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科目一:火場緊急逃生撤離技術(自救) 1(一)沿梯撤離技術 1(二)沿安全繩撤離技術 3(三)沿充實水帶撤離技術 5(四)利用無水水帶撤離技術 7科目二:緊急救助技術 9(一)單人救助技術 91.單人拖拽救助技術 92.扁帶拖拽救助技術 11(二)雙人救助技術 131.雙人推拉救助技術 132.窄樓梯向上救助技術 153.窄樓梯向下救助技術 17(三)班組救助技術 191.安全繩提拉救助技術 192.內攻水帶提拉救助技術 213.窗口救助技術(頭朝窗口) 234.窗口救助技術(腳朝窗口) 255.寬樓梯向上救助技術 276.寬樓梯向下救助技術 297.樓梯四點攜行救助技術 31科目三:火場搜索技術 33(一)掃描搜索技術 33(二)派出搜索技術 35(三)聯(lián)線掃描搜索技術 37科目四:緊急救助小組火場實戰(zhàn)應用 39科目五:內攻撤離安全行動實戰(zhàn)應用 41科目六:空氣呼吸器實戰(zhàn)應用 43(一)空氣呼吸器共用技術 431.面罩共用技術 432.他救接口共用技術 45(二)模擬黑暗環(huán)境空氣呼吸器的佩戴技術 47(三)空氣呼吸器耗氣測試及余氣延長測試 49科目七:水槍手基礎業(yè)務訓練 51PAGE2科目一:火場緊急逃生撤離技術(自救)(一)沿梯撤離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緊急逃生撤離技術,使學員熟練掌握在火場中遇各種緊急情況如何快速進行逃生撤離。適用情景在二樓或是樓層救援過程中,火場情況突變或者結構坍塌阻斷了消防員的正常撤退路線,在有架設拉梯的情況下,需要在有限時間內從窗口逃生到達地面的情況。二、教學重點(一)沿梯撤離技術方法。(二)沿梯撤離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15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5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訓練塔二樓窗臺設置六米拉梯一把,梯子頂部與二樓窗臺下沿平齊,梯子兩側放置保護墊,拉梯設保護人員,訓練塔二樓設置操作區(qū),訓練塔外圍設置警戒區(qū)。六、操作步驟(一)緩慢斜靠窗沿并扶住梯梁移動,用右手臂和手肘部勾住第2級梯蹬,左手握住梯梁。(二)逃生時左手沿梯梁邊滑下,用左手握住第4級梯蹬,當身體在梯子上轉動時,左手臂控制和穩(wěn)定身體。(三)雙腿膝蓋彎曲,右大腿順著梯梁滑下,轉身到一個向上的位置,然后雙腳放在最近的梯檔上。(四)右手臂勾住第2級梯蹬,左手抓住第4級梯蹬。(五)一旦處于直立狀態(tài),用雙手抓住兩側的梯梁,雙腿膝蓋置于兩側梯梁的外側,伸展手臂,胸部與梯子之間保持足夠空間,使呼救器、氣壓計、空呼器面罩等不被擋住,控制速度,緩慢沿梯梁滑下梯子,抵達地面。七、注意事項(一)訓練時保持空氣呼吸器全程供氣。(二)嚴禁梯腳超出架設區(qū)。(三)操作中雙手支點不得離開梯子,保護人員必須全程做好保護。(四)架梯角度不得大于75度。
(二)沿安全繩撤離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緊急逃生撤離技術,使學員熟練掌握在火場中遇各種緊急情況如何快速進行逃生撤離。適用情景在二樓或三樓樓層救援過程中,火場情況突變或者結構坍塌阻斷了消防員的正常撤退路線,外部沒有架設拉梯的情況,需要在有限時間內從窗口逃生到達地面的情況。二、教學重點(一)安全繩撤離技術方法。(二)安全繩撤離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15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5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訓練塔二樓窗口設置操作區(qū),窗口下方放置保護墊,訓練塔外圍設置警戒。六、操作步驟(一)佩戴自救逃生繩包,利用繩包里的扁帶繩在二樓窗口制作錨點。(二)利用安全鉤將錨點與安全繩連接,將下降器與個人安全腰帶D形環(huán)連接,鎖好安全鉤,坐上窗臺,收緊下降器上部的繩索余長。(三)上半身緩慢斜靠窗沿,右手抓牢窗沿內側,將身體移出窗臺。(四)身體移出窗臺后,左手控制下降器,右手整理繩包外繩索。下降過程中,雙腳可以輕微蹬墻面,控制身體不貼牢墻面,如需制動左手松開下降器即可。左手控制下降器緩慢下放,使身體緩慢勻速下降至地面。七、注意事項(一)訓練時保持空氣呼吸器全程供氣。(二)錨點牢固制作于消防斧(鐵鍬或多功能撬棍)中間處,窗沿與消防斧(鐵鍬或多功能撬棍)呈45度。(三)在出窗臺時,右手必須先抓住窗臺內側,待身體安全出窗臺后再抓牢制停點繩索。(四)下降過程中,雙腳可以輕微蹬墻面,控制身體不貼牢墻面。
(三)沿充實水帶撤離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緊急逃生撤離技術,使學員熟練掌握在火場中遇各種緊急情況如何快速進行逃生撤離。適用在二樓或三樓救援過程中火場緊急情況突變下的火場逃生,身邊留有或自身攜帶有連接分水器的水帶及水槍利用水帶快速從窗口逃生到地面二、教學重點(一)沿充實水帶撤離技術方法。(二)沿充實水帶撤離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15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5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訓練塔前3米處設預先供水的分水器1只,訓練塔3樓窗口設置操作區(qū),3樓窗口設置操作區(qū),窗口處設置水帶、水槍。設輔助人員1名控制分水器,訓練塔外圍設置警戒。六、操作步驟(一)參訓隊員連接好保護繩,檢查個人防護裝備,作持槍內攻狀態(tài),做好撤離準備。(二)輔助人員關閉分水器后,參訓隊員卸下水槍,固定水帶于牢固處,騎坐于窗臺,解開安全帶,將水帶置于身前并扎于安全帶內。(三)參訓隊員喊“開水”,輔助人員打開分水器開關,充實水柱,參訓隊員雙手抓緊水帶的同時,兩腳夾住水帶,緩慢滑至地面,同時輔助人員將水帶接地處抬起,做好牽引緩沖。(四)參訓隊員安全到達地面。七、注意事項(一)水帶固定點必須安全牢靠。(二)操作過程中2號員需將水帶抬起地面,配合1號員下滑。(三)1號員必須全程抱緊水帶,控制下滑速度。(四)安全帶松緊程度要適度,確保順利下滑。
