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中醫(yī)外科學》考點筆記:巖
巖是發(fā)生于體表的惡性腫物的統(tǒng)稱,為外科疾病中最兇險者。因
其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巖石而得名。古代“癌”、“巖”、
“巖”、“巖”等字義相同且通用:其臨床特點是:多發(fā)于中老年人,
局部腫塊堅硬,高低不平,皮色不變,推之不移,潰爛后如翻花石榴
子,色紫惡臭,疼痛劇烈,難于治愈,預后不良,故有絕癥之稱。本
章所討論的舌菌、繭唇、失榮、乳巖、腎巖是屬于外科范疇的巖病,
屬西醫(yī)惡性腫瘤范疇。
關于本類疾病的記述,遠在隋唐以前的文獻就已出現(xiàn),如《肘后
備急方》云:“若發(fā)腫至堅而有根者名曰石癰?!薄缎∑贩健芬灿小鞍b
結腫,堅如石,或如大核,色不變,或作石癰”等記載,不過多以“石
癰”稱之。巖作為病名,始見于宋代文獻,如《仁齋直指附遺方論》
云:“癌或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贅,……毒根深藏,穿孔透
里,男則多發(fā)于腹,女則多發(fā)于乳或項或肩或臂,外癥令人昏迷?!?/p>
古代醫(yī)籍中,除少數稱本病為''癌”外,宋元以來,多以“巖”立名,
如“乳巖”、“腎巖”、“舌巖”等。此外尚有不以“癌”、“巖”
命名者,如“失榮”、“繭唇”、“石疽”等??傊?,歷代醫(yī)家對本
病有諸多的描述與論治,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病因病機]
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xiàn)。其發(fā)病原因
較復雜,但歸納起來不外內因、外因兩個方面。外因為六淫之邪,內
因為正氣不足和七情刺激。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導致機體陰陽失調,
臟腑功能障礙,經絡阻塞,氣血運行失常,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等相
互交結而造成腫瘤的發(fā)生。其常見病因病機如下:
一、情志郁結人的情志變化與內臟有密切關系。七情所傷,情緒
抑郁不暢,內臟的氣機失于正常運行,氣滯日久,必有瘀血,氣滯血
瘀長期蘊結不散,??芍饾u形成腫塊。
二、六淫之邪六淫之邪為四時不正之氣,乘虛內侵,漸成氣血凝
結,阻滯經絡,影響內臟的正常功能,邪濁與郁氣、積血相合為病,
留積不散,久之結為巖腫。
三、臟腑功能失調臟腑功能失調,正氣虛弱,邪氣留滯面致氣滯
血瘀,痰凝毒聚,互相搏結而致巖腫。
四、飲食不節(jié)恣食辛辣厚味,脾胃受損,水濕不化,津液不布,
濕蘊日久,久成濕毒,或兼受邪火熬灼,凝結成痰,痰濁積聚而為巖
腫。
上述病因病機中,主要是正氣不足,即機體抗病力減低,加之邪
毒侵襲,日積月累,導致腫瘤形成。
[檢查方法]
巖的早期發(fā)現(xiàn)與診斷極為重要,因為即使同一巖癥,早期與晚期
的治療效果與預后截然不同。診斷的內容包括有無巖腫,巖腫的范圍、
程度,旨在擬定治療方案及估計預后。診斷的方法與步驟包括一般的
病史與體檢、實驗室診斷、不同巖腫的特殊檢查方法(各種影像診斷
方法及腫瘤標記的測定)等。但目前缺乏特異性強的早期診斷方法,
臨床上發(fā)現(xiàn)的大多數巖癥已屬中晚期。所以,結合病史與體檢及各種
檢查,特別是應用新的診斷技術的綜合診斷,是現(xiàn)階段行之有效的早
期診斷方法。
一、病史詢問
其內容與其他疾病并無根本的區(qū)別,但需注意年齡、病程、家族
或遺傳史、癌前期病變或相關病史、個人史及現(xiàn)病史等,為巖腫的早
期診斷提供一定的線索。
二、體格檢查
(一)腫塊的檢查首先檢查腫瘤的部位,體表的腫塊捫診可初步明
確其發(fā)生的部位是皮膚、肌肉、筋膜或骨骼等,腹部腫塊通過捫診則
可初步確定源于何臟。注意腫瘤的性狀,包括形態(tài)、大小、表面溫度、
血管分布、有無包膜、表面是否光滑以及腫瘤局部有無潰瘍、出血、
炎癥等。了解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與皮膚有否粘連,與深部組織
是否固定。另外,需捫清腫塊的硬度,巖腫大多較堅硬,而良性腫瘤
質地較軟。
(二)淋巴結的檢查仔細檢查區(qū)域淋巴結或轉移灶。如乳巖患者需
檢查腋下和鎖骨上淋巴結,腎巖則需檢查腹股溝淋巴結。
(三)全身檢查除體檢是否為消耗性病容體質外,應注意檢查全身
3個淺淋巴結區(qū),即頸、腋、腹股溝淋巴結。腹部腫瘤者需檢查肝臟
及進行肛門指檢。
三、病理檢查
包括細胞學與組織學兩部分,是目前確定腫瘤病理性質直接而可
靠的方法。
(-)臨床細胞學檢查包括脫落細胞檢查、粘膜細胞檢查以及細針
穿刺涂片或超聲穿刺涂片檢查。針吸細胞檢查陽性診斷率高達85%—
