怎么樣捉螢火蟲。同學們課后可以捉一只螢火蟲來觀察一下。

五、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第三自然段。

第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揭示課題。

板書:21螢火蟲

2、指名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二、完成課后習題。

1、完成第1題。

(1)出示習題。

默讀課文,回答問題。

1第一自然段中奶奶唱的兒歌告訴我們什么?

2螢火蟲是什么樣子的?

3爺爺教“我”怎樣捉螢火蟲?為什么要這樣捉?

(2)指導學分析問題。

(3)指名回答,師生評議。

2、完成第2題。

(1)出示習題。

填空。

螢火蟲全身(),兩只()像兩根頭發(fā)絲,有一對硬殼一樣的()和一對紗一般的(),()后面有一粒()的東西。

(2)學生讀題。

(3)讓學生獨立完成。

(4)教師檢查后小結。

(5)讓學生讀填好后的句子。

3、完成第3題。

(1)出示習題。

把能搭配的詞語用線連起來。

輕輕地瞧

仔細地照

一亮一滅地搖

慢慢地打

(2)指名連線。

(3)讓學生讀一讀詞語。

4、完成第4題。

(1)出示習題。

說說下面的比喻用什么比喻什么。

1螢火蟲的兩只觸角像兩根頭發(fā)絲。

2螢火蟲有一對硬殼一樣的外翅和一對紗一般的內翅。

(2)讀題,講解題意。

(3)指導學生分析比喻句。

(用“硬殼”比喻“外翅”,用“紗”比喻“內翅”。)

三、作業(yè)。

完成課后1、2、3、4題。

第五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揭示課題。

板書:21螢火蟲

2、檢查學生作業(yè)情況。

二、看圖復述課文。

1、讓學生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對學生提出復述課文的要求。

(1)不要遺漏主要內容。

(2)語句要通順、有條理。

(3)不要像說話那樣,也不要像背書。

3、出示掛圖,指導學生復述。

如: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涼。爺爺搖著蒲扇,奶奶拍著小寶弟弟。忽然,有許多螢火蟲飛來,我問爺爺螢火蟲為什么會發(fā)光。爺爺告訴我:螢火蟲的獨子后面有一粒能發(fā)光的東西,身體兩邊有許多小孔。一到晚上,它們就飛出來,空氣進入這些小孔,就會發(fā)光。我捉了一只螢火蟲,用手電筒照著仔細瞧,看到螢火蟲全身黃褐色,兩只觸角像兩根頭發(fā)絲,有一對硬殼一樣的外翅和一對紗一樣的內翅,獨自后面有一粒東西,發(fā)光的時候,肚子還一動一動的。爺爺還教我用手電筒一亮一滅地照吸引螢火蟲的方法捉螢火蟲。我按照爺爺教的方法,果然捉到了螢火蟲。

三、作業(yè)。

看圖復述課文

附板書:

21螢火蟲兒歌

螢火蟲怎么會發(fā)光

外形(全身黃褐色,兩只觸角像兩根頭發(fā)絲,有一對外翅和

一對內翅,肚子后面有一粒東西能發(fā)光。)

教學后記:

課文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在教學時,在掃除生字新詞障礙后,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通過學習集體討論、教師幫助,讀懂句子的意思和自然段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蟲兒飛教案篇3

設計意圖:

隨著春天的到來,花兒的綻放,蝴蝶飛來了。當幼兒看見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時,會慢慢地靠近,會用稚嫩的小手追趕花叢中的蝴蝶。我在設計《蟲兒飛》這一活動時,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來開展活動,以布袋為教具,利用了“有趣好玩的小布袋”,以毛毛蟲變蝴蝶的生長史為主線,開展健康活動。讓孩子在游戲中自然的練習,引導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身體的靈活性,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伸展和卷曲的動作,模仿毛毛蟲爬,發(fā)展身體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2、樂于參加體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布袋人手一個,三棵樹背景圖,音樂磁帶,錄音機。

2、場地布置:在場地四周標識出圓形、三角形和長方形的幾塊區(qū)。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熱身運動)

寶寶們,來來來。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出去玩布袋,走,背上布袋出發(fā)吧!

突然雷聲響,下雨了(快走);雨下大了(快跑);雨變小了(慢跑);雨停了(停止走跑)】。哇,剛才好大的雨,把我們身上都淋濕了,來擰干布袋,把它晾一會。甩甩頭上的雨水(做頭部運動),手上的,腳上的(做四肢運動),還有身上的(做全身運動)。(聽著音樂來做情景性的熱身活動)

二、“毛毛蟲出動”(套布袋變成毛毛蟲)

寶寶們,看看我們的布袋干了沒有剛才你們和媽媽把布袋變成了小傘,為我們擋雨?,F(xiàn)在看媽媽要變成什么呢?聽仔細嘍!

