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統(tǒng)編版九上歷史第4單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03單元測(解析版)_第1頁
解析:統(tǒng)編版九上歷史第4單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03單元測(解析版)_第2頁
解析:統(tǒng)編版九上歷史第4單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03單元測(解析版)_第3頁
解析:統(tǒng)編版九上歷史第4單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03單元測(解析版)_第4頁
解析:統(tǒng)編版九上歷史第4單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03單元測(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單元封建時代的亞洲國家-單元測(重慶市梁平區(qū)梁山初中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1.下列關于幕府時代日本,描述不正確的是()A.武士是幕府統(tǒng)治的基礎,是一個特權階層B.實行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C.幕府的最高首領稱“將軍”,控制國家大權D.源賴朝是鐮倉幕府的建立者【答案】B【解析】【詳解】。19世紀中期,日本處于德川幕府統(tǒng)治之下。天皇是名義上的君主,實權掌握在幕府將軍手中,B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選擇B項;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的家族和服從中的青壯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血緣關系和主重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成為“武士”,武士是幕府統(tǒng)治的基礎,是一個特權階層,A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12世紀晚期,源氏武士集團擊敗平氏武土集團,源氏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設幕府于鐮倉。鐮倉幕府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了長達近700年的幕府統(tǒng)治時期,幕府的最高首領稱“將軍”,控制國家大權,此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源賴朝是鐮倉幕府的建立者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2022·湖南·衡陽市實驗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2.“武上道”是一套展現武土階層道德和行為的規(guī)范,其強調的是()A.忠義節(jié)烈 B.效忠天皇 C.團結友善 D.勇猛殺敏【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幕府統(tǒng)治時期,幕府與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領“征夷大將軍”名義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實際上大權旁落,成為一種禮儀性的擺設。國家大權基本掌握在武士階層手中,武士集團的長期統(tǒng)治,逐漸形成了一套展現武士階層道德與行為規(guī)范的武士道,武士道強調忠義節(jié)烈,宣揚忠誠、無畏。武士效忠的對象不是國家,而是他的主公,對武士而言,事親之孝、待妻之義、對子之慈,都必須讓位于對主公的忠誠,武士道的實質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犧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實奴仆,這種價值觀對日本民間社會也逐漸產生了影響,A項正確;武士效忠的對象不是天皇,而是他的主公,排除B項;“團結友善、勇猛殺敏”都不是武士道主要強調的內容,排除CD項。故選A項。(2022·四川南充·九年級階段練習)3.與“孝德天皇”“鐮倉”“幕府”這些關鍵詞相關的學習主題是()A.上古亞非文明 B.拜占庭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古代日本【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孝德天皇”“鐮倉”“幕府”等關鍵詞反映的是古代日本的相關史實,D項正確;上古亞非文明、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與題干無關,排除ABC項。故選D項。(2022·山東·惠民縣實驗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4.歷史課上,李老師安排學生收集商鞅變法、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國家、采邑制的實行、瑯城市民為爭取自治權而斗爭等相關資料,作為下節(jié)活動課討論的主要內容。該活動課的主題應該是()A.人類文明的開端 B.亞歐封建社會C.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D.改革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商鞅變法是中國在戰(zhàn)國時期的改革,屬于亞洲的封建化的改革;封君封臣制度是法蘭克王國改革后的制度,法蘭克王國屬于歐洲,這一事件屬于歐洲封建社會時期的改革;瑯城市民為爭取自治權而斗爭是法國的事件,屬于歐洲,這是歐洲封建社會時期,市民為了爭取自由和自治權進行的斗爭;由此可知,題干的事件描述的是歐亞大陸封建社會時期發(fā)生的事件,B項正確;人類文明的開端與本題無關,排除A項;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改格是社會發(fā)展的動力與本題無關,本題不是說改革和社會發(fā)展之間的關系的,排除D項。故選B項。(2018·天津紅橋·九年級期中)5.“日本有‘心靈緊閉’但‘眼觀八方’的特征。在國弱時,他們卑謙地對外點頭哈腰,默默地拿來先進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點地消化?!币韵履荏w現這一特征的是()A.嚴格的等級制度 B.民主政治 C.大化改新 D.種姓制度【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在國弱時,他們卑謙地對外點頭哈腰,默默地拿來先進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點地消化”指的是日本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文化進行改革的特點,如學習唐朝制度進行改革的大化改新和近代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C項正確;日本學習別國“先進才智”與等級制度無關,排除A項;日本的兩次改革的內容都與民主政治無關,而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排除B項;種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山西運城·九年級階段練習)6.歷史事實是指歷史的真實情況,歷史觀點是分析歷史事實的看法。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觀點的是()A.