90%,故已在臨床廣泛采用。
(二)病理組織學檢查根據腫瘤所在部位、大小和性質等,采用不
同的取材方法。原則上凡能小手術完整切除者則行切除送檢,或者在
手術中切除小塊組織作快速冰凍切片診斷。
其他,如內窺鏡檢查、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各種造影、超聲
波、CT、磁共振、核素顯像等)、生化檢測以及免疫學檢查,對巖的
診斷均有一定意義,臨床應根據病情選用。
[癌的分期]
為了合理制定治療方案,正確地評價治療效果,判斷預后,國際
抗癌聯(lián)盟提出了TNM分期法,T為原發(fā)腫瘤,N為淋巴結,M為遠處
轉移。不同的TNM的組合,定為腫瘤的1、:、3、4期。再根據腫塊
程度在字母后標以。至4的數字,表示腫瘤發(fā)展程度。1代表小,4
代表大,0為無。分期的首要條件為病理確診,需在治療前確定,爾
后不能更改。在丁內又分為:Tx,表示無法明確仲瘤的體積;T。表示
未發(fā)現(xiàn)原發(fā)腫瘤;口-4,表示腫瘤的體積分級。在N內分為:N0,表
示未發(fā)現(xiàn)區(qū)域性淋巴結;N1一,,表示淋巴結的大小和受累范圍;Nr,
表示區(qū)域淋巴結受累與否未能作出估計。在M內分為:Mo,表示未發(fā)
現(xiàn)遠處轉移;Ml,表示有遠處轉移,M,,表示不能確定有無遠處轉移。
顯然,按照TNM的不同情況,就可將某一腫瘤的分期確定下來。
[辨證論治]
一、一般原則
巖的辨證論治要求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盡可能運用現(xiàn)代科學的檢
查方法,力求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早”是提高癌腫
療效的關鍵。而臨證時應首先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統(tǒng)一的辨證關系,把
握扶正與祛邪、標本緩急等治療原則。
(一)局部與整體局部與整體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局部病變的發(fā)
展,可影響全身各系統(tǒng)的病理變化;而全身體質虛弱,也能影響局部
的治療效果。因此,在辨證論治時,既要清楚全身情況,又要觀察巖
腫局部的病變。全身情況較好時,治療可側重于腫物的攻伐,使之消
散或控制其發(fā)展;整體情況較差時.,則側重于整體的調理,以增強體
質,提高抗病能力,減輕疼痛,延長壽命。
(二)扶正與襪邪巖癥的治療概括地說有二:一是祛邪,多選用攻
堅破積、活血化瘀、蟲類搜剔、清熱解毒等峻猛藥物,以達到消除巖
腫的目的,但這類藥物可使人體正氣耗損、抗病力低下而使病情加重,
故不可濫施玫伐;二是扶正,是應用補益藥物,以助正氣,提高機體
抗病能力,以利于扶正祛邪而消除巖腫。一般來說,巖腫早期以祛邪
為先,中期攻補兼施,晚期重在扶正。但究竟如何確定扶正與祛邪的
主次,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
(三)標本緩急一般情況下,巖癥應先治本,即以祛邪的方藥以縮
小或消除巖腫。但在病程中出現(xiàn)一些如發(fā)熱、出血、疼痛等并發(fā)癥時,
則當先治其標,待標癥緩解后,再治其本,以消除巖腫。即所謂“急
則治標,緩則治本”。臨床上巖癥病人常出現(xiàn)標本錯綜復雜的情況,
常須標本兼顧。
二、常用治法和藥物
(一)清熱解毒巖腫初起,正氣未虛,或巖腫出現(xiàn)化熱或潰爛等合
并癥時,治宜清熱解毒。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蒲公英、
腫節(jié)風、石上柏、板藍根、山豆根、金銀花、黃苓、黃連、蚤休、蜀
羊泉等。
(二)活血祛瘀巖腫的腫塊,為致病因素阻塞機體經絡,局部氣血
不暢,瘀毒相結而成。故癥見腫塊堅硬,痛有定處,舌有瘀斑,脈弦
澀時,治宜活血祛瘀以消腫塊。常用三棱、莪術、桃仁、赤芍、土鱉
蟲、水蛭、王不留行、石見穿、急性子、乳香、沒藥、紅花等。
(三)化痰散結痰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其發(fā)病原因由于
脾肺腎三臟失調,水濕內停,津液不布,凝結成痰。若癥見腫塊不痛
不癢,癥瘤、積聚堅硬難消,舌苔白膩,脈滑時,治宜化痰散結,以
消腫塊。常用南星、半夏、海藻、昆布、牡蠣、山慈菇、僵蠶、瓜簍、
白芥子、鱉甲、夏枯草等。
(四)舒肝開郁情志不遂,憂思惱怒等七情所傷,導致肝氣郁結,
氣滯血瘀而成腫塊。如有胸脅作痛,郁悶不舒,或乳房脹痛,月經不
調,苔薄白,脈弦時,治宜舒肝開郁,以行氣活血散結、消腫止痛。
常用橘葉、香附、枳殼、八月札、九香蟲、佛手、郁金、柴胡、川楝
子、青陳皮、綠萼梅、砂仁等。
(五)扶正補虛巖腫的形成與正氣先虛有密切關系,巖腫形成后也
可以影響臟腑的正常功能,引起氣血虛虧,臟腑功能失調,造成惡性