(四)利用無水水帶撤離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緊急逃生撤離技術,使學員熟練掌握在火場中遇各種緊急情況如何快速進行逃生撤離。適用在二樓或三樓救援過程中火場緊急情況突變下的火場逃生,身邊留有或自身攜帶有連接分水器的水帶及水槍利用水帶快速從窗口逃生到地面。二、教學重點(一)沿無水水帶撤離技術方法。(二)沿無水水帶撤離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15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5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訓練塔前3米處設預先供水的分水器1只,訓練塔3樓窗口設置操作區(qū),3樓窗口設置操作區(qū),窗口處設置水帶、水槍。設輔助人員1名控制分水器,訓練塔外圍設置警戒。六、操作步驟(一)參訓人員連接好保護繩,檢查個人防護裝備,作持槍內攻狀態(tài),做好撤離準備。(二)參訓人員騎跨窗臺,水帶置于右側大腿根部,右手將水帶從右側大腿外側斜挎左肩,置于身后。右手握緊水帶置于臀部,用于制動。左手握住水帶上側,置于胸前。(三)身體移至窗外,下降過程中,雙腳可以輕微蹬墻面,控制身體不貼牢墻面。右手緩慢釋放水帶,使身體緩慢勻速下降至地面。七、注意事項(一)水帶固定點必須安全牢靠。(二)參訓人員必須全程握緊水帶,控制下滑速度。
科目二:緊急救助技術(一)單人救助技術1.單人拖拽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使用單人拖拽救助技術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只有一名救援隊員時。二、教學重點(一)單人拖拽技術方法。(二)單人拖拽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在場地上鋪設軟膠墊布,設置一名被困人員,在被困員前后方3米處分別標注起點線和終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單人拖拽,開始操作”口令后,參訓人員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接到救助指令后,一只手抓住被困者略高一側的空氣呼吸器肩帶,另一只手清除地面上的碎片、玻璃等傷害因素。(三)一條腿呈跪姿保持身體平衡,另一條腿用力蹬地面來拉動被困者。(四)依照此法轉移被困者至終點線。七、注意事項拖拽前應做好被困指戰(zhàn)員空呼肩帶的余長處理,防止在救援過程中纏繞障礙物。
2.扁帶拖拽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使用扁帶技術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的情況下,有消防員被困切處于昏迷未佩戴空氣呼吸器,救援人員攜帶有扁帶裝備的情景。二、教學重點(一)扁帶技術方法T和L型。(二)扁帶技術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在場地上鋪設軟膠墊布,設置一名被困人員,在被困員前后方3米處分別標注起點線和終點線。六、操作步驟(一)“L”形扁帶拖拉技術(一)聽到“L形扁帶拖拉,開始操作”口令后,參訓人員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參訓人員將被困指戰(zhàn)員上體扶正成坐立姿勢,取出扁帶分別從被困指戰(zhàn)員兩邊腋下穿過,在后領處穿回,收束余長,緊貼背部向前拖拉。(二)“T”形扁帶拖拉技術(一)聽到“T形扁帶拖拉,開始操作”口令后,參訓人員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參訓人員將被困指戰(zhàn)員雙手置于頭部位置,取出扁帶制作扁帶手銬結,將手銬結的2處環(huán)帶分別固定被困指戰(zhàn)員兩手腕部位。收緊環(huán)帶,收束余長,向前拖拽。七、注意事項(一)當被困消防員頸部或者背部受傷的情況,一般不建議采取“L”形扁帶拖拉技術(二)在進行“T”形扁帶拖拉過程中,如果被困消防員處于有意識的狀態(tài),應提醒其雙手緊握手銬結結點位置,防止手腕長時間受力損傷。
(二)雙人救助技術1.雙人推拉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使用雙人推拉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狹小房間狹小走廊,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被困人員昏迷的一種救援方法。二、教學重點(一)雙人推拉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二)雙人推拉的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在場地上鋪設軟膠墊布,設置一名被困人員,全國安全員和緊急救援小組培訓班學員。六、操作步驟(一)聽到“雙人推拉,開始操作”口令后,參訓人員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1號員調整被困指戰(zhàn)員空呼肩帶松緊度,一只手抓住被困指戰(zhàn)員一側的空呼肩帶。2號員抬起被困消防員同一側的腿部,將膝蓋彎曲部位置于單肩上,一只受推扶被困者的大腿根部,另一只手撐扶地面。(三)1、2號員統(tǒng)一發(fā)口令,2名參訓人員協(xié)同進行轉移。七、注意事項(一)1、2號員必須位于被困者同一側,統(tǒng)一口令,統(tǒng)一行動。(二)2號員在推進被困消防員時,必須推扶被困消防員大腿根部,避免直接作用于大隊部位,造成被困消防員的二次傷害。
