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亨小米蕉栽培技術應用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實施_第1頁
冊亨小米蕉栽培技術應用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實施_第2頁
冊亨小米蕉栽培技術應用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實施_第3頁
冊亨小米蕉栽培技術應用與病蟲害防治技術實施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小米蕉是一種香甜軟糯、口感獨特的粉蕉品種,是冊亨縣的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也是當?shù)剞r(nóng)民的重要經(jīng)濟來源。小米蕉作為一種熱帶水果,其栽培與病蟲害防治都十分關鍵,合理應用相關技術,才能夠保證小米蕉的穩(wěn)產(chǎn)與增產(chǎn)。本文將以冊亨縣為例,對該縣小米蕉栽培情況進行概述,具體分析小米蕉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的難點和策略。關鍵詞:冊亨縣;小米蕉;病蟲害防治小米蕉是香蕉屬植物的一個品種,原產(chǎn)于東南亞,是一種粉蕉大類的香蕉,口感獨特,營養(yǎng)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小米蕉的生長周期較長,掛果時間比其他香蕉品種多4~5個月,糖分和維生素含量較高,抗逆性較強。冊亨縣的小米蕉種植面積較廣,且栽培技術應用較為廣泛。合理應用小米蕉栽培技術,能夠使小米蕉栽培的效益達到更高的水平,提升小米蕉種植的實際價值。1冊亨縣小米蕉栽培情況概述冊亨縣位于貴州省西南部,地處云貴高原與滇黔高原的過渡地帶,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5℃,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小米蕉的適宜栽培區(qū)。冊亨縣自2015年開始引進小米蕉種植,經(jīng)過幾年的發(fā)展,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小米蕉生產(chǎn)基地,小米蕉也成為冊亨縣的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和地方名片[1]。冊亨縣小米蕉的栽培主要分布在北盤江沿岸的巖架鎮(zhèn)、洛凡鎮(zhèn)、大河鎮(zhèn)、樂元鄉(xiāng)等地,其中以巖架鎮(zhèn)和洛凡鎮(zhèn)為主,占全縣種植面積的80%以上。小米蕉的栽培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以專業(yè)合作社為主導,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銷售的規(guī)?;N植模式;二是以農(nóng)戶為主體,自主種植、自主銷售的散戶種植模式。兩種模式各有優(yōu)劣,規(guī)?;N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小米蕉的品質和效益,但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和管理成本;散戶種植模式有利于發(fā)揮農(nóng)戶的主觀能動性,但存在技術水平不高、品質不穩(wěn)定、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冊亨縣小米蕉的栽培周期一般為14~16個月,分為苗期、生長期、花果期和采收期四個階段。苗期為從種植到分蘗的前4~5個月,主要進行田間管理和水肥管理,保證苗木的健壯生長;生長期為從分蘗到抽穗的中間6~7個月,主要進行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促進植株莖葉生長和分蘗;花果期為從抽穗到采收的后3~4個月,主要進行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保證果實的品質和產(chǎn)量;采收期為從果實成熟到采摘的時間,主要進行果實的采摘、包裝、運輸和儲存等工作,保證果實的新鮮度和安全性。然而,隨著小米蕉種植規(guī)模的擴大和連作年限的增加,小米蕉的病蟲害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小米蕉產(chǎn)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據(jù)調查,冊亨縣小米蕉主要受到芭蕉損傷線蟲病、芭蕉黃萎病、芭蕉枯萎病、芭蕉葉斑病、芭蕉腐爛病、芭蕉蚜蟲、芭蕉象甲、芭蕉切葉螟等病蟲害的危害,其中以芭蕉損傷線蟲病、芭蕉黃萎病和芭蕉蚜蟲為主,危害程度較高,危害面積較廣,危害損失較大。據(jù)統(tǒng)計,小米蕉的病蟲害危害損失率平均為15%~20%,個別地區(qū)甚至高達30%~40%,嚴重影響了小米蕉的產(chǎn)量和品質,降低了農(nóng)民的收益和積極性。2小米蕉栽培技術應用2.1選地整地小米蕉適宜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高、pH值在5.5~6.5的砂壤土或壤土上種植。