循環(huán),故臨床見到陰、陽、氣、血不足之癥時,治宜扶正補虛,常用
的扶正補虛法有健脾益氣、養(yǎng)血滋陰、養(yǎng)陰生津和溫補腎陽等。
其中,健脾益氣法主要用于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氣虛脾胃運化
失常者,常用藥物有太子參、黨參、黃黃、白術、茯苓、山藥等;養(yǎng)
血滋陰法主要用于頭暈眼花、心悸氣短等陰血不足者,常用藥物有當
歸、熟地、黃精、白芍、阿膠、何首烏、龍眼肉、紅棗等;養(yǎng)陰生津
法主要用于五心煩熱、潮熱口干等陰虛津傷者,常用藥物有玄參、天
花粉、熟地、石斛、生地、麥冬、天冬、龜板、枸杞子、白芍、沙參、
鱉甲、知母、首烏等;溫補腎陽法主要用于形寒肢冷、腰酸便澹等腎
陽不足者,常用藥物有仙茅、肉桂、補骨脂、淫羊蕾、巴戟天、附子、
鹿茸、菟絲子、肉孜蓉等。
上述幾種治巖大法,是針對不同病機而確定的治療法則,以求達
到治巖的目的。但大多數巖病情錯綜復雜,虛實相兼,臨床在辨證論
治時一,要全面掌握臨床資料,仔細分析病情,抓住本質,準確辨證,
正確處理局部與整體、扶正與祛邪、標本緩急的辨證關系,靈活選用,
不同的治法,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結語]
巖是發(fā)生于體表的惡性腫物的統(tǒng)稱,因其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
平,形如巖石而得名。
其臨床特點是:多發(fā)于中老年人,局部腫塊堅硬,高低不平,皮
色不變,推之不移,潰爛后如翻花石榴子,色紫惡臭,疼痛劇烈,難
于治愈。屬西醫(yī)惡性腫瘤范疇。巖的發(fā)病由于內外致病因素的作用,
使機體陰陽失調,臟腑功能障礙,經絡阻塞,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等
相互交結而造成。巖的早期發(fā)現(xiàn)與診斷極為重要,故需結合病史與體
檢及各種檢查進行綜合診斷。臨床治療時需掌握辨證論治的原則和清
熱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散結、舒肝開郁、扶正補虛等常用大法以及
常用藥物。
第一節(jié)舌菌
舌菌是以舌體贅生腫塊如菌,堅硬潰爛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腫瘤性疾
病,即舌巖。紗》科真詮》云:“舌巖,舌根腐爛如巖?!薄队仁虾?/p>
科秘書?舌菌》云:“舌菌,屬心經火多,因氣郁而生。生舌上,或
如木耳,或如菌狀,其色紅紫?!北静≡诳谇粠r癥中較為常見,其惡
性程度高,晚期常累及頸、頜部,預后不佳。相當于西醫(yī)的舌癌。
[病因病機]
主要因心脾郁火或外感熱毒,痰火瘀毒結滯所致。舌為心之苗,
七情內傷,氣郁化火,火性炎上,循經上行于舌;或思慮傷脾,脾氣
久郁,化火生痰;或外感熱毒,或嗜煙日久,火毒熏灼,均可導致舌
部經絡阻塞,氣血瘀滯,火毒痰瘀互結為舌菌。
[診斷]
多發(fā)于40歲以上,男多于女。好發(fā)于舌中1乃的邊緣部位,其
次為舌根、舌面及舌尖部??谇徽衬ぐ装?、衛(wèi)生不良、經久不愈的潰
瘍、假牙等長期慢性刺激,都可能誘發(fā)本病。
初起在舌部生一硬結,形如豆粒,逐漸形成腫塊,按之堅硬,或
如菌狀,頭大蒂小。繼而在其中心區(qū)出現(xiàn)邊緣隆起之小潰瘍,漸向深
部和周圍發(fā)展,狀若泛蓮,或如雞冠,疼痛難忍,流涎臭穢,觸之易
于出血。由于舌活動不便利,可致進食及言語困難。隨著病變范圍增
大,有時可導致牙關緊閉。久之可穿腮透舌,延及頸頜,結塊腫大而
堅硬疼痛。晚期由于舌不能轉動,飲食難下,體質日漸衰敗而死亡。
[鑒別診斷]
一、舌瘡為發(fā)于舌的潰瘍,多見于舌尖、舌邊,發(fā)病快,病程短,
初起即疼痛明顯,潰瘍周圍柔軟,局部不高突。常為多發(fā)性,或有反
復發(fā)作。
二、結核性潰瘍多發(fā)生在舌背部,潰瘍表淺,軟,邊緣不整齊,
表面粗糙,色灰黃污濁,疼痛顯著,觸之更甚。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心脾郁火舌體腫物堅硬,如菌如豆,或有腐爛,流涎穢臭,
疼痛難忍;伴心煩失眠,口渴尿赤;舌尖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心脾郁火循經上攻,結于舌部,火毒蘊絡,故舌體腫
物堅硬,疼痛難忍;火毒熾盛,熱盛肉腐,故有糜爛;熱毒熏灼,故流
涎穢臭;心主神明,心火盛則擾亂神明,故心煩失眠;火易傷津,故口
渴;心移熱于小腸,故尿赤;舌尖紅、苔黃、脈數均為火熱之象。
治法:清心降火,解毒化郁。
方藥:導赤散加減。
(二)脾胃火毒舌體胖大,腫塊凸起堅硬,增大較快,糜爛潰瘍,
味臭難聞;伴有發(fā)熱口渴,便秘尿黃;舌苔黃膩而厚,脈滑數。