2.窄樓梯向上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使用上下樓梯救援技術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的火場環(huán)境,有消防員被困并處于昏迷狀態(tài),需要通過樓層窄小樓梯,有兩名救援人員可采取即時救援的一種救援方法。二、教學重點 (一)窄樓梯“推/拉”救援技術方法。(二)窄樓梯“推/拉”救援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樓梯平臺設置操作區(qū)域和1名被困人員,有可以操作的樓梯,樓梯有扶手保護,在離樓梯2米處標注起點線,在離樓梯平臺一米處標注終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窄樓梯向上救援,開始操作”口令后,2名參訓人員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1號員將被困指戰(zhàn)員上體扶正使其背部朝前成坐立姿勢,1號員抓取被困指戰(zhàn)員一側的空呼肩帶,2號員雙手置于被困指戰(zhàn)員雙膝下部。(三)在2號員統(tǒng)一口令下,2名參訓人員協(xié)同轉移被困指戰(zhàn)員。如果被困指戰(zhàn)員體重過重或救援人員體力不支時,2號員可將被困指戰(zhàn)員雙腿彎曲置于雙肩上,雙手抬扶被困指戰(zhàn)員大腿根部進行轉移。七、注意事項在進行轉移時,應收緊被困指戰(zhàn)員兩側的空呼肩帶。
3.窄樓梯向下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使上下樓梯救援技術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情景在單一和多戶型的多層住宅中,參訓人員對被困并已昏迷的消防員實施救助,需要通過樓層窄小樓梯采取由上而下轉移,窄小樓梯救援空間不足,救援人員無法全部位于被困者的兩側,并且兩人以上實施救援行動困難。二、教學重點 (一)窄樓梯向下救援技術方法。(二)窄樓梯向下救援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樓梯平臺設置操作區(qū)域和1名被困人員,有可以操作的樓梯,樓梯要有扶手保護,在離樓梯平臺2米處設置起點線,離樓梯口1米處設置終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窄樓梯向下救援,開始操作”口令后,2名參訓人員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1號員將被困指戰(zhàn)員上體扶正,使其雙手交叉,背部朝向出口呈坐立姿勢。1號員一手抓取被困指戰(zhàn)員空呼一側肩帶,一手抓取消防腰帶,2號員抓取被困指戰(zhàn)員雙腳褲腿,1、2號員協(xié)力轉移被困指戰(zhàn)員。(三)轉移過程中,1號員大腿頂住被困指戰(zhàn)員背部位置,另一只腳進行試探,逐級轉移至終點位置。七、注意事項轉移過程中,1號員抓取被困指戰(zhàn)員一側空呼肩帶的手部應保護被困指戰(zhàn)員頭部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
(三)班組救助技術1.安全繩提拉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使用安全繩提拉救人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消防員在火場濃煙中不慎掉入坑洞或者樓板下被困人員有意識,具有一定的行動能力,緊急小組隊員不方便或不能及時使用拉梯等其他救助工具時,緊急情況下靈活使用自身攜帶裝備開展救援工作的情景。二、教學重點 (一)安全繩提拉救人技術方法。(二安全繩提拉救人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架設一個3米高的平臺,中間設置吊升孔洞,設置一名被困人員,在離操作區(qū)5米處設置起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安全繩提拉,開始操作“口令后,指揮員、1號員、2號員依次攀爬至操作平臺。指揮員取出個人安全繩,下放至被困指戰(zhàn)員處,指導將安全繩固定在消防腰帶前部中間位置。(二)1、2號員依次下放各自安全繩,被困指戰(zhàn)員分別將安全繩固定在空氣呼吸器兩側肩部的肩帶位置(三)被困指戰(zhàn)員收緊3處安全繩固定點,收緊消防腰帶、空呼肩帶。指揮員、1號員、2號員進行受力測試。(四)受力測試完畢后,3名參訓人員協(xié)同將被困指戰(zhàn)員提拉至操作平臺。七、注意事項(一)在進行安全繩固定時,必須提醒被困指戰(zhàn)員進行繩索檢查,防止繩索相互纏繞或纏繞空氣呼吸器供氣導管等裝備。(二)在進行提拉時,必須進行受力測試,待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穩(wěn)定以及提拉人員準備充分后再進行提拉。