學習用伸展和卷曲的動作,模仿毛毛蟲爬?!?/p>

1、教師用兒歌引導幼兒套上布袋,變成蟲寶寶。

大大布袋真好玩,兩頭空空瞧一瞧。

一頭兩只小耳朵,一頭兩個小疙瘩。

提著耳朵鉆一鉆,小腳小腳鉆進去,變,變,變,變成毛毛蟲。

2、蟲寶寶自由練習爬行。

幼兒雙腳套入布袋中,俯臥在地,依靠肩和軀干的屈伸在場內自由模仿蟲爬。

三、游戲模仿“蟲兒吃嫩葉”→“蟲兒做蛹”→“蟲兒變蝴蝶”

(技能的習得)

講究正確用伸展和卷曲的動作,模仿毛毛蟲爬時,進行正面示范,講清楚“毛毛蟲全身包括肚子都要貼著地面來爬。”

1、在幼兒已了解蟲的生長過程的基礎上,在幼兒向同一方向爬行的同時,教師引出蟲寶寶肚子餓了要吃嫩葉的情節(jié),活躍氣氛,調動幼兒爬行的積極性。教師作為尋找嫩葉的人,不斷地變動自己的位置,“蟲兒”也隨之改變爬行方向。

師:蟲寶寶們爬了這么久,肚子一定餓了吧?我們看看旁邊都有樹,一起去吃嫩葉嘍,想吃的快點爬過來吃哦!

2、教師隨機引出“蟲兒吐絲”的情節(jié),再次激發(fā)幼兒興趣。幼兒可以搖頭吐氣并發(fā)出“嘶”之聲。

師:讓我來摸一摸,蟲寶寶的肚子吃的可真飽啊!咦我好象聽到有蟲寶寶在吐絲了。

3、幼兒團身藏入袋內,模仿“蟲作繭”。

師:蟲寶寶吐了這么多的絲,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讓它在里面好好休息。

4、“蟲變蝴蝶”。幼兒從袋內鉆出,就近范圍模仿蝴蝶的飛行動作四散跑。

師:蟲寶寶在繭里面睡著了,慢慢地變成了蛹,它在繭里滾來滾去,最后變成蝴蝶咬破繭,飛了出來,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飛出來了。

四、“蝴蝶聞花香”(幼兒練習四散飛舞)

師:美麗的小蝴蝶們,跟緊媽媽扇動我們美麗的翅膀,我們去聞聞花香??纯磮A形花壇在哪里呢?

師:小蝴蝶們我們一起到圓形的花壇看看,聞聞花香哦。(讓幼兒根據(jù)指令和圖示飛到相應的三角形及長方形花壇。)

師:今天,我們玩得真開心,寶貝們我們一起飛到外面去看看更美的景色吧?。ńY束活動)

蟲兒飛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手指肌肉動作和協(xié)調能力。

2、學習6的形成,區(qū)別5、6兩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系。

3、幼兒樂于參與活動,感受游戲在學習過程中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黑板夾子若干自制教具(蝴蝶蜜蜂花數(shù)字卡片)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帶領幼兒做小律動

二、比賽夾夾子游戲

1、出示教具花夾子數(shù)字卡片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呀?(花)老師還準備了(小夾子數(shù)字卡片)。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玩?zhèn)€夾夾子的游戲。

2、出示小鼓,教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當鼓聲響起開始,鼓聲一停小朋友也馬上停下,然后我們來比一比誰家的夾子最多。

1)第一輪游戲請小朋友夾夾子,夾完數(shù)一數(shù)自己一共夾了幾個.

2)第二輪教師講明第二輪游戲要求這次用數(shù)字卡片來告訴老師夾了幾個。

3)第三輪這次的要求比上次的還要難,請小朋友夾比4個多1個的夾子。

4)第四輪夾比5少1個的`夾子。(教師小結)

三、聽力比賽

1、這次要考一考小朋友的小耳朵,請小朋友挺好了(教師拍手6下);請小朋友也用拍手的方式來告訴老師你聽到了幾聲?(6)

2、繼續(xù)聽,老師跺腳6下;請小朋友用數(shù)字卡片來告訴老師你聽到了幾聲?(6)

教師出示數(shù)字6小結:凡是像剛才老師拍手跺腳的數(shù)量我們都用數(shù)字6來表示;

請小朋友也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xiàn)一下數(shù)字6,請幼兒表演

四、出示黑板花請幼兒點數(shù)

1、今天我也用小花來玩游戲,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我這里有幾朵小花?(5朵)那我想讓它變成6朵怎么辦?(加上1朵)

剛剛是5朵,又加上了1朵變成6朵了,那我們一起來說5添上1是6.

2、拿下來1朵剩幾朵了?(5朵)

我們一起來說6去掉1是5

五、利用教具蜜蜂蝴蝶來做游戲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今天香香的小花還引來了許多的小蝴蝶和小蜜蜂,它們都要和小朋友做游戲,請小朋友把操作紙平放到桌子上。

聽老師指揮:(1)請在第一行格子里飛進4只小蜜蜂,再想辦法讓小蜜蜂變成5只,再想辦法變成6只。

(2)請在第二行格子里飛進5只小蝴蝶,現(xiàn)在請小朋友看看誰多誰少?再想辦法讓蜜蜂和蝴蝶變的一樣多。

六、結束部分

今天你們玩的開不開心,那我們今天就到這里跟客人老師再見吧!

蟲兒飛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經驗,感覺小女孩在歌曲單獨,無奈,害怕但堅定;2,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身體,表情等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活動準備:;昆蟲飛旋律和歌曲;活動程序:;一,音樂旋律的初步體驗;顯示mp3,告訴孩子們有一個隱藏在里面的音樂,猜;二,通過組合聽覺,視覺重復享受歌曲,充電體驗歌曲;(a)第一次,最初說他聽了那首歌后感覺;指南:事實上,這首音樂是曲調的一首歌,讓我

活動目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