辨證分析:脾胃火盛,熱毒蘊結,阻絡蝕肉,故舌體胖大,腫塊
凸起堅硬,增大較快,糜爛潰瘍,味臭難聞;火毒熾盛,故發(fā)熱;火盛
傷津,故口渴、便秘,、尿黃;苔黃膩而厚、脈滑數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泄火毒。
方藥:黃連解毒湯加減。
(三)陰虛火旺舌紫赤腫痛,潰爛臭穢,轉動不便,妨礙進食;伴
身熱口渴、日漸消瘦;苔黃,脈細數。
辨證分析:腎陰虧損,水不制火,相火上炎,火毒蘊結于唇,故
舌紫赤腫痛;熱盛肉腐,故潰爛臭穢;舌腫痛潰爛則轉動不便而妨礙進
食。以致攝取營養(yǎng)不足,身體日漸消瘦;身熱、苔黃、脈細數為陰虛
火旺之象。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地黃湯加減。
(四)氣血兩虛舌體潰爛,甚則穿透舌體,侵犯腮部;伴飲食難下,
身體消瘦,面色無華;唇舌淡紅,脈沉細無力。
辨證分析:熱毒久蘊,熱盛肉腐,故舌體潰爛,甚則穿舌透腮;
舌不能卷送食物,故飲食難下,致胃中空虛,生化乏源,氣血不足,
故身體消瘦;血不榮面,故面色無華;唇舌淡紅、脈沉細無力均為氣血
不足之象。
治法:補氣養(yǎng)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二、外治法
對不宜手術者,初期用玉樞丹外敷;舌體潰爛者,搽青吹口散或
錫類散;潰瘍出血不止者,用蒲黃炭、蘆薈、馬勃等研末外敷。
[其他療法]
手術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手術。
[預防與調攝]
1.注意口腔衛(wèi)生,去除脯齒、壞牙,糾正不合適的假牙及牙托。
2.積極治療舌粘膜白斑、慢性潰瘍。
3.避免精神刺激,戒煙。
[結語]
舌菌相當于西醫(yī)的舌癌。其特點是:早期舌體腫物形如豆粒而質
硬,潰爛后形成堅硬而高低不平的潰瘍。應與舌瘡、結核性潰瘍相鑒
別。心脾郁火證,治宜清心降火、解毒化郁,方用導赤散加減;脾胃
火毒證,治宜清泄火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陰虛火旺證,治宜滋
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氣血兩虛證,治宜補氣養(yǎng)血,方用歸
脾湯加減。
第二節(jié)繭唇
繭唇是以口唇腫起,皮白皺裂形如蠶繭,潰爛出血為主要表現(xiàn)的
腫瘤性疾病。《瘡瘍經驗全書》云:。若腫起白皮皺裂如蠶繭,故名
日繭唇也?!薄锻饪普凇吩疲骸俺跗鹑缍梗瑵u大若蠶繭,突腫堅硬?!?/p>
相當于西醫(yī)的唇癌,為口腔中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病因病機]
由于心思太過,憂慮過度,心陰耗損,心火內熾,移熱于脾,郁
結于唇;或過食煎炒炙博,醇酒厚味,脾胃受傷,積熱釀痰,痰隨火
行,留注于唇;或腎陰虧損,相火上炎,火毒蘊結于唇而致本病。
[診斷]
本病多見于50歲以上男性。大多數發(fā)生于下唇的唇紅緣部位,
少數發(fā)生于下唇的外中三分之一交界處。發(fā)病與長期吸煙,尤其使用
煙嘴及煙斗有關??诖桨装?、疣贅及轅裂等病變長期不愈與本病的發(fā)
生也有一定關系。
初起時,以唇部出現(xiàn)可排除機械性、物理性、化學性損傷的無痛
性腫塊或潰瘍?yōu)樘卣鳌?/p>
局部表現(xiàn)有3種情況:①唇部結塊如豆,逐漸增大,腫而堅硬,
形如繭殼,繼而潰破;②唇部起圓形腫物,似乳頭、蕈狀突出,進一
步潰爛似翻花,時流血水;③唇部潰瘍,周圍呈堤狀,底部發(fā)硬,肉
似翻花。以上三者均可累及頜下而出現(xiàn)堅硬腫塊。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心脾火熾唇腫高突堅硬,或潰爛疼痛;伴口渴尿赤;舌質紅,
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心思太過,憂慮過度,心火內熾,移熱于脾,郁結于
唇,故唇腫高突堅硬,疼痛;熱盛肉腐,故潰爛;火易傷津,故口渴;
心移熱于小腸,故尿赤;舌紅、苔黃、脈數均為有熱之象。
治法:清火解毒,養(yǎng)陰生津。
方藥:清涼甘露飲加減。
(二)脾胃實熱口唇腫塊突起,唇口燥裂,灼熱疼痛;伴面赤口渴,
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飲食不節(jié),脾胃受傷,積熱移脾,火盛生痰,痰隨火
生,留注于唇,故口唇腫塊突起堅硬,唇口燥裂,灼熱疼痛;火為陽
性,其性炎上,故面赤;熱盛傷津,故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膩、脈
滑數為脾胃實熱之見癥。
治法:通腑泄熱,化痰解毒。
方藥:涼膈散加減。
(三)相火上炎口唇潰爛,痛如火燎,色紫暗,時流血水;伴兩顆
發(fā)紅,手足心熱;舌紅無苔,脈細數。