2.內攻水帶提拉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使用內攻水帶提拉救人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空間狹小救助人員無法下去實施救援,適用于消防員在火場濃煙中不慎掉入坑洞或者樓板下被困人員有意識,具有一定的行動能力,緊急小組隊員不方便或不能及時使用拉梯等其他救助工具時,緊急情況下靈活使用自身攜帶裝備開展救援工作的情景。二、教學重點 (一)內攻水帶提拉救人技術方法。(二)內攻水帶提拉救人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架設一個3米高的平臺,中間設置吊升孔洞,設置一名被困人員,在離操作區(qū)5米處設置起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內攻水帶提拉,開始操作“口令后,指揮員、1號員、2號員依次攀爬至操作平臺。指揮員、1號員、2號員協(xié)同將水帶下放至被困指戰(zhàn)員處。(二)被困指戰(zhàn)員騎跨在水帶低端的彎曲部位,并將內攻水帶扣系與消防腰帶內測,收緊腰帶,雙手握緊上方水帶。(三)1號員對于水槍端的水帶進行固定,指揮員、2號員在另一側提拉水帶進行受力測試,受力測試完成后,指揮員、2號員協(xié)同將被困指戰(zhàn)員提拉至平臺。七、注意事項(一)在進行內攻水帶提拉時,水槍連接端水帶應留有一定余長,防止在提拉過程時水槍脫落。(二)在進行提拉時,必須進行受力測試,待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穩(wěn)定以及提拉人員準備充分后再進行提拉。
3.窗口救助技術(頭朝窗口)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使用窗口救助技術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二、教學重點 (一)窗口救助技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二)窗口救助技術的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距離建筑4米處標出起點線,建筑前預先假設六米拉梯一把,在二樓樓層距窗口2米處標注操作區(qū),操作區(qū)內設一名被困消防員,頭部朝窗。六、操作步驟(一)聽到“窗口救助,開始操作”口令后,1號員、2號員通過六米拉梯攀爬進入樓層內,3、4號員對拉梯進行穩(wěn)固保護。當1、2號員發(fā)現(xiàn)被困指戰(zhàn)員時,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1、2號員利用雙人推拉的方式將被困指戰(zhàn)員以頭部朝窗的姿態(tài)轉移至窗口附近。通知3號員在窗口外部準備接應。(三)2號員靠墻呈坐姿狀態(tài),將被困指戰(zhàn)員置于雙膝上。1號員卸除被困指戰(zhàn)員空氣呼吸器,將其雙腿置于雙肩,雙手抓住消防腰帶。由2號員下達“開始提升”口令,1、2號員協(xié)同將被困指戰(zhàn)員托舉至窗臺上。(四)1、2號員調整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使其面部朝下,緩慢置于3號員雙臂上。(五)3號員一手置于被困指戰(zhàn)員腋下,一手置于其大腿根部下,雙手抓緊梯梁兩側,使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內側靠緊拉梯,緩慢轉移至地面。七、注意事項(一)在向下救助過程中,救援人員要保持身體平穩(wěn),逐梯下降。(二)在向下救助過程中,內部救援人員應始終抓緊頂部梯蹬,保持拉梯穩(wěn)定。(三)2名保護人員要面向拉梯,全程實施保護。
4.窗口救助技術(腳朝窗口)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使用窗口救助技術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狹小房間,狹窄走廊,和崩潰碎片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救援空間時。二、教學重點 (一)窗口救助技術(腳朝窗)的操作程序和方法。(二)窗口救助技術(腳朝窗)的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距離建筑4米處標出起點線,建筑前預先假設六米拉梯一把,在二樓樓層距窗口2米處標注操作區(qū),操作區(qū)內設一名被困消防員。六、操作步驟(一)聽到“窗口救助,開始操作”口令后,1號員、2號員通過六米拉梯攀爬進入樓層內,3、4號員對拉梯進行穩(wěn)固保護。當1、2號員發(fā)現(xiàn)被困指戰(zhàn)員時,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1號員抓被困指戰(zhàn)員空呼肩帶,2號員反身提起被困指戰(zhàn)員褲腿,轉移至窗口附近。1號員卸除被困指戰(zhàn)員的空氣呼吸器,2號員爬出窗外在拉梯上待命。(三)2號員上半身靠于窗臺,雙手提起被困指戰(zhàn)員褲腿,1號員雙手置于被困指戰(zhàn)員腋下,2名號員協(xié)同將被困指戰(zhàn)員抬舉至窗臺。(四)2號員將被困指戰(zhàn)員雙腿置于雙肩上,頂住被困指戰(zhàn)員大腿根部,雙手抓緊梯梁兩側,使被困指戰(zhàn)員背部緊貼拉梯,緩慢轉移至地面。七、注意事項(一)在向下救助過程中,救援人員堯保持身體平穩(wěn),逐梯下降。(二)在向下救助過程中,內部救援人員應始終抓緊頂部梯蹬,保持拉梯穩(wěn)定。(三)2名保護人員要面向拉梯,全程實施保護。