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B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C.《醫(yī)典》作者伊本·西那被后人譽為“醫(yī)學之王”D.阿拉伯人把中國的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傳入歐洲【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題干可知,歷史觀點是分析歷史事實的看法,歷史事實是指歷史的真實情況?!夺t(yī)典》作者伊本·西那被后人譽為“醫(yī)學之王”是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屬于歷史觀點,C項正確;7世紀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阿拉伯人把中國的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傳入歐洲都是對歷史真實情況的反映,屬于歷史事實,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遼寧·鳳城市東湯鎮(zhèn)九年一貫制學校九年級階段練習)7.阿拉伯文學的瑰寶是()A.《荷馬史詩》 B.《天方夜譚》 C.《羅密歐與朱麗葉》 D.《神曲》【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是阿拉伯文化的瑰寶,B項正確;《荷馬史詩》是古希臘的英雄史詩,《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英國人莎士比亞的代表作,《神曲》是意大利人但丁的代表作,均與題干“阿拉伯文學”不符,排除ACD項。故選B項。(2020·吉林·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第一實驗學校九年級期中)8.他作為精神領袖,創(chuàng)立了世界性宗教,作為政治領袖,推動了阿拉伯地區(qū)的統(tǒng)一。“他”是()A.喬達摩?悉達多 B.亞歷山大 C.耶穌 D.穆罕默德【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麥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靈,穆罕默德闡述了獨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領麥加。此后,半島各部落紛紛遣使麥地那,承認穆罕默德的統(tǒng)治地位,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芍牧戏从车乃悄潞蹦?。D項正確;喬達摩?悉達多創(chuàng)立佛教,排除A項;亞歷山大東征,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排除B項;耶穌創(chuàng)立基督教,排除C項。故選D項。(2022·湖南·長沙市中雅培粹學校九年級階段練習)9.《全球通史》中記載:“開始于沙漠中的一個宗教,在短短一個世紀內發(fā)展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到750年,它統(tǒng)治了從比利牛斯山到信德、從摩洛哥到中國邊境的廣大地區(qū)”。這一帝國和宗教分別是()A.古代印度——佛教 B.波斯帝國——伊斯蘭教C.拜占庭帝國——東正教 D.阿拉伯帝國——伊斯蘭教【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伊斯蘭教誕生于六世紀末七世紀初的阿拉伯半島,沙漠地區(qū),公元750年,阿拉伯帝國成為世界性的帝國,D項正確;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古印度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了佛教,古印度沒有在短短一個世紀內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排除A項;公元前6世紀,波斯人被米底王國統(tǒng)治,后在居魯士二世的領導下反抗米底,公元前550年滅掉米底王國,建立波斯帝國,沒有在短短一個世紀內發(fā)展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排除B項;公元395年羅馬帝國正式分為東、西兩部,因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古稱拜占庭,所以又稱“拜占庭帝國”,沒有在短短一個世紀內發(fā)展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排除C項。故選D項。(2022·河北·張家口市博文實驗中學九年級階段練習)10.8世紀中期,有一個國家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這個國家是()A.羅馬帝國 B.波斯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拜占庭帝國【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8世紀中期”、“跨亞、歐、非三大洲”、“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并結合所學可知,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麥加,迫使麥加貴族接受伊斯蘭教,承認他在政治和宗教領袖地位,麥加從此成為伊斯蘭教圣地。征服麥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tǒng)一。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guī)模的征服和擴張,8世紀中期,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C項正確;羅馬帝國在2世紀地跨歐亞非三洲,排除A項;波斯帝國最早在公元前550年地跨歐亞非三洲,排除B項;拜占庭帝國曾經地跨歐亞非三洲,但在8世紀中期不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安徽·九年級單元測試)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阿拉伯帝國繁榮時期,哈里發(fā)(國家最高領導者)重視知識,認為“人最美的裝飾是知識。”后來,哈里發(fā)在巴格達設立“智慧宮”……為延攬翻譯人才,哈里發(fā)以黃金支付稿酬,其重量與譯著重量相等?!幾越y(tǒng)編教材材料二一般人為求學而游歷歐、亞、非三洲,然后如蜜蜂一般,載蜜而歸把他們儲蓄的寶藏,分發(fā)給發(fā)奮的學生們?!栋⒗膶W史》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二說說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是什么?(2)根據所學,阿拉伯人在醫(yī)學、文學上成就斐然。請分別寫出醫(yī)學、文學上的三部著作。(3)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作用,為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請你舉例進行說明?!敬鸢浮浚?)國家重視,阿拉伯人善于學習。(2)醫(yī)學著作:《醫(yī)學集成》《醫(yī)典》。文學著作:《天方夜譚》又稱《一千零一夜》。(3)把中國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傳入歐洲,把阿拉伯數字帶到東、西方,把宗教傳入東、西方。【解析】【分析】【小問1詳解】依據材料一“哈里發(fā)(國家最高領導者)重視知識”可得出國家重視,依據材料二“載蜜而歸把他們儲蓄的寶藏,分發(fā)給發(fā)奮的學生們”可得出阿拉伯人善于學習?!拘?詳解】依據所學可知,阿拉伯人著的《醫(yī)學集成》《醫(yī)典》兩部書,長期被歐洲醫(yī)學界奉為醫(yī)學領域的經典。膾炙人口的《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文學的瑰寶。