辨證分析:腎水虧損,相火上炎,火毒蘊結于唇,故口唇潰爛;
火毒蘊結,經絡阻塞,故痛如火燎;腎水虧乏,虛火內生,故見兩顆
發(fā)紅,手足心熱;舌紅無苔、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象。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地黃湯加減。
二、外治法
不能手術治療者,可于腫塊潰爛時外敷皮癌凈,1天或隔天1次,
待瘡面焦痂四周翹起,推之活動時即停藥。
[其他療法]
手術治療早期一旦確診,即應盡早手術。
[預防與調攝]
1.及早治療口唇白斑、疣贅及破裂,
2.戒煙,避免使用煙嘴、煙斗。
[結語]
繭唇相當于西醫(yī)的唇癌。其特點是:初起下唇為無痛性局限性硬
結,或似乳頭、蕈狀突出,潰爛后翻花如楊梅:心脾火熾證,治宜清
火解毒、養(yǎng)陰生津,方用清涼甘露飲加減;脾胃實熱證,治宜通腑泄
熱、化痰解毒,方用涼膈散加減;相火上炎證,治宜滋陰降。,方用
知柏地黃湯加減。本病應早期診斷,爭取早期手術。
第三節(jié)失榮
失榮是以頸部腫塊堅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變,面容憔悴,
形體消瘦,狀如樹木失去榮華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腫瘤性疾?。合喈斢谖麽t(yī)
的頸部原發(fā)性惡性腫瘤和惡性腫瘤頸部淋巴轉移,如淋巴肉瘤、何杰
金氏病及鼻咽癌、喉癌的頸淋巴結轉移和腮腺癌等。多發(fā)于40歲以
上的男性,屬古代外科四大絕癥之一。
[病因病機]
頸部為足少陽、足陽明經循行之處。由于情志不暢,憂思郁怒,
脾傷氣滯,運化失常,水濕停留,聚而為痰;肝失條達,氣機不舒,
郁久化火。脾與胃、肝與膽互為表里,痰火凝結于少陽、陽明經脈,
發(fā)于頸部則阻隔經絡而生本病。潰后破爛出血,外耗于衛(wèi),內奪于營,
氣血耗極,終成敗證。
[診斷]
本病有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除少數原發(fā)者外,大多數為轉移性
癌。根據病程進展,癥狀改變,臨床分為三期。
初期:頸部或耳之前后腫塊,形如栗子,頂突根深,按之堅硬,
推之不移,皮色不變,局部無熱及疼痛。全身無明顯不適。
中期:腫塊漸漸增大,微微作痛,膚色紫暗,腫塊融合石硬,表
面不平,固定。伴形體消瘦,疲乏無力。
后期:腫塊潰破,并無膿液,只流血水,其味臭穢。腫塊雖腐潰,
但堅硬不消,反愈潰愈堅,瘡口凹凸不平,形如巖石。此時疼痛劇烈,
徹心引腦,或瘡口出血如噴射狀,可危及生命。伴夜不安寐,胸悶煩
躁,面色無華,形體極度消瘦,終至衰竭。若由其他巖癥轉移者,可
伴鼻孔出血,視力模糊,耳竅失聰,吞咽困難,聲音嘶啞。
頸部轉移性癌原發(fā)病灶多在口腔、鼻咽部、甲狀腺、肺、縱隔、
乳房、胃腸道、胰腺等處,因來源不同,處理方法各異。為有利于早
期診斷,早期治療,提高療效,須多科醫(yī)師緊密協(xié)作,從多個系統(tǒng)尋
找原發(fā)病灶。
輔助檢查:要明確腫大淋巴結的性質,常需依賴穿刺或切除淋巴
結作病理檢查。
[鑒別診斷]
一、噓瘍多發(fā)于青年及兒童。腫塊位于頸部及耳后,但起病緩慢,
初起腫塊質較軟,活動尚可,潰后有膿及豆渣狀物。
二、肉瘦發(fā)病部位在結喉左右或正中,腫塊呈半球狀,可隨吞咽
動作而上下移動,生長緩慢,無潰爛。
三、石瘦多見于40歲以上女性患者,或既往有肉瘦病史。腫塊
位于結喉左右或正中,質地堅硬,活動受限,生長迅速。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肝郁痰凝頸部或耳前后腫塊如栗,頂突根深,質地堅硬,皮
色不變;伴胸脅悶脹,情緒急躁,食欲減退,月完腹脹滿;舌苔白膩,脈
弦或弦滑。
辨證分析:肝郁痰凝,阻隔經絡,故頸部或耳前后腫塊如栗,頂
突根深,質地堅硬,皮色不變;肝郁不舒,故胸脅悶脹,情緒急躁;
木旺克土,故食欲減退;脾胃氣滯,故脫腹脹滿;苔白膩、脈弦或弦滑
為肝郁痰凝之象。
治法:舒肝解郁,化痰散結。
方藥:開郁散加減。
(二)正虛痰凝腫塊日久不消,逐漸長大,隱隱作痛,膚色紫暗,
腫塊融合,不久即潰破;伴形體消瘦;舌苔白或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病患較久,正虛邪勝,痰凝氣滯血瘀日甚,故腫塊日
久不消,逐漸長大,隱隱作痛,膚色紫暗,腫塊融合;痰郁化熱,血
肉腐敗,故腫塊潰爛;氣血漸衰,形體失養(yǎng),故形體消瘦;苔黃、脈數
為痰瘀化熱之象。
治法:益氣養(yǎng)榮,疏肝散結。
方藥:和營散堅丸加減。
(三)氣血兩虛腫塊潰后腐爛無膿,時流血水,雖腐爛而堅硬不消,
越潰越堅,瘡口漸大,凹凸不平;伴心煩失眠,面色無華,形體消瘦;
舌質淡紅,脈沉細無力。
辨證分析:病患日久,氣血大傷,不能驅邪收口,故腫塊潰破腐