5.寬樓梯向上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商業(yè)、工業(yè)、辦公、會議中心和高層地下建筑等場所中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商業(yè)、工業(yè)、辦公、會議中心和高層地下建筑場所中,有消防員被困處于昏迷狀態(tài)且需通過樓梯向上轉移被困人員,建筑物樓梯為寬度可供兩名以上消防員并排通過的寬樓梯。二、教學重點 (一)寬樓梯向上救助技術方法。(二)寬樓梯向上救助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和一名被困人員,有可以操作的樓梯,樓梯要有扶手保護,在離樓梯2米處設置起點線,離樓梯平臺1米處設置終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寬樓梯向上救援,開始操作”口令后,3名參訓人員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1、2號員將被困指戰(zhàn)員上體扶正,使其背部朝前呈坐立姿勢,1、2號員分別位于被困指戰(zhàn)員兩側肩部位置,抓取空呼肩帶,3號員將雙手置于被困指戰(zhàn)員雙膝下部。(三)在3號員統(tǒng)一口令下,3名參訓人員協(xié)同轉移被困指戰(zhàn)員至終點位置。七、注意事項(一)在進行轉移前,應收緊被困指戰(zhàn)員兩側的空呼肩帶。(二)3號員不得推1、2號員向前行進。
6.寬樓梯向下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商業(yè)、工業(yè)、辦公、會議中心和高層地下建筑等場所中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商業(yè)、工業(yè)、辦公、會議中心和高層地下建筑場所中,有消防員被困處于昏迷狀態(tài)且需通過樓梯向下轉移被困人員,建筑物樓梯為寬度可供兩名以上消防員并排通過的寬樓梯。二、教學重點 (一)寬樓梯向下救援技術方法。(二)寬樓梯向下救援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樓梯平臺設置操作區(qū)域和1名被困人員,有可以操作的樓梯,樓梯要有扶手保護,在離樓梯平臺2米處設置起點線,離樓梯口1米處設置終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寬樓梯向下救援,開始操作”口令后,3名參訓人員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1、2號員將被困指戰(zhàn)員上體扶正面向樓梯,1、2號員分別位于被困指戰(zhàn)員兩側肩部位置,抓取空呼肩帶,3號員雙手置于被困指戰(zhàn)員雙膝下,反身將其雙腿抬起。(三)在3號員統(tǒng)一口令下,3名參訓人員協(xié)同轉移被困指戰(zhàn)員至終點位置。七、注意事項(一)在進行轉移前,應收緊被困指戰(zhàn)員兩側的空呼肩帶??蓪⒈焕д邇赡_夾與一側。(二)在下行過程中,1、2號員與3號員要保持勻速。
7.樓梯四點攜行救助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安全搜索與救助技術,使學員了解掌握在商業(yè)、工業(yè)、辦公、會議中心和高層地下建筑等場所中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移動救援方法。適用于商業(yè)、工業(yè)、辦公、會議中心和高層地下建筑場所中,有消防員被困處于昏迷狀態(tài)且需通過樓梯向上轉移被困人員,建筑物樓梯為寬度可供兩名以上消防員并排通過的寬樓梯。二、教學重點 (一)樓梯四點攜行救援技術方法。(二)樓梯四點攜行救援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和1名被困人員,有可以操作的樓梯,樓梯要有扶手保護,在離樓梯口2米處設置起點線,離樓梯平臺1米處設置終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寬樓梯四點攜行救援,開始操作”口令后,4名參訓人員首先進行“應急救援五步驟檢查”:(1)翻轉被困指戰(zhàn)員體位(面部朝上);(2)檢查被困指戰(zhàn)員身體特征;(3)復位被困指戰(zhàn)員呼救器;(4)檢查空呼面罩佩戴情況;(5)檢查空呼壓力表。通過對講機向外部指揮員匯報火場及被困指戰(zhàn)員情況,準備實施救援。(二)1、2號員將被困指戰(zhàn)員上體扶正,使其背部朝前呈坐立姿勢。1、2號員位于被困指戰(zhàn)員兩側肩部位置,抓住空呼肩帶,3、4號員分別抓取被困消防員褲腿。(三)在3號員統(tǒng)一口令下,4名參訓人員協(xié)同轉移被困指戰(zhàn)員至終點位置。七、注意事項(一)在進行轉移前,應收緊被困指戰(zhàn)員兩側的空呼肩帶。(二)在轉移過程中,4名參訓人員要保持勻速。
科目三:火場搜索技術(一)掃描搜索技術一、教學目的安全搜索技術旨在規(guī)范火場內部安全搜索規(guī)程,提升搜索效率,降低行動風險。針對不同火場環(huán)境主要采用掃描、派出及聯(lián)線掃描3種搜索模式。掃描搜索適用于搜索空間相對比較空曠的區(qū)域,例如小型倉庫。二、教學重點(一)掃描搜索技術方法。(二)掃描搜索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在操作區(qū)內模擬設置一處房間,標出出入口。在離搜索區(qū)域5米處標注起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掃描搜索,開始操作”口令后,參訓人員各自攜帶好器材跑至起點線,4號員(安全員)在入口處做好安全管控,架設強光照明燈。1號員在外部做好主搜索繩固定,搜索組按照指揮員、1號員、2號員、3號員的順序依次前行。