一般選擇海拔1000米以下、年均氣溫16~28℃、年均降水量1000~1500毫米、相對濕度60%~80%的地區(qū)。小米蕉對光照要求較高,應選擇向陽、通風良好、無大風、無冰雹的地塊。小米蕉不耐寒,冬季最低氣溫不宜低于5℃,否則會影響生長和結果。小米蕉不耐鹽堿,土壤鹽分含量不宜超過0.15%。小米蕉的整地一般在秋季進行,以利于土壤松化、通氣、殺菌和提高肥力。整地方式有平地、畦地和壟地三種,可以根據(jù)地形、土壤、水源和氣候等條件選擇適宜的方式。平地適用于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塊,整地深度為30~40厘米,整地后覆蓋有機肥或秸稈等覆蓋物,以保持土壤濕度和溫度。畦地適用于排水不良、土壤較重的地塊,整地深度為40~50厘米,畦寬為1.2~1.5米,畦高為20~30厘米,畦間留有30~40厘米的水溝,以利于排水和灌溉。壟地適用于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壤較輕的地塊,整地深度為30~40厘米,壟寬為1~1.2米,壟高為15~20厘米,壟間留有20~30厘米的水溝,以利于排水和灌溉。冊亨縣的小米蕉大多為規(guī)?;N植,主要應用平地的形式進行整地,并且適當進行有機肥的施用[2]。2.2挖坑回坑小米蕉的挖坑回坑一般在冬季進行,以利于土壤松化、通氣、殺菌和提高肥力。挖坑回坑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先挖坑后回坑,即在整地后,按照種植密度和行列距,在每個種植點挖一個直徑為40~50厘米、深度為30~40厘米的圓形坑,將坑內的表土和底土分開堆放,然后在坑內施入有機肥或復合肥等基肥,再將底土和表土按比例混合,填回坑內,使坑口略高于地面,形成一個直徑為20~30厘米、高度為10~15厘米的小土堆,以利于種植。二是邊挖坑邊回坑,即在整地后,按照種植密度和行列距,在每個種植點挖一個直徑為40~50厘米、深度為30~40厘米的圓形坑,然后在坑內施入有機肥或復合肥等基肥,再將坑內的土壤填回坑內,使坑口略高于地面,形成一個直徑為20~30厘米、高度為10~15厘米的小土堆,以利于種植。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保持坑內的土壤濕潤,以利于種苗的生根[3]。2.3種苗選擇小米蕉的種苗應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純度高、品質好的組培苗或蕉苗。組培苗具有生長快、分蘗多、抗病性強、品質穩(wěn)定等優(yōu)點,但價格較高,需提前預訂。蕉苗則是從健康的母株上剪取的假莖,具有成本低、易獲取、適應性強等優(yōu)點,但需注意消毒和檢疫,防止帶入病菌或線蟲。無論選擇哪種種苗,都要選擇健康、無病蟲害、品質優(yōu)良、生長旺盛的母株作為種苗來源,以保證種苗的質量和活力,同時應注意保持苗木的新鮮度和濕度,避免暴曬或凍傷,及時進行定植。2.4種植小米蕉的種植一般在春季進行,以利于苗木的生長和結果。種植時應按照挖坑回坑的位置,在小土堆上開一個直徑為15~20厘米、深度為10~15厘米的小坑,將苗木的根部放入坑內,輕輕壓實土壤,使苗木與土壤緊密接觸,注意不要埋過苗木的基部,以免引起腐爛。種植后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促進苗木的生根。種植時應注意保持一定的行列距,一般以行距2~2.5米、株距1.5~2米為宜,每畝種植800~1000株。2.5田間管理小米蕉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除草、培土、修剪、套袋、支撐等措施。除草是為了減少雜草對水肥的競爭和病蟲害的傳播,一般每月進行一次,可采用人工或化學方法。培土是為了增加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性,促進根系的生長和分蘗,一般在苗期和花果期進行,每次培土的高度為10~15厘米,注意不要損傷根系。修剪是為了去除病弱、老化、過密的莖葉,保持植株的通風透光和營養(yǎng)平衡,一般在生長期和花果期進行,每次修剪不超過植株總葉數(shù)的1/4,注意不要傷及新梢和果穗。套袋是為了保護果實免受病蟲害和外界污染,提高果實的品質和商品價值,一般在果穗抽出后10~15天進行,可采用塑料袋或紙袋等材料,注意保持袋內的透氣性和適度的濕度[4]。支撐是為了防止植株倒伏或果穗下垂,保持植株的直立和果實的美觀,一般在花果期進行,可采用竹竿或木棍等材料,注意不要損傷植株和果實。2.6水肥管理小米蕉的水肥管理是保證其高產(chǎn)優(yōu)質的關鍵,應根據(jù)植株的生長需求和土壤的水肥狀況,合理施用水肥,避免過多或過少。一般來說,小米蕉的灌水量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不宜過干或過濕,以免影響根系的呼吸和吸收。灌水的時間和頻率應根據(jù)氣候和土壤的變化而調整,一般在早晚或陰天進行,避免高溫時灌水,以免造成土壤溫差和水分蒸發(fā)。灌水的方法可采用溝灌或滴灌等,注意不要直接澆在植株的基部或果穗上,以免引起腐爛或裂果。小米蕉的施肥量以保持土壤肥力為宜,不宜過多或過少,以免造成營養(yǎng)過?;虿蛔愕那闆r。施肥的時間和頻率應根據(jù)植株的生長階段和土壤的肥力而調整,一般分為基肥、追肥和花果肥三次?;试诜N植前或種植時施用,主要是有機肥或復合肥,每畝施用量為3000~5000千克。