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時 金屬與氧氣、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_第1頁
第1課時 金屬與氧氣、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_第2頁
第1課時 金屬與氧氣、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時金屬與氧氣、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1.化學觀念:通過金屬與氧氣、稀酸的反應,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知道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可以實現物質轉化。2.科學思維:通過教材實驗的學習,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能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初步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3.科學探究與實踐:通過實驗活動、小組交流,學習金屬與氧氣、稀酸反應的性質,能用科學語言和信息技術手段合理表述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并與同學交流。4.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通過實驗操作及實驗現象的記錄,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1.教學重點:探究常見金屬的化學性質及對置換反應的理解。2.教學難點:用置換反應和金屬化學性質活潑程度解釋某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黃金飾品(如圖所示)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時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因為黃銅(銅鋅合金)單純從顏色、外形上看,與黃金極為相似,所以很難區(qū)分。今天我們學習了金屬的化學性質,便可鑒別黃金的真假。探究點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提出問題空氣中久置的鎂條和鋁片與用砂紙打磨后的鎂條和鋁片相比有什么差異?是誰使“純凈漂亮”的鎂條和鋁片穿上了“外衣”呢?討論交流學生結合上述現象和生活經驗討論歸納。歸納總結以投影形式展現,可配適當圖片或視頻。1.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發(fā)生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鎂、鋁在常溫下能與氧氣反應,鐵、銅在常溫下幾乎不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溫時可反應。金即使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由此可見,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2.鋁放置在空氣中:銀白色的鋁表面逐漸變暗,生成一層致密的Al2O3薄膜,從而阻止內部鋁進一步被氧化,因此,鋁具有較好的抗腐蝕性。課堂討論1.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為什么通常鋁制品卻很耐氧化?為什么不宜用鋼刷擦洗鋁制品?(常溫下,鋁的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保護了內層鋁;用鋼刷擦洗鋁制品時,就破壞了氧化鋁薄膜,使鋁再次被氧化)2.為什么人們常說“真金不怕火煉”?(金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在高溫條件下也不容易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探究點二金屬與酸的反應探究實驗【實驗步驟】在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鎂條、鋅條、鐵片、銅片,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5mL稀鹽酸,觀察現象,并判斷反應后生成了什么氣體。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進行該實驗。【實驗記錄】金屬實驗現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稀鹽酸稀硫酸稀鹽酸稀硫酸鎂反應劇烈,產生大量氣泡,溶液仍為無色,生成的氣體能夠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鋅反應適中,產生氣泡,溶液仍為無色,生成的氣體能夠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鐵反應緩慢,產生氣泡,溶液由無色逐漸變?yōu)闇\綠色,生成的氣體能夠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銅沒有明顯變化——課堂討論家用鐵鍋、鋁鍋為什么不能用來長時間盛放酸性食品?(鐵鍋和鋁鍋長時間盛放酸性食品,鐵、鋁會與食物中的酸發(fā)生化學反應而被腐蝕)歸納總結以投影形式展現,可配適當圖片或視頻。通過實驗現象分析可得出:鎂、鋅、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它們能置換出稀鹽酸或稀硫酸中的氫。課堂討論學完了金屬的化學性質,請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來鑒別真假黃金。(①比較硬度,硬度大的是假黃金;②在火焰上灼燒,變黑的是假黃金;③浸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的是假黃金)提出問題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從反應物和生成物類別(如單質、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討論交流比較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討論歸納。歸納總結以投影形式展現,可配適當圖片或視頻。1.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2.表達式:A+BC→B+AC。3.判斷的依據:單質+化合物→新單質+新化合物,如Zn+H2SO4=H2↑+ZnSO4。教學拓展當鐵單質發(fā)生置換反應時,生成物中的鐵元素為+2價,而不是+3價。如Fe+CuSO4=Cu+FeSO4。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第1課時金屬與氧氣、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一、金屬的化學性質1.金屬與氧氣的反應。Mg、Al比較活潑,Fe、Cu次之,Au最不活潑。2.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Mg>Zn>Fe>Cu。二、置換反應1.定義。2.表達式:A+BC→B+AC。請完成《學練優(yōu)》對應課時作業(yè)。成功之處本節(jié)課通過實驗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實踐、合作中學習的樂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問題、假設、驗證、結論,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