爛無膿,時流血水,雖腐潰而堅硬不消;正不勝邪,毒聚反甚,故愈
腫愈堅,瘡口凹凸不平;心神失養(yǎng),故心煩失眠;血不榮面,故面色無
華;形體失養(yǎng),故形體消瘦;舌淡紅、脈沉細無力為氣血兩虛之象。
治法:補養(yǎng)氣血。
方藥:香貝養(yǎng)榮湯加減。
二、外治法
初起用阿魏化痞膏外貼,每周換1次;潰后用生肌玉紅膏摻海浮
散外敷。
[其他療法]
宜盡早選擇放射治療或手術治療。
[預防與調攝]
1.患者宜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
2.發(fā)現(xiàn)頸部腫大淋巴結或頸部腫塊時,應高度重視,積極尋找原
發(fā)病灶,及早確定病變性質。
3.患部禁忌艾灸、針刺、外涂腐蝕藥和切開。
[結語]
失榮相當于西醫(yī)的頸部原發(fā)性惡性腫瘤和惡性腫瘤頸部淋巴轉
移。其特點是:頸部腫塊堅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變,面容憔悴,
形體消瘦,狀如樹木失去榮華:應與摞瘍、肉瘦、石瘤相鑒別。肝郁
痰凝證,治宜舒肝解郁、化痰散結,方用開郁散加減;正虛痰凝證,
治宜益氣養(yǎng)榮、疏肝散結,方用和營散堅丸加減;氣血兩虛證,治宜
補養(yǎng)氣血,方用香貝養(yǎng)榮湯加減。宜盡早選擇放射治療或手術治療。
第四節(jié)乳巖
乳巖是以乳房部腫塊,質地堅硬,高低不平,病久腫塊潰爛,膿
血污穢惡臭,疼痛日增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腫瘤性疾病。《婦人大全良方》
云:”若初起,內結小核,或如鱉、棋子,不赤不痛。積之歲月漸大,
蠕巖崩破如熟石榴,或內潰深洞,此屬肝脾郁怒,氣血虧損,名曰乳
巖?!毕喈斢谖麽t(yī)的乳腺癌。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
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在女性僅次于子宮頸癌,且近年有
超過子宮頸癌的傾向。
[病因病機]
由于憂思郁怒,情志不暢,憂思傷脾,運化失常,痰濁內生,郁
怒傷肝,肝失條達,郁久而氣血瘀滯,肝脾兩傷,經絡阻塞,痰瘀互
結于乳而發(fā);或沖任失調,月經不調,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及乳腺的
生理功能紊亂,氣滯、痰凝、瘀血互結而發(fā)。
[診斷]
好發(fā)于40-60歲婦女,絕經期婦女發(fā)病率相對較高。
乳癌多見于乳房的外上象限,其次是乳頭、乳暈和內上象限。早
期為患側乳房出現(xiàn)無痛性單發(fā)的小腫塊,質硬,表面不光滑,與周圍
組織分界不清,在乳房內不易被推動。一般由病人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隨
著腫塊逐漸生長和增大,腫塊表面皮膚出現(xiàn)凹陷,乳頭內縮或抬高,
皮膚呈“橘皮樣”改變,這些都是乳癌的重要體征。乳癌發(fā)展至晚期,
腫塊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動,皮面出現(xiàn)多個堅硬的小結或小索,甚至
彼此融合,彌漫成片;如伸延至背部和對側胸壁,則可緊縮胸壁,限
制呼吸,稱鎧甲狀癌。有時皮膚可破潰形成潰瘍,中央凹陷似彈坑,
有時外翻似菜花,時流紫紅血水,惡臭難聞。
乳癌淋巴轉移最初多見于腋窩,腫大淋巴結先為散在,數目少,
質硬,無痛,可被推動,以后數目漸多,粘連成團。晚期可發(fā)生廣泛
淋巴結轉移(鎖骨上或對側腋窩),常伴有遠處轉移。若癌細胞堵住腋
窩主要淋巴管,可引起該側上肢淋巴水腫。癌細胞遠處轉移至肺及胸
膜時,常引起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難。轉移至椎骨則發(fā)生背痛,肝轉
移可引起肝腫大和黃疽。
某些特殊形式乳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臨床表現(xiàn)與臨床最常見的硬癌
有所不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乳頭濕疹樣癌和炎性乳癌。
乳頭濕疹樣癌很少見,惡性程度低,發(fā)展緩慢。初發(fā)癥狀是乳頭
刺癢、灼痛。臨床上出現(xiàn)慢性濕疹性病變,乳頭和乳暈的皮膚發(fā)紅,
糜爛,潮濕,有時覆有黃褐色的鱗屑樣痂皮。病變皮膚發(fā)硬,邊界較
清。病變繼續(xù)發(fā)展,則乳頭內陷、破損。有時可在乳暈深部捫到腫塊。
淋巴轉移出現(xiàn)很晚。
炎性乳癌臨床少見。多發(fā)于年輕婦女,尤其在妊娠期或哺乳期。
發(fā)病急驟,乳房迅速增大,腫脹疼痛,皮膚發(fā)紅灼熱,猶如急性炎癥。
捫診時整個乳房腫大發(fā)硬,而無明顯的局限性腫塊。炎性乳癌轉移早