(二)到達搜索區(qū)域后,指揮員示意停止行進并向外部指揮匯報:準備進入房間搜索,同時通知搜索隊員需要進行掃描搜索。得到指令后,1號員將主搜索繩包交至2號員,并取出指揮員的二級搜索繩;2號員在主搜索繩端制作單結并連接指揮員的二級搜索繩。連接完畢后,通知指揮員可以進入搜索。(三)以主搜索繩端為固定點,指揮員、1號員肩并肩向前搜索。在到達房門處,首先指揮員利用熱像儀對房門進行測溫,緩慢開啟房門,對門縫進行固定,2名搜索隊員進入房間內部搜索。(四)搜索完畢后,指揮員向外部指揮匯報搜索情況,通知搜索人員準備返回,繃緊搜索繩,1號員收繩,2名搜索隊員沿繩返回。出房間后,關上房門,貼上搜索標識。七、注意事項(一)搜索隊員的二級搜索繩與主搜索繩連接點要穩(wěn)定牢固,始終保持緊繃狀態(tài),防止繩索纏繞障礙物,喪失導向指引作用。(二)搜索隊員應在個人二級搜索繩緊繃狀態(tài)下回收繩索,放回繩包時繩索不得外露,以免纏繞障礙物。(三)在房間內部搜索時,2名搜索隊員應保持聯(lián)系,在相互可見或可觸碰范圍內,嚴禁單獨行動。(四)2、3號員可在房間外部利用照明設備做好燈光指引。
(二)派出搜索技術一、教學目的安全搜索技術旨在規(guī)范火場內部安全搜索規(guī)程,提升搜索效率,降低行動風險。針對不同火場環(huán)境主要采用掃描、派出及聯(lián)線掃描3種搜索模式。派出搜索適用于多為岔路環(huán)境的搜索空間,常見如賓館客房,辦公樓等。二、教學重點(一)派出搜索技術方法。(二)派出搜索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在操作區(qū)域模擬設置2處房間,并標出出入口。在離搜索區(qū)域5米處標注起點線。五、操作步驟(一)聽到“派出搜索,開始操作”口令后,參訓人員各自攜帶好器材跑至起點線,4號員(安全員)在入口處做好安全管控,架設強光照明燈。1號員在外部適宜位置做好主搜索繩固定,搜索組按照指揮員、1號員、2號員、號員的順序依次前行。(二)到達搜索區(qū)域后,指揮員示意停止行進并向外部指揮匯報:準備進入房間搜索,同時通知搜索隊員需要進行派出搜索。指揮員和1號員分別取出各自二級搜索繩,1號員將主搜索繩包交至2號員。2號員在主搜索繩端制作單結,分別連接指揮員、1號員的二級搜索繩。連接完畢后,通知指揮員可以進入搜索。(三)以主搜索繩端為固定點,指揮員、1號員分別對2個房間開展搜索。在到達房門處,搜索隊員利用熱像儀對房門進行測溫,測溫完畢后,開啟房門,對門縫進行固定,進入房間內部搜索。(四)搜索完畢后,1號員向指揮員匯報搜索情況,隨后指揮員向外部指揮匯報搜索情況,并通知2號員,搜索人員準備返回,緊繃搜索繩,2名搜索隊員邊收繩邊返回。出房間后,關上房門,貼上搜索標識。七、注意事項(一)搜索隊員的二級搜索繩與主搜索繩連接點要穩(wěn)定牢固,始終保持緊繃狀態(tài),防止繩索纏繞障礙物,喪失導向指引作用。(二)搜索隊員應在個人二級搜索繩緊繃狀態(tài)下回收繩索,放回繩包時繩索不得外露,以免纏繞障礙物。(三)在進行房間搜索時,2名搜索隊員應按照各自方位搜索,嚴禁交叉搜索,防止二級搜索繩纏繞。(四)2、3號員可在房間外部利用攜帶的照明設備做好燈光指引。
(三)聯(lián)線掃描搜索技術一、教學目的安全搜索技術旨在規(guī)范火場內部安全搜索規(guī)程,提升搜索效率,降低行動風險。針對不同火場環(huán)境主要采用掃描、派出及聯(lián)線掃描3種搜索模式。聯(lián)線掃描適用于大面積空曠環(huán)境的搜索空間,常見如廠房,地下室等。二、教學重點(一)聯(lián)線掃描搜索技術方法。(二)聯(lián)線掃描搜索操作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一處空曠區(qū)域設置操作區(qū)域,在操作區(qū)域內設置一處搜索區(qū)域,模擬倉庫。在離搜索區(qū)5米處標注起點線。六、操作步驟(一)聽到“聯(lián)線掃描搜索,開始操作”口令后,參訓人員各自攜帶好器材跑至起點線,4號員(安全員)在入口處做好安全管控,架設強光照明燈。1號員在外部適宜位置做好主搜索繩固定,搜索組按照指揮員、1號員、2號員、3號員的順序依次前行。(二)到達搜索區(qū)域后,指揮員示意停止行進并向外部指揮匯報:準備對空曠區(qū)域進行搜索,同時通知搜索隊員需要進行聯(lián)線掃描搜索。1、2號員伸開雙臂,以雙臂展長度為準調整搜索隊員間距。指揮員將熱像儀交至1號員,1號員將主導向繩包交至指揮員。(三)1、2號員依次在主導向繩上制作單結,連接好各自的二級搜索繩,按照1號員、2號員的順序依次向指揮員匯報:可以進行搜索。(四)指揮員收到匯報后,與3號員一同拉緊主導向繩,并通知搜索隊員可以進行搜索。2名搜索隊員在各自二級搜索繩緊繃狀態(tài)下,向主導向繩一側空曠區(qū)域進行協(xié)同搜索。(五)搜索完畢后,2名隊員依次向指揮員匯報搜索情況,指揮員收到匯報后通知2名搜索隊員進行返回。2名搜索隊員在各自二級搜索繩緊繃狀態(tài)下,邊收繩邊返回。七、注意事項(一)搜索隊員的二級搜索繩與主搜索繩連接點要穩(wěn)定牢固,始終保持緊繃狀態(tài),防止繩索纏繞障礙物,喪失導向指引作用。(二)搜索隊員應在個人二級搜索繩緊繃狀態(tài)下回收繩索,放回繩包時繩索不得外露,以免纏繞障礙物。(三)搜索隊員要時刻保持在相互伸手可觸碰到的范圍內,降低行動風險、明確搜索路線,確保全面搜索。(四)指揮員、3號員可利用攜帶的照明設備做好燈光指引。