【小問3詳解】依據所學可知,阿拉伯人對世界的貢獻是把中國的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傳入歐洲,把阿拉伯數字帶到東、西方,把宗教傳入東、西方?!军c睛】(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題)12.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唐朝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經濟上,實行班田制和租庸調制、這場推動日本社會發(fā)展的改革被稱為A.封君封臣制 B.大化改新C.農奴制改革 D.明治維新【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中期,日本仿照中國唐朝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使日本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B項正確;歐洲封建時代實行封君封臣制、1861年俄國實施農奴制改革、19世紀中后期日本開始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實行明治維新,排除ACD項。故選B項。(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13.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的改革是A.農奴制改革 B.明治維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大化改新【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再結合所學,6-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推行改革,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改革的內容在政治上是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大化改新后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D項正確;農奴制改革和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國的,排除AC項;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排除B項。故選D項。(2021·江蘇鹽城·中考真題)14.觀察圖政治體制示意圖,它體現了()A.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B.古希臘城邦的特點C.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 D.俄國農奴制改革措施【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據材料“地方設國、郡、里三級;中央設立二管八?。惶旎侍幱谡嗟淖铐攲印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中央設立二官八省,地方上設國、郡、里,實行征兵制。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標志,故選C;印度的種姓制度由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四個等級組成,不符合材料,排除A;古希臘實行民主制度,沒有天皇,B錯誤;俄國農奴制改革最高統(tǒng)治者稱為沙皇,D錯誤。(2020·黑龍江黑龍江·中考真題)15.大化改新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這次改革仿效的是中國哪個朝代的典章制度()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646年,日本以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為典范,參酌日本舊習,發(fā)布改新之詔,進行了大化改新的改革,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進入到了封建社會。故日本大化改新仿效的是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本題的關鍵點是分析題干,注意準確識記大化改新的有關內容。(2022·山東·濟寧學院附屬中學二模)16.在伊斯蘭教旗幟下,8世紀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把東西方連接起來。該帝國是()A.阿拉伯帝國 B.古羅馬帝國 C.古代波斯帝國 D.拜占庭帝國【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在伊斯蘭教旗幟下,8世紀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把東西方連接起來大帝國是阿拉伯帝國,A項正確;古羅馬帝國、古代波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都不是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建立的,排除BCD項。故選A項。(2022·江蘇揚州·二模)17.“阿拉伯帝國在政治上經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卻建立了一個非常廣闊的阿拉伯文化區(qū),這個文化區(qū),既有古代東方文化的韻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氣質?!边@說明()A.阿拉伯數字貢獻獨特 B.阿拉伯人擔當溝通東西方文化的使者C.阿拉伯文化特色鮮明 D.阿拉伯醫(yī)學著作長期被歐洲奉為經典【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在文化上卻建立了一個非常廣闊的阿拉伯文化區(qū),這個文化區(qū),既有古代東方文化的韻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氣質”,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說明阿拉伯文化特色鮮明。C項正確;阿拉伯數字、擔當溝通東西方文化的使者、阿拉伯醫(yī)學著作,在題干內容中都沒有體現,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2·青海西寧·二模)18.“這是一個獨特的民族,它用戰(zhàn)車把宗教傳播到西亞、北非等地,用嘴巴將東西方文化傳承、傳播,某種數字因此冠上他的大名”。材料中由“獨特的民族”建立的國家是()A.亞歷山大帝國 B.拜占庭帝國 C.羅馬帝國 D.阿拉伯帝國【答案】D【解析】【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穆罕默德在麥加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伴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統(tǒng)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guī)模的征服和擴張,8世紀中期,版圖橫跨亞歐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國。阿拉伯人奔波于歐亞大陸之間,他們在不同文明之間搭起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這些地區(qū)文化和經濟的發(fā)展,阿拉伯人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所以這個“獨特的民族”建立的國家是阿拉伯帝國,D項正確;亞歷山大帝國在征服的過程中傳播的是希臘文化,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某種數字因此冠上他的大名”指的是阿拉伯數字,與拜占庭帝國和羅馬帝國不符,排除B項、C項。