而廣,對側乳房常被侵及。預后極差,病人可在發(fā)病后數月即死亡。
輔助檢查:B超檢查可見實質性占位病變。病人如有乳頭溢液,
可取分泌物作涂片檢查,尋找癌細胞。針吸細胞學檢查和活體組織切
片檢查對確診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術中快速病理切片為常用方法。
[鑒別診斷]
一、乳癖好發(fā)于30—40歲女性。月經期乳房疼痛、脹大。有大
小不等的結節(jié)狀或片塊狀腫塊,邊界不清,質地柔韌,常為雙側性。
腫塊和皮膚無粘連。
二、乳核好發(fā)于20-30歲婦女。腫塊多發(fā)生于一側乳房,形似
丸卵,表面堅實光滑,邊界清楚,活動度好,可推移。病程進展緩慢。
三、乳痛好發(fā)于20-40歲女性。腫塊可1個或數個,質地堅實,
邊界不清,和皮膚粘連,腫塊成膿時變軟,潰破后形成瘦管,經久不
愈。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肝郁氣滯乳房腫塊,皮色不變,質地堅硬,邊界不清;伴性
情急躁,胸悶脅脹;舌鍍,苔薄,脈弦。
辨證分析:肝郁氣滯,脾失健運,痰濕內生,以致氣郁痰濕交阻
乳絡,故乳房腫塊,皮色不變,質地堅硬,邊界不清;肝失疏泄,故
性情急躁;肝郁氣滯,故胸悶脅脹;舌淡、苔薄、脈弦均為肝郁氣滯之
象。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結。
方藥:神效瓜萎散合開郁散加減。
(二)沖任失調乳房腫塊堅硬;伴月經不調,婚后從未生育;舌質淡
紅,苔薄白,脈沉細。
辨證分析:沖任失調,臟腑及乳腺生理功能紊亂,氣滯、痰瘀互
結于乳房,故乳房腫塊堅硬;沖任失調,氣血瘀滯,積聚于胞宮,故
月經不調,婚后未能生育;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為肝腎不足、沖
任失調之象。
治法:調攝沖任,理氣散結。
方藥:二仙湯合開郁散加減。
(三)毒蘊潰爛癌腫破潰,血水淋漓,臭穢不堪,色紫劇痛;伴飲
食不佳,身體漸瘦;苔薄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瘀滯化火蘊毒,火毒蘊結,瘀阻乳絡,熱盛肉腐,故
癌腫破潰,血水淋漓,臭穢不堪,色紫劇痛;脾胃失運,故飲食不佳,
身體漸瘦;苔薄黃、脈弦數為瘀滯化火之象。
治法:解毒扶正。
方藥:化巖湯合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等。
(四)氣血虛弱乳癌晚期,破潰外翻如菜花,不斷滲流血水,疼痛
難忍;伴面色蒼白,動則氣短,身體瘦弱,飲食不思;舌淡紅,脈沉細
無力。
辨證分析:久病正虛,正不勝邪,熱毒內盛,熱盛肉腐,故乳房
腫塊破潰外翻如菜花,不斷滲流血水;毒邪瘀阻乳絡,不通則痛,故
疼痛難忍;氣血虧虛,機體失去溫煦與濡養(yǎng),故面色蒼白,身體瘦弱;
心失所養(yǎng),故動則氣促;脾虛不運,故飲食不思;舌淡紅、脈沉細無力
均為氣血不足之象。
治法:調補氣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二、外治法
有手術禁忌癥,或已遠處廣泛轉移,不適宜手術治療者可采用中
藥外治。初起,用阿魏消痞膏外治;潰后,用海浮散或冰獅散、紅油
膏外敷;壞死組織脫落后,改用生肌散外敷。
[其他療法]
一、手術治療乳癌根治切除術是治療乳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一旦
確診,而又未發(fā)現(xiàn)遠處廣泛轉移者,均宜首選手術治療。
二、化學療法化學藥物抗癌治療是一種必要的全身性輔助治療。
手術后配合化學藥物治療,可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
三、放射治療通常用于手術后,防止局部復發(fā)。
四、激素治療絕經前病人的激素療法主要是采取絕經措施,行卵
巢切除或X線照射卵巢,或采用雄激素治療。絕經期后病人可應用抗
雌激素制劑。
[預防與調攝]
1.普及防癌知識,定期自我檢查,以期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
2.優(yōu)生優(yōu)育,提倡母乳喂養(yǎng)嬰兒。
3.患者宜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
4.局部忌重壓,忌艾灸、針刺、切開及外涂腐蝕藥。
[結語]
乳巖相當于西醫(yī)的乳腺癌。其特點是:乳房部腫塊,質地堅硬,
高低不平,病久腫塊潰爛,膿血污穢惡臭,疼痛日增,好發(fā)于40-
60歲婦女。應與乳癖、乳核、乳痛相鑒別。肝郁氣滯證,治宜疏肝
解郁、化痰散結,方用神效瓜簍散合開郁散加減;沖任失調證,治宜
調攝沖任、理氣散結,方用二仙湯合開郁散加減;毒蘊潰爛證,治宜
解毒扶正,方用化巖湯加減;氣血虛弱證,治宜調補氣血,方用歸脾