科目四:緊急救助小組火場實戰(zhàn)應用一、教學目的通過緊急救助小組火場實戰(zhàn)應用的學習,使學員了解掌握在黑暗、濃煙、狹小空間內,使用安全搜索技術、救助技術,搜索被困消防員將被困消防員轉移到安全區(qū)域的方法,了解掌握緊急救援小組是在滅火救援現(xiàn)場單獨設置,當指戰(zhàn)員出現(xiàn)被困、遇險、失聯(lián)等情況或收到求救信號時,專門執(zhí)行緊急救助任務的攻堅小組。小組人員配備:緊急救援小組由經過專業(yè)訓練且具有一定滅火救援經驗的人員組成,根據火場規(guī)模和現(xiàn)場指揮員或指揮部的要求組建。(一)人數不少于四人,并指定負責人,且具有過硬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業(yè)務能力,組長應從事滅火救援崗位不低于5年,具有豐富的滅火救援經驗。(二)參加過支隊級以上培訓,并取得相應的資質。(三)參加過醫(yī)療救護培訓并取得相應的資質,掌握CPR,緊急止血包扎。(四)小組人員應佩戴攜帶區(qū)別于其他人員的標識。(五)當危險出現(xiàn)時,立即啟動緊急救援頻道,直接與指揮員及指揮部聯(lián)系,確保通信不間斷。二、教學重點 (一)安全搜索技術。(二)救助技術。(三)搜索以及救助被困消防員要做到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救助。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在訓練場地的選擇上可以以訓練塔樓梯平臺也可以以辦公樓一樓,訓練場地的設置要隨機性強,不局限于某一類型火災。在操作區(qū)域和1名被困人員,有可以操作的樓梯,樓梯要有扶手保護,在離樓梯平臺2米處設置起點線,離樓梯口1米處設置終點線。六、操作步驟(一)器材裝備:應急空呼箱(內含空呼氣瓶一具、他救面罩一支)、安全員攜行箱、紅外熱像儀、50米安全繩、多功能撬棍、照明燈具、多功能擔架等。(二)任務分工:(1)指揮員:負責統(tǒng)籌現(xiàn)場指揮、安全管控;攜帶紅外熱像儀。(2)安全員:負責評估風險并提示安全事項,開展安全檢查,明確撤離信號,協(xié)助指揮員全程管控安全;攜帶《安全風險評估表》、安全員攜行箱。(3)緊急救援小組:負責遇險被困指戰(zhàn)員營救;攜帶應急空呼箱、紅外熱像儀、50米安全繩、多功能撬棍、照明燈具、多功能擔架等。(4)被困指戰(zhàn)員:負責尋找掩體,就地待援,發(fā)出求救信號;著全套個人防護裝備,空氣呼吸器壓力不足5Mpa。(三)處置程序(1)被困指戰(zhàn)員使用對講機發(fā)出求救信號:“呼救、呼救、呼救”(重復),“xx消防站、姓名、在xx位置、正在執(zhí)行xx任務、遇到xx危險,請求救援”。并采用“深吸慢呼”的方式降低氣量消耗。(2)指揮員回應并安撫被困指戰(zhàn)員情緒:收到,請保持冷靜,尋找掩體,積極避險待援。(3)指揮員管控通訊頻道:全體人員請注意,該頻道設為緊急救援頻道,供指揮員、安全員和緊急救援小組使用,其余人員轉入備用頻道。(4)指揮員、安全員、緊急救援小組組長制定救援方案,并攜帶裝備,開展內攻搜索。(5)緊急救援小組發(fā)現(xiàn)被困指戰(zhàn)員后,按照應急救援五大步驟快速評估生命體征、向外發(fā)出救出信號,對其空呼進行更換,選擇安全合理的救助方式施救。五、注意事項(一)更換面罩時,動作緊湊、連貫,盡可能縮短空呼面罩離開被困指戰(zhàn)員面部時間;(二)裝備解除時,注意控制被困人員頸、腰部,防止二次傷害;(三)被困指戰(zhàn)員講清呼救要素,每間隔5秒進行重復呼救,直至收到回復為止;(四)緊急救援小組進入內部搜救時,進入3人搜救,外部留有1人作為機動力量。
科目五、內攻撤離安全行動實戰(zhàn)應用一、教學目的通過學習緊急逃生撤離技術,使參訓人員了解掌握在商業(yè)、工業(yè)、辦公、會議中心和高層地下建筑等場所中內攻時水帶展開、射流運用、陣地轉移、防盜門破拆掩護、轟然險情排除、門控技術等,在發(fā)生緊急情況下緊急逃生撤離的方法,提高消防員在發(fā)生危險時內攻撤離與自救、互救,他救的能力。二、教學重點 (一)內攻撤離安全行動方法。(二)內攻撤離安全行動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教員集中講解、教員集中示范、參訓學員實踐訓練、參訓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之間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獨立思考、增強實踐和現(xiàn)場應變能力。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20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10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30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3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20分鐘五、場地設置六、操作步驟指揮員攜帶紅外熱像儀負責現(xiàn)場火情偵察,1、2號員攜帶水槍、水帶負責內攻滅火,3號員攜帶破拆工具負責火場破拆,4號員攜帶照明燈具和防煙卷簾負責門控。(一)指揮員在1樓與2樓之間轉彎平臺處設置分水陣(二)1號員攜帶65mm折疊水帶到達分水陣地前,采取巷道水帶展開技術鋪設水帶并連接水槍和分水器,靠墻做好出水準備。(三)2號員攜帶65mm雙卷水帶到達分水陣地前,采取狹小空間水帶展開技術鋪設水帶并連接水槍和分水器,做好出水準備。(四)指揮員利用紅外熱像儀探測房門溫度,3號員在1號員水槍掩護下實施破門。(五)1號員進入房間后點射降溫,跪姿拖行水槍,2號員跪姿肩抗水槍與1號員交替掩護前進。(六)4號員在房門上裝防煙卷簾,在門口設置探照燈。(七)1、2號員進入內攻房間后,火勢增大,此時安全員發(fā)出預警需迅速撤離,指揮員下達營救指令,要求5號員利用拉梯協(xié)助1號員沿梯進行安全撤離,6號員協(xié)助2號員沿水帶從窗口進行安全撤離,同時7、8號員設置外空水槍掩護1、2號員撤離。七、注意事項(一)狹小空間和巷道水帶展開技術適用于樓道轉彎平臺電梯前室和巷道等場所。