故選D項。(2022·青海西寧·一模)19.中世紀阿拉伯名醫(yī)伊本·森納編寫的醫(yī)學著作《醫(yī)典》傳入歐洲后,被歐洲各個大學用作醫(yī)學教科書,更被歐洲和中亞各國廣為印行。材料說明()A.阿拉伯人奉行大一統(tǒng)的文化政策 B.《醫(yī)典》促進了中世紀歐洲大學的興起C.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D.阿拉伯文化是西方文明的起源【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醫(yī)典》傳入歐洲后,被歐洲各個大學用作醫(yī)學教科書,更被歐洲和中亞各國廣為印行”可知,材料說明了阿拉伯人為世界文化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大一統(tǒng)的文化政策,排除A項;材料只是說明《醫(yī)典》傳入歐洲后,被歐洲各個大學用作醫(yī)學教科書,無法說明促進了中世紀歐洲大學的興起,排除B項;阿拉伯文化是中亞地區(qū)的文化,不屬于西方文明,排除D項。故選C項。(2022·山東臨沂·二模)20.他是當今世界主流宗教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引導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與犧牲,又為他們開辟了一條文明進步的大道,他應受人們的尊重與敬仰。”以下不屬于“他”的大事的是A.62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完成統(tǒng)一 B.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獨尊安拉C.遷居麥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D.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要求選出錯誤的選項。穆罕穆德死后,阿拉伯半島基本完成統(tǒng)一,建立了地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排除A項,D項正確;穆罕穆德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獨尊安拉,排除B項;后來,穆罕穆德遷居麥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排除C項。故選D項。(2022·江蘇南京·二模)21.下圖所示國家在文化上的貢獻是()A.孕育了大學和行會 B.發(fā)明了阿拉伯數字 C.創(chuàng)造完整的代數學 D.將指南針傳入中國【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圖示的國家是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文化學術十分繁榮,創(chuàng)造完整的代數學,C項正確;中古時期的歐洲孕育了大學和行會,古印度人發(fā)明了阿拉伯數字,指南針是中國本土的發(fā)明,排除ABD項。故選C項。(2020·遼寧沈陽·中考真題)2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戰(zhàn)國時期兼并戰(zhàn)爭8益劇烈,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開展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制度改革。變法運動成為戰(zhàn)國時期的一股潮流,各國通過變法,推動了社會轉型。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效果最為顯著。....鞅變法順應歷史潮流,集列國變法之長,是戰(zhàn)國時期持續(xù)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x自《中外歷史綱要》材料二——摘編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三:1853~1854年,美國海軍艦隊兩次強行進入8本港0,要求日本打開國門,否則開戰(zhàn)。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開放港口。其他西方國家接踵而至,幕府統(tǒng)治發(fā)生動搖。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史稱“明治維新”?!x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四:在“公車上書”中,康有為建議朝廷“下詔鼓天下之氣",...提出設"議郎”-職?!白h郎"應為通曉中外政體、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舉產生。設"議郎",表面是備皇帝顧問,實際上是模仿西方議會政治。"議郎"由各府、縣民選產生,可以"隨時請對,上駁詔書,下達民詞",對皇權進行牽制和限制。——摘編自(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根據材料-寫出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通過哪種方式推動了社會轉型?并依據材料-寫出商鞅變法的特點。(寫出一點即可)(2)材料二與日本歷史上的哪-改革有關?寫出這一改革發(fā)生在哪一世紀?(3)材料三反映出幕府統(tǒng)治面臨著怎樣的統(tǒng)治危機?(4)材料四中康有為的主張反映了哪一方面的改革要求?【答案】(1)變法(改革);持續(xù)時間長、涉及面廣、最為徹底(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即可)(2)大化改新;7世紀(3)民族危機嚴重(西方國家的入侵)(4)政治制度【解析】【詳解】(1)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開展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制度改革……”可知,各諸侯國通過變法(改革)推動了社會轉型;根據所學和材料一“……秦國的商鞅變法效果最為顯著。....鞅變法順應歷史潮流,集列國變法之長,是戰(zhàn)國時期持續(xù)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可知,這體現出的特點是,持續(xù)時間長、涉及面廣、最為徹底。(2)根據所學和材料二示意圖可知,7世紀,日本進行了大化改新,進入到封建社會。(3)根據所學和材料三“……美國海軍艦隊兩次強行進入8本港0,要求日本打開國門,否則開戰(zhàn)。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條約上簽字,開放港口。其他西方國家接踵而至,幕府統(tǒng)治發(fā)生動搖”可知,西方列強入侵,日本民族危機嚴重。(4)根據所學和材料四“……議郎……表面是備皇帝顧問,實際上是模仿西方議會政治……對皇權進行牽制和限制”可知,這體現了政治制度上的變革。23評一評:日本大化改新結合所學知識,評價日本大化改新。【答案】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tǒng)一了賦稅。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使日本發(fā)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解析】【詳解】本題屬于開放型試題,根據史實言之有理即可。如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tǒng)一了賦稅。大化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