湯加減。本病一旦確診,而又未發(fā)現(xiàn)遠處廣泛轉移者,均宜首選乳癌
根治術,術后應配合化學療法、放射治療和激素治療。
第五節(jié)腎巖
腎巖是以陰莖龜頭出現(xiàn)丘疹、結節(jié)狀等堅硬物,潰后如翻花狀,
有特異惡臭和膿性分泌物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腫瘤性疾病。中醫(yī)又名腎巖翻
花。《瘍科心得集》謂:“夫腎巖翻花者,……初起馬口之內,生肉
一粒,如豎肉之狀,堅硬而癢,即有脂水,延至一二年或五六載時,
覺疼痛應心,玉莖漸漸腫脹,其馬口之豎肉處,翻花若榴子樣,此腎
巖已成也?!北静∠喈斢谖麽t(yī)的陰莖癌。
[病因病機]
由于肝主筋,陰莖為宗筋所聚之處,為腎之外竅,因此陰莖和肝
腎有密切關系。腎巖的發(fā)生多因肝腎陰虛,憂思郁慮,相火內灼,水
不涵木,肝經血少,經絡空虛,虛火痰濁侵襲,導致經絡阻塞,積聚
陰莖而成。再則包莖或包皮過長,以致穢毒積聚,與本病的發(fā)生亦有
密切關系。
[診斷]
本病好發(fā)于陰莖冠狀溝及外尿道口邊緣,多發(fā)生于40—60歲的
男子。
開始在陰莖頭局部出現(xiàn)硬塊或紅斑,突起小腫物或經久不愈的潰
瘍,由于包皮掩蓋未引起足夠重視,以后有血性分泌物自包皮口流出,
腫瘤可突出包皮口或穿破包皮呈菜花樣,表面糜爛,滲出物惡臭,多
不妨礙排尿。晚期癌腫可侵及陰莖的全部、恥骨部及陰囊,局部失去
正常形態(tài)而在恥骨部形成一巨大的癌性潰瘍。并可出現(xiàn)消瘦、貧血、
無力、食欲不振等惡病質。
輔助檢查:行病理切片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鑒別診斷]
一、尖銳濕疣可見于陰莖頭、冠狀溝及包皮內板,病變突起呈菜
花狀、乳頭狀、顆粒狀或結節(jié)狀,色紫紅,大小和數目不定,也可有
蒂,表面可糜爛。
二、陰莖結核病變亦可發(fā)生在陰莖頭、陰莖系帶處。最初為結核
性紅色膿皰,膿皰破潰后呈淺在潰瘍。其周圍較硬,基底為肉芽組織。
如潰瘍繼續(xù)發(fā)展擴大,可累及陰莖海綿體,嚴重的可破壞陰莖頭,有
的可產生尿道瘦。潰瘍分泌物涂片檢查如能找到結核桿菌可以確診,
必要時可作活體組織檢查以資鑒別。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肝郁痰凝陰莖、冠狀溝附近有丘疹、結節(jié)、疣狀腫物,逐漸
腫大,潰后滲流滋水或血水,或有痛癢;舌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或滑。
辨證分析:憂郁思慮,肝脾兩傷,肝氣郁結,痰濁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江蘇無錫市錫山文商旅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省仙游縣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內江路橋鄉(xiāng)村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一建《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考試施工現(xiàn)場管理綜合應用實戰(zhàn)解析實戰(zhàn)實戰(zhàn)題庫
- 2025年一建《機電工程管理與實務》考試機電工程法規(guī)綜合測試題庫試卷
- 2025企業(yè)借款合同樣本
- 生物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冰河世紀臺詞全集中英對照
- 2025【電線電纜購貨合同】購銷合同范本
- 2025年份三月版質押憑證虛擬現(xiàn)實驗真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 國省道公路標志標線維護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面具的設計制作課件
- 病歷書寫規(guī)范細則(2024年版)
- 《國內手語翻譯人才供求現(xiàn)狀調研報告》
- 2023年西藏初中生物學業(yè)水平考試卷試題真題(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冊地理期末綜合測試卷(二)(含答案)
- 護理學科建設規(guī)劃
- 原始點醫(yī)學(201904第15版)
- 環(huán)境監(jiān)測知識培訓
- 2024年湖南省高考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足球腳內側踢地滾球技術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