(二)房門破拆時外開門應用木楔限位、內開門用安全繩做限位,防止轟然或回燃。(三)水槍手進入房間前應對其建筑結構充煙情況進行判斷,然后再采取點射降溫來排除險情,利用霧狀水快速速點射能有效冷卻上方煙氣層。(四)支線水帶注水時,水槍處于關閉狀態(tài),分水器應緩。(五)緊急救援小組5、6、7、8號員隨時準備處于待命的狀態(tài),外控水槍采用直流與開花射水相結合,防止火勢圍困1、2號員。科目六、空氣呼吸器實戰(zhàn)應用(一)空氣呼吸器共用技術1.面罩共用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訓練,使參訓人員掌握在火場內攻作業(yè)時空氣呼吸器余氣不足或面罩損壞,與隊友共用空氣呼吸器方法和要求。二、教學重點(一)空氣呼吸器面罩共用方法。(二)空氣呼吸器面罩共用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集中講解、教員示范、參訓學員在輔助訓練架上開展實操訓練,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操作能力和教學水平。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5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5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15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1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15分鐘五、場地設置在訓練場上標出起點線,前10m處標出作業(yè)區(qū)。六、操作步驟(一)救援人員在黑暗環(huán)境下蹲式靠墻搜索。(二)發(fā)現(xiàn)被困消防人員,對被困人員情況進行詢問(其中包括是否能正常供氣)。(三)發(fā)現(xiàn)面罩損壞后,營救人員首先摘下面罩,拉伸面罩頭帶并翻過目鏡,然后一只手拿住面罩,在確保面罩密閉的情況下來回傳遞。(四)正常供氣后,兩名號員沿墻撤離到安全區(qū)。七、注意事項(一)在摘除面罩、面罩共用操作過程中,要確保持續(xù)供氣。(二)面罩共用過程中,呼吸時要確保面罩與面部貼合緊密。(三)確保營救人員對面罩的控制權。
2.他救接口共用技術一、教學目的通過訓練,使參訓人員掌握在火場內攻作業(yè)時空氣呼吸器余氣不足或面罩損壞,與隊友共用空氣呼吸器方法和要求。適用于在撤離或者營救被困消防員過程中,當1名消防員空氣呼吸器余氣不足時,且沒有攜帶空氣呼吸器快充管線時。二、教學重點(一)空氣呼吸器他救接口共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二)空氣呼吸器他救接口共用注意事項。三、教學方法通過集中講解、教員示范、參訓學員在輔助訓練架上開展實操訓練,學員講解示范、相互交流學習、綜合測試等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員的操作能力和教學水平。四、教學安排(一)教員講解時間:5分鐘(二)教員示范時間:5分鐘(三)參訓學員實踐訓練時間:15分鐘(四)參訓學員講解示范時間:10分鐘(五)交流學習時間:10分鐘(六)測試時間:15分鐘五、場地設置在訓練場上標出起點線,前10m處標出作業(yè)區(qū)。六、操作步驟(一)2名號員開始黑暗環(huán)境下蹲式靠墻撤離,突然1號員發(fā)現(xiàn)空呼器余氣不足,向2號員發(fā)出求救信號,2號員向1號員靠近。(二)2號員打開他救接口的防護套,1號員屏住呼吸,將供氣閥連接管與中壓導管分離,快速與2號員空氣呼吸器他救接口連接。(三)正常供氣后,兩名號員沿墻撤離到安全區(qū)。七、注意事項(一)操作過程中,卸除供氣管接口和插入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藝術學院《家禽生產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應用工程職業(yè)學院《影視剪輯藝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生產管理部年中總結
- 河北省保定市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遼寧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礦井運輸與提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肥料管理辦法課件
- 因數和倍數的認識(2)教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心衰護理常規(guī)
- 環(huán)境空氣監(jiān)測用總懸浮顆粒采樣器前8大企業(yè)占據全球85%的市場份額(2023年)
- 2025年度工作總結模板1
- 哈薩克斯坦鐵路車站代碼
- 產業(yè)經濟學的課后復習答案
- 中國綠色經濟發(fā)展之路(PPT-37張)課件
- 客房控制系統(tǒng)——RCU系統(tǒng)培訓PPT通用通用課件
- 履帶式液壓挖掘機挖掘機構設計
- 川崎病診治指南最新ppt課件
- (會議紀要(2011)第29期)河南煤業(yè)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會議紀要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檢定規(guī)程
- SBS改性瀝青供貨方案
- 古羅馬藝術(課堂PPT)
- 標簽紙打印a4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