冊亨縣在小米蕉種植前,一般會提前2個月用豬牛糞、草皮泥加適量復合肥進行堆漚,在種植時作為基肥使用。追肥在苗期和生長期施用,主要是氮肥或復合肥,每畝施用量為150~200千克,分兩到三次施用,每次施用后要及時澆水。在花果期還要進行花果肥的施用,主要是磷鉀肥或復合肥,每畝施用量為100~150千克,分兩次施用,一次在抽穗時,一次在結果時,每次施用后要及時澆水。施肥的方法可采用溝施或葉面噴施等,注意不要直接施在植株的基部或果穗上,以免引起燒傷或腐爛。3小米蕉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3.1小米蕉常見病蟲害及影響3.1.1病害小米蕉的主要病害有芭蕉損傷線蟲病、芭蕉黃萎病、芭蕉枯萎病、芭蕉葉斑病和芭蕉腐爛病等,其中以芭蕉損傷線蟲病和芭蕉黃萎病為最嚴重的兩種病害,危害面積和損失率均較高。芭蕉損傷線蟲病是由芭蕉損傷線蟲寄生于小米蕉的根系和假莖而引起的一種病害,主要表現(xiàn)為根系褐化、腐爛、縮短、粗細不均,假莖內部出現(xiàn)褐色或黑色的壞死斑,植株生長受阻,葉片發(fā)黃、枯萎,果實數(shù)量和品質下降,嚴重時導致植株倒伏死亡。該病害的發(fā)生與土壤的溫度、濕度、酸堿度、有機質含量等因素有關,一般在溫度為25~30℃,濕度為70%~80%,pH值為4.5~6.5,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中,線蟲的繁殖和活動最為旺盛,病害的發(fā)生也最為嚴重。芭蕉黃萎病是由芭蕉黃萎病菌侵入小米蕉的根系和假莖而引起的一種病害,主要表現(xiàn)為根系間出現(xiàn)紅色和棕色的斑點,在根莖內部出現(xiàn)黃色或紅色的維管束,植株生長受到影響,病變區(qū)域顏色較深,向上逐漸變淺,一旦未及時進行管控,很容易造成植株死亡。該病害在小米蕉生長的各個時期都有可能發(fā)生,主要由真菌侵染所引起,致病菌在土壤中的生存能力較強,甚至達到20年左右。3.1.2蟲害小米蕉的主要蟲害有芭蕉蚜蟲、芭蕉象甲、芭蕉切葉螟等,其中以芭蕉蚜蟲為最嚴重的一種蟲害,危害面積和損失率均較高。芭蕉蚜蟲是一種小型的吸汁性昆蟲,主要寄生于小米蕉的葉片、花穗和果實上,吸取植株的汁液,造成葉片發(fā)黃、枯萎,花穗和果實變形、腐爛,同時還會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的發(fā)生,嚴重影響小米蕉的產(chǎn)量和品質。該蟲害的發(fā)生與氣候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有關,一般在溫度為25~30℃,濕度為70%~80%,光照為弱光或陰天的條件下,蚜蟲的繁殖和活動最為旺盛[5]。芭蕉象甲是一種大型的咬食性昆蟲,主要寄生于小米蕉的根系和假莖內部,咬食植株的維管束,很容易對植株的營養(yǎng)吸收造成影響,最終植株全株枯黃,難以正常生長,在蟲害嚴重的情況下,植株很容易倒伏死亡。而芭蕉切葉螟是一種小型的食葉性昆蟲,主要寄生于小米蕉的葉片上,咬食葉片的表皮和葉肉,造成葉片出現(xiàn)白色或灰色的窗孔,影響光合作用。3.2小米蕉病蟲害防治3.2.1病害防治小米蕉在種植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患病情況,且一旦患病,就會對小米蕉的產(chǎn)量、質量、成活率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小米蕉種植中,一定要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一般情況下,種植人員可以通過選用健康、無病蟲害、品質優(yōu)良、生長旺盛的種苗,避免帶病種植,減少病源的傳播。也可以實行輪作或間作,避免連作小米蕉,減少土壤中有害菌的數(shù)量和活性,增加土壤的肥力和通氣性。一般建議與豆科、十字花科、禾本科等作物輪作或間作,可有效抑制病害的發(fā)展。對于芭蕉黃萎病,可以科學施用殺菌劑或抗菌劑,使用噴施或根施的方式,對該病害進行防治,如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硫酸銨、硫酸銅等,可直接殺滅或抑制土壤中的病菌,減少其對植株的危害。一般在種植前或種植后的苗期和生長期進行施用,注意按照藥劑的使用說明和安全間隔期進行操作,避免藥害和殘留。對于芭蕉損傷線蟲病,則可以施用殺線蟲劑或線蟲拮抗劑,如呋喃丹、噻嗪酮、硫酸鋅、硫酸銅等,可直接殺滅或抑制土壤中的線蟲,減少其對植株的危害。3.2.2蟲害防治蟲害在小米蕉的種植中很容易出現(xiàn),并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小米蕉植株造成影響。因此,應當對小米蕉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蟲害進行積極防治,減少小米蕉種植出現(xiàn)問題的可能性。在小米蕉種植中,可以適當施用有機肥或生物肥,如堆肥、農(nóng)家肥、菌肥等,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和微生物數(shù)量,提高土壤的抗蟲性和抑蟲性,同時也可提供植株所需的養(yǎng)分,增強植株的抗蟲能力。對于芭蕉蚜蟲,可以施用殺蟲劑或驅蟲劑,如氧化樂果、吡蟲啉、噻嗪酮、硫酸鋅、硫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